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何謂放手?

我身邊有些父母不約而同地表達過以下情况:孩子已經上小學一段時間了,仍然毫無自理能力,連每朝梳洗和穿校服這些簡單任務也做不來;放學後洗澡、做功課、上牀睡覺等,更成為沒完沒了的吵鬧源頭。父母們開始躊躇着應否放手,不再協助孩子完成這些生活事務,讓他們盡早學好自理;但又擔心假如放手不理,孩子或遲遲無法做完功課上牀睡覺,翌日上學拖拖拉拉又趕不上校車,最終都是麻煩到自己,為自己帶來壓力。這樣看來,放手和不放手都好像不可行,究竟如何是好? 强行放手只是漠視需要 事實上,有些年幼孩子,因為自由探索的機會和自主意識發展不足,導致自信心和能力感薄弱。他們即使動作協調能力和智力發展正常,也有機會在心理上覺得自己仍然是個嬰幼兒,無力自理。這些孩子由於未有充足的安全感,此刻確實很可能仍需要父母的貼心照顧,因此若父母突然「放手」,孩子或許會覺得更孤立無援,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會進一步受損,因而變得更依賴,形成惡性循環。這一種「放手」只是「漠視需要」! 最能幫助這類孩子的,不是強行放手,逼迫他們在表面行徑上長大;反而是接納他們需要貼心的照顧和保護,尊重他們覺得自己仍然是個嬰幼兒,但同時提供大量讓孩子自行作主的機會,讓他們逐步相信自己有能力,以至心智上可以健康發展,內在真正的長大。當他們最底層需要的安全感,以及建基於此的自主意識和能力感都建構穩紮後,便自然會主動要求自己照顧自己,不想成人插手。 另一方面,一些安全感充足但自主意識發展不足,以及能力感低的孩子,也有可能不自覺地透過日常的不合作或拖延來表達未能好好發展自主的控訴。他們也許渴望父母可以放手、多予信任,給他們更多自主空間。對孩子而言,父母不再為他們梳洗更衣,可能是一大喜訊。當然,他們還需要在其他時候,得到大量自行作主的機會,以建構穩健的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那麼,有沒有孩子雖然安全感高,但是在自理層面卻表現依賴呢?也有的。有些孩子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害怕被老師和同學批評或嘲笑自己遲到或不整潔等,因此不想父母放手不幫忙自己。 多詢問子女需要 彈性處理 其實孩子有時內心也充滿矛盾,既渴望被父母呵護、不想長大,卻又對自己未表現出一些能力而感到羞恥和自責。那麼父母究竟是要放手還是不放手?究竟應該漠視需要還是繼續貼身照顧? 請詢問孩子吧!他們才是自己人生的掌舵人,內在真正的需要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需要父母(過渡性質的)不放手,還是盡早放手,甚或因應不同情况而彈性處理,孩子才是我們的終極顧問。作為父母可以做的,是努力學習無條件接納、不批判、更彈性、更開放,這樣孩子才能夠放心、坦白地向我們表達他們內心真正的需要。 為進一步推動善養文化,教育大同在感恩節前後舉行「感謝告示」行動,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創作感謝卡送贈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並同時為教育大同籌募經費。感謝卡將於明年1月中旬在銅鑼灣大型電子告示牌及耀華街Beyond Coffee & Bar展出,詳情可瀏覽www.ediversity.org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減考試 增遊戲 助小一生適應

香港教育大學今年以問卷訪問了825名K3家長,了解幼兒面對升小的準備及焦慮程度。調查發現92.8%家長對子女升小一感壓力,53.5%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超過35%的學童曾出現過分擔心及煩躁不安等焦慮徵狀。超過九成家長希望得到更多支援,例如有機會觀課、多了解小學課程等。校方可以怎樣針對小一學生需要,協助他們適應? 