國際親子台:Trouble 2 Terrible 3 小朋友為何「唔聽話」?

不少家長會以Trouble 2、Terrible 3來形容成長中的孩子,但這些苦惱的日子卻好像沒有伴隨年歲增長而過去,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抬頭,反而「叫極都唔聽」。我們常以為孩子聽不到我們所說的話,於是說完又再說,並愈說愈大聲,卻不知道其實孩子是聽見卻選擇不跟指示去做。孩子這樣做的常見原因有3: 一個擁抱 一段談心的時間更有用 1. 我們沒有跟孩子連線 手機沒跟網絡連線,就上不了網。父母跟孩子沒有連線,我們的說話就進不了孩子的心。我們經常視孩子的不聽話為一種對抗手段,目的是要令我們不高興,卻忘了這些反應是求救信號,提示我們孩子找不到一個足夠安全的地方,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地跟父母相處。當孩子感受不到我們無條件的愛,就愈發不自在,在不自在甚至恐懼下生活的孩子,我們又如何期望他平靜又圓滿地,做到我們所要求的呢?一個擁抱,一段談心的時間,比10句「唔好再咁做」有用。 2. 配合冷靜行動的說話 用行動加說話回應,但絕不是打罵。當孩子以動作回應(例如:想出手打人),我們不用大罵「太過分了,你不可以打媽咪」。孩子未必能一聽到我們的說話就馬上停止,因為他的行動正代表他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們可以做的,是先放下孩子(如果正在抱着他)或輕輕捉着他的手,平靜但肯定地告訴他,這樣會傷害到媽咪。這一來是以不粗暴的方式替他控制下來,二來也防止我們自己的怒火升溫,最終導致我們自己也失控,釀成一場大戰。 給孩子足夠空間表達想法 3. 孩子找到更好的選擇 如果孩子不聽我們的話,卻沒有帶來傷害,那我們是否還要堅持孩子必須聽我們的話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在很多事情(特別是玩樂)上,孩子比我們更「在行」,比我們想到更多方法玩或完成一件事。因此當要問「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說話時」,不妨反問自己:「平日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選擇空間,讓他選擇各樣自己喜歡的事?」其次是,若孩子找到比我們更好的方法去完成一件事,為何要禁止?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如何表達想法,卻千萬別嘗試控制他的想法。 孩子的腦袋充滿各樣可能,每個也是寶藏,讓孩子活出光彩才是我們更要做的事。留心孩子給我們生活的提示,才是讓孩子生命發亮的方法。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4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你心目中的科學家

近日帶小朋友參觀了一個科學展,有些是解釋半導體與電流,有些是談力學。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展覽加入了一個小小但又重要的環節。在展覽開始前,小朋友需要先畫出心目中科學家 /工程師的樣子,再把畫作貼出來(圖)。結果展覽場地出現一張又一張架上眼鏡、一臉英氣、氣宇軒昂的科學家畫像。但這個展覧卻告訴大家,其實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重要的女科學家,雖然她們未必架上眼鏡,眉宇間亦帶着溫柔,卻巾幗不讓鬚眉。 性別定型 科學家都是男性? 在展覽中加入這個元素,是對小朋友很好的提醒,也讓我們有機會檢視一直以來所接受的教育,接收到的是什麼信息。孩子畫出來的,絕大多數是男科學家,看似理所當然,卻是一種不自覺的限制,規限了孩子對自身、性別與未來的想像。 Gender Stereotype(性別定型)從來也是社教化的結果:女孩子穿粉紅色衣服,男孩子穿藍色衣服;女孩子玩洋娃娃,男孩子玩車車;女孩子跳芭蕾舞,男孩子當科學家……一切很符合社會告訴我們的形象,卻不符合每個人也是獨特個體的原則。 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愛迪生、達爾文等在科學領域上的偉大人物,家喻戶曉。那麼在這領域的女性貢獻又如何?大家也許有聽過研究輻射/放射性的諾貝爾得主居禮夫人,那麼發現物理動能與速率關係的沙特萊侯爵夫人(Emilie du Chatelet)、找到魚龍翼龍化石的瑪麗.安寧(Mary Anning)、第一代程式設計師愛達(Augusta Ada Byron),你又有有否聽過她們的故事? 王子愛芭蕾被譏 引來反思 小王子喬治6歲時,父親威廉王子在訪問中透露了兒子愛跳芭蕾舞。當時竟有《美國廣播公司》(ABC)主播譏笑此事,引來大批舞者的抨擊之餘,亦令很多社會人士反思。時至今天,即使在自由開放的社會當中,大眾對性別刻板的看法,依然根深柢固。重點是,大家在不知不覺中認同、支持及延續了這份對孩子未來的限制。 如果社會不反思性別定型對下一代的影響,數理能力再高的女孩子,也不敢想像自己可以成為科學家;肢體柔軟度再高的男生,也沒有勇氣成為舞者。這個結果,將會是天賦的浪費,以及是加在孩子身上的一道無形枷鎖。替孩子鬆綁,從生活自覺做起,請讓他們看到世界之大、未來的寬廣。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8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應看中文書還是英文書?

