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遊戲:靈感泉源

有家長體驗過外地的遊樂場後,對本地的同名產物不禁搖頭嘆息。我們也期望能探究因由,對症下藥。其中,有遊樂空間設計者表達各種顧慮,擔心成品不夠優越,又要承受旁人的目光評價。身處巨大壓力下,如何是好? 不如試試重新喚醒我們的內在小孩,想像遊戲中的小朋友,滿腦子古靈精怪,只求當下好玩開心!如果認為與兒時的小孩相距甚遠,不如試試由現代學前教育鼻祖Friedrich Fröbel一手開發的Froebel Gifts開始,以球體、立方體和圓柱體為基本形態,自由拼湊配合,來玩一趟吧! 小玩具啟發偉大建築 Froebel Gifts不但令其創建幼稚園的學童受惠,更推動愈來愈多幼稚園跟隨採用,其影響力更伸延至藝術界及建築界。藝術及設計學院Bauhaus School(包浩斯)的創辦人Walter Gropius招聘的首個教師不是來自同業,而是洞悉基礎創意構圖的幼稚園教師。在建築界享負盛名的Frank Lloyd Wright,雖然從未正式修讀建築,兒時的一套Froebel Gifts玩意,卻啟發其創意思維和深度思考,一步一步引領他走向殿堂之路。 另一位建築界大師Buckminster Fuller,年幼時也愛玩Froebel Gifts的連結和桿子,為日後名聞於世的Geodesic Dome網格穹頂撒下種子。著名雕塑藝術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兒時遙望富士山的風景,孕育了建設Play Mountain的突破構思,Froebel Gifts更一脈相承,在其遊樂地景的傑作包括Piedmont Park、Kodomo No Kuni Playground及Moerenuma Park中,均用上基本線條和立體形狀,意態創新抽象,大大增加了小朋友自由想像和隨意演繹的空間。 智樂人為尋找靈感,也經常角色扮演,務求代入小朋友的角度和心態。在豐物道蜎山窿公園的渠管遊樂裝置項目中,設計師預備了不少圓筒形狀及半開邊的廁紙筒,然後,在辦公枱上堆堆砌砌……究竟可堆至多高?半開與整個拼合,有什麼好玩?斜放又會發生什麼事?一個個問題引發連串想像,最終成為了大受小朋友歡迎的遊樂場,你有去過玩嗎? 中環街市試玩創意滑梯 我們的靈感還來自小朋友,例如在2018年6月啟動的小小遊樂場規劃師計劃中,便有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的18名學生,為改造社區遊樂空間,帶來不少創新啟發,包括在校園外的公共空間玩樹屋、在籃球場創建迷宮,甚至校內的後樓梯也可變成休憩小天地,有小豆袋椅、滑梯和波波池。 在小朋友的眼中,處處都可以玩,大人的職責就是確保遊戲既安全又好玩。為進一步向各界展示這個融合兒童心思和專業設計的好玩成果,我們更將滑梯移師至「2022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中,歡迎大家由即日至10月26日來中環街市見識一下,展期內的星期六、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更可親身試玩! 文:王見好(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病童重獲實體遊戲支援

