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請給情緒空間

一個月前,兒子卓軒就讀中學的護士打電話告訴我,卓軒在學校踢球的時候被另一名同學撞傷了左肩,建議我盡快帶他去醫院。這番通話,讓我情緒洶湧,不知所措。情緒是我們對內在或外在環境轉變而產生的心理狀態、思想、感覺及行為等自然反應。 情緒的90秒歷程 一種情緒從升起到消失,需要經歷多長時間? 哈佛大學腦科學家Jill Bolte Taylor認為,當一個人對周遭的人、事、物產生情緒反應,身體的化學過程需要90秒;此後,所有延續的情緒都是個人選擇留在情緒回路額外的產物。Taylor提出覺察情緒三部曲:覺察情緒的升起、為情緒命名、允許情緒走完90秒自然歷程而不加以控制或改變。 當天,我用Taylor的方法承接當天的情緒。接電話的時候,我感受到以下情緒: 1. 擔心,擔憂卓軒傷勢嚴重,為他帶來痛苦 2. 自責,因為下午的工作,沒法及時帶卓軒去醫院 3. 無助,因為先生不在香港,我是唯一可以帶卓軒去醫院的人 4. 感恩,因為護士幫卓軒安排坐的士回家,工人姐姐在家接應 深呼吸 帶回當下 同時,我也感到胃部有些疼痛、肩膀沉重、全身乏力。於是,我讓自己挨着椅背坐下來,給這些情緒和身體反應一些空間,留意這些情緒升起、切換、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擔憂和自責的情緒時不時再次出現,伴隨着一些想法,包括是否可以將工作改期,盡快帶卓軒去醫院?帶他去哪一個醫院,才能及時地看到醫生?如果他需要住院,如何和學校請假……每當覺察到這些想法跑出來,我就透過深呼吸,把自己帶回當下,再次專注於當下的工作……避免過度思考,直到這些情緒逐漸消退。 升起.停留.轉變.消失 情緒的及時調整,讓我沒有陷入擔憂和忙亂,而是平靜地完成下午的課。趕到醫院之後,仍有足夠的能量陪伴和支持他完成檢查和診治。幸虧他沒有骨折,現在已基本康復。 雖然我的情緒沒能在90秒消退,但按照Taylor的方法,為情緒提供空間,允許情緒自然升起、停留、轉變和消失,而不試圖推開、壓抑、擴大或控制情緒,情緒會自然來,自然去。 文:章月鳳(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教學))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尊重差異:性教育教材

  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指出,性是美好人生的基礎,性教育工作者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尊重學生的成長步伐,避免用恐嚇或羞辱的教育手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性教育綱要》呼籲性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性傾向性別多元及弱勢社群學生的性發展。這與香港政府推動共融的原則不謀而合,我理解為性教育應該尊重差異,不應因學生的性傾向及性別不同,令他們無法接受正確而針對成長需要的性教育。 童書擴展對談空間 我在大學任教「性:擁抱多元」、「性教育」、「支援多元需要的家庭」等學科。授課時我會引用尊重差異的童書,例如女同志家庭的孩子(Mommy, Mama and Me)、性別多元孩子(The Boy in the Dress)、跨性別,以及多元家庭組合的童書等。我的學生包括教師、社工及輔導人員,他們均表示這些童書對他們如何向孩子解釋多元和尊重差異的概念,是非常有趣和有效的。 在輔導工作中,有些媽媽在離婚後與女友同居、組織家庭,如何向孩子解釋家庭的轉變,這些書是很好的故事,令孩子的情緒紓緩及接納家庭改變。也有已婚跨性別女性決定出櫃,要向孩子解釋什麼是跨性別與家庭的轉變,這也是一些很好的工具。 在研究訪談中,當同志、跨性別及性別多元的學生面對社會偏見及小眾壓力,而又想探索人生路上的選擇時,這些有趣又充滿愛與接納的童書可以帶動研究訪談的安全氣氛,擴展深入對談的空間。 我也任教政府及非政府部門舉辦的在職教師、社工專業培訓。除了教育孩子成長所需的知識,包括身體成長、性別及性傾向知識,培訓課程也提倡性教育不要排斥小眾學生。