(作者提供) 標題的問題假設了選書是以語言為先,但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第一,看書不是用文字,而是先用觸感與顏色,然後才是內容是否有趣;第二,我們忽略了主體,是以孩子為先,而非我們的喜好為先。孩子想看書,不論是什麼語言,只要有興趣,也應讓他看。選書也應以孩子的喜好先行,而不是我們想說的道理或想孩子學的題目為先,不用擔心孩子會「偏食」(即只集中看一類型或語言的書),先讓孩子愛上「食」,他便自然會努力去發掘更多美味的「食物」,這就是兒童時期廣泛閱讀(extensive reading)的重要。 親子共讀 增孩子詞彙量 閱讀習慣跟閱讀速度往往有關,這兩者則與孩子的認字量(word recognition)掛鈎。若孩子對書中詞彙一看就懂,他看書的速度自然快,也就更得心應手。透過閱讀來加強認字量,是有效的做法,這樣亦可避免出現看每個單字都明白,但把字句拼合成文章時,便不能理解的情况。 若孩子只偏愛讀中文,又或只肯讀英文的書,那他看另一種語言的書本時,無論速度、認字及理解力也可能減慢,久而久之,他只會愈來愈偏好單一語言的書本。這時,共讀便大派用場。家長可透過共讀時間,替孩子增加另一種語言的詞彙量,以彌補他平日的不足。因此,父母在孩子的閱讀及學習過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難」是人生設限理由 「很難」,很多時是我們對自己及孩子設限的理由。克服難關從來就是成長的過程,培養出不怕難的孩子,就不用擔心他的語言能力及成長。為何孩子會偏愛一種書,他的喜好自然是其中原因,但更大原因是,我們潛意識中讓孩子接收的信息︰「中文的字詞較難寫難認,先看英文書吧!」「你不懂讀英文,睇中文書快很多。」這些說話本來是出於好意,但不一定成就好事。把一些設限的說話,放進孩子的內心,他就會真的偏看,因為我們令孩子相信了,他的能力不過如此,而不是讓他相信,他的能力遠不止於此。 看書時,不應以語言區分,是中文書也好,英文書也罷,不過像是宮西達也與賴馬的書本之分,只是不同類型、風格的圖書而已,但依然同樣精彩有趣。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3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應看中文書還是英文書?

