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No Time to Die的教養

筆者日前外出工作,剛巧撞上中午放學時段,因此巴士上滿載放學回家的莘莘學子。他們不論年紀大小,大多手執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有些專注於線上遊戲,有些瀏覽社交媒體或YouTube頻道影片。此等情景,正好反映現今香港新生代「機不離手」的寫照! 疫下「新常態」 更依賴電子教學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本港各級學生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裏,花在網上學習的時間甚長。每當筆者與家長或教師談及線上學習的情况時,他們都認為有利有弊;但很多時也提出,青少年因為接觸網絡世界的時間增加,導致「機不離手」更為嚴重,面對不可逆轉的學習和生活「新常態」,我們究竟應如何面對呢? 社會因應疫情而衍生工作、學習和日常起居的改變,網絡化的新常態比起以往實體互動更冗長和費神,上述狀况讓筆者想起近期上映的《鐵金剛》系列電影的英文戲名——No Time To Die。戲名令在疫情中埋頭工作的上班一族,尤其雙職父母發出會心微笑,很多家長面對子女的學習新常態時都笑言:我已經No Time To Die了! 雖然成年人呼喊No Time To Die,學童卻毋懼與時間競賽,更沉醉於網絡與智能產品建構的界面。每當筆者與家長談及子女因疫情導致「機不離手」,他們都說陷入苦無良策及兩難局面。家長一方面期望減少子女上網的時間,另一方面子女卻因學習及課餘生活而難以「離線」。事實上,這個本是電子教學的新時代,筆者相信學童放在網上學習的時間將會與日俱增,突如其來的疫症只不過是無意地推動及加速了電子學習的應用和發展。 父母調節心態 嘗試擁抱網絡世界 有見及此,父母或需調節心態,明白到網絡世界是不可擋的洪流,自己應與新生代一同學習、面對,以至同行去開拓網絡世界的可能。正如影片No Time To Die的中文片名—《007:生死有時》,科技與人類生活環環相扣,並且從不走回頭路般去逐漸改善人類生活,藉着不同年代的科技產品「進與退」,讓我們從中體會「生有時、死有時」的哲理。 綜合上述情况,筆者大膽建議父母們,與其嘗試引領子女離線,不如反過來嘗試擁抱網絡世界,與子女站在同一平台,開展同行的路徑。當家長願意抱着「互學習、同欣賞」的精神,與子女探索當下最新的科技,既可研究一下如何應用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中,也可以一起實踐智慧上網,讓科技繼續我們創造無限的可能! 文:溫振鵬(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西灣會所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0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青春期的腦內風暴

與衝動、壞脾氣、難溝通的青春期子女相處,令不少家長經歷各樣的煩惱和挫折。有家長曾和我分享:「兒子到了青春期,就變了陌生人,大家的摩擦快將原來不錯的關係變為負資產。」 其實孩子從出生至20多歲,大腦一直處於不斷發育的過程,而各個部位的發育時間有先有後。想了解青少年的行為,可從解構大腦的發展開始。 人類大腦的前額葉皮質,主要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當中包括作決定、計劃、抑制衝動等,同時也跟社交聯繫、理解他人和自我認知有關,它很重要卻最遲(一般約到25歲)才發育完成。 就在前額葉還在緩慢成長時,負責管理記憶、情緒和感受獎勵的邊緣系統這部分,則在15歲以前便發育成熟。相對於成人思考時會運用前額葉作計劃和判斷,青少年卻常常用和爬蟲類一樣原始的杏仁核(amygdala)去回應別人的情緒。這意味着青少年雖然和成人一樣能夠感知情緒,但缺少成人般的情緒和行為自我調節能力,難像成人一樣作出理性的決定,亦令青少年容易在初解讀情緒時,發生判斷錯誤而造成反應過度,或沒來由的脾氣。 另外,人類的內側前額葉區域在社交場合的活躍度會在約15歲時到達頂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青少年會比成人更易焦慮。他們的自我意識極度強烈,對一切關於自己的評論也很在乎。但成人早就習慣了這種「自我意識」,面對其他人的審視也會較淡然。事實上,內側前額葉在社交場合的活躍,除了令青少年緊張別人的目光,還懼怕被同伴排斥,這也解釋了家長為何覺得青少年子女會「朋友大過天」。 信任代質問 適時擁抱 父母很多時候都感到和青春期的孩子難相處,尤其是給予意見/批評時,子女「一言九頂」的反叛行為,會令他們擔心孩子做錯而不自省,甚至招致更嚴重的行為問題。但其實這些憂慮,多是出於父母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發展狀况和心態有關。