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帶着香港校長的帽子到瑞典

上月有幸獲瑞典大學Linnaeus University邀請,以及CoolThink@JC的贊助,使我有機會以香港小學校長的身分,去到中立國且200多年沒有被捲入戰爭、全球人均跨國企業最多的瑞典(即按人口比例跨國企業數目最多),參加論壇、考察、交流,以及分享香港推動「編程及運算思維」課程的經驗。出發前,我身邊的教師及朋友,包括自己作為一個香港土生土長的父親,對北歐的教育系統都充滿幻想,非常渴求想了解多一點,為什麼瑞典能夠培育出這麼多的創意人才,以及創意企業,如Ericsson、H&M、IKEA、Minecraft、Skype、Spotify、Candy Crush等公司呢? 文:朱子穎 瑞典教育 貼錢供你讀大學 到達瑞典後令人羨慕不已的,不只是風光明媚、空氣清新的環境,而是瑞典的福利系統。瑞典人口只有1000萬,比香港多一點點;但國家土地面積為449,964平方公里,是香港的163倍。那裏,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國土面積1.3%的城市裏,人口密度極低。說回瑞典的教育制度,她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實行全部免費教育的國家,不僅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均免收學費,最後90%的學生可通過資格考試進入大學深造,學生當然不會有太大的考試或讀書壓力。我不會說「身在福中不知福」,但瑞典的青年在90%能進入大學的環境下,部分人竟然因公司工作環境更佳為由,得到大學學位後選擇放棄,所以今年瑞典政府推出大學生生活津貼計劃,名副其實的「貼錢供你讀大學」。 教育讓學生Think Different 當我有機會走進校園,與他們的大、中、小學教師交流,更加充分感受到北歐教育與香港的不同,他們非常重視學生個人成長,認為紙筆式的機械操練和體罰無異,強調體驗式學習的成效,無論你與任何一位教師傾談,他們總是把教育是讓學生「Think Different」掛在嘴邊。更重要的,是她們的企業、教育及政策是建基於「Problem Solving」,例如因瑞典人口密度低,所以Ericsson當年成功開發通訊器材;因瑞典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所以IKEA開創以平實價格銷售自行組裝家具;因歐洲到2020年仍有100萬個編程相關的職位空缺,所以瑞典政府計劃在2018年全面在小學開始推動「編程及運算思維」課程。 說到這裏,你可能認為我跟很多北歐遊後記文章一樣,不斷用文字及比較來說香港教育的不是,突顯出香港家長有錢應移民的觀念。不,這不是作為香港校長應該做的事。如果你和我一樣,同樣熱愛香港這片土地,仍然相信「教育可以改變未來」的話,在了解別國教育系統後,更應對本港教育系統,提出更實際的意見及可行建議,這才是教育工作者帶着香港校長的帽子,到北歐交流的真正意義。 目前香港教育不同持份者最大的爭論,焦點集中在功課量的多少、操練教學模式、上課時間表的長短、升學制度、學生壓力等等的短視問題。歐洲之旅給我的反思,是我們更應該集中討論更長遠的「未來教育」。究竟2050年香港的個人、經商、政制、人口結構是怎麼的模樣呢?2050年香港需要怎樣的人才,才可以塑造出更美好的社會呢?對我而言,今天香港迫切需要討論的,就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能否培養我們今天的孩子進入2050年的世界,成為30年後香港最重要的勞動人口,使城市更加進步的同時,可以照顧我們這一代「未來長者」。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未看到的未來