玩「老師話」提升學生專注力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教育大同開展「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旨在營造以學生為本、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該計劃的伙伴學校、位於大圍的循理會美林小學就承接去年政策,取消小一入學後第一次考試,副校長鍾日榮解釋,小一生既要適應新的校園環境,功課也比幼稚園時多,假如再加上考試,學生的壓力會很大,加上去年疫情肆虐,同學之間相處時間並不多,倒不如將測考、溫習、核對試卷前後所花的兩星期時間改為與他們上課,協助他們適應校園生活,「我覺得這些措施都很好,起碼令(小一)學生不會手忙腳亂」。 於該校第二年任教「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 的區飛燕老師觀察到,今年學生協作能力較弱,同時也不太肯聆聽老師的說話,所以她原本為學生設計的課堂活動亦要中斷,改為遊戲時間,訓練學生聆聽及協作能力。「我會跟他們玩『老師話』,如果你不聆聽別人的話便會輸。我跟他們玩了一堂,下一堂課的時候,他們真的比較專注望老師。」 「小一適應」由建立安全感開始 坊間一般把小一新生適應的着眼點放於讓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的操作模式,例如校規、上課時間表等,希望學生可以盡快跟上小學的步伐;而我們為學校提供的動手學開展教材套,就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照顧學生身心需要,令他們享受學習過程,明白課堂中需要彼此尊重,並學習建立課堂常規。適應課程共17個單元,首12個單元會以認識學校及建立安全感為主,譬如老師會與學生共訂規則,也會讓學生來個「校園大尋寶」,認識校園的人和設施,過程中也能訓練學生的提問、協作和反思能力。 在建立安全感後,後續的單元會循序漸進,讓學生慢慢建立自理、溝通、創意及協作能力。祖堯天主教小學今年成為了「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的伙伴學校,有教師表示過往常識科也有遊覽校園活動,但今年在該計劃的支援下,他們設計的小一新生適應課程增加了訪問環節,老師觀察到學生都變得很主動,認為適應課程既可以增加學生對校園認識,也可以訓練其溝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小一適應」不局限於開學初期,事實上,學生需要更多時間過渡至新的學習模式,因此學校仍然需要在課程和教學法上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和能力。新學年開始,老師、家長,我們一起加油吧!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改變教與學 由重塑課程開始

課程是教與學的靈魂,主導着教師教什麼、怎樣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知識導向的課堂已經過時,究竟孩子要經歷怎樣的學習,才能發展出素養?相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想找出答案。 重塑孩子的學習經驗,由重塑課程開始。幾名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的常識科教師,3年前決定放下教科書,按着學生的學習需要,重新設計一年級常識科的學習內容(範例可見於《Happy Pama教得樂》第355期bit.ly/3mdnd3I)。 「第一年(加入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前)我們自己砌教材,是『餐搵餐食,餐餐清』,完了一堂課,立刻檢視,準備下一堂。」提起那一年的經驗,教師們也百般滋味在心頭。這個「熱血團隊」每星期於課後舉行最少兩次、每次動輒2、3小時的備課會議。他們憑着無比意志,堅持了一整個學年。 教師是變革的推動者,若他們都燃燒殆盡了,這條變革路亦走不下去。作為學校的同行者,為教師創造空間,把課程準備好是最核心的一步,讓更多學校有信心嘗試不一樣的課程。我們陪伴教師走出教科書的框框,由過往的「跟書教」,變成「孩子學習經驗的設計師」,把教學的主導權重歸教師手上。 不跟書教 思考孩子為什麼要學? 當我們把孩子放進課程裏去思考,便會時刻問:「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只是讓學生在課堂裏多參與富趣味的活動?