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後TSA時代的方向

小三TSA肯定是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教育議題。經歷多年爭議,教育局牽頭成立的TSA檢討委員會工作了兩年多,終於出了個看似有助消除異化誘因的方案:不記名、不記校、10%抽樣考。但不消一個月的光景,那條留下讓學校可全級報考的尾巴就原形畢露,全港竟有近四成,180所小學申請全級應考今年的小三TSA!除有官立小學帶頭極端地有近九成學校參加外,亦有辦學團體全線屬校報考,而全港最大辦學團體的天主教亦公開呼籲學校應該全級考! 事已至此,一旦學校全級考,操練及課程異化的誘因就仍然存在,確實令許多反對TSA的朋友感到失望、憤怒、無奈。一些多年來努力爭取的人開始感到疲倦;更有人定論運動失敗,把責任推到爭取者上;在紛擾不斷之下,其他站邊看的人更加入勸退,或是早已無感。情况一如近年許多的社會運動一樣,吶喊過後並沒有帶來真正改變,剩下的只有更重的無力感。 但為人父母,我們並沒有放棄的理由。由TSA關注組起始至今,多謝各方一直以來支持及參與運動的人。如果沒有大家的起動,可能今天的TSA仍然是所有學校學生必須考、題目變得更艱深、教育局仍以TSA評核學校;而最重要的是可能從來都得不到社會的一絲關注,我們沉默的家長更不會明白自己參與教育改革的重要。「政府、學校、家長」這個微妙的三角關係,既互相角力亦需合作,才能為下一代建立更好的教育環境。TSA揭露了小學教育生態被操練和應試文化所扭曲的問題,未來我們需要投放更大力量去促進教育制度及文化的改變。 TSA只是教育問題的冰山一角,我們不會輕易放下,但整個基礎教育階段還有更多重要的大山,如升中呈分試、中一分班試,以至小學全日制、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直資制度等需要我們關注。 政府學校家長 互相角力合作 如果我們今天不滿意TSA的結果,可能是我們家長自己做得仍不夠,就得從自身上去付出更多。我們一向提倡家校合作,促進學校透明度。既然有人反對又有人熱中,足證明社會多元,但家長需要有充分的公開資料,在TSA、家課政策、評估政策,以至學校時間表等作出合適的選擇。下一代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和不確定性,聰明的家長都會知道,考試成績不再是單一的選校標準。什麼是Happy School,什麼是好學校,需要由我們自己去定義、選擇並影響其發展。若大家有留意近年一些標榜活動教學、愉快學習的學校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就要相信家長的取態將會是決定性。 在面向教育局和全港性的議題上,我們需要有代表性的家長組織繼續爭取。在面對學校時,除個人親自向老師反應意見外,我們亦需要更多有心人參與家教會和家長校董的工作,直接影響校本政策的制定。更重要是在各個崗位上,家長們要互相扶持及連結,才能把事情做好。向前看,自己孩子自己救,「後TSA時代」將會是家長全面參與孩子教育的開始。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免費考DSE 不如擴闊升學條件

早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估計政府錄得盈餘1380億元。這等天文數字對一般市民來說實在沒有什麼概念,大概只知道比興建機場三跑和高鐵的超支還要多!較引人注目的,反而是小小數目的一萬張海洋公園門票及免DSE考試費,後者一時間更成為了最大爭議的教育撥款項目。說到底,DSE是整個高中課程的總結評估,既然BCA和中一分班試都用公帑,政府補貼所有資助中學的學生應考其實也很理所當然,這1.8億元應該是經常性教育開資而非一次性「派糖」,只補助一個年度的考生實在是小恩小惠。 DSE為必要之惡? DSE一向被批評一試定生死,是學習壓力的根源。然而每個地方都總有一個統一考試,作為完成基礎教育的總結評估,證明學生達至的水平;這考試亦往往成為晉升高等教育的條件,因此常被稱為「必要之惡」。