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受難者的故事

「父親關在牢裏面,被槍決了,我們等於是被關在外面。因為我們這種家庭,管區警員是隨時要來查的,按照強制規定的話,一個月查兩次。現在我們是覺得說,平不平反已經無所謂,反而背上父親的這個罪名,我們覺得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墓地上,台灣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李坤龍,向一眾繪本創作者娓娓道來:「受難者的故事,寫不完也講不完……」 寫不完,講不完,也畫不完。 就人權議題創作繪本 這是台灣「人權教育繪本徵選計畫」的一個瞬間,辦到第3屆了,每回都徵來對人權議題有興趣的創作者,一起學習幾個月,再交出面向孩子的作品。創作者先從故事出發,聆聽政治受難者、受難者二代、歷史學者的分享,也隨空間研究者走進獄中,想像24小時不關燈的囚禁生涯。完成首階段的歷史探索後,便是大量的閱讀和思考碰撞,譬如什麼是民主、威權和戒嚴?怎樣才能用圖文說好那樣重要的事? 也要請心中有議題的繪本作者,千萬千萬,不要忘了繪本的首要對象:兒童。兒童權利推手和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溫柔地提醒:「你的兒童觀會反映在你的作品裏面,然後你的作品就會泄漏你跟兒童的距離。」了解兒童的特質,不是要壞心腸地利用和植入唯一的答案(慎防那樣立心不良的壞蛋!),而是要尊重兒童,投入他們的世界,一起開拓更遼闊的思考空間。架好了劇本,畫好了初稿,創作者要回來面對真實的人,不單互相討論,還要與孩子、受難前輩、繪本編輯等講述、朗讀、聆聽、觀察。 我在成果分享會的展示櫃前,靜靜翻看這些用心的作品,忽爾鼻酸。 世上沒有能關住風的籠子 「不久以前,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城市裏的倉庫、工廠、小學、醫院、寺院、戲院、三合院都變成監獄,專門抓走不相信政府的人,要讓所有人再也不敢違背政府的意見。有人什麼樣奇形怪狀的監牢都坐過了,有人再也沒有回家……」 《牆裡的人》,周武翰圖文 「世界上沒有一個能關住風的籠子,也沒有一面牆能擋住雲彩……」 《願望信》,倪韶圖、郭昱沂文 抱歉我只能撮取當中幾句文字。以後以後,多希望我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捧書共讀,一起細味那些高牆擋不住的故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蘇美智 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自主發掘喜愛的童書

那天來到木棉樹出版社,坐在小小閱讀角地上,聽出版人兼編輯黃雅文娓娓道來心愛的繪本。3年前,堅持了20載的兒童文學月刊《木棉樹》停刊,之後她騰出更多時間編輯繪本和童書。手上每一本,都是雅文親自挑選,向外國作家爭取版權,然後句斟字酌製成中文版的。我聽着愛書人說書,很是享受—— ■《明天是星期一》 (網上圖片) 作者、繪者:長谷川集平 爸爸邊看電視邊挖鼻孔,孩子嫌惡心,媽媽勸孩子放過難得休假的爸爸。一切如常,沒人知道明天是很多人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在1995年1月17日清晨,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數萬人傷亡。