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3個錦囊適應升小

孩子由幼稚園升到小學,很多家長都會感到擔心——擔心孩子適應不了新環境、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擔心孩子交不到朋友。現在跟家長分享3個有科學為證的錦囊「傍身」: 調節自己情緒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社會參照」(social referencing),意思是指孩子遇到新事物時會觀察家長的反應。如果家長戰戰兢兢、如臨大敵,孩子就會把新事物定性為「可怕」;相反,如果家長輕鬆自在、談笑自若,孩子就會定性為「無害」。所以,幫助孩子適應小一的第一步,就是家長自己調節情緒。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面對功課、測驗、考試和其他新挑戰,面帶笑容,放鬆肌肉地與孩子同行,孩子看在眼裏自然會更安心地面對。 安排遊戲時間 國際兒童基金會認為「遊戲是兒童的權利」、「兒童每天需要1小時的遊戲時間」。另外,愈來愈多研究亦發現兒童可以從遊戲中學習,發展認知和社交能力。可惜部分孩子每天所有時間都塞滿做功課、溫習、補習、學樂器等活動,慢慢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家長可以每天為孩子安排至少半小時的自由時間,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玩玩具、看圖書、唱歌跳舞、蹦蹦跳跳、談天說地。若然家長與孩子一起玩耍,更可以支持孩子發展,促進雙方感情!和孩子遊戲的竅門,可重溫「家庭有教」的〈和孩子「驕傲」地遊戲〉(https://bit.ly/2BaRnfi)。 聆聽孩子說話 孩子在新環境可能會感到各種情緒:被同學取笑感到生氣、面對新老師新同學感到害怕、測驗結果不似預期感到失望。 當孩子向家長表達這些情緒時,家長很容易作出「懲罰性」或「貶低性」的回應,如:「你這樣小器以後沒有朋友跟你玩!」、「新老師新同學有什麼好怕?」孩子聽在耳裏,可能會覺得家長不了解自己,慢慢選擇不和家長分享心事!所以,家長可以至少用一兩分鐘,聆聽孩子的經驗和感受。一邊聆聽,一邊綜合孩子的經驗,說出孩子的感受,如:「同學笑你的新髮型,你覺得很生氣」、「你以為會有90分,結果只有80分,覺得很失望」,孩子的情緒得到發泄,亦覺得有人明白自己,心情自然會舒暢一點。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愈關心社會 讀書成績愈好?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社會事件延續多月,此時此刻探討如何培養對社會將來懷有希望的文明孩子,尤為重要。不論各方的政見如何,持續爭議聲音已經讓社會各階層感到震耳欲聾;即使家長擔心孩子會過分擔心或投入,然而孩子欲關注事件發展,自然是避無可避。 根據2011年一項超過5000名初中生參與的歐洲研究,孩子與家長多討論有關社會、政治和民主的議題,在學校各主要科目表現較好;原來是因為當自己關心社會,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夠明白社會不同觀點的人(亦即是同理心),因而引發更大動機去為升讀大學而學習,裝備自己,將來成為一個能為社會發展出一分力的人。 因此家長倒不如讓孩子在品性發展上反客為主,主動地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良好公民意識、關懷社會,同時品學兼優的文明人。以下「3D三部曲」可為家長在日常教養上提供方向: D1. Discussions: 日常討論的習慣 家長對各種孩子、家庭甚至社會事務,均可持開放而包容的態度,凡事大家有商有量,習慣在心平氣和的情况下思考與討論,總比事事獨行獨斷來得好。 大事如社會事件(例如:對罷工罷課的看法),小至開學事務(例如: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功課袋來整理功課、通告等),家長都可以自小培養孩子思考分析當中的因果、利弊、重點和影響。 D2. Decision-making: 參與家事的決定 家長事事自己作主肯定容易,但要培養孩子如何作「好決定」,就需要有讓孩子一同參與作決定的過程。如果家長讓孩子從小參與家事的決策,小至晚餐吃什麼,大至家庭旅行、搬家裝修等,能夠共同討論及作決定,均能讓孩子感到自主和尊重。 遇上意見不同,孩子在解決困難過程中能夠同時學習如何聆聽、分析和接納其他人的角度,以及採取不同方法來解決歧見(如投票、輪流作主、互相遷就等),實是培養孩子日後參與公民社會的重要過程。 D3. Development (of intimacy): 建立親密的關係 作為成人,家長想影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無可厚非。家長能否成功影響孩子,取決於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否足夠親密溫暖——親子關係好,孩子傾向將家長的意見演繹為「關心」;親子關係不好,孩子傾向將之演繹為「管束」。 親子關係中,想孩子真心「聽大人講」(相對於「受威迫聽」或「敷衍聽」),自小必先走過以上的討論(D1)和作決定(D2)兩階段,就可能建立親密關係(D3),將來再進一步成為「愛社會、品學優」、對社會仍抱有希望的好公民!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讓不同政見在同一屋簷下

