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如何協助年幼子女在家學英語?

筆者以往任教幼稚園時,曾遇到一些孩子看見英語教師便掉頭走,並需經歷數月才敢接觸英語教師。究其原因,這些孩子往往欠缺身處英語環境的經驗,因此懼怕以第二語言與人溝通。 愈來愈多研究證明,家庭語文環境是預測早期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指出家庭語文環境對幼兒的英語詞彙、音韻覺識、認識字詞及閱讀能力密切相關。孩子從出生起便嘗試與家長互動,學習與人溝通,因此在家學習語言是自然不過的事。而幼兒待在家裏的時間比在校時間長,家長擔當年幼子女學習英語的啟蒙者最是適合不過。幼兒階段是各方面發展的黃金期,順應第二語言的發展規律,應先建立幼兒基本的聽、說能力,然後逐步發展他們的讀、寫能力,為孩子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 善用資源 營造英語環境 對於大部分香港家庭來說,中文是第一語言,而英語是第二語言。部分家長或會擔心自己沒有相應的英語能力,只可依賴學校教師傳授英語知識,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要放棄在家教導子女英語。由於家長與幼兒朝夕相處關係密切,最了解其生活習慣、性格、喜好及語言能力,所以他們在教導幼兒語言的角色難以被他人取代。 豐富的語文環境對於學習第二語言非常重要。若家長可在能力範圍內多增加子女接觸英語的機會,可能只是簡單的字母、詞彙或片語,也有助提升子女的英語能力。家長可利用已有的(例如公眾圖書館的圖書、生活環境中的英語標示和廣播)或容易獲取的資源(例如英文兒歌、故事、英語視頻以及手機的應用程式等)與子女作一些富趣味的英語聽、說活動及遊戲,為他們營造多元且豐富的英語環境。 和諧親子關係 助學習語言 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培養良好語言發展及興趣的重要條件。家長應按孩子喜好打開話題,因勢利導,鼓勵他們多說英語。家長亦可嘗試閒話家常,談談孩子易於理解或感興趣的話題,積極回應子女的說話。另一方面也可就地取材,例如利用日用品包裝上的英語說明,教子女認物識字。實物的觸感為學習提供實在及具體的印象,並可加深孩子的記憶, 讓他們愉快地發展語言潛能。 在作英語活動時,家長的陪伴及與子女的互動亦非常重要。在培養孩子閱讀英語刊物的習慣時,若孩子喜歡動物,家長可揀選有關動物園的英文書作親子共讀。這樣孩子既能從中吸收新資訊,又能增加詞彙量。兒歌歡快的音樂節奏能為歌者帶來好心情,親子同唱家傳戶曉的英語兒歌,孩子享受音韻的樂趣之餘,亦能練習英語發音和語調,對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的發展甚有裨益。家長亦可陪同子女觀看益智的英語兒童節目,過程中加插對字句的釋義和討論。當家長把學英語變成愉快有趣的活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便有增無減。 家校合作 給予個人化指導 家校互通孩子的學習進度,按他們的英語表現共同制訂學習目標並給予個人化指導,是最為理想的做法。學校可為家長舉辦幼兒英語發展的培訓工作坊,提供英語學習的資源和素材,為幼兒和家庭組織有英語元素的社交或課外活動。學校亦可統籌建立家長社群,為家庭提供一個分享教導子女英語心得,交換學習資源的平台。家長只要用得其法,便能為子女建立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基本能力,為日後的英語發展奠定基礎。 文:劉姬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家長必修——「有營打機」心法

對於子女玩電子遊戲,不少家長的反應兩極:一種是驚弓之鳥,完全拒諸門外;另一個極端是放任政策,實行電子產品「放題」。作為教育工作者和父親,我相信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有利有弊,而家長的處理手法往往是關鍵:你是否了解子女電子遊戲的內容,以及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在子女接觸電子遊戲前,家長有沒有先裝備好自己? 玩多久 玩什麼 哪裏玩 不少家長都面對「開機容易關機難」的煩惱——子女投入電子遊戲世界後,或者可以換來片刻安寧,但關機一刻,如果處理不善,隨時觸發另一場親子角力。要解決此問題,必須注意玩電子遊戲的時間限制。家長讓子女開機前,宜先跟他們約法三章,討論在什麼情况才可以玩電子遊戲、每次可以玩多久,先訂立一個大家都同意的協議,然後才開始遊戲。 至於兒童每天有多少電子屏幕時間才算合理,不同國家有不同指引。