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一個吸引的Zoom Class

疫情期間,我為機構做了一場員工培訓,主要是分享如何透過網絡平台帶領一個吸引的課堂。他們最想知道,可如何把一個2小時,甚至3小時的課堂變得精彩有趣,維持學生的專注力。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小小心得。 要做到一個吸引的Zoom Class,必要條件是要把自己化身成一個風趣幽默的電台DJ,因為不管討論得太熱烈或反應太冷淡,你都需要預計未來1至2小時,經常要唱獨腳戲,而且還要說得動聽。其次,你亦要有超強的表達能力,就像玩猜猜畫畫一樣,尤其是教授與做手工相關的課程,因為你實在難以相信,原來要在Zoom Class教一個小朋友畫一個三角形,也是何等困難。 傳統教學模式 不利學生發問 但你以為學好這兩招就能做好一個Zoom Class?那就錯了。首先,我們要知道,香港一直沿用的傳統教學模式,都不太鼓勵學生發問,平日在學校課堂,教師給學生發問的時間,可能只佔整堂課的5分鐘,甚至更少。此外,教師亦往往在課堂上,加入不少規則,並期望每個學生,都是乖乖坐在椅上專心聽課,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與此同時,教師花最多時間教授的,也通常是屬於考試範圍的內容,因為在香港的教育氛圍下,學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 那可以想像得到,Zoom Class在教師或導師眼中,成效並不理想,出來的效果亦不及實體課堂的一半,只是礙於疫情,才得勉強使用。但我們與其無奈接受,何不嘗試改變教學模式,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再生玩具店的工作坊,一般歷時2小時,小朋友之所以能夠專注2小時,動力在於他們有機會親手做玩具。然而,他們不單純在玩樂,也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會經驗到如何製作一件玩具,需要了解背後的原理,再設計想要的款式或形狀圖案,其間或會經歷失敗,但也得靠自己排除萬難,尋求解決辦法。 孩子自行摸索試驗 提升學習動機 我們教授的方式,是不會提供孩子明確的步驟,只會讓他們一步步去思考每個步驟的意義,例如剪下這一刀,有什麼作用。我們亦不會硬性規定剪裁的尺寸,讓他們自行摸索,原來剪長或剪短,做出來的盒子大小會有不同的,由小朋友自己拿主意,因為設計本身就無分對錯,小朋友不用跟着我們的原形作品去做,而事實上,探索新的可能,是最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我相信沒有人會喜歡刻板的學習模式,只是教師或導師有太多進度要去追趕,才用最直接的教學方式。誠然,今場疫情,科技幫助我們解決了「停課不停學」的問題,惟科技卻無法改變教學手法,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正視的問題。 文:黎俊業(再生玩具店創辦人、註冊社工)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客座隨筆:離婚父母移民 子女走唔走好?

這兩年,香港家庭移民的情况非常普遍,身邊總有家人、朋友或同事移民,離婚的父母亦可能基於不同的原因去外國生活,有些是因為再婚,有些是為了工作,有些是覺得移民門檻低。當離婚父母其中一方選擇移民,應否帶同子女一起離開? 我遇過一個個案,單親媽媽與居於外國的男朋友,因着疫情分隔兩地超過一年,她擔心再不往彼邦結婚,這段感情會畫上句號。最後,這個媽媽雖然不捨,也無奈地留下孩子,並交由爸爸及嫲嫲照顧。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媽媽很自私,為了自己的幸福拋下小朋友,這確是很多單親媽媽的狀况,但誰敢確定孩子留港跟爸爸生活不是更好?由於這名媽媽移民是因為要再婚,未來的繼父是否比親生爸爸更愛惜孩子,仍是未知之數。 移民是「為你好」? 先與孩子溝通 即使父或母可以帶同子女移民,但對孩子真的是最好嗎?很多家長會認為子女可以去外國生活及接受教育,前途及視野必然更好,一如電影《小孩不笨》裏的媽媽所說︰「一切都是為你好」(It is all for your own good),但是,父母有否詢問孩子自己的想法呢?