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青春期的獨立自主

今年農曆新年,令筆者回想起,小時候在家庭聚會中,最受長輩讚賞的孩子,往往是「聽話」、「乖」、「讀書好」。十數年過去,當筆者擔任青少年服務的社工,與僱主談起上述話題時,卻發現他們轉為高舉孩子「獨立工作」、「自發」等特質。這種期望的轉變,家長及青少年應如何適應? 從理論層面,奧斯貝(D.P. Ausubel)的依從理論(Satellization Theory)認為一個人的自我發展是從幼兒期的絕對依賴父母,逐漸發展到青少年後期的獨立自主。在這過程中,容易引起父母及子女之間的衝突,尤其以青春期最為強烈。隨着時間推展,親子衝突會逐漸緩和,當父母認識並接受子女對獨立自主與責任的需求,同時子女亦慢慢學習正確地追求獨立自主,漸漸讓周遭的成年人建立對自己的信任後,這種親子衝突才告終,宣告孩子進入成人期。相反,如果未能好好調整,孩子或會強烈至完全脫離父母自立,或放棄成長,變得依賴及不負責任,這些情况都非家長所樂見。因此奧斯貝認為,青少年期是兒童期到成人期之間的重要過渡期。 由此可見,青少年尋求獨立自主,對父母師長權威產生懷疑這情况,不是你孩子獨有,而是成長中必須面對的過程。當家長發現孩子開始「駁嘴」,不需要因此認為自己管教失效而動怒,也不用為孩子的反叛而不知所措。相反,這正是家長培育的成果,是代表孩子已預備好長大成人的象徵。若能成功過渡,獨立自主的孩子可以學習為自己及家庭付出,減省家長的壓力,為將來成才之路打下根基。 4層面培養自主 過渡成人打好根基 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家長可按他們的學習進度,讓他們參與以下訓練。訓練初期由家長從旁指導,漸漸將決定權交由孩子負責,甚至讓孩子獨自完成,不作干預。 生活技能訓練:摺衣、製作飯盒、無火煮食、簡單清潔等。即使孩子做得不足,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避免在孩子面前重做,令他們有挫敗的感覺。反而可讓他們體驗後果,例如衣服摺得不好,下次取出來時皺紋滿佈,無法穿著。 理財訓練:將部分利市錢或零用錢交由孩子規劃如何使用,教導孩子格價及取捨,如孩子有衝動購物的行為,讓他承擔後果,亦可同時培養儲蓄的習慣。 時間管理:在一整天的假期或在平日的某個時段,讓孩子嘗試自行規劃活動,並需要配合家庭的生活作息時間,以及預留時間完成任務。更有趣的方式是,讓他們負責安排一次全家旅行日,孩子可學習考慮不同成員的想法。 空間管理:將家中某個區域交由孩子負責,大至一個房間,小至一格櫃桶、一張書枱。交給孩子後,家長不能隨意翻閱取用,但孩子有責任學習管理該空間,並將個人物品放置於該空間,不能隨意亂放。另外,在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對私人空間及私隱的要求更會大大提高,家長需留意及尊重。 「服從權威」加上由家長營造出來的「安全環境」,的確足夠讓孩子度過一個穩定的青少年時期,確保他們走在期望的道路上。但今日世界變化快速得令人難以捉摸,當作為權威的我們都無法想像20年後的世界,「獨立自主」的能力或許才是孩子將來在萬變的環境中,最寶貴及最適用的禮物。 文:蔡偉聰(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荃灣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7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同理心學堂:追星心理

你的子女,有追星嗎?你自己本人,又有沒有加入追星的行列呢?久違了的追星、崇拜偶像潮,近期又再復燃。來到這個世紀,MIRROR、ERROR成為了今日的寵兒,不止年輕人,連「媽媽輩」也加入「應援」行列。這確是一個相當特別和有趣的現象,也蘊含不少社會學和心理學值得探討的材料。 年輕人追星 理想自我投射 我們就由年輕人崇拜偶像談起。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認為,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就是把自己理想化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投射出來。