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經師易得,嚴師難求

幾位大學好友回味自己在學的點滴後,竟得出一個結論:每個人心裏總有一位嚴師。他可能給你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聞其腳步聲已如見其人;他總有一些高不可攀的要求,如默書達八成才及格;他有高亢的嗓門,聲聲入耳,經常挑剔你違規不當。那時的我們不能怎樣,亦不可以怎樣,最多是埋怨自己倒霉,交上噩運,閒時為這嚴師起渾號改別名,甚或將之刻在桌椅上,作為發泄。

回首從前 感激嚴師

然而,最諷刺的是,大家最感激的反而是那些在當時不受歡迎的嚴師。情感上,沒有人喜歡管束約制,內心亦不太願意服從權威,但回首從前,我們都感激各自的「嚴師」。老師「嚴肅」的一瞟的確讓同學更認真的學習;他們「嚴厲」的言詞直入心坎,成了當頭棒喝的提醒;事事「嚴謹」的態度則警惕我們不要粗心大意;而「嚴格」的要求就不只是訓練,更在磨練我們遇強愈強的鬥志。

要求嚴格 提煉學生修養

嚴師特別令人尊敬,全因他們對教育仍有熱誠。他們不介意學生不理解自己的好意,不擔心自己不受歡迎,只在意學生有沒有學懂為人處事。當要求學生雙手接受老師派發的習作,又或者規定先敲門才入課室時,其目的在教導何謂尊師重道;當老師鍥而不捨的追收功課,正提醒同學做事要認真盡責;當老師要求文件夾要整潔分明按類排好,就在訓練學生要有組織條理;當老師申明校服儀容要得體時,則點出衣著服飾要端莊合宜。這些潛藏的價值觀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雖然要求沒有評核,又與提升成績無關,卻是培養學生修養的重要一環。

我們就是靠這些嚴師在平日的執著中,與學生的角力中,提煉出各種公民的素養。

願做醜人 不靠「粉絲」認同

嚴師不易得,因為愈來愈多人不想做醜人,不想在處理學生行為上有太多摩擦衝突。事實上,做一位受學生愛戴的好人的確比較容易,只要放寬要求,容許學生遲交功課,上課可吃零食,對學生違規行為「睜一眼閉一眼」,的確活得更自在。行餘有力再開個專頁,加入學生群組,上載幾張自拍照,「粉絲」肯定眾多,師生關係定必融洽,民望自然高企。但我們要知道,教師來學校不是來交朋友,更不應靠「粉絲」來獲取認同。為人師表本來就指要作學生的表率,誨人不倦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只擔心破壞師生關係而不及時修正學生不當的行為,就等同姑息縱容。嚴與寬,緊與鬆是相對的,只有全部老師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成效才會彰顯,否則時鬆時緊,成效就會互相抵消。

傳統相信嚴師出高徒,確有其道理,我們固然要就學生的特性加以引導,但給予自由不等於放縱,適性發展也不是沒有框架限制。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願大家珍惜你們身邊那位擇善固執的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