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從家長期望解鎖孩子潛能

作為家長的你,曾經試過對孩子感到失望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對他們有不少的期望。有期望,自然也有失望。上回提及家長乃孩子最重要的「元氣」來源,就是為孩子提供最重要的支持與鼓勵。根據「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人類行為決定於他們對結果的期望,以及相關結果的價值。換句話說,孩子的行為表現會受家長所表達的期望,以及家長對這些結果的評價所驅動。家長的期望實際上可以被視為「心理引擎」,他們的期望和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和成就,激勵孩子朝着特定的方向前進。 期望受不同因素影響 研究發現,家長的期望與孩子的學業成就有正面關係,家長對孩子的高期望不僅與孩子的學業成績有關,還與孩子的學習毅力有關。其中,德國學者Pinquart和Ebeling在2019年就期望理論發表研究,指出孩子未來成就的變化除了與孩子當下能力水平有關,更受家長的期望影響。此外,相對於一些直接參與或介入孩子學習的行為,例如檢查功課、與教師保持緊密溝通等,正面而恰當地對孩子表達學習上的期望,並配合一些能夠協助孩子理解內容的支持行為,更能有效地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投入度,提升孩子的學術自我概念,長遠更能提升孩子的學術成就。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會受不同的因素影響。首先,家庭價值觀對期望有着相當的影響,有些家長本身成長於非常重視學術成就的家庭,很多時都會對孩子有相類似的學術期望;另一些家庭則可能較注重孩子的社交技能或創造力,相對着重孩子的個人思考、創意創新、推己及人的表現和價值。另一方面,家長的個人經歷和教育水平也會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例如一些曾經在學術或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家長,可能會較希望孩子「遵循」,甚至「複製」自己的「成功路」,因而對孩子的學業發展和未來,抱有較高的期望。相反,如果家長本身曾經在成長上經歷挫折,部分就可能會對孩子的發展持有更為謹慎的態度,以免孩子重蹈覆轍;另一些則可能變得更開放,因為他們明白到「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道理。 無論如何,在親職育兒上,家長對孩子「有期望,又有失望」的同時,免孩子於「絕望」亦相當重要。家長可以如何運用「期望理論」來塑造積極的期望,引導孩子釋放潛能呢?下回再談。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十)

執筆之時,創作著名作品《龍珠》和《IQ博士》的漫畫家鳥山明先生逝世,令包括筆者在內的漫畫迷深感惋惜。《龍珠》中,即使主角孫悟空自身的力量非常強大,但面對強敵如斯路、菲利和布歐時也力有不逮,需要使出絕殺「元氣彈」。 「元氣彈」乃一種徵集周遭生命體的「元氣」(即所謂「集氣」),成為大型能量球,之後再擲出。現實生活中,家長就是第一個為孩子「集氣」的人,給予正面能量,讓孩子感受到愛、支持、信任和尊重,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自尊、自律和自主,促進他們的正面成長。家長可以從「想、說、做」法三方面去為孩子「集氣」: 想——想法與期待 家長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和特質,設定合適的目標和規範,並給予適當的支持和指導。抱持「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的家長,相信孩子的能力會天天成長,可以透過教導孩子適當的方法(skills / strategies)、給予充足時間(time)、鼓勵努力投入(effort)和合理的練習(practice)等來促進發展,同時自己保持開放的胸襟和耐性,明白孩子未必一定會如家長的心意發揮,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讓孩子按自身的個性和興趣去發展。有成長想法和開放胸襟的家長,才有熱情投入、敢於嘗試、勇對失敗的孩子。 說——引導與肯定 要孩子明白努力投入、用心盡力的重要,家長宜給予孩子正面的肯定。家長要注意觀察和欣賞孩子的進步和毅力,及時給予讚美,並適時給予孩子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同時在必要時給予建議和幫助,就能培養孩子自主思考和決策能力,也可以讓他們學會負責任和承擔後果。