參與者常常提出,尊重差異包括接納孩子有不同的性傾向和性別認同。以上的童書在培訓課中是難得的例子,看到尊重差異的價值觀、性別及性傾向的知識,並採取包容的態度和有趣的手法。 在家長研究中,家庭的組合和孩子的成長存在多元和差異。例如有家庭是由同志及跨性別者組成。有家長的伴侶是跨性別人士, 也有家人是同志孩子。家長和孩子均面對很多適應和改變。這些書對於研究人員的幫助很大,提供了設計訪問題目和家庭生活教育素材的靈感。 性教育培養獨立思維 然而,公立圖書館因為某團體的投訴而把有關性傾向及跨性別議題的童書下架。在推動性教育上,只是教導學生如生理身體構造等技術性資料是不足夠的。政府的性教育指引強調「自我接納」,用「正確觀點審視」及「減少曲解」,但在推行上困難重重。圖書館童書下架令我們思考性教育是否只應局限於了解自己的身體發展。另外,社會又是否有足夠及多元的資源,讓我們從多角度了解性教育?社會各界別又能否真正尊重差異、共同實踐共融教育?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錫克伊斯蘭分不清

香港的非華語人士來自不同種族,各自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教師對非華語學生認識不足,就難以做到尊重他們,更遑論欣賞多元文化。例如有些包頭巾的非華語男士,他們的祖先或來自印度的旁遮普,信奉錫克教,說旁遮普語(Punjabi);另一些來自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只吃清真(Halal)食物,說烏爾都語(Urdu)。兩個種族的宗教、習俗、語言皆不相同,我們應該參照他們的文化,與他們相處。 幼園亂安排清真食物 曾經有幼稚園教師,表示其學校尊重多元文化,舉例說出他們照顧一名錫克教幼兒的方式:「由於幼兒的宗教,學校容許他包頭巾回校,也不要求他上宗教課,因為學校是基督教的。生日會的時候,為了讓他可與其他幼兒一起慶祝,更特別準備了清真食物給他。」可是,吃清真食物是伊斯蘭教徒,不是錫克教徒! 類似混淆種族的情况,也曾在大專院校的教師培訓活動中發生。參加活動的是一班主流華裔教師。導師為了讓教師懂得採用文化回應教學,教他們說幾句簡單的烏爾都語,以表示教師對非華語學生母語的尊重,例如:打招呼的「As-salamu alaykum」、感謝的「Shukriya」等。導師更請來幾名非華語大學生當助教,協助教師練習烏爾都語。活動完畢,大學生與教師私下聊天,說出他們有幾個原來是說旁遮普語,並非烏爾都語。如果讀者是華人,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在加拿大,因為亞洲人的樣貌,裝作日本人,教一班白人教師說日本語:「Arigatou gozaimasu」! 讀者若多了解非華語人士的歷史,就更會發現上面的情况並不理想。錫克教在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當時伊斯蘭征服印度,開始建立起蒙兀兒帝國。錫克教徒一直受伊斯蘭教徒迫害,衝突頻生。錫克教徒尊崇的祖師由於拒絕改信伊斯蘭教,有的被處罰,有的被殺害。儘管這是過去的歷史,現今的錫克教徒由於種種原因,有些會拒絕進食清真食物。因此,假如讀者是上面提及錫克教幼兒的父母,幼稚園給兒子清真食物,讀者會有什麼感受? 認識往往流於片面 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有非華語人士居住。但是由於分開生活,華語人士與非華語人士很少接觸,互不相識。近年,教育局加強對非華語學生的關注,教師亦會尊重多元文化,惟因缺乏生活接觸,對非華語人士的認識往往流於片面。不過,筆者相信只要教師抱持開放態度,多與非華語人士來往,不難發現他們的文化並不神秘,實在多采多姿,不僅可供欣賞,也值得我們學習,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例如,如果讀者想減壓、鍛煉身體,除了參加健康舞班外,學習來自旁遮普的巴恩格拉(Bhangra)民間舞蹈,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及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怎樣偵測假疫情資訊?