他們是否也想離開這個地方?如果子女年幼,仍在襁褓或幼稚園階段,父母雙方經協商後決定把幼兒帶在身邊一起前往,這個安排無可厚非,但如果子女已讀小學甚至中學,他們可能有自己的想法,這個階段的兒童很重視朋輩關係,父母離婚已令他們感到被父母其中一方遺棄,還要離開同學、朋友,會進一步令他們失去人際關係的支援,面對不可預計的未來,他們會因為欠缺安全感而焦慮,產生抗拒離開熟悉學校、同學及生活環境的想法。因此,父母在安排移民前,最好先與孩子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讓子女感受到他是被重視的生命個體,而不是父或母可以隨意搬遷的附屬品。假如子女不想離開香港,一切決定應以子女的最佳福祉作考慮,而不是父或母的意願。 科技保持聯繫 親情不因地域疏遠 隨着科技進步,現在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都可以透過很多方式聯繫。移民離開的父或母可透過視像方式與子女定期保持聯繫,偶然寄一些禮物給子女,讓他們知道雖然你們沒有住在一起,不能經常見面,但你仍然愛他們,這份親子情不會因地域的距離受到影響。未來假如疫情有所改善,孩子放暑假時,也可以嘗試去父母移居的地方,短暫居住,看看將來是否適合往那裏讀書或發展,這樣豈不是更好。 文:傅丹梅(註冊社工、輔導員)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1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單親孩尋找品川猴

認識一個13歲中一男生,他來自單親家庭,他說夢想有一天可以遇到村上春樹筆下的品川猴,好讓品川猴偷走他的名字和一些不開心的記憶,這樣,他就可以有一個全新的自己,生活在一個新的家庭裏。他現在夾在父母的爭拗中很痛苦,媽媽不斷說爸爸的壞話,又埋怨爸爸給的贍養費不夠用,而事實上,是媽媽把贍養費用於賭博上。他經常因媽媽輸錢而沒錢買飯吃,卻不敢告訴爸爸,擔心爸爸會控告媽媽虐兒,令媽媽坐牢,雖然他覺得媽媽不好,但也不想失去她。 離婚鬧不和 孩子遭精神虐待 很多個案顯示,父母在處理離婚的前後,都會持續為了財產分配、撫養權、探視安排及贍養費等問題爭吵,甚至將問題指向孩子或將憤怒發泄在子女身上。很多跟子女同住的父或母透過控制、恐嚇、抹黑等方式,令子女不能與另一方父親或母親聯絡。其實,用這些親子離間的方式,讓子女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產生敵對關係,是對子女精神虐待,子女因為害怕而不敢求助,會影響他們的身心靈各方面的發展。 今年首三季虐兒案件已有871宗,較去年同期增近66%,雖然我們不知道當中有多少宗是發生在離婚家庭中,但警方留意到虐兒案宗數上升,很多時是因為父母之間起衝突,繼而發泄在小朋友身上。在處理離婚輔導的經驗中,我發現,兩夫婦由相愛到相爭,到最後相分收場,究其原因,很多時都因為彼此也習慣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總覺得一切都是對方的錯,卻未能看到自己在這段關係變質的過程中,亦要負部分的責任。 然而,當夫婦能承認自己的不足或做得不好的地方,憤怒的情緒便有所緩和,事情也較易有轉機,再加上輔導員會鼓勵大家易地而處,代入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雙方便較能冷靜及客觀地看同一件事,也願意待對方寬容一點,不會事事跟對方計較,肯放下固執,並以孩子的利益為依歸。 以孩子最佳利益做決定 我接觸過一個個案,太太原先為着前夫遲來一小時接兒子外出玩耍而憤怒,並打算扣減他的探視時間,但後來看見兩父子玩得很開心,亦不忍心令兒子傷心,最終讓二人有足4小時的會面,沒有扣減時間。男方見前妻寬鬆對待他的遲到,對她的觀感也改善不少。所以,後來前妻要求增加贍養費給兒子補習時,男方也爽快答應。由於二人都能以孩子的最佳利益作考慮,小朋友也變得開朗了。 為人父母的你,與其要孩子癡癡地等待品川猴的出現,倒不如由今天起,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停止傷害子女,讓孩子可重回生活的正軌。我相信,隨時間過去,小朋友會慢慢淡忘那些不愉快的經歷,或不再受那些經歷所影響,能夠健康地成長。 文:傅丹梅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輔導員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兩個與家庭有關的日子