還是真正擁有探究歷程,從不斷的嘗試與反思中歸納所學呢? 回到教學現場,教師們難免會問:「太多內容要教,怎會夠時間讓學生慢慢地探索和發現?」或許,我們先要解答的是:這些內容學生為什麼要學? 「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程是一套素養導向的課程,抱着「以終為始」的原則,將學習內容區分成不同層次,以騰出空間培育孩子的態度與能力,讓教學不會被活動牽着走:哪些是需要認識的基礎認知?哪些是值得較深入了解的?哪些是期望在單元結束後,仍能長遠應用的? 當中,「期望在單元結束後,仍能長遠應用的」才是最重要,亦最具挑戰。教師需要透過「脈絡化」的課程設計,鋪陳各項學習任務來建構: 1. 由「核心問題」開始,引發學生對主題的想像與好奇 2. 以各項「小任務」來建構學生進入高階探究所需的基礎認知,並累積核心能力 3. 在「大任務」裏,經歷完整的探究歷程,運用在之前學到的概念與知識,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 4. 歸納學習所得,「展示與分享」學習歷程及成果 5. 最後以「總結評價」,回饋整個學習經驗 這幾年間,教師經常問:「我的課堂夠不夠LBD?」這正好反映他們在不斷反思:如何才能創造切合學生需要的學習經驗;當中又有什麼核心元素是必不可少?更令人鼓舞的是,教師開始把這種思維模式遷移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之中。 當教師重新掌握課程設計,時刻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學生便能有更多「我參與、我想學、我做到」的體會,整體的教學文化亦會慢慢地改變。 文:程頌琪(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助理項目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善養救未來:從課程培育素養

有聽過這個小故事嗎?清晨的校門外不知何故躺着一條香蕉皮,沒多久這寸土地開始熱鬧起來。只見孩子們有的大步跨過,有的繞道而行,較大的孩子議論它的來歷。不久,一個小男孩路過便伸手把它丟進垃圾桶。這香蕉皮惹來的小風波就此謝幕。 小風波引來大反思:為什麼孩子的反應這麼不同?孩子如何理解公德心?這小小的一個舉動背後包含怎樣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知識:香蕉皮是垃圾而且踩着它會滑倒;技能:需要拾起它並丟進廢物箱;而行為的推動力是態度:一顆同理心,不想有人受傷或想保持校園清潔。驅使這小男孩丟香蕉皮的就是這顆同理心,於是他應用他的知識,運用他的能力完成了這小任務。態度、技能及知識不能獨立應用的,需要結合並行;否則不是知而不行,就是不知道怎樣行。面對未來的世代,孩子極需要這結合的教育。 素養教育,以培養在真實情境中善用知識,解決各種難題的能力。 態度是影響人去運用知識與能力的背後引擎。既然態度如此重要,那麼該如何培育之? 毫無疑問只有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讓孩子自己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才能建立態度。舉個例子:一年級常識科《我的家》,教科書的內容是認識家庭樹、恩親關係,或藉圖片教導如何與家人相處,最後帶出要珍惜與關愛家人。值得反思的是: 若孩子是單親家庭,完整的家庭樹與恩親關係對他有何意義? 孩子的家庭結構及生活情况不同,單是講授能回應孩子的需要嗎? 藉念課文能培育珍惜與關愛家人的態度嗎? 結合知識技能態度 「落地」實行 教科書難以回應學生的個別需要和生活經驗,也流於知識的灌輸,背誦和抄寫艱深的字詞成為學習常識科的日常;「感.創.做」(LBD)的常識科就是要改變這學與教的模式,讓學生的學習「落地」,在生活層面上掌握及運用所習得的態度、技能及知識。 就以《我的家》為例,單元的核心價值是:維繫家人間愛的關係。所以環繞目標,學生需要認識不同家庭的特色;分享自己家庭樹的結構;訪問家人的愛好與本領;討論家庭紛爭的解決方法;練習自理及做簡單家務。過程中不單獲得知識,溝通和表達等能力也得到建立。 單元中有兩個小任務需要在家做的,就是完成一星期的家務挑戰及製作「愛家小法寶」。後者是學生自製小玩意與家人一起玩,藉此表達對家人的愛。