例如,為何同一個年紀的年輕人,會迷上MIRROR中不同成員?為何有人喜歡姜濤,有人喜歡Anson Lo,有人就喜歡Anson Kong或是Edan?(由於文章篇幅有限,12人的例子不能盡錄,望大家不要見怪。)MIRROR 12人勤奮努力,各具才華,就不用說了,而他們的性情、個性,亦各自化成了一系列的記號。在大眾心目中,姜濤可說代表由肥仔變型男、溫和而純真,以及不介意暴露情感脆弱的男子;而Anson Lo代表了另一串的記號,包括:跳舞的型格、暖男的溫情(演活了《大叔的愛》一劇中阿牧這個角色)、衣著的品味;而Anson Kong可能就代表了率直、做自己,例如他在比賽中輸了後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神情;而Edan就代表了孩子氣、多才多藝等。其實,每一個偶像有不同的特點,都可能是年輕人理想自我的投射。他們透過喜歡,甚或崇拜這些公眾人物,而表達出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根據艾力遜(Erikson)的成長8階理論,自我身分認同的建立,是13至18歲年輕人最重要的成長任務。這個時期,對「我是誰」(Who am I) 這個問題非常在意。同時,對自我身分感混淆和迷失,也是他們的成長危機。年輕人若能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確立自己的價值觀、能力、性格傾向、信仰等,他們的成長就會比較有目標和有方向。若他們無法過渡這個迷惘期,可能會傾向消極,走向自我放棄和自卑。因此,追星、模仿他人的行為表現,亦只是一個尋求自我的自然現象。若子女沒有過分沉迷或因為追星而影響正常生活,做父母的,大可處之泰然,不必擔心。反而,父母可以嘗試了解一下子女喜歡的明星,到底是怎樣呢?找機會和子女談一談關於偶像的事情,順勢了解一下他們喜歡這位人物的原因,也可以幫助子女成長、認識自己,亦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中年人追星 「內在小孩」蘇醒 好了,年輕人喜歡偶像,都比較容易理解,那麼為何成人、中年人也會有追星現象呢?從心理學角度,每個大人,內心都有一個很年幼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我們的心靈裏仍有一個很年輕、很會幻想的性格部分。心靈內年輕的自我被喚醒,重拾年少時追星的樂趣和心情,亦是相當自然的狀態。還是那一句話——只要不太影響生活,不太影響你和家人的關係,喜歡偶像亦是無傷大雅吧。 如各位對本文主題有查詢,或需尋求輔導,可致電2332 4899,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文:葉思雅(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偷睇孩子手機有理?

曾經看過一套電影,內容講述一個住在美國的孫兒到北京探望素未謀面的爺爺。兩爺孫相處了一段時光,爺爺經常在友人面前談到孫兒的個人生活,很多時令孫兒十分尷尬;最令孫兒氣憤的,是他發現爺爺曾偷看他的手機信息。 偷看子女私隱 破壞互信 相信現代的父母對保護私隱的意識也較他們父母輩高,但很多時為了想了解子女的一切,有意無意地過分關心子女的行為,甚至偷窺子女的個人通訊,例如手機、facebook、IG和電郵等,令子女感受到私隱被侵犯,破壞彼此互信的關係。 家長有時也感到委屈,自己的出發點是關心子女,避免他們受不良朋輩或事物影響,初心也是為了保護子女的成長,希望在子女有困難時作出適當的支援。 作為父母,有否想過為什麼子女不願意分享他們的事情?請不要過分擔憂,隨着年紀漸長,子女的心理和生理都在變化,荷爾蒙影響了他們的情緒及判斷。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會把朋友的重要程度放在較前位置,他們傾向和朋輩訴說心事及尋求意見,所以家長不用自責,平常心的接受子女獨立及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切記不可有掌控子女的心態。 溝通3原則 化解冷漠 相信不少父母都發覺難以和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溝通。筆者建議家長與子女溝通時可參考下列的3項原則: 1. 