筆者基於大腦發展特徵,跟各位總結一下如何與青春期子女相處、同行︰ 1. 青春期孩子的前額葉皮質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理智」戰勝不了「情感」的衝動,父母在此時別硬碰硬,最好讓大家先冷靜,別在子女激動時火上加油。因為衝突時言語易帶苦毒,宜以關心取代命令,試用「我」的信息(I message)作為溝通的第一步。可試試描述具體事件,再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對他/她的期待。 2. 要了解青少年的內側前額葉很活躍,對別人的評價很敏感,避免當着外人,尤其是他的朋友前作批評。即使在家裏批評孩子,也要點到即止,別喋喋不休,因為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和成人已經非常接近,你批評他時,如果有道理,說一次他就懂。若真的關注或擔心子女的狀况,以「我相信你有(知道)……」的信任態度代替懷疑的質問口脗,或一個適時的擁抱可能比說大道理來得更有力量。青少年可能嘴硬不認錯但心裏明白,家長再不停講道理而缺乏理解及包容的態度,他的叛逆情緒就出來了;而控制情緒的前額葉皮質還沒發育成熟,抑制不了和你爭吵的衝動。一來一往,便容易讓大家蔓延至其他未梳理的親子關係衝突,令風暴愈演愈烈。 各位家長,還記得你的青春期嗎?還記得你對建立自我價值認同的躁動、迷惑與徬徨嗎?面對即將或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若家長依舊保持當初懷孕時會找育兒書去了解、去學習的心態,並嘗試站在子女的視角理解他們的需要,以及調節當中的相處和管教方式,相信更能體現父母在孩子成長旅途中的護航價值。 文:廖潤鳳(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6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融合教育SEN學生的挑戰

港府自1997年開始推行融合教育,讓一些有輕微學習困難、有特別學習需要(SEN)的學生入讀主流學校,學習如何融入社會之餘,也讓學校其他同學、教師及家長,認識、接受和尊重個別學生的差異。然而推行逾20年,成效一直受不少質疑。 簡單來說,一間學校可同時接納不同類別的SEN學生,包括: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ADHD)、自閉症(ASD)、溝通障礙(CD)、情緒行為問題(EBD)、聽覺障礙(HI)、智力障礙(ID)、肢體殘疾(PD)、特殊學習障礙(SLD)和視覺障礙(VI)等,可接收的學生可以由十多至百多人不等。政策原意是希望SEN學生融合在普通學校就讀,與同齡學童一起接受教育。可是在現實中,教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都為了要處理這麼大量和不同類型的SEN學生而疲於奔命,間接減少其他學生受照顧和支援的機會。 教師教學壓力增 學生家長反應多負面 實際操作上,前線教師遇到不少挑戰。他們需親自設計和製作多元化的教材,並適時調整教學方法,讓個別差異的SEN學生適應。然而,不同種類的SEN學生所需要的學習支援各異,教師在設計和調整課程時需花費大量時間,根本難以獨立支援那些融合生;課室管理亦面臨挑戰,融合班學生因個別差異大,教師一方面要以整體為考量,另一方面又需付出更多的耐心照顧個別的融合生。部分有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學生更會干擾課堂秩序,壓力可想而知。 另外,普遍學生和家長雖然對SEN學生沒有心存惡意,但對他們的行為仍會感到不耐煩或難接納。例如:常常發問並打擾課堂學習,佔用過多資源,在遞交功課或考試上往往獲得優待而令人感覺不公;一些情緒或自我控制能力弱的SEN學生,也會偶爾欺凌其他同學等。因此,普通學生或家長會對SEN學生持有較多負面的看法。 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學生 融入群體需包容 不同類別的SEN學生,會有不同的朋輩關係和群體活動。大部分校長、教師和專業人士都對聽覺障礙、肢體殘障及特殊學習障礙的學生的情緒表現持有正面的看法。然而對於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智力障礙和自閉症等學生,不少人則認為他們在課堂上不能專心學習、打擾同學,因而有較負面的看法。上述學生在「師生關係」、「同輩關係」、「同輩互動」及「社交及情緒表現」等各方面,表現都較普通學生為低,難以與人建立和維繫較持久的友誼。 筆者以往接觸部分SEN學生,了解到他們的內心很空虛。他們其實很想認識和接觸不同的朋友,但礙於缺乏洞察和理解別人想法的能力,在參與群體活動時與人溝通亦遇到困難,對社會規範也不敏感,有時甚至有極端的情緒表現,使到他們在現實世界裏很難找到知心朋友。 我們要明白,SEN的問題並不是他們想故意產生,是他們難以控制的事情,所以更需要大家用無比的愛心和耐性去支持和體諒他們,他們才有機會去糾正和改善這些錯誤。其實,SEN學生只要獲得合適的教導和訓練,加上身邊朋輩的包容、接納和給機會作鍛煉,他們的社交能力一樣可以提升,最終SEN學生也能與我們愉快、和平地共處。 文:伍國光(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3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如何開解失去親人的孩子