踏入11月,有兩個與家庭有關的特別日子,但比較少人提及,筆者在此分享介紹,看看大家有沒有聽過。 第一個是聯合國在1954年設立的「世界兒童日」(前稱「國際兒童日」),定於每年的11月20日,這個節日,旨在增進全世界兒童的凝聚力,提高各國保護兒童的意識,改善兒童福利。1959年,聯合國大會亦選擇在11月20日當天,通過《兒童權利宣言》,以及在1989年同一天通過《兒童權利公約》。 維護兒童4項權利 香港自1994年起執行《兒童權利公約》,公約有基本原則去維護兒童4項權利,包括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參與權利,以及受保護權利。為進一步促進兒童的權益、福祉和發展,政府在2018年回應民間團體多年來的倡議,成立了一個由政務司長統領的諮詢組織,就兒童發展及成長制定政策。 另外,11月還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日子,便是剛過去11月11日的「夫妻節」。慶祝夫妻的節日,在世界不同地方都有。韓國稱為「夫婦之日」,於1995年5月21日訂立,取「二合為一」的意思;日本則定於每年11月22日,取自「1122」的日文發音與日語「好夫婦」相同。在香港,「夫妻節」由一名牧師在約20年前創立,11月11日有「一生一世」的意思。當年首個慶祝活動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大會同日發表了一項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的「香港夫妻愛情專一調查」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市民中,百分之十回答有婚外情,可推算到全港有婚外情的夫婦為數也不少。「白頭到老」豈不是夫妻二人的初心嗎?可惜,要一生一世並不容易。 婚姻質素需要經營 筆者在好爸爸中心工作,接觸不少育有0至12歲孩子的家庭,這些家庭最想孩子健康成長,然而,夫妻眼裏往往只有子女,卻忽略了另一半的需要。在2020年,劍橋大學發布一項研究,關於93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對話。透過分析錄音,學者發現婚姻關係質素較低的夫妻,太太主要把心思放在後代身上,爸爸角色被排除在母子關係之外,爸爸難以跟子女建立親子關係。這個研究提醒了我們,關心孩子福祉之餘,夫婦的婚姻質素同樣需要經營,這亦會是父母與子女良好互動關係的重要基礎。 迎接本周六一年一度的世界兒童日之時,懇請作為成年人的、為人父母者,認真思考一下,我們該怎樣經營自己的家庭。大家想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社會成長呢?扶貧、房屋、教育、家庭、親職教育等政策,仍然有很多未如人意的地方,影響着很多家庭和兒童的生活質素,所以我們還需努力,尤其消除在家庭環境中不利孩子成長的因素,守護他們的福祉。 延伸閱讀︰招雋寧(2021)〈為兒子著想新手父母要KEEP好婚姻關係〉 維護家庭基金 文:溫南聲(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好爸爸中心註冊社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2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客座隨筆:過分責罵孩子 等同情緒虐待