易地而處 感同身受 父母也曾經年少,儘管子女有時的態度和語氣令家長們感到很「不爽」,家長們要理解兩代成長背景和時代不同,大家對事物的理解和概念都不一樣。作為父母要與時並進,交換角度,嘗試代入子女的想法,理解子女的心態。 2. 冷靜聆聽 避免衝突 家長們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主導了思考。情緒很多時會阻礙大家的溝通,更甚者會說出一些傷害彼此的說話。惡毒的語言說出去就覆水難收,影響深遠。在這個情况下,讓大家冷靜下來才展開對話。 3. 鼓勵溝通 分享想法 以開放心態,嘗試向子女表達你對他們的關心,並不是想操控他們的想法及行為,鼓勵子女分享他們的內心感受,理解他們的立場及見解,在互相尊重及信任的基礎上,相向溝通。 只要子女能感受到父母是真心關懷,相信親情能融化冷漠的關係,子女終會選擇父母作為可信賴的溝通伙伴,願大家一起為子女的健康成長努力!   文:溫奕民(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石硤尾會所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同理心學堂:青少年期,是家長煩惱開端

「自從升上中學後,我個仔成日拎住部手機,係咁同人寫信息……」 「我個女以前好聽話。但升上小六後,就成日駁我哋嘴,仲開始學人扮靚!」 「我個女話想去夜街,仲話要去朋友屋企過夜,我點放心呀!」 時間過得很快,孩子由呱呱落地、啜手指、流口水、要換片餵奶,轉眼間便發育長高,身子已高過大人的肩膀。當子女不再依偎自己,不再事事依靠自己,目送孩子的童年,為人父母者,真的感到依依不捨。有時甚至會想,如果時光可以停留,讓孩子的成長停留在那一刻,永遠需要媽媽的擁抱,需要爸爸的引導,那有多好,因為實在捨不得那份互相依存的親密感。 然而,回心一想,若他們真長不大,又會怎樣呢?想想以下情况:進入青少年期,子女沒有朋友,只「宅」在家;子女不喜歡時尚妝扮,永遠穿那件迪士尼外套出街;沒有主見,不會反駁大人,事事要問父母意見才敢行動……如果這樣,你又會有何反應?有何感想呢? 做父母,就是經常有這一種矛盾,又想孩子快高長大,又想他們不離開自己。 面對孩子變化 父母難適應 順應天性,進入青少年期,子女便脫離孩童時的「BB味」,渴望建立自己的個性和身分(Identity),追星、玩心理測驗、星座占卜等,模仿別人和探索身分,是很普遍的表現。渴求朋輩的認同、對異性有興趣和幻想、反叛、渴望自由、情緒不穩等,都是青少年期的「自然現象」。其實,青少年往往覺得自己的轉變「無問題」,正常不過,但感到煩惱、把問題放大的,往往就是我們這班大人。對於這個急劇的轉變,父母的確比少年人更難消化和適應呢! 「姑娘,咁我可以點做?我係咪唔理佢就得呢?」這一句說話,我在家長講座、輔導面談,從家長口裏聽過千百遍。沒錯,孩子長大了,我們的確要學習「放手」,有些「雞毛蒜皮」的生活小事,例如吃什麼、房間如何擺設、用什麼款式的書包,就給子女作主。他們都需要學習有主見,亦需要有自己生活的空間。然而,又是否什麼都不用理會,給他們自己做決定呢?我認為青少年人仍在成長的轉捩點,他們在重大決定上(如選科、升學、談戀愛等),會有迷惘、不解的時候,仍很需要成年人的指引和關心。作為父母,可以嘗試轉用一個彷彿「朋友」般的姿態,和他們傾談。 以下就是一些例子,如果我們能夠用「同理回應」,加上以朋友說話的口脗,便可以和青少年子女好好溝通︰ 「就快揀科了,你會唔會都有少少煩惱,唔知點揀?如果你願意,或者我都可以畀少少意見。」 「近來,見你心事重重咁,係咪因為朋友關係或者學業壓力?有冇嘢我可以幫到你,同你傾下?」 「我明白你好想去外國升學,應該都有好多嘢需要考慮,如果你OK,我可以同你傾傾……」 在子女青少年期,學習適當地放手,有智慧地同行,是父母重要的人生功課。這份功課雖然艱難,但總會過去的,願大家苦盡甘來。   註︰各位讀者如對上述題目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332 4899 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文:葉思雅(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心理輔導員、認證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No Time to Die的教養

