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處理教養孩子相關的壓力(二):運用實際策略

上回提及,家長可以留心自己會否出現「思想陷阱」,並立即改變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的內心平復下來。家長更可以進一步運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情景1:孩子因為不能去公園而發脾氣 (圖︰黃清渝) 積極聆聽:「爸爸知道你不能去公園,所以感到非常失望。」 放鬆身體:「爸爸現在和你一起深呼吸,先放鬆一下心情。」 讓孩子參與決定:「我們可以在家玩遊戲。你想玩積木,還是畫圖畫呢?」 情景2: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 鼓勵孩子思考,幫助孩子展望將來:「如果你下次吃飯時把杯子放於枱面中間,你覺得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情景3:孩子很久很久還沒有完成功課 運用隨機教學:「媽媽留意到今天你比平時用多了時間做功課,是不是功課比較難?媽媽可以幫你嗎?」 提供提示,讓孩子在最小的幫助下,自己完成功課: 孩子:「我不懂得怎樣計算這個形狀的面積。」 媽媽:「這個是什麼形狀呢?」 孩子:「三角形。」 媽媽:「老師有教過計算三角形面積的公式嗎?」 孩子:「……」 媽媽:「題目提供了三角形的底長和高度,可以怎樣利用這些資料呢?」 孩子:「我不知道呀……是不是底長乘高度呀?」 媽媽:「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在哪一科的教科書找到呢?」 孩子:「數學科。」 幫助孩子快速充電:「媽媽知道要做這麼多功課容易令人感到疲累,所以我們可以站起來拉一拉筋再做!」 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最長,所以最能幫助孩子學習!當家長看到孩子可以進步的地方,不妨對自己說:「真好!我現在就可以把握好這個機會好好教導孩子!我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用較正面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既可以減少自己的壓力,又可以用較正面的方法去支持孩子的成長,對家長和孩子都有好處!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處理教養孩子相關的壓力(一):認清「思想陷阱」

教養孩子並不是容易的事!在教養孩子的路途上,每一個家長都有生氣、挫敗、氣餒甚至無助的時候。面對以下情景,家長可能會有以下想法: 情景:孩子因為不能去公園而發脾氣 想法:「他總是這個樣子!」、「什麼事情也好,只要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一定會發脾氣﹗」 情景:孩子很久很久還沒有完成功課 想法:「他真的很懶惰!」、「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勤力?」   臨牀心理學家點出,這些負面想法恍如「思想陷阱」,只會令家長在負面想法中愈陷愈深!「思想陷阱」有以下特點: 以偏概全:覺得孩子在某一個場景有某種表現,在另一個場景亦都會有類似的表現。例如:孩子因為不能去公園而發脾氣,家長就覺得孩子亦會因為其他事情而發脾氣。 固定思維:覺得「三歲定八十」,孩子的行為表現都是「天性所然」,後天教養改變不了。 忽視外在因素:覺得孩子的行為全部取決於內在因素(如:孩子不肯做功課代表孩子很懶惰),而忽視可能影響孩子行為的外在因素(如:今日的功課特別難)。 以偏概全和固定思維的想法,令家長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孩子也不可能有所進步。忽視外在因素,就可能令家長缺乏同理心,不能從孩子的角度去審視問題。所以,家長應該經常留意自己的想法,當發現自己出現「思想陷阱」時,立即改變自己的想法: 情景:孩子因為不能去公園而發脾氣 改變自己的想法:「他現在因為不能去公園而發脾氣。上星期他不能去同學家玩都沒有發脾氣,證明他有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次只要我幫一幫他,他應該都可以平靜下來的。」 情景:孩子很久很久還沒有完成功課 改變自己的想法:「他今天比平日用更多時間去做功課。不知道是不是有別的外在原因?是不是功課太難了?還是今天的功課特別多?」 這些較為正面的想法,通常都可以令家長的內心感到更平靜、更有耐性,家長自然可以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處理問題。下回我們與大家分享,如何運用不同的方法去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幫助孩子處理極端壓力﹙二﹚