我們相信遊戲是兒童的基本需要,健康時要玩,患病也要玩。智樂自1994年便開展醫院遊戲服務,關顧病童的身心福祉,受惠人次平均每年達35,000人。2020年1月底遇上世紀疫症,服務剎時叫停,我們唯有轉戰線上,配合遊戲包的分發,力求繼續照顧病童;兩年多以來,派發數量多達17,000份。 自5月底獲悉實體服務開綠燈的消息後,我們的醫院遊戲團隊兩個多月以來,已陸陸續續重返6間公立醫院,包括香港兒童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將軍澳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瑪嘉烈醫院及明愛醫院。 與醫護互動 完成骰子拼圖 為打造重遇的良好印象,我們精心製作各具特色的見面禮。例如「骰子立體拼圖」,包含兩粒骰子,其中一粒由小朋友自行貼上特定貼紙,另一粒的貼紙則需要向醫護人員收集,才可將兩粒骰子拼合,遊戲雖簡單,過程卻十分有趣。至於「小手指、大意思」遊戲則以主題卡鼓勵小朋友向大人打招呼,除了得到對方的真人回應,更可獲取相應的貼紙。 「骰子立體拼圖」——由兩粒骰子組成,貼上貼紙後將兩粒骰子拼合,看看如何合湊成完整圖畫。(作者提供) 「小手指、大意思」——鼓勵小朋友與醫護人員打招呼,以獲取對方回應和相應貼紙。(作者提供) 透過見面禮打破隔膜,促成歡樂互動是醫院遊戲師重回病房的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回應嚴謹的防感染措施。新常態下,醫院遊戲服務必須一對一,選用的遊戲物資也屬單獨專享及一次即棄。面對初生至18歲以下的廣大服務對象、形形色色的醫療程序至五花八門的病童喜好,醫院遊戲師必須從容量有限的遊戲百寶袋中,精闢善用各種物資,扭盡六壬地回應小朋友的不同需要;例如紙杯、舌壓棒和毛毛條,既是手工遊戲的百變材料,又可變成磁力共振小玩意,與小朋友一邊製作,一邊講解。 製作小玩意——遊戲師運用紙杯、舌壓棒和毛毛條等材料,與小朋友一同製作磁力共振機,為檢查做好準備。(作者提供) 小朋友患病時的狀况無法預測,在病房駐守的醫院遊戲師正可回應突發需要,例如曾有一名3歲女童拒絕食藥,醫院遊戲師立即評估其身心狀况,繼而送上互動遊戲卡以平復情緒;玩了一會,小朋友便願意合作,乖乖把藥吞下。 病房中最常見的醫療程序首推抽血,醫院遊戲師過往會以抽血公仔將程序一一講解,讓小朋友認識及明白,甚或表達憂慮或想法,再逐一解釋和引導,因為小朋友需要預備的,除了認知上,還有情緒和心理層面。疫境下,我們製作了抽血平面遊戲,特設的靜電貼紙更可無限循環任貼,最適合需要重複操作以緩解不安的小朋友。我們明白患病沒法選擇,但如何面對疾病,卻是一道開放題,而遊戲正是陪伴病童走過病榻光景的重要開心良方! 抽血平面遊戲——在防感染措施下,以此遊戲回應小朋友的治療需要,特設靜電貼紙可循環任貼。(作者提供) 文:王見好(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1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童參與建理想樂園

本港的兒童遊樂場被人詬病多年,常見的評語離不開「罐頭式倒模」、「沉悶」、「欠刺激」、「不適合我玩」等,有小朋友面對吸引力欠奉的遊樂場便會過「場」而不入,以雙腳來投票。 近年卻有令人喜出望外的遊樂場接連登場,小朋友和家長不惜舟車勞頓也要來朝聖,高峰時更有旺過花市的盛况出現,說的是2018年12月啟用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而於2021年8月開放的東啟德公園彩虹樂園,除吸引跨區家庭前來體驗,也為鄰近街坊營造早晚相宜的社區遊樂空間。 小專員集思廣益 夢想成真 為何上述兩個遊樂場可突圍而出?原因是除了有致力推動遊戲的我們,以遊樂環境顧問的身分參與其中外,更史無前例地引入了兒童一同參與,讓主要使用者——小朋友的聲音被罕有地聆聽,而其想法亦被認真地看待。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的兒童參與名為「智樂小小遊樂場專員培育計劃」,來自2間學校共17個初中生,在為期14個月的計劃中,透過兒童友善的方法來認識遊戲、體驗遊樂場、孕育共融意念、投入設計,並親身以模型及畫作向建築署的專責團隊表達想法。