筆者日前外出工作,剛巧撞上中午放學時段,因此巴士上滿載放學回家的莘莘學子。他們不論年紀大小,大多手執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有些專注於線上遊戲,有些瀏覽社交媒體或YouTube頻道影片。此等情景,正好反映現今香港新生代「機不離手」的寫照! 疫下「新常態」 更依賴電子教學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本港各級學生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裏,花在網上學習的時間甚長。每當筆者與家長或教師談及線上學習的情况時,他們都認為有利有弊;但很多時也提出,青少年因為接觸網絡世界的時間增加,導致「機不離手」更為嚴重,面對不可逆轉的學習和生活「新常態」,我們究竟應如何面對呢? 社會因應疫情而衍生工作、學習和日常起居的改變,網絡化的新常態比起以往實體互動更冗長和費神,上述狀况讓筆者想起近期上映的《鐵金剛》系列電影的英文戲名——No Time To Die。戲名令在疫情中埋頭工作的上班一族,尤其雙職父母發出會心微笑,很多家長面對子女的學習新常態時都笑言:我已經No Time To Die了! 雖然成年人呼喊No Time To Die,學童卻毋懼與時間競賽,更沉醉於網絡與智能產品建構的界面。每當筆者與家長談及子女因疫情導致「機不離手」,他們都說陷入苦無良策及兩難局面。家長一方面期望減少子女上網的時間,另一方面子女卻因學習及課餘生活而難以「離線」。事實上,這個本是電子教學的新時代,筆者相信學童放在網上學習的時間將會與日俱增,突如其來的疫症只不過是無意地推動及加速了電子學習的應用和發展。 父母調節心態 嘗試擁抱網絡世界 有見及此,父母或需調節心態,明白到網絡世界是不可擋的洪流,自己應與新生代一同學習、面對,以至同行去開拓網絡世界的可能。正如影片No Time To Die的中文片名—《007:生死有時》,科技與人類生活環環相扣,並且從不走回頭路般去逐漸改善人類生活,藉着不同年代的科技產品「進與退」,讓我們從中體會「生有時、死有時」的哲理。 綜合上述情况,筆者大膽建議父母們,與其嘗試引領子女離線,不如反過來嘗試擁抱網絡世界,與子女站在同一平台,開展同行的路徑。當家長願意抱着「互學習、同欣賞」的精神,與子女探索當下最新的科技,既可研究一下如何應用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中,也可以一起實踐智慧上網,讓科技繼續我們創造無限的可能! 文:溫振鵬(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西灣會所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0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青春期的腦內風暴

與衝動、壞脾氣、難溝通的青春期子女相處,令不少家長經歷各樣的煩惱和挫折。有家長曾和我分享:「兒子到了青春期,就變了陌生人,大家的摩擦快將原來不錯的關係變為負資產。」 其實孩子從出生至20多歲,大腦一直處於不斷發育的過程,而各個部位的發育時間有先有後。想了解青少年的行為,可從解構大腦的發展開始。 人類大腦的前額葉皮質,主要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當中包括作決定、計劃、抑制衝動等,同時也跟社交聯繫、理解他人和自我認知有關,它很重要卻最遲(一般約到25歲)才發育完成。 就在前額葉還在緩慢成長時,負責管理記憶、情緒和感受獎勵的邊緣系統這部分,則在15歲以前便發育成熟。相對於成人思考時會運用前額葉作計劃和判斷,青少年卻常常用和爬蟲類一樣原始的杏仁核(amygdala)去回應別人的情緒。這意味着青少年雖然和成人一樣能夠感知情緒,但缺少成人般的情緒和行為自我調節能力,難像成人一樣作出理性的決定,亦令青少年容易在初解讀情緒時,發生判斷錯誤而造成反應過度,或沒來由的脾氣。 另外,人類的內側前額葉區域在社交場合的活躍度會在約15歲時到達頂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青少年會比成人更易焦慮。他們的自我意識極度強烈,對一切關於自己的評論也很在乎。