我們所說的「落地」,就是這個意思,孩子可以在真實的場景運用所學,而不流於知識層面。 曾經有一個家長分享:內向的女兒上完《家》這個課題後,多了和家人分享。有一次女兒更主動請求鋼琴老師教她彈生日歌,原來她想在婆婆生日當天送上這首歌。媽媽說時也很感動呢! 在這個單元的設計中包含了LBD的4個元素:除「真實性」,也有「探究」、「參與」及「意見與表達」。學生最後的大任務是為家人設計驚喜派對。學生帶着好奇探索,共同參與準備派對,踴躍表達想法。孩子在主動學習呢! 「動手學嘅課堂,充滿笑聲嘅課堂係咪學到嘢?」請先檢視單元的學習目標︰維繫家人間愛的關係。你認為在試卷中答對填充題:一家人要互助互愛,還是上文中提及主動學習彈鋼琴,為婆婆慶生的孩子更掌握所學? 不錯,後者能夠結合態度、技能與知識去回應生活的需要,更能把學習轉移且深化。這不是教育的臻境嗎?當然,要檢視這樣的學習成效,也就需要更多元的評估了。 文:黃翠霞(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學校同行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5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把善養意識注入課堂

「老師,我跟住要點做?」、「老師,係咪咁呀!」、「老師,我做唔到呀!」在專題研習周課堂,教師忙得不可開交,照顧完這一組,轉個頭又要走到另一組。讓學生主動發現、探索,透過同儕間溝通和協作來解決問題,本應是做專題研習的美好原意。但現實是,孩子到了高小仍未懂得怎樣自行分組、協商、討論、解難並達成共識。自主學習的空間雖然釋放了,主導的卻仍然是教師。 培育「帶得走的能力與態度」 自主學習不是變魔法,而是來自一點一滴的累積。知識更新周期愈來愈短,今天所學的知識,轉眼便過時。培育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態度」以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成為世界各地教育改革的頭等目標。香港教育雖以考試主導,但隨着5、6年前,學童輕生事件不斷,社會開始為香港教育尋找出路。面對沉重的課業壓力,首要為學童釋放空間,重燃學習的動力。 多元體驗學習 讓孩子全人發展 在2016年,我們伙拍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開展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改革上課時間表,於下午課時引入「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堂,透過多元化的體驗式學習,讓孩子在學術以外得到全人的發展。教師亦邊學邊做,嘗試把學習還給孩子。幾年之間,愈來愈多學校將下午課變成「開心時段」,這無疑是關顧孩子身心需要的一大突破。 下午變得開心愉快,但上午仍要追趕課業,依然是傳統的學與教模式。我們不禁要問:「學科學習也可以變得快樂而又有意義嗎?」於是,我們大膽地跨進多一步。自2019年起,將以孩子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教學法及評估貫穿初小(小一至小三)的常識科課程。走進學科,以常識科為起點,重整課程的內容與鋪排,讓學習回歸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唯有尊重孩子的信念植根於學科的日常教學,學習文化才得以真正改變。 當變革觸碰到核心,迎來的便是更大的考驗。「如何撥出更多課時?」、「面對教學角色的轉變,老師準備好了嗎?」、「不用教科書,如何教?會否教少了知識?」、「課程設計如何做到以孩子為中心?」、「不測考,怎樣評估孩子的表現?」、「家長是否支持?如何向家長解釋?」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在考驗校長與教師的勇氣。 慶幸的是,走到今天,已有10多間學校與我們攜手開創這充滿荊棘,但滿懷希望的旅途。教師們在教學現場默默地努力,發掘學與教的無限可能。有教師分享,經歷了2年LBD學習的孩子,比過往同齡的孩子更有同理心,更願意表達,更積極學習,是她在學校任教10多年以來從未見過的。亦有教師被孩子的成長所感動,自己也重新反思教學信念,自發地在中英數課堂也嘗試LBD,聆聽多了孩子的聲音,欣賞孩子,更信任孩子做得到。 「教育大同」團隊如何陪伴學校走過這條「感.創.做」之路?教師和校長又有什麼深刻的體會?未來數月,我們會透過這專欄與諸位分享,一同思索香港教育的未來可以怎麼走。 文:程頌琪(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助理項目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1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待內在小孩

