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自聊:言語治療×兒童紓緩治療

近來在網上看到兒童紓緩服務基金的宣傳,令我回想起從前在醫院工作,參與兒童紓緩治療團隊的日子,今期就讓我介紹一下兒童紓緩治療。 兒童紓緩治療團隊是透過多專業合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為生命有限的患病兒童提供身心靈的治療,從而提升他們以及整個家庭的生活質素。小朋友通常先由醫生評估,再轉介不同的治療師作深入評估。最後,整個團隊,即各個專業會一起開會討論小朋友的情况,綜合各個專業的知識,為小朋友度身訂做治療方向及目標。兒童紓緩治療在香港算是比較新的概念,那時候有幸以言語治療師的身分參與其中,都是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本着言語治療的基礎參與治療。 團隊包含不同專業 有利安排評估治療 記得其中一個個案是10歲的小學生——晴晴(化名),她因患上神經退化疾病,身體上的肌肉逐漸無力,而因為說話及吞嚥都需要用口部或喉部的肌肉,慢慢地晴晴說話時口齒不清,吞嚥亦見困難,經常嗆到。一般來說,出現構音障礙及吞嚥困難的小朋友會經由醫生轉介言語治療,輪候一些時間才獲言語治療師接見,而小朋友的情况亦只能靠他們自己或家長單方面描述,對於晴晴這類要到多個專業覆診的家庭來說,不斷重複描述病况實在有點累人。但在兒童紓緩治療團隊的照顧下,由於團隊中已有不同的專業,而且負責的護士及社工已跟進晴晴一段時間,對晴晴的情况非常熟悉,所以當護士留意到晴晴多了咬字不清的情况,就能立即通知我安排評估及治療。 盼病童享受溝通和進食樂趣 原來,愛說話的晴晴因自己口齒不清而感到難過,亦因為進食時經常「濁親」而不想進食,導致體重過輕。我為晴晴評估後,教了她說話清晰的技巧,並以定速板(pacing board)減慢說話速度,提升說話清晰度。由於晴晴十分聰明,經過短短30分鐘的言語治療後,她已大致掌握這些技巧,說話清晰度亦有所提升,連護士亦讚歎晴晴天資聰穎,晴晴也因為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十分開心。至於吞嚥方面,我讓晴晴媽媽了解她的吞嚥狀况,建議合適的食物質地,希望令晴晴吃得舒服之餘,又能享受進食的樂趣。 晴晴的個案讓我明白言語治療在兒童紓緩治療團隊中的角色,並將言語治療的信念糅合至兒童紓緩治療中——作為言語治療師,我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有溝通的需要及享受進食樂趣的權利。儘管在晴晴這些兒童紓緩治療個案中未必能看着小朋友進步,但能在疾病的限制下,盡力讓患病的小朋友與父母家人溝通,並享受進食的樂趣,從而提升整個家庭的生活質素,也許這就是言語治療師在兒童紓緩治療團隊中的最大功能。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7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抽絲剝繭,拆解嚴重偏食

3歲的晉彥(化名)因為嚴重偏食來到我的診所。一進診所,晉彥的爸媽愁眉苦臉,訴說餵食的煩惱:「每次和晉彥吃飯都像打仗一樣,每次花個多小時。要大人餵我們都不介意,重點是他愈來愈偏食,從前會吃2、3種蔬菜,現在1款也不吃;而且每餐分量也愈吃愈少,如果我們硬要他吃,他多吃一兩口就作嘔,我們再多說一兩句,他就真的嘔吐,結果,之前個多小時的努力全都吐出來。我們試過不同方法,哄過、罵過、求過、餓過,看過無數育兒書籍網站,也試過給他零食薯條,他都不吃。四大長老說我們不懂管教,朋友又說我們不夠狠心。總之,晉彥好像每次吃飯都故意刁難我們,跟我們過不去。為了他的每餐飯,我倆的壓力真的很大,快爆煲了。」 照顧嚴重偏食的小朋友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每次吃飯,爸媽都要花很多力氣,更遑論小朋友的體重問題、家人朋友的批評,好像小朋友吃得不好就是家長的責任;加上,一個幼稚園小朋友一天最少也要吃3至5次飯,這種「壓力事件」一天要經歷三五次,難怪晉彥的爸媽如此絕望。 