近月不少家庭因為政治取向不同而「大吵特吵」;亦有不少家庭堅決不談政治,同枱吃飯時寧靜得連咀嚼聲也聽得見。相信無論政見如何,只要愛這個家,同一屋簷下雙方都會去保護他。美國心理學會提出以下原則,避免家人之間的討論激烈升級: (illustrated by : Stephen Y.C.Lo) 容忍尊重異見 毋須認同 1、找共通:很多時即使雙方觀點截然不同,其實大家都有共通的目標,就是為社會好。要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共通之處,就務必要用心聆聽對方的關注,例如一方認為自由平等的可貴價值「對社會好」,另一方則強調維持市民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對社會好」;然而雙方就是共通地想「社會好」。 美國學者Kenneth Thomas和Ralph Kilmann提出「衝突解決模型」(Conflict Mode Instrument),將處理分歧或衝突的方式分為5種:競爭(compete)、遷就(accommodate)、迴避(avoid)、妥協(compromise)和合作(collaborate),其中的「合作」就相當值得借鏡。討論時雙方約法三章: ˙每人都有機會輪流表達意見,在限時內(例如3分鐘)表達自己的一至兩項見解,時間夠就一定要停 ˙ 表達意見時不說人身攻擊的說話 ˙ 聆聽者毋須認同對方的看法,但需要容忍和尊重 ˙ 聆聽者可以作言語反映,例如A:「XX這樣做已經影響到民生,再這樣香港的經濟會愈變愈差!」B:「你覺得XX的做法影響到市民日常生活,擔心香港的經濟會愈變愈差。」 家人B未必認同家人A的說法,但家人B用言語表示理解對方的說法,同時知道原來大家都希望事情盡快平息(共通點)。如果在此共通點之上,能夠找到大家均同意的方向就更理想(例如:在經濟差的日子上,有更多人需要慈善支援,不妨捐款或當義工協助)。 2、明限制:家人在分享意見時,可能很難接受親近的人持相反意見,但我們尊重對方是獨立的個體,可以有自己的意見,因此不用堅持要說服對方,同時珍惜他們的觀點如何讓我們對議題有更全面的認識。 3、知進退:家人雙方經過一陣子交換意見後(例如10分鐘),會逐步明白大家能否找到共識;即使意見分歧,至少其中一方需要逐步終止討論,以其他話題取代,例如「好了,是時候決定明天看哪一場《玩具故事6》了」。 4、憶美好:有時在激辯後,雙方也的確會氣上心頭。要避免一時之氣進一步影響親人關係,切記不要因此取消已訂定的相處時間或約會。要做到此點,大家均不妨回憶一起從前活動的歡樂:「你記得上次看《玩具故事5》時,太空戰士跳舞多惹笑!」 願我城能盡快走出陰霾:「愛香港的人,加油!」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體罰真的有好處?

  有人說「棒下出孝兒」,亦常聽人說「我小時候也常常被父母打;看我現在都沒有什麼問題」。究竟體罰對孩子的成長有沒有好處?近40年的心理學研究顯示:體罰對孩子弊多於利。 美國心理學家Elizabeth Gershoff和Andrew Grogan-Kaylor通過統計方法,綜合75個於2014年之前發表的科學研究、共160,927個孩子的數據,發現孩子受到愈多體罰,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行為問題和暴力傾向。這些孩子在自我形象、道德發展和認知能力亦較同儕遜色。值得留意的是,兩名學者在綜合分析時特意把「體罰」和「虐待」分開,所以他們的發現是針對體罰(通過打孩子來改正負面行為),而不混雜虐待(拳打脚踢,甚至運用武器,把孩子打到瘀傷流血)。 (illustrated by : Stephen Y.C. Lo) 自我形象認知能力輸晒 除了體罰,家長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去改正孩子的負面行為呢?新西蘭育兒專家Matt Sanders就有以下建議: 當孩子出現負面行為時,家長可以先聽聽孩子的看法,因為有時家長所看到的和孩子體驗到的可能不同。 例如:家長看到孩子搶玩具,但可能是別的孩子搶了他的玩具,孩子只是想拿回自己的東西;當然亦有可能是孩子當真搶了別人的玩具,所以家長要先了解清楚。 了解孩子的觀點和動機後,家長可以明確點出孩子做錯了什麼,並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以孩子搶玩具為例,家長可以說:「你搶明仔的玩具是不對的,因為明仔會感到很痛/害怕/不開心。」