有些家長會用責罵來教導小朋友,認為只要罵得夠狠,他們便害怕,自然變乖。但事實並非如此,嚴重及長期的責罵,等同心理或情緒虐待,只會為兒童帶來極負面的影響。以下個案,值得引以為鑑。 李女士(化名)和丈夫因着婚姻關係問題前來接受輔導,二人育有兩名就讀高中的女兒。但當我們知悉大女兒曾墮胎,小女兒又有自殺念頭,就察覺到這個家庭有管教問題,比婚姻問題更複雜、難處理。 大女援交 細女抑鬱 丈夫長年以工作理由缺席父親一職,李女士不懂管教,於是用了極端方法。她對大女兒非常嚴苛,對小女兒則很寬鬆。當大女兒還是小一生時,李女士就要求她上完興趣班後要自行回家;每次當大女兒表現未夠好,例如做錯功課、字體不夠工整,李女士便辱罵她「無腦」、「死蠢」等。媽媽長時間辱罵、貶低自尊,就好比心理虐待,重創大女兒的自我形象,令她不懂表達情緒和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由於自尊感低,校內朋友寥寥無幾,她漸漸把重心轉移到校外朋友。受這些朋友影響,她的自我概念有偏差,不但同時糾纏於多段感情,更由中四開始援交去獲取金錢、認同感,終因意外懷孕需要墮胎。 雖然小女兒得到的母愛相對較多,但因為長期目擊母親對姊姊的辱罵,小女兒亦受到負面影響。她讀小學時,經常與同伴使用暴力,例如破壞學校公物和打架。她說,看着姊姊受罰卻愛莫能助,愧疚感一直纏擾。小女兒升中後,李女士的丈夫遭逢生意失敗,掙錢養家的重擔落到李女士身上,她在沮喪和不忿下,脾氣變得更暴戾。每每看到不順眼,例如女兒在玩手機沒有努力溫習、家中的雜物亂放,就破口大罵。 輔導服務展開之初,儘管李女士每次都表達很後悔衝口而出,也自知傷害了女兒,但從不道歉;而且愧疚過後,下一次情緒來襲時,又是另一番傷人的話。久而久之,小女兒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感到焦慮、沮喪和自責,最近證實患上嚴重抑鬱症,有自殺念頭。 家庭悲劇惡性循環 探究這個家庭悲劇,其「因」可追索到李女士的童年。原來她父母也極為嚴苛,處處挑剔及責罵;亦因為兄弟姊妹多,缺乏父母的愛,驅使她喜歡在外結交朋友,導致家庭關係更惡劣。長時間受責罵,令李女士的心理發展受影響,以致她用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女兒。 正如文獻所指,情緒虐待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和情緒影響,例如自尊感低落、自我形象負面、沒有自我價值、難與人建立正面關係等。情緒上,他們較波動,容易憤怒、羞愧、恐懼、絕望、焦慮、混亂及懷疑等;行為上,他們較易衝動、暴力、難以集中精神及不能作為等;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例如有長期痛症、失眠等。 情緒虐待和其他形式的兒童虐待都可以預防,但前提是要社會大眾一起關心。否則,若大家都不把兒童的心理健康當作一回事時,便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一代傳一代,這不單影響個別兒童的成長和其家庭生活,甚至整個社會都要付上沉重的代價。 文:陳倩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羅詠琪(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學生)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9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離婚後珍惜親子緣

  這兩年間,香港社會轉變得非常大。見過有夫妻因為政見不同,其中一方覺得為了子女前途着想,避免他們受另一方政見「荼毒」,竟悄悄帶子女遠走他方,直至到達彼邦後,才委託律師申請離婚,要求贍養費及分一半財產。此舉令到在港的一方非常震怒,覺得不公平,孩子無故被帶走了,還要分一半財產,心中的憤怒及怨氣必然很大,可以預期,這宗離婚官司將會漫長及艱巨;孩子更是無辜,失去了完整的家庭,更可能成為獲撫養權一方爭取權益的籌碼。 孩子是生命 不是工具 很多離婚個案,父母都會千方百計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有些是真的愛孩子,為他們的最佳利益着想,希望可以照顧孩子、陪伴他們成長;但亦有些帶着不純正的動機,將孩子當作籌碼,向配偶苛索金錢,以及有利於爭取在原居所居住。這是由於一般獲孩子撫養權的一方可以繼續住在本來的公屋,另一方則須遷出。法庭主要考慮孩子的最佳利益,對孩子來說,家庭的轉變已對他們造成很大衝擊,在可行的情况下,法庭會盡量讓他們繼續居住在熟悉的環境,繼續有朋友、學校及社區的支援,這些人際網絡、社區資源,都是孩子面對逆境時的重要保護資源。 孩子是愛的見證 不是怨的延續 父母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婚姻破裂至無可挽救的地步。