除了留心孩子的生活是否出現壓力事件,家長還可以留心孩子有無以下的生理反應和行為改變: . 覺得喘不過氣來 . 心跳得好像要從胸腔跳出來 . 頭痛、胃痛、心口痛、肌肉痛 . 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 . 失眠或突然要睡很多 . 身體整體機能變差 . 無故動怒、煩躁不安 . 社交退縮,不願和同儕共處 . 對抗權威,在學校或家中與成人爭拗   . 難以集中精神 . 行為倒退,出現較年幼時才有的行為 . 要求父母給予額外關注 (插圖︰黃清渝) 當孩子感到極端壓力時,還可能會出現以下這些「紅色警號」: .憎恨自己(例如說:「一日最衰都係我」、「我真的很沒用」、「我真是一無是處」) . 表示自己的將來沒有希望 . 突然不喜歡所有朋友和家人 . 時常想獨處 . 曾經傷害自己的身體 . 做出不顧後果的衝動行為 .把珍貴的東西送給別人(如:珍而重之的玩具、紀念品、獎牌等) .想起、提及或計劃自殺(例如:「我真希望我已經死了」、「我很想殺死自己」、「我想一了百了」、「你們很快就不用再擔心我了」、「這一切一切都令我厭倦」) . 曾經嘗試自殺 家長如果留意到這些「紅色警號」,可以運用「我」信息,向孩子表達自己的關注,鼓勵孩子與自己分享心中的鬱結,並一起找人幫忙:(圖二) (圖二)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插圖︰黃清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培養靜觀的態度和習慣

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靜觀」(mindfulness)可以減壓。本地研究更發現,家長愈懂得靜觀,家長與孩子的關係就愈好,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自我調控亦愈出眾!聽起來如此神奇,究竟靜觀是什麼呢? 靜觀是指家長提高覺察,留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把注意力放於自己當下所做的事情上。無論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動是什麼,家長都接受自己,不加以批判、不加以評價,真正的「活在當下」。靜觀可以反映於家長的態度和行為上,例如: 家長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甚至有「生塊叉燒都好過生你」的想法。這時候,家長可以提高覺察,留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我現在覺得很生氣,甚至有點後悔生了這個孩子」),並接受自己,告訴自己說:「這些想法和感受都是我當前這一刻的體會,並無對錯之分,我接受自己在這一刻有這樣的想法和感受。」有趣的是,家長愈能夠接受「人總會有負面情緒和負面想法」,行為上愈不會受這些情緒和想法影響,亦更容易從這些情緒和想法中走出來! 家長洗碗時專心一志,不看手機、不看電視、不聽收音機、不想別的事情,家長將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水流的聲音、洗潔精的氣味、洗潔精泡泡的顏色、手指滑過碗碟的感覺等。 連洗碗都可以專心一志,家長和孩子在一起時,自然亦可以將自己100%的注意力放在與孩子的互動上。能夠把生活中的煩惱暫時放在一邊,全心全意做一件事,就是所謂的靜觀活動。很多家長完成靜觀活動後,情緒都變得更平靜,想法亦變得更澄明,於是更有動力去面對剛剛放在一邊的煩惱。 想知道家長可如何通過散步、呼吸和進食與孩子一起加強靜觀?請收看Take a SIP(Science Informed Parenting)家庭教育短片《活在當下.靜觀練習》:bit.ly/3LoXGx9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長期上網課 「自我」問題多