了解偏食原因 從成長及病歷開始 要了解偏食問題,就要從小朋友的成長及病歷開始。經過了解後,原來晉彥從小就吃得不好,早在嬰兒時期已經有嚴重嘔奶的情况,每餐都會嘔奶。爸媽當然帶他看過醫生,做了很多檢查,但也找不到任何問題。醫生解釋可能晉彥是比較容易嘔奶的孩子,唯有多掃風、少吃多餐。身體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好,但如果我們代入晉彥的角度,他短短3年的「人生經驗」中,大部分吃東西的時候都有惡心的感覺,吃飽甚至會嘔吐,你會喜歡吃東西嗎? 根據我的臨牀經驗,老一輩「肚餓就自然會吃」的這一說法並行不通。這類小朋友即使肚子餓,也只會吃一點東西,因為他們很怕惡心、嘔吐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他們寧願只吃一點點,總之感覺不到肚餓感就算了吧,結果胃口愈吃愈小,這也解釋了晉彥愈吃愈少的情况。 脷筋過短 食物難推到大牙咀嚼 另外,經過口肌及餵食評估後,晉彥有舌繫帶(俗稱:脷筋)過短的情况,以致吃奶的時候有可能吸入過量的空氣,導致容易嘔奶。而到了吃固體食物的年紀時,舌繫帶過短有可能限制了舌頭的活動幅度,未能靈活地把食物推到大牙咀嚼,結果晉彥只能靠門牙咀嚼食物,整個咀嚼過程的效率大減。所以對於肉類或蔬菜這類相對較難咬爛的食物,晉彥當然聰明地選擇避之則吉。被迫吃的食物未能完全咬爛,還硬要吞下去,作嘔也是人之常情。 經過這次餵食評估後,儘管晉彥的餵食問題仍需一段時間訓練才能徹底解決,但這次到診對晉彥爸媽來說卻鬆了一口氣:「至少我們現在明白晉彥的情况,消除了心中的愧疚,不是因為我們的育兒方法有問題,也不是晉彥故意跟我們作對。即使之後還有一段訓練的過程,但至少有人明白我們的情况。」的確,餵食壓力受到理解,並明白小朋友的情况,對晉彥爸媽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8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母乳餵哺困難嗎?

每年的8月1至7日是國際母乳哺育周,由於Konnie姑娘除了是言語治療師外,也是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所以我想藉着這個機會,拆解母乳餵哺常見的迷思,讓更多媽媽認識母乳餵哺。 可省準備奶粉、洗奶瓶時間 迷思一:「我知道母乳餵哺的好處,但聽說母乳餵哺又難又麻煩……」 母乳餵哺的好處多不勝數,除了母乳的營養最適合孩子外,母乳餵哺的過程亦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對建立安全型依附的親子關係有莫大幫助。至於母乳餵哺的難易,真的是因人而異,有的媽媽和寶寶很快「上手」,有的卻遇上困難而放棄。其實,在Konnie姑娘的臨牀經驗中,不少的母乳餵哺困難都可以透過改善餵哺姿勢而解決的,而很多媽媽和寶寶都能在一兩次治療後解決餵哺困難,所以,母乳餵哺之所以難,大抵是因為缺乏充足支援。而關於麻煩這一點,也應為母乳餵哺平反的,其實母乳親餵能省下準備配方奶粉、清洗奶瓶的時間,很多媽媽都是在母乳親餵後才體會到這些好處。 迷思二:「一旦加了配方奶粉,就很難再以母乳親餵?」 有的寶寶出生時因各種原因開始了吃配方奶粉,媽媽為了不想有太大轉變,繼續使用該配方奶粉,結果媽媽的奶量下跌,愈來愈少,令不少媽媽的壓力大增。當然,一旦加了配方奶粉,對母乳親餵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等於一加就回不去了,只要持續泵奶,加上肌膚接觸,大部分的媽媽仍然能按自己的意願繼續母乳餵哺。 此外,提提各位爸媽,儘管世衛的標準是首先鼓勵親餵,其次是媽媽泵出來的母乳,或是母乳銀行的母乳,最後才是配方奶粉,但我們所鼓勵的母乳餵哺其實是希望孩子能多吃母乳之餘,媽媽亦享受整個過程,而不會過分緊張。