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善養先救自己(下)

善養真的可以救未來嗎?答案雖然無人知曉,然而在行善養的過程中,我們至少可以救自己、孩子和家庭。而首要是「救咗自己先」! 上篇提到救自己的第一步,是父母先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才可以加強同感心去支持孩子,讓他們帶着安全感和價值感去探索世界,在愛和支持下成長。 學習接納脆弱和陰暗面 「Helping mode parenting 」輔助教養模式的目標是協助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而善養救自己的第二步,就是家長需要先學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那樣才能做到全然接納孩子,真正支持他們成為真實的自己。 我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擁有一些不喜歡、不接納,甚至批判自己的部分,可能是嫌棄自己的外表和出身,討厭自己的拖延和笨拙,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稍遜覺得自卑,為自己的惡念劣行感到羞愧,為自己犯的過錯自責和內疚。而一般我們會選擇藏起這些脆弱和陰暗面,強裝成一個符合社會期望的外觀,不承認這些不接納自己的部分,然後都一一投射出去,成為對身邊各樣人和事的批判,這是心理學家榮格的陰影理論。 我們未能全然接納自己,是因為我們是被社會化模式教養大的,較早期的是被父母打大的,之後是指罵和羞辱、懲罰和恐嚇,稍進步的可能會有讚賞和獎勵,不同形式的對待其實都是要求、控制和誘導孩子成為父母和社會所期望的人。 結果我們這(不知幾多)代人都陷入了對錯、好壞、乖曳、高低、成敗這些二元價值的框架中,明明父母都想孩子乖,但我們聽得最多的是:「點解你要咁曳?」家長都想子女聰明,口中卻常說:「你有無腦㗎?咁都唔識!真係死蠢!」 一個自小被辱罵長大的媽媽分享說,自己會禁止孩子們用「蠢」這個字去互相指罵,因為她一聽到就覺得難受,結果愈禁就愈聽得多,更大的影響是她自己已經內化了這把聲音,經常覺得自己蠢、做錯決定、比別人差、價值感低。 「每個生命都有價值,值得被愛」 社會化模式透過競爭、比較、考核、達標等,「成功」地創造了無數失敗者,縱然是考第二和攞亞軍的也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們都會在意別人的目光,渴望得到外界肯定,將幸福感交託於人,結果萬千讚美下的一個負評,足以令自己信心頓挫,介懷不已。 家長需要學習的第一步是先照顧好童年時受到羞辱而受傷的內在小孩,第二步是要察覺內在來自成長經歷的批判部分,時而責罵孩子的頑劣行為,時而批評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父母,當我們察覺到這個部分是來自世代傳承之後,便可以選擇停止用對錯好壞這些二元價值去自我批判和教導孩子。 要改變自己幾十年的習性是非常不容易的,家長需要好好學習去建立新的信念,例如將過往以能力和成就高低、品格優劣來釐定個人價值的習性,改為相信「每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 練習對自己說:「我是很有價值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多跟孩子說:「你是很有價值的,你是值得被愛的!」 改寫這個基礎信念,突破二元價值的框架,從內在去確認自己的價值感只是一個開始,家長需要先救自己,持續地學習去全然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活現出表裏一致的自我。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需要滿足父母和社會的期望也是有價值和值得被愛的,可以安然地去探索和發展,成為真實的自己。 善養先救自己,支持孩子,惠及身邊所有人,當愈來愈多人加入,將會改變世界、拯救未來!邀請大家一起建立這個創造幸福的新信念。 文:Jeff Ong 作者簡介:血癌倖存者,回饋上天眷顧而投入生命工作,近年主力帶領善養及內在小孩工作坊,支持不少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走出苦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先救自己(上)