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應讓小於18個月的幼兒接觸電子屏幕(親友視像通訊除外);18至24個月,可按情况逐步引入電子產品;2歲至5歲,亦應限制在每天1小時以下。而世界衛生組織則不建議2歲以下幼童接觸電子屏幕,2歲至5歲的屏幕時限則為每天1小時。 除了「玩多久」之外,「玩什麼」和「哪裏玩」都是家長應該注意的地方。「玩什麼」指電子遊戲內容,是否適合子女的年紀。例如賽車或射擊類遊戲,雖然能夠訓練玩家的反應和手眼協調,但如果遊戲畫面或內容有暴力或其他不良成分,家長就需要考慮自己的子女是否適合接觸。對於年紀較輕、3歲至5歲的小朋友,家長可以為他們選擇教育類型的電子遊戲,這些遊戲的設計者以幫助玩家學習某種知識為目標,如認字、識數等,其遊戲規則和信息都相對簡單,配合學前階段小朋友的心智發展。 至於「哪裏玩」,則是家長較容易忽略的問題,尤其在居住環境擠迫的香港。英國首席醫療官在2019年公布的指引建議,兒童及青少年睡房內不應出現電子產品,以免影響他們的作息時間。將電子產品限制在客廳使用的另一個好處是,家長更容易知道子女接觸電子遊戲的內容,在需要時候給予建議或其他支援。 與子女探討解難方法 除了做好「把關者」,在子女的電玩世界,家長其實還有另一個更積極的角色。昔日一家人茶餘飯後,通常是靠一部電視製造共同話題、增進感情。在今時今日「碎片化」娛樂當道,一人一機各有各看的年代,電子遊戲可以是重建親子關係的一條繩索。透過參與子女的電子遊戲,父母可以從中發掘科學、歷史話題,或與子女探討解難、創意思維、面對失敗的方法;父母和子女亦可以交換角色,改由子女擔任父母的導師,分享遊戲技巧,對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正面的成長態度都有好處。 電子遊戲有其益處,但這個世界當然不是只有打機。父母同時要為子女安排其他活動,保持作息平衡。在家庭活動時,父母亦應該以身作則,暫時放下手機,全心投入那一個遊戲,或者那一頓晚餐之中,向子女示範「開機容易,關機亦不難」,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文:關志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8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把握黃金期 提升幼童執行功能

雖然教師在學校裏不會具體地教授「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但這種高層次認知能力對兒童發展非常重要。不少研究顯示,兒童執行功能的高低,對日後學習成就、經濟狀况甚至身心健康,都具重要影響。 我們每天生活接觸大量資訊,要篩選哪些資訊有用,並同時處理多項信息和規劃,這時大腦便發揮其「執行功能」,才能完成目標。「執行功能」包括3個主要元素:「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抑制不相關的資訊和情緒,令人專注在任務上;「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短期內暫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認知靈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根據不同情景而改變應對的方法。 這些相對高階的思維能力,雖然會由孩童時期一直發展至成人階段,但其實它早於嬰幼兒時期萌芽。相信大家都看過1歲嬰兒玩「躲貓貓」(peekaboo)遊戲。嬰兒要玩這遊戲,便需記住誰人藏起了臉孔,並等待對方再次露面後作出反應,這其實已展示嬰兒的小腦袋開始執行「工作記憶」。幼兒由3歲至5歲,更是「執行功能」突飛猛進的黃金時期。 近二十年來,「執行功能」成為教育心理學界的熱門研究課題,不少學者發現這種技能是早期認知和社交發展的基礎,並有「預知未來」的能力。2017年美國一項追蹤研究顯示,5歲時「執行功能」較高的小朋友,他們在小學五年級的閱讀和數學表現亦會較佳。另一個大型研究更橫跨40多年,追蹤幼兒到成人發展,發現自制力較高的幼童,長大後身體狀况和經濟條件也相較理想。 透過遊戲可提升幼童執行功能。(作者提供) 近年學界熱中於對「執行功能」作研究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可塑度,即「可以訓練」。我們可以透過遊戲提升幼童的「執行功能」。遊戲的種類五花八門,教師和家長可以從幾個大原則設計遊戲: 逆轉遊戲規則 抑制慣性反應 1. 相反行動: 某些資訊會令腦部作出慣性反應。例如,我們習慣看見紅燈會停步,聽到快速節奏會加快動作。