(作者提供) 標題的問題假設了選書是以語言為先,但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第一,看書不是用文字,而是先用觸感與顏色,然後才是內容是否有趣;第二,我們忽略了主體,是以孩子為先,而非我們的喜好為先。孩子想看書,不論是什麼語言,只要有興趣,也應讓他看。選書也應以孩子的喜好先行,而不是我們想說的道理或想孩子學的題目為先,不用擔心孩子會「偏食」(即只集中看一類型或語言的書),先讓孩子愛上「食」,他便自然會努力去發掘更多美味的「食物」,這就是兒童時期廣泛閱讀(extensive reading)的重要。 親子共讀 增孩子詞彙量 閱讀習慣跟閱讀速度往往有關,這兩者則與孩子的認字量(word recognition)掛鈎。若孩子對書中詞彙一看就懂,他看書的速度自然快,也就更得心應手。透過閱讀來加強認字量,是有效的做法,這樣亦可避免出現看每個單字都明白,但把字句拼合成文章時,便不能理解的情况。 若孩子只偏愛讀中文,又或只肯讀英文的書,那他看另一種語言的書本時,無論速度、認字及理解力也可能減慢,久而久之,他只會愈來愈偏好單一語言的書本。這時,共讀便大派用場。家長可透過共讀時間,替孩子增加另一種語言的詞彙量,以彌補他平日的不足。因此,父母在孩子的閱讀及學習過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難」是人生設限理由 「很難」,很多時是我們對自己及孩子設限的理由。克服難關從來就是成長的過程,培養出不怕難的孩子,就不用擔心他的語言能力及成長。為何孩子會偏愛一種書,他的喜好自然是其中原因,但更大原因是,我們潛意識中讓孩子接收的信息︰「中文的字詞較難寫難認,先看英文書吧!」「你不懂讀英文,睇中文書快很多。」這些說話本來是出於好意,但不一定成就好事。把一些設限的說話,放進孩子的內心,他就會真的偏看,因為我們令孩子相信了,他的能力不過如此,而不是讓他相信,他的能力遠不止於此。 看書時,不應以語言區分,是中文書也好,英文書也罷,不過像是宮西達也與賴馬的書本之分,只是不同類型、風格的圖書而已,但依然同樣精彩有趣。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3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如何跟孩子談性教育?

說到性教育這課題,不少家長都滿腦子問號,打問號的地方包括:多大才應該開始談?該由哪方面說起?過早談會否帶來早熟的孩子?當我嘗試回答家長時,發現答案竟與談閱讀一樣。 切合年齡 幾歲談性都可以 家長經常問我,幾多歲開始要和BB看書?我的答案是「愈早愈好,隨時可以開始」,對性教育的答案也是如此。其實該問的不是孩子多大才開始談性,而是與不同年紀的孩子該如何談性。因為性教育跟一切教育都一樣,要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才會成為正常話題,而不是羞於啟齒的議題。 由BB開始,我們已可從「認識身體」這角度入手,在與孩子冲涼、去洗手間或拖手過馬路等日常生活時,已可讓孩子知道身體不同部位的正確名稱,包括性器官。說的時候請用正常語調,就像平日教孩子眼耳口鼻的名稱一樣,讓孩子知道身體各部位的名字。不要小看這一步,這是能保護孩子,避免被侵犯而不自知的重要一步。 尊重自己及別人 2歲以上的孩子,自主意識開始抬頭,會懂得理解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包括自己的身體。所以孩子必須知道在沒有他容許下,其他人不能接觸。學懂「尊重自己,以及尊重別人的身體」,對這階段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不單是其他人不能隨便接觸自己的身體,他也要明白,在觸摸其他人之前,也要先取得對方同意。即使是好朋友,在給一個大力擁抱與親吻前,也應要先問准才可。界線的設定,是孩子成長時的重要保護。 回答前先反問 也許不少家長也聽過孩子問「我從哪裏來」?面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回答而非迴避,但也切忌回答得不合年齡。對於生命的起源,2歲的孩子,可能單單解釋是從爸爸媽媽而來或從媽媽肚子生出來,已大致可以。3歲以上,可嘗試讓孩子知道是來自精子與卵子的給合。5至6歲開始,在講解時可以提及結合的過程,以及愛的關係。性教育相關繪本這時可大派用場,有內容可循,可大大減低爸媽講解時的不知所措。 更重要的是,在作答之先,不妨先問問他對該問題的認識,以及嘗試理解為何孩子會問這個問題。一來可免卻出現非age-appropriate(符合年紀)的答案,二來也避免因過分緊張而答非所問。曾有父母一聽到孩子問「我從哪裏來的」?就急不及待來一場子宮之旅講解,但原來孩子只想知道「香港」還是「英國」這答案。 從小開始談、讓孩子主導、給予年齡合適的答案,是一切學習的基本步。閱讀如是,性教育如是,成長也該如是。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9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疫情下被忽視的工作

