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開課快要兩個月了,孩子的學習生活順利嗎?但願同學們除下口罩相見的日子快快到來。 有人說: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同意嗎?相信沒有人會去計較幾多才是一半,怎樣才算是成功!那麼你有想過開始的「始」是什麼意思嗎?清代學者朱駿聲於其著作《說文通訓定聲》有以下解釋:「裁衣之始為初,草木之始為才,人身之始為首為元,築牆之始為基,開戶之始為戽,子孫之始為祖,形生之始為胎。」嘩!「始」原來是大哉問…… 偏離航道需作調整 先不管裁衣或草木之「始」何解,驟看下去:也很易明白頭部乃人身之始,起樓最先當然是打好地基,而身體之雛形便是胎,其中所說的「始」全是至關重要的基本部位,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位朋友,如果你有這種覺悟,我保證你一定是個HappyPaMa,因為重視「始」,把「始」搞好,「開好個頭」,成功永遠都是你的好拍檔。 也有聽過差若毫釐,繆以千里吧?《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提醒,假設要由洛杉磯飛往紐約,若飛行員將航道往南修改 3.5度,這大概是起飛前把機頭偏移幾英呎,並且一直不作修正,飛機依然將由西岸筆直飛往東岸;但在橫越整個美國之後,最終降落的地點將不是紐約,而是好幾百英里以南的華盛頓特區。開始時差之毫釐,結果雖不至於繆以千里,事與願違卻是現實。 無疑,真正飛行縱使有自動駕駛功能,不斷的調整和確定航道是常人都懂的。角度和距離可以調整,因為都是有形之物,在精密的儀器測量下,可作具體量度和預測……當然飛行實况複雜得多,如突發的強對流天氣等;要駕馭就是經驗之談,或許那就是成功另外一半的關鍵吧! 遇上困難議題 多角度思考 言歸正傳,大家都知道「始」的重要,卻沒有很多人願意花心力去仔細籌劃一個好的開始。今時今日,一旦遇上新事物,人人都想找個懶人包,渴望省點時間慳些工夫;坦白說,面對海量資訊的世界,找懶人包是無可厚非的,而懶人包的出現,也是應運而生吧……只是我建議你不如培養一個習慣,就是凡遇上困難的議題,不妨多看兩三個「包包」,或許你會多一些角度去做計劃和思考。 正所謂萬事起頭難,以謹慎的心開始,才能走得遠,走得順。顧名思義,慎始,就是在事情萌芽時,小心翼翼地開始,幾乎以敬虔的態度,開一個好頭,然後形成習慣,再堅持下去。「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說明了時間是一個我們不能異議的變項,既然如此,好的開始更形重要。 新學年雖已啟動,然而任何一天任何一刻也可修正航道。Plan、Do、Check、Act 這個在品質管理學叫Deming Cycle的法門,也是一個不錯的個人優化策略:先與孩子一同訂立目標,按個人情况嘗試執行,之後檢討和修正,再重新施行,周而復始;切記理性中多帶點溫柔,孩子們一旦掌握,將會畢生受用。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放手與放心

說時遲,那時快,8月將結束,各位HappyPaMa,短暫的暑假愉快嗎?學校應該預備好開課了,那你呢?還要抓緊夏日的尾巴,最後衝刺嗎?無論如何,周而復始,新的循環正在啟動,是時候放手讓孩子慢慢進入狀態,始終,父母不能代替子女成長吧! 記得以前每到8月尾的家長會,總有一張 PPT slide寫着:Let go……提醒家長若想孩子有自主學習的精神,就要先抱着 let go的心態,放手讓子女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打理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我同時也會澄清「放手」不是「放任」,let go is a mindset,是一種取向,不是完全不管,還得按學生的品性、習慣和生活環境逐步調適。 「放手」 一種思考模式 放手,的確是一道很深的題目。