(作者提供) 為期1個月的「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網上講座系列完結,近600名參加者向講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提問了80多條問題: 家長:「我如何避免將自己負面的『內在小孩』傳給下一代?」 校長:「我如何幫助教師,讓他們樂於一起反思(內在小孩)以更好支援學生?」 助人工作者:「我們工作壓力大,有時感到失望和內疚,但難跟上司分享,希望有更多這類活動讓我們表達和得到理解和幫助。」 家長:「你的書完全改變了我和家庭,現在我會盡量用同理心對待孩子,有時會很累,但又怕找別人幫忙,怕別人未能做到同理心,我該如何是好?」 童年創傷 影響成人對待孩子方式 4次共8個小時的講座跟答問環節,讓不同背景的參加者反思童年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曾為孩子,童年受過的大大小小情感創傷,不僅會影響我們如今怎樣對待孩子,亦會無形地影響着我們今天的各種人際關係及決定。Robin的「內在小孩之旅」5部曲,能幫助療癒自己成長中未被滿足的情感需要。閒下來的時候,試找個安靜的地方,想一件孩子觸發自己情緒的事情,然後問自己以下問題: 1. 我現在有何感覺? 2. 我兒時何時曾有類似的感覺? 3. 我當時需要什麼?如何會讓我覺得好一點?(最重要的一步) 4. 我現在作為成人可如何滿足我內在小孩的需要? 5. 我孩子有這些狀况的時候,他們想我如何回應? 當我們苦惱為何孩子總是如此時,把角度一轉,回想自己兒時對一些近似事情的感受,以及當時渴望得到怎麼樣的對待,就能給予我們最切身的靈感去重新理解孩子的行為,用合適的方法去回應孩子對我們的呼喚。 孩子常要人抱,就是懶惰、扭計?孩子見到長輩或陌生人感到害羞,不打招呼,就是不禮貌?我們可曾想過,孩子為何會這樣?我們對他們作出回應或要求時,又有否理會他們的感受?這些我們以為孩子長大後會忘記的小事,但Robin在講座中一再解釋:縱使我們記不起事情的經過,但當年遭受成人缺乏理解、同理心的對待,其實我們身體記憶系統已自動把這些情緒記錄在大腦的杏仁核中,等於埋下了情感創傷的種子。 為了讓家長更容易以同理心支持孩子的成長,我們特別創作《芊芊和比比》(圖),這套繪本基於Robin首部著作《善養小童成大同》內提出的輔助式教養(helping mode parenting)而創作,每個故事均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全家一起閱讀,大人和小朋友都可能會在不同角色的互動中,發現用同理心相處的新方式。 團隊希望於6月底完成創作5個故事,更為系列創作了主題曲及一個教養GPS的遊戲,希望大家支持我們為這繪本系列發起的眾籌行動。 「改變童年,就可改變世界」! 眾籌詳情:https://bit.ly/39QQ1Ie 教養GPS遊戲:https://bit.ly/33AWS4J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總幹事及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長久健康快樂的秘密