但有人質疑它究竟是否必要?今次財政司長免DSE考試費,不止令公眾得悉原來DSE需收費,中六學生原來也可以在校完成課程後不考DSE,真的求學不是求分數! 但實况卻是每所中學都以DSE為首要教學目標,就算你抵受得到衆人目光不報考,但都要接受一切為考試而設的操練、補課。 香港一向被詬病的填鴨式教育,學生為了應試只懂背誦答案,就算新加了通識科去培養分析力,結果仍是背答題技巧及得分標準。就算能在DSE脫穎而出,很多大學生仍被認為不夠主動參與討論,自主學習動機不足。在面對科技發展和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下,所謂的知識型經濟,不是指望能掌握多少書本上的知識,解難力、協作力、創新力及終身學習才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儘管香港社會出路單一,行業工種的階級仍然根深柢固,這些深遠的價值觀問題並不是DSE的錯,但集中以DSE成績去配對大學學位的升學制度,卻很值得檢討。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DSE其實有三類科目,除了我們熟悉的甲類高中科目外,還有乙類應用學習科目及丙類其他語言科目。乙類跟不少大學學科很類同,如會計、法律、酒店、中醫都有,更包括一些創意、媒體及傳播科目。可是應考生去年只有3000多人,比起高中科目的10萬考生相差極遠。為什麼這些重應用及生活化的科目,不受絕大多數的學校和考生歡迎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其認受性比起高中科目低得多,大部分資助大學都不把乙類應用課程視作基本入學條件考慮,只有一些科目會作個別或額外考慮。 最近一連兩星期家長同盟的《家長開咪》,走訪了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師生,了解一些罕有又不受公開試主導學習的高中書院。書院一直努力為學生創造考試成績以外的空間,包括自行開辦「創意藝術文憑」,惟在本地大學的認受性仍然成疑。 近年不少有能力的本地學生,都已經投向IB課程的懷抱,不只是往外國看,更有藉此升讀本港大學。 教改「三頭馬車」梁錦松、程介明、戴希立早前領頭成立了「教育2.1」,也提出減省DSE內容和校內評核,加強應用學習等個別學科,建議大學收生標準除成績外亦加入面試、學校推薦書和課外活動成就等。 大學聯招和各大專院校,都不應繼續因循過去的做法,宜多花心思完善招生制度,為學生提供空間培養成績以外更重要的素質。政府與其花錢補貼考試費,倒不如多花資源改善DSE課程的適切性,為學生多元出路,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科技提升評估 還是評估束縛科技?

邀請出席TEA Conference 2018作一場演講,這是一個由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主辦、以科技促進教學評估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出席的全是本地或海外的老師、校長和研究學者,我可能是唯一一個非教育界講者,實在有點戰戰兢兢。但既然有這個機會,我也希望可以為教界提供多一個角度。以下是我的講稿部分節錄: 單向授課測考 科技早可取代 有人說未來的世界將會像科幻電影的情節一樣,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將取替人類的職位。雖然在芸芸職業中,似乎老師們的位置仍然必需,但我相信可能只有與時俱進的老師才能留下。大家有聽過Khan Academy嗎?它是一個不斷在成熟的網上教室,不止提供各個基礎學術領域的教學短片,更集練習和教學資源於一身;不單止是Home Schooling自學平台,而是一個已有學校採用作正規課程的教育機構。若有能覆蓋本地化課程的粵語版Khan Academy出現,將有助我們全面推行翻轉教室,免老師花費大量精力自行製作教材。配合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將可製作及批改功課、考卷。