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把善養意識注入課堂

「老師,我跟住要點做?」、「老師,係咪咁呀!」、「老師,我做唔到呀!」在專題研習周課堂,教師忙得不可開交,照顧完這一組,轉個頭又要走到另一組。讓學生主動發現、探索,透過同儕間溝通和協作來解決問題,本應是做專題研習的美好原意。但現實是,孩子到了高小仍未懂得怎樣自行分組、協商、討論、解難並達成共識。自主學習的空間雖然釋放了,主導的卻仍然是教師。 培育「帶得走的能力與態度」 自主學習不是變魔法,而是來自一點一滴的累積。知識更新周期愈來愈短,今天所學的知識,轉眼便過時。培育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態度」以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成為世界各地教育改革的頭等目標。香港教育雖以考試主導,但隨着5、6年前,學童輕生事件不斷,社會開始為香港教育尋找出路。面對沉重的課業壓力,首要為學童釋放空間,重燃學習的動力。 多元體驗學習 讓孩子全人發展 在2016年,我們伙拍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開展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改革上課時間表,於下午課時引入「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堂,透過多元化的體驗式學習,讓孩子在學術以外得到全人的發展。教師亦邊學邊做,嘗試把學習還給孩子。幾年之間,愈來愈多學校將下午課變成「開心時段」,這無疑是關顧孩子身心需要的一大突破。 下午變得開心愉快,但上午仍要追趕課業,依然是傳統的學與教模式。我們不禁要問:「學科學習也可以變得快樂而又有意義嗎?」於是,我們大膽地跨進多一步。自2019年起,將以孩子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教學法及評估貫穿初小(小一至小三)的常識科課程。走進學科,以常識科為起點,重整課程的內容與鋪排,讓學習回歸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唯有尊重孩子的信念植根於學科的日常教學,學習文化才得以真正改變。 當變革觸碰到核心,迎來的便是更大的考驗。「如何撥出更多課時?」、「面對教學角色的轉變,老師準備好了嗎?」、「不用教科書,如何教?會否教少了知識?」、「課程設計如何做到以孩子為中心?」、「不測考,怎樣評估孩子的表現?」、「家長是否支持?如何向家長解釋?」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在考驗校長與教師的勇氣。 慶幸的是,走到今天,已有10多間學校與我們攜手開創這充滿荊棘,但滿懷希望的旅途。教師們在教學現場默默地努力,發掘學與教的無限可能。有教師分享,經歷了2年LBD學習的孩子,比過往同齡的孩子更有同理心,更願意表達,更積極學習,是她在學校任教10多年以來從未見過的。亦有教師被孩子的成長所感動,自己也重新反思教學信念,自發地在中英數課堂也嘗試LBD,聆聽多了孩子的聲音,欣賞孩子,更信任孩子做得到。 「教育大同」團隊如何陪伴學校走過這條「感.創.做」之路?教師和校長又有什麼深刻的體會?未來數月,我們會透過這專欄與諸位分享,一同思索香港教育的未來可以怎麼走。 文:程頌琪(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助理項目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1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待內在小孩

(作者提供) 為期1個月的「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網上講座系列完結,近600名參加者向講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提問了80多條問題: 家長:「我如何避免將自己負面的『內在小孩』傳給下一代?」 校長:「我如何幫助教師,讓他們樂於一起反思(內在小孩)以更好支援學生?」 助人工作者:「我們工作壓力大,有時感到失望和內疚,但難跟上司分享,希望有更多這類活動讓我們表達和得到理解和幫助。」 家長:「你的書完全改變了我和家庭,現在我會盡量用同理心對待孩子,有時會很累,但又怕找別人幫忙,怕別人未能做到同理心,我該如何是好?」 