「我好掛住嫲嫲,佢上咗天堂幾時返啊?」孩子天真率直的說話,往往令人心酸,亦會無情地勾起家長對離世者的思念。「死亡」是人生必經階段,成年人面對親人離世,縱然傷感,但心裏明白發生何事,但孩子面對親人摯愛突然「消失」,反應可能出乎意料。 對孩子來說,死亡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面對死亡時一般人會傷心難過,但孩子產生的情感更複雜,當中「不安」或許是最主要的情緒反應。摯愛親人突然離世,孩子們的腦海定必存在着很多對離世者的疑問。他們亦因為不理解死亡,或會向成年人提出一些奇怪的要求,例如請家長「致電」離世者,叫死者快點回來。當孩子期望落空後,內心會極度不安,而孩子的情緒反應最終亦會加重成年人的情緒負擔。 當孩子失去摯愛親人時,家人可以如何開解他們呢? It is okay to not be okay 要開解孩子,家長首先要先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It is okay to not be okay。如果家長未準備好談論此話題,或在傾談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情緒不穩時,不妨坦誠向孩子講出感受和想法,讓孩子明白家長亦有軟弱的時候,亦有不能解答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成年人自我照顧的過程,體察自己的情緒起伏,才能好好照顧孩子的不安情緒。 誠實與謊言 孩子表達對離世者的思念,亦是代表他們願意向成年人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家長如能好好把握機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獲得尊重和重視,孩子與家長的情感連繫必定會大大提升,孩子的不安亦會隨之減少。面對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可坦誠地告知自己亦有相同的感受,讓孩子知道家長與他們正面對相同的處境。 遇上親人離世時,部分家長選擇瞞騙小朋友,例如:「他/她去了另一處地方生活,暫時不會回來。」動機雖是出於保護孩子,但這些說話的背後,不但令小孩子產生能夠再見面的假希望,他們對死亡的概念更會變得模糊,當日後接觸到真正的死亡資訊,孩子心理衝擊會更大。建議家長如實告知小孩子什麼是死亡,亦可嘗試利用比喻法,向年幼小孩子解釋什麼是生命周期,例如:以植物的生命周期比喻摯愛的離去,讓小孩子明白生命有時限。 陪伴與連繫 面對孩子的不安感,陪伴是最直接而有效的靈丹妙藥。由於孩子未必懂得如成人般用言語表達感受,家長可嘗試借助其他物品或活動幫助孩子紓解情感,例如:畫畫、翻看生活照片等。同時,家長亦可與孩子參與他們喜歡的活動,減少不安感。 孩子對長輩的思念,多少反映出長輩在孩子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和聆聽孩子的分享,從中欣賞孩子和長輩的互動關係,為他們舊有的經歷賦予新意義,讓孩子繼續正面成長。 生死教育是一生的課題,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經的階段。最好的開解、最好的教育不是當死亡來臨時才赫然面對;而是早有準備,懂得愛惜摯愛,學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機會。願家長能夠跟孩子們好好學習和理解生命的意義,愛得及時。 文:吳培謙(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佐敦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專注力不足 一樣可有熱忱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一般比同齡的孩子更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而分心,因此經常被形容為「心不在焉」、「坐立不定」、「總是停不下來」、「做事3分鐘熱度」等。 青春期的孩子受荷爾蒙的影響,生理、心理狀態都有重大的改變。