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一天,我在學校跟同事開會,突然聽到對面班房砰砰嘭嘭的,我忙跑過去看個究竟,赫然發現課室枱椅東歪西倒,房間內六七個學生全都盯着站在黑板前那個體型細小的男生——他將書枱高舉頭上,像是快要將枱拋向同學那樣。我不是教師出身,未見過類似情景,第一個反應就是跑過去抱着男生,叫他快把桌子放下,孩子身子繃得緊緊,帶着憤怒顫抖着,完全未有想放下的意圖,我只管繼續抱住他,不斷輕聲叫他放下來。1分鐘?2分鐘?我也不知過了多久,孩子身體軟化了一點,我才鬆了口氣,幫他把桌子放下。我想他這樣憤怒一定是有什麼事發生了,我帶他出去了解及冷靜一下,由於原來負責課後活動的導師沒有出現,我就着孩子自己玩桌上遊戲,等我回來再說。 我帶男生走到走廊盡頭一個安靜的空間坐下,問他剛才發生什麼事情,他沒說太多,但我卻看到一個臉有悔意的孩子,幾分鐘的過程,我找不到事情原委,也沒有告誡他什麼,只表示看到他的憤怒,說我見他那樣做,害怕他或其他同學會受傷。我見他平靜多了,就問:「你想入去跟同學道歉嗎?」他搖頭,我再問:「那你想我代你向同學道歉嗎?」出乎意料,他立即輕輕點頭。 我們回到課室,男生站在我旁,我向同學們說:「××同學好想為剛才發生的事向大家道歉,希望大家能夠接受他。」然後說了些帶點教訓式,大家要支持大家的話,我就回去開會了。約15分鐘後,我過去看看狀况,竟發現男生跟其他同學一起玩桌遊,還有說有笑,剛才的「六國大封相」好像完全沒有發生過一樣。 我又記得另一場景,一個有自閉症,說話不靈光的小二男生,在視藝堂上突然很憤怒,我帶他到對面班房冷靜一下,一路上他的拳頭握得青筋也現了,為何孩子可以這般憤怒?沒有任何輔導專業訓練的我,只是與他一起坐着,我給他紙和筆,叫他將感受畫下來,怎樣畫都可以,然後他使勁地畫了很多個圈,再亂畫一通,約3分鐘吧,我什麼也沒說,只觀察着,但見他的怒氣在臉上消退,並停止了畫線。我帶他回課室時,他已能笑着再融入課堂。 這些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但在特殊學生多的學校中相信屢見不鮮。我作為教育大同的負責人,當年走入學校引入「感.創.做」LBD項目時,懷着的就是善養的信念——用最大同感心幫助孩子成長。課堂上出現狀况觸發孩子的情緒,教師要兼顧其他學生的學習,未必有空間去處理。人手支援確是學校的重要課題,但能否帶着同感心對待孩子,讓他們能與人相處,調節自己情緒重返學習,又是另一個重要課題。 做一個有同感心的人 回想我們推廣善養的工作,由翻譯Robin Grille 的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 成《善養小童成大同》開始,直至最近與他合製專門給家長的善養網上課程,我自己是百分百受惠者,邊做邊學實踐同感心,不帶批判地聆聽,同時也惠及身邊的人。雖不是萬試萬靈,亦沒可能次次做到,但每當做到時,不論在家在校在工作,效果都是絕佳的。Robin在網課中這樣說:We don't need to be an expert, just need to be an empath.(我們不用做專家,只須做個有同感心的人。)事實上,任何人,我和你,只要經常練習,都可成為下一代的同感心農夫。 我們一直以來的工作——與家長教師同行,尊重孩子不同需要,為他們選擇最適切的教育,其基礎都離不開同感心。趁着教育大同10周年,我們本月起會推出全新節目《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從回憶不被同感的童年經歷開始,與嘉賓一起探索今天可如何以同感心成就孩子成長,敬請留意我們的面書專頁!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及總幹事)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同感心屏障

