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養正:閱讀童書有感

一直以來很少接觸幼兒閱讀的書籍,正好趁香港書展的機會走入展區中的「兒童天地」,多了解童蒙刊物的種類,看看哪些適合小女閱讀。書展人頭湧湧,先是看到各種名人傳記、寓言小品及經典唐詩,內容雖是圖文並茂,且標榜幼童讀物,惟總覺得欠缺童心,似陳義多於啟發,重傳道而少了一份輕鬆。這些作品本質上是「成人導向」的文學多於兒童文學。

走到較大型的外國童書出版社,就會發現很多色彩繽紛的大本圖書。幾位小孩圍坐一旁,狀甚投入,好奇之下我也翻開其中幾本,不難發現,書本的確精美,內頁均為雙層卡紙對裱,易於翻閱,加之有不傷手的圓角書頁,設計細心。

書本主題多圍繞幼兒情緒管理和習慣培養,既實用又貼近生活。其中幾本圍繞七色的作品別開生面,設計者以同一系列的色彩幻化成大自然的圖案,紋理凹凸起伏,在視覺及觸覺上為孩子帶來刺激;又有幾本介紹人體結構,設計別出心裁,翻開書本即浮現立體圖形,而揭開小摺頁則別有洞天,再輔以簡單文字說明,既是延伸閱讀,亦能與讀者互動交流,饒有心思。

外國童書 設計細心寫出童真

然而,要數愛不釋手的是以兒童為本位的故事繪本。我的確很佩服這些童書的作者,能以童趣的眼光觀察事物,以率性的童真演繹世界。這些故事不在說教,但能引導孩子翻閱書本,投入故事,進而享受當中的樂趣。細看下,無論是語言對白、視角轉換、角色造型,還是場景設計,書中內容均小心斟酌。片言隻字,或已可引導孩子作天馬行空的想像,讓他們化身為主角,徜徉於現實與幻想之間。圖畫與文字相輔相成,有時埋下線索,有時補充說明,整個故事的敘事模式讓人覺得那是由連串圖畫呈現的兒童劇。

閱讀童書是一種心靈的發現,那份久違的赤子童真似被再次喚起。

誠如《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在書的序言所說﹕「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小孩子,只是多數的人都忘了。」今天初為人父,更要懂得代入孩子,尊重他們的心思和創意。

無疑,這些優秀的作品對啟蒙兒童的確理想,不過美中不足的是,讀物均以英語撰寫,讓人擔心孩子久而久之對語文的情感會傾斜英語多於母語;就是找到翻譯的童書,當中選擇的生活場景或模式均來自西方世界,孩子對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內蘊只會愈加陌生,甚至怕將來出於不理解而產生抗拒。

少本地好書 憂抗拒傳統文化

蒙以養正,如何能兼顧孩子的心理,既照顧美學設計,又能考慮傳統文化的輸入,說理而不說教,引導而不操控,成功鼓勵孩子閱讀,真的是一門學問。

台灣及內地已很努力往這方向發展,真的很期待在香港可以找到更多華文童蒙刊物,輔助家長及老師,培育我們的下一代。

文:陳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