相信大人、小朋友,在疫情「新常態」下,都花上大量時間在家工作和學習,跟同事、老師、同學等在網上見面。隨着疫情回穩,學生陸續恢復面授課,網課的時間逐步減少。回想過去的日子,當你在網絡鏡頭前,見到自己「包包臉」、頭髮蓬鬆時,會有什麼感受呢? (插畫︰黃清渝) 把人「物品化」 用外貌判斷價值 網絡工作和學習無可避免,有學者就研究對個人情緒、心智和行為的影響。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學者Felig和Goldenberg 教授就發現,網絡會議引發「自我物化(self-objectification)」的情况。「物化」(objectification)是指把人當成為「物品」,以「物品」的外表來判斷其價值和重要度,忽略內在。顧名思義,「自我物化」就是自己當自己為物品來批判,對自己評頭品足,着重外觀,忽略由內在特質而產生的個人價值。研究發現,當人在鏡子前整理自己的儀容時,會聯想到自己的外貌將被別人檢視,焦點便自然地轉移至外表上,會優先處理自己的外貌和表情。 「自我物化」影響深遠。首先在情緒上,當事人較容易不滿自己的外貌,特別是女生,進一步使她們特別着緊外貌,引發一種對自我羞愧的感覺。行為方面,當事人的飲食會受影響,可能會吃少一點(因為吃得多顯得肥胖,即使有多肚餓)、穿少一點(因為穿得多會顯得臃腫不好看,即使當時有多冷)。亦有研究指出,當事人因為被分心,所以在認知學習方面亦會受影響,例如在數學解難的表現會較差。 扭曲真實認知 長遠影響身心 「自我物化」的問題是它扭曲個人的真實認知和感受。例如與朋友在網絡相聚,理應感到愉快;學到新知識,學生也理應感到滿足。但學者擔心,網課時學生長時間打開鏡頭,見到自己的模樣,就如長時間照鏡,「自我物化」的感受會居高不下,忽略了原本真實感受之餘,長遠更影響學生對自己的情緒健康和身心發展。 筆者明白教師和家長會擔心,網課時如果讓學生關上鏡頭,會令他們「掛機」不專心。因此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啟動「隱藏本人視圖」模式,那就無法再看到自己的容貌,只讓其他人見到;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開始及中間均可提醒學生專注,不妨在屏幕和聊天室間中提示;此外,不論家長或教師,都應該減少在網課時,過度糾正孩子的儀表、坐姿和視線等情况,這樣,會更有助小朋友專注於學習內容上,學得更理想。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鼓起勇氣 食藥無難度(下)

上回藉不同例子,希望讓家長知道,小朋友的勇氣,是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一點點累積的。不少家長也曾為教導孩子吞藥丸而感到苦惱,我們建議不妨從「想、說、做」三方面入手。今回我們集中分享「做」的部分,要孩子「做」好食藥,最理想是給予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學習和訓練: 孩子練食藥 訂規律反覆嘗試 (1) 簡短規律 試想想,如果要你飲「苦茶」,你想「慢慢歎」,還是「一飲而盡」呢?既然是「苦」,大概沒有人會喜歡自己持續地「捱苦」,相反希望「苦」能夠盡快過去。對孩子而言,吞藥丸本身就如飲「苦茶」般苦,因此要孩子減低苦的感覺,家長就需要在安排上減低持續受苦的感覺。同時,想孩子學好一種技能,必須反覆練習。因此,如果能建立「每天練習數分鐘」的習慣,即是連續5天、每天在下午5時左右,練習吞5次的規律,相信孩子就較容易掌握到。 (2) 先甜後苦 想幫助孩子練習「食藥」,當然不要用真的藥物去練啊!家長不妨以其他小食來嘗試,例如糖碎(sprinkles)、小水果粒、切細了的通粉粒、粟米粒等孩子相對喜歡的小食來給他們嘗試,「想像我們的舌頭就好像一條滑水梯,小水果粒就好像一個在滑水梯上的小孩子準備滑下去了」,引導及鼓勵孩子嘗試。 (3) 由小至大 當孩子掌握了吞小食粒後,家長可慢慢加大食物的體積,「好了孩子,昨天嘗試過小糖碎,今天可以嘗試比較大粒的」,以溫柔的語氣和說話,向孩子解說他有進步,有能力繼續向「難度」挑戰。 (4) 戒急用等 當孩子嘗試吞下較大粒的小食時,或會感到難度正在逐步增加,家長切記要「戒急用等」,即不要威迫孩子不停試和「試到得為止」,反之要維持每天試5次(粒)的規律,次數足夠後就等待下一天,由成功經驗(即細一級體積的小食粒)重新展開,「等待」成功經驗再臨。 若時間緊迫,根本就沒有訓練孩子的機會,家長就需要依靠「想」和「說」的做法,替孩子把藥丸剪成細分,同時告訴孩子嘗試就是勇氣的表現、成功的累積,並多加讚賞他們!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鼓起勇氣 食藥無難度(上)

