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民房四寶:除舊迎新

新年到,先恭祝各位春節快樂,一家平安健康!常說農曆新年要除舊迎新,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可以除去什麼?又迎上什麼呢?假期前有機會跟家長們一起,為孩子新一年的學習與成長祈禱,聽他們的心事,大家都帶着不少憂慮,其中最深刻的,是希望孩子可以除去憂慮、除去恐懼,迎來開心自在的每一天。問題是,過去經常哈哈笑、蹦蹦跳的開心果,為何今天會變得憂慮?他們的恐懼是從何而來?想起多年前的一個故事。 引導問題強化孩子恐懼 6歲多的小美(化名)從內地回港生活,家境富裕,父母年紀不輕,小美是他們得來不易的孩子,被安排入讀國際學校。難得的是,小美性格溫順,樣子甜美可愛,每天上學、放學都會主動給老師、校長擁抱,大家都很喜歡她。可是,一個學期過了,小美開始經常缺課,原因都是說身體不適。某天早上,她在校門外鬧情緒,久久不肯進入校園,嚷着要跟爸爸回家。請爸爸與小美到小花園坐一會,讓我也可觀察多一會。在小花園的長椅上,小美沒有放下書包,緊緊地抱着爸爸。爸爸十分溫柔,從來沒有責備小美,在努力鼓勵女兒上課室。我蹲下來望着小美,跟她說老師為她和同學預備了大家最喜歡的集體遊戲,她卻沒有望向我。沒想到爸爸替她答道:「今天是星期一,有她害怕的體育課,昨天已開始憂慮,哭着說不要上學,每個星期也一樣。」然後他轉向女兒,問:「小美,你是否害怕今日的體育課?你在擔心要跑圈嗎?」我在留意小美的反應,她在點頭,也偷望了我一眼。原來,每個周日晚上,爸爸都會重複地提醒女兒:「明天有體育課,你不要害怕,我會帶你上學去。」結果,爸爸不是在鼓勵女兒不要恐懼,而是強化了她心中的恐懼,也合理化她的恐懼、不上學的原因。 跟孩子說話,我們都要聆聽孩子的感受,但,在引導他們說出感受的同時,必須避免使用引導性的問題,例如:「你是否害怕明天的英語分組活動?」、「×××常欺侮同學,你是否擔心被他欺侮?」、「×××老師很嚴,你很害怕上他的課吧?」這些問題都帶着負面信息,使他們相信這些情况是可怕的、是值得憂慮的,容易把孩子囚禁在恐懼與焦慮的循環,無法自拔。 父母陪伴尋找快樂記憶 那天,爸爸軟化了,跟我致歉並想替女兒請假。我請爸爸先行離開,讓我把小美帶回課室。我拖着小美,她哭着喊爸爸,當爸爸離開校門,小美就不再哭泣,跟着我回到課室玩遊戲。放學時,小美如常快樂地給老師、校長擁抱,問她今天最快樂的是什麼?她說是體育課跟同學一起玩水彈。跟孩子尋找、強化快樂的記憶,孩子的生命就滿有自信;跟孩子尋找、強化害怕的想像,孩子的成長就充滿憂慮。在新的一年,願我們都除去孩子的憂慮與恐懼,一起迎來開心自在的每一天。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跟孩子好好說話

這天有個男孩來找我,忍着淚水,說了很多心事,最觸動我的一句是:「我好想知道,在媽媽心目中,我是否仍未夠好?」然後,他的眼淚就忍不住了。  我仍相信每個孩子都愛父母,就如每個父母都愛兒女一樣。我們從早到晚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不言辛苦並不表示不辛苦:每天比孩子更早起來,為他們預備早餐、安排打點,寧願刻薄自己或自己的丈夫,都要將最好的給子女,自問該做的已做盡,怎會不愛他們呢? 但原來,孩子跟我們一樣,是需要聽所愛的人說,才有被愛的肯定。 父母願意表達 孩子才感受被愛 或許,我們都不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但,孩子需要的不是善於表達的父母,而是願意表達的父母。表達,不是要求,不是要求他們做這做那,而是要給他們信任、給他們鼓勵、給他們可以犯錯的空間。好好跟孩子說話比一切物質的供應都重要。好好說話,不是為了要使孩子變得聽話,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得到我們看重跟他們的關係、有被愛的肯定。 說話會帶着情緒,可以給人帶來溫暖,也會給人帶來傷害。