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自聊:言語治療×兒童紓緩治療

近來在網上看到兒童紓緩服務基金的宣傳,令我回想起從前在醫院工作,參與兒童紓緩治療團隊的日子,今期就讓我介紹一下兒童紓緩治療。

兒童紓緩治療團隊是透過多專業合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為生命有限的患病兒童提供身心靈的治療,從而提升他們以及整個家庭的生活質素。小朋友通常先由醫生評估,再轉介不同的治療師作深入評估。最後,整個團隊,即各個專業會一起開會討論小朋友的情况,綜合各個專業的知識,為小朋友度身訂做治療方向及目標。兒童紓緩治療在香港算是比較新的概念,那時候有幸以言語治療師的身分參與其中,都是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本着言語治療的基礎參與治療。

團隊包含不同專業 有利安排評估治療

記得其中一個個案是10歲的小學生——晴晴(化名),她因患上神經退化疾病,身體上的肌肉逐漸無力,而因為說話及吞嚥都需要用口部或喉部的肌肉,慢慢地晴晴說話時口齒不清,吞嚥亦見困難,經常嗆到。一般來說,出現構音障礙及吞嚥困難的小朋友會經由醫生轉介言語治療,輪候一些時間才獲言語治療師接見,而小朋友的情况亦只能靠他們自己或家長單方面描述,對於晴晴這類要到多個專業覆診的家庭來說,不斷重複描述病况實在有點累人。但在兒童紓緩治療團隊的照顧下,由於團隊中已有不同的專業,而且負責的護士及社工已跟進晴晴一段時間,對晴晴的情况非常熟悉,所以當護士留意到晴晴多了咬字不清的情况,就能立即通知我安排評估及治療。

盼病童享受溝通和進食樂趣

原來,愛說話的晴晴因自己口齒不清而感到難過,亦因為進食時經常「濁親」而不想進食,導致體重過輕。我為晴晴評估後,教了她說話清晰的技巧,並以定速板(pacing board)減慢說話速度,提升說話清晰度。由於晴晴十分聰明,經過短短30分鐘的言語治療後,她已大致掌握這些技巧,說話清晰度亦有所提升,連護士亦讚歎晴晴天資聰穎,晴晴也因為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十分開心。至於吞嚥方面,我讓晴晴媽媽了解她的吞嚥狀况,建議合適的食物質地,希望令晴晴吃得舒服之餘,又能享受進食的樂趣。

晴晴的個案讓我明白言語治療在兒童紓緩治療團隊中的角色,並將言語治療的信念糅合至兒童紓緩治療中——作為言語治療師,我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有溝通的需要及享受進食樂趣的權利。儘管在晴晴這些兒童紓緩治療個案中未必能看着小朋友進步,但能在疾病的限制下,盡力讓患病的小朋友與父母家人溝通,並享受進食的樂趣,從而提升整個家庭的生活質素,也許這就是言語治療師在兒童紓緩治療團隊中的最大功能。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