一年來疫情令一家人留家的時間多了,特別是小朋友留家學習,那麼額外照顧家人的擔子,到底落到誰人身上?World Economic Forum的數字顯示了一個大家不太意外的結果,照顧責任主要落在媽媽身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表示在疫情下,增加了照顧孩子、教導功課與在家陪伴孩子看書及聊天的時間。但諷刺地,接近一半的男性對調查的答案是「通常這不是我做的」。本來單是過往的數字,已顯示女性平均比男性花多近3倍時間在家務及照顧孩子方面。疫情下,情况似乎更趨嚴重。女性花在照顧家庭的時間,最少每星期增加了一整個工作天的工時。 傳統下的性別定型 我想起兩年前的論文題目是有關在職媽媽的教養模式,當時曾有些有趣發現,在不少受訪者身上,看到即使在一個文明及平均教育水平高的社會,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依然根深柢固。那怕女性本身已有全職工作,但照顧孩子的責任並沒有因此而攤分。即使不少家庭會聘請外傭幫忙,我們依然覺得這板塊是女性負責的。 這些社會文化傳統在疫情下似乎更為加深,更令人不安的是,家中女兒參與家務的時間及比例,在調查看來,竟比兒子更多。這個數字值得我們反思,我們是否有份把這種不平等的傳統觀念延續。既然大家留家時間都大增,不妨一家人一同分擔家務,無分身分、男女、大小,只要作為家中一員,我們也有責任一同把家庭照顧得好。 家事是一家人的事 根據經典的哈佛大學資助研究顯示,從小有參與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會較為快樂,同時也更易在工作上取得成功。所以,不要以為我們替孩子打點好一切,一定對孩子最好。讓家人大人小朋友一起參與照顧家庭,除了有以上優點,也是用行動去打破性別框框及家庭崗位上的歧見。不會讓下一代認為照顧家庭及做家務,只應留給家中的女性或只是媽媽的工作。 同時,在政策方面,可效法其他國家把照顧家庭視為有償工作,認真地說明這些付出是有價值的,實際行動可包括推行每月兒童照顧津貼(阿根廷)、延長侍產假(比利時、意大利),在學校關閉時在金錢上補償要留家照顧孩童的家長(德國、韓國)等。凡此總總都是表達,照顧孩子這工作不比上班工作價值低,亦不應只是其中一方專責的事。 疫情下大家生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願這不會使媽媽們成為家中最大受害者,而是讓大家更醒覺——家事,是一家人的事。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5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跟孩子說錢好嗎?

在不少家長眼中,金錢教育也像性教育、生死教育一樣,不用那麼早跟孩子說。一方面,或許是擔心過早向孩子談金錢,他們會變得功利市儈;另一方面,大抵是我們普遍生活也不成問題,未至於要憂柴憂米每事說錢。但以上想法,其實都假定了談「金」是一件不好、負面的事,卻忘了金錢教育所帶來的好處。 學習決策過程 買什麼?不買什麼?為什麼要買?什麼時候買?到哪裏買?這裏每個問題也是一個選擇,也是每一次購物過程中,我們應問的問題。現在網購盛行,很多時自己在瀏覽網站中也忘了問這些問題,因而買了很多根本沒有經過理性思考的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如跟孩子去超級市場時,不妨多示範及解釋你為何選這不選那,你是如何運用金錢在日常貨品中的。這是身教之餘,也讓孩子知道,你會邀請他一同作決定。 分辨想要和需要 這個課題是大人與小朋友也應好好學習的。對我們來說,按下網購的一刻,到底是想要(want)還是需要(need)。當我們跟孩子逛街,經過琳琅滿目的玩具店,孩子一定是什麼也想要,但想要不代表有需要,看到想要的東西,可以讓孩子建議他的決策選擇,才一同決定。金管局的《小小理財師》便有一集影片解釋「想要和需要」的分別,家長不妨與孩子收看。成人了解孩子的心理,以及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內心世界,是金錢教育的第一步。 