一說起放手,你一定會記得子女年幼時初初學走路的情景吧?寶寶站起來又倒下去,你會第一時間上前扶一把,又或者你壓根兒就沒有放開過手……仔細想想,與其說「放手」是一種行為,不如說它是一種思考模式(mindset)。既然是思考模式,那麼一定與心有關係吧?當教師對你說:「放心吧!你的孩子表現……」well,就算教師告知你孩子表現正面,你是否真箇放心? 「放心」 從懷疑中釋放出來 原來放手與放心像是天秤的兩邊,你愈放手,就要愈「放心」。放心這裏不單是指一種舒坦、不用擔心的感覺,「放心」是先要把自己從懷疑中釋放出來,將「擔起了」的心放低,基礎是對自己和孩子的信任。只要你肯把你的注意力稍稍「放歪少少」 (歪:粵音me2),孩子的創造空間會驟然增大,無限可能就會出現,信不信由你。 知道「放」字的原義嗎?這個動詞的造字本義原來是指古時在犯人臉上刺青或烙字,然後將其發配到偏遠地區,驅逐出境;從犯人的角度看,這個字引伸出來的意思卻帶着解除控制,任其自由。怪不得「放學」「放工」大家都那麼開心,「放假」就更加興奮了! 廿一世紀是一個加速的世界,我們早已習慣了「快啲啦」「快啲啦」,快啲,就是加速嘛……我們以為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查實我們一早就被騎劫。你睡前大多是滑一滑手機吧?醒來時也是先滑一滑手機吧?滑手機即是輸入信息,信息輸入後,你有想過如何處理嗎?先不談是否想「八卦」下或者娛樂下自己,如果你關注的是子女學校生活情况,那麼你很有可能在家長討論區或者「家長谷」流連忘返,擔心自己要知道的卻不知道,漏看漏聽,「唔知發生咩事」等等……再加上這兩三年疫情肆虐,大大打亂了原有的生活秩序,唉…… 親愛的朋友,生活從來都是富挑戰的,無常就是人類必須面對的景况,逃不了。放手與放心的親子策略都要先從父母個人開始,一旦我們願意承擔,自己先照顧好自己,不過度抓取捉緊,坦然擁抱挑戰,孩子便會長出力量。 新學年到了,但願各位HappyPaMa懂得放手放心,孩子成為快樂的學習達人。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2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畢業彩蛋

7月天,過往對教師和學生來說,已是收爐的日子;今年的暑假卻像「碌卡」一樣,在3、4月間被「預支」了!炎炎夏日,戴住口罩,還要考試交功課兼行畢業禮(如果有實體的話),正向地說,是另一種體驗吧? 剛參加完舊校提早舉行的聯校畢業禮,這是退休之後,首次重返典禮現場。即使疫情未完全緩和,校長、教師們也想設法讓學生體驗畢業禮所附帶的儀式感,實是功不可沒;無他,要珍惜那份不可或缺的在學回憶。有人說「人生就是記憶的堆疊」,那麼小學畢業禮是否真的只是一段永恆不變、行禮如儀所製造的學校生活回憶?非也。 儀式簡單 卻確立歸屬感 記得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無遠弗屆的網絡還未出現,左鄰右里就是「互聯網絡」。公屋走廊一聲呼喚,有時分享食物,有時幫忙「睇火」;孩子們的遊戲不是到處尋幽探秘,就是角色扮演。兄弟姊妹一齊玩「煮飯仔」,你做侍應,我扮客人。角色扮演不是遊戲般簡單吧?家家酒也好,role-playing也好,社會化過程中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典禮、活動背後,也是多元化的角色扮演「遊戲」吧?然而,我們都會賦予不同的、深刻的意義。 意義之一乃是歸屬感這個印記的確立。據說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能帶給人幸福的感覺,因為歸屬感讓人獲得肯定:你屬於這裏,你有着這個身分(identity),你得到這個成就。現代心理學之父William James曾說:「人類內心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雖則畢業禮行禮如儀,但卻是那個簡單儀式所營造的氛圍讓人全神貫注,上台接受頒獎或證書剎那,更要屏住氣息。