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如何為孩子行為訂立界線?

如何能為孩子的行為訂立界線,而不傷害到親子關係? 管教子女從來都是千古難題,亦是老生常談的一課。當中如何為孩子行為訂立「界線」,取得中庸之道,實在不易拿揑。過分嚴格,生怕令孩子產生壓力與抗拒;自由過度,又擔心無法約束,變得無規矩。如何做到剛柔並重,約束中有自由,自由中有規範,實是不少家長的煩惱。 「界線」制訂一個人所需要負責任和自制的範圍,包括說話、行為、選擇,也蘊含着「責任義務」和「尊重」等。讓孩子自幼開始習慣在清楚明確的界線中成長,學懂尊重規則,能夠自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助孩子建立責任感、安全感及自信心,使孩子較容易適應家庭以外的環境。 六大要訣 培養自律建自信 ˙培養孩子自理自律:家長應在小孩幼兒時期開始建立簡單生活常規,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培養基本生活禮儀規範。例如入屋脫鞋安放好、輕力放好玩具、收拾碗筷等,讓孩子學會責任與自律。訂立的規矩要清晰和簡易,切合孩子的發展能力。而家長必須做好身教示範,樹立榜樣,讓子女信服。 ˙開放態度 同訂界線:在制訂界線和規範過程中,家長忌「硬着陸」,要清楚說明規則的重要和不遵守的後果,引導孩子參與制訂,提升孩子遵守的意願。確立界線時保持良好溝通和尊重孩子的意見,將會事半功倍。家長需要付出耐性和時間,過程中欣賞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從而建立孩子的自信。 ˙適時讚賞 回饋正面行為:家長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簡單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擁抱,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支持和認同。當孩子行為表現良好,家長必須適時讚賞,並清楚說明原因,既能增強孩子自信,也可提高其自律的動機。如「你把玩具擺放得很整齊,我感到很高興」、「你能夠自己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你真的很聰明」。 ˙善用說「不」 堅守界線:家長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應有勇氣說「不」,明確地拒絕孩子,不要「心慈手軟」。家長必須堅守一些基本原則,讓孩子知道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如要自己收拾東西、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不能打擾別人等。在家中和外出時,家長都要提前給孩子說明規矩,讓他們學習尊重界線。 ˙克制情緒 耐心引導:當孩子試圖挑戰或破壞規矩時,家長應避免破口大罵,克制衝動和負面情緒。過火的言詞、攻擊和指摘的字眼,只會挑起孩子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不但不會聽從家長的教誨,甚至造成更多爭吵和衝突,傷害親子關係。家長應了解孩子行為背後原因,耐心引導他說出感受,同時也要嚴肅指出其錯誤行為,鼓勵孩子正面解決問題,遵守所定界線。 ˙容許選擇 承擔行為:家長可讓孩子擁有適當的自主權,但要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不同的後果,並需要自行承擔。如家長一味剝奪孩子做決定的權利,孩子便無從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沒有機會學習負責任。在安全範圍內,家長可給予孩子嘗試和選擇的自由,討論選擇可能造成的結果,讓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尊重父母的界線。 說到底,管教孩子沒有一套既定方程式,也沒有捷徑。家長要先接納孩子的本質有其獨特和可塑度,耐心地培育和指導,從跌跌碰碰中學習改進,為孩子訂立合適的行為界線。通過家長對孩子的「愛」和所定立的「界線」,相輔相成之下讓孩子自信地快樂成長。 文:袁翠娟(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柴灣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孩子發脾氣如何回應?