這時期的孩子會積極尋求自我認同,容易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情緒也會變得波動。若未能適當處理,部分孩子甚至會因為情緒低落,對很多事都失去興趣或總是提不起勁。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同樣會經歷青春期,但又是否代表這班少年人,一定沒心機做任何事呢? 過動兒菲比斯 找到興趣成金牌飛魚 筆者想引用一個名人的情况,他就是美國昔日游泳名將菲比斯(Michael Phelps)。他9歲時確診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曾有一名教師對這名少年的媽媽說:「你兒子永遠不能對任何事專注。」惟菲比斯熱愛游泳,10歲時的他為了上場參加游泳比賽,可以乖乖坐着等待4小時;從11歲開始,每天早上7時便展開2.5小時的訓練,下午再練3小時,日復日,年復年。他15歲首次參加奧運,自此共參加了5屆,贏得28面奧運獎牌,包括23面金牌,至今亦仍然保持7項世界紀錄,可說是奧運的游泳英雄。 專注力不足患者或許對不感興趣的事情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但是他們跟很多人一樣,要是遇上喜歡的事情,加上有足夠的鼓勵和成就感,他們做起事來一樣非常起勁。所以要讓專注力不足的少年人畀心機做事,首先要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興趣。 菲比斯的媽媽發現他小時候比較好動,所以帶他去嘗試不同類型的運動,如棒球、曲棍球、足球、游泳等,希望兒子能從中發現自己願意下苦工的運動,最後發現菲比斯最熱中游泳。由於孩子往往未必清楚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所以家長要耐心觀察,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愛好。 提升孩子自我認同感 鼓勵發展所長 筆者認為專注力不足的少年人本質和其他少年人沒有分別,他們需要的是認同而非批判,他們需要發現自己的優點,而非不斷放大自己的不足。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難以專心就是專注力不足患者的特質之一;他們也有自己的長處,大部分專注力不足患者都天生熱情又有創意,只是這些特質未必符合常規的標準或一般父母的期望。 青春期的少年人正處於「人生八階」中的「自我認同」階段,若能清晰認同自我,肯定自己的理想、價值觀及目標,少年人便有成功的機會。所以家長的接納及耐性,對於專注力不足的少年來說非常重要,若父母能明白孩子的特質和需要,並培養他們發展擅長的部分,讓他們在興趣中得到成就感,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對該興趣的堅持和熱情。 孩子需要家長的引領,慢慢從兒童階段過渡至成年階段。這個過程和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可能比普通的孩子需要一些額外的照顧、關懷和理解。家長若能與他們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跟孩子一同發掘他們的興趣和長處,給予支持和鼓勵,並不時檢討和調整培育孩子的策略,縱然是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文:袁惠儀(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同理心學堂:如何輔導被欺凌者和欺凌者

我們小時候看卡通片《多啦A夢》,不少情節都是關於大雄被欺凌,然後多啦A夢用法寶幫助他。故事中,怯懦似乎就是大雄最大的性格特徵;而一說起惡霸,肯定會立即想起胖虎和小夫。可是,只要我們認真細想,便會發現他們怯懦和霸道的表現背後,其實隱藏了這3個孩子內心的真正需要,亦往往是大人時常忽略的地方。 大雄就像現時不少孩子,雖然在校園受欺凌,但父母往往被蒙在鼓裏,因為孩子不會選擇告訴父母,反之會告訴身邊信任的朋輩,但很多時候朋輩的社會經驗未必能助受害人全面解決問題。在故事中,大雄所傾訴的對象就是多啦A夢,大雄的父母似乎較關注學業成績,對兒子受欺凌所知不多。 而胖虎和小夫往往是欺凌的始作俑者,但這兩個「惡霸」在父母面前所表現的卻又是另一面。胖虎在外是個典型的「小霸王」,在爸媽面前卻非常膽小,唯命是從。當胖虎媽媽發現胖虎欺負弱小,她只會採取「以暴易暴」的方式教訓兒子;小夫則是助紂為虐的人,時而在旁為欺凌者吶喊助威,但當他遇上任何困難或委屈,只會大哭及馬上找媽媽,而小夫媽媽解決問題的方法,亦只會用物質去回應及滿足小夫,以為問題就此解決。 大雄、胖虎、小夫的共通點 無論是被欺凌的大雄、欺凌人的胖虎,以及作為旁觀者或吶喊助威者的小夫,我們不難看到他們一個共通點──自信心不足,渴望得到身邊人認同。