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學生情緒起伏一定有問題?

本地及外國的研究發現,當學生情緒受到困擾時,較少向在校社工或輔導員求助,這與社會大眾視接受輔導的學生為「有問題」的誤解有關。這根深柢固的標籤效應令學生遇到情緒問題時也不敢尋求協助,這可能令他們無法走出困局。 宜多聆聽 不否定情緒 情緒本無好壞對錯之分,它是每個人面對外界事物時的反應。有效的輔導能幫助學生學習應對方法,以適當的心態處理情緒起伏,為學生個人成長帶來裨益,例如增進自我了解、促進家庭及朋輩關係、積極規劃未來升學及就業等。教師宜鼓勵學生在有需要時尋求輔導,譬如遇到家庭問題或戀愛煩惱,讓學生明白無論生活上遇上大小風波,主動接受輔導有助他們更快找到出路。有些學校為了鼓勵學生接受輔導,把輔導室改為「開心聊天室」,室內外塗上亮麗的顏色,房內有舒適的座椅,營造輕鬆的環境,這樣較容易讓學生放鬆而樂意傾吐心事,這點值得仿效。 近年新冠疫情令學生經歷長期停課及在家學習,需要注意他們復課後能否適應轉變。教師和家長宜設定過渡期,逐步調節要求,幫助孩子慢慢適應。此外,教師和家長應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若孩子需要多點時間調節復課後的規律,應多加體諒和包容。若學生回校上課後出現情緒問題,輔導時有3點需要留意:第一點是多加聆聽,這點是最重要的。教師可嘗試理解學生描述事件的背景和經過,辨識及處理學生情緒波動的緣由。第二,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例如只是勸說學生「不用擔心」或提出純理性的分析未必有用,反而可以確認、體會和回應學生的感受。例如教師和輔導員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感覺難受,你想分享發生了什麼事情嗎?」以開展對話,讓學生感到被接納和得到情感支援。第三,教師不要急着發表意見,因為學生在當刻未必真的需要實質意見或具體解決方案,反而需要教師聆聽和理解。成年人的人生經驗通常較豐富,但緊記不要急於抒發己見,漠視學生的感受。教師應先運用同理心,耐心聆聽學生的傾訴,因為聆聽也有治療的果效。 帶着正念生活 順應轉變 在學校層面,教師不妨向學生介紹正念 (mindfulness)的概念(也譯作「靜觀」)。正念指「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有研究指出正念有助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加強學習表現,一些簡單的正念練習能使人平靜和減壓。教師可教導學生帶着正念的覺察作日常活動,例如午膳時專心吃飯,細味食物的質感和味道,不要一邊用餐,一邊低頭使用手機或談話。 同樣,家長在疫情下也需要順應轉變,別忘記善待自己。例如有好友敘舊,家長不用每次都因為要督促子女溫習和做功課而推卻約會。如時間允許便應赴會,明白自己也值得擁有快樂的時光,這都是促進情緒健康的方法。父母情緒穩定,與子女關係良好和家庭和睦,子女出現情緒和行為偏差的情况自然減少。當子女有情緒問題時,家長應先保持冷靜,協助子女勇敢面對,有需要時陪同子女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社會上有不少機構和資源支援青少年的情緒輔導,只要家長和子女願意踏出第一步,方法一定比困難多。 文:李安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及學習領導學部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家庭關係靠彼此經營