脾氣,其實背後掩藏着更深層的感受與需要,最主要的就是憤怒,同時又不想去表達這份憤怒,便形成了一種情緒反應──脾氣。 例如父母有些說話、行為令孩子很憤怒,但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他們會不想或害怕令父母生氣,這矛盾的狀態便形成了脾氣。若內裏的憤怒累積得愈多,又未能獲得理解,除了發脾氣的次數會愈來愈多,積藏的憤怒亦可能因一件小事被引爆,出現一些難以理解或失控的行為。 脾氣是一種矛盾心情 筆者曾在工作中遇過一個10歲小孩,父母給予他一間獨立房間,卻忽視了兒子的自主權,經常沒有敲門便進入房間,亦會擅自查看兒子於手機上與朋友之間的對話內容,更用「父母的權威」來駁斥孩子的不滿:「你沒有做壞事的話,怕什麼被父母見到?」、「房間與電話都是我買的,為何不可以看?」兒子便出現了一種既生氣又不想生氣的矛盾心情,漸漸形成了脾氣。孩子對父母的說話行為變得很煩躁,偶然出現失控行為,傷透父母的腦筋。 又例如一個6歲的女孩,父母對她的管教十分嚴格,對於功課、作息、課外閱讀均有一定的要求,甚至外出路線、食物選擇,均是由父母決定。當女兒不服從的時候,父母會說:「你為何不聽話,你乖,爸爸媽媽便不用這麼生氣。」、「不可以像嬰兒般鬧脾氣,經常帶給我麻煩。」女兒內心既不滿,又不讓自己對父母生氣的矛盾心情,同樣演變成脾氣,久而久之形成惡劣的親子關係。 憤怒是正常情緒 勿用權威制止 父母要學習傾聽孩子的心聲,要明白脾氣內裏掩藏的情緒。當孩子鬧脾氣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其後帶着同理心去猜測及回應孩子的內在感受與需要:「媽媽感受到你很生氣,可以讓我了解一下發生了什麼嗎?」、「爸爸不是想罵你,爸爸很想明白你,試告訴我你的感受?」父母既要理解孩子的憤怒,同時保持堅定與溫柔的態度:「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很不開心,但是我們說好只是來看玩具,不會買玩具。」當孩子情緒獲得紓解後,再一步一步引導他思考分析。 另外,父母要檢視自己的管教方式,避免把自己的價值觀硬套在孩子身上,例如小朋友要乖乖聽話、憤怒是不好的、發脾氣就是頑皮等。其實憤怒是一種很正常且健康的情緒,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力量。切勿用「死力」去制止孩子的行為,「死力」包括父母的權威、重複的道理、威嚇、命令、言語羞辱、體罰等,只要父母能重視孩子的感受,讓他們感到被聆聽,脾氣自然能減少,再加上父母管教上的調整及悉心的引導,子女更能提升處理個人情緒的能力,促進和諧的親子關係。 文:馬慶民(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青少年厭學點算好?

提到厭學,筆者嘗試用推力與拉力作例子說明。學習理應為中性的,令青少年生厭,只因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衍生了負面感受,久而久之便形成一股抗拒學習的推力。相反,學習以外的世界充滿色彩,為他們帶來成就感,形成一種拉力,將他們拉離學習環境。要處理厭學,我們更需要認識背後的成因。 厭學推力與拉力 學校是一個與學習密不可分的場所,青少年的校園經驗直接影響其對學習的喜惡。筆者回想中學時光,最提不起勁學習那些充滿挫敗的科目。即使懷着屢敗屢戰的鬥志,但仍敵不過屢戰屢敗的挫折,令筆者失卻興趣。除了學習上的挫折,青少年更着緊校園中的人際關係,例如與教師、同學之間的關係,這更直接影響他們是否喜愛學習。筆者曾為駐校社工,記得當時處理低學習動機,甚至逃學缺課的學生個案,他們大多都面對不同程度「關係緊張」的困擾,像是「某某老師針對我……所以我好討厭上他的課」,或是「我跟某某鬧翻了,不想再見到他」等。人際關係問題累積,卻得不到解決,便會衍生討厭學習,甚至討厭上學的情緒。再者,校外的世界更具吸引力,青少年曾向筆者表示:「我不想讀書,外出工作更好……簡單點,有回報,努力便會成功……」我不評論這是否完全正確,但這句話的確反映他們期望「開心過努力過,願花開可看到」的寄望。 除了學校,家長亦可避免成為降低學習動機的因素。我試舉兩個例子,大家於書展中有否遇過家長購得滿手補充練習?