當教師或家長逆轉遊戲規則,如說「現在我們看見綠燈就停下來,紅燈才可以走」,大腦便需要記住指示並要在新規則下抑制慣性反應才能完成動作,這就是遊戲的訓練目標。成人可以挑戰小朋友,看看他們能否聽到指令說「舉高手」時要「摸地下」,或聽到「摸地下」時「舉高手」。注意轉換遊戲規則時要循序漸進,由幼童熟悉的規則開始,建立他們的信心。 2. 先聽後做: 簡單的填色遊戲,也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工作記憶。先把填色紙蓋住,請小朋友留心聆聽成人的指令,如「將大三角形填紅色、小圓形填藍色」。小朋友的大腦便需要同時處理視覺和聽覺資訊,增強工作記憶。 3. 閱讀故事: 閱讀是兒童發展的基礎,對提升「執行功能」同樣關鍵。對學前幼童,家長可選擇情節或句子結構重複的故事,有助發展他們的專注力。同時,父母也可鼓勵子女自行講故事,或加入小道具讓他們作角色扮演,這對提升小朋友的記憶和應對能力都有幫助。 這些小遊戲需要的道具不多,準備時間短,規則簡單。當家長和子女乘搭交通工具、在餐廳輪候座位或留在家中時,這些遊戲都可大派用場,既能促進親子關係,亦比父母和子女各自專注手機來得更有教育意義。 文:陳穎欣(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玩物養志——善用電子遊戲提升兒童發展

電子遊戲是小朋友的最愛,家長們的公敵。不過,家長不妨數一數家中究竟有多少個電子屏幕產品,如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要完全禁絕這些產品又談何容易?家長與其設法杜絕電子遊戲,不如想想怎樣利用電子遊戲幫助小朋友發展,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遊戲化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利用電子遊戲學習確有不少吸引之處。電子遊戲具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效果、互動性強,並能給予玩家即時的回饋和反應,這些都是傳統以書本或影像(如教學影片)為本的學習模式難以媲美的地方。配合電子遊戲設計的三大特色:設立清楚「過關」目標、加入競爭元素、完成任務的獎勵,如何將這些元素帶入傳統學習環境,即遊戲化(Gamification),已成為近年國際教育會議的課題。學習遊戲化在中小學,甚至大學都適用,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坊間電子遊戲五花八門,例如網上遊戲、手機遊戲程式、電子遊戲產品等。對教育工作者而言,大致把電子遊戲分為「教育遊戲」和「非教育遊戲」兩類。「教育電子遊戲」是指製作遊戲時,設計者以幫助玩家學習某種知識為動機,選擇透過電子遊戲教授某種知識的原因,可能這些知識平日在社會較難作充分討論,例如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曾經和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合作,推出性教育體驗學習遊戲,又或者特定受眾群並不適合透過傳統模式學習,例如協康會為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兒童開發的電子遊戲,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至於「非教育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是否就沒有好處?也不盡然。美國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在2019年曾經對超過2000名10至20歲兒童及青少年作有關電子遊戲對學童影響的大型調查,他們透過問卷和安排受訪者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掃描,發現有接觸電子遊戲習慣的兒童及青少年,他們腦部負責解難、執行記憶和專注力的區域,相較沒有接觸電子遊戲的受訪者更活躍。不過,在接觸電子遊戲時間過長(每星期21小時或以上)的受訪者身上,也更容易發現精神緊張等情緒問題。 此外,在青少年間十分流行的賽車或射擊遊戲,可有效地訓練反應和手眼協調,但如果遊戲內容或畫面有暴力成分,家長就需要考慮小朋友的年紀是否適合接觸有關內容。 坊間普遍認為年輕人過分投入網上遊戲,會對他們的社交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其實網上遊戲也可以是一個讓年輕人與外界接通的窗口。不少網上遊戲要求多名玩家組成一隊以完成一個任務。玩家要邀請其他人與自己組隊,還要學習如何保護隊友、交換情報等,這些都是社交和溝通能力的訓練,當中還需要使用創意去解決問題等。