市民和政府在疫情下需要共享正確的資訊,有助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假資訊(如「新冠疫苗導致不育」)則會誘導市民相信不同的「真相」,將相反意見當成風言風語或愚弄大眾的伎倆,形成群眾之間的對立,無法就事實、公共問題或解決方案達成共識,社會就會癱瘓;尤其當假疫情資訊令人抗拒打針、戴口罩等,更會增加感染及死亡風險。了解假資訊的特性和傳播模式,亦有助學生辨別假資訊,增強對社交媒體資訊的批判思考。 99%真消息藏1%假資訊 偵測並應對假資訊甚有難度,即使受過訓練,多數人都無法辨別。假資訊的來源的消息99%都是真的,只混入1%假資訊,而那1%假資訊的內容大致都是真的。社交媒體鼓勵和方便用戶在自己的社交圈內快速搜尋和分享資訊,包括假資訊。有些人會刻意在社交網絡發布假資訊,讓人們傳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從而增加資訊的可信度、認受度和接觸面。由於假資訊比真實資訊傳播得更快,社交媒體的便利進一步加速假資訊的傳播。 假資訊4大特點 我們挑選了2020年間10則虛假和10則真實的疫情資訊,並分析了4165條與這些資訊有關的信息。我們的研究運用了電腦語言學及高階統計學,透過(一)追隨者、(二)詞彙、(三)情感語氣、(四)代名詞、(五)禮貌程度及(六)確定程度,來分析資訊的真偽,辨別假資訊的準確率達95%。我們的研究發現,假資訊通常有以下4大特性: 1. 假資訊傾向使用艱澀的用語(例如「所謂最新一代mRNA疫苗直接影響病人的遺傳基因」),令讀者難以明白,並因為疑惑而不作為。另外,這些信息較少展現負面情緒,激情和主導感亦較低,鼓勵讀者不作為。 2. 真實和虛假資訊會用不同的代名詞。假資訊的作者常用「你/你的」來增強與讀者的關係,建立信任和遵從;並將重點放在讀者身上,要讀者對信息負更大的責任;相反,真實資訊的作者多用「我」來突出身分,為言論負責。另外,用他/她/他們/她們或其他第三人稱代名詞的信息,多是形容外在、可證實的事件,而非主觀感受,故這通常是真實的資訊。 3. 假信息通常採用非正式用語,語氣較親切,從而爭取讀者信任。 4. 假資訊的作者多會用不確定的字詞(如可能),令人疑惑及難以理解,既減低讀者的行動力,亦可迴避責任。 在資訊氾濫的年代,要正確分辨資訊的真偽一點也不容易。希望以上內容能給予教育工作者一點方向,協助學生在面對海量的資訊時,能保持獨立思考。 (以上內容,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數據分析及多元教育講座教授趙明明、奧克拉荷馬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金正男、明知大學數碼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吳柔沅、成均館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朴鐘鉉、奧克拉荷馬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李惠林) 譯者:林思明(香港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行政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疫情期間促進升小銜接

升小銜接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歷程。不少研究發現,升小銜接的經驗會影響幼兒往後的學業成績、社交情緒發展,甚至成年期的成就等。然而,不少學童在升小的過程中,會遇到常規及自我管理、情緒社交,以及與學習相關的適應問題。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反覆,加劇了這些挑戰和壓力,使小一學童在升小過程中遇到更大的困難。在疫情期間,我們透過家長問卷調查了解升讀小一學童的情况,643名家長的回應顯示,認為自己的子女尚未充分準備升讀小一,尤其是在學習技巧、自我管理,以及情緒管理技巧等方面仍需加強。他們也關注如何在疫情期間促進升小銜接,協助學童盡快適應小一生活。 培養自我管理、社交情緒「軟技巧」 從入學準備的全面發展觀點(holistic perspective of school readiness)來看,過渡期的適應不是突然發生的,學童在升小銜接中所需的技能是可以通過培養來提升,家庭和學校是輔助學童適應小學的重要助力。過渡期的適應不能操之過急,必須認真了解個別學童的成長特徵和需要,調整教導方法,切忌揠苗助長。家長往往着重測考成績,忽略了隱藏於背後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事實上,常規與自我管理、認知能力發展(例如執行能力)、社交情緒,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軟技巧」,是升小銜接的關鍵能力,這亦是可以通過持續培養來提高的。