我是一個半職中學教師和全時的生命工作者,經歷過生死大關,現在與病共存,將生命的焦點集中於支持身邊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去處理生活上遇上的各種困難。 在2019年,我遇上了「善養」,從學習、參與推廣到支持家長實踐的工作,我投入其中是因為輔助教養模式跟我所相信的生命成長有一致的方向——家長需要面對自己的成長經歷,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在足夠的安全感和價值感下成長;家長也需要學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去活出表裏一致的自己,才能全然接納孩子,放下對錯好壞這些二元價值去批判和教導孩子——真正支持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 善養救未來,第一步是「救咗自己先」!就正如飛機上的逃難指引,要先為自己戴上氧氣罩才協助孩子戴上。 先利己再利他 雙方同獲滿足 我在工作坊給家長的第一個信息是:「請容許自己的自私」,我刻意用自私這個比較負面的字眼,因為我們自小都會被教導要付出、分享,不要做一個自私的人。而結果往往會令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和家人時忽略自己的需要,壓抑自己的委屈和辛苦,直至爆煲。 如果我們的自私不是損害和漠視他人,而是透過善待自己和好好學習,從而增加能量和容量,讓自己更有力量和耐性去照顧身邊的人,就是先利己再利他,父母和孩子雙方的需要都得到滿足,這樣才是健康平衡的教養模式。 首先要好好學習的是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簡單來說,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所牽動的情緒,往往是來自童年經歴,例如孩子嚷着要食零食,你已經放低零食無益的信念去滿足他的需要,到他食完又再要時,你會忽然無名火起,覺得他不知足、不自愛、不守信用,明明答應每日最多食一包,食完要食飯卻做不到,若你控制到怒火,尚可耐心教誨,但壓抑不住,便會破口大罵,甚至出手,事後反思道歉完,又可能跌入自責內疚的漩渦。結果好可能影響睡眠,翌日狀態欠佳,情緒會再被觸發。日復一日,永劫不休。 要打破這個循環,我們一般習慣先找方法去改變孩子的行為,但往往未見成效;行前幾步去學習教養,明白要聆聽孩子的感受和了解他的需要,若做得到,親子關係有正面成果,當然感覺良好;可是,一時被情緒主宰未能做到,卻會更自責,覺得「自己好差,學極都唔識」。 回溯童年經歷 安撫受傷內在小孩 這就是我們需要先照顧自己的時刻。找一個空間,睡房也好廁所也可,讓自己暫時離開孩子安靜下來,將焦點從外在的孩子行為轉向內在,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緒:憤怒、委屈,還是恐懼?嘗試沿着這些情緒去回溯童年時候的經歷,比如說,自己5歲時是否也和孩子一樣想吃零食,當時父母是不是更嚴厲地教訓自己?現在的自己是不是重複父母當年的說話和語氣去指摘孩子呢? 如果沒有好好處理童年傷口,我們會不自覺地傳承了自小所抗拒的父母管教模式。當我們覺察到這個狀况時,可以去學習如何以成人的自己,好好安撫內在小孩受傷的情緒,再用一個創意的方式去滿足他當時的需要。(詳細做法可參加工作坊學習,並持續在生活中反覆練習) 當我們用同感心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便可以發揮同樣的同感心去善待真實的孩子。這是善養先救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下次再談。 文:Jeff Ong 作者簡介:血癌倖存者,回饋上天眷顧而投入生命工作,近年主力帶領善養及內在小孩工作坊,支持不少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走出苦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不同「部分」在說話