童年創傷 影響成人對待孩子方式 4次共8個小時的講座跟答問環節,讓不同背景的參加者反思童年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曾為孩子,童年受過的大大小小情感創傷,不僅會影響我們如今怎樣對待孩子,亦會無形地影響着我們今天的各種人際關係及決定。Robin的「內在小孩之旅」5部曲,能幫助療癒自己成長中未被滿足的情感需要。閒下來的時候,試找個安靜的地方,想一件孩子觸發自己情緒的事情,然後問自己以下問題: 1. 我現在有何感覺? 2. 我兒時何時曾有類似的感覺? 3. 我當時需要什麼?如何會讓我覺得好一點?(最重要的一步) 4. 我現在作為成人可如何滿足我內在小孩的需要? 5. 我孩子有這些狀况的時候,他們想我如何回應? 當我們苦惱為何孩子總是如此時,把角度一轉,回想自己兒時對一些近似事情的感受,以及當時渴望得到怎麼樣的對待,就能給予我們最切身的靈感去重新理解孩子的行為,用合適的方法去回應孩子對我們的呼喚。 孩子常要人抱,就是懶惰、扭計?孩子見到長輩或陌生人感到害羞,不打招呼,就是不禮貌?我們可曾想過,孩子為何會這樣?我們對他們作出回應或要求時,又有否理會他們的感受?這些我們以為孩子長大後會忘記的小事,但Robin在講座中一再解釋:縱使我們記不起事情的經過,但當年遭受成人缺乏理解、同理心的對待,其實我們身體記憶系統已自動把這些情緒記錄在大腦的杏仁核中,等於埋下了情感創傷的種子。 為了讓家長更容易以同理心支持孩子的成長,我們特別創作《芊芊和比比》(圖),這套繪本基於Robin首部著作《善養小童成大同》內提出的輔助式教養(helping mode parenting)而創作,每個故事均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全家一起閱讀,大人和小朋友都可能會在不同角色的互動中,發現用同理心相處的新方式。 團隊希望於6月底完成創作5個故事,更為系列創作了主題曲及一個教養GPS的遊戲,希望大家支持我們為這繪本系列發起的眾籌行動。 「改變童年,就可改變世界」! 眾籌詳情:https://bit.ly/39QQ1Ie 教養GPS遊戲:https://bit.ly/33AWS4J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總幹事及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長久健康快樂的秘密

儘管成就、財富、名譽地位都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但相信更多人會認同,健康與快樂才是終極願望。這一代的孩子經歷過近年的社會不安與動盪,對他們會有何影響?當我們努力在孩子身上投放資源讓他們補回「失去的學習」時,又有否思考過這一切是否在為他們今天及將來的健康與快樂做準備呢? 研究:良好關係使人更長壽 我很喜歡引用哈佛大學一個有關快樂的長壽研究。1938年大蕭條後期,研究員邀請了268個哈佛大學生,每年見他們一次,做詳細訪談,之後又加入400個波士頓的內城居民,從不間斷地,看他們的人生發展跟快樂之間的關係。研究歷時近80年,從這些不同背景的人生故事中,他們發現,良好的親密關係,比金錢、名譽,更能令人保持長久快樂;這些關係亦比社會地位、IQ與基因,更能在人生低潮時予以保護,能延後身心退化,讓人活得更長壽快樂。研究更指出,50歲時有多滿意自己的親密關係,比起膽固醇指數更能預測人們80歲時的健康狀况。 「良好關係不代表一帆風順不吵嘴。」研究主管Robert Waldinger教授說:「當雙方都知道在困難時刻可以倚靠對方,則大家的記憶就不會被這些爭拗影響。」知道能互相倚靠的背後是來自高度的信任。我們怎樣才能培育孩子建立這種關係的能力,為健康又快樂的人生作準備? 記得有個老師曾對我說,班上有個男孩總自以為是,她很不喜歡這個孩子,男孩也似乎總不聽她;有家長朋友則總是不能忍受孩子丁點兒的凌亂,令全家都要看心理醫生;有心理學家朋友在處理個案時,觸動到自己始於兒時的一些情緒創傷,結果需要找尋輔導……當我們自己都過於勞累,又不覺察自己的童年經歷如何影響今天的自己時,情緒戶口透支就難以給孩子示範最好的身教,亦會影響我們跟身邊人的關係。 澳洲專家 線上講座教路 我們也曾是孩子,我們童年時有何渴望?當我們苦惱的時候又希望身邊的成人會做些什麼?上周六(4月17日)我們邀請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作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為我們主講「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線上講座系列(一)——「當家長還是孩子時」。正如講者所言,這些反思能為我們提供重要的啟示,從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去解開我們今天與孩子之間的心結。稍後我們還有3場給予不同對象的講座,從不同角度探討你的童年經歷,並淺嘗一個內在小孩旅程。(講座詳情,請留意「善養小童成大同」facebook專頁) 誠然,一個講座未必能為你帶來脫胎換骨的改變,但真正的改變始於聽者會否不斷反思與嘗試。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總幹事及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孩子頂嘴 一秒着火