其後,園境師把意見綜合整理後,更向小專員們講解觸感牆及玩水區地面遊戲的設計藍圖,又帶領大家在工地外圍檢視進度。最後,遊樂場建成後,少不了讓這些小專員優先試玩及在開幕禮上獲邀見證重要時刻。目睹意見被採納並變成真實,小專員都感到很偉大,更認為遊樂場是屬於小專員的,歸屬感滿溢! 小學生投選好玩遊樂設施 至於東啟德公園彩虹樂園的兒童參與,則更為精煉簡約。先以工作坊讓毗鄰小學的學生們理解樂園的改造背景,再認識各種好玩又合適的遊樂設施後,便以貼紙投選心中所愛;工作坊另設延伸答問和對話,讓我們進一步掌握孩子們的喜好因由。設計師在思考用家的想法後,也舉行了會面回饋環節,貫徹與小朋友有交流兼有交代的互動原則。樂園中大受歡迎的人力滾輪(即倉鼠圈),正是用家高票投選的結果。 有人或會認為小朋友懂得不多,甚至未有能力表達所思所想。我們卻深信,在遊戲這一塊領土,孩子的意見、行為和感受都應當被尊重,關鍵在大人有否/能否/可否以兒童友善的方式用心參詳、思量和琢磨。2019年《施政報告》提及改造康文署170個公共遊樂空間,過程中會鼓勵和促進社區參與和民間共議,據知兒童的聲音也會包括在內,期待! 相關短片:youtu.be/YVunbIMa6gk 文:王見好(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6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永遠懷念馬登夫人

香港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爭先奪標的風氣蔓延至小朋友的成長領域。為了將童年還給小朋友,讓孩子重拾遊戲的樂趣和純粹,我們多年以來一直默默耕耘,謹遵創始人馬登夫人(Mrs Anne Marden)的言傳身教。 (作者提供) 兒童遊戲推手 時鐘重返30多年前,「勤有功戲無益」的傳統觀念根深柢固,馬登夫人卻率先關注飽受大眾忽視的兒童遊戲,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智樂)就在她的眷顧下,於1987年正式成立。 仁愛、善良、溫柔兼具知性美的馬登夫人,在智樂誕生後擔任主席一職至1991年,其後一直以名譽會長身分諄諄教誨,步步帶領;除親身促成於1989年啟用的京士柏公園兒童遊樂場,為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打開遊樂世界的一片新天新地,更啟導了20多年後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小朋友今天得以玩沙又玩水,全靠前人的一步一腳印! 馬登夫人心繫小朋友的健康成長,全方位推動兒童遊戲的方針,見諸往後發展的每一個項目,計有在難民營和監獄內建設遊樂場、醫院遊戲、玩具圖書館、屋苑遊戲、校園遊戲、歷險遊戲、大自然遊戲、遊戲街、遊樂車、遊戲萬象館等。此外,馬登夫人更具遠見地提出鼓動大人認識遊戲的重要,於是,智樂的連串培訓藍圖因而萌芽生長,而永久培訓場地——安妮馬登智樂學院的出現,也全賴其家族基金的慷慨斥資,全力支持。 事必躬親建榜樣 着重身體力行的馬登夫人,事事親力親為,由內部討論至對外事務、本地推動至國際會議、遊戲活動甚至施工地盤,無一不見她的身影;無論倡議游說、案頭撰文、台上陳辭,馬登夫人也事必躬親,其嚴謹認真的態度,啟發了智樂全體上下的視野,成為了我們仰望學習的典範榜樣。 馬登夫人於5月31日與世長辭,享壽96歲。她的無私付出和長久奉獻,香港人將銘記於心;她的慈愛、她的笑容、她的教導,智樂人會一直長存心坎;她的啟迪、她的高瞻遠矚,將成為我們的明燈,照亮推動兒童遊戲的漫長路上,薪火將必相傳! 感謝您,馬登夫人!在您引領下一路同行,是我們的榮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王見好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1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遊戲協助孩子做快速測試