但成人早就習慣了這種「自我意識」,面對其他人的審視也會較淡然。事實上,內側前額葉在社交場合的活躍,除了令青少年緊張別人的目光,還懼怕被同伴排斥,這也解釋了家長為何覺得青少年子女會「朋友大過天」。 信任代質問 適時擁抱 父母很多時候都感到和青春期的孩子難相處,尤其是給予意見/批評時,子女「一言九頂」的反叛行為,會令他們擔心孩子做錯而不自省,甚至招致更嚴重的行為問題。但其實這些憂慮,多是出於父母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發展狀况和心態有關。筆者基於大腦發展特徵,跟各位總結一下如何與青春期子女相處、同行︰ 1. 青春期孩子的前額葉皮質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理智」戰勝不了「情感」的衝動,父母在此時別硬碰硬,最好讓大家先冷靜,別在子女激動時火上加油。因為衝突時言語易帶苦毒,宜以關心取代命令,試用「我」的信息(I message)作為溝通的第一步。可試試描述具體事件,再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對他/她的期待。 2. 要了解青少年的內側前額葉很活躍,對別人的評價很敏感,避免當着外人,尤其是他的朋友前作批評。即使在家裏批評孩子,也要點到即止,別喋喋不休,因為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和成人已經非常接近,你批評他時,如果有道理,說一次他就懂。若真的關注或擔心子女的狀况,以「我相信你有(知道)……」的信任態度代替懷疑的質問口脗,或一個適時的擁抱可能比說大道理來得更有力量。青少年可能嘴硬不認錯但心裏明白,家長再不停講道理而缺乏理解及包容的態度,他的叛逆情緒就出來了;而控制情緒的前額葉皮質還沒發育成熟,抑制不了和你爭吵的衝動。一來一往,便容易讓大家蔓延至其他未梳理的親子關係衝突,令風暴愈演愈烈。 各位家長,還記得你的青春期嗎?還記得你對建立自我價值認同的躁動、迷惑與徬徨嗎?面對即將或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若家長依舊保持當初懷孕時會找育兒書去了解、去學習的心態,並嘗試站在子女的視角理解他們的需要,以及調節當中的相處和管教方式,相信更能體現父母在孩子成長旅途中的護航價值。 文:廖潤鳳(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6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融合教育SEN學生的挑戰

港府自1997年開始推行融合教育,讓一些有輕微學習困難、有特別學習需要(SEN)的學生入讀主流學校,學習如何融入社會之餘,也讓學校其他同學、教師及家長,認識、接受和尊重個別學生的差異。然而推行逾20年,成效一直受不少質疑。 簡單來說,一間學校可同時接納不同類別的SEN學生,包括: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ADHD)、自閉症(ASD)、溝通障礙(CD)、情緒行為問題(EBD)、聽覺障礙(HI)、智力障礙(ID)、肢體殘疾(PD)、特殊學習障礙(SLD)和視覺障礙(VI)等,可接收的學生可以由十多至百多人不等。政策原意是希望SEN學生融合在普通學校就讀,與同齡學童一起接受教育。可是在現實中,教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都為了要處理這麼大量和不同類型的SEN學生而疲於奔命,間接減少其他學生受照顧和支援的機會。 教師教學壓力增 學生家長反應多負面 實際操作上,前線教師遇到不少挑戰。他們需親自設計和製作多元化的教材,並適時調整教學方法,讓個別差異的SEN學生適應。然而,不同種類的SEN學生所需要的學習支援各異,教師在設計和調整課程時需花費大量時間,根本難以獨立支援那些融合生;課室管理亦面臨挑戰,融合班學生因個別差異大,教師一方面要以整體為考量,另一方面又需付出更多的耐心照顧個別的融合生。部分有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學生更會干擾課堂秩序,壓力可想而知。 另外,普遍學生和家長雖然對SEN學生沒有心存惡意,但對他們的行為仍會感到不耐煩或難接納。