明白大人也有自己的情緒,再溫柔的人都有發脾氣的時候,我們總以為只要平日大部分時間都是好好說話就可以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我們的腦袋要保護我們,對於壞消息、不好的經歷特別敏感,記憶特別深,就好像我們去餐廳吃飯,平日餐廳如何好,都未必會令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只要碰上一次糟糕的經歷,就會成為烙印。當然,我們不可能完全避免跟孩子衝突,然而,作為父母,必須留心的是,別讓孩子帶着負面情緒入睡。 帶着負面情緒入睡 記憶尤深 女兒於英國做心理學研究,她告訴我一項有趣的發現,原來小朋友的記憶在晚上睡前時間特別深刻,這是記憶力最強、最牢固的時候,因為睡覺會讓遺忘變慢。若晚上孩子被責罵,孩子就會帶着不安、驚慌、憂慮入睡。很多時候,孩子被罵就會哭,哭得累就會睡着,我們常以為他們「睡醒就不記得」、「睡一覺就無事」,但,事實不是這樣。不開心的場景和負面的說話都會留在他們腦海,不要輕看這些記憶,假如孩子的不安、驚慌、憂慮的情緒沒有被處理,就會藏在他們心靈深處,對孩子的傷害是無形,卻是深遠的。這不單影響着孩子的情緒和親子關係,更影響着他們的自我形象和價值,性格亦會變得焦慮、變得不安,甚至會出現行為倒退的情况,例如啜手指、晚上尿牀等。我們愛孩子,就當注意晚上跟他們所說的話。 從今天晚上開始,願我們都跟孩子好好說話,讓他們知道在父母心目中:「我是獨特而寶貴」、「我被你重視」、「你心裏有我」,在孩子的記憶裏,他們都滿有被愛的肯定。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有愛才有力量

「願兒子早我一天離開。」他說。從孩子被確定患上自閉症開始,這就是他最大的心願。無論他的話說得如何輕柔,聽着,都會感到一份沉重。他的擔子任誰都無法挪開,但原來一份聆聽,可以給他前行的力量。為人父母從來都不易,特別對於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一群。他們對孩子的愛不比別人少,對子女的付出也比別人多,只是,作為孩子一生的照顧者,他們心裏卻常有着一份別人難以體會的孤單。假如他們是來自基層單親家庭,心裏還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絕望感。有愛才有力量、有愛才能看見希望。他們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他們也需要被愛。 SEN照顧者孤立無援 走進絕望 月初,深水埗一棟唐樓的劏房內,一名5歲男童被發現昏迷在牀上,送院搶救後證實死亡。警方形容男孩瘦骨嶙峋,體型有如兩歲幼童,有發展遲緩及情緒問題,小小身體上卻有30多處可疑傷痕,懷疑長時間遭受虐待,懷有5個月身孕的媽媽涉嫌謀殺被捕。後來,看政府的回應,除了表達難過之外,就只有提出強制舉報虐兒的立法建議。不是說這些不重要,但,問題會因此而解決麼?早於2014年,已有父親不堪壓力欲與患有自閉症的兒子一起共赴黃泉,他留下遺書,說不想兒子成為家人的負擔,認為兒子生存下去也沒有好處;2018年,一位婆婆疑因獨力照顧患有過度活躍症的男孫,心力交瘁,以至勒斃孫兒;兩年前在葵涌邨,一名母親涉嫌在家中殺害智障兒。三個個案,都反映着照顧者的孤單與絕望。去年10月,港大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指在疫情期間逾八成的SEN學童曾被虐待,當中逾兩成更受到嚴重身體傷害。 一而再出現的倫常悲劇,所缺乏的,不是舉報虐兒的法例或罰則,而是缺乏對照顧者的關愛和支援。筆者深信他們都是愛孩子的,生活如何艱難仍然咬緊牙關,在困乏中堅持走下去,卻因為孤立無援,走進了絕望。 給予關心欣賞 推動前行 目前,香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約有70,000人,假如簡單以本港23%基層人口來推算,我城就有約16,000個基層SEN學童,每天被困在水深火熱之中。