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是電競還是打機?

電競(電子競技)這項活動在近年開始備受注視,連財政司長也宣布撥款一億元發展本地電競產業。然而香港電競業比起鄰近地區如韓國、台灣以至中國大陸都落後十年,可能很多香港人根本不知道電競業是什麼一回事,在很多的家長眼中,電競是個「舊酒新瓶」的名字,只不過是打遊戲機吧了! 電競的確是打遊戲機(打機),打機很可能已經成為今天年輕人最受歡迎的活動。不過整個電競產業極之龐大,並不止是大家眼前負責打機的電競選手,背後還有訓練團隊、主辦營運及轉播賽事,以至遊戲的開發、生產、銷售的整個產業鏈。電競明星選手的身價可以上千百萬,去年觀看世界電競大賽的網上直播人數,更加超越了NBA總決賽! 畢竟打機都是很多家長既愛又恨的事,縱然今天好些家長自己也打機,又或者把手提電話的遊戲、動畫短片當作「電子奶嘴」,但打機一直都被看作貶義,沉迷打機往往被視為宅男或荒廢學業的代名詞。我不禁自問,如果有天孩子希望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我會如何應對呢? 但想深一層,這個問題跟孩子希望成為職業足球員,並無兩樣。 人生出路有很多可能 今天的電競,已經發展至可以與傳統運動相提並論的階段。幾乎所有運動,都要求運動員在年輕時就要大量甚至全身投入訓練,這正正跟我們希望孩子年輕時期求學互相衝突,我們都害怕孩子因為興趣而荒廢學業,錯過了讀好書、上大學,找份安穩高收入的工作的機會。這是因為我們作為父母的都是通過讀書升學,進入大公司打工。 三四十歲時大學的門仍然可以為我打開,但運動員的黃金時期卻是歲月不留人。往日我無法想像有打機世界冠軍,更沒想過十幾廿歲年輕人可以做電競評述員,以及創業開班教授電競課程。其實人生出路有很多可能性,問題只是我們會否放膽一試;或者家長真的要嘗試放開眼界,能夠成為世界級電競選手是萬中無一,同樣地適合成為醫生律師的也是極少數。 電競亦是一個職業 打機是娛樂,但電競亦是一個職業。能夠以自己的興趣作為職業,本身是件十分美好的事。當然這條路與其他運動一樣並不會易走,身為父母,最重要是與孩子同行,支持他們尋找自己的天空。我們要相信孩子在不同崗位上都學到適應能力,迎接未來種種不同的挑戰。 今屆雅加達亞運電競項目,為香港贏得第一金的Kin0531說:「電競不止是遊戲、打機,我們花在練習和備戰的時間,不比運動員少,希望這面金牌有助改變市民對電競的負面態度。」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減少過度競爭 由家長教育做起

自2000年教改後,教育統籌委員會(教統會)已絕少在教育新聞出現,差點誤以為不再運作!近日其轄下的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卻有新動作,在學生正在放暑假時,就推廣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方式提出建議及諮詢公眾。剛從親子旅行回港翌日,我就收到記者朋友查詢及電台訪問邀請。提到家長教育,家長同盟當然不敢怠慢,必定發聲。 今次諮詢建議措施,包括校本、社區為本及全港家長教育活動、網上學習課程及職場家長教育課程、「快樂孩子運動」、家長教育的課程架構、進一步加強家長教師會及家長教師聯會的角色等。老實說,家長教育牽涉範圍廣泛,但其建議內容並不容易理解,更莫說要一般家長回應。 總體上,我十分同意加強對家長的教育,認識兒童和青少年的發展需要,以免過度競爭。然而避免過度競爭並非只在家長教育上落墨就能一蹴即就,孤掌難鳴,政府、學校、家長永遠是互動的三角關係。今天扭曲了的教育環境,是多年來文化與制度造成的結果,家長催谷子女,是因為學校對成績有要求,社會生涯出路對分數有要求;學校着重功課考試,是因為升學制度主要由分數定優次,收生以學生升學成績作招徠;除DSE外,如升中banding、直資制度容許面試收生,都令競爭文化進一步惡化及提前到初小和幼稚園階段。 如果學校不變,升學制度沒有多元出路配合,只繼續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及推出大量家長講座和課程,問題並不會解決。 家長教育須增情緒支援 事實上,現在學校及機構一直有為家長舉辦講座,小兒的學校今個學年平均每個月都舉行。文件提出「在其工作地點或職場附近的地點舉辦家長教育講座/工作坊」,明明家長最缺乏的就是時間,偏偏不提出要求僱主給予假期或在工作時間內舉行。我們連親子、共享天倫的時間也不夠,特別是每天超時工作的基層家庭,父母哪有額外時間參加家長培訓班?當然有選擇總比沒有好,但除了協助子女面對學業問題的課程外,家長教育範疇也應該增加對家長情緒需要的支援。其實,家長也是身心衰竭的一群,但這方面的諮詢卻是欠奉。 