幾年前,我參加一個學習「內在家庭系統」(Internal Family Systems,簡稱IFS)心理治療課程時,得到一個很重要的收穫,對我和孩子的人際關係都有莫大裨益。那是一個我未有聽聞的概念,形容人的內在由很多部分組成,例如嚴肅、幽默、憤怒、不願浪費、守信用、擔心、鹵莽、自信等,而所有部分都有其作用,可以共同存在,沒有任何一個是差勁和要被邊緣化的。 練習內觀自己心聲、情緒 很有趣的是,導師在課堂上無時無刻都會用「部分」來形容自己內在的狀態,有一次上課途中,他突然說:「我想向你們講一些東西,但是有個部分叫我不要講,請大家給我一點時間處理。」然後,他就合上眼沉默了一會兒,在心裏對話一番,再從容自若地跟我們說:「裏面有個部分擔心我說得太深奧,大家會不明白,現在它們溝通好了,我現在可以講。」 我對於導師能夠如此敏銳地覺察內在每個當下的狀况,並清晰感應到不同部分的心聲、情緒和需要,感到非常詫異!我覺得,這細膩的自我關懷,可以為自己帶來很多平安,對身心健康很好,所以決定要好好學習和練習。後來,我更發現有其他好處。 例如,我試過對朋友的拖延感到煩躁,不久我坦白對她說:「我有個部分對於那拖延感到很煩躁,但又有個部分體諒你為何會拖延,為你感到辛苦;還有另一個部分,覺得難以啟齒,害怕告訴你我有多煩躁。」當我這樣跟朋友表達時,她沒有覺得我在批評她,反而很感謝我坦誠表達,更主動作出建議去回應拖延的問題,我們的友誼也因此變得更深厚。 我持續練習用「部分」來內觀自己和別人,不單對我們都更寬容和加強連結,也不知不覺感染了女兒。 有一次,女兒因為一件小事被教師罰離開課室,要待在校務處,她覺得不合理,而且,她對於這個教師每當見到不喜歡的行為時,總不作口頭告誡,動不動就罰學生放學後留堂的處理手法不滿意,於是她決定要跟教師直接對話。 女兒效法 坦誠對話感動教師 她在午休時去找這名教師,跟他說常常這樣懲罰學生,會損害師生關係,讓大家更加不喜歡他的課。她建議他關心一下學生不合作的原因,有時可能是家裏發生什麼事,令他們情緒不安穩。教師聽完後,說他從來沒有想到這些東西,竟然很感謝女兒,還說:「那麼你必定一直都不喜歡我了。」女兒卻說:「不是這樣,我不喜歡的只是你課堂上處理秩序的手法,不是你整個人,我知道你是很用心思教我們的。」教師聽到女兒這樣回應,很是感動,說女兒很成熟,更即時破例邀請她跳級加入學生會,為同學服務。 女兒告訴我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時,我覺得很感動,然後她補充說與教師這樣對話的方式是從我身上學習到的,叫我要感謝自己!她這樣說讓我更加感動,我這次很深刻地感受到身教的威力,同時也很深刻地感受到用「部分」概念來運作人生和處理人際關係的巨大威力! 此刻作結時,我的內在出現了這些部分:一個擔心的部分說:「你這個故事會被視為是在炫耀自己和女兒的,不要寫出來!」又有一個欣賞的部分說:「這例子很不錯啊,寫出來很好呢!」還有一個戰戰兢兢的部分說:「隨它吧!」最後更有個快樂的部分說:「這個結尾好有趣,就這樣吧!」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生命教練)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8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斷捨離下分拆的常識科

小學常識科將拆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有關文件指出能更有系統及清晰區分學習內容;我覺得正是給它們一個名分,常識科不再是百搭科或閒科,也不只教日常基本的知識。茅盾說:「書本上的知識而外,尚須從生活的人生中獲得知識」,周遭生活條件及客觀環境已不一樣了,教學需與時俱進。作為教育工作者希望帶給學生什麼的學習經歷呢?課程為什麼需要變? 不一樣的學習取向 隨着科技發達,人工智能(AI)教學及電子學習已是常態,由最早的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打破了空間限制,在STEAM大行其道下,又出現MR(混合實境)及HVR(混合式虛擬實境)將以360度環場影像取代3D;加上社會環境瞬息萬變,面對不同難題,保護環境、正向生命教育及網路安全等也是熱門議題。 角色定位 現在孩子心智發展更成熟,富創意及好奇心,不喜死記硬背;加上過去疫情帶來的網課,學生變得不善用說話及眼神溝通。現今家長的知識水平比以往提升了,期望和上世紀大不同,對子女各方面發展也十分重視及寄予厚望,希望學校提供多元智能發展,以應付新世代的挑戰。 無論世代怎樣變化,教師仍是重要的學習促進者。把常識科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我覺得會是兩個更「主科」或「專科」,讓教師更專注引導學生從實驗/生活中發展探究能力,創造不同空間推行全方位學習活動,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善用生成式AI,令學習事半功倍。 學習經歷環環相扣 我記得有位校長曾分享,以「屎尿屁」比喻固體、液體和氣體,讓學生一世都得記得。