與其不斷彼此折磨,選擇放手,無疑是放過自己也放過對方的方法。但可以再見亦是朋友嗎?能相遇相愛,即使最後分開,也是一份緣,倒不如讓孩子成為這份緣的見證,而非怨恨的延續。 有些家長爭取孩子撫養權是基於利益考慮,但當看到同住孩子的樣貌、某些行為習慣或價值觀很像前夫或前妻,便會很生氣。其實,這些都不是孩子的錯,孩子遺傳父母的基因,樣貌與父母有幾分相似實在自然不過,至於行為舉止及價值觀相似,亦非孩子刻意模仿,而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結果,父母切忌將對前夫或前妻的不滿投射在孩子身上,這樣對孩子非常不公平。離婚後就不要讓怨恨延續,可以把消失的愛情轉為友情及親情,學習新的相處模式。 隨着時間過去,孩子慢慢成長,他會感受到父母是真正愛他抑或是將他當作工具,只有真心才能換來孩子的真愛,你想孩子將來怎樣對待你,你今天應懂得怎樣對待孩子。 文:傅丹梅(註冊社工、輔導員)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9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母女愛的傳承 一起參與寄養服務

年過70歲的張太,投身成為寄養家長已經超過17年,她現在仍然照顧一名4歲的寄養女童。張太憶述寄養服務的經驗,曾照顧過在學習及行為上有偏差的男童,以致時常被學校老師要求面見她。照顧寄養孩子需要付出許多心機和時間,然而她從不抱怨,那份愛心至今仍沒有止息。 擔任寄養家長後,張太總共照顧了10個寄養孩子。張太的女兒李太也受她的影響,投身寄養服務,母女倆關係因而更加緊密,也讓這份愛傳承,為弱勢兒童提供適當的照顧及享有家庭生活。 當初社工告知張太,計劃為她配對3個月大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芳(化名),並帶她到醫院探望女嬰。張太沒有照顧有特殊需要小孩的經驗,家人也擔心她能否應付,建議她要再三考慮。回家後,張太仍時常掛念小芳,與她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因此張太決定成為小芳的寄養家長,讓她快樂健康地成長。縱使照顧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孩子,在體能、認知和語言等各方面,均需要多些時間適應及訓練,但張太從沒有放棄的念頭。轉眼間,小芳在張太的家生活了3年半。 照顧唐氏寶寶 付出無私愛 提起小芳,張太就滔滔不絕,當小芳得到一個海外家庭領養時,張太既開心又不捨。為了幫助小芳及早認識領養的家人及當地的環境,張太為她作了不同的準備,例如在家中多處張貼領養父母的照片,並向她講述領養父母的家庭軼事和讓她看當地的生活影片。當領養父母第一次見小芳,她就自然地懂得稱呼他們為「爸爸、媽媽」,令張太十分欣慰;而她有能力為孩子付出無私的愛心,亦讓她感到滿足。現在小芳已在外地生活,仍不時與張太聯絡,告知其生活情况。張太覺得能夠幫助有需要的孩子成長,這服務別具意義。 張太的女兒李太,看見母親這份無私的愛,也感受到成為寄養家長的那份喜悅。李太兒子在年幼時亦常與小芳相處,成為李太照顧寄養孩子很大的動力。李太很喜歡小朋友,她自己的孩子已長大,有時間可照顧社會上有需要的孩子。 在母親的鼓勵之下,李太自2017年開始成為寄養家長,現正照顧兩名分別是4歲半和2歲半的寄養孩子,他們時常親近李太,更不時稱呼她為「媽媽」,李太也視他們為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李太笑說自己在管教寄養孩子時如遇到困難,母親就成為她諮詢的對象,以及精神支柱。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港正接受服務的寄養兒童有935個。香港每年有不少寄養家庭因年事已高或其他原因退出,盼更多有能力的家庭加入服務。香港學生輔助會自2004年加入寄養服務的行列,讓兒童及其家庭得到支援。查詢寄養服務,可致電3582 4108。 (作者提供) 文:黎秀雯(香港學生輔助會寄養服務社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8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跨代虐待兒童的糾結