諮詢文件亦提到,要為十八區家教會聯會提供更多資源,但家教聯不等於區內所有家長教師會,家教聯的管理層有許多已經不是現職家長。事實上近年民間有很多不同的家長組織出現,包括家長同盟。我們的聲音應該不只被聽到,政府應好好利用今次機會把不同的家長聲音化為動力,一同為改善香港教育而努力。如果只繼續集中把推廣家長教育的資源放在家教聯會上,政府資源不但可能未能公平公開地給各大小機構NGO參與,亦可能會傾斜提供單一式的家長教育課程。 家教會應加強校政參與 家教會作為學校常設唯一家長組織,不應只着重舉辦聯誼活動,除舉辦家長教育活動外,好應該加強家校合作,做好溝通橋樑的角色。我不時收到家長求助,訴說仔女在學校遇學習壓力時十分無助。家教會作為家長組織應該發揮互相扶持的作用。一般的學習問題離不開家課和默測考,雖然教育局早有指引請學校諮詢家長,以制定適切的評估及家課政策,然而有幾多學校確切實行?若家教會可以在此協助家長參與制定相關政策,效果可能更實際直接。 我曾擔任家長校董,並參與家教會委員的工作,但深感一般家長對家長校董及家教會選舉的關注都不足夠。在推動家校合作和家長教育中,加大力度推廣家長校董和家教會的參與是非常重要和必須的基石。除了不是所有幼稚園有家教會外,有很多私立中小學亦沒有家教會及家長校董,政府應該設法在私校推廣家校合作。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試後的非常時期

踏入七月,相信各位同學和家長都開始進入放假狀態,期待已久的暑假即將來臨。好些家庭可能已經準備好外遊計劃,又或者至少已安排了各類型的暑期活動。事實上,很多學校在六月頭已經完成終期試,試後至暑假正式開始之前,整整一個多月都變成「非常時期」。 「非常」的意思,就是與整個學年平日課堂的內容和時間安排都可以很不同。首先,除個別未能在試前完成教學的學科外(但那為什麼這麼早就考試呢?由於要遷就TSA的開考?),大部分的學科已經不會再教導常規課程。肯花心思的學校,大都會安排不同的試後活動或另類學習經驗給同學,例如各類型的集體活動、比賽、表演預備、研習項目或外出參觀等等,令這非常的上學日子非常精彩;但可能仍有部分學校或老師,在常規教學課堂之外就不懂得安排有意義的課節,只會安排小朋友看教育電視、動畫電影,甚至要求同學自修或做補充練習,打發時間。而老師就爭取在課堂上批改考卷或處理各項行政工作,令學生不禁大嘆比平日上堂更苦悶。 自製「校本半日制」 教局默許? 試後的「非常時期」的另一大特色,是上學時間大大縮短。好些學校在午膳後就會放學,甚至取消午膳時間,直接讓同學回家。這無疑是在「小學全日制」的框架下,自製了「校本半日制」的平行時空。 翻查資料,對於營辦小學時數的要求,似乎除全日制指引要求每天留校約七小時及午膳時間一小時外,就只是課程指引要求每年及每個學習階段中,各主要科目達到一定的時數及比率,但並沒有明文規管學校可否彈性上課半日。觀乎現在的試後時間表,教育局彷彿默許了學校可以彈性安排上課時間。那就令人遐想,學校可否在全年的其他時間上(就算不是每一天,也可以是更多的日子)自製「校本半日制」呢?這究竟是不能也,還是不為也? 出席下午課節 家長可否自決? 我一向都相信,小學全日制的原意是希望有更多的在校時間,讓同學享受更豐富的學習經驗,與同學及老師好好相處,所以才會推動「還我真·全日制小學」運動。可是小學全日制的落實已經被扭曲,導致家長、學生甚至老師都怨聲載道,繼而有人要求回復半日制!但最後兩所半日制小學在今個學期結束後,就將會完成歷史使命;我亦確實認識有家長向學校要求繼續實施半日制,或容許家長自選是否參與下午課節。 「有得揀先至係老闆」,但香港的教育選擇的確很少,教育政策也未能幫助另類學習需要。不只沒有半日制,亦不許在家自學,令不喜歡主流學校的家長除以高昂學費投入國際學校,甚至出走他國以外,就別無選擇。若我們不及時大力改善本地教育制度及資助學校的情况,恐怕不止引起更多不滿,亦會令主流學校淪為次等教育之選。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塞翁失馬小一叩門

每年六月初都是小一入學統一派位公布時間。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我邀請了幾名曾經歷過叩門的家長,與一衆準備升小的家長分享經驗和體會。老實說,坊間一向不乏升學專家和校長教路的升學報道及講座,而我們亦不是希望教授入名校的捷徑,但礙於制度使然,家長希望盡最後努力的心態是可以理解。作為一個家長互助協會,我們都是過來人,只希望在大日子前,替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可以較輕鬆面對。 不用獎狀 靠幅畫獲取錄 有家長早在女兒K2時已一起選擇學校,並以女兒最喜歡的作為首選。當失落第一志願時,亦問准了女兒意願才叩門。