儘管成就、財富、名譽地位都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但相信更多人會認同,健康與快樂才是終極願望。這一代的孩子經歷過近年的社會不安與動盪,對他們會有何影響?當我們努力在孩子身上投放資源讓他們補回「失去的學習」時,又有否思考過這一切是否在為他們今天及將來的健康與快樂做準備呢? 研究:良好關係使人更長壽 我很喜歡引用哈佛大學一個有關快樂的長壽研究。1938年大蕭條後期,研究員邀請了268個哈佛大學生,每年見他們一次,做詳細訪談,之後又加入400個波士頓的內城居民,從不間斷地,看他們的人生發展跟快樂之間的關係。研究歷時近80年,從這些不同背景的人生故事中,他們發現,良好的親密關係,比金錢、名譽,更能令人保持長久快樂;這些關係亦比社會地位、IQ與基因,更能在人生低潮時予以保護,能延後身心退化,讓人活得更長壽快樂。研究更指出,50歲時有多滿意自己的親密關係,比起膽固醇指數更能預測人們80歲時的健康狀况。 「良好關係不代表一帆風順不吵嘴。」研究主管Robert Waldinger教授說:「當雙方都知道在困難時刻可以倚靠對方,則大家的記憶就不會被這些爭拗影響。」知道能互相倚靠的背後是來自高度的信任。我們怎樣才能培育孩子建立這種關係的能力,為健康又快樂的人生作準備? 記得有個老師曾對我說,班上有個男孩總自以為是,她很不喜歡這個孩子,男孩也似乎總不聽她;有家長朋友則總是不能忍受孩子丁點兒的凌亂,令全家都要看心理醫生;有心理學家朋友在處理個案時,觸動到自己始於兒時的一些情緒創傷,結果需要找尋輔導……當我們自己都過於勞累,又不覺察自己的童年經歷如何影響今天的自己時,情緒戶口透支就難以給孩子示範最好的身教,亦會影響我們跟身邊人的關係。 澳洲專家 線上講座教路 我們也曾是孩子,我們童年時有何渴望?當我們苦惱的時候又希望身邊的成人會做些什麼?上周六(4月17日)我們邀請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作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為我們主講「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線上講座系列(一)——「當家長還是孩子時」。正如講者所言,這些反思能為我們提供重要的啟示,從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去解開我們今天與孩子之間的心結。稍後我們還有3場給予不同對象的講座,從不同角度探討你的童年經歷,並淺嘗一個內在小孩旅程。(講座詳情,請留意「善養小童成大同」facebook專頁) 誠然,一個講座未必能為你帶來脫胎換骨的改變,但真正的改變始於聽者會否不斷反思與嘗試。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總幹事及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尋找你的內在小孩

疫情下,校園不常開放,能與孩子朝夕相對,有些家長會覺得開心,但亦有部分家長認為,要長時間照顧孩子,挑戰亦隨之增加。究竟家長如何能在亂世中跟孩子好好連繫呢? 情緒反應源於受傷經歷 教養巨著《善養小童成大同》的作者兼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在他的最新著作Inner Child Journeys(意即「內在小孩之旅」)一書中提到每個人的心底都住着一個小孩,這個內在小孩正是由我們童年經驗所建構成的。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時會被孩子勾起一些似曾相識的強烈情緒,掀起一些難以言喻的渴望,這些情緒反應其實都是源於那個曾經受傷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正在不知不覺間影響着我們的生活選擇、人際關係、工作模式、教養方向等。 近日,有朋友向我訴說:「我以為在家工作,可長時間跟孩子相處,是一件快樂的事,可是,當相處時間愈長,我便發現自己原來很討厭見到孩子『扭計』,還會忍不住打鬧他,令親子關係變得惡劣。最後唯有主動要求老闆取消在家工作。」朋友坦言每當看見孩子「扭計」時,她都會感到非常憤怒、恐懼,並有強烈的羞恥感,除了打鬧更會鎖他在睡房靜思己過,直至孩子情緒平靜才把他放出來。然而,冷靜過後,朋友卻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不明白為何自己明明很愛孩子,卻總不能容忍他的小脾氣,而且孩子當下的行為雖然好像立即有改善,但不久又故態復萌,像個惡性循環。 專家連續4周末 網上開講 我嘗試用Robin書中探索內在小孩的指引去了解朋友的童年有否類似「感到羞恥」的經驗,她便憶起小時候每次「扭計」都會被爸爸用「好核突陀衰家」這句話來羞辱,更會掌摑和趕她出門口懺悔,當時害怕至顫抖的感覺仍然歷歷在目,她更說,直到現時仍會為自己曾「扭計」而感到羞恥。