有些年輕人在現實世界可能較為內斂、害羞,但由於電子遊戲具「輸了可以再試」的特質,儼如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網」,激發出他們作出嘗試的勇氣和創意。 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的利弊,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人打什麼機」。家長不應於孩子開始玩電子遊戲時便撒手不管,應考慮子女的年紀和適合哪種電子遊戲、認識子女正在玩的電子遊戲內容、制訂遊戲開始前共同協商的守則等,這樣才可令電子遊戲變得好玩又有益。我們稍後繼續談談家長必修的子女「有營打機」心法。 文:關志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創意只能在學校培養嗎?

創造力就像肌肉,訓練得愈多便會愈強壯。學校是輔助年輕人發掘才能和培養其創造力的主要地方,但培育創意並不局限於課堂,教師也可透過網絡傳授學生實用技巧,引導學生探索新方向,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當轉換教學場景,教學方法與學習體驗都會有新突破,對教與學雙方均饒富意義。 網上工作坊 與學生玩互動遊戲 創意思維教育在人工智能時代更為重要,它可幫助年輕人拓展能力,擔任無法被機器輕易取代的工作。港大教育學院曾在疫情期間舉辦頗受好評的「激發•在家創意•網上工作坊」,教導未能回校上課的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創意的方法。工作坊旨在讓參加者了解創意的重要和創意的四大元素(流暢度、原創度、靈活度、說明解釋),以及科學、科技、社會和環境(STSE)之間的相互關係等。 港大教育學院的準教師主持該網上工作坊,並親自設計教材。準教師跟來自9間中小學的學生玩互動遊戲,如邀請學生向鏡頭展示數件家中的物品,並發揮創造力,將它們組合成全新的創意家品。家長也可跟子女在家多玩這類遊戲,如同每天做運動一樣,讓子女養成活用創意的好習慣。準教師也跟學生多維度地討論話題,以食物為例,既可從美學角度探索食物擺盤方法,利用食物的顏色形狀創造卡通人物,呈現較佳的賣相;也可從科學角度細談製作分子料理的原理和步驟;更可運用多門知識宏觀探討全球糧食危機。主持經常邀請學生分享意見,以提問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發掘答案有趣之處,並於小組討論跟進。 培養好奇心 理解STSE相互關係 學院希望透過工作坊讓學生拓闊視野和包容度,訓練他們從多角度觀察事物,擁抱多元世界觀。起初有些學生害怕說出「錯誤」答案,準教師便讓他們明白答案無分對錯,言之成理即可,思考時跳出框框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 主持鼓勵參加學生集思廣益,應用所學,從嶄新角度探究急切的全球社會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正切合現時教育局對科學教育課程的要求。教師在教授科學知識之餘,亦應着重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理解STSE的相互關係。學生於工作坊討論「如何協助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預測和應對糧食危機?」時,提出以下答案,可見其創意、知識闊度和思考深度: .研發「雨雲」或引導河水灌溉沙漠或旱地,開拓更多耕地 .研究食物循環再生機器,將已過期的食物重新分解及整合為另一種食物,將被丟棄的東西變成有用的物品 .發明超級維他命,人類吃後便不會飢餓 由此可見,透過提問和集思廣益可激發學生綜合運用科學及人文知識,增強他們適應轉變和面對挑戰的心態與技能。 工作坊讓準教師學懂跨過障礙,為將來的教學生涯作好準備;參加者亦學會活用創意及跨學科知識應對不確定的未來。只要學生獲得適切指導,就能逐步經歷「想像—意念—創新」的創意思維建立過程,學懂不怕判斷和不受限地想像,然後創造和形成意念,最終順利產生獨特創新的思維。誠然,此過程並不止於學校出現,而是隨時隨地、在家或網上都能實踐。互聯網為創意教育帶來無限可能,只要敢於創新,勇於嘗試,處處都是理想的創意教學場景。 文:梁健儀(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校夥伴計劃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3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自閉症兒童不願與人溝通?