親愛的孫豫同學:今早收到你的WhatsApp,知道你在美國的進修雖然辛苦,但一切都已經適應,還可以跟留美的妹妹共住,彼此幫助,真好! 文:陳敏儀 回想你小一入學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都留意到你,因為你的樣子和舉止都十分可愛!那一年,我教你英文,你從來都不用我花費心神去「管理」你的學習。無論是課堂活動、做工作紙、溫習、測驗、默書、考試,你都會自動自覺去完成,每次完成自己的部分,你更會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同學。當年,有不少老師都羨慕我有如此得力的好幫手。後來,你升上二年級,那一年我結婚,就邀請你在整個婚禮開始之前站在台上,在眾多賓客面前宣讀《聖經》。只有七歲的你,從不怯場,得到不少賓客的稱讚。 小學時,你每年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小學畢業後便入讀了心儀的中學;中學畢業就以卓越的成績,入讀香港大學喜歡的學科。「平步青雲」這四個字,用來形容你的讀書生涯,相當貼切。按照一般電視劇的劇情,理應就是找到一份可以掙錢的工作,出入中環的高級辦公室。到了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退休,安心由你供養,靜看你人生中精彩的時刻。 放棄穩定收入做家庭教師 然而,現實中的你卻有另一個故事!雖然,你可以選擇按劇情去發展你的人生,但是,你卻看似不接受這個過於「舒適」的生活,放棄返回中學時的母校做老師,寧願做一個收入不穩定的家庭教師。 為了可以真正幫助學生,你開放你的住處,為學生預備他們所愛的零食,有時候更為他們準備飯菜,為的只是希望他們可以「多留一會」,他們願意「補習」之餘,更樂於與你傾訴。 即使你的學生不一定能夠支付補習費,甚至表現得「好Hea」,但是,你一直沒有改變初衷,仍然堅持為這一群孩子付出。 直到去年,在一次的飯敘中,你告訴我準備到美國進修教育課程。坦白說,當時我實在有點驚訝。你的補習方式真的能夠讓你儲備足夠的金錢,應付海外進修的學費和生活費嗎?以你一直服務孩子的原則,完成進修,取得更高的資歷又如何?以你現在的學術能力,不是已經應付到中學生的需要嗎?完成進修,學術水平提升了,你回港仍然做你掙不到錢的「補習天后」,那為什麼還要進修呢?倒不如留在香港,繼續按你的理想做你想做的事,不是更實際嗎? 一連串的問號,在我這些有相當經歷的成年人心中盤旋。然而,因着你的一句話,就道破了我心中的問號﹕「『我想』知道多一些!」這一句話看似簡單,但卻帶來無比的力量。因着這一句話,令你下定了決心,即使補習的收入不多,仍然能夠推動你儲下金錢;因為這一句話,令你願意暫時放下你在香港心愛的學生;因為這一句話,明知到這一次進修並不容易,但是,你仍然願意堅持去做。佩服!真心佩服! 人長大了,「我想」的力量與我的年齡成了反比。幸好,我身邊仍有你和一群仍然相信和堅持「我想」的年輕人,讓我仍然可以發現,這世界仍有「未看到的未來」,仍可以有無限的可能。 在遠方以禱告支持你的 Mandy校長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人生必修課

親愛的悅悅爸爸: 您好!剛剛開學,悅悅升幼高班了!相信你和很多家長一樣,正在忙於為悅悅升小作準備,或許是從不同的家長討論區當中「聽取」其他家長對不同學校的評價,又或者四出參加學校舉辦的小一簡介會。相比昔日我們升小的年代,今天的爸爸、媽媽的確不容易。 文:陳敏儀 或許是因為社會變了,對孩子的要求也改變了,對家長的要求,就更是南轅北轍。正因為這一個社會「常態」,我想我們更需要警覺,需要真正認識我們的孩子,也讓孩子可以真實地認識我們。今早起來,就見到你在Facebook上的帖文,分享了一段你和悅悅的對話: 悅悅:爸爸,我唔想你老啊! 我(悅悅爸爸):爸爸總會老,會死,會返天家的! 悅悅:我唔想你同媽媽死!(悅悅已經眼濕濕) 我:所以,你要好好珍惜大家相處的時間! 悅悅:無錯,如果家唔珍惜,死就無得珍惜!爸爸,我已經想喊啦! 我安慰他:我地會天家再見! 讀到你跟悅悅的對談,我的心就即時就被你們一家的愛融化了;另一方面,也為你和悅悅能夠彼此交流而喜悅。即使悅悅只是讀幼高班,僅僅幾歲大的孩子,就竟然可以談論一個連成年人亦會忌諱的話題,可見你和悅悅平日在共同生活當中,已經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和緊密的溝通。 生死分離教曉珍惜關係 的確「生死、分離」是一個難於與孩子分享的課題,然而,這課題從不因為我們感到為難而遠離我們。就在過去短短一個多星期,我就出席了兩場安息禮——一位是我的學生,十分年輕,因意外而離開;另一位是104歲的長者。不論是初出生的孩子,還是已經年過一百,死亡分離都是我們人生當中的必修課。 這必修課沒有指定的上課時間,也沒有既定的上課形式。它的存在往往令我們心如刀割,有時候還會令我們措手不及。然而,這卻教曉我們珍惜現在的可貴! 重新思考與孩子共處安排 去年開學不久,香港接二連三發生學童輕生事件,令父母、親友、社會上不同的人士都極為痛心。