當孩子不聽話、頂嘴,言行讓我們看不順眼時,大家會如何反應?批評?責罵?懲罰?悲傷?還是無言以對但憤怒之情溢於言表?當我們作為大人,滿以為孩子「趷起條尾就知佢想做乜」時,孩子對我們的「氣場」其實更加敏感,我們的一舉一動,每一個微細表情,都投射出我們對孩子的想法,更影響着孩子的情緒與成長。 調節合適教養方式 非盲目套用 所以,當我們幾個「教育大同」的創辦人遇上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這本書,深感這就是一本教養的內功心法,熱切地希望讓更多家長接觸到它。由發起眾籌翻譯成中文,再轉化成一個3年的社區親職教養計劃「善養小童成大同——共構.童行」,我們希望與家長一起反思童年經歷,啟發家長在教養的過程中持續反思,從而調節出一套合適自己家庭的教養態度與方式,而非盲目地學習各式育兒技巧;我們也明白單打獨鬥的教養總是困難重重,因此宣揚「連繫」,協助不同學校與機構成立家長小組,互相支持。疫症期間,大家困在家,我們遂推出網上讀書會,邀請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作者兼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直接解答家長的教養疑難,又開展「父母探索系列」文章……統統放進計劃的網頁與手機App,方便家長隨時隨地重溫,在家學習善養的概念。 憶起童年的心法卡 我們出版的《育兒心法100句》,也成為社工與家長們常會使用的一個反思小工具。有媽媽每天選兩張最有感覺的心法卡,慢慢細讀;有媽媽把一張她認為最有用的心法卡貼在雪櫃門上,讓自己每天出出入入都看得見。編寫這套卡的Michell說:「有次兒子不開心,一直發出不滿意的抱怨聲。不知怎的,我一聽到那聲音,內心就冒起火來,心想他這次又想怎樣!」Michell當時隨手抽出一張卡,上面寫着:「透過跟孩子的關係,我們可了解自己,並提醒自己孩子並非『他們』,而是『我們』。我們也曾感受他們現在所感受的,曾渴望他們現在所渴望的。」Michell看着這句子,就想起自己小時候,因為發出不滿的抱怨而常常被罵。「其實,我最渴望的就是媽媽能夠來抱抱我、安慰我,明白我的感受,接納我不開心。我頓時明白了兒子的感受,原本那煩厭的感覺一掃而空。我拭乾眼淚,走到兒子身旁,抱着他輕輕說:『你看來很難過啊,我抱抱你,我在這裏陪伴着你吧。』兒子抱緊了我,哭了出來,然後慢慢就平靜下來。」短短幾句,卻成為自我反省的重要資源。 為人父母,不止是養育孩子,更是自我成長的機會,因為過程中實在有太多東西要學習了。今年4月中,我們榮幸再次邀請到Robin,將連續4個周末在善養計劃下為我們在網上開講:「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在這不一樣的年頭,一起共勉。(講座詳情,請留意「善養小童成大同」facebook專頁) 文:張惠侶 (教育大同總幹事兼共同創辦人)、黃斯薇 ( 教育大同共同創辦人、香港瑟谷社群共同創辦人) 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真的應該嗎?

早前,朋友邀請我參觀新居,並自豪地展示剛剛添置的一座三角鋼琴。當我走近鋼琴時,朋友向她女兒嚷道:「阿女,快啲過嚟彈首考試歌畀Auntie聽。」「我剪緊片啊……我都唔鍾意彈琴……」女孩一邊專注地看着電腦一邊帶點煩躁的回答。朋友立時回道:「成日都話唔鍾意,畀咁多錢你學琴,買埋部三角琴畀你都唔識珍惜。」女孩也不甘示弱:「我都無話要學鋼琴,你逼我咋嘛!我想學踢波又唔准,學寫程式又唔畀。」朋友沒好氣的看着我說:「你睇吓佢幾有問題!我細個想彈都無錢呀,做女唔係應該聽阿媽話咩?」「得啦得啦,?家彈啦!」女孩最終鼓着腮跑到鋼琴前,快速地彈了一首樂曲收場。 我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家長,他們會說男仔唔應該怕黑,應該要喜歡做運動;女仔人家應該要穿裙子,唔應該踢波等等。當孩子做不到他們認為「應該」的事時,就認為孩子「有問題」、「唔聽話」。然而,家長可曾思考過這個「應該」從何而來?自己對孩子的即時情緒反應又是源自什麼? 就以我朋友為例,她事後坦承自己小時候父母沒錢供她學琴,令她非常遺憾,故今天她掙到錢後便感到應該供女兒學琴。表面看似是疼惜女兒,實則想修補自己兒時的遺憾。