印記一旦建立起來,就像烙印一樣,可以recall、可以重溫。 重新連繫 增強抗逆能力 另一層較深的意義是連繫感(connectedness),特別是這些年間,因為疫情起伏不斷所導致的疏離隔閡,突顯了儀式的重要。儀式的舉行把人聚集,人匯聚就是連繫的時刻。有形的集體活動把無形的意義連繫起來,例如我是第20屆的畢業生,他是我師兄,我們都是足球校隊的,是一team人。連繫感是積極正向情緒的引擎,也是抗逆能力的基礎。當此刻的你感到困倦時,不期然或會刷刷手機,看看舊相,重溫那些開心事,那就是重新接線,讓溫暖的連繫感呈現,慰藉心靈,也期盼生活動力立馬提升。 自去年9月從校長的角色退下來,原來已快1年;今天置身典禮會場,雖然職務卸掉,那種歸屬感和連繫感不單未有消散,反而更加立體清晰。衷心祝福所有應屆畢業同學,天涯海角,任何一天,任何一刻,也可以重新開始,畢業彩蛋就是把握當下,挺直腰骨,邁步享受跑在人生馬拉松的無限風光!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走出discomfort zone

轉眼間,復活節已過,母親節、佛誕剛完,端午節亦不遠矣,但怎麼時間好像走得很慢呢? 你也有這種感覺?對呀!就是像有許多事情發生,時間卻跟不上,不是說日月如梭嗎?可能「估佢唔到」的心結作祟,還是思鄉旅行病發作?換湯不換藥的心情,像「長新冠」,明明已經康復,卻仍有一系列後遺陰影,揮之不去。 突破須跳出舒適圈? 想要點突破?那麼先要明白comfort zone及discomfort zone了。Google一下comfort zone,相關結果超過一億條,資訊量龐雜,十分 discomfort (不適)吧!那麼discomfort zone呢?噢!都過千萬條,但相對較少,逆向思維總是少數。無論如何,弱弱一查,不管前者還是後者,你都會從中找到一些端倪、一堆策略、一籮建議……大致都是教人要跳出舒適圈,在「伸展區」容許自己不太舒適,學習才有效,成長可預期云云。 咦?你可能會認為自己,甚至和孩子一直已經處於「不適圈」,還要跳進更「不適」的狀態去尋求突破嗎?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恭喜你!起碼你的自我覺察功能仍在。正所謂知己知彼,不殆。有聽過地理坐標嗎?如果你想標示地球任何一個地方,只要知道這個地方的經度、緯度和相對高度,就能準確說出位置了。因此,想突破?先要了解自己身處何方,這一分鐘你站在何地? 坦白說,comfort zone、discomfort zone,哪有明顯界線呢?從宏觀的角度看,「舒適圈」或許是指一些可以預期的生活景况,有着較多可以控制的環境因素,之所以舒適,因為不費力。反之,「不適圈」就是有變動的,或感到有潛在危機的景况……人在其中,腎上腺素長期分泌,甚至狂飈,因為有壓力!然而,日常生活,皆是微觀生活,有聽過「開門七件事」嗎?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舊話,數碼世代,手機、Wi-Fi、網絡,各種電子通行證缺一不可,開門閉門都要用上。 舒適圈和不適圈 每天交替出現 如是者,一天我們就進進出出多次「微觀的」舒適圈和不適圈了。早上,孩子要上學,先來個 15分鐘自行檢測,大清早便是賽跑。如果你是雙職父母,有幸的,是把孩子送到學校或送上校巴,接着便趕忙上班;時間緊迫的,就連吃個早餐也未必趕及。有些時候,心情跌宕,於是那微觀的comfort zone,discomfort zone 往往接連出現,甚至同時登場,像人生交叉點的場景,就如家常便飯。 疫下的新常態尚在形成,無論你今天身處於什麼zone,都要有決心與孩子一同走出disomfort zone。或許我們要多一點勇氣和智慧來修補東歪西倒的秩序,然而不要忘記:為母則強,為父則warm,剛柔並濟,保持信心,一定可以創新天。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7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柳暗花明 Gook luck to you!

