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不要「想當然」

家中最近請了新工人,為了讓她更好的適應工作,我們家就事先安排職前培訓,如電器的使用、照顧小孩的事宜,又安排了認識社區環境半日遊。自以為調適應該處理得不錯,可惜,出乎意料之外的事總是接連不斷,例如用未汆水的豬肉煲湯、先抹地板再來吸塵、將嬰兒與大人的污衣一起掉進洗衣機清洗。

出現這些問題當然與文化差異及生活習慣有關,但歸根究柢,還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把所有事都視之為理所當然,部分自以為是簡單的常理,就沒有向工人清晰交代。一個家庭的運作對一名來自其他國家的外人來說,還需時間逐步學習,只是我們身處其中,習慣成自然而已。

我們教學的生活中有多少事如上述情况一樣,總覺得是理所當然呢?一直行之有效的教學法會不會覺得仍適用於所有學生?曾經獲得成功的經驗、彪炳的戰績會不會令自己趨於停滯而看不到盲點?

最怕有一天寧願相信學生不夠用功,也不願踏出舒適區,在教學上作出改變,結果讓教學的資產變成了包袱。

「當年兩個會考我都捱過啦」

此外,我們的教學信念與我們的求學經歷有着密切的關係,訓育學生時不多不少總會代入自己以前成功的學習經驗,例如回憶自己如何歷盡艱辛,怎樣在龐大的考測壓力下挺過來,然後說了句:「我以前經歷兩個會考也沒問題,真不明你們有什麼壓力!」總覺得以前的人可以一路走來,新的一代也一定可以這樣走過去,不經意之間可能就否定了今天學生正在面對的壓力。以前的老師會用激將法磨練我們,常利用難度高的練習「打擊」我們,總希望我們可以遇強愈強,但我深信今天一定要多考慮學生的性格及承受能力才可照辦煮碗,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今天的社會比我們以往的學習環境要多樣豐富,家庭的問題亦愈趨複雜,教學如太先入為主,滲入太多主觀的判斷,定會限制我們啟導學生的角度。相反,若我們保持開放的心胸,轉個角度思考學生的特質,或可因勢利導,發揮最好的效果。例如當我們覺得今天的人不踏實、沒耐性,換個角度是因為他們懂得靈活變通,喜歡從實踐中學習;今天學生很自我中心,但同時也反映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願意表達己見,不會人云亦云;學生看似衝動冒進,沒有深思熟慮,那正因為他們仍有理想,滿有熱誠。事情本是一體兩面,選擇合適的角度,就不會一葉障目了。

有主見定自我中心 一體兩面

開學在即,我們定要放下「想當然」的想法,特別是中一新生初來甫到,對中學課程只有粗淺認知,科目驟然增多必加重其學習壓力,可以想像,如沒有適切的協助必會打擊其學習自信。唯有更開放及包容的引導才可讓我們發現同學的需要,以助他們融入新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