一天晚上當我和丈夫在傾談時,6歲的細佬不斷過來打斷我和丈夫的對話。我感到十分煩躁,於是對家人宣布:「我現在很煩亂,因為有很多人同時在跟我說話!」全家馬上鴉雀無聲,我則入房冷靜一下。但這時細佬又過來,戰戰兢兢地叫我陪他刷牙。我情緒還未平復,等了一會我才板着臉說:「去刷牙吧。」怎料一進到洗手間,細佬便大哭起來。 我內心即時有把聲音說:「怎麼了?我已經辛苦忍耐不發火!他還哭什麼?!」我問細佬:「你為什麼要哭?」細佬回答:「我不想說。嗚嗚……」我內心一把聲音說:「他現在很難過,需要安撫。」但另一把聲音卻說:「他不想說?他竟敢拒絕溝通!我就要他好看!」 最終,我內心的「同感心屏障」就像新世紀福音戰士的A.T. Field般全開,確保我的同感心一滴都不會流出去!我不再忍耐,完全不理後果地罵:「我剛剛都還沒罵你,你哭什麼?哭啦!你儘管哭吧!媽媽很壞,是不是? 」我還扮他哭來嘲諷他:「嗚嗚嗚,很可憐啊,為何我會有個這麼差勁的媽媽?」 這時神隊友爸爸出場了,他抱走細佬安撫,讓我有空間沉澱。 好,讓我們來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同感心屏障」出現了。同感心屏障,是一些會讓對方感到不被理解的說話和行為,往往流露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即時反應之中,不知不覺間滲透在我們與人的互動之中。 我一開始入房冷靜,是「忽略」;然後我叫細佬去刷牙是「分散注意」;我問細佬為何要哭是「判斷」和「縮小問題」,因為我認為他未至於要哭;之後的大罵是「責怪」;最後扮他哭是「嘲諷」。 而同時,我也有對於自己的同感心屏障,我怪責自己沉不住氣,傷害了細佬。我用靜觀陪伴自己的憤怒,過了一會,內心一把聲音說:「如果你能看見我的創傷,便會明白我為何會這樣做。」我傷害細佬的行為被同感了,我流着淚,想起我小時候哭時,大人就是會如此責罵、羞辱和冷待我,所以當細佬哭或不願回答時,我便會被觸發。而當我能心痛我的童年時,我也心痛細佬剛剛的遭遇,於是自然地想要安撫細佬了。 之前因為有同感心屏障,所以我沒留意到細佬的真正需要。原來細佬是有點不舒服,所以想我快點哄他入睡。我跟細佬道歉,解釋剛剛媽媽被觸發了,細佬沒做錯事,媽媽很愛他,問他剛剛是否很害怕,再安撫他入睡。 「你現在需要一些空間嗎?」 還有其他類型的同感心屏障嗎?有的!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屏障是「正向化」。 例如在孩子遇挫折難過時,說:「不要緊!下次再努力!」或在孩子憂心時說:「不用擔心,還有很多方法的!」、「一切都是最美的安排!」等。如果這些鼓勵的說話是想要改變孩子的感受,讓他們馬上變得積極或釋懷,便有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感受不被明白,或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感受是不應該或不需要的,繼而壓抑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先陪伴孩子的情緒,例如說:「我感到你很難過,我在這兒陪着你好嗎?」然後耐心陪伴和聆聽;又或者說:「你現在需要一些空間嗎?請告訴我可以如何支持你。」當情緒流過後,孩子通常會自然振作起來。 也請緊記,同感心屏障並不代表我們做錯了或不夠好,那只代表我們以前也曾被這樣對待。這時候,我們又可以抱抱我們的內在小孩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高敏女兒上學的難關

