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蛀乳齒小事?或波及恆齒!

眾所周知,牙齒可以幫助我們把食物咬成一塊一塊,幫助我們吞嚥和消化食物。牙齒更可以幫助我們咬字發音和支撐起我們的面部肌肉,對我們的社交和外觀有重要的影響。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乳齒並不重要;乳齒於6歲開始便會被恆齒替代,到時再教孩子愛護牙齒也不遲。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看法。幼兒若因為乳齒蛀牙而需要治療,可能會對牙科保健產生負面印象。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因為蛀牙而過早失去一顆乳齒,旁邊的乳齒便可能會佔據這顆乳齒預留給下面那顆恆齒的位置。這樣可能會影響恆齒的整體排列,進而影響恆齒的美觀和實際功能。

以身作則 教導孩子正確刷牙方法

既然牙齒如此重要,養成認真刷牙的習慣是教養孩子的重要一環!家長應該為孩子解釋牙齒的種種功能,還應該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刷牙。家長教導孩子正確刷牙方法時,應該盡量具體(如:「用你平時寫字的手握着牙刷,溫柔地向上、向下刷5次,好像要跟牙齒輕輕按摩一樣。」)有需要時,家長可以使用「自家製」的圖片幫助孩子明白指示的意思。

若然條件許可,家長可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牙刷。軟毛、小頭的牙刷特別適合年幼的孩子,色彩鮮艷、有卡通圖案的牙刷亦可以提高他們刷牙的動力!

除了解釋、以身作則和提供具體指示外,家長還可以通過故事,幫助孩子明白愛護牙齒的重要。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就編寫了一個故事《松鼠寶寶和他的牙齒》,幫助孩子代入牙齒的角色。想像一下,若然自己是牙齒,終日不能洗澡,甚至滿身傷痕,會有什麼感覺?若然家長可以發展孩子對牙齒的「同理心」,讓孩子好好對待牙齒,免得牙齒感到「難受」,自然可以令孩子變成「愛牙一族」﹗

家庭有教:蛀乳齒小事?或波及恆齒!
(插畫:黃清渝)

有聲故事《松鼠寶寶和他的牙齒》:https://youtu.be/c2MdtUKOj9E

家庭有教:蛀乳齒小事?或波及恆齒!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