「自閉症譜系障礙」是先天的發展障礙,近年醫學界把自閉症、亞氏保加症、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和兒童期崩解症等,一併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光譜內。隨着近年更多早期評估工具面世,過去10年香港確診有自閉症的學生人數呈現上升趨勢。 臨牀觀察 記錄兒童行為表現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光譜頗闊,患者在社交、認知、情緒、行為方面的困難和發展亦有所不同。對家長而言,較難得知子女在某些方面發展落後的原因。若要分辨兒童是否屬自閉症患者,需兒童精神科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評定才能作準。言語治療師則可使用專業問卷,評核兒童在3大範疇的表現,包括:社交互動、溝通、重複及刻板的行為模式,並可根據臨牀觀察,記錄兒童在手勢、語言、社交、溝通、遊戲、模仿、目光注視等行為表現,提供報告給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作為評估溝通能力的參考。 自閉症兒童一般都有溝通困難。在非語言溝通方面,他們可能難以與人有恰當的眼神交流。在言語表達及理解方面,他們常常不能理解和運用情緒形容詞,如「傷心」、「失望」等,或不善於推理、解釋因果關係等較複雜的語言邏輯思維,語氣有時也顯得刻板或古怪。在社交互動方面,他們未能代入別人的角度思考,理解別人的感受,導致表現得與當時的社交情景格格不入,難與別人建立長久關係。 「想法解讀」練習 理解他人情緒 自閉症患者天生「想法解讀」能力不足,較難理解他人言語與行為的意圖,難於預計後果,亦不易建立同理心,導致明顯的交友及學習障礙。針對上述弱點,家長宜耐心教導自閉症孩子觀察和理解別人的「臉色」。家長可準備多幅簡單臉部表情的圖畫或圖片,介紹各種情緒狀態的臉部表情特徵,如開心時面露笑容、憤怒皺眉、哀傷流淚等,訓練子女透過觀察,學習理解別人情緒。例如家長可指着臉部表情圖畫的特徵,向子女發問:「這個是什麼表情呢?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家長待子女回答後加以解釋,協助他們學懂留意別人的表情,推斷別人的想法,從而作出合乎情理的反應。家長還可介紹導致不同情緒的情境,邀請子女模擬各款表情,加深印象。家長也可在日常對話或親子閱讀時間中,向子女灌輸別人的想法、動機及情緒等資訊,以提高子女對這些資訊的敏感度。 如能提高自閉症子女的溝通能力,長遠而言可促進他們於學習、交友、身心健康、個人成長等多方面的發展。家長除了為子女安排參與學科和興趣班外,也應重點規劃子女專注學習溝通能力的時間,例如每天或每星期都安排時間專注親子互動,利用不同的教具,為子女提供高質素及密集的語言環境,並持之以恆。家長亦可善用志願團體如協康會、香港耀能協會製作的免費實體和網上教材以教導子女,幫助他們的社交語言發展。 文:田采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助理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2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學習音樂有助學習語言嗎?