眾所周知,學術及體能都是學校偏重的範疇,亦正是大雄的兩大弱點,故大雄在學校實在難以取得成就感;胖虎深愛唱歌,可惜他的歌藝不受賞識,因此以恃強凌弱的方式逼人家當他演唱會的觀眾;小夫在眾人中最年長,但個子最矮小而且沒有出眾的技能,故此他只好自吹自擂,炫耀家中財富,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 充當孩子的「多啦A夢」 在現實生活中,一旦孩子涉及欺凌事件,無論是欺凌者抑或被欺凌者,我相信,家長都希望成為孩子的「多啦A夢」,雖然我們沒有百寶袋,但有與孩子同行的勇氣,助他們排難解憂。 要與孩子同行,親子間的話題不應只圍繞學業成績,家長不妨多了解孩子的社交生活、日常興趣,讓子女習慣和家長暢所欲言、分享生活。萬一不幸受到欺凌,家長也會是孩子的傾訴對象。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會學習到應對欺凌事件的方法,從而培養個人自信及自我反思的能力。 當發現孩子涉及欺凌他人,家長應保持冷靜,先了解事情的始末,同時避免責備孩子。另外,家長需克制情緒,以理性處事,並教導孩子一些正面抒發情緒及解難技巧,指導孩子不應事事訴諸暴力,要建立同理心,並鼓勵孩子向被欺凌者道歉,以平息衝突。正如在《多啦A夢》電影版情節,多啦A夢知道自己將要離開,決心放手讓大雄自己面對挑戰。最後,大雄亦不負所望,成功突破自己。 在欺凌事件中,怯懦、惡霸的形象往往只是表徵,一眾家長應該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適時在背後提供指導及支持,從旁去幫助「大雄」、「胖虎」及「小夫」,助他們建立個人的自信心及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治本之道。 文:郭芳怡(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荃灣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6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少年人離家出走,怎麼辦?

我相信不少朋友在年少時也曾經有過離家出走的念頭,你還記得事情的起因嗎?是因為與家人鬧翻,還是為了逃避與家人起爭執?無論如何,肯定與家人有關,否則你不會考慮離家吧! 筆者從事家庭輔導工作多年,深深體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相當微妙,有如牆角上的蜘蛛網,縱橫交錯,不知何處為起點,何處是終結。 充當臨時家人 分享拓展心靈空間 少年人離家出走後不想見父母,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於他們離家後沒有家長照顧,流連在外,如果你是教師或助人者,請先確認當事人的自身安危,有需要時甚至要考慮報警求助。若他/她容許你陪伴在側,你不妨充當他/她的「臨時家人」吧!一個人在徬徨無助之際,有一個能夠信任的人在身邊,實在好比荒漠甘泉。可以的話,不妨細心聆聽他/她的故事,讓他/她分享喜、怒、哀、懼、愛、惡、欲,抒發感受。有時人的情感十分複雜,這七情並非如醬油碟的間隔,能夠分開得清清楚楚呢! 除了嘗試明白當事人的感受外,若情况許可,可嘗試分享你自己的往事。畢竟「一人一故事」,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需要比較,沒有對、沒有錯,但內裏總有高低起伏,雖不盡相同,但或可找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感,讓落泊的他/她感受到You Are Not Alone,自己並非孤單一個。即使同一屋簷下的家人未能體諒,亦找不到另一個「我」可完全明白自己,卻在世界某角落Somewhere Out There有知己便已足夠。當事人找到相知相伴,往往有助其心靈空間的拓展,當心靈空間有所擴大的時候,其個人的包容度,甚或其心靈的柔韌度(resilience)亦可能產生變化。 當少年人回到家人身邊後,由於其心靈已產生了若干程度上的量變,筆者相信,他們與家人之間的相處,亦可能有所改變。况且為人父母,經歷過子女離家,已慌張得不得了,喜見到回頭的浪子(如果有你作為教師或助人者的陪同更理想),必定不禁表露其關懷愛惜之情,說不定這便是一段糾結已久的關係分水嶺呢! 後記:大家看到文中插入一些歌名,是筆者希望可以憑歌寄意、借歌抒情,讓彼此得到慰藉。憑這些歌曲的年代,讀者也大概猜到筆者的年齡吧。歡迎年輕的教師或助人者,換上你們年代適切的歌曲,也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若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周敏璇(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2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如何打開少年人心扉?