然而,這些軟技巧對於小一學生來說,可能會比較抽象。如家長和學校能夠掌握有關知識和配備輔助工具,可以協助新生順利適應小一生活。 免費派教育資源套 設網上工作坊 有見及此,我們的團隊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於2021/22學年推出為期兩年的「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我們設計並製作3套實證為本的教育資源套,向全港近500間小學的小一新生免費派發,這3個資源套分別協助提升小一學童的常規、執行功能與學習能力,以及社交情緒技巧,當中包括了故事書、親子遊戲、規劃時間及提升自我調節能力的用品等。另外,我們還透過家長教育公開講座、工作坊,以及為學校提供諮詢服務,向家長和教師講解有關升小銜接的知識和技巧,提升親子關係,促進家校合作,並協助學校推動適應小一相關的支援。第五波疫情期間,我們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額外撥款,將計劃服務對象擴展至小二學生,向他們派發一個綜合的教育資源套。另外,我們還開設了330節「升級小學生」成長小組網上工作坊,向逾千名學童教導有關執行控制、靜觀、學習技巧等方面的能力。透過以上計劃,我們期望能夠幫助本地學童適應小學生活,享受學習的樂趣,健康成長。 如欲了解這項計劃或參加家長教育公開講座,可掃描(圖一)的二維碼。 (圖一) 文:劉怡虹(「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總監)、黎建斌及陳寶蓮(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聽孩子說故事

跟教師談到評估,自然提到學校派發成績表的安排。教師被邀請做角色扮演,他們分別扮演學生、教師和家長。這樣的角色扮演,千篇一律,只有同感,沒有驚喜。現今的教師雖已懂得強調學生的正面表現,可是,家長的重點,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名次不夠高,哪些科目不及格,分數為何不夠高;教師雖花盡唇舌,仍逃不過家長有意無意的責難,教師也只有不斷,亦不自覺地作出防衛,最後問題也只會轉到學生身上,因為他是最沒有能力反抗的一方。這樣的安排,可以改變學生日後的學習動機和態度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雖然如此,學校仍繼續採用這種方式派發成績表,只因大部人都覺得這只是行政需要,家長有權知道學生的表現;可是,學生的學習擁有感卻被完全忽視,成績表本應屬於學生,他們卻無發言權,難怪一般學生都不願意出席這樣的安排。 把學習擁有權歸還學生 西方國家,或一些本地的國際學校早已不行這一套了,他們會讓學生成為這個安排下的主角,因為成績表是他們的,好與壞不是其他人的責任,而是他們自己的份內事,不諉過於人;相反,也可自信地告訴別人,他們經努力後而獲得的成果,這種安排稱為student-led conference,顧名思義,就是由學生作主持,改變過往由教師或家長作主導的做法,把學習擁有權歸還給學生,這也可以用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來說明這個安排為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在這安排下,學生都能體驗到勝任(competence)、歸屬(relatedness)和自主(autonomy)這三個元素。 鼓勵孩子分享學習點滴 由於這安排在中國文化的地方不常見,故還未有確實的中文名稱,我們姑且就叫它做「學生成果分享」,教師和家長的角色,就是聽孩子說故事—— 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學習故事。必定有人疑惑,我的學生,我的孩子可以做到嗎?事實上,幼稚園的學生都可做到,當然這個改變不會立刻出現,成功因素離不開文化的建立,學校和家長是否相信孩子有能力學習,是否可以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教導學生編織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是必須的,有學校為每個學生放置一個小盒子在課室,鼓勵他們從學期開始,把他們認為一些有進步和有成就的東西,那怕是一份功課、一幅畫、教師給的一句讚賞,統統透過照片,放在小盒子內,教師邀請學生輪流在班主任課把他們的收藏展示,並且分享他們的感受,然後教師和學生以鼓勵及建議作回饋。這樣的安排,讓學生更有信心面對「學生成果分享」的挑戰。作為家長,除了建議或支持學校能作出這樣的改變外,更可多用相類似的方法,鼓勵孩子在家分享他們在學習上的點滴成就,細水長流,不多時日,我們必定能看到孩子對學習態度的改進。 文:鍾耀斌(心理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讓孩子學會感恩的竅門