小朋友學習音樂好處多,既能培養欣賞音樂和演奏樂器的才華,陶冶性情,亦有助發展語言能力,提升語文水平。現時學術界普遍認同,學習音樂對語音覺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具正面影響。語音覺識是識別和操控語音的能力,即透過聆聽去辨識和運用音節、韻母和音素的才能,跟讀字息息相關。 (作者提供) 選擇具不同音調樂器 音樂元素如音調和節奏皆與語言息息相關,粵語有9個聲調,英語雖無聲調,但有輕重音之分,例如名詞「准許證」"permit"(PER·mit|重音在前),和動詞「准許」"permit"(per·​MIT|重音在後),同一個字輕重音不同,意思便不同。我們說話時亦會因應情况和心情轉換語調,例如聽不懂時用疑問句,提高句尾語調;心情愉快時語調變化較大;沮喪時語調則較平淡低沉。粵語的節奏近乎均速,英語的重音節則較輕音節長。筆者正推行先導研究,對象為4至6歲本地幼童,初步結果顯示,音樂感知能力與英語語音覺識有關聯。至今,有關音樂與粵英語音覺識關係的學術研究甚少,希望日後本地學術和教育界加強合作,讓學生掌握更多高效學習雙語的策略。 樂器之中,具不同音調的樂器更有助小朋友學習語言,例如鋼琴、小提琴、二胡等;只能發出固定音調如三角鐵,則不太適合。筆者認為重點是讓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學習意欲高,成效自然佳。但學習樂器需要持之以恆,家長應鼓勵子女上音樂課堂時專心學習,並恆常練習。若只單純聆聽音樂,學習語言的成效便不理想。曾有研究指出音樂訓練最少需時40小時,方能改善語音覺識。如從小開始學習樂器,效益會較顯著,因為小朋友的腦部急速發育,可塑度較高。 掌握音韻 增強語音覺識 教師不妨在語文課堂加入音樂元素,如唱兒歌等,訓練學生掌握音韻,增強語音覺識。任何兒歌均可用作教材,例如家傳戶曉的民謠My Bonnie,當中的歌詞"My Bonnie is over the ocean",教師可先讓學生唱一次原版,再把Bonnie的聲母,即是首音"B"略去再唱,然後再按原版歌詞唱,請學生留意兩個版本的分別。餘此類推,教師可轉換或略去某些歌詞的聲母或韻母,反覆練習,以增強學生的語音覺識。 相比語文教學,音樂教學重點在於學習音調與節奏,而非讀寫文字。因此對有閱讀困難的孩子來說,學習音樂不會觸及自身弱點,在過程中感到愉快,更有成就感。有外國研究更發現,對於促進閱讀困難孩子的讀字能力,音樂訓練與傳統語音訓練具同等作用。低收入家庭的家長可讓子女參與非牟利組織舉辦的音樂課程,學費較相宜。家長亦可在家中培育子女的音樂感,例如一同唱兒歌、吹奏牧童笛或口琴等。社會各界也應提供機會,讓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接觸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從而更有效地學習語言。 文:蔡浚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9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學生情緒起伏一定有問題?

本地及外國的研究發現,當學生情緒受到困擾時,較少向在校社工或輔導員求助,這與社會大眾視接受輔導的學生為「有問題」的誤解有關。這根深柢固的標籤效應令學生遇到情緒問題時也不敢尋求協助,這可能令他們無法走出困局。 宜多聆聽 不否定情緒 情緒本無好壞對錯之分,它是每個人面對外界事物時的反應。有效的輔導能幫助學生學習應對方法,以適當的心態處理情緒起伏,為學生個人成長帶來裨益,例如增進自我了解、促進家庭及朋輩關係、積極規劃未來升學及就業等。教師宜鼓勵學生在有需要時尋求輔導,譬如遇到家庭問題或戀愛煩惱,讓學生明白無論生活上遇上大小風波,主動接受輔導有助他們更快找到出路。有些學校為了鼓勵學生接受輔導,把輔導室改為「開心聊天室」,室內外塗上亮麗的顏色,房內有舒適的座椅,營造輕鬆的環境,這樣較容易讓學生放鬆而樂意傾吐心事,這點值得仿效。 近年新冠疫情令學生經歷長期停課及在家學習,需要注意他們復課後能否適應轉變。教師和家長宜設定過渡期,逐步調節要求,幫助孩子慢慢適應。此外,教師和家長應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若孩子需要多點時間調節復課後的規律,應多加體諒和包容。若學生回校上課後出現情緒問題,輔導時有3點需要留意:第一點是多加聆聽,這點是最重要的。教師可嘗試理解學生描述事件的背景和經過,辨識及處理學生情緒波動的緣由。第二,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例如只是勸說學生「不用擔心」或提出純理性的分析未必有用,反而可以確認、體會和回應學生的感受。例如教師和輔導員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感覺難受,你想分享發生了什麼事情嗎?」以開展對話,讓學生感到被接納和得到情感支援。