談及學生升中適應,涉及的範圍可包括青少年自我形象、個性、學業及社交等……而其中一個較為關注的話題,相信是「學生與家庭的關係」。 記得有一年,某中學邀請筆者,擔任中一迎新日講座的講者。當中一名家長在講座後的表述,道出了很多家長在面對子女升中適應的感覺。這名家長是小學家庭活動的常客,為了可以好好地建立親子關係,均會出席學校所舉辦的家庭活動、工作坊及講座。同時間,她亦帶着一份「家校合作」的期望與孩子一同踏上中學的成長旅途。 放手讓孩子獨立探索 但是,當她帶着「家校合作」的期望時,卻遇上「放手吧」的聲音。在中學迎新活動中,收到的其中一個信息就是「家長們,放手吧,讓他們可以更多的自身探索與成長」。這樣的一個表達為家長帶來衝擊和不解。「為什麼小學時,在過往的家庭預防及發展的活動中,一般都是鼓勵家庭建立親密的關係,而當升到中一時,就告訴家長讓孩子獨立,請家長放手?」而最令他感到不解的,就是在場的很多家長也認同青少年到中學階段時,家長的角色就是要學習變得「抽離」。 其實,這些不解的演繹,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理解: 1. 家長並不希望放手,希望繼續擔當孩子的保護網,這是對孩子成長高飛帶有不捨與不安之情。 2. 家長可能理解放手的重要,然而感到困擾的是未知如何取得平衡,既能放手,亦能提供足夠的成長支援。這是在升中適應路上,家長學習調整管教方式的必經之路。 近年筆者在提升家庭抗逆力計劃的工作中,游走不同的中小學。我們發現,不少的少年人,願意與家人經歷共處的時光;也有不少的家長寧願請假,也希望能珍惜與子女相處的時間,為家庭記下美好的回憶和建構更穩固的家庭關係,在未來的路上互相支持。 進入校園 重視孩子成長點滴 記得一個中學輔導主任曾經這樣對家長分享:「多來學校吧!你們的參與可以讓子女知道,家長重視的不止是孩子的學業,亦重視孩子的學校成長點滴,以及身體力行的進入校園。」雖然,子女們起初會表示不願意,覺得尷尬。然而,當家長能身體力行,多參與、多表達、多關心,持之以恆,深信子女也會漸漸由尷尬變得習慣。 所以,在此鼓勵少年人和家長,努力經營彼此的關係,讓「家」能成為每一個成員的「根」,快樂時互相分享,困難時互相支持、躲避風浪。 如果希望了解如何在家庭建立正面家庭信念、促進互相支持的關係、提升積極解難能力等,歡迎到網址:bit.ly/3x2y9W9搜尋,了解更多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和香港理工大學及4間非牟利機構(包括:香港家庭福利會、香港青少年服務處、救世軍和東華三院)聯合推行,為期3年的賽馬會抗逆有「家」計劃(計劃年期: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 文:江卓勤(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媽媽的軟肋

有一個女孩,患讀寫障礙但非常勤奮,在媽媽支持下一直加倍努力,學業跟得上大隊。來到小四,課程愈來愈深,媽媽發現女兒隱瞞測驗,非常失望,覺得孩子不誠實不聽話,甚至覺得她背叛自己。氣憤的她一邊跟其他家長訴苦,一邊對旁邊的女兒說:「你覺得我可以原諒你嗎?」 鍛煉「被傷害的能力」 有一個男孩,聰明但做事眼高手低。他有過度活躍傾向,愈大愈亂七八糟,父母的一些要求,即使千叮萬囑非常重要,他也會忘掉,令人非常激氣。他不願接受提醒,明明很基本的事,都好像不在乎。媽媽為此感到逼迫:這麼下去他只會不斷碰釘,對他施壓又傷感情;如果想不再激心,難道用放棄態度對他? 有一個小五女生,天資很高,喜歡詩詞歌賦,媽媽為她跳級報考名校中一獲取錄,更被編入精英班。升中後女孩不願交功課、社交退縮,學校懷疑她有自閉症,着家長帶她評估。媽媽形容如被判死刑,「如果真的是自閉,我寧可當初沒生她出來」!評估出來,女兒不是自閉,媽媽驟覺一天都光晒——阿女依然優秀,只是不肯認真讀書罷了…… 近日看到兩篇很打動我的短文。第一篇是台灣生命導師劉仁州所寫,他說,一個孩子從小長到大,不知傷害父母多少次,要成為一個好的父母,需要有很多的能力,而其中一種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被傷害的能力」。 為了孩子的事而擔心、失望、激氣,是絕大多數家長必經的經歷。孩子往往出於恐懼或其他原因,犯錯不止一次兩次,而是很多次,令父母傷心難堪。