例如:常常發問並打擾課堂學習,佔用過多資源,在遞交功課或考試上往往獲得優待而令人感覺不公;一些情緒或自我控制能力弱的SEN學生,也會偶爾欺凌其他同學等。因此,普通學生或家長會對SEN學生持有較多負面的看法。 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學生 融入群體需包容 不同類別的SEN學生,會有不同的朋輩關係和群體活動。大部分校長、教師和專業人士都對聽覺障礙、肢體殘障及特殊學習障礙的學生的情緒表現持有正面的看法。然而對於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智力障礙和自閉症等學生,不少人則認為他們在課堂上不能專心學習、打擾同學,因而有較負面的看法。上述學生在「師生關係」、「同輩關係」、「同輩互動」及「社交及情緒表現」等各方面,表現都較普通學生為低,難以與人建立和維繫較持久的友誼。 筆者以往接觸部分SEN學生,了解到他們的內心很空虛。他們其實很想認識和接觸不同的朋友,但礙於缺乏洞察和理解別人想法的能力,在參與群體活動時與人溝通亦遇到困難,對社會規範也不敏感,有時甚至有極端的情緒表現,使到他們在現實世界裏很難找到知心朋友。 我們要明白,SEN的問題並不是他們想故意產生,是他們難以控制的事情,所以更需要大家用無比的愛心和耐性去支持和體諒他們,他們才有機會去糾正和改善這些錯誤。其實,SEN學生只要獲得合適的教導和訓練,加上身邊朋輩的包容、接納和給機會作鍛煉,他們的社交能力一樣可以提升,最終SEN學生也能與我們愉快、和平地共處。 文:伍國光(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3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如何開解失去親人的孩子

「我好掛住嫲嫲,佢上咗天堂幾時返啊?」孩子天真率直的說話,往往令人心酸,亦會無情地勾起家長對離世者的思念。「死亡」是人生必經階段,成年人面對親人離世,縱然傷感,但心裏明白發生何事,但孩子面對親人摯愛突然「消失」,反應可能出乎意料。 對孩子來說,死亡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面對死亡時一般人會傷心難過,但孩子產生的情感更複雜,當中「不安」或許是最主要的情緒反應。摯愛親人突然離世,孩子們的腦海定必存在着很多對離世者的疑問。他們亦因為不理解死亡,或會向成年人提出一些奇怪的要求,例如請家長「致電」離世者,叫死者快點回來。當孩子期望落空後,內心會極度不安,而孩子的情緒反應最終亦會加重成年人的情緒負擔。 當孩子失去摯愛親人時,家人可以如何開解他們呢? It is okay to not be okay 要開解孩子,家長首先要先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It is okay to not be okay。如果家長未準備好談論此話題,或在傾談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情緒不穩時,不妨坦誠向孩子講出感受和想法,讓孩子明白家長亦有軟弱的時候,亦有不能解答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成年人自我照顧的過程,體察自己的情緒起伏,才能好好照顧孩子的不安情緒。 誠實與謊言 孩子表達對離世者的思念,亦是代表他們願意向成年人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家長如能好好把握機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獲得尊重和重視,孩子與家長的情感連繫必定會大大提升,孩子的不安亦會隨之減少。面對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可坦誠地告知自己亦有相同的感受,讓孩子知道家長與他們正面對相同的處境。 遇上親人離世時,部分家長選擇瞞騙小朋友,例如:「他/她去了另一處地方生活,暫時不會回來。」動機雖是出於保護孩子,但這些說話的背後,不但令小孩子產生能夠再見面的假希望,他們對死亡的概念更會變得模糊,當日後接觸到真正的死亡資訊,孩子心理衝擊會更大。建議家長如實告知小孩子什麼是死亡,亦可嘗試利用比喻法,向年幼小孩子解釋什麼是生命周期,例如:以植物的生命周期比喻摯愛的離去,讓小孩子明白生命有時限。 