以引導和讚賞來為孩子「集氣」,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也可以激發他們的積極和主動。 做——陪伴與互動 家長的每個擁抱和參與,都是為孩子「集氣」,讓他們充滿力量。家長安排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聊天、讀書、遊戲,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陪伴,增加你們之間的親密感和信任感,也可以讓你更了解孩子的性格、興趣、需求和困難。 孩子成長中,家長是第一個為孩子「集氣」的人,給予孩子正面的能量。電影《年少日記》中的有傑也愛看「正能量」漫畫,如果他的爸媽不只顧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而有尊重孩子的想法,為他「集氣」,相信有傑、有俊兩兄弟,均會有更長遠、更美好的將來。 一連10期分享由《年少日記》帶來的親職教養反思暫且完結,希望家長能好好運用本期的「想、說、做」辦法,為孩子「減外壓、加技能、強連結」(見《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一)》。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九)

正向心理學的相關研究顯示,如果在生活中有事情能夠讓孩子全情投入(engagement),孩子能體驗更多正向情緒,對生活更為滿意,亦有助培育孩子尋找生命的方向和意義。全情投入是指孩子在活動中全神貫注,忘我地投入,並從中獲得樂趣。想孩子全情投入,家長就需要留意如何在投入事情前,以及在參與或過程中的5個C: 投入事情前: 選擇(Choice):家長讓孩子在事前有選擇的權利,讓他們擁有掌控權,提升他們的投入度,參與時會更有動力。家長應留意孩子的需要,避免過分嚴謹地規管孩子的選擇。 清晰(Clarity):家長協助孩子明白自己想達成的目標,清晰的目標可以幫助孩子專注於活動,好讓他能投入過程中。 投入過程中: 挑戰(Challenge):適度的挑戰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並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家長宜在孩子要做的事上調節難度,讓孩子在技巧水平和挑戰中取得平衡。 承諾(Commitment):孩子對活動有承諾,更專注於活動,並從中獲得成就感。家長宜信任孩子,兌現自己的承諾,鼓勵孩子盡力投入事情。 專注(Centering):專注於當下的過程,不分心考慮事情的結果,或過分着緊外在獎勵或關注,讓孩子全神貫注、全心享受。 當孩子全情投入於一項活動時,就可能進入「心流(flow)」的狀態,個人彷彿進入了精神狀態「異度空間」,在活動中「自動運轉」(automaticity),做起事情來不需多加思考,自動發揮。此外孩子不在意時間流逝,同時會忘卻他物,察覺不到身體感覺如飢餓或疲累,外在刺激如手機震動等感覺,直至完成事情後感到愉悅滿足。 (圖:黃清渝) 全情投入 學習面對挑戰 全情投入的機會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促進他們的韌性和抗壓能力。當孩子全情投入於活動時,能學習到如何面對挑戰,更有信心處理生活的困難,這些都是提升韌性和抗壓能力的重要因素。電影《年少日記》中的鄭有傑為取悅父母,選擇跟隨弟弟學習鋼琴,放棄自己更感興趣的角色扮演和配音。有傑沒有讓自己全情投入的項目,也沒有暫離「痛苦現實」的空間。相反,如果有傑能在讓他感受心流的「異度空間」中喘息,未知結果會否大不同?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八)

上回提及的「突顯強項」(signature strength),乃正向心理學當中的人類6大美德、24個性格強項中的突出優勢。其實,要培育堅毅強韌的孩子,家長不應只將焦點放於孩子的「最強」與「最弱」,而需要了解孩子的不同面向和優勢。每個孩子都擁有不同的性格強項組合,只是在每個人身上的比重不同,以及在不同的時候展現。24項性格強項可以分為以下6大美德類別: 認知美德:包括創造力、好奇心、判斷力、喜愛學習和洞察力 情緒美德:包括勇敢、堅毅、誠實和熱情 社交美德:包括愛和被愛的能力、仁愛和社交智慧 公民美德:包括公平、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 調節美德:包括寬恕、謙遜、謹慎和自律 心靈美德:包括對美麗和卓越的欣賞、感恩、希望、幽默感和靈修性 每種性格強項都是寶藏 電影《年少日記》中的有傑雖然學業成績欠佳,但個性乖巧,他的性格強項大概不在認知學習上,卻仍能展現出獨特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此外,他的調節美德強項展現在於他對別人的寬恕和謙遜,即使家長(特別是爸爸)與弟弟待他嚴苛與冷淡,但有傑大都能原諒和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自己亦保持謙卑。