我們能不能夠承受這樣的傷害?能不能好好的跟孩子對話,去了解而不是責難?能不能在自己感到受傷時,不作傷害孩子的言行?能不能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一個成年人,他真的可以信任對方,「不管我犯了多少錯誤、 傷害他(成人)多少次,他還是一樣愛我」? 傷害來自童年累積痛苦 沒有一個人,一開始就已經懂得如何做好父母,這個「被傷害的能力」,我相信就像打機一樣,每個家長都不斷在累積點數。難受的時候,有意識地想自己正在「升呢」了,也許會稍感釋然吧。 更重要的是,孩子其實無意傷害大人。我讀到的另一篇短文,引述了心靈導師托勒寫在《修練當下的力量》的一段——「關係本身決不會帶來痛苦或不快樂,只是將你內在早已存在的痛苦和不快樂引發出來而已」。 孩子的行為讓大人難受,是因為大人內心原來就有傷痛。傷害我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內心自幼累積的痛苦。不容許女兒有偶爾的逃避,因為自己也曾被要求披荊斬棘,怕辛苦這句心聲永遠不容浮面,躲懶是不能饒恕的背叛。不能接受兒子雜亂無章,因為自己幼年充滿惶恐,習慣反覆推敲確保不出亂子才能安心,放任孩子去碰明知的釘,像逼自己一樣可怕。只重視女兒優秀與否,忽略她的難處,因為自己仍定格於被迫超齡讀低班的童年傷口,自我價值被貶,唯有跳班才是救贖…… 看得到傷痛的源頭,就是解結的一半。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即使你道得出我的迷津,我也未必走得出來。當內心卡着,好意見也不會受用,所以我多數只是聆聽心事,尊重不同人的處境狀態。上面的故事,有我自己的、我朋友的。但願每個被打痛軟肋的家長,都能看清傷痛,找到自我成長的力量,體現對自己和孩子更深更真的愛。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日式育兒記:觀賞螢火飛舞

執筆時,暑假接近尾聲。一個多月的暑假,兩兄弟從早上8點吵架到晚上8點,我兩夫婦好不容易邊在家工作,邊接力帶着兩兄弟過一個開心而又充實愉快的暑假。 由於我兒時的暑假是全天候玩樂,所以也沒有特別安排什麼課程給他們,盡可能帶他們體驗不同的活動。這個暑假我們不敢出國,只好留在關東地區,去了看螢火蟲、歌劇、梵高展覽,也去了水上樂園、職能體驗館、大大小小不同的科學館及博物館、迪士尼樂園,跟好友放煙花等。去了不少我自己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重新過暑假。 哥哥其中一個暑期作業是要將自己最喜歡的暑假活動以日記形式記錄下來,我以為他定必會寫煙花,因為他跟我們分享了不下數十次他有多愛跟朋友玩煙花,但原來他最喜歡的活動卻是觀賞螢火蟲,他在日記上寫道:「這是我第一次在郊外看到螢火蟲,原來大自然真的很美,我們要好好保護螢火蟲、愛護大自然。」 其實早在上年我們已經有計劃去看螢火蟲,但當時因為疫情關係,很多可以觀賞螢火蟲的公園也關閉,到今年疫情有改善時,以為有機會可以看到,5、6月正值螢火蟲觀賞期間,誰不知疫情突然變嚴重,很多公園也隨即關閉,我們只好靜待新消息。到8月初,疫情終於有輕微改善,上網得知位於埼玉縣的北本自然觀察公園於7月底開始開放至晚上9時,讓大眾能在晚上看螢火蟲,慶幸我們也能及時趕在最後一個周末觀賞到。 兩兄弟靜賞2小時 由於這次是我們首次觀賞野生螢火蟲,所以也做足事前準備工夫。公園網站建議來觀賞的朋友最好穿上長袖衣服和長褲,並準備一支手電筒,在回程時用。如果是首次觀賞的朋友最好於6時半來公園參與螢火蟲觀賞團,聆聽公園負責人講解。我們到達公園時,發現來觀看的人數也不少,負責人先派發公園地圖給每一組觀賞人士,然後詳細講解螢火蟲出沒的位置及地區,並千叮萬囑在螢火蟲出沒的時候,一定要關上手電筒,並要保持安靜。今次我們觀賞的是平家螢(ヘイケボタル),這個公園大概有500至1000隻,入夜後,螢火蟲便開始於河流旁邊求偶,從而發光,天還沒有全黑的時候,我們一行人在河邊靜候,到天開始變黑,慢慢看到河邊的植物上有零星的發光源,然後看見愈來愈多螢火蟲在河流上亂舞。