培養感恩的心態及表達感恩的習慣,是正向心理學中的重要一環。一些心理學研究顯示,感恩能夠提高幸福感,讓人思想更加積極正面,以助減壓、調節情緒,為身心健康帶來益處。 由日常生活開始:感謝天氣晴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使用一些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孩子學會感恩,例如鼓勵孩子在睡前,用3分鐘記下當天3件讓人感恩的事情,作為感恩日記(gratitude journaling),這些事情通常都是別人為自己而做的好事,例如「今天上課忘了帶鉛筆,鄰座的小琪借了一支筆給我」。感恩有時也在日常的「開心事」可見,例如「感謝天氣晴朗,讓我可以欣賞漂亮的風景」。 在困境中學習感恩更重要 要幫助孩子建立一種持久的感恩心態(grateful mindset),除了讓孩子習慣在「好日子」時感恩,家長更要培養孩子在困境、挫敗中能夠感恩的能力,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他們影響最深的時刻,往往都不是成功的經驗,而是一些挫敗或者難關。在孩子得到教師的稱讚時、在他們收到生日禮物時表達感恩,並不困難;在孩子氣餒、受挫時,家長亦可參考以下的3個步驟,去引導孩子利用感恩的心態面對逆境。 1. 認可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受傷、焦慮或者憤怒,他們往往未能即時接受父母的指導或者意見——他們期望的,是父母的重視及聆聽。這個時候,家長只需好好聆聽孩子的聲音,並嘗試設身處地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事情。 2. 等待孩子的情緒緩和過來: 每個孩子調節情緒所需的時間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可以自己順利平復心情,而有些孩子則需要更多的誘導去調節負面的情緒。待孩子的情緒平復後,他們才會預備好反思事情,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兩天或者更長的時間。 3. 教導孩子為困境中所得而感恩: 與孩子傾談,引導他們改變對事情的想法,即使在挫敗中亦能有所獲。家長可以運用以下技巧:(1)與孩子分享一個具挑戰的處境,以及你在該處境中學懂的事情;(2)讓孩子指出當下令他們感恩的事情,即使他們仍然感到挫敗或感到壓力;(3)嘗試令孩子想想他們在該困境中學到的教訓,「在這件事情中,會不會有些東西是對將來有幫助的呢?」 幫助孩子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處境,令他們在挫敗中亦能改變想法,從而建立寬容、感恩的心態,這將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成長有莫大助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溫麗妍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高級講師)--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同志學生:聽不到看不到真實的我

今年5月,兩名中學生被發現墮樓死亡,我感到很難過及痛心!過去兩年關於學童自殺的報道,主要集中於學業壓力或因疫情引致學生缺少社交支援,卻較少關注同志孩子獨特的精神健康需要。孩子成長階段會探索性傾向,卻因性傾向偏見,令孩子的聲音無法準確地被聽到。一個來自宗教學校的孩子告訴我,因害怕學校不接受其同性性傾向,就算受到性傾向欺凌和羞辱,亦只能將情緒埋藏在心。他認為自己是「罪人」,甚至感抑鬱、產生自殺的念頭,都不敢找教師和學校社工傾訴;直至遇上校外社工,願意提供安全的輔導空間,才能把心中的感受抒發出來。他說:「學校看不到我,就算看到也是看到『必須悔改』的我,卻聽不到我真實的心聲!」 非異性戀被視為不道德 澳洲學者Adam Hill的團隊今年4月發表的文章提到,遭受性傾向歧視和欺凌是同志青少年自殺傾向的預測指標。社會心理學者Gregory Herek提出性傾向偏見的概念,意指個人或團體視異性戀為唯一「正統」、「存在」的性傾向,視非異性戀為「次等」、「不存在」的性傾向。學校在課程、輔導系統,甚至校規上,有意識地不承認非異性戀學生的存在,無視其成長需要,或是利用專業權力,認為學生的性傾向「必須改變」,使他們被羞辱、抑壓的情緒埋藏心中,日復一日,在學校感孤立,苦不堪言。 