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懶爸的願望

在挫敗中與女兒一起成長,成為幸福懶爸。 大家試想想:你突然獲告知在海外留學的子女因成績不達標而被要求離校,當下會有什麼感覺?會對他們說什麼?部分家長也許感到憤怒,因為安排孩子負笈所費不菲;其他父母也會擔憂子女日後的出路。 回想當日筆者接到女兒的電話,的確有點不知所措。靜默兩秒後,我輕輕地說:「就回家吧。」後來女兒問,為何我當時沒有生氣,我心裏想,事件中她才是最難過的,因為回港後還要面對各樣的壓力;最理想的是,回到家裏她感到安全,可以好好休息,安靜地想想下一步的方向。 做好子女的避風港 以往的我,遇到類似情况往往會按捺不住負面情緒,也愛不停說道理,甚至教訓一番,彷彿這就是爸爸應有的「教育任務」。幸好過去10年遇到的良師好友,讓我明白了「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道理;我慢慢理解到教養不必着急,也急不來。心靜下來時,父母會較容易察覺事情的正面和值得學習的地方。有些時候,當自己冷靜下來後便會發現,已經沒事情需要特別處理。個人認為,爸爸媽媽要嘗試「練精學懶」:孩子自有方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我們對子女有信心,自然就能輕鬆放手,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安而奪去他們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回望上一代社會環境欠佳,讀書升學是為了「搵食」,畢業後根據薪酬福利找工作,其他因素包括個人興趣特質、工作意義都不被重視。現今環境改善,沒有「養家」包袱的年輕一代,可以根據個人的價值觀、優勢強項和熱誠所在去選擇前路,甚至為自己創出新天地。創意、抗逆力、社交智慧、解難能力……相比一個學位,看來更加重要。 筆者女兒雖然未能完成課程,但幾年來在外地生活的鍛煉,讓她懂得照顧自己;生活上一切大小事,就連租約問題,也難不倒她。現在每逢一家出外旅遊,我都可以放下「領隊」的身分,安心做個「跟團」的懶爸,享受被照顧的幸福。回港一段時間後,女兒受聘於一間社福機構,獲聘靠的不是學位,估計除了因為她懂得與人溝通外,曾於該機構當義工也為她加了分。新工作職責範圍廣,要面對各樣的挑戰和壓力,卻富意義和成就感,也讓她開闊了眼界,還有一班充滿熱誠的伙伴與她一起合作拼搏。 錯誤中學習 笑着一起成長 澳洲國立大學最近的一個心理學研究提到,好奇心能夠淡化焦慮。筆者推論,當子女遇到挫折,父母若懂得以好奇的眼光去觀察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挑戰中的學習,想像子女「上了一課」後對未來的幫助,也許能夠減低父母作為「教導者」的困惑和憂慮,從而慢慢轉化負面情緒,倒過來為戰勝失敗的經驗喝彩,然後好好享受身為父母的福氣,笑着與子女一起成長。 孩子都在跌跌碰碰中長大,父母往往也是在錯誤中學習和修正自己。在教養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有智慧地「學懶」,放下憂慮,信任子女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計劃自己的人生。筆者女兒雖然未擁有讓人羨慕的收入,但我相信她有追尋幸福的能力,將來會過着心靈富足的生活。我們當初的願望,不就是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嗎? 願望達成後,這個懶爸要做的就只是好好過日子,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那麼,下一代便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去追夢了。 文:Eric Tong(家長教育工作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0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雙相特質」 應對生活難關