孩子逆己之意,就是拒絕替自己圓夢,於是不忿、失望,甚至憤怒。 灌輸「應不應」恐限制孩子創造力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為了想父母愛惜自己便自然會努力取悅,做不到「應該」的事,會容易產生罪疚感和恐懼。當日,朋友女兒即使正埋首工作,極不情願之下也跟隨媽媽的吩咐,在我面前表演了,做了媽媽認為「應該」的事,在沒有自主選擇之下,彈奏了一首沒有靈魂的樂曲。 其實,自主感(Autonomy)是一個重要而基本的心理需要。多項研究顯示,若孩子獲鼓勵去自主選擇,他們便會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作決定。這感覺不但能提升孩子的能力感和自信,更可以幫助他們獨立,建立責任感及解難能力;當孩子有選擇及自主權,他們對投入活動甚至學習的動力也會提升。 然而,家長往往沒察覺自身的童年經驗正影響着自己的教養取向,並衍生出各種「應」與「不應」。這些「應不應」的要求若沒有照顧孩子的需要時,便會扼殺孩子認識自己、學習自主的機會。 《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作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指出,家長對孩子灌輸大量的「應」、「不應」,會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及冒險精神;反而當我們給予孩子空間追求自己的興趣時,能觸發自主學習的動力。就好像朋友的女兒專注地剪片,若沒有被打斷的話,她或許會進入flow state(心流狀態),是一種高度專注、高效、高創造力及喜悅的狀態,而「心流」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要熱愛所做的事。 每當我們發現孩子的某些行為觸動我們的情緒時,可否先停一停、深呼吸,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緒來源才作回應?這不僅能減避免衝突,更或會讓你對自己許多的「應與不應」有全新的感知。 文:郭䔝彤 作者簡介﹕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教育大同」善養小童成大同親職教養計劃團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可以不講嗎?

一個一年級小女孩靈靈(化名)哭着臉羞澀地說:「老師,我……我想去洗手間……」得到批准後,小女孩如釋重負地溜出課室,往洗手間的方向跑。我好奇地走到課室走廊等她,想跟她聊聊。 「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啊?」 「嗯……沒有啊。」小女孩繃緊的小嘴巴好不容易吐出幾隻字。 「老師看到你好像很緊張,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我看到她小小的鏡片下逼出了兩顆淚珠兒,意識到這個初入學的小女孩可能因未適應課堂而感到壓力。 我輕拍她的小肩膀:「是不是不喜歡上常識課?」她猛力搖頭,淚珠一下子滾出來了。 「那麼……是不是掛念媽媽?」我嘗試用母性溫柔聲音安撫她。 「老師……其實我害怕在課室裏說話……」謝天謝地,她終於吐出緣由了。 原來學校為讓學生多表達,在一年級常識課中給學生很多答問及發表機會。靈靈已幾次拒絕教師邀請,或搖頭表示不懂。後來教師安排活動,大家要圍圈傳咪分享自己感受。咪高峰快要傳到時,靈靈已經坐立不安,最後出此下策——「借尿遁」,選擇逃避。 明白了靈靈的心結後,事情就好辦了,我告訴她其實可以跟教師說:「我不想講啊!」靈靈黝黑的眼睛張得好大,驚訝地說:「可以不講嗎?」我若無其事地說:「當然可以啦!一次不打緊、兩次無所謂、三次、四次……直到你想說才說吧!」 靈靈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我拍了拍她的小肩膀,她踏着輕盈的腳步返回了課室。 有選擇很重要 為孩子爭取成長空間 原來有選擇很重要。即使對小一學生來說,告訴她有選擇,是給她生路行,若孩子別無可選的話,她只有選擇逃避。靈靈可選擇不講,不代表她永遠不講。她是選擇聽同學分享,選擇觀察,選擇讓小心靈在安舒和有自信情况下才說話。其實孩子很多樣,需要多樣教育模式。劃一的要求下:要一式一樣的校服、同級進度一樣、功課相類、考試評估一樣……筆者見過某國家,學生連舉手答問要舉哪隻手、舉手角度都要統一。究竟劃一、統齊背後是什麼思維?無疑這種做法行之多年,自有其道理,可是時代步伐走得比你我想像都快,我們活在當下,要為孩子思考未來,為他們裝備去迎戰未來挑戰。所以教育是未來式,我們要為孩子多走一步。