於報名暑期活動時,有否遇到為孩子報滿學術課程的家長?重申,筆者並不完全反對「善用閒暇,進修自己」,但筆者想提醒家長,包括我自己,凡事要「合乎中道」,過多的催逼,會令青少年感到壓力,厭棄學習,甚至適得其反。 家長多認同 提升學習動機 處理厭學另一個說法是提升學習動機,避免抗拒學習。學習期間難免遇到挫折,但作為青少年的同行者,更應着眼他們的付出、態度及改善。由小處着眼,由微小的改變開始。不要吝嗇鼓勵和具體的讚賞,例如:「雖然今次仍差一點先及格,但我見到你有多花時間溫習,亦有提早預備考試……」讓青少年知道,我們見到及認同他們的努力;亦可以與他們共同訂立可行具體的改善方案,逐步改善,減低專注結果帶來的無力和挫敗感。 另外,加強青少年的生涯規劃工作,讓他們更早認識自己,認識大專課程、職場要求等,提早作有系統的準備和計劃,期望從個人興趣出發,提升學習動力。 再者,加強青少年與學校的連結,鼓勵參與校內活動,強化與教師和同學的關係,提升他們於校內的滿足感和歸屬感。同時,透過參與不同課外活動,促進自我認識、提升自我效能感,均有助探索其生涯職志及應對學習帶來的挑戰。 作為家長,我們要認清目標。學習是多元而個人的,隨着青少年長大,成人能介入的部分亦相對減少,我們應培養他們終身自學的態度。如遇到厭學的情况,我們更應耐心聆聽,嘗試明白和接納,尋找問題所在,亦可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援,如社工、教師或心理學家等。 文:湯庸逵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藍田會所主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1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7步擺脫青少年網絡成癮

在生活中使用互聯網愈來愈普及,因疫情關係,青少年在家學習時間長,使用網絡次數亦隨之增加。青少年花費大量時間使用社交媒體、電玩遊戲、串流平台,精神長時間處於緊繃和亢奮狀態,缺乏休息,甚至犧牲睡眠時間上網,對個人心理、生理、社交學習和家庭關係均造成負面影響。而且青少年較欠缺自制能力,容易選擇逃避面對問題,形成沉溺及成癮。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佐敦會所於5月訪問了約1200名小五至中三學生,發現逾七成受訪學生每日在學習用途外的上網時間超過2小時,且逾三成受訪學生出現嚴重至中度情緒困擾。而上網時間較長的學生,其精神健康亦較差。有約九成受訪學生表示願意放棄上網時間,以換取與家人和朋輩相處。因此,我們建議父母關心子女學業成績之餘,應同時關心子女身心靈健康發展,多抽時間陪伴子女參與興趣活動,了解他們的需要及成長面對的挑戰,成為子女背後最強的後盾。 關注行為背後原因 我們曾接觸一個案例,青少年A現時中三,正值青春期,近兩年長期上網打機及使用串流平台,每天使用電腦超過6小時。他對參與社交活動失去興趣,加上面對功課和學業上的挫敗,令他覺得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朋輩支持及認同,長期處於壓力及憂慮中,未能正確紓緩情緒。為了逃避現實生活的不如意,他愈加投入精神和時間在電玩遊戲中,依靠從虛擬世界中獲得的滿足感,填滿他內心的憂悶。作為家長或同行者,應如何協助青少年面對網絡成癮呢? 家長應避免單單聚焦青少年的行為,而更要關注行為背後的原因。以青少年A為例,如用心理解,他的生命正承受超乎他可承受的經歷。除了學業、朋輩壓力,更令青少年A感無力與挫敗的是,即使他曾以不同方式表達這些困擾,卻沒人能夠理解。因為一般大人往往只是聚焦於他的行為,而非背後的原因,最終他沉溺於互聯網,選擇逃離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中尋找自己所欠缺的。 父母理解陪伴最重要 要協助網絡成癮的青少年,首先,父母的理解與陪伴尤其重要,且關注點不單是學業,還有兒女的日常生活、興趣、特質和潛能。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最重要的基礎。 其次,根據他們的興趣,提供更適切的休閒娛樂安排,讓他們的心思投放於有益身心的活動上。 