「我就好像一輛沒有燃油的汽車無法向前。爸媽不斷叫我努力、加油,提供千百萬種『入油』的方法給我。可是他們從來沒有嘗試去了解我,關心我為何沒有『油』?」 一名少年人跟筆者傾訴。「其實我很怕跟大人傾談,他們不是要求我如何做,就是跟我說做什麼對我有益,又或者說我有什麼做得不好、做得不對。究竟他們明不明白我真正想要什麼?」  我回應道:「你渴望得到理解、聆聽,但這份需要總是得不到回應,令你感到挫敗,是嗎?難怪你寧願收埋自己。」從他的反應,我知道我說出了他內心的感受。 事實上,這名少年人表達出一個卑微的要求就是被理解。大人往往向少年人直接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法,提醒這樣不對、那樣不對,甚至竭力改變他們的想法。雖然是出於善意或是基於愛護,惟少年人在得不到期望的回應下,難免反感而選擇迴避。 最渴望被理解 少年人最渴望的就是被理解和明白。很多父母會問︰「明白、理解又如何,可以解決問題嗎?」試問天下間的父母誰不疼愛自己的子女?惟父母愈逼迫,愈不正視跟子女心靈上的溝通,子女愈是逃避,形成一個惡性關係循環,造成更不理想的結果。 不少父母不懂跟子女交流,看見子女對自己不瞅不睬,內心會忐忑不安,恐懼下再加追問,子女反而愈來愈隱藏。若長期得不到回應,父母會懷疑子女是否很討厭自己,質疑自己是否一個稱職的父母。為了平復內心的張力,不斷再為子女提供解決方法,但這樣更難設身處地代入子女的感受,適得其反。 現今父母面對不小壓力,來自經濟、住屋、社會動盪及疫情等,父母也是社會上受壓的一群。所以父母們在照顧子女的同時,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感受,要好好接納自己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平和地跟子女相處。 父母們面對子女的冷漠,要先關心對方的感受。先讓子女們感到被聆聽、被理解,情緒得到緩解下,才會願意打開心窗去跟父母溝通,接受建議和新事物,而且會更有力量面對當下的處境。相反,正如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創立的「非暴力溝通」指出:當人感到所接收的是一項要求或命令,回應對方時最終只有兩種面向:服從或反抗。兩種反應都是因為感受到脅迫,難以做出善意的回應,繼而採取一種消極抵抗的心情。 傾聽錦囊 1. 學習放下:拒絕道德判斷、指摘和命令 2. 全心全意:以接納和憐憫的態度來聆聽對方 3. 易地而處:從對方的處境看世界,勿妄作分析、批評或給予建議 4. 反映感受:感受對方的感受,表達同理心與諒解 5. 沉默陪伴:毋須懼怕沉默,有時候沉默陪伴比起千言萬語更打動人心 若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馬慶民(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8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如何幫助失控痛哭的年輕人

筆者是個情感豐富的人,亦甚為眼淺,哭泣對我來說並非稀奇事。然而,有時候我們在人前哭,並不一定得到預期中的安慰,甚至會遭到冷待。 筆者15歲時,家中所養的一頭小狗突然昏倒,停止呼吸。由於事件來得太突然,我嚇得大哭,嚷着:「怎樣了?不要有事啊!」媽媽聞聲走來,摸摸小狗的鼻子和身體後,反斥責我說:「你哭都無用啦!收聲,你幫不了手就行開!」媽媽的責備令我哭得更厲害,可是她並沒有理會我,只忙於處理小狗的事。我激動得跑出家門,走到附近的公園,獨自坐着痛哭,直至朋友來找我。 回想事件,媽媽表現得非常冷靜,她無視我的反應,亦沒有上前安慰。事後我理解到媽媽當時內心也不好受,但自從那件事後,我再也不敢隨意在家人面前表達情緒。 哭是紓緩情緒出路 其實我們要理解,哭,是一種情感的抒發。當人傷心、難過或驚慌時,身體會尋找排解的方法,哭就是紓緩情緒的出路,所以哭泣並不是不好的表現,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治療內心的傷口。那麼,當遇上年輕人哭泣時,我們可以怎樣伸出援手? 首先,我們要容許對方表達情緒,千萬別要說「別哭!」、「堅強點!」或「男兒流血不流淚」等說話,意圖阻止別人繼續哭,這只會令對方壓制情緒,害怕在人前表達真實的感受;加上當事人正處於激動狀態,不許他哭,只會令他更難平靜下來。 接着,我們可以嘗試表達理解。我們可以試把對方的感受描述出來,例如:「我感受到你很難過/辛苦/傷心/驚。」若不知道發生何事,可以說:「似乎有些事情發生令你難受,讓我陪伴你一會兒,好嗎?」