陪伴與連繫 面對孩子的不安感,陪伴是最直接而有效的靈丹妙藥。由於孩子未必懂得如成人般用言語表達感受,家長可嘗試借助其他物品或活動幫助孩子紓解情感,例如:畫畫、翻看生活照片等。同時,家長亦可與孩子參與他們喜歡的活動,減少不安感。 孩子對長輩的思念,多少反映出長輩在孩子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和聆聽孩子的分享,從中欣賞孩子和長輩的互動關係,為他們舊有的經歷賦予新意義,讓孩子繼續正面成長。 生死教育是一生的課題,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經的階段。最好的開解、最好的教育不是當死亡來臨時才赫然面對;而是早有準備,懂得愛惜摯愛,學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機會。願家長能夠跟孩子們好好學習和理解生命的意義,愛得及時。 文:吳培謙(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佐敦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專注力不足 一樣可有熱忱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一般比同齡的孩子更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而分心,因此經常被形容為「心不在焉」、「坐立不定」、「總是停不下來」、「做事3分鐘熱度」等。 青春期的孩子受荷爾蒙的影響,生理、心理狀態都有重大的改變。這時期的孩子會積極尋求自我認同,容易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情緒也會變得波動。若未能適當處理,部分孩子甚至會因為情緒低落,對很多事都失去興趣或總是提不起勁。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同樣會經歷青春期,但又是否代表這班少年人,一定沒心機做任何事呢? 過動兒菲比斯 找到興趣成金牌飛魚 筆者想引用一個名人的情况,他就是美國昔日游泳名將菲比斯(Michael Phelps)。他9歲時確診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曾有一名教師對這名少年的媽媽說:「你兒子永遠不能對任何事專注。」惟菲比斯熱愛游泳,10歲時的他為了上場參加游泳比賽,可以乖乖坐着等待4小時;從11歲開始,每天早上7時便展開2.5小時的訓練,下午再練3小時,日復日,年復年。他15歲首次參加奧運,自此共參加了5屆,贏得28面奧運獎牌,包括23面金牌,至今亦仍然保持7項世界紀錄,可說是奧運的游泳英雄。 專注力不足患者或許對不感興趣的事情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但是他們跟很多人一樣,要是遇上喜歡的事情,加上有足夠的鼓勵和成就感,他們做起事來一樣非常起勁。所以要讓專注力不足的少年人畀心機做事,首先要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興趣。 菲比斯的媽媽發現他小時候比較好動,所以帶他去嘗試不同類型的運動,如棒球、曲棍球、足球、游泳等,希望兒子能從中發現自己願意下苦工的運動,最後發現菲比斯最熱中游泳。由於孩子往往未必清楚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所以家長要耐心觀察,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愛好。 提升孩子自我認同感 鼓勵發展所長 筆者認為專注力不足的少年人本質和其他少年人沒有分別,他們需要的是認同而非批判,他們需要發現自己的優點,而非不斷放大自己的不足。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難以專心就是專注力不足患者的特質之一;他們也有自己的長處,大部分專注力不足患者都天生熱情又有創意,只是這些特質未必符合常規的標準或一般父母的期望。 青春期的少年人正處於「人生八階」中的「自我認同」階段,若能清晰認同自我,肯定自己的理想、價值觀及目標,少年人便有成功的機會。