第三,父母需與子女共同討論網絡使用時間,建立健康上網習慣,引導子女明白任何東西過度使用都會帶來壞處,就連專業電競選手亦會重視自己的飲食作息與心理健康。有需要可設定「屏幕使用時間」、「停機時間」,用實際行動限制電玩與上網時間。 第四,當子女能夠一步一步約束自己,亦應給予適當的獎勵與肯定。 第五,父母要以身作則,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 第六,父母需要協助子女提升溝通技巧與有效緩解學習壓力的方法,尋求生活目標與規劃學習時間。 第七,要擺脫任何成癮,單靠自己很難成功,因此擴大子女的支援網絡,聯同教師、社工等一同協助,更見成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葉慧儀(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康怡會所程序幹事)、馬慶民(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讓青少年安心說心事

以往每天上學路上,女兒總會主動分享校園大小事,近日卻好像出現了變化。從前女兒會主動牽手及擁抱;反觀現在不但不再擁抱我,也少了與我分享樂與悲。直到女兒先後取得兒童身分證及學生八達通,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她不知不覺中,已由小童成長為青少年了!難怪用以往的相處模式,已未能讓她安心與我分享心事。 從事社工多年,服務對象一直都是青少年。因此,我着力回想過往與青少年相處的經驗,以作借鑑修補我與女兒的關係。最後,得出三個要點、兩大原因與迷思,以及一個總結。 三大要點 1. 建立良好關係:傾談時投其所好,讚美對方的優點特長。在對話中獲得被理解與認同的感覺,兩者間便自然建立到關係,為下一次的交流做好鋪墊。 2. 明白對方需要:每人的需要雖有所不同,但總有相同之處,如被愛、被認同及讚賞等,青少年亦一樣。 3. 真誠為對方好:青少年的感知能力很強,大人對他們是否真心,透過肢體語言,其內心是絕對感受到的。只要衷心對待,對方總會明白。 青少年是否願意敞開心扉,在於你是否能夠提供安全網,而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無條件的愛及支持,營造一個較隨和的朋友形象,以創造較平等及輕鬆的關係,與他們同行,再慢慢建立傾訴心事的條件。另一個相當有效建立互信的方法就是多讚賞及鼓勵,同時幫助青少年增強抗逆力,面對生活上的種種挑戰。 兩大原因與迷思 綜觀構成青少年不快樂原因及來源,包括學業、朋輩、家庭、社會氣氛及疫情等。不堪壓力的常見情况包括抑鬱、睡眠不足、亂發脾氣、失去興趣和動力,甚至染上吸煙、吸毒或自殘等不良嗜好。如果情况持續,青少年的情緒、自信心及價值觀均會受到巨大影響,故應及早處理,並作出支援。 願意關心聆聽 互訴悲喜 社工聆聽服務對象分享故事時,一般都會點頭回應「我明白」,但從事社工多年來,我漸漸發現這不是最好的回應。每人也是獨特的,面對的處境及際遇也不同,怎可輕言真正明白他人的感受。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應抱持「不太明白,但願意關心」的心態,以謙卑的心聆聽青少年的所思所感。 談心事的時候,訴說者往往有許多顧慮,如聆聽者是否認識涉事者、透露心聲會否帶來負面影響等,故心有不安。增加其信任,選擇寧靜且氣氛輕鬆的環境是最理想的。同時可按照青少年的性格,準備不同工具,如畫畫、砌模型等,協助他們組織整理思緒,表達自己的困難及需要。 有一種迷思是家長以為子女不願分享,但其實可能他們只是不善表達,心底渴望父母的關心。另一迷思,家長認為子女乖乖地分享心事才是「正常狀態」,不過個人認為何謂常態視乎青少年的個別情况及性格。 除了聆聽,情緒支援及安慰亦十分重要。家長可以身作則,主動與子女分享想法,再邀請子女分享。建立互相分享的氣氛,不妨先由分享快樂開始,再互訴悲傷與心聲,讓彼此意識到人生必然同時有喜與悲。而生活是無間斷的,持續關心,效果力量更大! 總結 不論喜或悲,相信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能與自己分享分擔生活的點滴。時刻反思及調整與青少年的溝通相處,總能讓不快樂的青少年,安心將心事說出來! 文:游家雅(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石硤尾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3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社交媒體普及 青少年更焦慮