「牌品好,人品自然好」,但如果可以有機會「無品」,你想嘗試一下嗎? 曾與舊同事打牌,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則,就是四圈內,每人有權在開局時推一次牌。我以前從不推牌,因為是「無品」;但能夠名正言順地「推牌」,感覺真的很爽。 在「善養救未來」專欄下說「打麻將」,會否不對勁?不會啊!因為今次想要分享的概念叫「雙相特質」,一個讓我們更有彈性面對生活的困難、危機,甚至災難的寶庫。 從事倖存者研究40年的Dr Lawrence Albert Siebert,在研究中歸納倖存者的特性,他發現倖存者一個重要的特質就是「抗逆力」,而一個人擁有愈多雙相特質就愈有「抗逆力」,愈能應對生活的難關。 誠實又狡猾 同時具備相反特質 簡單來說,「雙相特質」指人同時具備兩種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特質,例如既誠實又狡猾、既固執又靈活等。這可能嗎?可能啊!既「有品」又「無品」,四圈之內,可推牌一次,不是這個道理嗎? 大多時,我們會持守一些普遍認為「較好」的特質,例如「誠實」,但有些情况下,「說謊」比「誠實」來得要好。納粹集中營倖存者Eva Schloss的媽媽被納粹黨選中要去毒氣室,她便以「謊言」讓自己得以存活。我們可以說這叫「狡猾」,但同時這也可以是「機靈」。 這不是在說持守「誠實」是不好的事,也不是主張任何時候都要隨意「說謊」,發展「雙相特質」其實是讓我們檢視固有的信念,如「說謊是不應該的!」有轉化的可能。 固有的信念,單說與上學有關的,例如:守時、不應缺席等,便不知讓多少爸媽叫苦連天;要不是發高燒至不能起牀,大部分孩子都迫着放下自己需要,帶病上學。 生理上的病尚且如此,心理上的需要又如何?台灣多間大學開始推行「心理假期」制度,學生有需要時可以請假自行調整情緒狀態,這是要讓學生及社會都知道,出席率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人的健康才是。 「雙相特質」的修煉,其實在發掘面對同一處境的不同可能,可能性愈多,面對不同景况便愈能夠彈性應對。試想像還有15分鐘便要送子女上學,還有什麼可能性?若只有「守時」的選擇,我們只能選擇如何催逼子女準備好,選擇不同的語氣、態度,或者選擇是否動手為他們預備上學所需的東西。 但若「遲到」是一個選擇,可能性會增多嗎?有可能慢慢享受早餐嗎?又甚或連「請假」也可能的話,那天的行程會有什麼變化?心情又會否不一樣?若以一家人的健康或快樂為優先考慮的話,你會怎麼選? 其實「守時」還有很多可能,若時間不是只有15分鐘,而是有1小時甚至2小時,情况會完全不一樣。在這裏,「匆忙」與「悠然」,可以是另一個可發展學習的「雙相特質」組合。「匆忙」可以是「高效率」,「悠然」也可以是「懶洋洋」。「雙相特質」的可愛之處在於我們不用被固有信念限制,生命多了不同的可能。 說到這裏,你們有想發展的「雙相特質」組合嗎?下次催逼子女上學時,可有「推牌」的可能?可以「推一下牌」(或是單純想像一下),有怎樣的感受?又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在協助自己及孩子發展「雙相特質」,以準備面對生活的挑戰及難關,偶爾「推一下牌」,是否更有因由? 文:Aki 作者簡介:兩孩之父,「奇爸吧」創辦人,希望可以同時過有意義及無意義的人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了解「無理」要求背後原因

我家有兩個孩子。因為女兒一次看似「無理」的要求,讓我對自己慣有的思維模式有了新的覺察,也叫我更深刻體會善養的珍貴,正正是要讓孩子由衷地相信,自己的需要,值得被聆聽、被滿足。以下是我家的一段小插曲:家姐小一時因為要上網課,我們便給她買了一部tablet。後來細佬也要上網課,也給他買了一部。怎料家姐看見細佬有新tablet,嚷着要一部新的。 我問:「為什麼你想要買呢?你已經有了啊!」 家姐:「我要一部新的。」 我問:「舊的有什麼做不到嗎?」 家姐:「沒有,我就是要新的。」 我問:「那買新的後,舊的這部還要嗎?」 家姐:「要的。」 我問:「但你不能同時用兩部啊,一部不夠嗎?」 家姐:「我要買!我用自己利市錢買!」 我內心出現很多反對聲音:「未識掙錢就這麼揮霍!」「人要你又要!細佬有什麼你都一定要!」「無緣無故多買一部幹嗎?反正你也不能同時用兩部!」「掙錢好辛苦!」「你的利市錢不也是我給的?你平時吃我的住我的都未跟你計!」「把錢儲起來,將來有用的。」 要求買新平板 原來想要直立保護套 我十分不認同家姐要多買一部tablet,但又不想強硬拒絕,深怕女兒覺得必須盲目服從權威。既然利市錢是她的,她那麼想要,我又想不到合理地拒絕的理由,便妥協說道:「好吧,雖然我覺得不值得,你就用你的利市錢買吧。」家姐興奮得躍動起來說:「好嘢!新的那部要跟細佬的一樣,有一個可以直立的保護套!」我馬上抓着重點問:「如果我給你買一個可直立的保護套,可以不買一部新tablet嗎?」家姐爽快說:「可以!」