朋友們,你還好嗎?孩子的「暑假」過得怎麼樣? 人生真箇無常,打從2019年的夏天開始,無數事情讓大家深切明白變幻原是永恆,學懂了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原來平平安安就是幸福。但願這個疫情「第五波」速速潰散,還大家平凡尋常的生活,讓孩子們在灑滿陽光的操場奔跑,大家重見笑臉,做個HappyPaMa。雖則願望卑微,卻未必能一蹴即就。 「估佢唔到」的地震與戰爭 無常或許就是「估佢唔到」的意思,就在2022年這個被提前的夏天、3月14日的凌晨,你有被震醒嗎?對,是震醒。那晚半夢半醒之際,牀在晃動,剎那間,你會極速打開手機,只見社交媒體討論區驟然出現一些相同的分享:「feel到嗎?」、「好驚」、「牀震咗幾秒」、「我真係感受到!」做夢也想不到香港也會如斯真實地感受到地震吧?幸好前幾天那個緊急警示系統已經為大家暖過身,心情應該平復得很快! 另一項「估佢唔到」的事情是發生於2月20日的俄烏戰爭,有說這是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戰事。友人的孩子問:「點解要打仗?21世紀都要打仗?可唔可以傾吓唔打?」90後的孩子成長於相對物質富裕及科技掛帥的社會,認為談判、調解、打官司,甚至利用演算法(algorithm)去改變未來、化解矛盾,是有效解決紛爭的方法和策略,况且當全球已經連線,國家之間所追求的應是合作而非敵對,所以他們覺得全面開戰是不文明的舉動。Well,坦白說:千禧之後,地緣紛爭以至戰爭常有,一如佛陀說人有3種心病,名曰貪、嗔、癡,其中貪就是一定要得到,否則心不甘,情不願。這個「貪」起始時微小難測,卻會累積沸溢,以致爆發…… 抽離網絡 深呼吸靜心3分鐘 朋友們,面對眼下紛擾顛倒的種種,要happy好像仍有點遙遠,然而若能稍稍抽離,或許當下就能生起剎那清涼安靜。須知道,今天網絡世界已全面改變了大家的視野,「注意力」成為寶貴資源,當眼球被吸引,「注意力」的擺放或會有所分別,繼而影響取態、決定和行為。因此,不如試試定時放下手機平板,來個深呼吸,靜心3分鐘,用360秒重奪眼球,reset and come alive。 最近有首打氣歌,滿有智慧,填詞的林日曦先生寫道:「苦盡甘到了又苦,黑夜清晨和正午,這種循環法則很堅固……」正因如此,「厄運不會太頑固,等候多兩秒吧,天會隨時逆轉所有錯誤……」對呀!塞翁失馬,柳暗花明,黎明已至,Gook luck to you!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關於COLLAR,我想說的是……

造星女團,COLLAR出道,揭開2022年。隊長阿Gao(沈貞巧)在電台訪問中解釋團名COLLAR「衣領」,意指當扣起衣領時束緊的感覺,並謂當觀眾屏住呼吸期待團員的演出時,就像衣領那般「Hold Your Breath」。或許今時今日令人呼吸不順的人和事着實不少,人人都像有條無形COLLAR。因此,睇得到的COLLAR,當然掀起熱話。 女團誕生是結果,「全民造星」是過程。21世紀大家都講體驗,無論你的參與有幾直接間接,就像真人騷一樣,透過網絡世界,人手一機,一呼萬應,你與你的小熒幕,就是一個世界。你有你MIRROR,我有我COLLAR,ERROR也無問題。 衣領作用不能小覷 朋友們,可不要小覷衣領喔!襯衫最頂那個倒三角形的領子,就是一個框架,臉孔就放在上面,一來提供焦點易於識別,二來也是服裝設計的重點;設計獨特的領子,其實是一件衣服點睛所在。大家都知道領袖有幾重要吧!對呀!就是衫領和衣袖,兩者均不是服裝的主體,但卻能突顯整件衣服的個性。下次買衫,可要特別留意衣袖的設計啊! 還有,你可知道上世紀職場有藍白領之分?藍領白領的出現可說是歷史悠久。日劇人物半澤直樹是白領銀行職員,他爸爸經營工廠,僱用的工人便是藍領了。