現今世代,資訊科技發達,人人機不離手,手機的功能,漸漸由即時通訊,變為社交媒體及滿足娛樂需要的工具。疫情期間,我們大大減少了面對面的接觸,但信息交流及傳遞沒有因此而減少及停止,大家變得更依賴社交媒體去維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接觸。 發帖反應不似預期成負擔 青少年處於成長階段,努力尋索自我,常問「我是誰」?他們會透過社交媒體瀏覽喜愛的內容,尋找可模仿的對象,與此同時,他們亦會在自己的帳戶發放有關個人的生活點滴,從而建立個人形象及維繫與朋輩的接觸。 但這些簡單的舉動,亦可能成了年輕人沉重的負擔,何解?相信大家亦有在社交媒體發放信息的經驗,我們對自己發放的帖子,很多時都會有一份期待,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讚好及正面回應。但現實不一定跟我們預期般發生,當回應不似預期,我們或許會不由自主地懷疑自己、懷疑身邊的朋友,嚴重者更可能出現焦慮的情况。在成人世界也如此,更何况是正處於暴風期的青少年。 年輕人帶着衝勁及活力,但同時做事也較衝動,較少思考其行為會帶來的後果。在筆者服務的中學,學生會在不同媒體發放個人的看法及批評朋輩,他們往往因一時之快,而低估了其舉動的傷害及爆炸度,甚至惹來負評、攻擊、公審及起底,最終產生沉重的精神壓力,更影響人際社交及日常生活,部分學生更因此逃避上學。 研究:1/4學生曾捲網絡欺凌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近日發布「數碼公民素養的學習與評估」研究計劃的結果,報告指約有四分之一受訪學生曾是網絡欺凌中的欺凌者和/或受害者。此外,報告又指出,受訪學生的精神健康狀况在過去兩年間有明顯的惡化趨勢,情况不容忽視。 作為家長及關顧年輕人的一群,我們究竟如何協助他們減輕及面對這份焦慮? 1. 當年輕人的同路人:我們不能事事替他們解決問題,更不能讓他們免於困難。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與他們一起經歷及面對他們的困境。 2. 細心的聆聽:當他們面對困擾的時候,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及解決方法,但需要有人聆聽、給空間、不予批評、無條件地接納,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及支持。 3. 智慧的分辨:青少年尋索自我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但使用社交媒體不是唯一的途徑。我們要教導年輕人有智慧地使用社交媒體,而不是被社交媒體所控制。毋庸置疑,社交媒體帶給我們方便,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資訊,但有時候,資訊氾濫卻叫人難以分辨對錯,所以需要培養他們「fact check(事實查核)」的習慣,提醒他們謹慎地轉發及發放個人信息。 文:吳健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好好活着