基層家長不單缺乏資源,也缺乏幫助子女的資訊。當孩子在街上突然情緒失控,家長的情緒就會更加失控。他們的失控不是因為孩子的行為,而是來自圍觀旁人的批判目光和嘴臉。現時,為SEN家庭所提供的社區服務大部分是針對學童的需要,給家長的支援就只有不足兩成,而輪候時間也超過一年。 我們總有遇到帶着SEN孩子的父母吧。他們可能是我們的同事、親友,亦可能是我們的街坊鄰舍。他們或許在等候着社區服務,但他們更等待着你我的關心與欣賞。假如我們都可以為他們停下來,聆聽他們、記掛他們,成為他們的同行者,這一份愛,相信可以叫他們得着多一份前行的力量,對明天重拾盼望。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沒有界線的孩子

講座後,有一名媽媽來找我傾談,剛坐下不久,她的眼淚就止不住了。回想很多女兒成長的片段,當中沒有太多快樂的回憶,從小時候她不肯吃飯、早上不願上學、放學後不做功課、不收拾書包;到現在手機不離手、欺凌別人,媽媽有很大的無力感。幾年前辭去工作,每天管接管送,媽媽說能做的都已做了。過去,她總以為女兒還小,待長大一點就自然會好,可是,事實並不如此,她的行為和態度都變本加厲,不知已有多久,女兒沒有跟她說過一聲早晨。半小時的哭訴,似乎是對女兒的控訴。媽媽感到被傷害,說女兒很難教。 家長「愛」太多 子女學不到負責 明白媽媽付出勞苦卻沒有讓女兒變好的那份失望,也肯定媽媽過去為女兒所付上的心力。從媽媽的說話,聽到她為女兒做了很多,相信都是出於愛,但,就是因為做得太多,女兒就學不到要為自己負上責任。作為父母,我們每天的教養就是為孩子的將來作預備,期望他們成為一個可以自立的人。每個孩子出生時都要依賴父母,長大成人就是一個學會自立的過程。孩子能否好好成長,在乎的不是父母的家境有多好,而是父母有否跟孩子訂立界線。 生活沒界線 反招不安易發脾氣 很多時候,父母常以為「愛」與「界線」是對立,認為愛就是讓他們快樂,但對於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就是因為愛他們,才要給他們訂立界線。記得讀博士時看過一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給我很大的啟發,研究發現假如我們把孩子放在一個沒有圍欄的空地玩耍時,他們傾向留在空地中央玩耍,孩子之間會較多爭執;但當在空地四周加上圍欄後,有趣的事情就發生,孩子不再只留在空地中間,會在圍欄內所有空間自由自在地玩耍,活動範圍反而多了,而且還玩得更有創意、更加和諧。原來,沒有界線的環境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懼,他們容易以發脾氣、惡言來傷害其他人,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生活中的界線,可以給孩子一個安全、自在、和諧的成長環境。 「那麼,我應該跟孩子定什麼界線?」媽媽問。在生活中,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什麼是自己要負的責任,什麼才是別人的責任;什麼是自己的東西,什麼是屬於別人的東西;什麼事情是有能力做而不想做,什麼事情是該做卻沒有能力做;孩子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說話、選擇承擔後果,也要尊重別人的權利、選擇、感受跟我們的不同。 在我來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不愛父母的孩子。親子關係中的彼此傷害不是因為沒有愛,而是不懂如何去愛。好好跟孩子定界線,讓彼此不再傷害,只有相愛。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留下來的人