什麼? 原來女兒只是想要一個保護套!早說嘛!害我糾結這麼久!於是,我們便一起網購選保護套,收到保護套那天,家姐樂得心花怒放,抱着我說謝謝! 我反思事件,發現自己一開始不想家姐買多一部tablet,是因為在我的主觀角度,早就覺得沒有需要;但那不過是因為我並沒有了解她真正需要,以及不相信她有真正需要,我認為她只是妒忌,貪新鮮。而我否定她時的很多內在聲音,其實都跟我兒時被灌輸的思維模式有關——只要花錢就是不對的,沒有人會在乎我背後的想法與動機。 其實,在家姐的角度,她真正的需要是: 1.能夠安心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必被怪責浪費或奢侈 2.當表達需要後,媽媽願意聆聽並提供協助 3.體會自己的需要,是值得被尊重、被滿足的 4.有自主權去決定如何運用自己的利市錢 如果我一開始只是不斷說服她,甚至強硬拒絕她,那麼家姐真正的需要便無法被看見,她也只會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支持。如果孩子經常被拒絕,久而久之,他們再有需要也可能不會對父母說,只會自己想辦法,甚至會瞞着大人用不理想的方法去嘗試滿足自己,這都不是我們希望見到的。 另外,我也注意到,孩子有時候未能好好表達自己的需要。例如家姐其實只是想要一個保護套,但表達出來卻是堅持要買一部新平板。這確實需要成人很多的耐心和信任,才能引導孩子一步步去表達真正的需要。 下次孩子再提出「無理」要求時,我們都可以試着去相信他們背後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需要,試着去溝通了解。孩子感到被信任,也會更信任我們,長大後有難處就會更願意找我們商量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感創航道:培養資訊素養 推動自主學習

早前,筆者與一名中一學生分享用ChatGPT寫的劇本,我說:「你看看,這份劇本情節沉悶,對白生硬,還是人類的創意比較優勝,似乎電腦還未能取代人類。」學生馬上回答說:「那是因為你輸入的關鍵字太簡短和不夠具體。」 蒐集篩選資料 21世紀關鍵技能 學生的分析未免太精闢了吧。我得好好反思「在這個時代,學生需要學什麼」和「資訊素養該怎樣教」?資訊素養是一個觀念,也是一項21世紀關鍵的技能。學生應從小培養資訊素養,在生活化的情景學習中,好好地實踐和應用。在「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LBD)中,小二常識科課程已加入不少使用電子器材學習的機會。學生除了要學習資料搜尋的技巧外,還要學習篩選資料。 循理會美林小學是計劃的伙伴學校之一,他們於小一至小三常識科推行LBD課程。由香港18區的景點與特色,以至中華文化項目的歷史與內容等,均由學生透過協作學習,與組員一同思考和選擇關鍵字,然後於網絡獲取資訊,亦透過同學之間的互評,進一步了解和分析資訊是否合適。學生用這種方式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已遠超於課本及教師能提供的。然而,面對緊湊的課程,有多少學校能騰出空間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裝備學生以迎接未來的環境呢?我們就此,訪問了循理會美林小學副校長鍾日榮,以下是關於他對資訊素養和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 鼓勵思考溝通 教學與時並進 現今科技進步,我們能隨時隨地接觸無限量的資訊,電子學習器材使用方便,但對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不一定有幫助。課堂文化應如何改變以回應這個科技的世代?孩子手上拿着平板電腦,如何能讓他們善用於學習?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帶着滿滿的好奇心進入學校,怎樣才能滿足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今時今日,試想想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可能在網上已有影片更詳盡地介紹,從前要請教教師才知道答案的問題,問問電腦也不難得到答案。