在成長路上,孩子會遭遇不少挑戰,加上種種生活壓力,導致部分小朋友出現情緒問題,家長能及早察覺嗎?受情緒困擾的幼童,往往有倒退行為,並持續出現例如發脾氣、抗拒上學、遺尿、睡眠困擾、不參與社交或遊戲活動等情况。至於有情緒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則經常有以下行為特徵,包括焦躁、睡眠困擾、缺課、感到無助無望、無故哭泣、孤立自己、不顧後果做出衝動行為、傷害自己身體(𠝹手或濫藥),甚至有表達或計劃自殺等。 孩子情緒受困 宜向專業人士求助 當我們知道孩子情緒受困時,總會想辦法幫他們紓解,例如聆聽他們的傾訴,帶他們去旅行,參加活動,使用食療,用不同方法改善他們的作息習慣等;更有些家長會主動學習一些自我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修煉呼吸和正念等。但其實最佳的方法,是同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有需要的話,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再配合上述的方法,效果會更理想。 家長知悉孩子有情緒困擾甚至患上情緒病,擔心是必然的,尤其本身也有情緒病的家長,或會因而感到內疚和無助無望。這時候,家長自己也務必馬上尋找援助,亦要明白,不論你或孩子都不想患病的,但既然患上了,就更需要彼此支持和鼓勵,維持溝通和體諒。 筆者建議家長和子女一起培養正向的生活習慣,例如一同參與不同的活動或義工服務,這有助重燃生活目標,促進情緒病的康復。家長對子女的真誠支持,是藥物以外最重要的幫助。 學校設情緒課 鼓勵分享互勉 親子相處固然重要,然而孩子長時間留在學校,因此學校的支援也不容忽視。筆者倡議學校可引入情緒課,並增加一些與精神健康或精神急救相關的活動,且設立自由分享時間,在校園營造平等分享和關心互勉的氣氛。這些友善的環境,都有助情緒受困擾的學生主動尋求幫助。當然,教師和家長也要關注校園欺凌、學生社交困難和學習障礙等問題,及早介入,都有助減低從而衍生的情緒困擾。 成年人雖有責任保護和協助孩子應對成長的挑戰,但卻不宜事事代替他們處理。應讓孩子從小認識如何處理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引導他們怎應付在社交上碰到的每個小困難,並多鼓勵他們嘗試走出安舒區,提升自我接納和肯定。筆者相信,只要多管齊下,孩子最終可撥開陰霾,活出精彩的人生。 文:侯劭博(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5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及早化解「天煞孤星」宿命

年少時看武俠漫畫,有主角被形容為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孤獨終老云云。現實中,的確有「孤僻型人格」(又稱為分裂型人格),嚴重者更會出現「孤僻型人格障礙」。一個人出現自我孤立、自我形象低落、對人欠缺同情心等問題,很大程度受後天因素影響,尤其是早期曾受虐待或精神創傷。故及早預防虐兒事件出現,或可避免。 據外國研究指出,有「孤僻型人格」傾向的人十分普遍,男性又比女性多。這類人會以退縮、冷漠來應對外在多變的環境,以協助其逃避殘酷的現實和壓力。這類性格的人縱使人際關係較差,卻可以應付很多人不能勝任的工作,例如單調、沉悶和沒有社交機會的工作,亦有機會在事業上大有成就。 理論上自我形象的形成,是透過人際接觸,受群體影響而建立。一個遠離社群的人,多少與別人絕緣,受到的影響因而較小。但兒童若在成長階段受到至親的傷害,卻很容易導致自卑。早前連續發生多宗懷疑嚴重的虐兒案件,甚至有兒童被虐致死,喚起了社會人士的關注。政府繼而開始着手立法強制通報虐兒事件,希望讓有關部門、學校及志願機構等及早識別及介入,及早為受虐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援。 虐兒案介入新模式 避免對立多談合作 有研究指出,虐兒問題與家庭成員間的惡劣關係甚有關聯。而很多家庭工作者(處理家庭問題的跨專業人士)常常發覺自己陷於兩難,因為很多施虐者本身也是社會問題的受害人,而當中大部分人更是家庭支柱,在面對有可能負上刑責時,施虐者對專業人士的介入會加倍抗拒,使雙方難以建立有效的輔導關係。 因此,除了推動立法之外,社會福利署近年嘗試為業界引入更多有效的介入模式,包括「安全徵兆」(Signs of Safety)。它是一套家庭問題評估及介入計劃的框架,用以加強保護兒童,並已正式納入由社會福利署統籌制定的《保護兒童免受虐待——多專業合作程序指引》之中。 