往日老師最花時間的工作,如上堂講課、改簿、出卷等,都會被科技所取代。如果老師們甚至是學校重視的,仍然只是單向授課、測考和功課,暫不說被立刻淘汰那麼嚴重,但未來的角色將受挑戰。最重要是下一代都比我們更適應及喜愛科技。當傳統校園不能配合時代步伐,當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都跟現實脫節時,只會進一步令學生不愛上學,令家長尋求其他選擇。 有危自然有機,其實這正正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讓教學重回初衷,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生命影響生命。 課堂時間應多善用在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中,通過科技促進教學回饋及個人化學習安排。省下來的空間和時間讓老師能夠真正建立和學生的關係,關心他們在學術成績外,整個全人生命的成長。這個以科技改善教育的美好願景大家都耳熟能詳,但要真正活出來,卻似乎舉步維艱。我跟一些前線老師談過推動電子教學的情况,原來中學比小學更為保守,連家長也會質疑成效,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DSE。 跳出舒適圈 打破評估迷思 近年有國際研究指電子教學無助成績進步,一些亞洲學生課堂少用電腦成績反而較佳,似乎這就是我們的comfort zone:大家都害怕改變一個依賴大量功課、測考去操練以保持成績良好的舒適區。香港一直都以學生在國際學術評估的好成績引以為傲,學校和家長亦會以升中Banding及DSE成績互相比較,樹立名校形象。當我們一心推動以科技促進評估時,正正又是因為評估而綑綁着我們接受科技的胃口。也許電子教學沒有直接提升考試成績,但卻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協作能力和建設個人化學習模式,這些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雖然近年已經有好些津校示範了不同的可行性,但有人仍只提出資源不足的問題。我想無論有幾多億教育基金,若果投放重點都只是不斷提升成績,而評估目的又是評定學生和學校等級,我們的教育生態只會繼續受PISA、DSE、Pre-S1、呈分試、BCA等評估制度所支配。要做到以科技提升評估的效益,就必先打破評估的迷思,及全面檢討整個大學入學和及中小學的升學制度。 我身為一個普通家長,不想只是自保或跟着制度走。我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比我更有抱負和動力去推動教育改革。不止在自己的教席上盡了本分,把自己的學校搞得有聲有色——光是起個示範作用並不足夠。若教育制度一成不變,又能否惠及更廣泛的學生? 作者簡介: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成立民間家長協會,以家長身分推動改善香港的教育環境 文﹕周勁倫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一套動畫電影的反思

《玩轉極樂園》電影劇照 長假一向是電影黃金檔期,特別是主攻兒童的動畫電影,每次總有幾套。最近我就帶了三個小朋友去看《玩轉極樂園》。看之前其實有些擔心,因為它的主題、場景與角色都以死後世界作背景,怕小朋友太小未能消化。結果的確如此,除了聽到有在場小孩喊聲外,我四歲的女兒在半途也因為怕了全是骷髏鬼的角色而嚷着要走。我只好好言勸阻並以爆谷利誘,才能勉強支撐到完場! 其實電影製作公司曾推出過非主流卡通片,以探討情緒為題並大受好評。然而這些一級動畫電影着實同樣需要「家長指引」去協助兒童理解當中的信息,若沒有預先的介紹和事後討論和解說,小朋友不但不明白或只被繽紛的畫面所吸引,更可能錯過了一次孩子的學習機會,一次成人反思的機會。 對我而言,《玩轉極樂園》提供了兩個反思角度,一是生死教育,二是社會規範與個人夢想的矛盾,都是為人父母少有向子女討論的話題。 