教育大同的這一步,走進了學校,走進了常識科,以learning by doing(LBD)動手學計劃,嘗試從一個學科開始改變着重劃一、統齊的學與教文化,讓孩子在校的童年,可以因有「選擇」而變得開心有意義。新冠疫情對人類是一場災難,對教育卻是「積極的災難」,它迫使我們反思教育模式、重整教育方向。危機是兩面體,讓我們把握危中契機,為我們的孩子示範這份積極的精神與毅力。 聽班主任說,靈靈適應得不錯,個多星期後她甚至主動舉手答問了。教師讓孩子有選擇,其實對孩子來說都是寶貴的成長空間。「可以不講嗎?」就是尋索這個小小藏身空間。讓我們為孩子爭取這成長的空間,即使是一道微小的夾縫,陽光與雨露也能潤澤這小生命。總有一天小豆芽會探出小腦袋,迎着燦爛的陽光茁壯成長。 ■文:黃翠霞(教育大同LBD動手學計劃學校同行者,任教小學多年,曾是課程主任及學生支援組主任) 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5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改變童年 造就孩子未來

2019年起,香港的孩子開始經歷不一樣的童年:由街頭出現戰亂般的日常,以至疫情導致長期被迫在家工作與上學,情緒問題抑壓到一個點,香港防止虐待兒童會熱線今年3月份的求助個案比2019年同期增加50%。童年是開心充滿愛,還是傷心充滿恨,不僅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更會影響一個國家與世界的發展。 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顧樂本),在其教養巨著《善養小童成大同》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一書中,提到希特勒、斯大林、薩達姆等人,童年都在極度的家庭暴力中度過,後來成為殺人無數的國家領袖;生於開明家庭的戈爾巴喬夫,則促成蘇聯民主化及東歐鐵幕解體。 正因童年都跟家庭與學校息息相關,要改變童年經歷,在2014年成立教育大同時,我們已決定要從「家」、「校」兩方面入手。發展至今,在學校裏,我們推出LBD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項目,用體驗式動手學的方式,以初小常識科為試點,帶動學校深度改變,建立走向以人為本的學習文化;又為了讓更多學校可淺嘗如何讓孩子有say,我們推出「開心班房日」,讓教師練習聆聽學生及放手的學習體驗。在家長的層面,我們推出社區親職教養計劃「善養小童成大同——共構.童行」,幫助家長透過反思自己的童年經歷,增加對孩子的了解與同理心。 教育大同不談學業成績,並非否定它的重要,而是我們看到過去廿多年,「攞好成績」定義了香港人的童年,競爭與焦慮伴隨孩子長大成人。雖然今天的家長們比幾十年前普遍更痛惜孩子,但忙碌的工作加上對孩子的期望及未來的擔憂,以至不論什麽社經地位的家長,也會竭力給予孩子一切,但換來的卻是自己虛脫,沒有精神好好跟孩子連繫。 上次和孩子談天說地是何時? 你還記得上次跟孩子一起談天說地,一起玩耍,一起做飯的時間嗎?還是天天????的陪太子讀書讀到半夜?我們回想自己的童年,曾否也渴望父母多了解你,多讓你自由發展興趣,多一起享家庭樂?你又曾否渴望教師,不止教孩子的課,還會了解你的困難與需要,幫你渡過一些學習樽頸,甚或替你分擔一些來自家庭的憂慮?當我們能反思自己的童年,就能更理解孩子的需要;以同理心看待他們的情緒;照顧他們的個別需要,為他們的喜樂踏出一大步。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照顧個別需要?這太昂貴了吧」。但成人的恐懼與競爭心態,已促成香港估計年逾20億元的補習市場。我們往往因為孩子的未來,而忽略了他們的今天,以致學校過分着重學業,而嚴重缺乏滿足孩子的表達、體能、好奇、玩耍、嘗試失敗等基本需要;在家,孩子也要達到大小不同的期望。家長與孩子的關係亦常因學業需要而日益繃緊與疏離,這引發的社會成本,又如何去計?教育大同的願景:Happy and fulfilling education for ALL! 這是任何人都應得的。當人人都能按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而學,就能為社會的持續發展帶來多元能力。 在未來,我們會每月一次在這專欄介紹教育大同在學校及家長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合力為孩子建構尊重他們成長需要的環境,為他們改變童年,讓他們有愛與能力去建構和平世界。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總幹事兼共同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