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學生情緒起伏一定有問題?

本地及外國的研究發現,當學生情緒受到困擾時,較少向在校社工或輔導員求助,這與社會大眾視接受輔導的學生為「有問題」的誤解有關。這根深柢固的標籤效應令學生遇到情緒問題時也不敢尋求協助,這可能令他們無法走出困局。

宜多聆聽 不否定情緒

情緒本無好壞對錯之分,它是每個人面對外界事物時的反應。有效的輔導能幫助學生學習應對方法,以適當的心態處理情緒起伏,為學生個人成長帶來裨益,例如增進自我了解、促進家庭及朋輩關係、積極規劃未來升學及就業等。教師宜鼓勵學生在有需要時尋求輔導,譬如遇到家庭問題或戀愛煩惱,讓學生明白無論生活上遇上大小風波,主動接受輔導有助他們更快找到出路。有些學校為了鼓勵學生接受輔導,把輔導室改為「開心聊天室」,室內外塗上亮麗的顏色,房內有舒適的座椅,營造輕鬆的環境,這樣較容易讓學生放鬆而樂意傾吐心事,這點值得仿效。

近年新冠疫情令學生經歷長期停課及在家學習,需要注意他們復課後能否適應轉變。教師和家長宜設定過渡期,逐步調節要求,幫助孩子慢慢適應。此外,教師和家長應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若孩子需要多點時間調節復課後的規律,應多加體諒和包容。若學生回校上課後出現情緒問題,輔導時有3點需要留意:第一點是多加聆聽,這點是最重要的。教師可嘗試理解學生描述事件的背景和經過,辨識及處理學生情緒波動的緣由。第二,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例如只是勸說學生「不用擔心」或提出純理性的分析未必有用,反而可以確認、體會和回應學生的感受。例如教師和輔導員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感覺難受,你想分享發生了什麼事情嗎?」以開展對話,讓學生感到被接納和得到情感支援。第三,教師不要急着發表意見,因為學生在當刻未必真的需要實質意見或具體解決方案,反而需要教師聆聽和理解。成年人的人生經驗通常較豐富,但緊記不要急於抒發己見,漠視學生的感受。教師應先運用同理心,耐心聆聽學生的傾訴,因為聆聽也有治療的果效。

帶着正念生活 順應轉變

在學校層面,教師不妨向學生介紹正念 (mindfulness)的概念(也譯作「靜觀」)。正念指「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有研究指出正念有助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加強學習表現,一些簡單的正念練習能使人平靜和減壓。教師可教導學生帶着正念的覺察作日常活動,例如午膳時專心吃飯,細味食物的質感和味道,不要一邊用餐,一邊低頭使用手機或談話。

同樣,家長在疫情下也需要順應轉變,別忘記善待自己。例如有好友敘舊,家長不用每次都因為要督促子女溫習和做功課而推卻約會。如時間允許便應赴會,明白自己也值得擁有快樂的時光,這都是促進情緒健康的方法。父母情緒穩定,與子女關係良好和家庭和睦,子女出現情緒和行為偏差的情况自然減少。當子女有情緒問題時,家長應先保持冷靜,協助子女勇敢面對,有需要時陪同子女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社會上有不少機構和資源支援青少年的情緒輔導,只要家長和子女願意踏出第一步,方法一定比困難多。

文:李安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及學習領導學部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