當看到螢火蟲實際在眼前閃亮,飛來飛去的光景時,不禁令人讚歎大自然的神奇,亦有一種無名的感動。以為孩子看過螢火蟲飛舞後便會嚷着要走,誰不知在30℃的晚上,他們也可以靜靜地觀賞2小時,看着只有短短一兩星期壽命的螢火蟲,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帶給我們一生難忘的回憶。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兩個椰菜B,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 http://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與孩子親親大自然

  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源和充足的食物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綠油油的植物不但為我們潔淨空氣及調節海洋和氣候的變化,更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無可取代的養分。但原來大自然與我們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奇妙!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到戶外休息、遊玩和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和風景,對男女老幼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植樹愈多 都市病病發率愈低  按照聯合國的統計,全球55%的人口生活於城市。人口學研究就顯示,市區栽種的植物數目愈多,人口的都市病病發率(如:過胖症、心臟病、糖尿病、過敏症等)就愈低。心理學研究又顯示,每星期花2小時到公園、沙灘和郊外作戶外活動的人士,在身體健康和生活滿足感兩方面,比沒有任何戶外活動、或戶外活動時數少於2小時的人士好。值得留意的是,這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是較靜態的閒坐或漫步,亦可以是較動態的騎單車或扒龍舟。大家亦可以每星期一次過行山2小時,或選擇每星期慢跑4次,每次30分鐘。所以,家長可以每星期帶孩子到戶外活動2小時,與孩子一起親親大自然。 觀看自然環境圖片 較快平復壓力 更奇妙的是,單單觀看大自然的照片已經可以對我們有正面影響!研究人員邀請兩組參加者,用10分鐘時間觀看建築物或自然環境的照片。兩組參加者之後接受一項為時5分鐘、會即時顯示對錯的壓力記憶測試。測試完畢後,研究人員量度兩組參加者的心跳、呼吸和血壓。結果發現,觀看自然環境相片的參加者能夠較快平復因為壓力而產生的身體反應。所以,家長可以將植物的照片或真正的植物帶入家中,幫助孩子在家調節可能出現的學習壓力。 既然大自然對我們這麼重要,我們當然要好好保護,讓我們的下一代繼續生活於大自然的環抱中!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就編寫了一個名為《熊貓芝麻的網絡頻道》的故事,幫助孩子明白保護大自然的重要。希望各位家長都快點起步,與孩子一起保護我們珍貴的地球。 (插畫﹕黃清渝) ■有聲故事 《熊貓芝麻的網絡頻道》:bit.ly/3QqMfHM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插畫:黃清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創價屬優質幼園 全方位支援學生 問◢ 孩子們8月從台灣回香港定居。女兒有輕度腦性麻痹,行動較慢、輕微不穩定,智力正常,個性外向,喜歡跟東涌區內外國小朋友交朋友,但在台灣沒有學習英語而有所限制;希望能找合適的幼稚園,發展她語言、自信、社交、主動自學的能力和品性。