這夜,兒子沒有彈琴,若有所失地呆坐在沙發上,望着地板在出神。老爹知道,男孩有點心事,即使他不願意傾訴,大概也需要陪伴。替他倒了杯水,靜靜地陪他坐一會兒。「×××和×××也要移居到外國了……很快,這裏就只剩下我一個……」他終於打破沉默,也說了一堆已經離開的好友名字。 復課後的孩子或許沒有想像過,久別重逢原來只是另一個告別的開始,每天等待着他們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失去。「你如何看我們?」我對着玻璃窗倒影中的我倆問他。他想了一想,道:「我們是留下來的人。」 從來沒有想過,今天,我們多了一個身分:留下來的人。對於留下來的人來說,無論是什麼原因也好,那怕留下來的原因是因為離不開,他們都清楚知道,離開,並不是一個選項,至少不是在這個時候的選項。 經歷失去的哀傷 誠然,我們都害怕失去,曾經擁有的,一旦沒有了,就會帶來不捨、帶來哀傷,甚至帶來恐懼。前陣子小女兒養了差不多一年的小烏龜突然死去,她傷心得連飯也吃不下,這是因為她經歷失去,而這個失去是無法彌補、無法逆轉的,不是給她另外買回一隻就可以,因為她失去的不單是一隻小烏龜,更是一份感情,一份不能替代的感情。今天,留下來的人,心裏面都有着一份難以形容的傷感,因為他們都在經歷着失去。一回又一回的目送、一次又一次的話別,失去同伴,更是失去關係,關係愈深,那份哀傷也愈深。 留下來的人,心裏面也清楚明白要離開的人的感受,因為大家也在經歷着失去、經歷着哀傷。從前的生活方式、過去所相信的價值,似乎已逐漸褪色,城市的面貌或許依舊,但這個家給自己的感覺已不再一樣。假如我們只是一個旅居於這個城市的遊客,或只是從外地來這兒做生意的商人,這裏的改變不會叫我們感到傷心、難過,因為我們跟這個地方沒有感情,更談不上愛,然而,今天我們感到痛,正因為我們對這個家仍然有着很深、很深的愛。 愛與痛中尋找使命 孩子,老爹不會輕看你每天所要面對的失去,只要你願意,我仍會聆聽你、陪伴你。不過,人總不能把自己長期囚在不捨、哀傷、恐懼中,當我們的眼目只放在各種各樣的失去,就會失去更多。身分帶來使命,留下來的人,不是要委曲求全,而是要在愛與痛之中尋找留下來的使命。老爹明白我們都沒有能力改變處身的環境,這也不是我們留下來的原因。記得你們小時候曾問過老爹,為何天父會創造黑暗和罪惡,而我當時告訴你們的,仍是今天我所相信的。 孩子,天父並沒有創造黑暗和罪惡,黑暗的出現是因為失去了光明,罪惡的出現是因為失去了美善。天父創造了我們,就是要在黑暗、罪惡當中成為光明、成為美善的部分。假如有天,老爹再不能留在你們身邊,願我所留給你們的,是一個光明、美善的榜樣。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歐偉民--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聰明的猴子

小女兒最怕寫作,書寫一篇400字不到的短文可以磨上大半天,從午飯後開始提筆,往往到晚飯時候才能勉強完成。文章故事不是寫得不好,內容亦常見創意,滿有童趣,問題就在於寫得太慢。寫得慢,跟她的思維沒有關係,一切只因沒有專心。澆花、餵龜、換魚缸水,統統都可以是她在寫作時,忽然記起要履行的責任。假如我們不在身旁,她就更不能抗拒手機有聲無聲的呼喚。 從小到大,小女兒都喜歡聽神怪的故事,這夜,父女倆不知怎樣地說起象棋來,就給她講了一個有關猴子下棋的故事。 話說在古老的泰山,有兩位仙翁每天都在一棵大榕樹下下棋,樹上就坐着一隻聰明的猴子天天在觀戰。過了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猴子已盡得兩位仙翁的棋藝,牠就從大樹跳下來,在山上設下棋盤,跟過路的村民對弈,而猴子可謂未逢敵手,未嘗一敗。 猴子棋藝 勝過朝中眾臣 後來,當地的官員把猴子捉來獻給皇帝。皇帝既高興又驚奇,因他從未聽聞有猴子懂得下棋,就命令朝中的大臣跟牠對弈。誰知滿朝文武百官,也沒有一個能勝過牠。皇帝十分震驚,心裏亦感到不忿,接受不了他的臣子不及一隻猴子的事實。於是,皇帝想起在牢中囚着的一名犯人,他曾是朝中最擅長下棋的大臣。皇帝就下旨赦免了他的罪,請他出來跟猴子來一場生死對奕。勝方得自由,負方失生命。 這名大臣欣然接受邀請,他聽見對手是一隻未逢敵手的猴子,就要求皇帝在下棋的時候給他們預備一籃上好的水果。