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真正的渴望
朋友的孩子小五,有讀寫障礙與學習遲緩,卻有像郭靖一樣的毅力,讓人憐惜。最近是中學資訊日的高峰期,我陪她們去了兩間學校參觀。各花入各眼,而就像陪人報港姐的女生自己走上不一樣的路,我這個「幫下眼」的姨姨,結果也為自己撥清雲霧,清晰看見將來為細仔選中學的方向。 我大仔現在中二,3年前他揀中學時,我在上中下游各物色了一間可交託的有愛中學,讓阿仔自己選,最後他揀了中游的。當時,我多少都有着眼「程度的匹配」,所以雖然我覺得下游那一間最好,還是支持阿仔揀自己學習能力對稱的中游之選。幾年過去,如今我卻看到自己心態已經不同。 我告訴朋友:「我𠵱家比起之前大仔時,睇得更清楚,更清晰知道自己睇重啲乜。時代愈動盪多變,能夠畀小朋友的心靈安靜成長,先至最重要。」 這天參觀的兩間,都是B3頭至B2尾、有口碑的好中學,給我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一間的校長活像KOL,講座上扣緊家長關心的問題侃侃而談,羅列校內精彩活動和學校有哪些法門令孩子學術上「增值」,朋友聽得熱血沸騰。另一間的校長,完全不談自己學校特色,在有限的時間裏,只向小朋友講解如何預備面試,要注意哪些地方,學校的介紹由教師精簡交代,還為小朋友提供模擬面試的機會。 第一間學校的模式,我3年前也見過不少,這天卻讓我深深反思。其實,那是普遍的做法,即盡力展現學校如何努力砌好課程、幫助家長「擦亮」學生。雖是B3頭的學校,一樣着力鋪陳「亮麗」的外顯成就,學業的、活動(競賽)的,總之讀書唔叻就打波叻。我明白讓孩子透過發現才能、取得成功感而增強信心的道理,但心裏還是隱隱不安:「如果孩子真係冇樣嘢標青,咁點算?」 側重外顯成就 忽略內在價值培育 我想,學校如何支持孩子的學習動機、心理建設呢?但聽完講座,卻感覺不到學校把精神放在這方面。過分側重「外顯成就」,忽略「內在價值」的培育,給我強烈的失衡感覺。學校似是成為一個產品化的地方,孩子成為積極打造的「產品」,背後是一種「最大化」、「盡力提升」的思維。 如前述,這其實是多數學校的做法,未必不好,我認為關鍵在是否平衡。而正如我朋友說「聽得好興奮」,我隱約覺得,未必很多人意識到當中的平衡或失衡。有趣的是,朋友覺得另一間學校感覺不突出,我卻從該校選擇「不做什麼」看到,這是在躁動洪流中,一個難得保持簡單純粹的地方。 如果說,第一間學校的講座是以家長為對象,第二間學校是以學生為對象。那位校長完全沒落墨於講解自校特色,而是把這日視為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升中必經一步(面試)的機會,慷慨施教,我由此看到背後的理念選擇。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這學校着重自主學習,而為培養孩子自信,學生有很多領袖訓練的機會,中二都可以當領袖生。 我感受到這是一間不追逐光環、但提供渠道讓孩子全面發展的學校,當下認定它就是3年後細仔的好去處。朋友問,如果我仔屬B1學生,也揀這間嗎?我說,孩子只要心靈充實,投入、有安全感,自然會按自己能力方向成長,無論是學術或其他。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有能力,想有更大的發揮,就會主動把握、為自己創造機會。若幾年後阿仔想去挑戰更高要求的地方,我會無限支持。我期待一個人又或者我個仔去發現、展現自己的熱情,這是現在我的想法,也是我真正的渴望。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