因此在先進科技的學習環境下,課堂的出路是要在教師講解的傳統上突破,古語有云:「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景,自己蒐集資料、篩選有趣有用的內容,或向自己有興趣的方向研究,設計表達方法和報告,這種教師放手的課堂,學生反而能獲得更多,所講的不是學生能記住或說出多少的內容,而是在過程中學生有機會主導自己的學習,反覆思考並和同學溝通合作,使學生的自主和學習動機得以提升和滿足,這樣的學習獲取的學習態度,縱然需投入不少時間,卻是今天的教育需要正視和改革,在科技世代下的新出路。 小三學生自行研習中草藥內容,並以攤位展示學習成果。(作者提供) 配合時代的變遷與科技的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務是好好檢視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法,放眼望望全球教育的發展。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是需要掌握學生的需要和能力,了解他們正在面對的世界和挑戰,不斷優化課程,與時並進。否則,當大家都在學習選擇合適關鍵字的時候,而我卻只在教學生如何寫「關鍵字」。 文:洪美芝(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鍾日榮(循理會美林小學副校長)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在社區系列:咖啡店老闆奇妙經歷

善養孩子,不限於在家中,也不止於血緣關係。善養本是一個推動大同社會的信念,我們是如此相信,也一直與不同社群的有心人一起,在自己可做的範圍內,耐心而堅定地一步步付諸實行。 位於銅鑼灣耀華街的「度 Beyond Coffee & Bar」,就是善養社群之中,共同栽種善養果實的社區伙伴之一。想當初,老闆Johnson開咖啡店的初衷,也正正是想創造一個超越咖啡與商品的交流平台,讓美麗的人與事,可以在這裏被盛載,被滋養,被善養。 ****** 我的咖啡店參加了「青年職場共融體驗」計劃,每次跟新學員相處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歸零的旅程:我不僅看到每個人的特質,更讓我重新學習和體驗教育是什麼一回事。 健仔(圖)斯文,聲線細小,不太愛說話,每一步工作總要回頭看請示,顯得特別沒有自信,活像童話《白雪公主》裏那個小矮人——害羞鬼。 跟健仔相處,對我最大的挑戰除了是需要時刻鼓勵他提高聲線回應,還要教他如何能自己穿好工作圍裙,對呀,就是獨立穿圍裙那麼簡單對他來說也非易事。 (作者提供) 努力向途人打招呼 終獲回報 一天下午,我對健仔的進度感到有點氣餒, 當下我約他坐在門外,了解他為何總「害怕」跟客人打招呼,他的答案讓我意外,原來他怕被人在街上認得他!我跟健仔分享了一次我和11歲的小女兒站在店門外跟途人打招呼的經驗,女兒不消10分鐘就告訴我她感到非常難受,因為感覺途人都當她像透明人一樣。 說罷,我邀請健仔跟我一起練習跟途人打招呼,健仔終於明白原來要人注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我跟他在門外一起足足站了個多鐘,我跟健仔說:「健仔,你知嗎?只有在意你的人才會在意你打的招呼,而愛你的人會很渴望你熱情的回應。」健仔聽得很明白似的,接下來,他不斷努力向途經的人打招呼甚至揮手。看着他的努力,我默默在心中為他祈禱,希望真的會有人——縱使只有一個也好——能給健仔一個回應,一個點頭,一個微笑,讓健仔有成功的體驗!奇妙地,在他下班前的最後10分鐘,感恩迎來了一個客人。這是2023.04.27,下午4時50分, 我忘不了這奇妙的一刻! 自此健仔不再害怕跟人打招呼了。在最後一天的實習,健仔竟然用了10分鐘就自行穿好圍裙!當天健仔媽媽和哥哥來探班。健仔更主動為媽媽冲泡我家特飲!眼前我看見的是一輛啟動引擎的小車子! 人生的成長,其實就是需要那麼一次機會,一次成功感,即使只是微小到在圍裙上成功縛上一個小小的蝴蝶結!若我們不吝嗇給身邊任何人一丁點的友愛,縱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點頭微笑,奇蹟就是這樣出現在生命的每一刻! ****** Johnson這個故事,在於沒有以能力定義或責怪孩子,作為一個老闆,在感覺氣餒的時候,他選擇用最大的同感心聆聽,然後陪伴學員做到,並找回自信,他嘗試走相信孩子的善養之路,結果讓他也在作為人生導師上有了很大的成長。但願Beyond Cafe這社區小店能繼續成為滋養人家孩子的搖籃,一如孔子在《禮記.大同與小康》所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期待日後與大家分享更多善養在社區的故事。 文:Johnson 作者簡介:「度 Beyond Coffee & Bar」創辦人,致力結合藝術及咖啡,舉辦藝術分享及創作活動,以推廣正能量,將善養精神應用在社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從匙羮看進化