收入分配包括分享 大部分的理財教育是收入與支出的分配,有沒有想過,分享也是理財的一部分?我跟孩子看過一本書名叫Moppy's Saving Plan,內容是有關小狗看見一個漂亮的音樂盒很想買,於是努力儲錢,最後儲到足夠的錢到商店打算購買時,看到路上有小免子窮得連上學的文具也買不起,於是小狗打消買音樂盒的念頭,把儲起了的錢,改為買文具送給小兔子。最後牠並沒有因此失望,反而發現這樣更有意義,更有滿足感,從此牠便把收入分為3部分:spending(支出)、saving (儲蓄)及sharing(分享)捐贈。 我想,教導孩子從小明白「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也是金錢教育中的重要一步。 說錢不是不好,分別只在於我們跟孩子談的重點是什麼。以上3個課題,難道不是愈早知道愈好嗎?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2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誰伴我走過童年

(作者提供) 又再次回到在家ZOOM風化雨的日子。雖然大半年來,大家都訓練有素,但畢竟孩子在家的時間多了,家中只有獨子獨女的,我們擔心孩子沒有社交生活;家有二寶的,我們擔心小朋友每日爭玩具、爭平板電腦、爭寵、爭父母關注,於是父母成了調解員,日日調停爭執。想到這裏,有多於一個孩子的你,可能已經頭痛中。 這是真實的生活寫照,但美國著名作家Karen White卻說:「只要與兄弟姊妹在一起,無論年紀有多大,我們也能回到童年。」到底有兄弟姊妹是甜是苦?似乎每家都有不同的答案。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為孩子遮風擋雨,不過,時代幻變,歲月如歌,終歸在成長中能與孩子一起風雨同路、走過最長路途的,也許就是孩子的兄弟姊妹。 雖然手足親情無可代替,但孩子面對弟妹的來臨,首先伴隨着的是不安與妒忌,這是正常不過的反應。從大寶的角度看,小寶出世會令他突然失去父母的注視,在毫無選擇下需要分享這份愛,的確不容易。3歲前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Ego-centric)之餘,亦以父母的愛為全世界。 勿強迫孩子立刻愛上弟妹 若我們希望孩子相信,面前的小寶長大後,將會是與他互相扶持,共同面對世間風雨的人,那我們就要讓孩子經歷愛與被愛。先接納孩子或有酸溜溜,或有生氣的情緒,讓他適當地表達,他可以不喜歡弟妹搶走了媽媽的感覺,但不是討厭弟妹。請給孩子空間讓小寶進入他的世界,不要強迫孩子立刻愛上眼前那個他/她。 我剛出版的繪本《圓是手足情》正是訴說這份既酸溜溜又矛盾的情緒。這個小女孩與波的故事,刻劃了她對波的又愛又恨,由覺得它搶走了媽媽的關注,到後來發現有它相伴的美好。這份,便是手足之情。 面對兄弟姊妹間的衝突,父母少以判官身分介入,多向孩子實况轉播,在不涉及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先等一等,讓孩子感受並沉澱內在情緒。實况轉播 (sportscasting)的做法即在小孩子面對衝突或掙扎時,以不帶批判、純事實陳述方式向小朋友形容一次所發生的事及感受。然後讓孩子思考並作出反應,原來轉述一次情况,給孩子留一些空間,給他們多思考,結果根本不用大人提供解決方法、教孩子如何與弟妹相處,孩子就已經自然懂得把正在爭或搶的東西,作出妥善處理或分配安排。 的確,誰說成長沒有風波呢?但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嘗試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信任孩子有能力解決紛爭。這份愛,這份手足情深,將會伴隨一生。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6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兒童新學科之辨別假新聞