作者寫道:「獻給在那天清晨到來以前,一直在尋常巷陌中出作入息,過着平靜生活的人。希望我們記得,那個平平淡淡的假期,其實是多麼珍貴。」筆下愈平淡,沒寫出來的無常便顯得愈深刻。說珍惜,何其有力。 ■《時間要走了》 (網上圖片) 作者:Bettina Obrecht 繪者:Julie Völk 「就是消磨一下時間」、「純粹打發時間」、「就是殺時間嘛!」聽大家這樣說,傷心的「時間」站起來走了。娜娜追了出去找,到處探問,可是人們要不是「沒時間」,就只看到「時間是金錢」,還好最後在公園找到了。「我在公園裏比較愉快」,時間說:「這兒每個人都喜歡我。」這繪本的圖文都滿溢着詩意,引領孩子思考時間究竟是什麼。 ■《BOOM——色彩世界的戰爭》 (網上圖片) 作者、繪者:Ximo Abadia 有人只喜歡綠,有人只喜歡紅,偏偏兩人都是領袖。一個說:紅魔怪吞噬樹林,摧毁房屋!一個說:綠巨人燒毁農田,擄掠小孩!謊言重複得愈多,聽上去愈像是真相。居民害怕起來,都交出了自由來換取安全……這個寓言故事裏,差不多每一頁都是對比強烈的紅紅綠綠,在在刺激視覺和思考:為什麼人們竟會讓立足謊言之上的人奪得權力?當周遭變得渾濁,我們怎樣能確知自己沒錯當壞人? 傳來令人難過的新聞,有學校圖書館把可能觸及「紅線」的圖書下架,提及「活着要自主才有意思」的童書竟也在考慮之列。 真是好提醒。那麼,讓我們繼續發掘自己喜歡的書,支持自己喜歡的出版社,與孩子共讀我們心愛的好書。活着要自主才有意思。 文:蘇美智 圖:網上圖片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2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當爸爸的自述

關於男子氣概,你需要知道…… 小說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寫了一本小書叫《我兒子需要知道的事情》,是他當爸爸的自述,繼續溫柔機智善良,是讀了會暖的書。 人生繞着大便打轉 中文書名聽來篤定又權威,內容卻強烈反差,開卷便是各種慌亂。像是爸爸初體驗的告解,「我們見鬼的不曉得自己究竟在做什麼……從各方面來說,生養孩子都像在瓷器店裏開怪手,你的兩條腿還打了石膏,頭上的面罩前後反戴着,而且醉醺醺的」;或是被指令到超級市場購物面對「五百款尿布」時的吐槽:「你媽媽根本不懂那個情况。她膝蓋上放着餵奶枕頭坐在家裏,就像個指東畫西的官僚。但在外面那個戰場上,可是來真的!我在叢林裏只有幾秒鐘可以做決定!」當然也缺不了和大便的奮戰,「我的人生自此繞着大便的物流系統打轉。我會自然而然地和陌生人聊起大便。質地、顏色、時間點。手指上有大便。各種布料上有大便。卡在浴室地板磁磚接縫之間的大便。你開始探討大便,就像在討論玄學,深度直逼學術等級……」 只有親歷其境方能透徹明白的苦樂,在貝克曼筆下,成為一段段誇張搞怪的文字,非常療癒。但別忘了,他擅長在幽默的轉角處細膩抒懷,「關於男子氣概,你需要知道……」這章,邀請所有爸爸一起來讀。 爸爸不是超能英雄 每代人對男子氣概都有不同想像,貝克曼形容他的父輩像是留着大鬍子的瑞士小刀,自豪又硬氣,能建造自己的房子。「在我的青春期間,人們總是愛用各種角度大聲提醒我們『像個真男人那樣站起來』。等到我二十幾歲的時候,花了好幾年才了解真男人也可以坐着不動,閉上嘴傾聽。真男人還可以在他錯的時候勇於承認。所以別犯同樣的錯誤。別在球場上罵人『婊子』,彷彿這兩個字說明了對方的軟弱。總有一天,你會在一個女人生產的時候握着她的手,那時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慚愧。」 