第三,教師不要急着發表意見,因為學生在當刻未必真的需要實質意見或具體解決方案,反而需要教師聆聽和理解。成年人的人生經驗通常較豐富,但緊記不要急於抒發己見,漠視學生的感受。教師應先運用同理心,耐心聆聽學生的傾訴,因為聆聽也有治療的果效。 帶着正念生活 順應轉變 在學校層面,教師不妨向學生介紹正念 (mindfulness)的概念(也譯作「靜觀」)。正念指「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有研究指出正念有助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加強學習表現,一些簡單的正念練習能使人平靜和減壓。教師可教導學生帶着正念的覺察作日常活動,例如午膳時專心吃飯,細味食物的質感和味道,不要一邊用餐,一邊低頭使用手機或談話。 同樣,家長在疫情下也需要順應轉變,別忘記善待自己。例如有好友敘舊,家長不用每次都因為要督促子女溫習和做功課而推卻約會。如時間允許便應赴會,明白自己也值得擁有快樂的時光,這都是促進情緒健康的方法。父母情緒穩定,與子女關係良好和家庭和睦,子女出現情緒和行為偏差的情况自然減少。當子女有情緒問題時,家長應先保持冷靜,協助子女勇敢面對,有需要時陪同子女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社會上有不少機構和資源支援青少年的情緒輔導,只要家長和子女願意踏出第一步,方法一定比困難多。 文:李安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及學習領導學部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創造力一定要從小培養?

(作者提供) 早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學者已開始研究創造力(creativity)。儘管至今對創造力仍未有清晰的定義,但大家都認同當年美國心理學家提出創造力包含多種能力,如: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等。 創造力是否某些別具天賦的幸運兒才擁有呢?當然不是。創造力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只要家長和教師能適當誘導,便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雖然創造力未能即時幫助孩子在考試取得佳績,但它不但可以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還可提升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加強內在學習動機,增強從多角度探究問題和解難的能力等,對孩子的長遠發展肯定有幫助。以學習語文為例,如能結合創意教育與語文學習,例如:把識字變成紙牌遊戲,便可將枯燥和重複的死記硬背,轉化成生活化的高效能學習活動,孩子便可在不同情景應用所學。 何時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黃金期?學者並無一致的見解。我認為只要家長和教師願意擔當孩子創造力的促進者,不論是兒童還是青少年,時機都是適合的。 SPIDER連結6種創意元素 我們於過去3年實行的「成長易」計劃,便是結合創意教育與語文學習,協助家長和教師提升孩子創造力。我們聯同20多間幼稚園和小學的教師和家長,嘗試讓孩子擔任作者,創作獨一無二的親子繪本。英國學者Graham Wallas指出創作歷程可劃分為4期:準備期、孕育期、豁然期及驗證期。在活動中,我們強調家長和教師要對處於創作準備期和孕育期的孩子有耐性,因為孩子需要時間按個人喜好觀察對象、列出資料、整理分析,以及思考和弄清疑惑之處。這時未見成果是很正常的,家長和教師要給孩子信心和空間探索未知的事物。當小朋友步入豁然期,靈感湧現使孩子頓悟,豁然開朗,自然會順利解難。作品誕生即驗證期的開始,我們鼓勵孩子向教師發問及徵求家長意見,例如孩子可以邀請親友品評繪本的內容及設計,聽取不同意見後再修訂。該計劃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愉快地學習語文,提升詞彙量和閱讀理解能力,並培養出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深入的觀察力。 如果家長和教師想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可以參考以下我稱之為「SPIDER」的6種成功元素: S - Sensitivity (敏覺力) P - Playfulness (好玩) I - Inquiry(探究) D - Dialogue (對話式閱讀) E- Environment (心理安全環境) R- Risk-taking(冒險精神) SPIDER的中文是蜘蛛。