兒子在台灣讀英語幼稚園,個性謹慎內向。請問香港創價幼稚園是否合適,或可推薦其他免費優質幼稚園? 答◢ 香港創價幼稚園是所優質幼稚園,本人參考教育局評核報告,給予該校的評級(A++至A-)為A++,表示該校無論在行政管理、持續發展、學與教、學校文化及給予學生的支援都非常到位。九龍城區其他A++的幼稚園為保良局陳黎惠蓮幼稚園、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基幼兒學校及東華三院羅黃碧珊幼兒園,同樣值得考慮。 禮賢幼園愉快學習 直升小學機會大 問◢ 女兒已獲九龍禮賢學校幼稚園部取錄,我們想她愉快學習成長,但又怕升小時未必能直升小學部,考慮報考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或其他直資私立小學。由於囡囡是細B,或會明年再轉校念K1。如想轉校的話,有什麼幼稚園建議? 答◢ 九龍禮賢學校幼稚園部為私立幼稚園,愉快學習,有大部分幼稚園畢業生直升其小學,而小學也辦得不錯。所以只要幼稚園讀得中規中矩,便不用憂慮找另一幼稚園了。如真要轉校,可考慮比較着重英文及愉快學習的國際英文幼稚園、雅士圖國際幼稚園及樂沛兒幼稚園。 基華受歡迎 20分值得考慮 九龍塘官小 利升伊利沙伯 問◢ 兒子在自行階段有20分(如選基督教學校,連首名子女分)。41校網中,應選哪些學校機會較大?心儀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但應放棄有宗教的學校,選九龍塘官立小學嗎? 答◢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這幾年在41校網排前3名,十分受歡迎,所以值得考慮。如選九龍塘官立小學也有兩個原因,一來該小學辦得不錯,二來該小學有部分成績好的畢業生,可以直升伊利沙伯中學,而伊利沙伯中學是英文中學,十分吸引。但如果你不是九龍塘官立小學舊生,孩子便未必有足夠的分數獲取錄,這一點亦要留意。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親子歷險 「馬騮仔」挑戰膽量 爬高爬低盡情放電

每個小朋友都是「馬騮仔」,爬高爬低無時停,爸媽無時無刻都要為他們尋找放電的地方。最近荃灣新開了一個室內歷險攀爬樂園,各種刺激好玩的攀爬設施應有盡有,而且適合親子參與,讓父母與孩子同時變身大小馬騮,齊齊挑戰膽量和毅力。   位於荃灣PLAZA 88,佔地 30,000平方呎的Triangle Plus剛於上月開幕,由港鐵荃灣西站步行約8分鐘即可到達,地點尚算方便。這個全新親子歷險攀爬樂園大部分設施均適合4歲以上小朋友參與,並由攀岩牆品牌Walltopia提供各種設備。場地主要分為兩個區域:一個價錢任玩的攀爬設施樂園區,以及設有不同斜度抱石牆的攀岩場。前者以自由玩樂為主,後者則有專業攀岩教練團隊帶領,適合喜歡挑戰的大小朋友。而場內更有餐飲區、掟彩虹等經典攤位遊戲,讓大家消耗體力後可以輕鬆一下。 樂園區5大挑戰逐個睇: ●繩網樂園區 繩網樂園區以高架地台設置,形成一條空中走道,大家先穿上安全帶,安全帶前方有一條較粗繩子,連繫走道上方的滑輪,讓大家拉着這根繩子沿滑輪行走。走道上有多條四通八達但難度不一的通道,如攀岩牆、繩網、滾輪及吊橋等。父母可走在小朋友後面,鼓勵他逐步前行。 備註:參加者最低身高要求為115厘米,並需穿上繩網樂園區專用的安全帶 繩網樂園區(曾憲宗攝) ●雲朵攀登及冒險小屋 這個附有滑梯、小屋及繩網陣的設施,最適合較年幼及攀爬初學者遊玩。小朋友沿彩色巨型踏板上到繩網陣後,便要衝破巨型彈彈波等障礙物來到小屋位置,沿滑梯回到地面。小朋友需手腳並用才能到達目的地,亦是判斷力大考驗。 備註:參加者需戴頭盔並脫鞋。8歲以下小童由一個監護人陪同,每個監護人可帶兩童進場 雲朵攀登及冒險小屋(曾憲宗攝) ●洞穴探險區 要先穿上護膝、護踭、手套和頭盔才能進場。大家會如走進山洞探險一樣,完全不知下一步有什麼挑戰。由於要爬高爬低,而且洞穴比較狹窄,對身材高大的爸爸來說,或許比小朋友更難完成! 