所以無論你的選擇是親餵、泵奶,還是混合餵食,只要是自己能力範圍以內而又享受的,就是最佳的選擇。 疫情下母乳抗體無比珍貴 迷思三:「坊間的配方奶粉有研究實證,好像比母乳更多營養?」 的確,近年的配方奶粉商大灑金錢研究自己獨有的配方,又做了不少科學實驗去證明自己奶粉有多適合嬰兒食用,但Konnie姑娘頗認同某次在學術交流中的一名講者所說:或許配方奶粉的營養已差不多追上母乳,但配方奶粉中就絕對沒有母乳中的抗體,而在這疫情流行的世代,抗體對孩子當然是無比珍貴和重要,也就是說母乳真的是無可取代的。 最後,提提各位爸媽,如果你們或身邊的朋友有任何關於母乳餵哺的困難,請別猶豫,盡快諮詢合資格的國際認證泌乳顧問,他/她們會按着你的意願為你和你的寶寶定下個人化的方法,讓母乳餵哺的過程更加順利。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0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口肌練習不是萬靈丹

近年,口肌訓練在家長界愈來愈流行,家長普遍認為只要口腔肌肉夠發達,訓練進度由一支笛子換另一支,舌頭活動比以前快,小朋友就會口齒伶俐,所以Konnie姑娘亦常被家長要求為小朋友做口肌訓練。而除了言語治療師外,不同的專業,例如:職業治療、物理治療亦會為小朋友做口肌訓練,務求滿足家長的需要。但口肌訓練真的必要嗎?對語言或語音發展有幫助嗎?這些練習真的符合實證為本(evidence-based)的原則嗎?今次跟各位爸媽分享一些個案,揭開口肌練習的神秘面紗。 下顎、嘴唇或舌頭練習 口肌練習,坊間亦會稱為口部肌肉重組、口腔肌肉治療、口部肌肉定位治療等。其實它的正名為非言語口腔運動治療(nonspeech oral motor treatments),顧名思義,做這些運動時並不涉及言語或說話,它們通常是下顎、嘴唇或舌頭的練習,常見的訓練包括吹泡泡或笛子、用舌頭向不同方向活動或是咬牙膠等。 其中一個個案是4歲的琳琳(化名),她因為語言發展遲緩及發音問題來到我的治療室,之前琳琳已在私人訓練中心做了一系列大小肌肉訓練及言語治療。在評估過後,我發現琳琳主要需要咬字發音訓練及增加琳琳的句子長度,在我跟媽媽討論治療方向時,媽媽問是否需要在每堂開始前做舌頭練習幫助「warm up」口肌。原來之前中心的導師解釋,琳琳說不到長句子是因為口肌能力欠佳,所以必須多做舌頭運動練習才能追上語言發展的進度。而在言語治療前先練口肌,更能「warm up」口部,令說話更加容易。 促進咬字發音? 以上的說法是很多人的謬誤,聽起來更是似是而非。首先,語言發展主要涉及大腦的語言區,而能否組織長句子也只與智力及語言發展有關。口腔肌肉發達與否跟小朋友的語言發展(包括詞彙的多寡、句子的長短或多樣性)絕無任何關連。 至於口腔肌肉的能力與咬字發音清晰度,雖然兩者都涉及下顎、嘴唇和舌頭,似乎言之成理,但其實早在20多年前,已有文獻證實,非言語口腔運動治療對大部分小朋友的發音問題沒有幫助,時至今日已是學界共識的結論。簡單來說,因為腦部控制這些非言語口腔運動的區域根本和控制發音的區域不同,因此,這些練習又怎能促進咬字發音的發展呢? 最後要注意,這篇文章不是完全否定口肌訓練的用處,在我的臨牀經驗亦看見口肌訓練對某些個案有顯著的功效。只是治療要對症下藥,並不能把口肌練習當成萬靈丹。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3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選擇玩具less is more