今天,8歲的女兒在家中邊吃豆腐花,邊跟弟弟打鬧,玩得興起——「啪」一聲,豆腐花的匙羹掉到地上。那一刻,我生氣又擔心地板被弄髒,腦裏立刻浮現:「都說了吃東西時不要玩!」我覺察到自己的憤怒,停下來,把話收回去,但語氣依然嚴厲:「馬上把匙羹拾起來,唔該!」 幸好,我一直以善養(輔助式教養法)教導孩子。女兒明白別人的情緒不等於自己的過失,沒有被嚇壞,仍平靜地問拾起匙羹後要如何,我請她把匙羹拿給工人,拿另一隻匙羹繼續吃豆腐花。 待心情回復平靜後,我便詢問女兒感受去修復關係,並分享兒時經歷: 「每當我弄髒地方,外婆會打,媽媽會罵。所以,現在我一看見地方髒了,便會十分生氣。」 「我討厭太婆和婆婆!」 「其實當年婆婆被打得更厲害,而太婆童年更慘。」 「啊!我討厭全部人!」 「太婆對婆婆,已比她的遭遇好;婆婆待我,又已比太婆待她好;我待你,又比婆婆待我好;我們都在進步呢!」 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發現幾千年來,全世界的教養文化傾向透過6個模式演變,隨時代更替,某個模式會成為當時主流: 一、殺嬰模式:古時嬰兒及孩子常被視作祭品殘殺。 二、遺棄模式:社會雖不認同殺嬰,遺棄嬰孩卻成了新趨勢。 三、矛盾模式:14世紀起西方漸漸否定遺棄孩子,卻相信兒童「性本惡」,透過毆打和嚴厲懲罰使他們絕對服從。 四、侵擾模式:18世紀大眾對兒童同理心提升了,但情感疏離,仍以懲罰和恐懼去控制孩子。 五、社會化模式:19世紀末至20世紀,兒童權益受法律保護,但社會重視紀律多於情感,常以輕微體罰、羞辱或獎勵、讚美來改變孩子。 六:輔助模式(善養):父母能覺察自己情感需要,善待自己,也容讓孩子可以無畏無懼地表達感受和需要,在安全感中成長。 傷害背後 看到進化 感受被愛 回看我的家族歷史,也是整個教養進化歷程的一員! 我外婆生於農村,父母沒時間關心和照顧孩子。外婆排行最小,小時候吃飯,餸菜都被年長兄姊搶光,她只吃白飯。天未光就背着很重的擔挑,摸黑到市裏賣菜,有幾次差點被山洪冲走。外婆雖有父母,卻在「遺棄模式」中成長,沒受到保護,也沒經驗過被珍惜和重視,十多歲就被盲婚嫁出去了。 我外婆對我媽,是矛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外婆很討厭孩子,我媽每幾天就被打一頓(矛盾模式),有時還會把我媽趕出屋外(遺棄模式)。我媽有時會被打至抽筋,要姨媽幫忙塗跌打酒。除了供食住外,我媽幾乎沒感受過外婆任何的關愛。 我媽對我則是侵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嚴格操控,要求規律作息,否定情緒(無論正面或負面),說話和表現都要符合要求,否則就換來懲罰(侵擾模式)。我媽常用冷待來懲罰我,而每次冷待,對兒時的我來說,都是一次遺棄,我總要花很多氣力來換取被母親重新的接納。 由遺棄到矛盾到侵擾,傷害背後,我看到進化;進化背後,就是我們曾感受過的愛。太婆的爸爸有時會給她說故事,公公在艱難中也曾買玩具給媽媽,媽媽則會給我買雪糕車的雪糕,肚痛時用驅風油給我搓肚。這些一點一滴,都化成讓世界更美好的動力!而我則努力從社會化模式進化到輔助模式。 女兒說:「如果我將來的孩子打翻了匙羹,我會很溫柔地叫他再拿一隻就好,不會像你這麼煩躁。」 對啊,教養一直在進步,我期待着輔助教養下的孩子,建立更有愛和包容的新世界。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建立抗逆力

《善養小童成大同》作者顧樂本(Robin Grille),近來在災難中活過來,他在澳洲遇上史無前例的大洪水,與太太幾日幾夜因為極度猛烈的暴雷豪雨而被困屋內,兩口子貼着對方都無法聽到說話聲線,唯一可以做的是緊擁在一起,聽天由命。雷雨過後,四周山泥傾瀉,滿目瘡痍,他們的居所幾乎毁掉,有鄰居失蹤了,社區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惶恐。 幸福童年 助跨過災難 顧樂本說災難對社區的孩子造成創傷,其中一個徵狀是往後變得異常懼怕下雨,但是受創孩子當中,有一些明顯徵狀較輕,他說這些孩子都是在生命早年得到很多的擁抱和愛!他更說,許多研究都顯示眾多災難後恢復得好的人,都在童年於家庭裏享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和備受寵愛。 