備註:參加者需穿上整套護具。8歲以下小童由一個監護人陪同,每個監護人可帶兩童進場 洞穴探險區(曾憲宗攝) ●趣味攀岩牆 這裏有多個攀岩牆,但各牆壁上的石頭岩點則改裝成充滿趣味的攀爬主題,如層層疊、俄羅斯方塊等,各有不同路線,可讓小朋友在破解及挑戰過程中,訓練思考、觀察、判斷及執行能力。攀岩牆適合初學者或新手玩。這裏亦用上攀岩自動保護裝置Trublue,完成後只要放開雙手,即可安全地緩速滑落至地面。 備註:需穿上專用安全帶,適合4歲或以上小朋友。8歲以下小童由一個監護人陪同,每個監護人可帶兩童進場 趣味攀岩牆(曾憲宗攝) ●忍者樂園區 大家經常看到韓國綜藝節目中,挑戰者要靠彈跳力和速度跳過不同關卡,才能成功拿取獎品。忍者樂園區就是一個類似這種遊戲的裝置,賽道設有多個不同關卡,有繩網、跳板、沙包等,有的考平衡力,有的考體力,看誰能一次過完成所有項目到達終點。 備註:參加者最低身高要求為115厘米,並需穿運動服裝及襪子 忍者樂園區(曾憲宗攝)   場內設有3間派對房間及「Triangle Cafe」餐飲區,餐飲區旁還有夾糖果櫃。最好味的包括100g牛肉大啡菇漢堡($53)、熔岩芝士熱狗($35)和沙冰($35)。(曾憲宗攝)   ■小貼士: 1. 穿運動鞋和襪子 2.宜穿長褲,特別走入洞穴探險區時,避免刮傷或撞到腿部 3.可用八達通租用儲物櫃 收費項目——攀岩場是收費項目,在7及8樓設有不同斜度抱石牆,專玩抱石運動,並有專業攀岩教練團隊帶領,4歲以上可參加。(機構提供)   ■INFO Triangle Plus 時間:周一至五下午1:00至晚上10:00;周六至日上午10:00至晚上10:00(每節2小時45分鐘) 價錢:樂園單節票價(每節2小時45分鐘)平日$258,假日$328;攀岩場票價(全日)平日$248,假日$298。大小同價 地址:荃灣楊屋道88號「PLAZA 88」7樓全層及8樓2號舖 網址:www.triangleplushk.com 查詢:6821 2883(WhatsApp)   文︰顏燕雯 圖:曾憲宗 小模特兒:紀柔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跪與孝

最近有關孝道主題的活動增加,有學校在開學禮上搞了一場「開學孝道禮」大龍鳳,令從來無人理會的開學禮,變成全城矚目,更激發不少反對聲音。《孝經》開宗明義:「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寥寥數十字,意義深遠!要揚名立萬、彰顯父母、光耀門楣,需要的是發憤圖強、力爭上游、珍惜生命。要孩子為父母揼骨按摩、剪指甲和跪地奉茶等,就能學習到孝順父母及敬愛長輩嗎?是否能讓孩子明白真正的孝義孝道? 孝順發自內心 毋須大鑼大鼓 講起上來,我們家有傳統習俗,不止跪地斟茶,還要叩頭。我結婚的時候,跪低斟茶叩頭做到足,是我衷心感謝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我小時候最鍾意坐在沙發背上幫爸爸揼骨按摩,與孝順不孝順完全無關,只是我見到爸爸工作辛勞,想𧨾他開心完全自發,沒有人強迫我,亦沒有人教我做。 大小T小時候,我有和他們兩個一起向祖父母敬茶賀年,但長大後他們覺得尷尬,就免了。但他們兩個對祖父母對我的尊敬孝道,日常起居飲食的關懷備至,就已經有足夠孝心,毋須大鑼大鼓做表面工夫給其他人看。 教導孩子挺起胸膛做人 見到那些學生跪地斟茶的場面,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那些小孩子手中拿着膠花絲巾,扮高興不斷呼叫「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歡迎場面。老老實實,烈日當空又或者天寒地凍暴曬暴寒幾個鐘,又叫又跳力竭聲嘶致喉嚨痛、中暑感冒話咁易。不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的嗎?孝之始也,何解如此兒戲? 香港教育的缺失,怪獸父母教育子女的缺失,罄竹難書!不過講到最大的缺失,就是沒有教導我們的孩子如何挺起胸膛做個「人」!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玩創校長:誰發明了暑假