自從女兒上了小學,就問題天天都多。 她是高敏感兒童,需要確保新環境安全才會安心。同時,她對於他人的情感及語氣表達非常敏銳,對於自己是否被接納的感受尤其在意。雖然她只懂以「惡」一字來形容令她不舒服的相處,但經我一段時間的觀察,才發現她口中的「惡」,是指對方處事缺乏彈性、態度不尊重、沒有商量餘地,簡單來說就是性格比較操控和不理別人感受。反之,有些老師即使表現生氣的樣子,但只要願意聆聽學生,女兒就不會害怕,甚至很喜歡這些老師。 我也是高敏一族,很明白女兒在校的困難;同時也因為我高敏,加上過往在校的創傷經歷,使我一方面很想替女兒爭取更符合善養精神的方式,從而協調女兒在學校的生活,一方面自己內心也有很多恐懼和掙扎。 我自小就是一個典型乖學生,一直循規蹈矩,做夢也不曾想過向學校爭取我的需要。因此要為女兒爭取,經常未打先輸,內在聲音總是向我潑冷水:「學校不會允許」、「老師會覺得你是麻煩家長」、「就你這麼多要求」、「不要做突出的事」。 主動爭取 捍衛孩子需要 幸好,我一直讓自己接觸各種自我療癒的資源,願意陪伴自己,身邊又有一班善養媽媽支持,每次女兒需要幫忙,而我又感到掙扎時,我就聆聽這些聲音,讓我更清晰自己和女兒的需要,更堅定自己想要的教育,才有力量去和學校溝通。 對於女兒剛入學時面對的分離困難,學校慣常做法都是不讓媽媽陪伴,讓學生自行進入學校。但我很清楚女兒需要我陪伴,直至她在校內遇到一個讓她感到安全的人。於是,我主動向學校反映,慶幸學校社工同意讓我在場陪伴,等到女兒和社工建立了關係後,我才漸漸退場。後來面對功課問題,經溝通後學校也同意調適。 怎料,再來是老師罵人。女兒一開始不是被罵的那個學生,仍能堅持上學,後來她也被罵了,就害怕到不肯再上學。於是,我開始替她請假,再和學校商量怎樣幫助她和老師重建關係。然而,在請假這件事上,我感到很有壓力,總覺得自己在做不應該的事。 有一次和學校社工談起這事,我終於說出自己的感覺。原來我一直有一個委屈的部分,在替女兒努力爭取的期間,我覺得周圍的人都不明白我的選擇,明明可以自由選擇的事,卻總要跟旁人交代和解釋,有種身不由己的感覺。我坦誠表達後,社工的回覆讓我驚訝又感動:「媽媽,我們都想孩子快樂,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只要為孩子好,我們會盡量幫忙的。」 社工的話讓我很感動,回想一直以來學校都很開放聆聽和配合,然而我內心的不安和不信任,仍然讓我無法坦誠提出自己的想法。社工這番話讓我明白我有選擇,當我無懼說出自己的需要和求助,我就能看到更多可能。 之後,女兒雖然不願入課室,但在社工陪伴下仍願意進入學校。於是我再向社工表達意見,請學校安排一間房間給我,讓上課的女兒有需要時可以隨時找到我。這是我一直想問但不敢提出,本來覺得這要求一定會被拒絕,怎料社工一口答應,還問我為什麼不早點說呢。 作為家長,其實我有權選擇任何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如果連我都不敢表明和捍衛孩子的需要,又靠誰來為孩子爭取呢?事實上,願意尊重孩子、給予選擇空間的學校仍是有的。當愈多家長選擇這些學校,學校又願意提出更多元化的方法幫助學生,教育孩子的路上才有愈多選擇出現。 文:鄭希婷(善養學習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怕孩子上學遲到的背後

細佬讀K2時,每天早上都由我帶他上學。然而,孩子上學總是拖拉,加上他每天都嚷着「不想上學」,使我每天都進入緊急狀態,經常大叫大吼地罵細佬,所以,很多時候細佬都是哭着上學的。我開始覺察到自己在面對這些「快趕不及了」的情况時,格外暴躁,就算把細佬罵哭了,仍是停不下來;有時候,在路上仍一直罵,即使我腦內意識到這樣不好,卻停不下來。 回想起細佬在讀K1時,我也是每天帶着他趕上學,但那時的我卻沒有這麼暴怒。我又回想起家姐在K2時,我帶她上學也幾乎是每天狂罵她的。 到底K2有什麼特別呢? 我想起Robin Grille在教內在小孩療癒的時候說,孩子很容易觸發我們的身體記憶(內隱記憶),孩子多少歲,就會觸發我們多少歲時的記憶,所以養育孩子簡直就是在把自己的童年重活一遍。 讀K2時的孩子是4歲,我4歲時發生過什麼呢? 我對7歲前的記憶都很模糊,只記得幾件事,而其中一件,就是4歲時發生的。 那一天,媽媽來幼稚園接我放學,路過樓下公園時,我嚷着要玩一會兒搖搖馬。