他的成長課,包括體會到男子氣概原來也有各種模樣,像是承認自己的柔軟和擔憂,「我知道所有的年輕人在一生中都會走到某個點,醒悟到他們的爸爸並不是真的超能英雄……我只希望這個時間點愈晚出現愈好……我怕自己失去你心目中位置的那一天」。 在變化劇烈的此時此地,任誰都開始懷疑自己所懂得的。與其勉強成為「什麼都知道的全能爸爸」,也許更需要稍稍卸下肩上的重擔,答應至少與兒子一起探索:「我希望我是你的原型,但是你會成為身影比我巨大的男人。我沒辦法教你男子氣概是什麼。你得教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往前走。」 給爸爸們來一句早到的父親節快樂。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7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報讀新聞系的「記憶球」

很多很多年前,大學聯合招生選科後某日,我的爸媽十萬火急地向工友借車子,從沙田的家飛馳到天后我校,要求班主任教我棄選新聞系。怕什麼?我爸說:「那時覺得回歸後做新聞無運行,想你讀商科。」基層出身的爸媽對「說雞腸」的我校一向誠惶誠恐,每次着我寫公函回校,都督促加上「敬希垂注,並給予批准」。彼時竟動用「上訪學校」這非常手段,想已來到「危急關頭」,但只及換來老師一句「表已交」。 「諗計仔」博入新聞系 多年後,我在臉書寫下這個記憶球,幾個記者/前記者朋友也來分享少年時怎樣過父母關報讀新聞。有人先斬後奏,換來「老竇半年無同我傾偈」;有老爸晴天霹靂,要求兒子重讀中七再考,但不得要領;有人根本沒告訴爸媽,她在選科表格上填了什麼,待結果出爐才「遺憾」地報告只得新聞系收容自己……據非正式不科學的統計,朋友都有某程度的反叛,而且報讀新聞得到父母真心祝福的不多。有趣是,待友儕當上父母,「孩子想當記者」竟然成為夢魘之一,嘿! 我也曾經以為,剛好在1997年前入行當記者的我們,真幸運。《蘋果日報》創刊激活了整個新聞界,戰意正酣,舊秩序在重組,非常精彩。主權回歸把香港推上國際舞台,全世界都好奇這顆「東方之珠」會光耀多久,想來見證「高度自治」的世紀大實驗最終走向何方。那年頭,連初生之犢如我,也常被問及「可曾感到報館自我審查」,彷彿在這個文明城市裏當記者,最糟糕也不過遇上自我審查而已。現在回想,天真地美好。 潮池中擦身而過 有關當下,區家麟這樣寫:「『平安』是奢望,只望能安於不安,亂流中找到非凡的意義。」區家麟是記者出身,學成博士,近年多寫政治評論,也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專業顧問。他是令人敬重的傳媒人,心懷世界,目光透徹,下筆情理兼備,更是謙謙君子。自從發聲地盤一一消失後,他天天上臉書跟大家玩Wordle、講早晨、聊時政,直至國安處某個清晨來敲門,好不容易回來了,他又返回臉書玩Wordle、講早晨,這趟改聊回憶,「我們也許不太熟悉,只在潮池中擦身而過,在那一秒中,我們雖然有口難言,但心有靈犀,有共同信念,知道彼此。這就是力量的泉源。早晨!」 不知道今時今日的同學仔,還會不會「諗計仔」呃呃騙騙博入讀新聞系?我只知道,所有社會都需要記者和時事評論人(說的是真記者和真時評,不是舞筆如擺尾,卑劣又快活地為各種不堪歌功頌德的那些),假如一代人都覺得讀新聞無運行,要阻止的不是滿腔熱血的少年,而是社會的崩壞。平安。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3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戰爭之石