所以家長的接納及耐性,對於專注力不足的少年來說非常重要,若父母能明白孩子的特質和需要,並培養他們發展擅長的部分,讓他們在興趣中得到成就感,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對該興趣的堅持和熱情。 孩子需要家長的引領,慢慢從兒童階段過渡至成年階段。這個過程和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可能比普通的孩子需要一些額外的照顧、關懷和理解。家長若能與他們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跟孩子一同發掘他們的興趣和長處,給予支持和鼓勵,並不時檢討和調整培育孩子的策略,縱然是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文:袁惠儀(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同理心學堂:如何輔導被欺凌者和欺凌者

我們小時候看卡通片《多啦A夢》,不少情節都是關於大雄被欺凌,然後多啦A夢用法寶幫助他。故事中,怯懦似乎就是大雄最大的性格特徵;而一說起惡霸,肯定會立即想起胖虎和小夫。可是,只要我們認真細想,便會發現他們怯懦和霸道的表現背後,其實隱藏了這3個孩子內心的真正需要,亦往往是大人時常忽略的地方。 大雄就像現時不少孩子,雖然在校園受欺凌,但父母往往被蒙在鼓裏,因為孩子不會選擇告訴父母,反之會告訴身邊信任的朋輩,但很多時候朋輩的社會經驗未必能助受害人全面解決問題。在故事中,大雄所傾訴的對象就是多啦A夢,大雄的父母似乎較關注學業成績,對兒子受欺凌所知不多。 而胖虎和小夫往往是欺凌的始作俑者,但這兩個「惡霸」在父母面前所表現的卻又是另一面。胖虎在外是個典型的「小霸王」,在爸媽面前卻非常膽小,唯命是從。當胖虎媽媽發現胖虎欺負弱小,她只會採取「以暴易暴」的方式教訓兒子;小夫則是助紂為虐的人,時而在旁為欺凌者吶喊助威,但當他遇上任何困難或委屈,只會大哭及馬上找媽媽,而小夫媽媽解決問題的方法,亦只會用物質去回應及滿足小夫,以為問題就此解決。 大雄、胖虎、小夫的共通點 無論是被欺凌的大雄、欺凌人的胖虎,以及作為旁觀者或吶喊助威者的小夫,我們不難看到他們一個共通點──自信心不足,渴望得到身邊人認同。眾所周知,學術及體能都是學校偏重的範疇,亦正是大雄的兩大弱點,故大雄在學校實在難以取得成就感;胖虎深愛唱歌,可惜他的歌藝不受賞識,因此以恃強凌弱的方式逼人家當他演唱會的觀眾;小夫在眾人中最年長,但個子最矮小而且沒有出眾的技能,故此他只好自吹自擂,炫耀家中財富,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 充當孩子的「多啦A夢」 在現實生活中,一旦孩子涉及欺凌事件,無論是欺凌者抑或被欺凌者,我相信,家長都希望成為孩子的「多啦A夢」,雖然我們沒有百寶袋,但有與孩子同行的勇氣,助他們排難解憂。 要與孩子同行,親子間的話題不應只圍繞學業成績,家長不妨多了解孩子的社交生活、日常興趣,讓子女習慣和家長暢所欲言、分享生活。萬一不幸受到欺凌,家長也會是孩子的傾訴對象。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會學習到應對欺凌事件的方法,從而培養個人自信及自我反思的能力。 當發現孩子涉及欺凌他人,家長應保持冷靜,先了解事情的始末,同時避免責備孩子。另外,家長需克制情緒,以理性處事,並教導孩子一些正面抒發情緒及解難技巧,指導孩子不應事事訴諸暴力,要建立同理心,並鼓勵孩子向被欺凌者道歉,以平息衝突。正如在《多啦A夢》電影版情節,多啦A夢知道自己將要離開,決心放手讓大雄自己面對挑戰。最後,大雄亦不負所望,成功突破自己。 在欺凌事件中,怯懦、惡霸的形象往往只是表徵,一眾家長應該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適時在背後提供指導及支持,從旁去幫助「大雄」、「胖虎」及「小夫」,助他們建立個人的自信心及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治本之道。 文:郭芳怡(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荃灣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