進一步可以點出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幫助孩子去達到自己目的(如:「如果你想玩明仔的玩具熊,你可以問明仔,可不可以讓你玩10分鐘」、「你可先玩別的玩具,等明仔玩完才向他借」)。家長亦可以幫助孩子明白如何補救,例如「現在你搶了明仔的玩具,要向明仔道歉,並把玩具還給他」。 如果孩子的行為未見好轉,家長可以使用「邏輯後果」。邏輯後果和一般懲罰不一樣,因為那是孩子負面行為的直接延伸:「由於你搶了玩具,下星期我們不會來這裏玩,因為你還未準備好怎樣去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孩子不聽話的4個原因(二)

上期提及,美國心理學家Don Dinkmeyer把孩子持續不聽話的原因分為4類,並解說了權力鬥爭和引人注意兩個原因。這期再為大家解說另外兩個原因——能力不足和報仇雪恨。 (illustrated by : Stephen Y.C. Lo) 分解工作助其逐步獲成功感 能力不足(Inadequacy) 孩子遇到丁點困難就放棄,或從一開始就不肯嘗試,滿口嚷着:「我不懂」、「我不想做」。這類孩子可能是缺乏自信,或真的是力有不逮,但行為透出一種消極、退縮的感覺。面對這種情况,家長可以把工作分成小步(如:把12條數學題分成3部分),幫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一步一步地感到成功。家長可以先作適度示範,幫助孩子把握當中法門。孩子成功完成後,家長可以把孩子的成功「視像化」,如用貼紙鼓勵孩子嘗試,並把貼紙表張貼於當眼地方,同時讚賞孩子的內在特質:「你剛才這麼專心計數,你一定很喜歡數學!」、「完成了12條數學題,你心裏一定很高興!」 報仇雪恨(Revenge) 孩子故意做出破壞性行為讓父母感到難堪,或說一些令父母痛心的說話,如:「我很憎恨你!」、「你是這世上最差勁的爸爸!」、「我為什麼會有你這樣的媽媽?」 這類孩子通常因為別的事情而感到委屈(如:家長無故責罵)或覺得不公(如:家長偏心),所以想通過行為或語言報復。面對這種情况,家長可以先平復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不向孩子反擊,並告訴孩子:「這些說話可以令人很傷心、很憤怒,你也很傷心、很憤怒嗎?」當孩子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家長可以利用主動傾聽的溝通技巧,表達同理心,如:「剛才我在街上大聲罵你考試成績不夠好,你覺得我很過分,是嗎?」先讓他表達不滿的情緒,待他冷靜過後,才慢慢解釋孩子做得不當的地方。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孩子不聽話4個原因(一)

所有孩子都有不聽話的時候,大都是因為孩子未懂規矩,或一時控制不了自己,家長只要耐心教導就好了。然而,有部分孩子經常不聽話,家長多番教導都不見成效;究竟可以怎樣處理? 美國心理學家Don Dinkmeyer認為,孩子持續不聽話的原因可以分為4類:權力鬥爭(Power)、引人注意(Attention)、能力不足(Inadequacy)和報仇雪恨(Revenge)。家長要按這些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處理孩子的問題。這一期先為大家解說其中兩個原因。 權力鬥爭(Power) 孩子似乎「總是和成人作對」,不論成人叫他做什麼都反其道而行。這類孩子的生活流程受家長高度操控(如:每日都是上學、補習、做功課、溫書),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作主的機會(如:父母決定吃什麼、玩什麼、參加什麼活動)。 讓孩子可以選擇 沒有人喜歡做扯線木偶,所以孩子慢慢就會透過「包拗頸」來顯示自己的獨立性。 面對這種情况,家長可以在有些事情上讓孩子選擇(如:「你想吃蘋果還是雪梨?」、「你想參加足球班還是打鼓班?」),亦可以每日安排一小時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引人注意(Attention) 孩子經常「搗蛋」,但眼睛一直望着成人,似乎很「享受」被成人責罵。這類孩子通常得不到家長的正面關注;孩子「乖乖」時,家長要麼玩手機,要麼忙別的事情,所以孩子習慣通過搗蛋來吸引注意。如果孩子的搗蛋行為尚算輕微,家長可以刻意忽視,並指導孩子做正面的事,當孩子跟從家長的指示,家長可興高采烈地加以口頭讚賞(如:「媽媽最欣賞你可以自己完成功課!」)。家長亦可以安排固定的親子時間,並於這個時間全神貫注地與孩子對話、遊戲和互動,讓孩子知道不用搗蛋也可以得到家長的關注。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看到孩子的長處