這是科學科範疇二的內容,向小學生講解物質、能量和變化,看似難明,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是小孩需要學習的東西,不就是與生活連繫上? 在範疇三,學生要知道鹹淡水的來源及用途,食水需要過濾和淨化。教師先引導學生探索地球與太空的奧秘,透過學生動手製作濾水器及參觀水資源教育中心等,思考節約用水的個人行動計劃,付諸實踐,正如魯迅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教師可引導學生探究,多觀察並重視實踐,從而認識善用地球資源的重要,培養學生對宇宙的欣賞。 在以上的條件下,便出現了「斷捨離」下分拆的常識科。一、不斷擴展高層次,給予學生更多體驗式與全方位學習,培養主動探究及思考,學習提出問題,能協力製作產品/匯報,最後反思;二、窮追不捨ASK,21世紀迎來巨大轉變,學生在網絡世界唾手可得知識,所以「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以知識及技能為限,宜與生活結合,透過實踐力行,培養共通能力,包括自主學習、創新、解難及與人協作等,達至全人發展,所以態度(Attitude)及技能(Skill)為首要,最後才是知識(Knowledge);三、不離地,和周邊大環境連結,將所學的轉化到真實生活中,學習不止限於課室,經歷離不開生活情景。 「斷捨離」原意帶出學會放手的心態,教師們發揮專長,改變教學心態,不局限於過去,是時候放手給學生去選擇去體驗,使書本活起來吧! 文:盧麗娟(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被喜愛」的需要

我很喜歡寫作,很喜歡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信念和經歷,所以開設了facebook專頁寫文章。讀者的按讚、回應和私訊也給了我很大的滋養,但我留意到自己蠻介意有多少人看我的帖子,有多少人按讚,也會跟其他專頁比較,很羡慕別人有那麼多追蹤者和留言。 探索「追Like」心態 終於有一天我沉澱下來,好好去探索我這個「追Like」的心態,發現背後原來是「被喜愛」的需要。我很希望我的文章被喜愛,希望我自己被喜愛,很羡慕其他人有這麼多人喜愛。 我小時候爸爸便離世了,媽媽母兼父職壓力很大。媽媽很愛我,但管教得很嚴,生怕我學壞,所以對我是批評多,肯定少。我印象中媽媽是不苟言笑的,我經常感受到媽媽對我的要求,但不太感受到她對我的喜愛,我總是不能讓媽媽稱心滿意似的。上了小學後,同學都不喜歡跟我玩,就算偶爾有人願意跟我一起,也很快會被我惹得不高興而離去。(大了才發現我應該是有認知或感統問題,導致常常弄痛同學而不自知。) 這情况維持到中三左右,我終於能好好地壓抑情緒和隱藏自己的想法,學會迎合和取悅別人,情况才慢慢改善。但當我隱藏起自己真實的一面,便更覺得沒有人會喜歡真實的自己。 就這樣,這「被喜愛」的人性基本需要,從小到大從來都沒有被滿足過。現在更透過「追Like」呈現出來。 寫作為討好別人? 我早期的寫作會很小心用詞,因為想要吸引多點讀者,想要「被喜愛」;同時也怕文字會觸發到別人,或怕一些前衛的想法會嚇走讀者甚至導致被攻擊。在寫作上我是處於「討好別人」和「保護自己」的模式。但我近年的學習讓我明白,真正喜歡我的人,無論我如何,他一樣會喜歡我;而如果我不呈現自己真實的一面,別人便沒機會喜歡真正的我。這要很感激一班善養伙伴,他們總是說喜歡跟我相處,會接納甚至欣賞我的陰暗面,鼓勵我做自己,但也會直接說出我讓他們不舒服的地方。這種包容但坦誠的關係,讓我不用提心吊膽地猜他們是否口說喜歡但內心討厭我,也讓我慢慢相信就算我讓對方不舒服,對方也不會離棄我。(有療癒的伙伴真的很重要!) 重拾初心 忠於自己 我現在嘗試更忠於自己的寫作,也會提醒自己,我寫作是因為我真的喜歡分享,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不是為了要有很多訂閱或回應。重拾寫作的初心,讓我可以繼續享受寫作。 同時我也很想滿足我孩子「被喜愛」的需要,所以很多時當孩子找我時,我都張開雙臂以溫暖的微笑迎接和擁抱他們。我女兒不止一次主動跟我說:「媽媽,謝謝你常對我笑,謝謝你那麼喜歡我。」 在推廣善養時,不少家長向我反映說不知具體要如何做,那時候我就會對他們說:「那你就多對你的孩子笑吧,每天都對他們笑,擁抱他們,讓他們感到你很喜歡他們,那已經很好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5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讓「打罵教育」止於這一代吧!