疫情緩和下,莘莘學子陸陸續續重返校園,回復相對正常的學習生活。惟政府規定,所有學生每日都要做快速抗原測試,是陰性結果才可回校。 對大人而言,快速測試可算簡單;但在小朋友眼中,特別是幼稚園學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對這個孩子復課新增的例行公事,已掌握了嗎?是戰戰兢兢?還是一籌莫展? 我們的醫院遊戲師相信,只要預先做好準備,讓孩子理解所謂何事,繼而接納及安撫由快測而來的情緒和感受,便有助小朋友接受及配合快測一事。那麼,準備什麼,如何準備? 講解快測流程 遊戲預演步驟 首先需要辨清孩子的年齡、性格及對快測的印象和認識,才能安排最合適的預備方案,最了解孩子的一定是爸爸媽媽吧! 例如講解的方法會根據年齡而有所不同,年長的可採取事實陳述,年幼的可選趣味比喻或自創故事,甚至以公仔玩模擬遊戲。家長可在孩子面前,為公仔做快速測試,更可不斷重複,甚至轉換角色,讓孩子透過遊戲或預演來熟習步驟程序,更可代入角色,表達想法及感受。 家長亦可預先向小朋友講述實體復課的流程,不可不提的是新加的快速抗原測試,當天早上再提醒。當工具放好了,由小朋友發號施令,如以OK手勢或點頭示意,家長接收到孩子已準備妥當的信號,才開始採樣。這一個小小安排可加強小朋友的掌控感,不可小看! 理解孩子不適 安撫情緒勿强迫 在採樣時,小朋友有可能不合作、猶疑、退縮、抗拒、掩面、逃跑,甚至哭起來,家長要以同理心理解及接納孩子的不適、不安、無助、緊張或恐懼,先安撫孩子的心情,才處理快測的事情。不妨先來鼓勵讚賞,小朋友的每一小步均值得家長給予肯定;再細心觀察、溫柔詢問,了解發生什麼事,才作相應行動,切忌切忌切忌強行採樣。務必緊記,印象和經驗是累積而來的,正面經驗有助建立信心,負面的則百害而無一利,不要令快測變成苦差,造成復課陰影,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當孩子對測試感到緊張或害怕,家長可試試不同的減壓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最簡單的是請孩子緊握拳頭、揑揑紓壓球,或緊抱深愛公仔、數數字、閉起眼睛玩想像遊戲等。 快速測試不是一次便完事,在上課日需要天天做,那麼,家長可發揮小宇宙,將快測變成挑戰或任務,讓孩子累積印章或貼紙;當達到指定目標,不要吝嗇大力讚賞,更要履行定下的承諾,創造正面經驗。祝願小朋友和家長stay positive, test negative! 文:王見好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6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為孩子創造趣味暑假

望着日曆,新冠病毒肆虐已超過兩年。其間,小朋友可曾無拘無束地呼吸清新的空氣?有見過口罩下喜怒哀樂的微表情嗎?能不能放任自在地觸碰探索過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呢? 與孩子討論日程安排 我們心繫小朋友,更擔心防疫措施對他們帶來的衝擊。有關體能變差、肥胖趨勢、視力問題、社交焦慮、情緒波動等種種新冠後遺,已引來專業團體及志願組織的關注。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提倡的4大權利包括: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及參與權。