在沒有全港冠軍獎狀及無特異功能下,女兒運用自己的興趣,親自畫了幅畫作為portfolio主頁送給學校。最後獲得取錄,是女兒成熟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亦是父母重視溝通同行之結果。整個過程充分體現女兒高度參與和自主性。 亦有家長儘管早已做好準備,計劃充足,但當失落首選時,徬徨的心情總會令人不知所措,打亂部署。身邊四處總有聲音不斷告訴自己某某校快要截止報名,再不行動就會「執輸」!最後報了廿多間學校,試過一天走三場,孩子也累透了。 回想當時,的確亂了陣腳,竟然叩了好些根本不符合自己要求,或條件比原校更差的學校。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也找到心儀學校。 派了第二志願本來已經是不錯,但有家長認為既然還有叩門機會就不妨一試吧。叩門的對象與絕大部分家長一樣是區內成績一線的學校。但有家長明知自己的是孖生子女,而他們的性格和學術水平也相差頗大,要這些一線學校同時收錄二人實在是高難度動作!叩門失敗可以預期。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原來當初派位結果已很好,既是粵教中又是小班教學已相當難得,最重要是讀書型的可以在校備受賞識;同時好動活躍、成績稍遜的亦得到包容。 心急濫叩 比原校更差照報 叩門肯定比考取是直私學位更難、更萬中無一。試想想,這是官津學校可以自由錄取學生的唯一機會,究竟學校想要什麼人呢?叩門位不會超過10%,扣除那些因關係穩入的,還有幾多是真正公開取錄的呢?老實說,要五歲兒童經歷這些高風險的考核去取得一個資助學位,可能相當不人道!奈何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是容許這樣。 在過去十多年,不斷新增的直資學校制度亦令到小一入學的惡性競爭蔓延全港,把早教和以學術能力為主的風氣推前到幼稚園階段。 身處香港的教育環境,家長處境的確不容易。但教育成長路漫長,切忌拔苗助長。每個小孩子的成長步伐和長處都不同,在香港單一的學校教育模式裏,勉強要子女在過早階段去迎合學校的要求,可能是窒礙未來成才的最大原因。 「叩門」本身就是一個偏頗的詞彙。我們是主動敲門希望入學,但並不是卑躬屈膝叩拜上學。家長好應該利用這個面試機會,讓學校認識真正的孩子,亦同時要看清楚這所學校和老師是否適合自己孩子的需要。緊記:選合適的而不是名牌的;處理好自己的心態情緒比獲得什麼情報、貼士更重要;切勿把壓力延伸放在孩子身上。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後TSA時代的方向

小三TSA肯定是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教育議題。經歷多年爭議,教育局牽頭成立的TSA檢討委員會工作了兩年多,終於出了個看似有助消除異化誘因的方案:不記名、不記校、10%抽樣考。但不消一個月的光景,那條留下讓學校可全級報考的尾巴就原形畢露,全港竟有近四成,180所小學申請全級應考今年的小三TSA!除有官立小學帶頭極端地有近九成學校參加外,亦有辦學團體全線屬校報考,而全港最大辦學團體的天主教亦公開呼籲學校應該全級考! 事已至此,一旦學校全級考,操練及課程異化的誘因就仍然存在,確實令許多反對TSA的朋友感到失望、憤怒、無奈。一些多年來努力爭取的人開始感到疲倦;更有人定論運動失敗,把責任推到爭取者上;在紛擾不斷之下,其他站邊看的人更加入勸退,或是早已無感。情况一如近年許多的社會運動一樣,吶喊過後並沒有帶來真正改變,剩下的只有更重的無力感。 但為人父母,我們並沒有放棄的理由。由TSA關注組起始至今,多謝各方一直以來支持及參與運動的人。如果沒有大家的起動,可能今天的TSA仍然是所有學校學生必須考、題目變得更艱深、教育局仍以TSA評核學校;而最重要的是可能從來都得不到社會的一絲關注,我們沉默的家長更不會明白自己參與教育改革的重要。「政府、學校、家長」這個微妙的三角關係,既互相角力亦需合作,才能為下一代建立更好的教育環境。TSA揭露了小學教育生態被操練和應試文化所扭曲的問題,未來我們需要投放更大力量去促進教育制度及文化的改變。 TSA只是教育問題的冰山一角,我們不會輕易放下,但整個基礎教育階段還有更多重要的大山,如升中呈分試、中一分班試,以至小學全日制、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直資制度等需要我們關注。 政府學校家長 互相角力合作 如果我們今天不滿意TSA的結果,可能是我們家長自己做得仍不夠,就得從自身上去付出更多。我們一向提倡家校合作,促進學校透明度。既然有人反對又有人熱中,足證明社會多元,但家長需要有充分的公開資料,在TSA、家課政策、評估政策,以至學校時間表等作出合適的選擇。