  香港社會競爭激烈,不少家長都把注意力集中於孩子的學習、測驗和前途。家長與孩子的日常相處,話題亦可能離不開孩子學業上做得未夠好的地方: 「為什麼功課還未做好?」 「這次測驗退步了!」 「你將來打算做YouTuber?瘋了嗎?」 (作者提供) 勇氣和公義一樣珍貴 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長處,更把其中24個長處分為6類。 孩子學習通常都需要好奇心、判斷力和洞察力;喜愛學習的孩子於測驗考試亦更見優勢。所以,當孩子顯示「智慧」時,很多家長都會喜不自勝。 但是,當孩子顯示「勇氣」和「公義」時,如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家長有給予讚賞嗎?回顧中西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勇氣和公義,跟智慧一樣珍貴、一樣重要。 鼓勵孩子把長處運用出來 澳洲心理學家Lea Waters近年提倡「長處為本家教」(strength-based parenting),就是指家長不時向孩子提及他的長處(如:「你是個充滿信心的孩子!」),並鼓勵孩子於日常生活把自己的長處運用出來(如:「你一向信心滿滿;不試過又怎知不會成功?」)。Lea Waters的研究顯示,家長愈懂得使用「長處為本家教」,孩子的生活愈見開心,負面情緒亦愈少。更有趣的是,「長處為本家教」可以令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更見堅持,學業成績亦更見進步! 看看你的孩子,看看香港的孩子;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了多少不可多得的長處?我們作為家長,又看清楚了嗎?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戒電子奶嘴攻略3 前中後部署 熄機無嘮嘈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上期提及「抓大放小」的理念中,毋須禁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重點在培養孩子自律、節制地使用電子屏幕。原來當我們用電子屏幕觀看影片或玩遊戲時,腦部會釋放一種叫做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質,能夠紓緩壓力、減低痛楚、帶來快感。若家長在孩子遊戲時突然從他手中拿走電子屏幕,孩子腦內的多巴胺水平會直線下降,容易造成情緒失控。有見及此,我們建議家長在孩子使用前、期間和使用後,要留意以下地方: 一、使用前: 明白「作息有時」實為學懂自律的第一步,因此家長宜因應家庭的時間表和流程狀况,為孩子制定合適的電子屏幕時限。例如在一般情况下,給幼兒每天使用15至30分鐘為不錯的選擇(世衛建議上限為1小時)。家長宜利用計時器計算時間,好讓孩子學習按時管理自己。此外,家長也可以運用普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要求孩子先完成興趣相對較低的活動(例如:閱讀一篇英文故事),才可使用電子產品。另一方面,家長不妨為孩子選擇一些有時限的電子材料,例如一集卡通、一局電玩遊戲,切忌播放一些會不斷延續或晉級過關的遊戲,這只會讓孩子感覺沒完沒了,難以學習時間限制和自律。 按部就班 減多巴胺水平 二、使用期間: 快到協定的完結時間前,臨牀心理學家Isabelle Filliozat建議家長為孩子提供一個緩衝時段(Bridging): (1)提早3數分鐘預告孩子,電子時間即將完結。 (2)至大約只餘半分鐘時,家長可坐在孩子旁邊,看看孩子究竟在做什麼。家長可以問一些和電子屏幕有關的問題,如「你在看什麼?」、「你這一關還有多久完成?」、「後面的小熊很可愛!他是故事書中的小熊嗎?」 (3)當孩子開始回應家長的提問,代表他們慢慢由電子世界走回現實,腦內的多巴胺水平會慢慢下降。家長就可以說:「好了,時間夠了,我們預備洗手吃飯吧!」 三、使用後: 孩子若按時完結,家長就當具體而清晰地讚賞孩子的自控表現:「家明真是個自律的孩子,時間到就會停,媽媽欣賞你!」把孩子的表現說成孩子的特質(如:自律、守規、用心),再輔以具體的行為表現來說明(如:「停下來」、「聽媽媽話」),有助孩子內化自律自控的價值,長遠地把「電玩」與「自律」的大原則拉至零距離!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戒電子奶嘴攻略(2) 5步建遊戲習慣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上次提及在電子產品的應用上,家長宜採取「抓大放小」的管教原則,謹守世衛專家提出的時間指引,促進孩子建立手機以外的自主遊戲活動。美國密蘇里大學兒科醫學教授Edward Christophersen就提出,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協助孩子建立非電子產品的自主遊戲習慣,自然就不會有過多的餘暇和心思去取用電子產品: 1. 