這6種創意教育成功元素就像蜘蛛織網般互相連結,交織出無限的創造力。相信大家都能從字面上理解敏覺力、好玩、探究和冒險精神的意思;對話式閱讀即是由孩子擔任講故事者,家長是主動聆聽者及發問者,以對話般的方式閱讀。心理安全環境是營造安全感和氣氛輕鬆的環境,例如先讓孩子分享感受,令他們感受父母的愛與包容,不用擔心自己不被接納。 總括而言,在孩子日常語文學習活動中加入更多創意教育元素,讓他們發揮創造力,這對教師、家長和小朋友來說,都是趣味盎然的寶貴經驗。 文:張慧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副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伴你開創閃閃發光的未來:讀寫障礙童也具備無限潛能

讀寫障礙是常見的特殊學習障礙,它的主要表現特徵是在認讀及默寫文字方面有明顯困難。基於本港的研究,估計大約有10%至12%學齡兒童有輕微至嚴重的讀寫障礙。回顧過去,不少成就傑出的名人均有讀寫障礙,例如提出影響深遠的相對論的天才理學家愛因斯坦。由此可見,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只要以毅力克服困難,未來都有望成為頂尖人才。 讀寫障礙主要源於腦部結構及功能出現先天異常。即使兒童成年後,這些症狀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存在,現時並未有完全根治的方法。讀寫障礙的兒童擁有正常水平的智力和口語能力,但在讀與寫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1. 誤解或忘記字詞讀音;2. 混淆字形、讀音、意思相近的字詞;3. 筆順或筆畫方向不正確;4. 調亂中文字的部件位置等。由於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在學習語文方面遇到不少困難,他們的學業成績較遜色,因此常被誤認為欠缺各方面的能力,導致他們的自我形象低落,社交溝通及情緒管理亦相對較差。 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各有不同特徵,因此我們需要按個別情况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學習計劃,不宜只用同一套標準及訓練方法。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讀寫障礙的徵狀,應向專業人士如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等求助。專家能透過觀察小朋友的行為情緒、做智能測驗及讀寫能力測驗等,盡早診斷和介入,為孩子制訂最適合個別學習需要的教學方案。 家教合力喚醒潛能 家長在讀寫障礙兒童的學習歷程中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孩子的學習進度相對緩慢,需時較長,建議家長投放較多時間陪伴子女溫習。家長亦可在家營造學習場景,例如將中文字放大成海報尺寸,張貼在家中當眼位置,方便孩子隨時認字。在讀寫障礙患者的學習過程中,家長的支持十分重要。當孩子遇到挫折,感到氣餒時,家長應多為小朋友打氣,鼓勵他們不應輕言放棄,要繼續努力,持之以恆。 除了因材施教,我們亦應重視發揮讀寫障礙兒童的潛能。去年港大教育學院的言語、語言和閱讀實驗室完成首個有關中國讀寫障礙兒童的創造力研究,發現讀寫障礙兒童比其他兒童在非語言創造力方面擁有優勢。因此,教師和家長宜制訂以「強項為本」的學習策略,引導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找出自己的強項和發展已有的潛能,探索更多元化的出路,讓他們按自己的能力為將來規劃。教師及家長可着重這些孩子的過人之處,推動他們多培養不同的興趣,例如音樂、體育、美術等。家長可讓孩子盡情展現和發揮創意,協助他們建立自信,甚至參加比賽爭取殊榮,展露才華,讓他們獲得同輩和群體的認同,促進個人成長。 除了教師和家長的幫助,社會各界人士也應多認識讀寫障礙兒童的長處,而非只着眼他們的不足之處,更不應標籤和歧視他們。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孩子創意非凡,只要我們多花時間全面了解,並以持續的耐性理解他們,便會發現他們妙想天開的創作點子能為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驚喜。如教師和家長有機會看到這些孩子的畫作和表演,請給予更多掌聲和鼓勵,這將有助他們的成長路變得更順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佟秀麗教授(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