Hill的團隊在一項針對4000多名14至21歲同志青少年的研究發現,曾經遭受性傾向欺凌,參與性傾向改變治療或來自宗教家庭的參加者,自殺風險都較高。美國學者Amy Green的團隊去年1月發表研究,收集了逾2.4萬名13至24歲同志青少年的數據,發現若得到成人和朋輩包容其性傾向,過去一年自殺未遂的機率會降低40%至45%。 我在本地的研究中,邀請了60多名社工深入訪談。有受訪者指在服務或培訓機構中,有社工試圖用宗教價值觀將性傾向的偏見合理化;亦有受訪者指在有關社工專業操守課堂上,講者以宗教價值觀套用到社工實踐上,認為非異性戀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如同志學生的朋輩或身邊的成人,理解性傾向偏見帶來的精神健康風險,在生活及學校制度上包容接納孩子的性傾向,可令孩子有更大的空間去探索自己。事實上,教師與社工的專業守則應從學生的最大利益出發,如遇上專業與個人宗教價值觀的衝突也很常見,可尋求專業督導,協助自己在面對價值觀衝突的情况下,仍以學生的最佳利益為依歸。教師及學校社工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建立關係,聆聽他們的內心掙扎,理解他們能夠肯定自己的喜樂!另外,也可作為橋樑,轉介學生至社區的同志學生支援服務,如小童群益會的同志青少年服務及LGBT+/Ally Paulinians學生支援,使他們得到朋輩互助,減低孤單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如何提升幸福感?

「幸福」是一個抽象概念,每個人心中都有其定義和想法,亦是我們終身追求的東西。那麼,「幸福感」又是什麼呢?國際民調組織Gallup去年向全球44個國家及地區收集數據,結果發現香港的快樂指數排尾3;而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於2017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學生幸福感報告,顯示香港學生整體生活的滿意度為6.5,低於國際水平的平均值7.3。數據反映了無論學生、家長或是教師,在提升幸福感方面都需要支援與幫助。 據正向心理學PROSPER的幸福感框架理念,幸福感包含正向度(Positivity)、正向關係(Relationship)、成就(Outcome)、性格強項(Strength)、目標(Purpose)、投入感(Engagement)及心理柔韌度(Resilience)7個元素。我們可以透過有效地發展個人的正向經驗,培養和學習樂觀的思維,善待自己,建立「愉快人生」。另外,多實踐利社會行為,如助人、合作、捐贈及分享等,均有助建立「有意義的人生」。最後,了解自己的性格強項,全情投入地生活;在面對壓力及不安時能自我調節,加強心理柔韌度等,都能夠提升幸福感。 講座推廣正向教育 提升幸福感可從幼兒階段開始,要幫助幼兒建立正向的價值及人生觀,首要是讓幼師及家長進一步認識正向教育。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早前開展了一項名為「正思樂行:幼師與家長正向教育計劃」的研究計劃,以科學實證角度出發,旨在提升幼師和家長的正向心態及幸福感,培訓內容主要圍繞PROSPER的正向心理學。團隊亦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程式,讓幼師和家長透過情境影片、正向心理學學習資源、感恩日記和小遊戲來認識幸福感。 過去兩年,我們為了共400多名職前及在職幼師舉辦了4場培訓。為了評估計劃成效,我們按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方式,分別與參加者做前測及後測。研究分析顯示,在其中2場分別有77名職前幼師和76名在職幼師的培訓中,有大約六成參加者在參與計劃後,無論在正向度、正向關係、成就、性格強項、目標及投入感各方面都有明顯提升,成效令人鼓舞。 團隊亦將於7月舉辦2場線上家長講座,講解正向教育的資訊,亦會舉行不同的體驗活動,幫助家長提升幸福感。我們相信,只有提升幼師和家長對正向教育的認識,才可讓幼兒從小開始培養正向的人生。如想報名參加有關家長講座,請瀏覽計劃網址www.eduhk.hk/ccfs/easp。 文:林焯怡(教大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項目主任)、李聲揚(教大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生)、鍾杰華(教大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少數族裔」還是「非華語」?