隨着教育的普及、服務行業的發展以至經濟的轉型,藍領白領界線模糊,加上生活數碼化、網絡化,未來工種的分類,由誰去擔當,難以預料……「世界經濟論壇」前年曾預測未來幾年的10大職位前幾名都是數據分析或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毋庸置疑,你我他已成為數據資源,一如在《全民造星IV》這個港產女子偶像組合的生產過程中,當你於社交平台給like,又或者參與投票,幕後的數據分析也在默默工作。簡單說來,台前幕後的互動,驅使着COLLAR的誕生,而MIRROR、COLLAR的毗連催化效應,究竟會呈現一個怎樣的局面, 相信很快便會揭盅。 朋友們,你是鏡粉嗎?或許你都會喜歡COLLAR的,是那種鄰家孩子feel?還是感到一種肯打拼的精神?抑或是舞蹈的動感喚起內裏某種青春的躍動?COLLAR Bone,有說鎖骨象徵女性富魅力的一面,其實它連接着軀幹和上肢,還保護着血管和神經,看來小小的鎖骨牽扯着人的一舉一動。facebook群組「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因應COLLAR出道,「前夫」們開了一個新group叫「前夫反擊戰」,及見於此,在無奈又無奈的疫情困境中,你會笑一笑。 無論如何,the show must go on,壬寅虎年,祝願各位Happy PaMa人人健康快樂,孩子聰明伶俐,天天自信滿滿!Work hard,Play hard!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這一分鐘你站在何地?

友人越洋傳訊,她身處的地方已經迎來入冬後第一場初雪,查看節氣,原來小雪剛至,怪不得。我回應說:這邊的冬天好像常常缺席,連風褸也省得穿,冬天的感覺只是關掉家中的空調。另一遠方朋友在fb貼上屋前砌好的雪人照片,我連忙按個讚,心想着:這一分鐘我又站在何地?彼此的距離是遠?還是近? 拉丁文Carpe Diem翻譯成英語是seize the day的意思,意謂抓住今天,一般有着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意味。Carpe Diem這句短語不時會在某些café看到,彷彿飲杯咖啡,就是活在當下;於是無論初雪,或是濃冬,若能做好投入於此時此刻的覺悟,就是通往幸福的最短距離。 活在當下的覺悟 或許有人會問:怎樣才算活在當下?什麼是投入於此時此刻的「覺悟」?這裏所指的「覺悟」不單是一般的思想境界,也包含了日語「覚悟」的意涵。日語覚悟(かくご)帶有佛學味道,意思包括丟掉愚昧、感悟道理,隱含着了解、知道及記得的心理準備,並帶着決心。由Carpe Diem到「覚悟」,由拉丁語到日語,雖則呈現的方式不同,但基調相近,核心信息大同小異,筆者認為關鍵在於「豁出」和「決心」。 講起「豁出」,自然感到有點不惜代價的想法,一如這一兩年,不少朋友都豁出去,離鄉別港,移民他去;豁出,就是指那種程度。原來要活在當下,要有一種不惜代價的「覚悟」。那可能包括了敢想當下認為不可能的事,敢做他人認為不可能的決定。畏首畏尾,猶豫不決,很內耗吧?未能豁出去表面上似是「選擇困難」,然而那種按兵不動的心態也可能反映着個性上的自卑和柔弱、膽小不自信;雖然心思細膩,卻也是貪愛計較……有人認為活在當下是Living in the moment,這是很好的啟發和提醒,一旦知道自己「諗多咗」,就是離開了當下。 人類最強武器 豁出去的決心 誠然,沒有決心,是豁不出去的。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認為人類最強的武器就是豁出去的決心。沒有那種「覚悟」,沒有那股勇往直前的氣概,突破不了自我的牢籠。那個所謂最強武器,原來是用來對付自己的。當那個滿肚怨尤、習氣盛盛的內在小我(inner self)拖着自己一直往泥沼裏鑽的時候,決心就是那個制動器,給自己煞停一下,問一句:這一分鐘「我」站在何地?或許這個突兀的pause,會為自己造就一回頓悟,復返當下。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是智慧,不論天涯海角,或是近在咫尺,但覺同一天空,都是活在當下,要珍惜喔!什麼叫珍惜?珍惜就是每一次都是最後一次,珍惜就是愛囉……對,係愛呀!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魷魚遊戲的親子視角