有關的介入模式,簡單來說是摒棄舊有以「問題為本」的觀念,工作員盡量不站在施虐者的對立面,相反更全面與每個家庭成員溝通合作,共同識別家庭所擁有的優勢或資源,最後合作制定一系列可以保障兒童安全的目標成果。家庭成員可學懂運用自身優點,在不受別人責備下,朝着具體及帶有希望的目標和出路發展,更有助家庭解決當前問題和走出困境;無辜兒童亦不會因為生活壓力和對人失去信心,走上對社會疏離及自我形象受損的歧路。 預防勝於治療。當一個青年在行為、語言、待人態度、嗜好或感知上出現偏差,被診斷為有真正「孤僻型人格障礙」時,輔導便會事倍功半,因為你會發覺他對你既冷淡又沒興趣,也沒有他重視的朋輩和家人可資利用。所以在平日的青年工作中引入精神健康評估及教育也很重要,例如可為他們介紹一些有趣的心理評估測驗,讓青年學習評估自己內心世界和價值觀有無扭曲,透過活動鼓勵他們用心感受,體會身邊人和社會的關心、關愛,凡事感恩,將有助他們日後建立更佳的人際關係。 「無敵是愛」,用「愛」或者可以及早化解「天煞孤星」的宿命﹗ 文:蕭友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傳承、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1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青春期的獨立自主

今年農曆新年,令筆者回想起,小時候在家庭聚會中,最受長輩讚賞的孩子,往往是「聽話」、「乖」、「讀書好」。十數年過去,當筆者擔任青少年服務的社工,與僱主談起上述話題時,卻發現他們轉為高舉孩子「獨立工作」、「自發」等特質。這種期望的轉變,家長及青少年應如何適應? 從理論層面,奧斯貝(D.P. Ausubel)的依從理論(Satellization Theory)認為一個人的自我發展是從幼兒期的絕對依賴父母,逐漸發展到青少年後期的獨立自主。在這過程中,容易引起父母及子女之間的衝突,尤其以青春期最為強烈。隨着時間推展,親子衝突會逐漸緩和,當父母認識並接受子女對獨立自主與責任的需求,同時子女亦慢慢學習正確地追求獨立自主,漸漸讓周遭的成年人建立對自己的信任後,這種親子衝突才告終,宣告孩子進入成人期。相反,如果未能好好調整,孩子或會強烈至完全脫離父母自立,或放棄成長,變得依賴及不負責任,這些情况都非家長所樂見。因此奧斯貝認為,青少年期是兒童期到成人期之間的重要過渡期。 由此可見,青少年尋求獨立自主,對父母師長權威產生懷疑這情况,不是你孩子獨有,而是成長中必須面對的過程。當家長發現孩子開始「駁嘴」,不需要因此認為自己管教失效而動怒,也不用為孩子的反叛而不知所措。相反,這正是家長培育的成果,是代表孩子已預備好長大成人的象徵。若能成功過渡,獨立自主的孩子可以學習為自己及家庭付出,減省家長的壓力,為將來成才之路打下根基。 4層面培養自主 過渡成人打好根基 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家長可按他們的學習進度,讓他們參與以下訓練。訓練初期由家長從旁指導,漸漸將決定權交由孩子負責,甚至讓孩子獨自完成,不作干預。 生活技能訓練:摺衣、製作飯盒、無火煮食、簡單清潔等。即使孩子做得不足,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避免在孩子面前重做,令他們有挫敗的感覺。反而可讓他們體驗後果,例如衣服摺得不好,下次取出來時皺紋滿佈,無法穿著。 理財訓練:將部分利市錢或零用錢交由孩子規劃如何使用,教導孩子格價及取捨,如孩子有衝動購物的行為,讓他承擔後果,亦可同時培養儲蓄的習慣。 時間管理:在一整天的假期或在平日的某個時段,讓孩子嘗試自行規劃活動,並需要配合家庭的生活作息時間,以及預留時間完成任務。更有趣的方式是,讓他們負責安排一次全家旅行日,孩子可學習考慮不同成員的想法。 空間管理:將家中某個區域交由孩子負責,大至一個房間,小至一格櫃桶、一張書枱。交給孩子後,家長不能隨意翻閱取用,但孩子有責任學習管理該空間,並將個人物品放置於該空間,不能隨意亂放。另外,在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對私人空間及私隱的要求更會大大提高,家長需留意及尊重。 「服從權威」加上由家長營造出來的「安全環境」,的確足夠讓孩子度過一個穩定的青少年時期,確保他們走在期望的道路上。但今日世界變化快速得令人難以捉摸,當作為權威的我們都無法想像20年後的世界,「獨立自主」的能力或許才是孩子將來在萬變的環境中,最寶貴及最適用的禮物。 文:蔡偉聰(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荃灣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7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同理心學堂:追星心理