今天香港的年輕人,就是我們的將來,究竟我們今天應該怎樣珍惜與他們共處的日子,讓他們在今天的社會仍然能夠茁壯成長,將來承接我們這一棒,繼續成就香港的未來呢?就趁着還是剛剛開學,功課還未最忙碌的時候,不如就重新思考,甚至為孩子重新計劃大家共處的時間和安排。 悅悅爸爸,感謝你在Facebook經常分享與悅悅的生活片段!喜見悅悅的成長歷程,更喜見你和太太Wing在陪伴的過程之中,得到無比的喜悅!深信即使日後悅悅在成長路上,遇上不同的挑戰,都總有這無可取代的家作為他強而有力的後盾! 祝福你、Wing和悅悅,在預備升小的路上,更見恩典! Mandy校長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讓我可以依靠你

坪洲 (資料圖片) 親愛的Alex﹕ 由思語入讀幼稚園開始,認識你們一家已經六年。雖然,你和Phoenix是我們學校的家長,但是,亦因為小朋友的緣故,我們已經成為朋友,也是教育工作上的同行者。還記得每次當你們送兩個小朋友返學,我們會在校園內分享對香港學生成長的看法,你也會跟我分享不同國家的經驗。後來更因為家長學堂、飛翔教室等活動,我們的分享就更豐富了! 另類親子郊遊 教師也參與 今年暑假,我們更開始了「香港遊樂團」這活動,希望藉着家長、小朋友、老師和校長一起,透過行山及郊遊等有益身心的活動,鼓勵更多家長帶同小朋友參與,增加另類的親子活動。起初都不確定這想法是否可行,只是隨意跟你和幾位老師分享這念頭,誰料我們一拍即合,昨天就已經成團,開始了我們首次的行程——坪洲一天遊。 出發前,我們還以為坪洲這小島不足以令我們耗費一天的時間。怎料小小的昆蟲、平平無奇的海浪、一個又一個其貌不揚的果實,都刺激了我們的好奇心,打開了我們心窗,去接觸、去感受、去體會。平日習慣了置身石屎森林當中,有機會再次感受一陣又一陣的自然風;平日習慣了忙碌且催逼的時間中生活,有機會再次悠閒地坐在沙灘、觀望着孩子們跟海浪追逐的美境,實在令人心往。 在行程當中,我們上了坪洲一個著名的景點——五指山,走上了355級梯級,經過了幾個大大小小的斜坡。沒想到準備升小二的小樹楠竟然能夠一直緊貼運動健將王老師的腳步,而且,還領先在我們一行九人之前。他不但領先,還一直自己背着自己的背包,即使汗已經濕透全身,甚至每根頭髮也掛着汗珠,他仍然自己背着背包一直走下去。 孩子們的小宇宙的確不容小看! 還記得有一位校友跟我分享她與孩子的生活片段。今年書展,這位校友買了一些書送給公司的同事,翌日,她帶同準備升中一的小兒子回來,孩子主動替媽媽拿着一包又一包重疊疊的書籍,這位校友一副內心滿足的樣子告訴我,當時對着兒子說﹕「我好希望可以依靠你(孩子)更多!」 孩子吃苦是成長 想起小樹楠,想起這位校友跟我分享的神情,想像她小兒子當時一臉男子氣概的模樣,的確,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他們會有汗流浹背,甚至要吃苦頭的時候,但這本來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也許,只要我們多看孩子「能夠」的一面,多想到我們可以依靠他們的甘甜,我們就有能力為着孩子而「放手」。 Alex,多謝你和Phoenix、思語、樹楠的支持,全家四口子一同參與了「香港遊樂團」。最後,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昨天,我將相片上載Facebook之後,已經有家長回應要參加了!盼望在未來的旅程當中,我們不但發掘更多香港適合親子的好去處,更讓我們對孩子有更多寶貴的發現。 Mandy校長 文:陳敏儀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家長也閃耀

家長是孩子成長中十分重要的同伴。在過去二十多年教學生涯中,曾經遇過不少難於處理的學生,但是,當家長與學校同心攜手,再難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多年前,我曾遇過一個對英文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每次默書、測驗都會遭遇滑鐵盧。爸爸、媽媽跟他也十分盡力,每天、每星期都會花上許多倍的時間來溫習英文,但是,每次結果都叫人失望。我實在十分佩服他們一家不屈不撓的精神,然而,如此下去,再堅毅的意志都會叫人消磨掉。所以,我鼓勵他的父母,改變一下看孩子的角度,多看孩子在其他科目上做到的,英文科就交由我跟孩子處理。