另一方面,他展現着強大的心靈美德強項,他深受漫畫家鼓勵,對美麗和卓越表現出欣賞,心存感恩與希望,盼望將來「總有一天會長大,成為想成為的大人」,並對日常生活中的嚴苛日子保持一定程度的幽默感,這些都使他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熱情的人。同時,有傑亦展現高昂的情緒美德,尤其顯示在他的堅毅和勇敢方面,即使面對困難,他也能保持樂觀和積極的態度。可惜當有傑向媽媽提出自己有情緒病徵狀時,卻被忽視,甚至責難,再加上在生活上的連串打擊,使有傑失去希望,造成無可挽回的結局。 香港社會競爭激烈,家長往往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忽視了其他的美德與性格優勢。其實每一種性格強項都是一種珍貴的寶藏,值得家長和孩子去珍惜和發揮。須知道孩子也是一個全面的個體,有效地培育孩子的性格強項,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也能使他們更能強韌抗壓。當孩子能夠認識並發揮自己的性格強項,他們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並從中獲得快樂和幸福。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七)

按中國傳統觀點,12生肖中「龍」充滿自信、果斷和充滿活力。12生肖,就至少有12種個性與強項;而在正向心理學上,人類就有24項性格強項(character strength),即人類的核心優勢,反映我們的正面品格和美德,如創造力、好奇心、勇敢、仁慈等。 家長協助孩子,按其性格強項健康發展,對他們的精神健康相當重要,因為性格強項不僅能夠提升幸福感和自信心,還能夠幫助孩子在遭遇逆境時,展現出抗逆力。運用性格強項,特別是孩子的突顯強項(signature strength)——即表現得充滿激情、優於同儕的強項,並常常有運用或表現的機會,可以促進個人的正面情緒、生活滿意度和心理健康,從而增強抗逆力,使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迅速恢復並適應新環境。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利用孩子的性格強項,培養他們的抗逆力: Passion(熱情幹勁): 激發孩子進一步探索的熱情和堅持,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和可能,甚至進一步挑戰自己的極限。家長可對孩子說:「你很有好奇心,你不妨嘗試學習新的技能,建立新的興趣。」「你真有毅力,我相信你的熱情能夠幫助你克服今次的困難,完成任務!」 Autonomy(自主規範): 給予孩子適當的自主空間和責任,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如對他們說:「你很有領導才能,我讓你負責這個小組的活動規劃。」「你很會規範自己,我相信你可以按時完成你的作業。」 Challenge(勇敢挑戰): 陪伴孩子接受挑戰、處理困難和面對失敗,幫助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令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如對他們說:「即使遇到了挫折,你也勇敢面對,媽媽陪你學好。」「你可以開明地想,比較和嘗試不同的辦法,看看哪一個更有效。」 Encouragement(鼓勵讚美): 給予孩子正面的反饋和肯定,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和優勢,如對他們說:「你的創造力真令人驚歎,你做的飛機模型非常精緻!」「你的勇敢值得讚揚,能夠誠實地承認錯誤,向別人道歉。」 每個孩子的突顯強項都不同,如果電影《年少日記》中的有傑的「聲演」(扮毛公仔說話)的創造力得到尊重,有發展和發揮的機會,而沒有被迫跟弟弟一樣去彈好琴,讀好書,做「學霸」,孩子本身,甚至他們一家的結局就會大大不同。家長宜根據孩子的個性和生活具體情况,靈活運用以上辦法,讓孩子的突顯強項得到發揮,成為更堅強的人。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六)