你的子女,有追星嗎?你自己本人,又有沒有加入追星的行列呢?久違了的追星、崇拜偶像潮,近期又再復燃。來到這個世紀,MIRROR、ERROR成為了今日的寵兒,不止年輕人,連「媽媽輩」也加入「應援」行列。這確是一個相當特別和有趣的現象,也蘊含不少社會學和心理學值得探討的材料。 年輕人追星 理想自我投射 我們就由年輕人崇拜偶像談起。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認為,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就是把自己理想化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投射出來。例如,為何同一個年紀的年輕人,會迷上MIRROR中不同成員?為何有人喜歡姜濤,有人喜歡Anson Lo,有人就喜歡Anson Kong或是Edan?(由於文章篇幅有限,12人的例子不能盡錄,望大家不要見怪。)MIRROR 12人勤奮努力,各具才華,就不用說了,而他們的性情、個性,亦各自化成了一系列的記號。在大眾心目中,姜濤可說代表由肥仔變型男、溫和而純真,以及不介意暴露情感脆弱的男子;而Anson Lo代表了另一串的記號,包括:跳舞的型格、暖男的溫情(演活了《大叔的愛》一劇中阿牧這個角色)、衣著的品味;而Anson Kong可能就代表了率直、做自己,例如他在比賽中輸了後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神情;而Edan就代表了孩子氣、多才多藝等。其實,每一個偶像有不同的特點,都可能是年輕人理想自我的投射。他們透過喜歡,甚或崇拜這些公眾人物,而表達出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根據艾力遜(Erikson)的成長8階理論,自我身分認同的建立,是13至18歲年輕人最重要的成長任務。這個時期,對「我是誰」(Who am I) 這個問題非常在意。同時,對自我身分感混淆和迷失,也是他們的成長危機。年輕人若能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確立自己的價值觀、能力、性格傾向、信仰等,他們的成長就會比較有目標和有方向。若他們無法過渡這個迷惘期,可能會傾向消極,走向自我放棄和自卑。因此,追星、模仿他人的行為表現,亦只是一個尋求自我的自然現象。若子女沒有過分沉迷或因為追星而影響正常生活,做父母的,大可處之泰然,不必擔心。反而,父母可以嘗試了解一下子女喜歡的明星,到底是怎樣呢?找機會和子女談一談關於偶像的事情,順勢了解一下他們喜歡這位人物的原因,也可以幫助子女成長、認識自己,亦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中年人追星 「內在小孩」蘇醒 好了,年輕人喜歡偶像,都比較容易理解,那麼為何成人、中年人也會有追星現象呢?從心理學角度,每個大人,內心都有一個很年幼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我們的心靈裏仍有一個很年輕、很會幻想的性格部分。心靈內年輕的自我被喚醒,重拾年少時追星的樂趣和心情,亦是相當自然的狀態。還是那一句話——只要不太影響生活,不太影響你和家人的關係,喜歡偶像亦是無傷大雅吧。 如各位對本文主題有查詢,或需尋求輔導,可致電2332 4899,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文:葉思雅(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