這份功課對父母來說並不容易,然而,父母因為愛孩子,再難的也願意嘗試。當爸爸、媽媽開始轉移視線,他們與孩子之間的張力就減少了,換來了從其他學科上感受到孩子的成功經驗。孩子開始不甘心於英文科的表現,我們就開始嘗試其他方法,希望改變他在英文科的狀態。 學習中加入「可能」元素 還記得他獲取第一次英文默書及格時的雀躍,實在令我也被感動。就因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每次默書、測驗之後,他總是第一個找我,要「催促」我快點完成批改的學生。縱然,「不及格」並沒有因此而離開他,但是,在他的學習與人生中,就加入了「可能」這個重要的元素。或者,我應該說,這一份「可能」的元素亦注入了父母的生命當中。 「家長學堂」帶來積極影響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生命導師,當孩子呱呱落地,他就在感受、感覺、觀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 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學習,其實父母親也在終身學習中。孩子需要有良朋知己,父母親也需要有知心者同行。在過去幾年,本校與鄰近教會共同協辦了「家長學堂」,定期為家長提供不同講座、工作坊及不同類型活動。看見家長們在學堂中有所得着,固然值得高興,但更令人興奮的事,就是見到家長們的個人成長,見到爸爸、媽媽婚姻關係大躍進,見到家長與家長之間建立了正面和健康的支援,見到這些改變為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父母同心同行同成長 在家長學堂當中,實在記錄了不少令人感動的故事。其中,讓我與大家分享其中一個令我印象難忘的片段。在家長學堂成立初期,有位媽媽經常獨自一人出席課堂,但日子久了,連爸爸都開始出席了。起初,他們兩人交流不多。經過一年多的學堂生活,一天放學的時候,我見到爸爸牽着媽媽的手到學校來接孩子放學。見到這情景,我實在雀躍萬分。這對爸爸、媽媽告訴我,因為學堂的生活,讓他們多明白了對方,亦增加了彼此的溝通。昔日,他們外出時,總是一個在街頭,一個就在街尾。現在情况改變了,孩子與他們兩人的相處也改變了。雖然,我們已經長大了,但是,成長這個元素在我們的生命中,仍然可以讓我們發出閃亮光芒!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準備好,走得更遠!

上月跟大家介紹了我們的「考試怪獸」,時光飛逝,「考試怪獸」已經被考試戰隊(我們的同學)打敗了!過兩天,同學就會回校對卷,看看自己今次打怪獸的成果,隨即就會放暑假,有的甚至已經開始暑期活動了。當同學可以輕鬆、愉快地享受試後活動和假期,校長就正努力地準備畢業典禮和結業禮上的致辭。 談到致辭,我想很多人都曾經成為台下聽眾,或許,你會跟我一樣有一邊聽,一邊不由自主地在典禮上神志游離、打瞌睡,甚至打盹的經驗。這情况不但會在典禮上出現,在講座、工作坊、每天的課堂都會發生。可能是源於受眾都太疲勞,導致難於專心、用心地聆聽講者的分享。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關鍵會否源於講者呢? 在學校的開學典禮上,校長站在台上講話時,同學本該用心聆聽,掌握校長在學年開始前的提醒,以致在新學年有能量去開展新的學習。但是,若然校長的分享大部分都是老生常談,演講還未到「戲肉」,同學都已經透徹地猜到餘下的內容;如果再加上不太吸引的演說技巧,不難理解為何同學都像吃了安眠藥一樣,昏昏欲睡。 校長的演說如此,課堂上老師的教導如此,講座中講者的分享如此。情况就有如看着劇情千篇一律的連續劇,玩着重複不變的電動遊戲,聽着持續重播的一首歌曲。 我們光站在成年人的位置,要求孩子們「專心」、「尊重」、「留心」,會否不切實際? 「致辭」灌注走下去的力量 爸爸媽媽們,當同學完成了考試,就是對你作出最大考驗的時刻。真的,與小朋友準備考試雖然吃力,但還比不上這一階段的挑戰。邀請你跟校長一起,為你的孩子準備一次派成績表之後的「致辭」,即是說為孩子過去一個學年作個簡單的總結,更要為孩子未來的道路注入力量。身為校長,當然明白到家長收到孩子考得好成績時的那份雀躍,更能理解收到孩子成績未如理想時所受到的「打擊」。然而,當我們想到孩子還要走下去,孩子還需要有足夠的「能量」走下去時,對比更遠大的將來,我們就會以另一種眼光去看待今天的境况。 