電影《年少日記》中,哥哥有傑和弟弟有俊均有學彈琴,弟弟早已屬「演奏級」,而哥哥則相對落後。後來哥哥苦心練習至略有所成,向爸爸分享喜悅時,爸爸仍然責怪他彈得「㪐㪐㩿㩿」,對斷斷續續的表現感到相當不滿,甚至因此而更換跟有傑關係相當好的鋼琴導師,成為孩子走向不歸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親子間的日常互動,其實是雙方的「心靈橋樑」。平日當孩子跟我們分享着他們的歡樂、成就或困難時,父母如何回應相當關鍵,因為看似簡單的互動,其實牽動着親子關係的深度和品質。當孩子跟家長分享開心正面的事情時,家長以「主動助興式」(active-constructive responding)的方式回應,能夠有效地提升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透過營造一個積極、支持的家庭環境,使孩子感到自在,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協助父母更有效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尊重和理解。 家長可以參考以下的步驟,實踐主動助興式溝通: 一、反映心思:家長以自己的言語反映孩子的說話,以及當中的情感與思想,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不單止在聆聽自己的說話,同時在理解並接納他們的內心世界。例如,當孩子開心地分享一天在圖書館的經歷時,父母可以不僅聽到孩子的話語,還進一步表現出對孩子喜悅的理解:「是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圖書館,你看見有這麼多的圖書,很開心吧!你揀選了自己想借的圖書嗎?」 二、共享歡樂:孩子在遊戲時盡情投入,遊戲後回味時仍然開心歡笑,家長不妨以歡顏和笑容來展現出快樂的心情,並表達對孩子的共鳴:「媽媽看到你玩得這麼開心,我也很開心!」家長透過聲音、身體接觸、歡笑來表現出自己也受到孩子的歡欣所感染,共同感受幸福時刻,進一步成為促進親子連結的力量。 三、投入情境:家長可以更進一步將自己「融入」孩子的情境中,共同建構幸福的情景,加深親子連結。例如在《年》中,有傑跟毛公仔「傾偈」時,家長也可以跟孩子一同「聲演」一番,加入孩子的故事,成為孩子故事中的其中一員,例如媽媽(扮演老婆婆)說:「小朋友,你好乖乖,煮早餐給我和小河馬(毛公仔)食,好好味,我估你媽媽好用心教你煮,你又認真學,真替你開心!」 「主動助興式」溝通能夠令親子之間的互動更為豐富和深入,同時也為孩子建立了一個「高品質、強連結」的情感環境,使孩子的身心更健康強韌。 (圖:黃清渝) 文: 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五)

電影《年少日記》中的主角父母,非常滿意弟弟的學術表現和音樂造詣,常常稱讚他,又不時送玩具、給予更多零用錢等去獎賞他,但對哥哥則鮮見讚賞。筆者相信,絕大部分家長均非常愛惜孩子,但未必懂得如何表現出那份愛。同時,不同的孩子亦可能對不同的關愛方式,有不同的接受程度。 專門研究人際關係的Gary Chapman博士,曾提出「5種愛的語言」的概念,亦有效地應用在親子關係上。透過理解並運用這些語言,家長能夠更有效地滿足子女的情感需求,建立積極的親子連結。「5種愛的語言」分別為: 1.肯定語言(Words of Affirmation) 「爸爸欣賞你願意花時間去用心練習,彈好樂曲。」、「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留意到媽媽口渴。」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家長使用正面的言辭來表達讚美和鼓勵,至關重要,不僅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也增進他們的自尊心。同時,積極的口頭溝通,表達愛意、尊重和支持,將進一步強化親子之間的連結。 2.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媽媽陪你一同練琴。」家長給予孩子專注的陪伴,參與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是建立深厚連結的有效途徑。父母不妨每周設定家庭時間,安排一些共同活動,不僅能促進家人之間的親密感,也能強化家庭的整體凝聚力。 3.施贈禮物(Giving Gifts) 「爸爸知道你想寫日記,送你一本日記簿。」家長毋須送孩子什麼昂貴的禮物,只需要小小的驚喜或手工製作的禮物,都能表達愛的心意。同樣地,家長尊重並珍惜孩子送上的禮物,也是一種對孩子愛的回應,有助於構建正面的親子互動。 4.服務行動(Acts of Service) 「跟媽媽一起煮早餐,好嗎?」、「爸爸幫你的單車安裝好射燈了。」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家務,表現出關心和支持;同時當孩子需要協助的時候,提供實際的支持和指導,能夠強化親子之間的合作和理解。 5.身體接觸(Physical Touch) 倒數新一年來臨,一家人互相擁抱!家長抱抱孩子,以身體接觸表達愛意,傳達溫暖和安全感。即使是小小的身體觸碰,拍肩膀、握手等,一家人就已經傳達親子之間的深厚情感。 每名孩子的「愛的語言」可能各異,家長透過細緻觀察和理解,有助找到適當的方式表達愛和支持,建立一個充滿愛與理解的正面親子關係。親子平日有「高品質、強連結」的關係,即使間中面對矛盾、挫折甚至衝突,孩子也不會輕易倒下。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四)