跟很多小朋友一樣,玩具店是Konnie姑娘最喜歡逛的店舖之一,因為玩具是言語治療師重要的工作伙伴,它能幫助小朋友發展遊戲技巧,從而促進語言發展。加上玩具店內的玩具款式日新月異,每次去總有新奇有趣的發現。近年玩具商為了吸引家長選購,紛紛標榜玩具加入不少教育元素,一件玩具包含了很多顏色、形狀、質地、花紋圖案等,更有發聲發光的功能,好像要將小朋友在不同年紀該要學的概念都投放在一件玩具中,這樣對家長來說就「抵買」了。但這樣的玩具真的好嗎? 近來看了一些學術文章,研究玩具款式與語言發展的關係,尤其是家長在陪伴小朋友玩不同玩具款式時的語言範例(language input)。因為我們知道家長語言範例的質素是促進年幼小朋友語言發展的要素之一,所以如果那件玩具能容易令家長說出愈多及愈準確的詞彙和概念,就是一件相對理想的玩具了。 其中一個研究比較玩具所包含的概念,原來家長在陪伴小朋友玩較簡單的玩具時(實驗中用了只有不同顏色大小的積木),比較複雜的玩具(實驗中用了印有不同花紋,並用不同質地製成的積木),他們的語言範例會包含更多概念,就好像會說:「試吓擺大嘅紅色積木。」相反家長在玩複雜設計的玩具時,因為太複雜的關係,只能說:「擺呢個」或「擺嗰個」等籠統概括的字詞。對小朋友學習語言而言,當然需要特定的詞彙,而非籠統概括。此外,這個研究更出乎意料地發現家長陪小朋友玩簡約玩具的時間竟然比複雜的玩具長,遊戲中所說的話亦更多,可見簡單的玩具勝過複雜的。 隨着科技的發達,電子玩具包括按鈕發聲,甚至有真人發聲的也愈來愈多,即使作為成人,我亦會覺得這類玩具比較好玩,但原來對於語言範例的好壞多寡來說,傳統的玩具能引導出更理想的語言範例。有研究比較了家長跟幼兒玩傳統入形狀的學習箱和電子學習箱時的說話,原來家長的語言範例在玩傳統學習箱的過程中更多元化,而句子文法的多樣性亦更高。所以,傳統玩具有時真的不遜於昂貴的電子玩具。 玩具分批玩 保持新鮮感 除了以上購買玩具的選擇原則外,亦有一個整理家中玩具的小貼士分享給爸媽。如果家中有很多玩具,而小朋友對每件玩具亦是3分鐘熱度,可以嘗試將玩具分成6至8件為1組,然後,每次只放出1組玩具,其餘的收藏好,每隔2至3星期就換一批玩具,保持新鮮感。有不少家長試過這方法後,都覺得小朋友因為選擇少了反而能專注玩同一件玩具,同時小朋友亦更有機會發揮小宇宙,將那6至8份玩具mix and match,發揮創意。由此可見,家中的玩具不是愈多愈好,足夠和保持新鮮感更為重要。 綜合研究結果及臨牀經驗,選擇玩具時要記住less is more這原則啊!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8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口罩與語言學習

最近不少學生開學或準備開學,相信對爸媽而言,一定鬆一口氣了。復課後,學生們當然要戴口罩上學,但不知爸媽們會不會擔心戴口罩對孩子學習有影響呢?不少歐美的家長也關心這個問題,一方面擔心戴口罩影響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也害怕不戴口罩會讓孩子感染新冠病毒。今期就跟大家談談口罩與語言學習的關係。 看不到表情 靠語氣、聲音大小解讀 首先,很多家長也擔憂戴口罩會遮蓋表情,並影響到孩子理解表情的能力,繼而影響社交發展。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憂慮,大概可以放心了。因為早於疫情之前,已經有不少科學家研究小朋友如何理解表情,更有不少以失明小朋友為研究對象的實驗,證實失明小朋友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沒有因為看不到表情而影響情緒解讀,也沒有影響他們的社交發展。因為人的大腦是非常聰明,而且具有彈性,即使戴上口罩後看不到表情,小朋友仍然可以從對方的語氣、聲音大小等去解讀對方的情緒。 另一個家長常擔心的問題是:戴口罩會影響語言學習。畢竟我們會覺得學說話要看着別人的嘴巴才比較容易。但事實上結果卻出奇地相反:根據美國邁阿密大學一項有關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研究,研究員把一批在疫情前沒有戴口罩的幼稚園學生,和另一批在疫情期間戴口罩的幼稚園學生比較,發現戴口罩的幼稚園學生,比之前沒戴口罩的,語言能力還稍稍好一點。 研究指戴口罩後 孩子說話更多樣化 參與研究的幼稚園學生,包括疫前沒有戴口罩的,以及疫情期間戴口罩的,都需要在上課期間戴上一個錄音裝置,用以記錄他們在校內所說的每一句話。