大概在數個月前,有台灣兒科醫生在社交平台發表文章說自己會體罰孩子,引起當地討論,我意外發現很多家長主張「教不聽就該打」。 我明白的。當孩子不受控,內心就會有衝動一巴打下去。那份衝動看似來自憤怒,其實源自無力感。打下去後,彷彿搶回主權,無力感消失了。當下孩子不再吭聲,那表面的「聽話」並不代表他真的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是只能屈服於家長權威之下的求生之道。 我真的明白。天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教好,將來才不會行差踏錯,有機會出人頭地;打罵是因為在乎,是用心良苦,背後都帶着一份好意。 我明白,因為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我想起童年一幕:眼前母親露出憤怒、失望的表情,拿着拖鞋打在我身上啪啪作響。我仍然記得當時的心情:「母親不要我了」、「我要挽回母親對我的愛」,於是我跪地大哭說:「我知錯了。」 兒時跪地認錯 「挽回母親的愛」 我做錯什麼事呢?我小時候常在紙張上亂畫,邊畫邊喃喃自語說故事。我樂在其中,但在母親眼中只是一堆鬼畫符。惜物的她討厭我浪費紙張,所以若發現我亂畫,多半會出動拖鞋侍候。而我明知母親討厭,明知會捱罵捱打,仍然一次又一次亂畫。我有因為母親打我而學會惜物嗎?我學會的是偷偷摸摸地畫,還有把亂畫的紙張帶到學校收起來。到頭來我好像浪費更多紙張。 多年前我曾經在心理劇中重演這一幕,我朝飾演我母親的女士破口大罵,怒火之猛烈嚇了我自己一跳。當時我只看見了自己的憤怒,卻沒有留意到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悲傷。現在我重新寫出這段回憶,怒火已經完全消失了,但當我寫到「我要挽回母親對我的愛」,眼淚竟然忍不住奪眶而出。母親給我的明明是無條件的愛,我卻打從骨子裏覺得,我必須符合「聽話」這個條件才配得上母親的愛。我與母親之間隔了一堵名為「打罵教育」的金屬圍牆:她給我的愛我接收不到,而我內在對愛的渴求碰上冷冰冰的金屬,讓我漸漸變得麻木。 情緒是大火 火來了快跑 上一代的限制實在太多了。經過多年學習和沉澱,此時此刻我內心對父母充滿無盡感激。但我希望我的兒子有不一樣的體驗,不必兜兜轉轉才發現父母的愛。這一代父母生活不比上一代容易,很多人身心俱疲,無力花更多時間在孩子和自己身上。那份無力感會讓我們想要掌控更多,控制不了的時候操之過急,就容易出手或出口傷人。 我分享一個小方法,是看台灣薩提爾教養專家李儀婷老師的著作《一句教養》學的。口訣是「情緒是大火,火來了快跑」,在感覺到情緒快要爆發時離開現場,或是在心裏觀想自己與情緒拉開一段距離,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也許那巴掌你就不用打下去,那句罵人的話就不用說出口了。我感恩身邊有很多資源,讓我努力學習陪伴、梳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我還做不好,但我知道透過一次次面對和調整,會愈來愈接近我心中理想的狀態。 就讓打罵教育止於我們這一代吧!孩子是世界的未來,只有帶着愛與覺知去教養下一代,世界才有可能朝美好的方向前進。願天下的家長都踏出善養的一小步,合力成就大同世界的一大步。 文:王廷怡(全職母親。每天努力進行善養實驗,從中陪伴孩子成長,同時療癒自己)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我們都太盡力了嗎?