自農曆新年以來,本專欄均以勇氣為主題,因為筆者相信,勇氣實為人生持續向前的重要基礎。此外,我們認為在家長的鼓勵和信任下,孩子的勇氣實在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練習,一點點地累積和提升。 疫情期間,不少孩子染疫。專家建議患者可服食撲熱息痛(paracetamol)來紓緩病徵。相信不少家長都曾就如何教導孩子吞藥丸而感到苦惱,我們建議不妨從「想、說、做」三方面入手: 教授孩子吞藥丸,家長可首先從建立「我是勇敢孩子」的身分入手,「小藥丸的任務就是助我們打敗細菌病毒,勇敢的孩子都會邀請小藥丸加入自己的『抗病毒兵團』,一同打低病毒」,引導孩子感到自己作為一個「勇敢的人」,當然會有勇氣與小藥丸合作,接受小藥丸乃自己的好幫手,減低對藥丸的抗拒。 (插圖:黃清渝) 想:建立身分發揮想像 另一方面,即使想法上和心理上接受了小藥丸,孩子始終需要將藥丸從口中吞下肚。家長不妨引導孩子作以下的想像:「小藥丸其實都是運動高手,特別是滑水很出色。試想像我們的舌頭就好像一條滑水梯,而小藥丸就好像一個在滑水梯上的小孩子,當我們喝水,水流一來了,這個藥丸小子就隨水流興奮地滑下去了!」 說:鼓勵與讚賞 雖然不少孩子只要稍作嘗試就能夠成功吞藥,但始終有部分孩子需要反覆嘗試與別人的支持。因此,家長需要着重的並不是事情的結果,而是努力嘗試的過程,這就是勇氣的表現。孩子願意嘗試,家長可以主動讚賞孩子勇敢;當嘗試不成功,家長可為孩子把藥丸剪成細份之餘,亦可以同時告訴孩子每一次嘗試都是勇氣的表現、成功的累積,今次未成功就「退一步」,而成功就當然要加以讚賞孩子! 下回再在「做」方面,分享如何一步一步讓孩子順利食藥。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孩子接種的勇氣

因應新冠疫情的變化和發展,當局積極鼓勵家長安排孩子接種疫苗,以更有效地防禦嚴重的病情。但對孩子而言,「打針」也對他們的勇氣作出挑戰。包括筆者在內,不少家長的孩子都對打針感到莫名的焦慮,究竟家長可如何預備好孩子勇敢去面對呢?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資料,多數兒童對打針都有一定程度的擔心,因此焦慮的感受實屬「理所當然」,而小部分孩子更會出現「驚恐(phobia)」的情况。中心建議家長宜讓孩子簡單地明白接種的資料,例如接種的過程歷時多久、在什麼地方、家長會否陪伴等。如果細心留意,其實「真正」接種的過程只需要一秒鐘,但整個安排、等候和解說的過程就動輒需要近半小時。因此,家長不妨想想如何好好「消耗」該半小時,可在這段時間內引導孩子投入其他事情,例如閱讀短故事、看卡通、畫圖畫、玩小遊戲等;孩子亦可帶同自己日常喜歡的物品來陪伴,例如玩具車、洋娃娃等。此外,與孩子深呼吸也是不錯的選擇。家長可告訴孩子深呼吸能吹走接種帶來的不舒服感覺,而行動上家長則可在孩子的手掌上,用食指畫一隻小蝴蝶,畫第一邊翅膀時吸氣,畫另一邊時便呼氣。記緊節奏要緩慢,心情較易放鬆。 「接種」代替「打針」 勿重複強調痛楚 另一方面,家長可在認知想法的角度下工夫,例如在字眼上,家長可用「接種」來代替「打針」,描述過程可說「被筆拮一下」、「被蚊子叮一口」,我們要向孩子坦承過程會有點不舒服,但要避免重複強調痛楚。同時,家長可教孩子告訴自己︰「我好安全」、「小小不舒服,我不怕」、「只是一秒鐘,小問題」、「接種了更強壯」等,以不同的說法來帶動相對正面、勇敢的想法,讓孩子明白接種過程只是「一件小事」,卻帶來很重要的意義。 完成接種後,家長當然要讚賞孩子的勇敢表現,告訴孩子之後會更健康,爸爸媽媽也會很高興,即使之後或有輕微不適,只需要多喝水、多睡眠休息、冷敷痛楚的位置等,便可以紓緩。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家長多鼓勵 孩子添勇氣