在抗疫大勢下,除了保障身體健康外,怎樣照顧小朋友的各個成長範疇呢?想重拾錯失了的發展黃金期,還有可能嗎? 身處這個不像暑假的特別假期,家長唯有把握機會,盡力而為吧! 小朋友在過去停課、網課、復課的急變學習模式下,對維持基本的生活規律已顯吃力,所以,在相對而言輕鬆的長假中,更需要制訂日程,建議包含6大範疇: 學習:保持學習態度,惟時間不宜太長,項目也毋須過多 遊戲:由小朋友決定何時玩、玩什麼、玩多久 娛樂:約定與家人一起欣賞電影和電視節目,輕鬆一下 社交:無法親身見面,也可善用科技,以視像溝通互動,促進社交接觸 家務:讓孩子分擔可應付的小家務,如掃地、收納衣物、分類小食 休息:保持良好睡眠習慣,不宜過夜就寢,更不應日上三竿才起牀 制訂日程時,可與小朋友一起討論,以加強孩子的參與感、投入感和責任感;箇中的活動,更應依據孩子的性格喜好,那成功執行的機率便會更高。在急劇轉變的無力環境中,不可小看點點滴滴,微小成果也有助提升小朋友的自我掌控感。 擲骰決定當天午餐 當家長需要居家辦公,不妨將日常生活趣味化,既增加親子互動,更可趁機鬆一鬆,點子包括: .試試擲骰子或玩抽獎以決定當天的午餐,為肚皮帶來驚喜 .請小朋友估算家長網上開會的發言時間、說「我」的次數或與會人數等 .小休時,邀請小朋友當體能導師,一起伸展筋骨,動動四肢 .為創造期待感,可與孩子來個約會,如玩遊戲、看故事書。緊記遵守約定 .遊戲完畢,以奇幻方式玩收拾,如想像自己變成磁石超人,把玩具一吸消失…… 日子艱難,但還是要過。為了孩子,爸爸媽媽請加油勇往直前!祝願大小朋友度過一個好玩又難忘的早來暑假! 遊戲點子資源︰bit.ly/3DwufHr 文:王見好(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1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看得起遊戲:居家抗疫玩遊戲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幼稚園和小學的小朋友早在1月14日或以前已暫停面授課堂及所有校內活動,近日政府更宣布提早放暑假,最快復活節後才恢復教學。雖說是「暑假」,但筆者執筆時,確診數目仍然持續高企,看來莘莘學子放假也只能留在家中避疫。但長長一日,小朋友如何打發日子? 我們相信遊戲是小朋友健康成長的關鍵元素,即使在疫情下,身處不確定的環境中,遊戲都有助穩定孩子的情緒。因為遊戲可提供抒發渠道,讓孩子重整所見所聞,甚至為生活賦予掌控感。 文具、紙盒自製小遊戲 那麼,玩什麼?只要有玩的心思,其實種種物件也可變成好玩玩意。以下列舉由家中常見物資引發的多個遊戲點子,期望拋磚引玉,激起大家的童心,與小朋友暢玩! 打孔機發射台: 將樽蓋以膠紙貼在打孔機上,放入小毛球或以廢紙搓成的小紙球,再以杯、筲箕或各式容器設置為目標,一按,放手,小球隨即一飛冲天!能否直達目標,就要考考眼界和力度了,即刻開始玩吧! 打孔機發射台(作者提供) 筆倒塔: 將數十支筆放入電線膠紙的紙圈內,稍加整理,令其自行企立;然後輪流抽起一支筆,看看那個最終令筆塔倒下來,誰獲得最多筆! 筆倒塔(作者提供) 文件夾移動水珠: 在白紙畫上圖形或通道,再套入透明文件夾中,滴上水珠,然後上下左右擺動文件夾,看看可否以巧手引領水珠,直達目標;又可加入多粒水珠,來一場水珠追逐賽。 文件夾移動水珠(作者提供) 紙盒層層疊: 將不同款式的紙盒由低開始,輪流疊起,看看誰令紙盒塔倒下;想挑戰難度,可將疊起的紙盒一併拿起來,再放在另一紙盒上,看看最終可累積堆起多少個紙盒。 紙盒層層疊(作者提供) 文:王見好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6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幼稚園也可玩遊戲?