「盡咗力就得啦!」父母及老師經常說的。 小時候,不知道怎樣回應這說話,因為聽起來似乎是在鼓勵我不要太辛苦,或安慰我已經過去了就不要想吧! 其實,童年的我內心所有空間都被「恐懼」佔據了!大人所說的話沒有單一確定的意思,即是大人可以說「盡咗力就好」,但當成績未如大人心水,就會變臉責備我。這令我經常懷疑自己總是未盡力,因而在內心建構了一個「嚴厲審核自己的系統」,金句是: 「你未夠好、你可以更好、你未盡力、可以再加油多啲、可以再堅強啲、再努力啲一定得㗎、忍多陣就會成功……」 習慣抹殺自己所有努力 不知不覺間,我完全抹殺自己所有的努力,也漸漸習慣一直去忽視自己身心的真實需要及反應,開始了「只為別人而活」的人生。 其實從小到大,我一直都不知道什麼是盡力。因為事實上,無論怎樣做,都達不到母親、老師、上司、社會眼中的「盡了力」。 我是長女,母親從小就把我當成大人去養育。幼小的我,便需要有成人能展現的自信、勤奮、堅持、堅強、毅力、準繩、不哭、開心、活躍、成熟、有禮、社交、冷靜、自律、整潔、條理、優雅、獨立等;同時,又需要做到孩子應有的本分,如服從、好成績、乖巧、順應父母要求等。因為這就是當時母親心中可給我「最大的愛」,她的言行令我深信她的育兒信念就是:「只有嚴厲、體罰、言語羞辱才能令我『成才』!我比任何人都愛我女兒,只有這樣不停的鞭策她,她才能獨當一面及成為幸福的人!要是我不看緊她,好像我這個母親荒廢了女兒的本有能力,所以我絕對不能心軟及掉以輕心,我只想我女兒永遠幸福!我非常愛她!」 於是,在母親的教導下,我對「盡力」的理解,就是在「未斷氣/倒下/生病/情緒爆煲」前都要一直開行turbo努力的意思。於是,我一直運用200%自我犧牲模式作為日常生活的自動模式。但當200%的付出也換不到別人眼中的10%至50%,就算放棄滿足自己也從來都沒法滿足到別人時,「盡力」便成了無底深潭——「我的努力」似乎別人/父母一直沒法感受到,也不被重視,他們只覺我還未盡力,一直用批評及羞辱來「激勵及愛」我!這讓我感到相當痛苦,但又不允許自己離開這種「痛苦」,所以,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其實是: 「我每分每秒都在地獄生活,一直想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取自由與快樂!但又害怕停下來會被別人嫌棄遺棄,每天都充滿內在矛盾及自我衝突,形成了『自己打自己』及『自我摧毁』的慣常模式。心中不剩半點自愛,活着生不如死!」 做好能力範圍所及的事 最後,我那個被評為自閉症及輕中度智障的女兒,在過去十多年間用生命與行動去告訴我:什麼是自愛、尊重、欣賞、做自己、盡力。原來「盡力」就是……「不費力/輕易的」只做自己需要、喜愛、開心、平安、舒適、自在、幸福的事情,是非常個人的感受,也會一直變化,所以沒有固定標準的盡力。 所以,任何違背以上的「盡力」就代表「過分盡力」了!現在,如果別人要求我做「過分盡力的事」,我便需要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盡量商討可以滿足雙方需要的方法,而不再因滿足別人眼中盡力的意思而無止境地消耗自己的內在力量,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本質。其實,每個人做「當下」自己能力範圍內承受到的事情,就已經是夠盡力了! 文:黃可欣(育有一名自閉症女兒。以「善養」培育愛女,同時療癒自己)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六旬婆婆的醒悟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已是年屆六旬的婆婆了!回顧昔日的我,用錯了方法去教和愛我的女兒,令我有很多遺憾!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讀者得到啟發,明白善待自己和善養小孩的重要。 我的父親是一個沉默寡言又不理家事的人,而我的母親脾氣極之暴躁,管教孩子的方式只有痛打和責罵。 我剛小學畢業後,父親便因病去世,因此我要輟學去工廠工作幫補家計,但因年紀小而經常被人欺負,受了委屈也不敢向人傾訴。多年來對生活的不滿和情緒壓抑,我已變得不苟言笑和內斂。 過分操控致女兒反叛 自小缺乏愛和關懷的我,渴望能夠有一個愛護我的男朋友,很幸運地終於給我遇上了。因為想早日脫離沒有溫暖的家,所以我很快便結婚了。但天意弄人,5年後丈夫因在工作上和同事不和,最終患上抑鬱症而選擇了不歸路,我也因此要出外工作來掙取生活費。因為兩個女兒需要有人幫忙照料,所以我又要和母親同住了! 為了兩個女兒的前途及擔心她們交上損友,她們在生活上的大小事情都由我安排,她們也只能聽從而不能多加意見。我將所有空餘時間都陪伴女兒和幫她們溫習功課。雖然兩個女兒在我鞭策之下都能夠考取好成績,過程之中卻使女兒承受了不少壓力和痛苦,也造成了日後她們的反叛。 