下一代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和不確定性,聰明的家長都會知道,考試成績不再是單一的選校標準。什麼是Happy School,什麼是好學校,需要由我們自己去定義、選擇並影響其發展。若大家有留意近年一些標榜活動教學、愉快學習的學校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就要相信家長的取態將會是決定性。 在面向教育局和全港性的議題上,我們需要有代表性的家長組織繼續爭取。在面對學校時,除個人親自向老師反應意見外,我們亦需要更多有心人參與家教會和家長校董的工作,直接影響校本政策的制定。更重要是在各個崗位上,家長們要互相扶持及連結,才能把事情做好。向前看,自己孩子自己救,「後TSA時代」將會是家長全面參與孩子教育的開始。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免費考DSE 不如擴闊升學條件

早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估計政府錄得盈餘1380億元。這等天文數字對一般市民來說實在沒有什麼概念,大概只知道比興建機場三跑和高鐵的超支還要多!較引人注目的,反而是小小數目的一萬張海洋公園門票及免DSE考試費,後者一時間更成為了最大爭議的教育撥款項目。說到底,DSE是整個高中課程的總結評估,既然BCA和中一分班試都用公帑,政府補貼所有資助中學的學生應考其實也很理所當然,這1.8億元應該是經常性教育開資而非一次性「派糖」,只補助一個年度的考生實在是小恩小惠。 DSE為必要之惡? DSE一向被批評一試定生死,是學習壓力的根源。然而每個地方都總有一個統一考試,作為完成基礎教育的總結評估,證明學生達至的水平;這考試亦往往成為晉升高等教育的條件,因此常被稱為「必要之惡」。但有人質疑它究竟是否必要?今次財政司長免DSE考試費,不止令公眾得悉原來DSE需收費,中六學生原來也可以在校完成課程後不考DSE,真的求學不是求分數! 但實况卻是每所中學都以DSE為首要教學目標,就算你抵受得到衆人目光不報考,但都要接受一切為考試而設的操練、補課。 香港一向被詬病的填鴨式教育,學生為了應試只懂背誦答案,就算新加了通識科去培養分析力,結果仍是背答題技巧及得分標準。就算能在DSE脫穎而出,很多大學生仍被認為不夠主動參與討論,自主學習動機不足。在面對科技發展和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下,所謂的知識型經濟,不是指望能掌握多少書本上的知識,解難力、協作力、創新力及終身學習才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儘管香港社會出路單一,行業工種的階級仍然根深柢固,這些深遠的價值觀問題並不是DSE的錯,但集中以DSE成績去配對大學學位的升學制度,卻很值得檢討。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DSE其實有三類科目,除了我們熟悉的甲類高中科目外,還有乙類應用學習科目及丙類其他語言科目。乙類跟不少大學學科很類同,如會計、法律、酒店、中醫都有,更包括一些創意、媒體及傳播科目。可是應考生去年只有3000多人,比起高中科目的10萬考生相差極遠。為什麼這些重應用及生活化的科目,不受絕大多數的學校和考生歡迎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其認受性比起高中科目低得多,大部分資助大學都不把乙類應用課程視作基本入學條件考慮,只有一些科目會作個別或額外考慮。 最近一連兩星期家長同盟的《家長開咪》,走訪了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師生,了解一些罕有又不受公開試主導學習的高中書院。書院一直努力為學生創造考試成績以外的空間,包括自行開辦「創意藝術文憑」,惟在本地大學的認受性仍然成疑。 近年不少有能力的本地學生,都已經投向IB課程的懷抱,不只是往外國看,更有藉此升讀本港大學。 教改「三頭馬車」梁錦松、程介明、戴希立早前領頭成立了「教育2.1」,也提出減省DSE內容和校內評核,加強應用學習等個別學科,建議大學收生標準除成績外亦加入面試、學校推薦書和課外活動成就等。 大學聯招和各大專院校,都不應繼續因循過去的做法,宜多花心思完善招生制度,為學生提供空間培養成績以外更重要的素質。政府與其花錢補貼考試費,倒不如多花資源改善DSE課程的適切性,為學生多元出路,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