皇帝當然應承,就在這個大臣跟猴子下棋的時候,他就把水果放在棋盤旁邊。猴子自離開深山後,很久已沒有吃過新鮮的水果,看見面前的一籃鮮果,牠早已按捺不住,一顆接一顆,吃着吃着,根本不能專心下棋,結果猴子三局三敗,最後就被皇帝處置了。 猴子敗於一盤鮮果 猴子雖然聰明,牠的棋藝相信亦不亞於大臣,下棋的時候卻因一盤鮮果而分心,不但失去勝券,更失去性命。孩子,在老爹心裏,你實在比我聰明,對未來也有想要追尋的目標與夢想。然而,相對於聰明,專心更是難得。在成長路上,我們總會遇上很多令人分心的事情,一部手機、一則新聞,都可以叫我們失去原有的專心。未來如何,老爹實在不知道,你或會記不起自己曾寫過的文字,但願猴子的故事可以留在你的心裏,一直伴隨着你追尋目標與夢想。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給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夜,回到大學給教育碩士班的學生講課,在最後的半小時,開放給大家自由提問,而令我最深刻的,是在完結前最後的一道問題:「作為老師,給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想了一想,由衷地說:「信任。」 缺乏關懷 孩子卑微如塵垢 只需要有一個人信任你、相信你,你就能有繼續前行的力氣。可是,現實中有太多孩子就連一個信任自己的人也沒有。想起過去在探訪時所認識的,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男生,他就是這樣。父親對他的要求很高,但關係疏離。「爸爸說成績不好,就沒有資格跟他一起生活。」男生無奈地說。不幸的是,他的老師也沒有給他太多的注視或關懷。他也不太知道,為何自己總是感到疲累、沒有動力,早上常因睡過頭而遲到,即使回到學校也不能集中精神。他說望着老師派來的工作紙,腦袋就無法正常運作,完全讀不進任何字句。很多時候,他就索性伏在桌上,任由自己被放棄,事實上,不管他在堂上做什麼,老師早已不再理會,也不相信他有進步的可能。 我曾問他如何看自己,沒有想到,他把自己形容為一堆塵垢,就是任何人也想把他撥走。看着他,心裏有着說不出的酸。邀請他來中心找義工教他做功課,起初他也推說不需要,經過不斷邀請,他勉強來了,一次、兩次、三次……漸漸認識他更多。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常有很多古靈精怪的主意。有天,同工請他和另外兩個孩子一起設計活動宣傳海報,開始不久,他就說什麼也想不出來,另外兩個孩子就揶揄他是塵垢,說他沒有貢獻、坐享其成。於是,他就像以往一樣伏在桌上,用行動告訴大家,他做不來。 給予信任 孩子獲前行動力 人就是人,怎可能是塵垢呢? 我走到他們中間,輕搭着男孩,跟大家說:「他是一個認真的人,我們需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很有設計的天分。」從他上來做功課時的觀察,他是一個做事認真的人,只需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就可以專心地完成作業,而且常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意。這一次在人面前給他的肯定,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成為了他一個小小的轉捩點。「從來沒有人這樣信任我,即使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做得到,但聽到有人對我有信心,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感到自己好有力量。」這番說話,是幾年之後,我在大學碰到他時,他給我說的。 作為家長或教師,我們都不要輕看給孩子的一句說話,因為它都帶着我們想像不到的力量,可以塑造孩子的生命,亦可摧毁他們的人生。沒有孩子願意放棄自己,重要的是,他們找到願意信任他們、相信他們可以做得到的人。即使在成長的路途上遇到困難,因着這份信任,他就有着前行的信心和力氣。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7期]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知福‧惜福