上了中學之後,妹妹開始用沉默來對抗。她除了吃飯和看電視會走出自己房間,其餘時間都是關在房內做自己的事。考上大學之後,她就馬上申請宿舍過自由的生活。後來,她更自己申請去美國做交流生,申請成功後才通知我代她交學費。我當時只感到失落和被女兒離棄,沒想到這就是多年來我一直操控女兒的後果。 我的大女兒自小脾氣就很大和野蠻,所以我對她管教得較為嚴厲,她發脾氣時我只會責罵和漠視她,不准她再繼續哭鬧,但我從來沒有關心她發脾氣背後的原因。很多年後我才知道,原來我這樣做只會壓抑她的負面情緒,讓她的心靈留下創傷! 積極處理情緒問題 在長期的負面情緒壓抑下,大女兒終於患上了產後抑鬱,她經常大發脾氣和哭鬧,也會打罵小孩,弄得家無寧日。經過兩年多的地獄式生活,大女兒開始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問題,剛巧她遇上一名心靈導師,她對導師吐出多年來壓抑在內心的不滿和悲鬱,經過多次療癒的對話之後,她的負面情緒已大有改善。大女兒終於明白自我療癒和善養小孩的重要,她積極地報讀了很多關於心靈療癒和善養小孩的課程,將所學到的應用在生活上,將地獄似的家變成了充滿和諧與愛的天堂。 大女兒現正參與教育大同的工作,她還致力於推廣心靈療癒和善養,希望幫助更多人解除心靈上的痛苦和改善親子關係。 受到了女兒的啟發,我才醒悟小孩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納、支持和關愛,還要讓他們在自由自主的環境下學習,小孩才得以心靈健康地快樂成長,也能和父母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我現在已懂得看開和放下,懂得去欣賞身邊的人和事,重拾人生的樂趣。願我的經歷與體會,也能讓你們得到啟發。 文:何物 作者簡介:一個被傳統思想束縛了60多年,長期活在憂慮和抱怨之中的婆婆。因受到女兒的啟發,終能解脫枷鎖,活出心中的彩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懶爸的願望

在挫敗中與女兒一起成長,成為幸福懶爸。 大家試想想:你突然獲告知在海外留學的子女因成績不達標而被要求離校,當下會有什麼感覺?會對他們說什麼?部分家長也許感到憤怒,因為安排孩子負笈所費不菲;其他父母也會擔憂子女日後的出路。 回想當日筆者接到女兒的電話,的確有點不知所措。靜默兩秒後,我輕輕地說:「就回家吧。」後來女兒問,為何我當時沒有生氣,我心裏想,事件中她才是最難過的,因為回港後還要面對各樣的壓力;最理想的是,回到家裏她感到安全,可以好好休息,安靜地想想下一步的方向。 做好子女的避風港 以往的我,遇到類似情况往往會按捺不住負面情緒,也愛不停說道理,甚至教訓一番,彷彿這就是爸爸應有的「教育任務」。幸好過去10年遇到的良師好友,讓我明白了「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道理;我慢慢理解到教養不必着急,也急不來。心靜下來時,父母會較容易察覺事情的正面和值得學習的地方。有些時候,當自己冷靜下來後便會發現,已經沒事情需要特別處理。個人認為,爸爸媽媽要嘗試「練精學懶」:孩子自有方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我們對子女有信心,自然就能輕鬆放手,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安而奪去他們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回望上一代社會環境欠佳,讀書升學是為了「搵食」,畢業後根據薪酬福利找工作,其他因素包括個人興趣特質、工作意義都不被重視。現今環境改善,沒有「養家」包袱的年輕一代,可以根據個人的價值觀、優勢強項和熱誠所在去選擇前路,甚至為自己創出新天地。創意、抗逆力、社交智慧、解難能力……相比一個學位,看來更加重要。 筆者女兒雖然未能完成課程,但幾年來在外地生活的鍛煉,讓她懂得照顧自己;生活上一切大小事,就連租約問題,也難不倒她。現在每逢一家出外旅遊,我都可以放下「領隊」的身分,安心做個「跟團」的懶爸,享受被照顧的幸福。回港一段時間後,女兒受聘於一間社福機構,獲聘靠的不是學位,估計除了因為她懂得與人溝通外,曾於該機構當義工也為她加了分。新工作職責範圍廣,要面對各樣的挑戰和壓力,卻富意義和成就感,也讓她開闊了眼界,還有一班充滿熱誠的伙伴與她一起合作拼搏。 錯誤中學習 笑着一起成長 澳洲國立大學最近的一個心理學研究提到,好奇心能夠淡化焦慮。筆者推論,當子女遇到挫折,父母若懂得以好奇的眼光去觀察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挑戰中的學習,想像子女「上了一課」後對未來的幫助,也許能夠減低父母作為「教導者」的困惑和憂慮,從而慢慢轉化負面情緒,倒過來為戰勝失敗的經驗喝彩,然後好好享受身為父母的福氣,笑着與子女一起成長。 