電影以墨西哥的傳統亡靈節作背景,為死後及現實世界的接合提供了一個說法。儒家思想教我們「未知生、焉知死」,但身在華洋交處的香港社會,教會學校每日都教導一套信仰,而傳統家庭又以另一套宗教儀式處理我們的人生大事。莫說小朋友不懂,成年人也有迷惘,而我們更偏偏選擇逃避,禁忌當前,少談為妙。但人生無常,誰會知道何時需要面對?去年,我家的幾歲小孩們,在幾個月間面對疼愛的長輩,以及從出生起就每天相對的狗狗相繼離去。我們在校、在家已經開始了性教育,在生理層面上向孩子介紹了生命的由來,但人生的結束又是如何?我們本周的《家長開咪》會初探香港的生死教育,有興趣的可以留意。 社會規範箍緊孩子夢想 故事的主線,其實是主角墨西哥男孩米哥面對森嚴家規,被迫放棄音樂夢。雖然今天香港已經很少有家族傳統,能緊緊鎖着幾代人去守業,但孩子的成長其實仍然牢牢的掌控在父母手中。米哥尚能偷偷跑到廣場去觀賞樂手表演,更有個秘密閣樓去仰望自己的偶像及鍛煉結他,預備在機會來臨時一展身手;但香港小朋友每天都被扭曲了的全日制學校所困,放學後被送往補習社去完成漫長的家課和溫習,周末仍有被安排好的課外活動及補習班。 連每天睡眠時間也不足,別說能夠發夢的空間和時間! 我們這一代,大都已經擺脫了家族行業承傳的規範。在極度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下,做個簡單的個體戶創業難,守業更難,再也沒什麼可以要求下一代去接手了。於是我們都期望下一代通過升學找到一份穩定的高收入工作,這個價值觀可能就是當下窒息了下一代想夢想的「緊箍咒」。墨西哥是個熱愛音樂的民族,所以不允許玩音樂是如何荒誕,很容易受人理解,米哥較易為反抗找到理直氣壯的勇敢。可是「讀書找份好工」卻是香港主流價值觀,不只是一個家規,而是整個社會的壓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並未消退,反而在前人通過教育往上流動的經驗下強化了。上學讀書當然是悶,求學也當然是求分數,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吧!再加上現今家長生育少但資源豐富,把這個緊箍咒推至極點。我們這些站起來爭取愉快教育、學童權益的竟然成了異數。 各校長教授、大官貴人都說,將來是一個創意年代,香港人要有更高階的知識和創造力才可保持競爭力。但似乎我們的學校及教育制度都未有帶頭改變社會歪風,更沒有為下一代提供足夠空間去完成這個社會使命。也許教育局長可以沒有夢想,但我仍然希望我的小朋友可以活出自己的夢。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做功課,因為是學生的責任?

在社交媒體的家長群中,對功課的討論可謂無日無之,分享、比較及爭論的帖子,成為不少家長每天追蹤的話題,亦不時吸引到記者的眼球,成為報章上的標題。近日在功課群組內有一個談請病假要交功課的帖子,因我兒最近也病過,所以引起了我的關注。帖裏大家都集中爭論交功課的責任,但我卻覺得用責任去談功課是種錯配,有點兒失焦。 文:周勁倫 請病假交功課 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功課的目的是什麼嗎?沒有這個共識,很難討論下去。一般來說,其目的離不開: 1、鞏固剛學到的(絕大多數的功課),或 2、預備將要學習的(備課/flipped classroom); 3、並回饋老師知道學生進度及檢討其教學 但是,從來都不是因為什麼責任。當學生沒有上課(不論事假病假),老師根本就沒有教授課業給這學生,學生又怎會懂得去做功課並即時完成呢?又如何達到(1)呢?除非這些功課都不是用來鞏固當日剛學到,而是反覆練習早前所學的,又或一切都是為考試而設的,這正是常為人所詬病,功課變成操練的工具!但如果目的是(2),在健康狀况許可下去做,其實是有益的。 寧願死撐 不反問功課原意 大家常說,做功課是學生的責任,又用僱主要員工完成任務的角度去看待,正正反映出大家根本就把功課看成「被要求」的工作。只要是老師給的,不管什麼東西什麼時候,完成就是硬道理。亦是因為這個價值觀,當遇上不論質或量方面有問題的功課時,學生和家長都不會反問,再苦也撐下去。