意大利繪本作家Alessandro Sanna的無字書《如同此石:一切戰爭之書》,用160頁圖像刻劃人類戰爭史。Alessandro Sanna擅於描繪自然和人(前作包括《長河》和《皮諾丘前傳》),而且習慣不作草稿,讓知性的手引領畫筆,用他的說法:「其本性更為果敢、恣意,其運作不受概念制約而有其靈視。」如此畫戰爭,開拓了更遼闊的時間維度和鳥瞰視角,氣度恢弘。 (網上圖片) 戰爭與死亡之石 故事從一顆石頭開始。石頭落入人的手中,成為擊殺另一人的武器;被巨人甩進茫茫大海中煉成島嶼,變成人類冒着成為鬼船亡魂的風險也要爭奪的土地;裝進戰機便是炮彈,在各個城市燒起熊熊火光,在天空長出令人心寒的蘑菇雲;石頭也是磚頭,堆疊起來架上帶刺的網,便能阻擋從別處逃來的、受苦的人;石頭也是地球,從太空盡處回望,一切紛爭渺小而荒謬…… 「地球,這顆從遠處看來宛若恆久不變之璀璨明珠,卻竟如這顆焦灼之石。」作者短短的後記說:「那顆內在持其不變本性的石頭,標示着人類的未來。」 石頭的不變本性到底是什麼呢?無字書沒答案。此書譯者也是台灣兒童文學博士藍劍虹則說,它是戰爭與死亡之石、是「惡魔」印記,像佛洛伊德對愛因斯坦〈為什麼有戰爭?〉的回覆:「他在提到『恨』時,看到的是一種比『愛』更古老的關係,那源於自我為了保存與維繫所做出的激烈鬥爭。自古重複不斷的戰爭,恍若佛氏所言的『強制重複』,在此強制重複中,死亡欲力將所有生命回轉到無生命狀態。」 此時讀來,感觸更深。然而,這樣一個長恨綿綿的故事,該怎樣跟孩子說下去? 冒險舉反戰標語 俄民冀堅守真相 下筆時,看到兩則來自俄羅斯的消息:在俄國官方新聞直播中,一名員工突然從主播身後冒出,高舉「他們在這裏對你撒謊,俄羅斯人反對戰爭」的標語。這位叫Marina Ovsyannikova的女士預錄了影片:「我們俄羅斯人是聰明的,也是自豪的,要靠我們來阻止這種瘋狂的行為。出來抗議吧,不要害怕,他們不可能把我們所有人都關進監獄。」另一邊廂,莫斯科國立大學近4000名師生和畢業生聯署譴責國家在烏克蘭發動戰爭,聯署中有這一句:「俄羅斯和父母們給予我們強大的教育,告訴我們教育的真締在於批判地評斷、權衡論點、聆聽彼此,並且堅守真相——科學的與人文的。我們實話實說,無法袖手旁觀。」 勇氣和教育可以撼動大石。雖然戰爭未完,苦難未完,但在最暗的夜裏也不能放棄。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小學雞媽媽:情竇初開的時候

西方情人節和元宵背靠背的過去了,家中少年連說慶幸:慶幸快刀斬亂麻,大大減低被同儕放「閃光彈」的機會。有關愛情,孩子蹲在門外探頭,遇上似懂非懂的一律套上酸詞:「單身狗」、「餵狗糧」、「出pool輪唔到我」,最近還唱得琅琅上口,「單身一世吧,除非有人,煩都不怕我」……自嘲是幽默一種,聽着,媽媽忍俊不禁。 青春印記 久久不散的愛情騷動 年紀愈長愈自覺免疫於情人節,跟孩子聊到,才想起少時遇過的種種。中學時,女校戀事少(或者不張揚),但仍隱隱記得那天好友成雙獨留自己的悵惘;大學時,幾回見證年輕的人兒跑到不屬自己的大講堂上送花,有人鹿兒亂撞,有人大方受落,有人不知所措,有人神情僵硬,尷尬得要死,各種神情一一落入眾目睽睽,即使老師已開講,暗湧久久不散。因為旁觀的都領到專屬自己的那份騷動了——什麼時候輪到我?青春真可愛。 「我們是社會動物,因着我們的分離性而陷入焦慮……但如果我們缺乏勇氣成為個體,我們就會永遠搆不着愛,因為『愛是在保存一己完整的前提下達成的合一』。愛不是拿取,不是出於不安全感。