一直很喜歡與小朋友「傾偈」,因為他們直接、純真,亦享有童言無忌的「特權」。儘管我們的下一代常被視為無憂無慮的一群,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從他們細小的眼睛去窺看世界,似乎跟我們的想當然相距甚遠。其實與其迷信於專家們的育才策略,倒不如認真地聽聽小朋友的心事,我一直相信,孩子愛聽故事,更愛別人細聽他們的故事。 孩子只想有一點發白日夢的時間 看似天真爛漫、才不到10歲的孩子,早已背負着父母一生的期望。疫情下,每天仍要追趕密密麻麻的時間表,規行矩步得連思想空間也被沒收。男孩說,他只有在夢的世界才感到無憂無慮。即使周末早上醒來,他在牀上也不敢「輕舉妄動」,為的就是要逃避媽媽早已精心安排、卻又令他透不過氣的連串學習活動。細聽男孩的說話,你會發現他遠比很多年輕人還要懂事和成熟,心裏是萬般不情願的,但仍會盡力依循媽媽的旨意。惟他只想媽媽看見他的努力,可以停一停、歇一歇,給他一點作白日夢的時間。 每次只問「做完了功課沒有?」 儘管孩子長大後都會明白父母對他們的要求是出於愛,但小孩子需要的是今天父母簡單直接的關愛。女孩說,她希望可以把童年留住,求父母別把對自己包容的心像填海一樣愈收愈窄。 她慨嘆長大了,便失去了父母的愛。誰也不願製造親子之間的隔閡,可是,現實生活逼人,父母長時間在外奔波勞碌,實在是身不由己。女孩哭訴着父母因忙碌而錯過了自己人生的重要時刻,在孩子眼中,屬於他們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希望父母可以一同參與。她說有時很傻地想,寧願生病,因為可以重溫小時候媽媽會為她請假,整天陪着她、關心她的感覺。女孩比別人更珍惜與父親相聚的時間,過去,爸爸每周6天在內地工作,她只能享有七分之一的父愛。可是,疫情以來,父親都不能每星期回家。女孩自言自語地問:「相見的時間不多,為何每次只問『做完了功課沒有?』的一類問題,我的其他事情,爸爸不感興趣嗎?」這一問,彷彿是給每一個家長的當頭棒喝。 從孩子的眼睛去窺探他們的世界,側耳而聽他們的心事,是直接了解子女的最好方法。當孩子仍想聽你說故事,仍想跟你分享他們自己的故事,這才是身在福中,盼望大家都能知福、惜福。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端好一碗水

新學年剛開始,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比之前進步,做事更加專注,學習更加用心,然而,我們卻少有停一停、想一想,是什麼東西阻礙了孩子的進步?畢竟,孩子不會因為我們的「希望」而進步吧! 在學期開始之先,我跟全體教師進行了一個學習體驗,反思如何為孩子作一個更好的榜樣。當大家齊集在學校的活動室,我就給每位老師派發一隻碗,拿好了,就逐一替他們注滿清水。各人雙手捧着的,都是一碗滿得不能再多的水,大家都不敢亂動,就連大聲一點說話也怕水會濺出來。但是,他們的任務,卻是要從活動室的一端走到活動室的另一端,然後把水倒在那兒的水桶內,沒有時限,也不是鬥快,活動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要盡力保持碗中的水,不要讓任何一滴在途中濺出來。 停一停 不讓怒氣溢出來 整個活動在老師們的驚呼與笑聲的交錯中結束,任務算是完成了,活動室的地板卻是水漬處處。最有力的學習不是來自筆記或講論,而是從快樂的體驗、從集體的反思開始。除了要放慢腳步、不偏離目標之外,問老師們可有方法減少讓水濺出來?有老師立即說:「一定要專心,剛才在我後面的女同事大叫,我八卦向後望,自己碗中的水就濺出來了。」