2017年初教育局公布《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要求「半日制及全日制幼稚園,應分別每日安排幼兒參與不少於30分鐘及50分鐘的自由遊戲」。消息引來幼兒教育界議論紛紛,究竟如何運作推行?何謂「自由遊戲」?怎樣納入校本日程?教職員如何配合?有需要安排在職培訓嗎? 作為推動兒童遊戲的我們,對當局的宣布感到無比欣慰和興奮,因為我們相信小朋友在哪裏成長,哪裏就應該有遊戲,所以,招收年幼至2歲8個月小朋友入讀的幼稚園,也應當提供遊戲。 西方愈趨重視自由遊戲 放眼海外,愈來愈多西方國家視自由遊戲為學前教育的其中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於2017年6月發表關鍵指標報告,就學前教育的各個範疇作廣泛研究及系統分析,其中發現自由遊戲時間(free play time)由2011年時仍未有顯示,至2015年獲八成國家撥入為課程範疇之一,顯示短短4年間,自由遊戲贏得高度重視,呈現飛躍進展。 反觀本地,業界為了配合教育局的全新指引,各出其謀,各師各法。事實上,有辦學團體及個別幼稚園早已採用不同的教學法,如華德福、瑞吉歐或蒙特梭利;各個以兒童為本作核心的教學理念中,也可發現遊戲的身影。 培訓教師 打破「要管要教」框架 在逾1000間幼稚園中,有5間幼稚園於2017/18學年參加了我們的「種子學校培訓計劃」,安排教師接受系統化的知識培訓,再於示範課觀摩,繼而在自立課中嘗試推行。經過多個指導、討論、實踐、反思環節中循環往返,種子學校得以鞏固所思所想和所行所學,發展出一套實踐自由遊戲的校本方案。至2020/21學年,計劃已推行4屆,累積參與的幼稚園達29間。 從種子學校的反映顯示,教師由早期的迷惘模糊、矛盾掙扎,至後期茅塞頓開、豁然了悟,在自由遊戲時打破「要管要教」的框架,甚至信心滿滿地在教師與遊戲工作員的角色中轉換,證明我們的方法可行有效。當然,在校園推行自由遊戲仍然充滿挑戰,何處存放物資?怎樣妥善安排日程?如何配合全校不同班級?怎樣承接推行的知識和技巧?有何良方向家長推廣? 那麼,教師為什麼願意排除萬難,披荊斬棘也要推行自由遊戲?因為見證了小人兒自由自在、認認真真地玩,既表露真性情和可人可愛的另一面,更展現了學術以外的各種能力,如在自由遊戲上學日跳紮紮地走入校園的自主動力,在爭取遊戲物資展現的圓滑社交技巧,在有限的遊戲時間迅即平復情緒的過人能耐,在變化改造遊戲時源源不絕的驚人創意,在投入遊戲時表現的百分百專注,在玩冒險遊戲時的自我評估……種種均與全面發展有關,不就是兒童成長的重要指標嗎? 文:王見好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只建一半的遊樂場

我們相信,遊戲是小朋友的事,將遊戲交給小朋友,自是理所當然。「二份一遊樂場」因而誕生,即由我們先行創造一半,其餘一半交由小朋友接手,拼、合、加、減、合體或分拆。 加、減、合體或分拆 小孩動手創造遊樂場 這個項目概念源自海外流行多時的冒險遊樂場。智樂早在1999年已於維園舉辦「歷險遊樂日」,在其後各個計劃和活動中,也可見冒險遊樂場的個別元素。因為我們相信冒險遊樂場的存在價值,近年遂決定大張旗鼓重新推廣,內組專責團隊,外求資深專家協助,項目終於在去年1月以全新面貌登場,在本地化演繹下,成為「二份一遊樂場」。 歷經疫情反覆,「二份一遊樂場」被迫延期又擱置,幾經波折在今年3月捲土重來,繼而在6月再辦;於本月初啟動的這一次,更屬跨年的兩個月活動。「二份一遊樂場」經歷多次舉辦和推廣,部分家長已漸漸掌握其特色,但有些仍然需要溫馨提示。 首個提醒是毋須過分擔心。有家長擔心安全、擔心孩子爬得太高、擔心孩子跑得太快、擔心孩子力氣不夠、擔心孩子不懂得……聚焦在孩子的不足,卻看不見小朋友正在透過冒險挑戰來突破自我,例如征服3倍身高的木梯、在天幕斜面上瀡下來、在平台繩網上又爬又跳,都是小朋友從遊戲中獲得的成功,點滴累積,造就勇敢、加強認知,自我評估的能力亦在一點一點養成呢! 把遊戲主動權交回小朋友 有時家長又會把成人的目標和標準加諸在遊戲中,建議這樣、要求那樣,猶如直升機在孩子頭上盤旋不去,卻忘了小朋友才是遊戲的主人。那麼,不如把遊戲的主動權交回小朋友手中,試試以欣賞的角度,換上童心來見證孩子的遊戲。