同時,我從不少倖存者故事裏也發現,他們之所以較容易在災難中逃出生天,與擁有幸福的童年相關。例如一些納粹大屠殺生還者和脫北者都提及他們有幸福的童年,家裏充滿愛,父母提供巨大的安全保護網,甚至視他們為掌上明珠,高度滿足他們的欲望。他們未必在童年時掌握到很多生活技巧,但是自我價值感很高,在災難時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自信心、積極樂觀心態和生命力,讓他們能夠千方百計應變和存活過來。 讓我們看看這個故事,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埃爾弗里德.蓋林格(Elfriede Geiringer)的女兒伊娃.施洛斯(Eva Schloss)敘述她童年很幸福,父母和哥哥對她的關注與愛從來都不缺乏。她記得小時候爸爸鼓勵她在衣櫃頂跳下來,而他每次都會接緊她,她感到既興奮又安全。她又說自小以來都未見過媽媽煮飯,家務由傭人照料,但是戰爭開始後,家道中落,媽媽不單能夠應付家務,也擁有生命熱情去學習化妝技巧,以此謀生,她更能運用本來就擅長的人際技巧招徠生意,在很艱難的時期仍能生活下去。兩母女後來在集中營內以超凡的勇氣、毅力、積極心態和巧妙的計謀雙雙逃出生天,並在災後打理慈善業務數十載。 這些倖存者故事,也喚起我一些育兒往事。當年,我以為要刻意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讓她盡早獨立,並擁有良好的品德,才是最恰當的教養。可是,我做的一切忽略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包括讓她充分感到受保護和疼愛,以及可以放心做真實的自己。我沒有提供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卻處處要求她獨自面對困難和關愛別人,表現良好的品行。結果,她根本無法自在安心地做真實的自己,例如在脆弱又需要我陪伴時,會擔心我不滿意她依賴而在情緒上遺棄她。 盡情依附 儲滿安全感 我學習善養後,才明白到讓孩子先在早年滿足情感上的成長需要,容許他們盡情地依附照顧者,並在身心層面有很廣闊的探索空間,他們才能擁有滿滿的安全感、自我價值和生命掌控感,至於同感心和利他的特質,則是稍後階段才發展出來的。 從前,我將教養焦點放在培育顯而易見、容易贏得別人稱許的特質上,卻忽略了其實不易被看見和稱讚的特質——安全依附感和愛的儲備,這些才是一生面對所有逆境的承托力量,以及所有對生存有利的特質的泉源! 善養是用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它不止是倖存者的救命關鍵,也是讓孩子一生能夠應付困境、活得心滿意足的最重要地基。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生命教練)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感創航道:走出校園 建立同理心

小二生沛軒那日下午很忙,他和同學組成了採訪隊,走出校園,了解學校所在社區的設施,又在公園裏鑽來鑽去,訪問在這裏生活的街坊。這是「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LBD)常識科「美好社區」課節其中一項任務,學生需要認識和感受學校所在的社區,然後提出建議,如何改善環境。課節目的是培養學生個人權利和關愛他人的意識,從而建立幸福的社群。 訪問及記錄街坊需要 教育局的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闡明,​​期望常識科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園地、全人發展的基礎,培養他們關心家庭、學校、社區、社會以至國家和世界,表達關愛和尊重別人,並願意為共同福祉努力。 今年3月,筆者跟隨仁德天主教小學二年級一群學生走出校園,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公園上課。在教師指引下,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組員分工合作,沛軒負責做訪問員,尋找路經的街坊做問卷調查,詢問他們對區內無障礙設施的意見。另一些學生則負責觀察及記錄,感受長者和殘障人士的困難和需要。 學生訪問街坊,了解他們對區內設施的需要。