說到這裏,朋友徐徐地說:「我明白了,知道為何當我見到孩子『扭計』會感到那麼恐懼和羞恥,因為孩子『扭計』令我憶起自己小時候曾受過的傷害,我不曾被安撫,所以我也不懂安撫孩子,只懂學爸爸用冷暴力……」朋友覺察她像是把自己受傷了的內在小孩傳遞給孩子,她漸漸理解自己兒時的情感需要,亦頓時明白孩子在「扭計」時是渴望得到安撫和聆聽。 Robin在Inner Child Journeys一書中強調「家長的自我認識是善養的基石」。當我們不認識和正視自己內在小孩的需要,沒有經歷自我探索和療癒,又怎能理解孩子的情感需要,怎懂得安撫和善養孩子呢?4月中,教育大同很榮幸邀請到Robin Grille連續4個周末,在「善養計劃」下為我們在網上開講:「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Robin 將會帶領家長、教師、助人工作者經歷一趟尋找內在小孩之旅,探討在亂世與孩子建立連繫的善養之道。 詳情可瀏覽︰shorturl.at/wzDG0 文:郭䔝彤(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教育大同」善養小童成大同親職教養計劃團隊)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孩子頂嘴 一秒着火

當孩子不聽話、頂嘴,言行讓我們看不順眼時,大家會如何反應?批評?責罵?懲罰?悲傷?還是無言以對但憤怒之情溢於言表?當我們作為大人,滿以為孩子「趷起條尾就知佢想做乜」時,孩子對我們的「氣場」其實更加敏感,我們的一舉一動,每一個微細表情,都投射出我們對孩子的想法,更影響着孩子的情緒與成長。 調節合適教養方式 非盲目套用 所以,當我們幾個「教育大同」的創辦人遇上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這本書,深感這就是一本教養的內功心法,熱切地希望讓更多家長接觸到它。由發起眾籌翻譯成中文,再轉化成一個3年的社區親職教養計劃「善養小童成大同——共構.童行」,我們希望與家長一起反思童年經歷,啟發家長在教養的過程中持續反思,從而調節出一套合適自己家庭的教養態度與方式,而非盲目地學習各式育兒技巧;我們也明白單打獨鬥的教養總是困難重重,因此宣揚「連繫」,協助不同學校與機構成立家長小組,互相支持。疫症期間,大家困在家,我們遂推出網上讀書會,邀請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作者兼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直接解答家長的教養疑難,又開展「父母探索系列」文章……統統放進計劃的網頁與手機App,方便家長隨時隨地重溫,在家學習善養的概念。 憶起童年的心法卡 我們出版的《育兒心法100句》,也成為社工與家長們常會使用的一個反思小工具。有媽媽每天選兩張最有感覺的心法卡,慢慢細讀;有媽媽把一張她認為最有用的心法卡貼在雪櫃門上,讓自己每天出出入入都看得見。編寫這套卡的Michell說:「有次兒子不開心,一直發出不滿意的抱怨聲。不知怎的,我一聽到那聲音,內心就冒起火來,心想他這次又想怎樣!」Michell當時隨手抽出一張卡,上面寫着:「透過跟孩子的關係,我們可了解自己,並提醒自己孩子並非『他們』,而是『我們』。我們也曾感受他們現在所感受的,曾渴望他們現在所渴望的。」Michell看着這句子,就想起自己小時候,因為發出不滿的抱怨而常常被罵。「其實,我最渴望的就是媽媽能夠來抱抱我、安慰我,明白我的感受,接納我不開心。我頓時明白了兒子的感受,原本那煩厭的感覺一掃而空。我拭乾眼淚,走到兒子身旁,抱着他輕輕說:『你看來很難過啊,我抱抱你,我在這裏陪伴着你吧。』兒子抱緊了我,哭了出來,然後慢慢就平靜下來。」短短幾句,卻成為自我反省的重要資源。 為人父母,不止是養育孩子,更是自我成長的機會,因為過程中實在有太多東西要學習了。今年4月中,我們榮幸再次邀請到Robin,將連續4個周末在善養計劃下為我們在網上開講:「亂世中的堅持:以連繫善養孩子」,在這不一樣的年頭,一起共勉。(講座詳情,請留意「善養小童成大同」facebook專頁) 文:張惠侶 (教育大同總幹事兼共同創辦人)、黃斯薇 ( 教育大同共同創辦人、香港瑟谷社群共同創辦人) 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真的應該嗎?