每年暑假過後9月開學,家長間談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暑假去了哪裏玩?」、「小朋友準備好心情上學嗎?」2022年9月的開課,情况和過去完全不同,因為2022年香港疫情第五波的關係,在農曆年假後,政府宣布提早放暑假,以致今年全香港學校7、8月的暑假大大縮短,教師、學生及家長均有「暑假未開始便結束」的感覺。究竟暑假的目的及功能何在?是否需要把假期集中在兩個月裏放? 美國教育改革 最熱月份放長假 暑假的出現,要說到19世紀中期,美國學校校舍的通風系統未成熟和建設好,夏天學生擠在一起上課,很多時滋生及出現傳染疾病。加上當時美國轉型成工業社會,社經及生活得到大大改善,民眾交通成本降低,中產家長亦期望有較長的假期,到了夏天,父母可以帶着子女到較遠的地區度假。當時的醫學及心理學也開始探討兒童全年上學,長期受壓對兒童心理成長的影響,所以被譽為「美國公立學校之父」的侯瑞斯.曼恩 (Horace Mann,1796-1859)在美國作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一項是提出學校在夏天最炎熱的月份放較長的假期,得到社會上的大力支持,最後暑假在20世紀成了美國每一間學校的操作,並影響全球所有學校。 以香港教育系統為例,每一間學校規定至少有190天的上課天,其餘的日子學校可以安排學生放假休息。學生在一整年的學習,有一段時間停頓下來,讓他們放空一下,與家人及朋友多一點時間相處,以及尋找自己學習興趣,對學生成長一定有幫助。其實家長也需要有暑假,因為一般上課天的情况下,家長未必能夠安排較長的親子活動及時間,暑假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空間, 在沒有功課、考試壓力下,一家人培養感情,舒展身心。但現實上我們亦知道,香港有很多雙職父母,因為工作關係,未必能夠在暑假安排每一天的親子活動,因此社會上亦建立了暑假的生態系統,例如政府撥備特定的暑期活動資源,安排社區中心及機構為香港學生舉辦很多免費的暑期活動,讓學生在學術以外發展及學習。除此以外,商業的教育中心,也會在暑假推出不同的暑期班及夏令營,讓家長按需要為子女報名,這亦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學校運作需要暑假 預備新學年編制 除了家長、學生及教育機構需要暑假之外,在我管理學校的經驗中,其實學校是非常需要在兩個學期之間,有一個較長暑假作各方面安排。當然最需要的,就是學校教師,他們在上課天的工時很長, 除了學生在校的時間之外,課後亦需要備課、批改、預備教材、負責課外活動等工作,一般情况下教師亦不能在上課天內請事假,所以他們需要暑假作為休息及整頓的時間。在學校行政運作方面,由於需要整合一個學期學生成績及資料,以及預備新學年編制、編班、教師安排等工作,教職員需要停下教學工作,才能把轉換學期的工作預備好,讓學生在新學年回校上課。除此以外,因為學生安全問題,校舍工程如修理外牆、課室、禮堂、洗手間等,一般也不能在學生上課天做,所以每年學校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暑假做翻新工程。 由此可見,縮短暑假的安排,家長、學生、教師及學校行政也面對很大挑戰,需要各人的理解及包容,互相明白這個疫情對各方面都造成很大挑戰。無論是教師及家長,我們的共同目標也是為學生成長而努力,所以互相包容及體諒,才能建立更和諧的校園,讓子女在學校裏一起成長!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教學網誌:FB.com/mrchuclassro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你的仔女有無「發爛渣」?