之後研究員就學生的說話分析,結果發現,戴口罩的幼稚園生說話竟然較沒戴口罩的多,而語音的複雜度亦更加多樣化!研究指出,這可能是基於孩子戴上口罩後,要說更多的話去補充他們想表達的意思,亦有可能是上課的模式有所不同,導致這個結果。 但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兩個研究都只是短期研究,學界暫時未有就戴口罩對小朋友語言學習的長期影響作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關乎有特殊需要小朋友的影響。例如戴口罩會否阻礙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對表情的理解及心智解讀,又或是口罩怎樣阻礙聽障小朋友的語言學習等,這些仍是未知之數。不過,唯一比較肯定的是,疫情放緩,重啟面授課堂,應該能減輕各位爸媽的照顧壓力,而面授課堂總比網課更有效率吧!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4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疫情下家長的聲線

香港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第五波疫情,連續數月來的停課停工,除了帶來經濟上的影響,還帶來緊張的親子關係。前幾天,Konnie姑娘打電話給學生的家長,接電話的人出奇地不是一向照顧學生的媽媽,而是學生的姨姨。原來媽媽因為疫情期間督促幾個子女網課,導致「失聲」無法接電話;而且在管教幾個活躍好動的孩子上亦出現困難,所以要請親戚幫忙照顧,希望聲線盡快回復正常。「Konnie姑娘,她已經看了醫生,說是用聲過度而導致失聲,幸好沒有『生嘢』(大概的意思是沒有任何腫瘤),但醫生叫她看言語治療,你有沒有什麼辦法?」姨姨氣急敗壞地說。 整天督促子女 聲帶易過勞 疫情期間,家長有聲線問題絕不罕見,就算沒有「失聲」(即是完全失去聲音,無法說話),有家長的聲線亦變得沙啞;或是說了一整天話後,到晚上覺得聲帶很累,不想再說話。這些症狀都是聲帶疲勞過度而引致的。 正常的發聲是空氣由肺部經過氣管和喉嚨,令聲帶震動而發出。但如果壓力大、精神緊張,或是長期不當地用聲,會令聲帶附近的肌肉繃緊,聲帶甚至會因為過勞而「罷工」,導致失聲。 如遇上聲沙或失聲,首先要做的是跟個案中的媽媽一樣去看醫生,先確定喉嚨或聲帶位置有沒有任何病變。如果確定是因長期說話導致聲帶過勞,就可以嘗試做以下放鬆聲帶的練習。練習原理是在聲帶以上的空間增加阻力,令聲帶附近的氣壓上升,用氣壓去「按摩」聲帶附近的肌肉,從而紓緩繃緊。 水杯吹氣 練習放鬆聲帶 這練習名為「半阻塞發聲練習」,大家可以準備1隻杯或水樽,並注入大概一半滿的水,以及一支飲管。 1. 把飲管放入水的中央(插入水中大概2、3厘米) 2. 輕輕「嘟長」嘴巴並含着飲管,嘴形就好像發出「烏」這音一樣 3. 然後往水中吹氣,一直維持水面有泡泡 4.做到第三步後,就在吹氣的時候加入「烏」這個音,目標是要做到一邊維持「烏」這音,一邊保持水面的泡泡 5.如果想多點變化,可以在發音時發出高高低低的「烏」音,甚至用「烏」這音唱自己喜歡的旋律  這練習簡單易做,每次做大概5分鐘,每日2、3次,就能放鬆聲帶。不過,最後提提大家,如聲沙或失聲持續或惡化,請盡快看醫生及諮詢言語治療師跟進治療。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9期]

詳細內容

言語自聊:再談兒童餵食問題