大家哄堂大笑之餘也有相似的經歷。又有老師說,她一看到水快要瀉,就立即停下來。 那麼,何時才知道要停? 另一老師補充道:「我行的時候,對眼一直望住碗水,見它一晃動,我就立即停下來。」對,原來這碗水就反映着我們的內心,心一急,它就晃動,提醒我們要停一停。在教導孩子上,我們都會不自覺地心急起來,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心在晃動,停一停,就不會溢出怒氣來。 「水已在地上,就由它吧」 大部分同事的水都有在途中掉出來,這是很好的體驗,請老師說說看見水濺出來時的感受。有同事說:「當我碗裏的水掉在地上時,我心裏有一點𤷪自己,已走了一半路程,明明已掌握了方法,為何仍這麼心急呢?」問她如何完成餘下的路程,她的分享十分有意思:「Let Go,水已在地上,就由它吧,因為已經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但若我繼續𤷪自己、發脾氣,將會失去更多。」這番說話,正道出了我們作為老師、作為父母應給予孩子的提醒和榜樣。 今天的孩子都比我們過去聰明,他們不是不知道要專注,也不是不知道要用心學習,然而,一直阻礙着孩子進步的,也許是他們沒有覺察到心在晃動,沒有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看我們所做多於聽我們所說,怒氣,會使我們失去更多,孩子如是,大人更如是。願在新的學年,我們和孩子都可以從端好一碗水開始。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2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民房四寶:最後的道別

早前探訪,認識了一名年紀跟我相若的男士,這天出席了他的喪禮。他遺下了太太,也遺下了自己的兒子,男孩今年不到10歲。 他的太太強忍着淚水,用最平和的語調,讀完打印在程序表上丈夫的一生。從他的籍貫、就讀的學校開始,之後就是為生活、為家庭、為將來拚命的工作,年初開始病倒,躺在醫院仍不忘工作……縱使在他太太平和的語氣裏,仍感覺到她的憤慨、她的吶喊。也許,丈夫的上司真的太忙,這一夜,沒有出席喪禮。 他的兒子,在媽媽替爸爸述史之後,也預備了向父親作最後的道別。男孩勇敢地站在人前,望着爸爸的相片,說:「爸爸,你在天堂要好好休息。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和媽媽的照顧。」他帶大家走進他的回憶,憶述幾個跟爸爸一起的片段。 男孩知道爸爸工作十分忙碌,但也曾帶他到公園練習跑步。可是,男孩當時怕辛苦,只跑了兩個圈便嚷着要回家玩電腦,爸爸也拿他沒辦法。現在男孩有點後悔,說當時應該和爸爸多跑兩個圈,以後就只有他一個人跑下去。 小男孩的懊悔 爸爸很喜歡車,幾年前男孩生日,爸爸買了一架遙控車送給他,這天,男孩告訴爸爸一個秘密。也許是好奇,他用螺絲批把遙控車拆開了,但不知為何,車子怎樣也再合不上。他唯有拿走一些零件,用萬能膠把車黏好,但車就再不會動。因為怕被爸爸責罵,男孩便把車子藏起來,到爸爸問為何總不見他玩遙控車,他只裝說自己根本不喜歡玩車,爸爸有點失望。現在,男孩想爸爸知道,其實,跟他一樣,父子倆也十分喜歡車的,如果當時沒有說謊,或許與爸爸會有一起玩遙控車的歡樂時光。 怕做了壞事 不能上天堂見爸爸 最近學校考試,男孩沒有好好溫習,不懂得作答。其間,他無意中看見鄰坐同學的答案,男孩原本很想照抄下去,但是,一想到在天堂的爸爸,男孩便放棄了這個想法,寧願把答案留空着。因為,他怕自己做了壞事,將來便不能進入天堂,使自己永遠再見不到爸爸。 男孩的勇敢、純真與坦白,使大家都聽得心酸,小小的心靈,裝着很多遺憾。他在自責,卻又無力改變,最後,他望着爸爸的相片,說:「爸爸,請你放心吧,我會很乖的。」眼淚終於流下來,大家亦陪着他一起痛哭。事實上,男孩一直已經很乖,沒有太多跟父親相處的回憶,又怎會是他的責任呢?他,不過是個孩子。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