它始於給予:給予別人我們的喜樂、興趣、了解、幽默和憂傷,將『所有在我們身上活躍展現的一切』給予別人。」 這時掏出《愛的藝術》該很欠揍吧?但我實在沒讀過更值得的愛情入門了。為什麼人們誤以為愛沒有什麼好學?作者Erich Fromm提出3個謬誤:「(因為)大部分人認為愛的問題主要是被愛,而不是去愛,也就是與愛的能力無關。因此,愛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就是如何能夠被愛,如何能變得可愛。」「人們習慣認為,去愛是簡單的,而尋找值得愛的對象 ── 或被值得愛的對象所愛 ── 是困難的。假定愛的問題是對象的問題,而不是能力的問題。」「混淆了起初的『墜入』情網經驗和永久性的『在愛中』的狀態。」全部正中紅心。 父母是子女愛情啟蒙 如果少年願意,真想一起念這本小書;但即使不願意,還是有法子。話說青協曾調查發現中小學生的愛情觀竟有16.8%來自父母,只排在電視電影和同儕之後,即是我們並沒自己想像的卑微。但容我大膽假設:父母的言傳從來不怎麼有效(哪個少年會跟「老媽子」學愛!),真正有效的是身教。作為孩子長年近距離見證的那對伴侶,父母的相處絕對是愛情啟蒙。相濡以沫當然好,就算無法廝守,有關如何相分而不傷害,如何從錯愛中成長,如何尊重他人同時愛自己,如何依然勇敢地愛……對孩子也是重要一課,甚至是,日後應對人生各種際遇時,更深刻的一課。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5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真誠面對死亡

美國的Julia Lippman從15歲確診遺傳病,重要器官輪流罷工,陽光少女變成不得不靠鼻管和胃喉生存的病患。21歲那年,Julia離世了,留下兩條影片給YouTube頻道HiHo Kids的小朋友們——她在病中以天生的親和力和踏實坦誠的態度回應孩子提問,竟把沉重的話題變得沒那麼可怕。 與孩子討論疾病、死亡 開始時,Julia一律笑語嫣嫣地告訴孩子:「你可以問我任何事情。」但孩子都難免囁囁嚅嚅:「那樣……所以……你怎樣……」畢竟,這個姐姐跟別人不一樣,她坐電動輪椅,鼻子和胸前繫了膠管,椅背還掛着奇怪的膠袋。Julia溫柔地解說:如果沒輪椅,她便像一袋馬鈴薯那樣掉落地上,至於管子是好幫手,包括幫助她進食。事緣她的腸道和很多器官陸續失效,已經沒法處理固體食物了,得直接輸入營養液。「你怎麼不會肚餓?」「你最後吃的是什麼?」食物最能引發孩子共鳴,之後的提問便更開闊了。 「你最掛念什麼?」 「做保母,因為我很喜歡嬰兒。」 「(面對死亡)你害怕嗎?」 「有時我會拿來開玩笑,但認真想來真可怕。我會比爸媽更早死掉,這太沉重了,所以我會找治療師聊。我保持主動的方式,是繼續做事。」 「你的bucket list上有什麼?」 「我想找辦法騎馬,也想看一次出生。我喜歡嬰兒,如果明天就好起來,我可能想做助產士……還有,很想跟Ellen見面。」說完Julia開懷大笑,同場的孩子馬上機靈地轉向鏡頭,幫忙呼籲,現場一片笑聲。(Julia後來真的上了Ellen Degeneres的電視節目) 帶着對死亡新體會離去 2020年,Julia再次上HiHo Kids頻道,透過視像跟之前的孩子見面。那時醫生估算她餘下的日子不足半年。孩子問,你現在最難過的是什麼?她答:「最難過是知道身體在惡化,但心靈不同意,現在我要做的,是努力聆聽身體,然後讓事情發生……死亡就是充滿未知。」 她也分享自己完成了的心願。原來她成功騎馬了,也在親友安排下親睹了一個小嬰兒的出生。那以後,她添了一個新想法:既然生命有離場有誕生,也許自己所失的,將會成為另一個小嬰兒的全新世界?這樣想,彷彿遺憾也減少了些。 2021年,Julia帶着對死亡的新體會離去,留下與孩童談生論死的錄像,成為珍貴的生命禮物。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從告別式出發