剛過去的10月1日,對於全球所有餵食治療師(包括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而言,都是一個重要又令人振奮的日子,因為經過一輪爭取後,兒童餵食障礙(Paediatric feeding disorder)終於在國際疾病分類(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中成為一個正式的診斷(diagnosis)。而這個診斷已於全球兒科權威——美國兒科學會(AAP)網站中刊登。 有系統訓練 可解決餵食障礙 我曾在專欄提及(詳見:https://bit.ly/3ncN1Ma),兒童餵食障礙是指一些小朋友雖然體重身高發展正常,但礙於醫療病歷(例如早產、心臟或呼吸道問題)、營養、口腔肌肉或心理發展問題,令家長在餵食時遇上很大的困難或抗拒。這類小朋友不是單純偏食,而是可以透過有系統的訓練解決的餵食障礙。 可能大家會問:一個正式的診斷有那麼重要嗎?有沒有正式診斷,治療師也可以治療吧!的確,現時我仍會為有上述病徵的小朋友提供治療和訓練。但試想像,假若醫學界對新冠病毒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和定義,很多有呼吸道病徵的病人可能會被誤診為普通感冒,被處方一般的感冒藥。病人很可能因此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各國對同一疾病有不同定義,也令研究治療方向的難度大大提升。 同樣道理,兒童餵食障礙一直以來在醫學界都沒有統一的定義,醫生和治療師各師各法,而相關的研究也很少,間接令很多小朋友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由於無統一的診斷準則和定義,醫生也根本不能為此作出診斷或轉介。所以即使醫護人員見到家長在餵食方面遇到極大困難,也無能為力,家長亦不知道兒童餵食障礙可以透過訓練而改善。 分辨一般偏食和兒童餵食障礙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CD-10),兒童餵食障礙的盛行率頗高,它會影響兩成正常發展的小朋友,更驚人的是有八成發展遲緩的小朋友會出現兒童餵食障礙。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醫生或家長可利用以下的問卷作篩查,以分辨小朋友是一般偏食還是兒童餵食障礙。如果問卷中有超過2個「紅色的答案」,兒科醫生就可以懷疑小朋友可能患上兒童餵食障礙,並轉介相關的治療師做進一步的評估和訓練。 由於這份問卷是以英文和用美國小朋友來做標準,香港仍未有相關的本地研究,香港爸媽只能當作參考。如果對小朋友的情况有任何懷疑,請諮詢你的兒科醫生或言語治療師。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言語自聊:剛剛好的育兒法

今期跟大家說說一個育兒概念——剛剛好育兒法(good enough parenting)。一直以來,社會對家長的要求很高,孩子長不高是家長的錯,孩子頑皮又是家長的錯,總之孩子一有問題,矛頭就指向家長,往往追求完美的育兒方式,令家長的壓力大增。所謂的剛剛好(good enough)其實不是新概念,早在1953年,美國兒科醫生兼心理學家Dr. Donald Winnicott已提倡這說法:育兒不應是追求完美,而是做到夠好,盡力做了對孩子好的事,沒有大問題出現,就是好的育兒方式。 最近看學術論文時,看到一個關於如何建立孩子安全感的研究,再次印證Dr. Winnicott的good enough說法。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在這個理論下,家長如對孩子的需要敏感度愈高,並有效回應孩子的需要,就愈為孩子帶來安全感。當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就能勇敢地探索世界,嘗試不同的事情,這類有安全感的孩子,成長最理想。 毋須百分百回應 建安全基礎更佳 關於家長對孩子敏感度的論述當然正確,但對家長的要求卻十分高,帶來一定的壓力。而2019年一個關於孩子安全感的研究就有一個嶄新的看法:原來相比起家長對孩子的高敏感度,建立一個安全基礎(secure base provision)對小朋友的安全感發展更加有效。而要做到一個安全基礎,家長所需要做的就是「剛剛好的育兒法」。研究員發現,原來家長只要做到以下3點,就能為子女建立一個安全基礎,而這3點對嬰兒時期的安全感建立尤其重要。 