(作者提供) 學生完成考察後,需要整理所得資料,然後提出社區需要改善之處。學生另一項任務是動手創作,共同建立一個互助友愛的社區方案,過程中他們要訂立工作目標及規則,並互相分享和欣賞同學的方案。透過這個課節,學生會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享受社區生活的權利,從而學習關愛與尊重他人,共同建立一個幸福社區。 本欄上一篇文章探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的幸福學校(happy school)議題,論及「幸福學校框架」,當中第一項指標便是「友善校園」(Friendships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School Community)。教科文組織認為,校內的師生與校外的家長鄰舍透過頻繁的互動交流,有助建立正面關係,讓整個群體的人感到快樂。 日本小學校園開放社區 「框架」列舉了一些如何建立友善校園社區的例子。在日本秋田縣,學校很重視讓當地社區參與校政。其中的東成瀨村,由教師與家長組成的協會,出席率高達120%。該村有18%村民註冊成為學校義工,區內的湯沢東小學,校方會組織家長學生工作坊,校園還會每周7天開放給所有家長,甚至街坊使用。 再回看上文提及的仁德小二生社區考察活動,校方也邀請了家長參與,一方面可以充當糾察照顧孩子,確保安全;另方面也可以讓家長陪伴子女學習,親身了解孩子的課堂活動。當日,教師在出發前先向家長簡短講解,考察活動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完成所有任務,而是在探訪社區過程中,學生能否發揮同理心,理解社區設施是否方便殘障人士使用?學生的合作如何?他們會不會有爭拗?意見分歧時能否互相尊重? 筆者曾經訪問一名LBD常識科教師,他說學生不能單靠閱讀教科書認識社區生活,需要在教師帶領下游走自己的社區,見到本身就是自己鄰居的婆婆,見到社區設施不足,才能受到觸動,才能建立價值教育,培養同理心。課堂連結生活,讓學生更能感受學習的意義,也就是LBD的精髓。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你為什麼總是不聽我話?

兒子小時候,我媽媽會來幫忙照顧他,她偶爾會向我投訴:「孫子很固執!不聽話!」 我眼中的兒子非常懂得聆聽自己內心,有主見,不盲從;但當環境有限制,需要妥協時,他都會非常合作。尤其當他愈長大,就愈容易照顧,跟他相處愈輕鬆,所以我初時並不太理解我媽媽的不滿。 回想婆孫間的相處,外婆叫他做的事,從孩子的角度看都是他自身的事,例如吃多少飯、穿不穿外套、幾點洗澡。而且外婆的態度是——我懂得比你多,所以你要聽我的話;而且我愛你,你聽話就等於接受我的愛,那我也會更愛你。 人本來是透過直接感受自己的身心需要而行動,肚餓便進食,熱便脫外套等。對孩子來說,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身心需要,而且會從經驗中學習,從錯誤中更了解自己和成長。然而,當大人不斷強調:你不懂,你不懂怎樣做正確的決定——這跟孩子內在的力量和智慧相違背,他們本能地反抗也是自然而然。 而當這一切發生在「愛」的名義下,孩子漸漸也會為了想愛和被愛,而相信自己不懂,相信聽話就是生存之道。 到底怎樣才能跟孩子良好相處?或者要問的是,到底孩子最需要什麼,才會發自內心顧及別人的需要,懂得溝通妥協,同時又能忠於自己,愛護自己呢? 有次全家聚餐,我媽媽又提起「聽話」這話題,沒好氣地問孫子:「為什麼你總是不聽我話?我叫你做的事都不做,但你媽媽叫你做的事又會做呢?」 孩子最渴望感受到完全被接納 當時5歲的兒子,純真淡然地回應:「因為我媽媽叫我做的事,就算我真的不做,她也OK。所以,我就會想做。」他淡淡的回應讓我目瞪口呆。原來孩子最渴望的,是感受到完全被接納,感受到愛並不需要透過服從或條件交換而來。 當然,我也會叫孩子做事,但這是我的需要,我會把「我的需要」和「他的需要」分清楚。例如,我想他早點洗澡,原因是我想早些完成家務,大家早些睡覺,我想收工(我的需要)。而他想晚點洗澡的原因是想玩玩具(他的需要)。 當兩人的需要有衝突,除了溝通,我會覺察自己的心態。例如,我想他做某些事的背後,有多少是由恐懼驅動的?恐懼來自哪裏?我為什麼那麼執著要他服從?我有多了解他的需要?我有多設身處地感受他正在經歷什麼? 如果我真正接納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即使經溝通後他並沒有聽我說話,當中也會有一份體諒,孩子會感受到我帶着愛去尋找折衷方法。