說起被虐兒童,大家不期然會想到他們所受的傷害和痛苦。但如果這些被虐待的孩子沒有得到適切的幫助,當他們長大成人,成為父母,亦可能對他們的家庭帶來衝擊,家庭關係或變得複雜,由「想愛」變成「傷害」,導致各人關係疏離,甚至心中充滿困惑、憤怒,引來進一步的彼此傷害,影響家庭幸福。 小小心靈 充滿憤怒傷心 一個單親媽媽,因經濟問題,帶着3個孩子從一間舒適的房子搬往劏房居住。由於生活環境惡劣,開始產生很多家庭糾紛,母親從責罵逐漸變成動手打兒女。小兒子更因而有自毁行為,他最初見社工時,反應冷淡,不想接受幫助,小小的心靈充滿了憤怒和傷心,他確診患有焦慮症。在接受臨牀心理學家治療時,他透露「打人贏咗會好叻」,男童因為被父親遺棄、被母親打罵,他學習了用暴力去保護自己,不被人傷害。 這個母親亦有抑鬱症。她對社工剖白自己是個失敗的母親,因為她不懂教兒女,付出很多,他們卻不領情。母親亦對自己的表現感到失望,因為她選擇了以暴力對待兒女去解決問題。 虐待行為 一代傳一代 在社工的輔導過程中,這個母親了解到自己的壓力很大,而且知道原生家庭影響了她的成長,也影響了她現在的家庭。這個母親,只懂得用原生家庭的舊有行為模式去管教兒女,不懂分辨對錯。這些已經習慣了的暴力模式成為她唯一的管教方法,深深地影響着她作為母親的角色。她發現自己很容易憤怒,常常向兒女發脾氣,每天被情緒操控,最終感到整個人失控。 從這名女士的原生家庭經驗,知道她小時候同樣是個被打罵、被拒絕,不被父母關愛的孩子。她在成長中沒得到幫助,唯有努力擺脫父母給她的傷害。她認為,只要有人疼愛,就可以盡快離開原生家庭,因此她做了兩次錯誤選擇,遭遇兩次婚姻失敗。她把一切都歸咎於自己,所以患上抑鬱症。 後來社工協助這個母親了解自己,了解兒女的需要,努力學習接受自己、愛自己和愛兒女。慢慢地,一家人的關係得到改善,她的親子溝通能力增強了,不但這個母親的抑鬱情况有改善,連小兒子的心理和行為都改善了。 事實上,跨代虐待兒童是個隱藏的問題,虐待的行為由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暴力在當中成為了破壞家庭關係的元兇。假如大家能夠尋求專業人士如社工、輔導員或心理學家等幫助,解開糾結,就可防止不幸事情的發生,當親子關係良好,自己亦更有能力去處理壓力和困難。   文:陳倩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潘偉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學生)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6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預防子女網絡成癮3部曲

近日最吸引筆者的新聞焦點之一,是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 《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規管企業向未成年兒童提供網絡遊戲的時間。在香港,亦有本地政黨建議香港仿效內地,立法使本港兒童不易沉迷在網絡遊戲之中。 我們不時都在新聞上看到,很多家庭衝突,都是由孩子沉迷手機所引致,於是,作為父母的你和我,一聽到有這類立法建議時,便馬上覺得好像聽到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一樣。不過,當冷靜沉思後,其實大家也知道,要改善孩子網絡沉溺,讓他們重過健康生活,必須多管齊下。 研究︰父親管教網絡行為 影響力大 筆者多年來一直鼓勵爸爸們,在孩子年幼階段,便要開始研習「網絡與孩子成長」這個課題,包括兒童成長、安全上網、網絡管教、父子溝通、親子遊戲等。不少學術研究都在致力尋找有效方法去預防及減輕青少年沉迷網絡的行為,其中3名澳洲學者在2017年便發布了一項有關青少年打機成癮的研究文獻,指出家庭和諧、父親與子女的關係親密,可以預防及減輕青少年沉迷打機的行為。3名學者表示,青少年打機成癮不止是個人問題,更加牽涉整個家庭系統。香港學者亦在2018年發表文獻指出,當父親透過心理控制,例如個人攻擊、促使內疚感、權威式管教或利用愛來要脅等,子女上網成癮的程度會更嚴重。可見父親在管教孩子網絡行為上,影響力很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幼稚園階段以下的幼兒,每天接觸電子屏幕的總時間不應多於1小時。