1. 回應孩子需要,但毋須如依附理論般迅速回應 例如,孩子想抱的時候,若家長當下沒有空閒,可以先給予眼神回應,直到自己比較空閒時才抱孩子。重點是要建立連結感,讓孩子感到安心。 2. 對孩子的需要,不應拒絕或表示厭惡 研究指出,若家長在孩子要求親密感時對孩子大罵,或表示出鄙視的表情,即使家長只做一次這類行為,孩子都會記在心中,難以建立安全感。 3. 避免過分保護的行為 研究發現,若家長不讓孩子探索世界,過分保護,要孩子在家長的視線範圍內做所有事情,這類型孩子最難建立安全感。 最後,引用帶領這研究的教授的一段話作結:重點是你不需要做到百分百的迅速回應,你只需要有一半時間做出正確的回應。各位爸媽,請記住,你們毋須完美,只需要good enough就已經足夠了。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言語自聊:兒童餵食障礙

兩歲的Elsa(化名)出生於第25周,屬早產兒,乍看外表跟同齡小孩一樣,身高體重亦已經追上了同齡,在我的診所外面跑跑跳跳,智力發展亦屬正常,已經可以跟大人簡短對答,也會說句子;唯一問題是不肯吃東西,三餐都靠胃喉餵飼,即透過胃喉直接將營養奶倒進胃裏面。 早產兒三餐靠胃喉 抗拒用口進食 對於一般人,胃喉餵飼這個概念很不可思議,就算胃口再差,小朋友總會肚子餓,總會吃一點吧,或會覺得是家長寵壞了孩子。其實不然,原來Elsa因為早產,早期肺部發展未成熟,歲半前仍要依靠呼吸機幫助呼吸,亦有胃酸倒流的問題,故醫生不建議用口吃奶,怕引發吸入性肺炎,所以一直都用胃喉。直到歲半,醫生才容許Elsa用口試吃。 試想想,在短短一年半的人生裏,Elsa未吃過一口奶、飲過一口水,又怎會懂得吃東西呢?媽媽見Elsa吃東西遲起步,當然知道不會一步登天,給她時間慢慢學習。可是,經過半年的努力仍然沒半點進展,Elsa依舊抗拒吃東西,爸媽每次餵她都耍手擰頭,甚至扮咳、扮嘔來逃避。輾轉之下,經朋友介紹才來到我的診所。 跨專業難題 2019年始有診斷定義 其實, Elsa面對的是「兒童餵食障礙」(pediatric feeding disorder)。在2019年之前,這個狀况沒有一個特定的診斷,醫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小朋友的拒食原因,然後轉介。如果醫生覺得是口肌發展問題,會轉介言語治療師或職業治療師作口肌訓練;如果是心理障礙,恐懼吃東西,則轉介臨牀心理學家作心理治療;如果是營養問題,就轉介營養師跟進;有時甚至歸咎是家長的育兒問題,就轉介社工……如果醫生比較貪心,「大包圍」轉介4、5個專業,而各專業又出盡法寶各自跟進,有時建議甚至互相矛盾,令家長無所適從。 直至2019年,在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Goday教授的帶領下,於期刊上首次將Elsa這類進食情况定義為「兒童餵食障礙」:如果小朋友進食的能力明顯異於同齡,而這些進食障礙與小朋友的醫療病歷、營養、進食發展,以及社會心理發展功能這4方面有關的,就可以診斷為兒童餵食障礙。除了定下了新的診斷外,Goday教授建議及早介入這問題,並在介入時針對上述4方面訓練,提倡跨專業合作。 雖然喜歡吃東西的小朋友遠遠比像Elsa這些患有兒童餵食障礙的小朋友多,但由於這診斷仍然很新,未有太多人認識,大多家長都會覺得孤立無援。所以若大家身邊有這些小朋友及家長,請鼓勵他們及早尋求幫助和治療,不要獨自在家奮鬥啊! 參考資料:Goday, P. S., Huh, S. Y., Silverman, A., Lukens, C. T., Dodrill, P., Cohen, S. S., ... & Phalen, J. A. (2019). Pediatric feeding disorder: consensus 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68(1), 124.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