退而不休的生活開始個多月了,「日常」內容當然大不同。友好每每見面都說:「你就好啦!唔使做!」我總是不知如何回應。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疫情下的新世界,總是泛着點點迷茫……過來人好言一句:慢慢就會適應了……真的嗎?對於一個被多年制約的職人,原來要隨心隨意地活着,是需要重新學習的。有說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所以我「煲劇」。 最近人人都談論的韓流潮劇,當然是大熱的《魷魚遊戲》了。首先要聲明這套劇不是合家歡的選擇,劇名雖以遊戲為名,劇情卻只適合16歲以上人士觀看。已經為人父母的你,必定有足夠的心智於娛己之外,找到一些育兒視角吧! 首先令人想起的一定是那些兒時遊戲了。每個地方的孩童遊戲,在沒有「打機」這個選項之前也是大同小異吧?大家熟知的本土兒時遊戲你記得的有幾多?123紅綠燈?跳飛機?麻鷹捉雞仔?耍盲雞?大風吹?有沒有思考過這些「舊時」的孩童遊戲於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參加群體遊戲 學習與人相處 毋庸置疑,跑跑跳跳的遊戲使身體各部的肌肉及其協調度得到發展;另外就是心智上不同程度的提升了,例如語言、思維、空間感等……而最重要的就是遊戲令小孩子增強社會化,有研究指出經常參加群體遊戲的孩子能較好地適應社會環境,並能夠從同伴的相處中學到更多生活技能,例如在遊戲中需要學會調控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以求在群體中得到認同。 那麼朋友們,大家是否也可以規劃一下,製造多些機會讓小孩子放下電腦和手機,重新與彼此「真實連接」呢?兩三個家庭也有幾個孩子吧?不妨搞搞新意思,除了staycation主題公園,還可以簡簡單單,相約找片空地便可以讓孩子們開心地玩上半天,「放電」之餘,情緒教育和社群發展均能顧及,何樂而不為?秋高氣爽,也是合適的季節啊! 場景設計奇妙 如走進夢幻世界 此外,當你看《魷魚遊戲》時,必定會被它的場景佈局所吸引吧!聽說連一眾演員也讚歎不已。有傳當主角初次踏入片場時都忙着拍照,因為場景設計奇妙,像走進夢幻世界。對!就是這樣,環境的營造就是驅動力的設定,細緻和像真的環境氛圍讓人快速投入,主題公園的遊樂設施都引人入勝,大人小孩也容易忘我。那麼,請用心地經營一下自家的「遊戲樂園」吧!注意喔,重點在於用心與否,不是規模和裝潢,不要小看精心細緻的安排,這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這齣疫下韓劇,強烈地反映着不少人性衝突以及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可以討論的話題很多,良朋共聚、茶餘飯後,皆可談談笑笑,閒聊也好,研究亦可。養兒育女,《魷魚遊戲》又好,《飢餓遊戲》也好,在面對子女成長的障礙時,都不要忘記柳暗花明,總有出路。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8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是誰的天空?