自2004年起,政府容許印度、巴基斯坦裔適齡兒童入讀主流學校。有些人稱他們為「少數族裔」,有些人會用「非華語」,究竟哪一種說法更為恰當? 「少數族裔」未必弱勢 「少數族裔」是較常用的說法,這是以種族來把社會劃分成不同群組,而印度、巴基斯坦裔社群,相比起華裔,人數是較少的。我們常說這些群組是弱勢社群,需要額外支援,按照這個說法,來自英國或其他歐洲國家的白人也可稱作「少數族裔」。然而,社會很少標籤他們是弱勢社群。看來着眼點不是人數,而是社經地位。因此「少數族裔」中的「少數」說法,未能突顯這些社群的特徵。依據政府統計處《2006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中的詞彙釋義:「少數族裔人士:指非華裔人士」。 「非華裔」定義含糊 香港人數最多的社群是華人,印度、巴基斯坦裔不是華裔,故可稱作「非華裔」。不過,這說法也有問題。海外來港的華人,特別是回港的第二三代外國移民,學習中文也會遇到很大困難。有些海外華僑的子女更是混血兒,他們又是否「非華裔」?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華裔,哪一個才是「非華裔」? 「南亞裔」未計菲律賓印尼 印度、巴基斯坦裔學生,也可叫做「南亞裔」,由於原籍國位於亞洲南部。不過,這說法未能包含菲律賓、印尼裔學生。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在香港,除華人外,菲律賓人(201,291人)和印尼人(142,065)是人數最多的社群,遠超於印度人(42,569)與巴基斯坦人(24,385)。他們主要是家庭傭工,而不是學生。因此「南亞裔」的說法,不能全面涵蓋社會中各重要社群。而且,地區的說法也涉及身分認同的問題。我們常自稱華人,而不說亞洲人,就是不想別人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韓國人。 「非華語」或懂廣東話 上面的說法皆以種族來劃分,另一名稱則採用語言,就是「非華語」。教育局指「家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的學生均歸納為非華語學生」(教育局通函第12/2018號)。語言是一種能力,可透過學習而改變,而種族則不能。因此「非華語」的說法,表示了現况可改變的希望。然而,有些幾代居港的巴基斯坦人,說得一口流利粤語,但在家說烏爾都語。他們或許需要社會支援,但又是否「非華語」? 看來每種說法也有其片面性,為何難以找到周全的答案?原因可能是,我們根本不需要一個名稱。理論上,在公平的社會,只要各個社群都得到平等待遇,我們毋須特意把某些社群區別出來,就像教師不用區分有沒有戴眼鏡的學生一樣。因此,也許我們只是需要一個過渡期的名稱,以識別出需要幫助的社群。期盼不久將來,大家可直接稱呼居港的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為「香港印度裔」或「香港巴基斯坦裔」。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