生活流程:其實根據現時的學制,幼兒每天在幼稚園均會有自由遊戲的時段,小學生在學校小息時自由遊戲更不在話下。因此,小朋友對自主遊戲的概念不會陌生,家長只需要將之作為生活流程的一部分,每天(或每周)安排特定的時間,當中作好榜樣,「專注活動沒手機」。 2. 步驟:如果孩子本身沒有什麼手機以外的興趣,家長便需要在開始建立自主遊戲習慣的初期,花較多的時間來引導孩子,好讓習慣慢慢建立: ‧ 與孩子一同選擇他感到有趣的遊戲活動,例如填色、砌積木等;謹記「抓大放小」,不要過分管制孩子所選的活動 ‧ 先一同遊戲,引發孩子的興趣;當見到孩子逐漸投入遊戲時,家長也逐步安靜下來,減少干預 ‧ 當孩子自己投入活動的三至數分鐘時,家長告訴孩子:「我需要離開一分鐘飲水 (家長可按孩子的年齡和能力等,調節時間長度);家長要言而有信,一分鐘後必須回來 ‧ 當孩子逐漸明白家長會在自己遊戲期間離開一陣子時,家長可以將離開的時間慢慢延長 ‧ 但要注意,當發現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和投入度開始消減時,就是家長介入中止該遊戲、換其他遊戲的時候,以免孩子對遊戲,甚至對整個自主遊戲時段有任何厭倦的感覺 3. 內容:由於要讓孩子花適當長的時間在某些活動上,因此遊戲本身除了需要有趣味,亦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複雜度和可延續性,更可以成為一種興趣,例如砌模型、玩積木城堡、摺紙等 用手機拍照 破壞孩子專注 4. 過程:當孩子專注投入自己的自主遊戲時,不少家長會被吸引拿起手機來拍照,孩子的專注力就會被破壞,因此要小心避免。另一方面,當孩子投入了自主活動後,家長宜間中給予「摸頭」、「拍肩膀」、「豎拇指 」等非語言的正面回饋方式,讓孩子知道家長有留意、欣賞自己在專心致志地自主遊戲,亦避免孩子誤以為家長趁遊戲不理會自己,而停止當下活動去找家長。 「抓大放小」的理念,在於抓緊大原則,並不代表要全面放棄電子產品。我們下回再分析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自律地使用電子屏幕。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戒電子奶嘴攻略(1) 訓練孩子 獨立自主玩遊戲

上月底,世界衛生組織首度就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發出指引,建議1歲或以下嬰兒不應使用電子屏幕,2至4歲每天接觸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根據2019年初《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學》(JAMA Pediatrics)發表的追蹤研究,在2至3歲間使用電子屏幕較多的幼兒,到6歲時語言能力和社交表現,均會較使用電子屏幕較少的幼兒為差。 (illustrated by Stephen YC. Lo) 然而不少家長慨嘆,即使如何不樂意,「電子奶嘴」確實能「贖回」個人的自由時間,當孩子專注於看手機時,才有時間處理自己的事務;而愈多的相關指引,只會為家長帶來愈多的無力感和罪惡感。面對兩難,家長不妨「抓大放小」,以「抓緊大重點、放輕小事情」的態度去處理: 安排自主獨立遊戲 代替電子產品 ˙「定大方向,留小空間」 隨着研究成熟,愈多證據提出電子產品對孩子有負面影響,是不能忽略的「大事」,所以確實需要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家長應當以其他活動來代替,例如培養孩子自主獨立遊戲。日常生活中,可刻意安排自主獨立遊戲的「小空間」(時段),其間除了禁絕使用電子產品,亦刻意不作任何指示或安排任何活動,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 在這時段內,家長亦要放下手機和關掉電視,可在旁邊做一些靜態活動,例如閱讀、插花、縫紉等。 培養孩子「為自己作主」 ˙「着重平衡,少劃規範」 對家長而言,「自身的自由活動」、「親子互動」和「孩子自主遊戲」,似乎是在互相爭奪時間,若三者取得平衡,實為最理想的情况。隨着孩子成長,他們愈有能力透過獨立活動來自我調劑,家長訂立愈少的規範去限制孩子就愈好,例如在「不傷人和物」(自己、他人和物品)的簡單規範之下,容許孩子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獨立遊戲,培養孩子「為自己作主」的感覺;即使孩子最終選擇「發白日夢」,家長也不應干預。家長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和規範內尊重孩子的選擇,也展示了家長想孩子尊重自己獨立時間的期望。 要培養孩子放下手機、獨立遊戲,不會一蹴而就,除了時間還要技巧。下回我們將會更仔細分析促進孩子獨立自主遊戲的技巧。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