最後不止是苦了自己,亦達不到做功課的原意。 我認同努力學習是學生的本分,但同樣地,確保功課質素及數量合適也是老師的責任。我很明白當遇到問題時,大家也很想找人訴苦和認同,但說到要真正解決問題,還總得要靠家長自己勇敢去面對。但為何今時今日,向校方反映意見竟然需要無比勇氣?究竟是家長太多疑、自設審查?還是學校並未有保持開放的態度,窒礙了家校溝通? 家長同盟替家長反映問題 上個月,家長同盟發起了「家長行動2017」運動,替家長向學校及教育局反映問題。在短短一星期內,我們便收集了超過260個家長個案。其實,小學功課壓力跟小學全日制息息相關。教育局推行小學全日制已經有20多年,原意是學生增加在校時間後,能讓校方更靈活編排課程,並有較充裕時間去加強師生的溝通,以及提供較全面照顧,促進學生的全人教育及發展。可是這些原意一直未能做到,學生的學習壓力卻有增無減。 我們去年發起了「還我真.全日制小學」運動,推行了兩項全港性家長調查,合共收到超過1600個回應。調查除發現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和家課量多之外,更顯示小學全日制的推行跟原意落差很大:包括沒有足夠的導修堂給學生在校完成部分功課,又沒有向家長諮詢及公開披露家課政策,更沒有充足的小息和午膳時間。 教育局於2014年取消家課上限指引,任由學校無上限派發家課;此外,雖有指引說明營辦全日制小學要讓學生有100分鐘休息時間,但視學時卻全無監察或記錄,令指引形同虛設。在校本制度下,學校的管理層固然責任重大,但身為政策的設計及推行者,教育局不能坐視不顧。我們促請政府加大力度落實全日制小學原意,減輕學童家課及學習壓力,為基礎教育鬆綁,重拾教育初衷。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公平起跑 踢走世襲式小一入學

  究竟教育的起跑線在哪裏呢?有人說是初生報playgroup、nursery、幼稚園時,更有人說是在射精前!那麼公共教育的起始階段又在何時? 文:周勁倫 儘管政府推出「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 」,但學前教育並非強迫,沒上幼稚園的仍然可讀小學,因此官方的起跑線應該是小一,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作為一個決定起跑線的機制,就顯得尤其重要。 當家長們不斷鑽研如何取得更高入學分數、估算學額供求和做足叩門工夫時,又有多少人質疑過這個沿用多年的制度是否合適?上個月,我便邀請了一位小學校長,在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所辦的「家長開咪」節目環節,對談有關小一入學的情况,討論制度上的改善空間。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適用全港所有官津小學,以鄰近入學為原則劃分校網。在2000年教改時,教育統籌委員會(教統會)在《教育制度檢討改革方案諮詢文件》曾提出「有批評指家長的背景對其子女能否進入某些小學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與公平原則不符」,以及「亦造成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相當差異」,並試圖建議除「必收生」外,取消計分制,讓學校自行處理只佔15%的自行分配學位,再扣除約25%的「必收生」後,希望整體統一派位的學額增至60%。可是這個「去除制度上的學習障礙」的願景,卻因學校的反對而落空,最後就是續用充滿世襲色彩的計分方法至今。 宗教分父母舊生分最爭議 現行制度把全部學額約各分一半在兩階段分配。首階段為「自行分配學位」,以計分方式進行。有同校兄姊或父母是教職員為必收生,佔整體學位約30%,這以方便照顧為原則的安排,爭議不是太大;但若必收生人數超過30%時,超出的不是在計分學額中填補,反而是在第二階段「統一派位」中抽補,這變相蠶食了最公平、以抽籤形式分配的學額。 而最令人費解的,是現制度竟然容許申請時有小六兄姊在校,但申請者上小一時其兄姊已畢業升中的,都列作必收生。