上回提到劇集《IT狗》的木訥男主角在慶祝活動上突然rap歌,卻因緊張而忘記歌詞,幸虧有戰友即時接棒rap下去。大家試想想,如果閣下需要當眾表演rap歌,會有什麼感覺呢?焦慮、擔心、緊張、尷尬?你又會希望身旁的聽眾和朋友有什麼反應呢? 小孩成長必經緊張尷尬 能夠面對和克服困擾的情緒感覺,在眾人面前唱歌,的確是一項勇敢的行為;小朋友克服打針的恐懼,也是一個勇敢的行為。從小我們會經歷很多新機會、新嘗試,少不免都會帶來緊張尷尬。如果家人和朋友「笑埋一份」,大概會令你更難受。相反,如果身邊人都展現支持與鼓勵,為你加油打氣,可以想像你會更有動力和幹勁去表現自己。 因此,作為家長,如果想孩子學習到如何正面去克服困難,勇敢面對新嘗試和新挑戰,平日就要教導孩子接受自己不同的情緒,感到擔心、焦慮和尷尬乃自然不過的事;同時明白出現有關的情緒實在是一種「共同人性」,其他孩子和自己都一樣,會出現那種類近的感覺。既然「大家都是如此」,就更容易做到「不以為意」。 掌聲、歡呼聲鼓勵 助小孩增勇氣 此外,在接受自己的情緒之餘,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亦應該向孩子示範,當其他人在學習和表演時顯得驚慌和擔心時,如何以掌聲和歡呼聲為對方打氣:「加油呀!」、「比上次做得好了!」;亦可以加入具體的建議,例如:「(吹牧童笛時)練習了3次,有進步了,試多一次!」、「(唱歌時)留心節奏,慢少少,就會更好」、「(游泳時)踢水大力一點,就會再快點」、「(準備打針時)保持呼吸,手拖住、望着媽媽」。孩子聽多了,自然會潛移默化,成為一個好鼓勵、具勇氣的人。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從日常小事展現勇氣

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升勢未停,每天新增確診者破萬人,醫療系統不勝負荷,醫護人員飽受壓力。部分染疫的病人聽從當局呼籲,決定不前往醫院求診,改為在家自我隔離休息。與此同事,不少清潔工、保安從業員、公共交通系統的人員依然緊守崗位,部分的士司機參與接載病人的車隊(即使有不錯的報酬),以協助減低對救護車的負荷,以及病毒在社會傳播的風險。眾人面對持續惡化的疫情,依然盡力服務別人,都是勇氣的表現。 勇敢不盲目 先衡量風險 然而當談及小孩子,我們當然不可能要求他們有如醫護人員的勇氣。始終面對病毒與疫情,孩子本身也是脆弱的一群,成人大概只期望孩子保持個人清潔及衛生,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已經於願足矣。 上期提及研究孩子勇敢心理的荷蘭學者Peter Muris,其另一項研究就發現,當邀請孩子分享一些自己展現勇氣的經歷時,不少人都會指出自己曾經參與或做過、有一定危險的活動,例如在沒有大人看管下跳水、獨自在黑夜中踏單車、在山澗中玩水等。研究並沒有特別就行為的危險程度去評價,惟對家長的啟示則明顯,就是要教導孩子在展現勇氣之前,需要學習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否克服得到事情的危險。 毋須擁有超人般卓越能力 另一方面,Muris的發現也非一面倒。部分孩子的分享或許更具啟示意義,例如受傷時忍痛、在足球比賽中表現英勇、維護受欺凌的同學等。這些事情相對不涉及人身安全,而且比較屬日常生活的片段;更重要的是顯示出即使不擁有超人般的卓越能力,孩子都一樣能夠展示勇氣! 因此家長不妨直接向孩子講解,要展現勇氣,其實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多一點點,做好自己,也就是勇氣的展現。孩子可以從日常的小點子入手,小事如跟鄰居打招呼(不用害羞,鄰居會友善回應)、向朋友唱對方喜歡的歌(朋友會歡喜)、幫媽媽洗碗碟(不用怕打爛,小心點就可)、協助同學向老師解釋誤會(老師會明事理)、為醫護寫張打氣加油卡(他們會感到溫暖)等,對培育勇氣都是不錯的起步點。 然而,即使鼓起了勇氣去嘗試,我們亦可能因別人的反應而卻步,成年人亦然。電視劇《IT狗》中,一向表情木納的男主角在慶祝活動中突然rap歌,其他戰友都感到尷尬靦腆,主角因而緊張得忘記歌詞。能夠衝破心理的關口,勇氣當然可加;而當孩子遇到類似的尷尬情况,又可以如何應對呢?下期將與大家繼續分享。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