疾病和死亡,從來都不按年齡挑人——雖然我們很容易有這個錯覺。 賽馬會「友晴同路」社區兒童紓緩照顧計劃,從身心社靈出發支援患重病兒童和家人,陪伴他們面對疾病以至喪親的歷程。訪問兩名社工那天,他們剛從一場告別式回來,腦海中充斥着小哥哥生前的童稚和敏銳,也對小妹妹的表現印象深刻。 捧起大相的女孩 社工記得,哥哥離世後,他們到家裏探望,為出席葬禮的妹妹做準備。那個「鬼靈精」問題多多——為何東西這樣擺?這房間有什麼用?禮堂上的4個字說什麼……一聊3小時。但葬禮那天,她還是害怕了,只想和媽媽待在一起,不想捧大相上靈車。大家在忙,於是社工告訴她:「你還可以選擇,不如先想想?不急。」沒想到,後來當主持人問誰來捧大相時,妹妹竟然勇敢地走出來。 「我在靈車上對她說:欣賞你,也謝謝你,因為只有你才做到這件事。」社工黃贍悅說:「失去親人是大痛,但我們希望從中總結出正面經驗。」如此一點一滴累積起來,便是成長。 終結前後的活着 社工們也聊到其他孩子。有疫情中的離別:社工出盡九牛二虎之力爭取恩恤安排,讓隔離中的家人和兒子多見面,「孩子隨時會離世,雖然昏迷了沒反應,但相見依然有助撫平創傷,能減少遺憾——即使只是摸摸頭仔、多說兩句話,也好」。社工林偉峯說。但在各種苦難當中,社工也遇過令人從心裏笑出來的歌聲:接受音樂治療時,失語的重病孩子突然奮力和聲,令身邊的人都感到音樂的快樂力量。 我們把這幾樁事兒製成小小的動畫影片《不只告別式,活着進行式》,從告別式出發,卻不止於告別式。一個小生命要畢業了,但它最大意義不只在告別一刻,而是終結前後的活着。林偉峯要大家相信,即使再艱難的活着,也有尋找快樂的可能;他的工作就是一路陪伴。 有關危重病和孩子,需要繼續探討的多着。譬如,重病孩子怎樣才是活得好?誰說了算?孩子的哀傷是怎樣的,跟大人有何不同?照顧者的態度怎樣影響?何謂尊重孩子的意願,何謂為他們好?一個孩子病了,兄弟姊妹都變成隱形,有聆聽過這些「角落生物」的心聲嗎?小小短片只開了一個討論的開端,讓我們不迴避,看得見。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7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手繪《暴政》直視歷史

由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著的《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從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警示暴政重臨之危機。幾年間,讀過的香港人不少,這回德裔美國畫家Nora Krug把它畫成畫本,很值得大人和大孩子再讀一遍。 包含手繪、拼貼 多元素材與文本對話 Nora Krug為《暴政》帶來的增值,可不是低手的「圖像翻譯機」,更像是畫者的視覺筆記,以廣泛多元的素材不斷與文本回應和對話,揮灑自如,同時精闢透徹。譬如在第10課「相信事實」,「貶低真實世界的同時,一個與現實相反的虛構世界於焉創建」這句,便成為一整個單頁,充斥着窮凶極惡的群魔。看真,它們都只是一張張蒼白的剪紙,邊線還是用鉛筆描的……然而,只要人們放棄思考,再單薄的謊言都足以建構「後真相」年代。 