孩子都在跌跌碰碰中長大,父母往往也是在錯誤中學習和修正自己。在教養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有智慧地「學懶」,放下憂慮,信任子女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計劃自己的人生。筆者女兒雖然未擁有讓人羨慕的收入,但我相信她有追尋幸福的能力,將來會過着心靈富足的生活。我們當初的願望,不就是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嗎? 願望達成後,這個懶爸要做的就只是好好過日子,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那麼,下一代便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去追夢了。 文:Eric Tong(家長教育工作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0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雙相特質」 應對生活難關

「牌品好,人品自然好」,但如果可以有機會「無品」,你想嘗試一下嗎? 曾與舊同事打牌,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則,就是四圈內,每人有權在開局時推一次牌。我以前從不推牌,因為是「無品」;但能夠名正言順地「推牌」,感覺真的很爽。 在「善養救未來」專欄下說「打麻將」,會否不對勁?不會啊!因為今次想要分享的概念叫「雙相特質」,一個讓我們更有彈性面對生活的困難、危機,甚至災難的寶庫。 從事倖存者研究40年的Dr Lawrence Albert Siebert,在研究中歸納倖存者的特性,他發現倖存者一個重要的特質就是「抗逆力」,而一個人擁有愈多雙相特質就愈有「抗逆力」,愈能應對生活的難關。 誠實又狡猾 同時具備相反特質 簡單來說,「雙相特質」指人同時具備兩種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特質,例如既誠實又狡猾、既固執又靈活等。這可能嗎?可能啊!既「有品」又「無品」,四圈之內,可推牌一次,不是這個道理嗎? 大多時,我們會持守一些普遍認為「較好」的特質,例如「誠實」,但有些情况下,「說謊」比「誠實」來得要好。納粹集中營倖存者Eva Schloss的媽媽被納粹黨選中要去毒氣室,她便以「謊言」讓自己得以存活。我們可以說這叫「狡猾」,但同時這也可以是「機靈」。 這不是在說持守「誠實」是不好的事,也不是主張任何時候都要隨意「說謊」,發展「雙相特質」其實是讓我們檢視固有的信念,如「說謊是不應該的!」有轉化的可能。 固有的信念,單說與上學有關的,例如:守時、不應缺席等,便不知讓多少爸媽叫苦連天;要不是發高燒至不能起牀,大部分孩子都迫着放下自己需要,帶病上學。 生理上的病尚且如此,心理上的需要又如何?台灣多間大學開始推行「心理假期」制度,學生有需要時可以請假自行調整情緒狀態,這是要讓學生及社會都知道,出席率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人的健康才是。 「雙相特質」的修煉,其實在發掘面對同一處境的不同可能,可能性愈多,面對不同景况便愈能夠彈性應對。試想像還有15分鐘便要送子女上學,還有什麼可能性?若只有「守時」的選擇,我們只能選擇如何催逼子女準備好,選擇不同的語氣、態度,或者選擇是否動手為他們預備上學所需的東西。 但若「遲到」是一個選擇,可能性會增多嗎?有可能慢慢享受早餐嗎?又甚或連「請假」也可能的話,那天的行程會有什麼變化?心情又會否不一樣?若以一家人的健康或快樂為優先考慮的話,你會怎麼選? 其實「守時」還有很多可能,若時間不是只有15分鐘,而是有1小時甚至2小時,情况會完全不一樣。在這裏,「匆忙」與「悠然」,可以是另一個可發展學習的「雙相特質」組合。「匆忙」可以是「高效率」,「悠然」也可以是「懶洋洋」。「雙相特質」的可愛之處在於我們不用被固有信念限制,生命多了不同的可能。 說到這裏,你們有想發展的「雙相特質」組合嗎?下次催逼子女上學時,可有「推牌」的可能?可以「推一下牌」(或是單純想像一下),有怎樣的感受?又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在協助自己及孩子發展「雙相特質」,以準備面對生活的挑戰及難關,偶爾「推一下牌」,是否更有因由? 文:Aki 作者簡介:兩孩之父,「奇爸吧」創辦人,希望可以同時過有意義及無意義的人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