還記得那是一隻塘鵝形的搖搖馬,白色的身軀,黃色的大嘴巴,我特別喜歡。玩了一會後,我們便回家去,打開家門後,妹妹走過來,媽媽問妹妹爸爸在哪兒,然後妹妹指了指露台(舊式公屋有露台)。我赫然看見爸爸吊了在露台的晾衣杆上,媽媽被嚇得大驚,馬上把爸爸解下來,驚叫着:「你別嚇我啊!」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爸爸,也是我對爸爸的僅餘兩個記憶中的其中一個。 後來,在一次原生家庭工作坊內,我向輔導員談起這件事,我說:「如果我當時不是要玩搖搖馬,可能他便有救了。」輔導員說:「你並沒有錯啊。」我一聽到這句話,馬上哭得很厲害。這麼多年,從沒有人怪過我,雖然理智上我知道不是我的錯,但我心底裏一直覺得是自己令爸爸來不及被救的。 重新經歷喪父之痛 療癒內在創傷 幼稚園、4歲、「來不及」的感覺。難怪兩姊弟K2趕上學時會這麼觸發到我。 在我的心靈導師阿賢協助下,我開展了內在小孩療癒的旅程。 一直以來,爸爸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陌生人,我不記得任何跟他互動的片段,也從來沒有為他的離去而傷心。但在這次梳理的過程中,有很多情緒都出現了,包括自責、憤恨、惋惜、不甘、無力、悲傷。 最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原來我不想他死去。一個我幾乎毫無記憶的人,原來——我不想失去他。過程中我哭得很厲害,重新經歷遲來了30多年的喪父之痛。 之後,當我再帶細佬上學時,情緒變得平穩多了,沒有再為遲到而暴怒或吼叫,在心內我會跟自己說:「沒事,遲到是死不了的。」 原來,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緒,也可能藏着一個很大的創傷。透過這次教養衝突,孩子讓我發現了這個被遺忘的創傷,讓我有機會療癒、成長和轉化。在我對爸爸的真實感覺呈現出來後,當我再面對同一樣的處境時,心境已經大有不同了。 內在小孩療癒對我幫助很大,讓我愈來愈了解自己。當我們愈梳理好自己的創傷,就愈會發現教養及人際關係自然地變得更和諧、親密和自在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教育就是栽種的藝術

去年在偶然的機遇下,發現吃剩的日本蜜瓜種子發芽,靈機一觸,上網找一些家居種植蜜瓜的資料,試試在花槽播種,買有機泥土和肥料栽種。在恆常的修剪和護理下,想不到幾個月後竟然長出比蘋果還大的自家種植蜜瓜果子(見下圖),這種「自食其果」的喜悅實在難以言喻。 (作者提供) 今年想再接再厲,以為自己有過一次成功經驗就變成種植達人了,懷着興奮的心情,由培植幼苗開始都是似模似樣的,怎知今次的植物就是沒法長大,不久更出現爛葉,最後全軍覆沒,失敗收場。 「為何上次成功,今次失敗?」、「我今年所做的與去年都一樣,為何結果不一樣?」、「是否種子的品種出現了問題?」我正在埋怨着之際,太太說了一句:「不是每一次栽種都會有收成的。」 我帶着智者的忠告,將埋怨化成反思,檢視自己有什麼步驟出了錯,期待下次再出發。 企圖倒模 教學失效起點 忽然靈光一閃,這豈不也是每一個推動經驗學習法(Learning by Doing,LBD)教師的寫照嗎?每年大家都懷着興奮的心情,在課室播下LBD的種子,為學生設計不同學習體驗,悉心的栽種,以循循善誘作肥料,以每天的愛心作陽光和水分,讓學生能活潑地學習,結出成長的果子。看着學生的照片和學習紀錄冊的回饋,也是難以言喻的。 但當教師累積了一定經驗後,很容易以為只要我跟着以往做法,就能得到相同結果,這也是一個教學失效的起點。因為我們忘記了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忘記了我們是栽種的園丁,不是倒模的工人;我們栽種的是花園,不是確保產出穩定的工廠。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很容易對自己身分出現迷失,緊記自己是園丁的身分是反思的第一步。 