當孩子樂在其中,願意主動嘗試,成不成事還重要嗎?孩子才不過是孩子,要求孩子表現得像個大人,看來標準過高了吧! 在遊戲中,每個小朋友的表現都有不同,相同物資也會因個別小朋友的認知有別、經驗不同而玩得大相逕庭。所以,請家長擁抱多元和轉變——車胎可以由草地上的障礙陣,經孩子一手變成層層堆疊的車胎牆,或汽水箱新車的真車胎。甚至有小朋友把多個車胎以彈性布包裹起來,製成一張看來舒服得不得了的彈牀! 上述的遊戲畫面來自早前的活動,究竟在這次兩個月的活動中,小朋友又會玩出什麼遊戲來?熱切期待那一個又一個的「二分之一」。家長如想參與,請留意智樂臉書專頁的相關帖文公布。www.facebook.com/PlayrightHK   文:王見好(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遊戲的魔力

在老師口中不懂扭水喉的一名特殊需要小朋友,為了玩水,竟然自動自覺走到水喉前,伸出不太靈活的手來,一下一下把水喉扭開,端着水玩水去了!一名慣性在校門徘徊、纏着媽媽不放的幼稚園小女生,當時間表出現自由遊戲的那一天,居然爽爽快快說拜拜,頭也不回直奔班房去!課堂上默不作聲兼內斂欠反應的小女孩,在玩遊戲時彷彿變了另一個人——一個鬼主意多多兼有大將風範的小領袖躍現眼前。 上述令人嘖嘖稱奇的動力、主動和轉變,在推動自由遊戲的「智樂人」眼中,卻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只因我們相信遊戲的魔力。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說明:「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言下之意,遊戲是兒童的基本權利。 遊戲是孩子本能與基本權利 我們更傾向主張,遊戲是小朋友的本能,如同魚兒會游,小鳥會飛,兒童也會遊戲;遊戲更是小朋友的根本需要,如同人需要呼吸——是的,兒童少了遊戲,就如被揑着鼻子閉氣般,足以令人頭昏腦脹。不可不提的,當然是遊戲與小朋友成長發展的核心關係,對社交、體能、認知、創意、情緒,甚至近年令人趨之若鶩的執行力、抗逆力等,遊戲均起着正面的作用。 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中,香港於2016至18年排名76,2020年上升至66,北歐三國——芬蘭、冰島及丹麥則高踞頭三位。港人長期身處高壓環境,小朋友也難以獨善其身,除了不太快樂,還欠動力目標、飽受情緒困擾、體型過胖、視力不良……成長佈滿荊棘挑戰,小朋友的童年並不好過。 吹捧成績、日程密集、屏幕誘惑、靜止狀態太多和過長等,均是造成本港小朋友遊戲缺失的其中原因。就算小朋友想玩,但是,環境許可嗎?有好玩的遊樂空間嗎?社區接納遊戲的出現嗎?學校有遊戲的機會嗎?家長容許小朋友玩嗎?在兒童的成長歲月中,有遊戲的可能嗎?請注意,兒童泛指初生至18歲,當今的遊樂場,有吸引青少年前往甚至駐足遊玩的元素嗎? 鐘擺效應下,近年港人開始發現事情有點不對勁。我們樂見社會漸漸意識到遊戲的重要,不少研究和調查相繼發表,愈來愈多單位組織開始關注兒童遊戲。如立法會於2017年發表《香港公共遊樂場的研究報告》;教育局《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要求半日制及全日制幼稚園,應分別每日安排幼兒參與不少於30分鐘及50分鐘的自由遊戲;2018年政府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2019年《施政報告》提及改造全港超過170個公共遊樂空間;今年的《施政報告》甚至建議設立兒童事務專員。 明天,孩子們將會長大一天,這個事實不會改變,也不可改變。可以改變的是,如何創造空間、資源、時間至方法,怎樣訂定守則、規劃至政策,讓孩子活出健康、快樂和豐盛的童年?有點烏托邦色彩的「好玩城市」,可會是可行的方向? 謝謝《明報》「HappyPaMa教得樂」的邀請,讓我們與一眾讀者得以定期談談遊戲、說說夢想,揭示更多文章開首耳聞目睹的遊戲魔法! 文:王見好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