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養正:閱讀童書有感

一直以來很少接觸幼兒閱讀的書籍,正好趁香港書展的機會走入展區中的「兒童天地」,多了解童蒙刊物的種類,看看哪些適合小女閱讀。書展人頭湧湧,先是看到各種名人傳記、寓言小品及經典唐詩,內容雖是圖文並茂,且標榜幼童讀物,惟總覺得欠缺童心,似陳義多於啟發,重傳道而少了一份輕鬆。這些作品本質上是「成人導向」的文學多於兒童文學。 走到較大型的外國童書出版社,就會發現很多色彩繽紛的大本圖書。幾位小孩圍坐一旁,狀甚投入,好奇之下我也翻開其中幾本,不難發現,書本的確精美,內頁均為雙層卡紙對裱,易於翻閱,加之有不傷手的圓角書頁,設計細心。 書本主題多圍繞幼兒情緒管理和習慣培養,既實用又貼近生活。其中幾本圍繞七色的作品別開生面,設計者以同一系列的色彩幻化成大自然的圖案,紋理凹凸起伏,在視覺及觸覺上為孩子帶來刺激;又有幾本介紹人體結構,設計別出心裁,翻開書本即浮現立體圖形,而揭開小摺頁則別有洞天,再輔以簡單文字說明,既是延伸閱讀,亦能與讀者互動交流,饒有心思。 外國童書 設計細心寫出童真 然而,要數愛不釋手的是以兒童為本位的故事繪本。我的確很佩服這些童書的作者,能以童趣的眼光觀察事物,以率性的童真演繹世界。這些故事不在說教,但能引導孩子翻閱書本,投入故事,進而享受當中的樂趣。細看下,無論是語言對白、視角轉換、角色造型,還是場景設計,書中內容均小心斟酌。片言隻字,或已可引導孩子作天馬行空的想像,讓他們化身為主角,徜徉於現實與幻想之間。圖畫與文字相輔相成,有時埋下線索,有時補充說明,整個故事的敘事模式讓人覺得那是由連串圖畫呈現的兒童劇。 閱讀童書是一種心靈的發現,那份久違的赤子童真似被再次喚起。 誠如《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在書的序言所說﹕「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小孩子,只是多數的人都忘了。」今天初為人父,更要懂得代入孩子,尊重他們的心思和創意。 無疑,這些優秀的作品對啟蒙兒童的確理想,不過美中不足的是,讀物均以英語撰寫,讓人擔心孩子久而久之對語文的情感會傾斜英語多於母語;就是找到翻譯的童書,當中選擇的生活場景或模式均來自西方世界,孩子對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內蘊只會愈加陌生,甚至怕將來出於不理解而產生抗拒。 少本地好書 憂抗拒傳統文化 蒙以養正,如何能兼顧孩子的心理,既照顧美學設計,又能考慮傳統文化的輸入,說理而不說教,引導而不操控,成功鼓勵孩子閱讀,真的是一門學問。 台灣及內地已很努力往這方向發展,真的很期待在香港可以找到更多華文童蒙刊物,輔助家長及老師,培育我們的下一代。 文:陳得南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禮定尊卑 長幼有序

年終檢會議上,任教中一級的中文老師表示,同學其中一條命題作文的表現並不理想,建議明年替換。該題目名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原在提醒同學珍惜長輩的人生閱歷及生活經驗,然而不少老師發現同學選材有困難,此因學生缺乏與長輩相處的經驗。今天普遍同學未有與長輩同住,而且對長輩的印象模糊,無論是爺爺嫲嫲還是公公婆婆,不是分隔異地,就是甚少見面,最多是在大時大節才會碰面寒暄,關係陌生,情感疏離。我們很想學生寫出老人的「一寶」,沒料到他們家中竟沒有「一老」。 上下尊卑觀念不合時宜? 這不禁讓人思考,沒有與長輩相處的孩子會怎樣呢?很大可能就會不懂長幼有序、不辨尊卑之別。有些人可能認為「上下尊卑」的觀念已不合時宜,何必太過在意?