電影《年少日記》中,已經長大了的鄭sir(盧鎮業飾)從哥哥鄭有傑(黃梓樂飾)的兒時日記中,回顧與哥哥之間的感情與生活點滴,憶起包括自己在內,全家均「從來無把哥哥當成『一家人』」;甚至在哥哥的「最後一夜」,自己也沒有好好回應哥哥的深情擁抱,後悔得悲慟不已。有說「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美國哈佛大學發展中兒童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強調是「高品質、強連結」的親子關係,可算是「避風港」的支柱,促進孩子身心及精神健康發展的關鍵。 有效溝通 合力解難 有效溝通是保持「高品質、強連結」親子關係的核心。一個開放的溝通環境,能讓一家人清晰而自由地表達意見、分享感受,而孩子不用擔心受到批評或懲罰,有助減少誤解。家長積極聆聽、理解孩子的觀點,並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回應,建立更健康的親子關係。在《年》中,有傑關心媽媽口渴,拿好「a cup of water」(一杯水),卻給爸爸責備「唔識英文就唔好講」(準確文法為a glass of water)。在如此家庭中成長,大概只會培養出「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的孩子,日常只會「少說為妙」,更遑論分享自己的感受。 共同參與和解難也是「高品質、強連結」親子關係的體現。家長和子女共同參與家庭活動、學校事務及其他重要事件,加深親子之間的共同正面經驗。當孩子面對困難或問題時,家長將問題視為共同的挑戰,與子女一同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助促進親子的關係與感情,更能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如果《年》中的有傑在考試不及格後,得到家人適切的關心,通過開放對話了解其需要(跟不上艱深課程、連夜失眠等)及調節期望(不堅持即使連番留級,仍繼續留讀名校),而不是繼續加壓、「藤條燜豬肉」的話,就更能讓有傑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家」的一分子。得到家人的支持與理解,相信他能更有韌度,在困難中努力、成長。 支持關愛 給予鼓勵 支持和關愛在「高品質、強連結」親子關係中相當重要。家長積極支持孩子,讓孩子感到愛、安心和接納。同時,父母關心孩子的想法與好惡,並在需要時給予鼓勵,從而建立穩固的親子關係。可惜在《年》中,爸爸只關注表現與水平,把有傑未能完整彈奏一首樂曲歸咎於導師的能力不足,因此在沒有諮詢孩子的意願下,將與孩子有深厚師生關係的鋼琴老師Miss Chan辭退,換上嚴苛的名師,就成了把孩子壓倒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孩子走上了不歸路。 新年新希望,筆者也希望在新年時為讀者帶來清新的角度,在下一篇分享5種親子語言,以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連結。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三)

電影《年少日記》中,體貼的鄭有傑小朋友(黃梓樂飾)在弟弟的鋼琴演奏會後,留意到媽媽口渴,於是拿「a cup of water」(一杯水)給媽媽,結果給爸爸責備他「唔識英文就唔好講」,因為準確的英文文法應為「a glass of water」。顯然爸爸重視孩子硬技巧(hard skills)的表現,例如英文出色、學業表現佳、音樂造詣高等,卻完全輕視軟技巧(soft skills),例如情緒社交、自我調節、關懷別人、解難決策等,才是孩子有效抗壓的核心技能,能有效賦予孩子在面對壓力和困難時的韌度。 情緒社交能力舉足輕重 情緒社交能力在孩子的成長舉足輕重。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對自己和他人情感的敏感度,幫助他們建立正面、積極的情緒表達方式。透過家庭活動、共同遊戲及同儕互動,孩子能夠學習分享、合作,並體會到互動關係中的情感變化。