從小開始,為孩子安排多元活動和興趣,以及投放時間與子女一起遊戲、郊遊,甚至一起運動,都是家長們長遠有效減少孩子依賴網上世界的第一步。 孩子心智成熟才給予手機 第二步,是與家人及早協議子女「擁有」手機的年齡,以防止他們過早受手機支配。筆者參考了科技名人喬布斯、蓋茨的做法,他們都待子女年滿14歲時才給予個人手機。筆者兩名兒女現在已踏入青春期,昔日他們在10歲起,開始「借用」我們的手機以滿足在學習上、親友聯繫上的需要。「借用」,顧名思義就是手機並不屬於他們擁有的,因此每晚要定時歸還手機給我保管過夜,我亦跟兩人一起訂立「上網使用守則」,並分享上網態度、安全知識和習慣。 第三步,當家長對14、15歲子女的心智成熟度有信心,願意讓他們擁有、管理和使用屬於個人的手機時,我們便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多以尊重的態度面對孩子的網絡行為,切忌做出破壞信任關係、侵犯私隱的舉動。 各位父母,單單靠罰、靠嚇、靠管,並不能讓子女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孩子手上的第一部手機是由你們親手給他的,所以網絡教養工夫,需要由你們及早去做,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一起努力吧! 延伸閱讀︰招雋寧(2019)〈管教打機沉溺 正面表達較有效〉維護家庭基金 文:溫南聲(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註冊社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6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把校園變成樂園

我是一個貪玩、怕悶的人,所以,一直努力營造一個好玩的校園環境,希望我的學生,也可從愉快中學習。本年度,我便把一個普通的小禮堂改裝成為「智趣樂遊區」。以往,這個小禮堂主要是一個供孩子休憩的地方,但現在就賦予新意義了。同學可以在「智趣樂遊區」的互動地板上,利用不同的互動學習遊戲軟件學習,例如英文科的單詞聯想、數學科的加法算數、常識科的動物和垃圾分類、體育科的足球遊戲、音樂科的地面鋼琴等。 除互動地板外,區內還有「學生齊闖關」,也是一個很受同學歡迎的學習設施。以往,同學學習編程,只有小部分的編程作品能夠製作出來,但這裏就化身成編程者的樂園,同學能夠把編程意念實體化,利用牆上Micro:bit等電腦板創作機關、齒輪及機關裝置,實踐他們的創意,同時訓練思維能力。 我的好玩法寶還有很多!早前學校便改造了原有的水族缸,讓學生賞魚賞植物之餘,更深入認識水中生態平衡及過濾系統的科學原理。新魚缸運用了「管道式生物過濾系統」設計,我們在魚缸中加入大量沙牀、植物及水管,創造出一個完整的微生態,達至不用換水的效果。 魚缸配AR程式 有趣學習 簡單來說,魚兒會排出排泄物,排泄物積聚後,便會產生對牠們有害的阿摩尼亞,當阿摩尼亞濃度過高,魚兒便會死亡。但加入沙牀,即有助孕育大量微生物如硝化菌,硝化菌能夠分解水中的阿摩尼亞,並轉化成能供植物吸收的硝酸鹽,再製造出蛋白質,幫助生長。我們同時在沙牀中埋藏很多水管,水泵把水經沙牀,運送到魚缸的上方,用來灌溉植物,然後經小瀑布流回缸中。魚缸中的植物利用陽光/燈光及水中的二氧化碳做出光合作用,並產生氧,令水中的氧及二氧化碳的含量得以平衡。 其實這個魚缸的運作,正配合小六學生常識科課題「生物的相互關係」。為讓學生掌握得更好,我們開發了AR學習互動程式。同學只需使用平板電腦掃描魚缸內的圖示,就能看到AR立體動畫、影片、資料,了解上述水中生態平衡的運作原理,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程式中還有互動「挑戰題」遊戲,富娛樂性之餘,也可以長知識。同時,為培養小朋友飼養小動物的責任感,我們還增設實時監測系統,同學只要透過互聯網,隨時、隨地都可監測魚缸水溫及水位,觀察魚兒的一舉一動。我相信寓遊戲於學習,效果遠勝「死操爛背」!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文:周德輝(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