  從校長的角色退下來,才發覺自己多年以來建立了不少工作習慣。有人說過: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那麼,離開校長這個崗位,有點像放下了部分的人生,比起預期要多點時間去適應。或許你會問:要適應什麼?十分簡單,就是一個新的日常。 建構自我價值 同一天空下,你我他也活在各自的日常中,正所謂:你有你嘅生活,我繼續我嘅忙碌……人人都喜歡活在自己架構的生活框框裏,「我」或者「我」這個概念,就是每日的累積和堆疊。如是者,我們的自我概念,我們的父母也有份建構吧?全對!有聽過《家庭如何塑造人》這本書嗎?這是家庭治療大師薩提爾的經典著作,書中探討和分析人在家庭所經歷的成長和蛻變,人如何建構自我價值、生活模式和人際溝通。 聰明的朋友們,你一定會想到,如果你現在為人父母,也必定有份參與孩子的「自我建構」工程吧?須知道,天下間最有價值的工程,莫過於「自我建構」這個項目,因為人一生的福祉都涵蓋於此。最近網上傳來一則信息,引來熱議,內容是一名14歲初中女生的最後文字。雖然未知這是否虛構,但所反映的狀况像真度高,激發共鳴。 孩子的明天就在當下 還有,這兩年疫症的煎熬,整個世界也在重整中,我們正邁向後疫情時代,大人小孩也要面對高速急遽的變化。這時候更要培育孩子去接受自己、擁抱自己。當他們學懂愛護自己,自然曉得尊重他人。坦白說,沒有人工智能或者水晶球能預測未來,惟孩子的明天就在當下。 朋友們,放下你的手機,與孩子全情投入地玩玩、說笑,定焦於當下,「活學」於此時此刻,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是如此建立,個人的昇華也是如此展開…… 相信自己 愛惜自己 話說回來,縱使人人都活在同一天空下,原來每人也有片自己的天空。最成功的親子關係,就是讓孩子們愛上自己那片天;這不是自私自戀,而是讓孩子們打從心底裏相信自己、愛惜自己,從而有信心打開自己的心門……那時候,他們會抬起頭,當偶爾遇上一道彩虹,或者瞥見一線晨光,他們或許會駐足,或許會領悟:在任何一天,任何一刻,無限的可能就在面前…… 聖經說:得力在乎平靜安穩……這是最直截了當的忠告。引導孩子真誠地建構自我,就能夠讓他們自由地畫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以上就是我日常的體會,信不信由你(一笑)…… 文:楊永明(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擔任管理工作超過廿五年。認為孩子的發展有着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經歷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幸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1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說聲再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此時此地,我多了一份明白。也有人說過:「要離開很容易,但如果要留下來,是很艱難的,要有勇氣。」我同意的,不過其實離開一樣艱難,一樣需要勇氣。 離開要很多勇氣 這陣子傳來不少「離開」的信息。友人甲,多年好友,某天WhatsApp邀約飯敘,理由是道別……我問:「乜咁突然?」他回應說:「離開要很多勇氣……」 對!一家大小,有老有嫩,無論如何,一個新的開始,another new chapter……舊生丙,fb私訊我說計劃改變,家人支持他往外地升學,思前想後,接受建議,重新出發。他認為COVID-19之後,世界好像重置(reset)了一樣,於是更想把握這個機會開闊眼界,然而,他的計劃是長遠的,他說:如果合適的話,會留在當地發展。 回想起那些年,爸媽也帶着我和弟妹由澳門移居香港,當時對我來說也十分突然,來不及與同學說再見之餘,最掛念的還是自己心愛的玩具不能帶走。當時年紀小,有父母在旁,哪裏有所謂憂愁這個課題在心上?一到埗,見到新事物,感覺世界都闊了,真箇是a whole new chapter。光陰荏苒,時間飛逝,離開也好,留下也好,都只是無常這個主旋律的變奏吧! 想要一個new chapter 3年前有個自訂計劃,就是在完成今個學年後離開工作崗位。 劇情發展到今天,消息公開後,人人都問:為何提早退休呀?心裏想過千萬遍,初心不變,也是那個:想要一個new chapter。算是對自己的人生有個交代吧!這些年間經常反躬自省,撫心自問,與其理論說了一大堆,不如在生活的其他層面印證一下吧?這樣的話,怕要換換角色,離開熟習的工作環境了……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3年來不斷思考衡量,意會到要明白自己先要安靜下來,才聽得見內心微小聲音,心裏說着:有時若只看得見眼前一步,就只行眼前的一步吧……於是,把心定下來,按部就班,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態,一點一點地慢慢放下職務;同時重拾書本,毅然回到大學校園,清醒頭腦,更新思維,走進未知(into the unknown)。 What's next?孩子都在問,面對今天的香港社會,我想或許是時候多聚焦於家長心靈上的關顧了。你同意嗎?故事從家開始,家長,當然是VVIP吧!各位happypama,一起尋找可持續的快樂,好嗎? 30多個寒暑的教學生涯,揮一揮衣袖,容我帶走幾片雲彩吧! 文:楊永明(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擔任管理工作超過廿五年。認為孩子的發展有着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經歷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幸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