這不僅有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夠提升他們在面對困難時的應變能力,建立韌性。 自我調節能力同樣是培養孩子韌性的重要一環。學習如何管理壓力和焦慮,是孩子在面對逆境時不可或缺的技能。家長可以透過與孩子一同設定目標、制訂計劃,教導他們如何有效地分配時間和資源,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過程中,孩子建立出迎難而上的勇氣,並建立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使其更有能力在挫折面前迅速調整,堅持不懈。 解難與決策能力也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培養的關鍵核心技能。通過不同的思維訓練和角色扮演活動,可以培養孩子明辨慎思、解決困難的能力。家長在此可擔任啟發者的角色,鼓勵孩子提出問題、思考解決方案,並在實踐中體會到失敗和成功的過程。這樣的培養方式有助孩子建立積極進取的態度,使其面對未知的挑戰時,能夠冷靜分析,果斷做出正確的決定。 良好執行功能增強適應力 此外,「執行功能」也是促進孩子正面身心成長的重要能力。「執行功能」涵蓋了忍耐等待、計劃組織、工作記憶、靈活處事等方面,一個擁有良好執行功能的孩子,更能夠有效地處理複雜的任務,有足夠的適應力和韌性去靈活應對各種壓力情景。透過培養孩子的執行功能,家長協助孩子建立更為堅固的認知基礎,進一步提升他們在壓力中抗衡及成長。 培養孩子的核心技能是一個全方位的工程,家長宜耐心引導,悉心教養。透過情緒社交能力、自我調節能力、解難與決策能力、執行功能的培養,孩子將能夠更積極地迎接挑戰,培養出有效抗壓的韌性,並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裝備孩子 強韌抗壓(二)

香港電影《年少日記》中的鄭有傑小朋友(黃梓樂飾),在成長中飽受多方面的壓力,不論在學業、家庭、同儕社交,以至課外活動方面均不如父親心意,更出現失眠的身體狀况,但當他主動提出求助時卻被媽媽決絕否定。美國哈佛大學發展中兒童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的建議,要守護兒童的心理健康,促進成長中的學童有更正面的發展成果,為孩子「減外壓」實在非常重要。 尊重孩子學習節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有自己的「起步點」,用心指導,努力投入,自當有合理的進步。要為孩子「減外壓」,家長首先要讓足夠的時間適應新知識,不要過於着急,避免急功近利的壓力。指導者(家長、老師或教練)宜提供彈性,讓孩子有空間思考和按照自己的學習風格和節奏學習。 合理安排學業 減少競爭壓力 在學業方面,家長和教師可以透過合理安排學業任務,確保孩子的學習壓力和功課量安排合理。避免給予過度的課業壓力、長時間的功課、額外的課後練習等,相反宜根據明確的學習目標,並按孩子的進度調整難度。當孩子遇上困難時,鼓勵他們向家長和教師尋求幫助,提供額外的教學資源或輔導。而更進一步的是透過合作學習,讓孩子在過程中與同儕互相支持,從而學習如何與他人有效共事,學會合作、分享和協調。這些均有助於減緩同儕競爭所帶來的強烈負面感覺,同時建立學童之間的良好關係,減輕社交壓力。 足夠休息「充電」 多元活動助減壓 我們不能夠否定,孩子學習與成人工作一樣,少不免令人疲憊。家長要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將所有時間都用於學業和課外活動,同時留意孩子的身體徵狀如失眠、食慾不振等,以維持身心健康。鼓勵孩子參與放鬆和愉悅的活動,包括藝術、音樂、體育等遊戲,讓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投入和享受,目的在減輕學科學習或其他外壓所帶來的整體焦慮感。 不盲目比較 抱持合理期望 《年少日記》中有傑的父親,期望他有弟弟相同的表現,強迫他苦練彈奏艱深的樂曲,後來更強硬更換孩子喜歡的鋼琴老師,最後即使有傑成功(勉強地)完整地彈奏,仍不為父親欣賞。「人比人,比死人」,學習應為求進步,而非僅着重個體競爭。家長可不要成為孩子的無謂壓力源頭,相反應該合理設定個人期望,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成就給予正面的回饋,而非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或別人的進度去「複製」,以避免過度的期望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否則,孩子即使能夠「贏在起跑線」,最後也只會「輸在終點前」,更不希望發展成《年少日記》中,在人生跑道中半途消失的有傑……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