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的小習慣﹕每次當我準備在不同的典禮上,與同學們分享,我都會把握洗澡時間重複又重複自己的演說。一方面,透過重複的練習令自己純熟一點,更重要是透過反覆練習,讓自己一次又一次思考什麼是孩子們的需要,什麼是我想告訴孩子的事,什麼是可以鼓勵孩子們有動力走下去的話。 親愛的爸爸媽媽,校長不希望自己在台上致辭時,孩子們被我的「催眠神功」入侵,您呢?您希望孩子將您的話聽入耳,記在腦嗎?就在孩子們收到成績表之前,我們一同努力,為孩子準備一篇適合,又能為他們灌注無窮力量的心底話吧! 後記﹕ 多跟大家分享兩個小習慣﹕ 1、孩子愛聽故事,一個合用的故事勝過千言萬語。 2、孩子收到成績表,他們都有自己的感受,他們的感受已經佔了他們小心靈的大部分。要突破他們的心靈擠塞,我們的說話應該精簡,不一定要一次過將所有的話擠進去。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動作,摸摸頭、搭搭膊,其能量更厲害!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最緊要打低考試怪獸

五月,或許是大部分家長的搏殺期,因為孩子們將快面對學年年終考試。「考試」對每一個在香港成長、念書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往往令人感到吃力、不情願,不論是面對考試的同學們,還是陪太子讀書的爸爸媽媽。若然孩子喜歡考試、熱愛考試,這就比中了彩票更幸福。 如何活用打機不怕死精神? 其實測驗、考試是否一定就如洪水猛獸?你是否相信,大部分孩子並不懼怕面對挑戰、困難,甚至失敗?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們「打機」的過程中,觀察並體會到孩子擁有一股打不死精神。然而,這種精神卻較難在面對測考時表現出來。我想測考與「打機」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孩子在遊戲落敗,毋須承擔由父母、老師而來的「不良後果」。所以,孩子們即使打輸了,仍然有無比意志,尋找攻略,徹夜不眠地屢敗屢戰,務求打倒「大佬」。究竟,這份「打不死精神」與「測考」是否真的水火不容?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學校的經驗。 有一天,我在教員室外張貼了一張「考試怪獸」的海報,有幾個同學看見後都好奇這究竟是什麼。我就告訴他們,這就是考試怪獸,它到來的目的就是透過考試挑戰你們,將你們徹底打敗。 同學們聽到「挑戰」、「打敗」,彷彿就充滿能量一樣,還自發創作了一些簡單口號,號召其他同學一同打倒怪獸。 加入考試戰隊激發決心 我見他們興致勃勃,就邀請他們在早禱的時候,以創作的口號徵召其他同學加入,務求集結力量,一同「打倒怪獸」。早禱的宣傳之後,我在各樓層的壁報都貼上「怪獸海報」,並讓同學在海報上簽名,表示加入「考試戰隊」。就是這樣,同學們的反應已經十分熱烈;後來更有老師簽名,同學們就加倍投入和興奮。 這事若得到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定能事半功倍。家長就好似一道橋樑,將學校的氣氛和能量延展到家庭,甚至到網絡上。所以,我就將同學參與「戰隊」的情景攝下,並上載到學校的facebook;又邀請家長將同學用心溫習的相片上載到自己的facebook,希望透過校長、老師、同學、親友和其他家長的「LIKE」為同學打氣。實在不能小看這「LIKE」的力量,早上回校的時候,這力量就推動了同學自行溫習,提升了同學的小宇宙。 後來,學校將爸媽在facebook打氣的留言,製成書籤送給同學。雖然,這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但是,到今天同學仍然非常珍惜這世上獨有的書籤——爸爸媽媽透過網絡平台送來的祝福。 「考試怪獸」今年仍然在校園游走,特別在測驗和考試期間,同學在校園、facebook都會見到它的足迹。其實考試不一定是洪水猛獸,或許,只要我們花一點心思,集合四周的正能量,其實考試都可以好好玩。 考試的日子將至,祝福每一位同學可以「能量十足打怪獸」,祝福爸爸媽媽「LIKE力充滿伴同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