書中的拼貼包含大量懷舊風格的手繪、摺紙和老照片,Nora Krug在最後為圖像來源作註釋:扉頁眼神驚恐的老人來自德國士兵的二戰相簿,是在古玩店的發現;「切莫盲從權威」一課,女士們被拍下望海的背影後不久就被處死了,那圖來自Yad Vashem圖片檔;在「小心一黨專政」裏,穿挺拔大衣的男士神情肅穆並排而立,他們是在1933年被抓進集中營的社會民主黨成員,相片來源標示為「在我爺爺的物件中找到」。 Belonging 「加害者後代」尋根之旅 是的,來自Nora Krug的爺爺,因為我們每個人也收下了一點自己的時代。這裏值得介紹Nora Krug的另一本圖文作品Belonging(《歸屬》),那是她定居美國後返回德國尋根之作。她找到大伯13歲時的作業,工整但童稚的文字這樣寫:「我們去森林散步的時候,會看到一些好看的蘑菇,我們可能以為它們很好吃。但若我們食用這些蘑菇,它們其實有毒,可以毒殺一家人。猶太人就像是這類蘑菇。」幾年後,那孩子成為希特勒的士兵,18歲時戰死沙場。除了大伯,她赫然發現原來外公也曾加入納粹,自己竟是某種意義上的加害者後代。 (網上圖片) 從黑洞翻出來的醜惡愈來愈多,但Nora Krug沒有停歇,她決定直視歷史。因為只有看得到歷史,未來才有生機。 像提摩希‧史奈德在《暴政》寫的序:「歷史不會重複,但它會指引。」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鞦韆每次限玩3分鐘?

鞦韆是大熱的公園設施,盪着的捨不得下來,等待的又常常氣得跺腳,搞不好還會吵架,甚至惹來大人加入……如果安裝一個3分鐘計時器,提醒小朋友夠鐘便要換人,好不好? 大人認為的好主意: 裝計時器免爭拗 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處覺得這個主意實在太棒了,於是興冲冲地在6個有鞦韆的公園遊戲場加裝計時器,宣布「友善限時方案」:「為了推廣遊戲分享的快樂,減少排隊時衍生的糾紛,如果試辦成效良好,會評估擴大推行實施。」「提倡分享」這理由美好又堂皇,該當人人鼓掌吧? 才不!譬如是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這個會裏的大人比較聰明,知道討論這樣的議題,怎麼可能漏掉最關鍵的持份者?所以他們跑去訪問孩子——問了100個。 小風(7歲):「我不喜歡,分享是自己想做的,不是被規定的。 」 若澂(6歲):「好壞喔,為什麼要這樣?如果前面的玩很久,我就去問他可以換我玩了嗎?他如果還要再玩,我就等他一下啊。」 瑋芯(6歲):「這是個無聊的玩具,因為只能玩3分鐘!」 禹樂(6歲):「我覺得這個計時器真的很像是在命令,政府到底是怎麼在看小孩!」 渝(9歲):「規定沒有辦法讓每個人練習自己做決定~」 庚翰(9歲):「政府真的很無聊,人又不是不會溝通。」 子妍(11歲):「明顯就是遊樂設施不夠,為什麼不蓋多一點。」 美好分享不來自命令 他們發起聯署,反對政府為盪鞦韆設立計時器,批評這是教「服從」而不是學「分享」。美好的分享,需要「自發」和「溝通」這些美好元素,而不是硬邦邦的規矩。而且看計時器盪鞦韆的孩子也許不會吵架,卻被剝奪了從衝突中學習諒解的機會,這才是成長中珍貴的一課。 下筆時,「友善限時方案」還在推行中,不知管理公園的大人最後有沒有聽進孩子的話?但媒體記者巡看公園時,卻發現不少計時器率先失守。台北連日大雨,把無防水功能的計時器都淋壞了。也有孩童偷偷告訴大人,原來只要把小手伸進鐵盒,就可以把設定時間從3分鐘調到1小時,任玩唔嬲。 真不要低估孩子。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