不論是外甥還是姪子,姑表還是姨表,總之一律以洋名相稱,一來看似打成一片,關係融洽;二來有些長輩喜歡隱沒輩分,不想認老,故不願聽見「嫂嫂」、「伯伯」等稱呼;三來英語稱呼沒有中文般仔細分類,一聲「auntie」已包羅多人,舉凡嬸嬸、姑母、姨媽,甚至沒有血緣關係的一位女性街坊也可以此稱之,簡單便利。 兩代人如果有默契,知道尊重的界線還好,否則毫不避諱的直呼長輩姓名是出言不遜,不懂尊重。 我們今天沒有上一代那麼多親戚,的確讓某些身分失落了,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淡化稱呼,忽略人倫綱常。 自卑而敬人 才能建社會公德 文化概念需要生活場景的配合才有意義。我們今天雖難以再有幾代同堂,但家族聚首吃飯的機會仍然常有,無論是上座或是舉箸的先後仍應有一定的次序,否則就是目無尊長。在家如果沒有培養良好習慣,他日出外用膳仍我行我素,飛象過河,旁若無人,最終只會失禮人前。孩子如在家中已明白尊卑之分,回到校園就會知道尊師重道,懂鞠躬行禮;寫電郵給老師會選擇合適的語氣,得當的下款及應有的啟告語,這是禮貌的自覺;在車上見到長輩站立,會起身讓座;如在平緩路上行走,後輩自應讓長者先行,徐行其後,推而廣之就可傳揚關愛,外施仁義,建立和諧有序的社會了。所謂禮數其實就是要「自卑而敬人」,身為後輩要謙虛自持,以對方為尊,將來才會懂得禮讓他人。孩子在家如不懂稱呼長輩,不分長幼階級,內心自然不會有相應的尊敬,社會公德自亦無從談起。 輩分清晰 易拿揑人際距離 輩分清晰讓人更易拿揑人際間的距離,溝通時就可以做到大方得體,不卑不亢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日本,語言中包含敬語部分,目的正是表示說話者之間的社會階級及親疏關係,以表達適當的身分及禮貌。我們是儒家的發源地,卻反而諷刺地少了一份對傳統文化的執著,讓人特別惋惜。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經師易得,嚴師難求

幾位大學好友回味自己在學的點滴後,竟得出一個結論:每個人心裏總有一位嚴師。他可能給你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聞其腳步聲已如見其人;他總有一些高不可攀的要求,如默書達八成才及格;他有高亢的嗓門,聲聲入耳,經常挑剔你違規不當。那時的我們不能怎樣,亦不可以怎樣,最多是埋怨自己倒霉,交上噩運,閒時為這嚴師起渾號改別名,甚或將之刻在桌椅上,作為發泄。 回首從前 感激嚴師 然而,最諷刺的是,大家最感激的反而是那些在當時不受歡迎的嚴師。情感上,沒有人喜歡管束約制,內心亦不太願意服從權威,但回首從前,我們都感激各自的「嚴師」。老師「嚴肅」的一瞟的確讓同學更認真的學習;他們「嚴厲」的言詞直入心坎,成了當頭棒喝的提醒;事事「嚴謹」的態度則警惕我們不要粗心大意;而「嚴格」的要求就不只是訓練,更在磨練我們遇強愈強的鬥志。 要求嚴格 提煉學生修養 嚴師特別令人尊敬,全因他們對教育仍有熱誠。他們不介意學生不理解自己的好意,不擔心自己不受歡迎,只在意學生有沒有學懂為人處事。當要求學生雙手接受老師派發的習作,又或者規定先敲門才入課室時,其目的在教導何謂尊師重道;當老師鍥而不捨的追收功課,正提醒同學做事要認真盡責;當老師要求文件夾要整潔分明按類排好,就在訓練學生要有組織條理;當老師申明校服儀容要得體時,則點出衣著服飾要端莊合宜。這些潛藏的價值觀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雖然要求沒有評核,又與提升成績無關,卻是培養學生修養的重要一環。 我們就是靠這些嚴師在平日的執著中,與學生的角力中,提煉出各種公民的素養。 願做醜人 不靠「粉絲」認同 嚴師不易得,因為愈來愈多人不想做醜人,不想在處理學生行為上有太多摩擦衝突。事實上,做一位受學生愛戴的好人的確比較容易,只要放寬要求,容許學生遲交功課,上課可吃零食,對學生違規行為「睜一眼閉一眼」,的確活得更自在。