有日同C女行街,經過利源東街一玩具檔,看見一個約5、6歲的男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得蠻而有力。唔止喊,仲雙手拍面,雙腳不斷跺地,目的是要媽媽給他買一部遊戲機。旁觀的有7、8個人,一個中年大媽衝口而出「發爛渣」3個字。C女不明「發爛渣」這詞的意思,要小婦人解釋。 父母如何應對 影響孩子一生 「發爛渣」是粤語,是一個十分妙於形容的形容詞,指超乎常理的態度和情緒。普通話好難搵到一個旗鼓相當的詞,勉強的只有「耍賴皮」,但論貼切程度,一個天,一個地,無得比。未入正題前,讀者或有興趣想知「發爛渣」這個詞的來源:據說廣州以前有一間涼茶舖,功效特別好,藥到病除,所以幫襯的人特別多,招致其他涼茶舖妒忌。其他涼茶舖的老闆趁該涼茶舖收工後傾倒涼茶的藥渣時,偷偷地研究該舖用的是什麼藥能客似雲來。 該店老闆知道這事十分生氣,為防止其他行家知道配方,於是在倒藥渣前都先「發爛藥渣」(打爛藥渣) ,慢慢演變成「發爛渣」一詞。 小孩子「發爛渣」的情况並不少見,玩具店(以前多是玩具檔)、糖果店,甚至文具店前都會見到小孩扭計買這樣買那樣。如果父母千依百順,係黃大仙有求必應,一定天下太平。小孩子習慣了有求必應,父母偶然一次不順意,小孩子就會使出渾身解數,初則不肯離開,繼而大哭,繼而聲嘶力竭地大哭,繼而坐地頓足,甚或捶心抓髮,不達目的不休,呢啲就叫「發爛渣」。此情此景,父母如何是好?此時此刻,父母的決定,影響孩子一生。如果父母在孩子一輪「發爛渣」攻勢之下投降,王師奶保證有第二輪第三輪甚至N輪不斷上演。唉!今時今日啲細路唔簡單㗎。「發爛渣」的上演與家庭教育有關,如果平素把孩子教育得聽從父母「合理」的話,教導他想獲得任何事物,都要以和平的態度提出訴求,而不是以橫蠻手段去强取,「發爛渣」的鬧劇不會上演。王師奶觀察所得,一般「發爛渣」孩子的家長一定包括下列3種: 父母忙事業 溺愛「金叵羅」 1. 「金叵羅」大過天,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如果他要天上的月亮,父母恨不得自己生對翅膀把月亮拉下來。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是天性,但要有節制,否則淪為溺愛,貽害他的一生。世有愚忠的臣子,亦有愚愛的父母。 2. 有些父母可能太忙,也許忙於事業,也許忙於自己享樂,根本無暇和孩子共處,全部交給外傭料理,有時幾日不見一面。愧疚之餘,唯有以物質補償,孩子要乜有乜,偶然一次不如所願,「發爛渣」鬧劇就會上演。 3. 鐵公雞鬥鐵公雞,有些家長平時唔識教孩子和平地講道理,見到孩子呼天搶地「發爛渣」,明知是孩子詭計,自己也動了真火,和孩子搞對抗,嘈到街知巷聞。王師奶無以名之,賜以嘉名「發爛渣對發爛渣」。 不要以為小孩子才會「發爛渣」,好多成人的富二代富三代都以不同方式「發爛渣」,好多豪門父母都啞仔食黃連,打橫吞咗佢。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