反思的第二步就是從園丁種植中找到對教學的啟示﹕ 1. 教師的預備工夫就是好的土壤 正式種植前,園丁要先做除草、鬆土等工作;這好比教學上的備課,如何建立友善的課堂氛圍?什麼做法可以更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有哪些工具可以便利學生回應?如何加強學生與教師互動,一起建構學習?怎樣的分組可以協助學生之間的討論。此謂課堂的土壤。 2. 四元素就是均衡的養分 園丁要明白不同植物對養分的不同要求,適時和適量地加注;這好比LBD課程的四元素,要均衡和恆常地在課堂中實踐。課堂的學習活動是否與生活相關(authenticity)? 學生是否有足夠的機會表達和選擇(voice and choice),實踐自主學習?課堂活動的探究(inquiry)是否足夠?課堂設計在幫助學生投入(engagement)方面有多大的效能? 教師藉着檢視和實踐四元素,回應學生的需要,讓不同需要的學生可以各取所需,一同成長。此謂教學的養分。 3. 教學的溫度就是無價的陽光 無論園丁多努力,令植物成長最重要的卻是來自免費的陽光;園丁是不能控制陽光的,但教師的教學熱誠卻可以發揮太陽的功能,潛移默化地給予學生成長的能量;雖然LBD將很大的學習權交還給學生,但教師教學的情感在激活學生的學習態度上尤其重要。此謂教學的溫度。 教師要緊記自己是「栽花人」,有責任清除任何阻礙成長的雜質,並加入所有成長需要的養分,以無比的教學熱誠加持,才能讓學生茁壯成長,合起來學生們可以成為不爭妍鬥麗,卻互相輝映的一個美麗花園。 文:杜一選(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自閉 心不閉

電話裏傳來國傑(化名) 的聲音,他從美國打電話來,告訴我他讀碩士的近况。這個孩子終於長大了。還記得他讀中學時讓媽媽和我多擔心。 國傑小時候便被診斷患有「高功能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症」。那些年,他做事衝動,不懂人情世故,從中一開始便常常惹禍。例如當老師們英文發音不準,或是說錯什麼,他會從座位上大叫矯正錯處,讓老師尷尬不已——很多高功能自閉症學生非常講求準確,當聽到不準確或錯誤的說法會很不舒服,所以會選擇矯正別人。 他也由於不懂得社交的潛規則,經常受同學排擠。多年來他一直渴望交朋友,也一直努力。我們大約每兩星期見面一次,我知道他要從基本的溝通技巧學起——交談時要保持什麼距離?用手拍別人的時候,可以拍在什麼地方?用多大力度?我相信他現在還記得當年我傳授的「一指神功」和「二指神功」。 從示範到角色扮演,我希望讓他設身處地明白別人的感受。和別人交談,如何變得像打乒乓球那樣有來有往。我也不記得坐在辦公室裏陪伴他經歷了多少次操練,也聆聽了他多少次失望和沮喪的經歷。午飯時看見他總是一個人在偌大的校園裏茫茫然踱步,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難受。 慢慢地,經過無數挫敗、無數嘗試,他開始和低年級同學熟絡起來,終於、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朋友。午飯的時候他不再孤單一個,假日的時候更會邀請同學到他家裏打機。 「我見到我的同類!」 有一天,他走進我的房間跟我說:「Miss Chan,我見到我的同類!」 「你怎麼知道?」「他像從前的我,常常長篇大論,只顧發表自己的意見,又不懂得如何開展對話,同學都不喜歡他。 Miss Chan你可不可以見他,幫幫他?」 「他是你的同班同學?」「他是低年級的同學,不認識我,我只是在午飯時間常常在飯堂見到他。我知道他好像沒有人幫忙。」 聽到他這樣說,我心裏非常感動,他真的長大了。他來找我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一個不相識的同學。他明白有相同症狀的同學在社交上的盲點,他明白這個低年級同學的處境和感受。 