行餘有力再開個專頁,加入學生群組,上載幾張自拍照,「粉絲」肯定眾多,師生關係定必融洽,民望自然高企。但我們要知道,教師來學校不是來交朋友,更不應靠「粉絲」來獲取認同。為人師表本來就指要作學生的表率,誨人不倦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只擔心破壞師生關係而不及時修正學生不當的行為,就等同姑息縱容。嚴與寬,緊與鬆是相對的,只有全部老師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成效才會彰顯,否則時鬆時緊,成效就會互相抵消。 傳統相信嚴師出高徒,確有其道理,我們固然要就學生的特性加以引導,但給予自由不等於放縱,適性發展也不是沒有框架限制。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願大家珍惜你們身邊那位擇善固執的嚴師。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行己有耻 父母需從小培養品德

友人新居入伙,他的一眾好友攜同孩子齊賀喬遷之喜,沒想到其中一位已過三歲的小孩竟令喜慶事帶來尷尬。這位小孩很有個性,不怕陌生人,先是旁若無人,穿著髒鞋單刀直入,然後隨即發揮滿溢的好奇心,四處探索,不論是暖風機還是遙控器,必然亂按。其所到之處如狂風掃落葉,書籍堆滿一地,甚至連屋主最心愛的模型也屍橫遍野,慘不忍睹。孩子父母間或口頭勸止,行動卻未有制止,有時還微笑回應,似乎認為問題不大。眾人見狀,當然為之着急,主人家心裏不會太好受,但又不好意思直斥其非,始終人家父母還未出手,只好打圓場的說﹕「不打緊,孩子活潑,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嘛!」主人家是大方回應,不過孩子沒有分寸是誰之過失?小小年紀竟已不怕大人?而且在別人家中竟如脫韁野馬,全不受控? 父母過度保護孩子心態 回想小時候,父母總提醒我們,但凡有客人來訪,定要主動問好,邀請相坐,向人倒茶,事之以禮,更莫說是前往長輩友人家中作客,我們更是正襟危坐,豈敢隨意穿堂過室,肆意把玩他人之物?我們從小已知道內外之分,學會看父母的眉頭眼額,在家不能任性,離家更要規行矩步,因為生怕被人皮裏陽秋,暗罵沒有家教。然而,最令人擔心的並不是孩子,而是父母過度保護的心態。部分父母可能認為孩子行為率真,沒什麼大不了,還嘗試解釋孩子不羈的行為,為孩子構想藉口,以作開脫,例如「小孩就是這樣,不用太認真」,又或者不想做醜人,怕影響親子關係。更甚的是抱有「大不了就賠償」的心態,以為金錢可以買起責任感。 三歲小孩當然天真無知,因此才要父母的身教言教,率真又怎能成為孩子自我中心,目中無人的藉口? 孩子不知耻 父母難辭其咎 孩子不知耻,父母難辭其咎,因為父母沒有向子女解釋在家以外要收斂行為,更未有從小加以培養,使之成為習慣。知耻的人會注意自己的行誼,會介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情形就好像我們不會在公眾地方隨處便溺,不會在港鐵車廂飲食喧嘩,你追我逐,因為我們知道任意胡為將換來旁人鄙視的眼神,失禮人前將令父母面目無光。人必自重然後人重之,自小不懂尊重自己的人將來是不會尊重別人的。三歲可以定八十,如果從小已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將來的人際關係定必不佳。父母似可暫時保護孩子,但縱容的背後正剝削他們學習與人相處的機會,加之愈遲去學代價就愈大,特別當孩子年紀漸長,進入校園,步入社會,才驟然驚覺,原來自己從來不是世界的中心,原來自己是那麼不受歡迎,原來早已被列入訪客的黑名單,那種衝擊將難以接受,到時或需更大的勇氣才可重新出發,做到行己有耻了。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