早前,朋友邀請我參觀新居,並自豪地展示剛剛添置的一座三角鋼琴。當我走近鋼琴時,朋友向她女兒嚷道:「阿女,快啲過嚟彈首考試歌畀Auntie聽。」「我剪緊片啊……我都唔鍾意彈琴……」女孩一邊專注地看着電腦一邊帶點煩躁的回答。朋友立時回道:「成日都話唔鍾意,畀咁多錢你學琴,買埋部三角琴畀你都唔識珍惜。」女孩也不甘示弱:「我都無話要學鋼琴,你逼我咋嘛!我想學踢波又唔准,學寫程式又唔畀。」朋友沒好氣的看着我說:「你睇吓佢幾有問題!我細個想彈都無錢呀,做女唔係應該聽阿媽話咩?」「得啦得啦,?家彈啦!」女孩最終鼓着腮跑到鋼琴前,快速地彈了一首樂曲收場。 我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家長,他們會說男仔唔應該怕黑,應該要喜歡做運動;女仔人家應該要穿裙子,唔應該踢波等等。當孩子做不到他們認為「應該」的事時,就認為孩子「有問題」、「唔聽話」。然而,家長可曾思考過這個「應該」從何而來?自己對孩子的即時情緒反應又是源自什麼? 就以我朋友為例,她事後坦承自己小時候父母沒錢供她學琴,令她非常遺憾,故今天她掙到錢後便感到應該供女兒學琴。表面看似是疼惜女兒,實則想修補自己兒時的遺憾。孩子逆己之意,就是拒絕替自己圓夢,於是不忿、失望,甚至憤怒。 灌輸「應不應」恐限制孩子創造力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為了想父母愛惜自己便自然會努力取悅,做不到「應該」的事,會容易產生罪疚感和恐懼。當日,朋友女兒即使正埋首工作,極不情願之下也跟隨媽媽的吩咐,在我面前表演了,做了媽媽認為「應該」的事,在沒有自主選擇之下,彈奏了一首沒有靈魂的樂曲。 其實,自主感(Autonomy)是一個重要而基本的心理需要。多項研究顯示,若孩子獲鼓勵去自主選擇,他們便會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作決定。這感覺不但能提升孩子的能力感和自信,更可以幫助他們獨立,建立責任感及解難能力;當孩子有選擇及自主權,他們對投入活動甚至學習的動力也會提升。 然而,家長往往沒察覺自身的童年經驗正影響着自己的教養取向,並衍生出各種「應」與「不應」。這些「應不應」的要求若沒有照顧孩子的需要時,便會扼殺孩子認識自己、學習自主的機會。 《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作者、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指出,家長對孩子灌輸大量的「應」、「不應」,會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及冒險精神;反而當我們給予孩子空間追求自己的興趣時,能觸發自主學習的動力。就好像朋友的女兒專注地剪片,若沒有被打斷的話,她或許會進入flow state(心流狀態),是一種高度專注、高效、高創造力及喜悅的狀態,而「心流」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要熱愛所做的事。 每當我們發現孩子的某些行為觸動我們的情緒時,可否先停一停、深呼吸,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緒來源才作回應?這不僅能減避免衝突,更或會讓你對自己許多的「應與不應」有全新的感知。 文:郭䔝彤 作者簡介﹕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教育大同」善養小童成大同親職教養計劃團隊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