我們亦可以用身體語言表達安慰和陪伴,簡單如握手、擁抱或搭對方的肩膀。如果當事人哭個不停,可以給對方遞上紙巾、開水,幫助對方平復情緒。 細心傾聽傷心原因 即使年輕人的激動情緒維持了好一段時間,我們也不要急着追問,可先問一些瑣事,有助對方冷靜,返回當下。例如「你口喝嗎?要不要飲料」、「你好點沒有?有沒有感到不適」。 當年輕人情緒穩定下來後,我們可細心聆聽對方傾訴,讓他慢慢講出傷心的原因。緊記聆聽時需要保持以下5種態度︰ .尊重和接納,專心傾聽,可以點頭或以短語回應:「係」、「嗯」、「明白」等 .別急於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法,別說:「不如你試下……」 .別說出帶有批判或評斷的話,例如︰「你真的太傻了」、「不用如此灰心」 .反映感受,舉例說:「我感受到你內心的矛盾」、「你的確很難受」 .給予肯定,例如:「謝謝你信任我,肯跟我分享」、「我感受到你很重視感情」 總結而言,當年輕人哭泣,正代表他們發出求助的信號。作為成年人和長輩,如能在他們的成長路上遇到失意或困難時與他們同行,如同為他們送上一份愛的禮物。若你希望就這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葉思雅(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4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用同理心回應「想死啊」

「我好想死啊!」在輔導室中,筆者常聽家長訴說孩子講過類似的話,家長都感到很擔心。為何孩子會這樣說呢?要疏導他們的情緒,先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正感受。 解讀背後真實感覺 6歲男孩焯明,情緒很容易被牽動,只要生活上遇到些微改變或不如意,便會變得十分激動,更經常把「死」字掛在嘴邊。有一次上網課時,焯明誤以為教師罵他,當晚便向父母哭訴並說他想死。 事實上,初小學生對死亡尚未有很具體的概念,所以有時會用「想死」去形容心裏負面的感覺。焯明真實的感覺相信是受委屈、被誤會,亦害怕再被責罵。當父母回應時,可先照顧他的感受,例如說:「我明白你覺得教師不公平,又怕教師再責備你。」父母能夠講出孩子的感覺,才能開啟他們內心的第一扇窗,學習以更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 建立好關係是管教關鍵 小五男生梓淳,從小三開始沉迷手機遊戲。每次當他被要求停止打機時便會大發脾氣,試過打破家中的物品發泄,亦曾說若不讓他打機便去跳樓,令父母束手無策,非常擔心。 梓淳表面的感受是憤怒,但聽過他的想法後,原來他是不滿父母經常更改規則。有一次父母原本承諾他有1小時玩手機的時間,但後來卻突然提早完結,並沒收手機,更試過鎖起他的手機一星期;但當他苦苦哀求時,父母又會給他額外玩手機的時間。父母的處事方法令他無所適從,也養成每逢被沒收手機就會情緒激動的慣性。我建議梓淳的家長先了解孩子的期望,與他訂立玩手機的時間及條件,並按照共識執行,切忌朝令夕改。此外,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是有效管教的關鍵,所以在處理打機問題的同時,亦應進行其他促進親子關係的活動,增加相處時間。 中五女生忻善,讀書勤奮,時常通宵溫習。每逢考試前一星期,忻善就會異常精神緊張,經常肚痛,父母勸她休息都不成功。可惜的是,忻善的成績卻未如理想。她其後向相熟的教師透露有想死的念頭,反問為何「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控訴「世界不公平」,心靈被挫敗帶來的失望籠罩着。 表達理解 忌立刻提出建議 身邊的人都發現忻善對自己期望甚高,一句「不如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吧!」並無法紓解她的壓力。這時候,我們需要先聆聽她的感受,體會她的失望和挫敗,並表達理解,協助她疏導積壓的情緒;但當刻忌立即提出建議,只需以接納和諒解來陪伴她渡過情緒低谷。此外我們應留意對方有無出現其他抑鬱或焦慮的狀况,如失眠、食慾不振、常常疲倦、脾氣暴躁、易哭等,甚或有具體傷害自己的想法或計劃。如遇到類似情况,應盡快尋求專業的協助。 若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余欣泉(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臨牀心理學家)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