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感創航道:培養資訊素養 推動自主學習

早前,筆者與一名中一學生分享用ChatGPT寫的劇本,我說:「你看看,這份劇本情節沉悶,對白生硬,還是人類的創意比較優勝,似乎電腦還未能取代人類。」學生馬上回答說:「那是因為你輸入的關鍵字太簡短和不夠具體。」

蒐集篩選資料 21世紀關鍵技能

學生的分析未免太精闢了吧。我得好好反思「在這個時代,學生需要學什麼」和「資訊素養該怎樣教」?資訊素養是一個觀念,也是一項21世紀關鍵的技能。學生應從小培養資訊素養,在生活化的情景學習中,好好地實踐和應用。在「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LBD)中,小二常識科課程已加入不少使用電子器材學習的機會。學生除了要學習資料搜尋的技巧外,還要學習篩選資料。

循理會美林小學是計劃的伙伴學校之一,他們於小一至小三常識科推行LBD課程。由香港18區的景點與特色,以至中華文化項目的歷史與內容等,均由學生透過協作學習,與組員一同思考和選擇關鍵字,然後於網絡獲取資訊,亦透過同學之間的互評,進一步了解和分析資訊是否合適。學生用這種方式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已遠超於課本及教師能提供的。然而,面對緊湊的課程,有多少學校能騰出空間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裝備學生以迎接未來的環境呢?我們就此,訪問了循理會美林小學副校長鍾日榮,以下是關於他對資訊素養和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

鼓勵思考溝通 教學與時並進

現今科技進步,我們能隨時隨地接觸無限量的資訊,電子學習器材使用方便,但對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不一定有幫助。課堂文化應如何改變以回應這個科技的世代?孩子手上拿着平板電腦,如何能讓他們善用於學習?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帶着滿滿的好奇心進入學校,怎樣才能滿足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今時今日,試想想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可能在網上已有影片更詳盡地介紹,從前要請教教師才知道答案的問題,問問電腦也不難得到答案。因此在先進科技的學習環境下,課堂的出路是要在教師講解的傳統上突破,古語有云:「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景,自己蒐集資料、篩選有趣有用的內容,或向自己有興趣的方向研究,設計表達方法和報告,這種教師放手的課堂,學生反而能獲得更多,所講的不是學生能記住或說出多少的內容,而是在過程中學生有機會主導自己的學習,反覆思考並和同學溝通合作,使學生的自主和學習動機得以提升和滿足,這樣的學習獲取的學習態度,縱然需投入不少時間,卻是今天的教育需要正視和改革,在科技世代下的新出路。

親子筆陣.感創航道:培養資訊素養 推動自主學習
小三學生自行研習中草藥內容,並以攤位展示學習成果。(作者提供)

配合時代的變遷與科技的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務是好好檢視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法,放眼望望全球教育的發展。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是需要掌握學生的需要和能力,了解他們正在面對的世界和挑戰,不斷優化課程,與時並進。否則,當大家都在學習選擇合適關鍵字的時候,而我卻只在教學生如何寫「關鍵字」。

文:洪美芝(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鍾日榮(循理會美林小學副校長)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