每個人感覺到被明白和接納時,內在的愛便會啟動,想去關顧他人。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真心顧及我的需要。他現已長大,跟別人相處時也自然會顧及雙方需要,一起找折衷方法。 要真正接納孩子,須由接納自己開始。為人父母的我們,小時候有多少不被接納的經歷?那些責備、苛求、忽略、遺棄、無人明白的傷痛,都影響着我們怎樣對待孩子。因此,善養的第一步,並不是學習什麼技巧,而是覺察自己的一切,包括創傷、信念、情緒、期望等。我們對自己的接納,會化成內在養分滋養自己,繼而成為孩子的內在養分,讓他懂得愛護自己,同時也會關心別人。 文:黃斯薇(教育大同及瑟谷教育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4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幸福,由發問開始

  上周一(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已創立第10年。聯合國希望喚醒民眾,認識到幸福在生活中的重要。當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了一場網絡國際會議,探討幸福學校(happy schools)在各地的實踐情况。2016年3月,組織在亞太地區訂立了一套《幸福學校框架》,旨在改革教育制度,推動校園把學習連結到快樂與福祉。 在《框架》下,聯合國提出22個幸福學校的條件,包括校園內的友誼、合理及公平的工作量、溫暖及友善的學習環境等。2020年新冠大流行,全球陷入幸福危機,組織進一步在去年提出「幸福學校倡議」,呼籲學校着力透過喜樂與參與的氛圍,培育學生對終身學習的熱愛,切勿把追求學術成績放在首位,犧牲學生福祉。 家長可能擔心,一味講求愉快學習,學生的學業成績會怎樣?《框架》列舉了日本秋田和福井兩縣的教育改革做例子。秋田縣政府推出了一個培育學生策略計劃,重點提升學生的發問能力;福井縣則實施一個5年教育基礎計劃,鼓勵體育活動及戶外遊戲。2015年的全國公開考試成績顯示,秋田和福井的初中生分別在知識應用的評核上名列第1、2位。 自主學習 發掘新知識 學生懂得發問有何重要?《框架》22項幸福學校條件中,其中一項為「學習者的自由、創意及參與」,重點是營造開放的課室氣氛,引導學生發問是方法之一。組織引述教育學者Dan Rothstein與Luz Santana合作的研究指出,當學生懂得發問,他們就更意識到學習屬於自己,從而加深理解能力,並自主連結和發掘新的知識。 近年香港,happy school概念也日益流行。2019年5月,教育大同與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合作推行的LBD(learning by doing)動手學項目,登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Happy Schools Project "Hall of Happiness",被評為6個優秀開心學校活動之一。以下讓我們分享一個最近見證的幸福故事。 「感.創.做」LBD伙伴學校之一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本學期一年級常識科以LBD模式教學。LBD其中一項重要元素是「參與」,為了令學生更投入,教師主動邀請他們發言和發問,從而建立提問能力。該校正籌辦一個邀請家長到學校的驚喜派對,主要由教師帶領,但學生也有份設計和組織。在課堂上,老師便邀請學生針對驚喜派對來提問,過程中教師不會阻止,也不會立即回答或批評同學的問題。 結果,一個跟一個小宇宙發揮想像。「可以帶朋友來嗎?」「Party那天可做手工嗎?」「要不要戴口罩?」「派對可否不去/可否去迪士尼?」然後教師把類似的問題歸類,再與學生一同討論,怎樣才是一個驚喜派對(圖)。整個過程,孩子透過問題提出發想,再歸納,從而達至Dan Rothstein所說的深化學習。 (作者提供) 建構幸福校園還有很多學問,尤其在後疫症時代,校園生活曾經中斷,學習情緒飽受困擾,重建談何容易。儘管困難重重,初心仍然單純,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教育總監Shigeru Aoyagi所說: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幸福,不止是學生,還包括校園內外的整個群體。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