前陣子的熱話,一定離不開美國大選。這選舉令大家印象最深的,除了是那幅紅藍交錯、被我們重新載入數十次的美國地圖,還有就是在選舉間的假新聞(fake news)當道。過往我們都在討論,應該待孩子多大才教導一些敏感議題,包括生死教育與性教育。不過,小孩子將要應對新時代,本港學校應該與時並進,加入新學科——教學生分辨真假新聞。 事實上,英國、芬蘭等歐洲國家已紛紛把這科目加入小學教程當中,隨着網上學習愈來愈普遍,即便小學生也有相當機會接觸大量網上資訊,早日教導孩子如何分辨真偽,將有助讓他們明辨是非。 5W1H法則 助孩子分辨資訊 我們平日需要多角度吸收來自不同平台的資訊,並對所接收的資訊批判思考。具體做法包括常用5W1H思考問題:(Who)誰製作該資料?(Why)為什麼會發布這資訊?(Where)在哪個媒體刊出?(What)真正內容其實關於什麼?(When)什麼時候發出的?(How)基於什麼理據?是報道還是個人意見?有驗證過嗎?這些看似最基本的問題,但撫心自問,我們轉發每一條新聞或信息前,是否有通過這思考過程呢? BBC就曾提出5項值得注意的小事: 1. 看報道時,要仔細看內容關於什麼,並留意在其他媒體是否也看到相若的報道。 2. 注意報道是否在牽動你的情緒,題目會讓人很有衝動按下去嗎?很多時,這也是假新聞目的所在。 3.圖片到底從哪裏來?這方面可嘗試以「反向圖片搜尋」(reverse image search)找出原圖。 4. 網址連結是用什麼字詞作結,是一些奇怪的字母嗎?通常用.com/.gov/.edu/.org等較為穩妥。 5. 緊記,由朋友、親人或名人所分享的,並不足夠代表所分享的東西一定無誤。無論由誰分享給你,都應該要確認資料來源。 融合不同科目 多角度批判思考 也許有人會質疑,日常生活中如要不停的提出問題,生活得很累吧?但我卻認為,別小看孩子的學習與理解能力。面對每日的生活,其實孩子每天也在提出問題思考,並透過反思及觀察,造就孩子的成長歷程。從小學會批判思考、多角度分析,總比從小就盲從來得珍貴。這學科也可融入不同課堂中,例如上數學課,學校可加入如何看統計數字的教學;上藝術科,可加入如何辨識圖片真偽的認知;上歷史課,更可探討歷史上不同統治者用以收買人心的宣傳工具;上文學堂,也可探討什麼是故事、什麼是史實。如此學以致用,這學科似乎是新時代的必修科。 在真假難辨的年代,真相尤其重要。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1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有無聽到我講嘢啊?

「有無聽到我講嘢啊?」這句似曾相識的說話,也許在你在我怒火中燒時也講過。但想深一層,其實這句說話本身毫無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是如何讓孩子聽到/聽懂我們的說話。 首先,我們在埋怨孩子「講極都唔聽」前,可以先簡單地檢視一下,孩子是否在以下狀態:肚餓、極累或強烈需要關注?若連基本生理層面也得不到照顧,小朋友哪有力氣作出積極的回應?這種情况大多發生在年紀較小的孩子身上,那只要照顧好他們的生理層面,問題便已經解決。 若然孩子「唔聽話」並非出於生理層面,那家長便要先反思,我們平日怎樣跟孩子說話。以下是一些建議: 首先,與孩子在同一視覺看事物。第一步,是家長蹲下來,跟孩子在同一視線,等待時機,或是一下眼神接觸、玩具時間的中場休息,然後才開口說。這個舉動帶有放下身段的含意,亦用身教示範我們願意等待孩子。 提供方案代替禁令 讓孩子有章可循 最重要是,我們不要開口閉口也是「不准這、不准那」︰「不要打擾我」、「不要進入廚房」、「不要畫花書本」。將心比心,你收到這信息,會如何回應?可能會先停一下,但當百無聊賴時,便會忍不住再做一次,因為孩子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便唯有自己發掘並找出認為有趣的東西來做。真正能幫助孩子的,不是只告訴他什麼不要做,反之是告訴他可以做什麼,以及有什麼方案可供選擇。 不要只說「我很忙,不要打擾我」,而是告訴孩子,「媽媽把衣服放進洗衣機後,就可以跟你玩,現在你先自己玩5分鐘」;不要只說「不要進入廚房」,告訴他,「客廳內的玩具,你都可以玩,你可以在這廳內玩」;不要只說「不要畫花書本」,告訴他「這裏有紙張,給你畫畫用」。有替代方案,給予清晰指示,孩子便有章可循,家長便不愁孩子聽不見了。 不要假諮詢 做「無聽人講」父母 最後家長也請留意,若有些事,我們打從一開始已不打算讓孩子作決定,那就不要用問題來試探,而是要用肯定的語調給孩子一個答案。舉例說,已到晚上10時,我們真的不打算讓孩子再玩,那就請他換睡衣睡覺,而不是問:「穿上睡衣睡啦,好唔好?」早上要趕上校巴,告訴孩子現在要穿上鞋子出發,而不是問:「快穿好鞋子,好嗎?」孩子以為自己可以選,但結果卻是當他選了後(當然選的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我們便憤怒了。孩子的選擇變成沒被聽見,在這種情况下,是誰示範了「無聽到我講嘢」? 清楚給予指引,讓孩子知道有什麼替代的選擇,孩子自然懂得回應。大家也不妨轉個方法,嘗試一下。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