在沒有小六留班的世代(除極少數特殊原因),這個制度的漏洞不止是不合理,更顯示出有關部門對長期不公的過時制度因循迂腐! 「自行分配」階段的計分方法更一向為人詬病。與辦學團體有相同宗教有5分,而父母是校友更有10分,這些充滿世襲色彩的制度是最受爭議的地方。因為香港的特殊殖民地歷史原因,很多學校,包括大部分的傳統名校也是由教會開辦,無宗教者便顯得蝕底。個人信仰竟成了升學的入場券,更加成為望子成龍的手段!另外也不是天下父母所讀的小學也能享有「校友分」,因過往十幾年,便有百多所小學被殺了。 政府全面資助小學已近40年,理應不再保留那些充滿世襲色彩及單向傾斜辦學團體的入學制度。為什麼這些制度不延續至中學階段呢?難道宗教和校友對中學就不再重要?無他的,因為升中派位已經是一個純以學業成績篩選學生的制度,在香港辦學有什麼比分數、擇優重要呢?但我仍相信教會應該是更歡迎未信者的地方;而無論是什麼背景的辦學團體,都不應忘記有教無類的教育初衷。無論你是否既得利益者,請不要再以沒有絕對公平為理由,推遲改革一個更公平的制度,是時候重新檢討這條起跑線了。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起跑線上的閒談

近日跟一對年輕爸媽談及其孩子上學的安排。他們的小孩剛夠兩歲,將入讀家裏附近一所有延長託管服務的非牟利幼兒園,方便照顧。 文:周勁倫 媽媽:「希望遲些K1時,把他轉到其他升小學較好的幼稚園。」 我:「你打算考私、直小學嗎?其實讀哪所幼稚園跟派位沒有關係的,都是跟住址。」 媽媽:「就算不是考私、直,但從網上討論區聽說現在『大抽獎』很難,一定要為面試準備。」 我:「你說的是去爭取叩門位?你可知叩門比考私、直還激烈,而且你不會知道當中有幾多是因面試表現,或是因關係而被取錄的。」 上述是一個很典型的家長寫照。大家雖然十分着緊為子女計劃未來,但又未必很了解教育制度,在「統一派位」和私直小學之間容易混淆。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子女的教育安排往往都很受坊間意見所影響,人云亦云。怪不得雖然那些選校天書只是蒐集了一些學校公開的基本資料,也可銷量連連! 還有,不少人看學校好壞主要取決於其學術成績,所謂「升小學較好的幼稚園」就是指那些標榜學術水平高,又較多畢業生升讀名校的幼稚園。以此為號召的私立或不受資助的幼稚園正開得成行成市,但近年參加學券計劃接受教育局監管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的份額卻持續下降,由2008年的80%下降到2015年的75%。相反同期沒有參加學券計劃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的份額則由1%上升到6%;非本地幼稚園的份額亦由8%升至13%。 學生默書默到喊 雖然教育局一再強調K1不應寫字、幼稚園不應默書等,但事實上,這些情况一直存在並且惡化,一些向以服務地區基層的受資助幼稚園也在不斷提升學術程度。某學券幼稚園老師就曾告訴我,有半班學生未能應付默書寫字,更有個別學生默到喊!我不禁要問,這是家長的市場壓力,還是學校守不住教育專業所致?「適齡學習」還重要嗎? 兩成半家長盼小一二無功課 然而據中大亞太研究所於今年公布的幼兒教育調查指出,有兩成半家長認為小一至小二最好沒有功課,雖然百分比仍不是大多數,但似乎有不少新一代家長其實都渴望,可以讓小孩子在起跑線上愉快地學習。可是「有得揀先至係老闆」,香港又是否有足夠的Happy School能滿足這些用家呢?最近我們「家長同盟」和「教育大同」一同制作了「My Happy School Map」,希望加強家長選擇合適學校的資訊和提倡學校改革,做到真正的愉快學習。 「家長同盟」爭子女教育權益 現在是公民參與的年代,身為子女教育最大的持份者,家長們與其終日埋怨或麻木接受不滿,倒不如站起來,一同為下一代做些事。「家長同盟」的成立就是希望團結家長,致力推動改善香港教育,爭取子女教育權益。 (本欄歡迎各位老師、教育界人士投稿至[email protected],一經刊出,薄酬)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