他接着說:「我不敢幫他說話,你也知道這些年我好不容易才交到一些朋友,我怕幫他會受牽連,我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只好找你。」 我明白,我怎會不明白!這麼多年,因為他和別人的「不一樣」,吃了很多的苦。於是我二話不說就隨便編個藉口見那個同學,如他所說,像他一樣,是個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學生,是一個沒有接受過任何診斷和治療的學生。 在往後的日子,當國傑在校園裏發現同類,他依然會來找我,竟也讓我多了一份給更多人明白「高功能自閉症」孩子的使命感。我由衷感謝他的信任。 當我們用心聆聽孩子的說話,他們會覺得受重視和接納,相信自己有價值。當孩子對自己有了信心,便不會輕言放棄,有勇氣面對挑戰,迎向世界。同時,他也從我們身上學懂如何帶着同感心去覺察他人的感受,以行動關顧他人的需要。 「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難嗎?不難 ——由我們接納和我們不一樣的孩子開始。 文:陳嘉詠(教育大同董事,註冊臨牀心理學家,特別關注童年經歷情感創傷人士及高功能自閉症患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5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內在小孩長大了

聖誕的時候,我收到上天一份大禮。 我罕有地與丈夫帶着兒子回父親家鄉過聖誕,同行的還有我的父母。想到要帶着兒子與父母緊密相處幾天,未出發已焦慮一番,深怕自己內心的地雷被觸及,引發大爆炸導致死傷慘重。 地雷的確被踩中了,但可幸我沒有失控,反而因此看到一些以前沒有想過的觀點,讓我進一步撫平童年創傷。 三代共處 祖孫交流喚醒童年回憶 我兒子快兩歲了,正處於凡事說「不要」的年紀。生活上的大小事,除了「玩車車」,他幾乎清一色說不要。我秉持着善養精神,九成時間我都讓他自己「話事」,因為我知道這個階段的幼兒就是透過「唱反調」認知自己與父母是不一樣的個體,由此學習獨立,表達主見,獲得自信心。只要不危及性命、不影響別人,我都讓他作主。在這趟旅程中,我每隔一會兒就會聽到父母對我兒子說:「著衫啦,凍呀」、「食飯啦,肚餓喇」、「唔好跑啦,會跌親呀」。當他不肯就範,他們便轉向威迫利誘:「乖啦,你乖乖哋聽話啦」、「你唔食飯就無得落地玩」。我兒子繼續堅持己見,加上我又放手讓他自己決定,我父母只好作罷,但過了一會又忍不住循循善誘。 兒時說「不」被拒 獨立意識減 我理智上完全理解他們的好意,不想孩子捱冷捱餓捱痛是人之常情,身為母親我也是如此。事實上,這一年來我也說過那些苦口婆心的話語,只是透過不斷學習與實踐,我現在深切明白到兒子並不需要我的「苦心」,才真正開始放手。另一方面,當我聽到父母的說話,喉嚨就覺得很乾,心裏有一股熊熊烈火燃燒着。後來我靜下來感受,我感覺到那是兩歲時的我的內心怒火,她歇斯底里地向父母吶喊:「我要自己話事!我跟你們是不一樣的!不要用你們的想法和感受來束縛我!」她是如此渴望自由,多麼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啊!我看到自己從小到大都要花很多力氣去掙脫父母的控制,卻總是被他們的想法和情緒牽動。我忽然明白,也許我在兒子這般大的時候,說「不要」時曾被大人們打壓,變得只懂聽從父母的指令,因此可能並沒有真正認知到自己是獨立個體。也許我在潛意識中仍然認為自己與父母是一體的,於是常把父母的想法與感受當成是自己的,甚至覺得理應如此。坊間有句玩笑:「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我的感覺卻是「媽媽覺得我冷,所以我也應該覺得冷」。不知道我父母小時候是否也沒有機會說「不要」?所以他們也沒有真正意識到我們是不一樣的個體,更遑論尊重孩子的意願了。 我一直知道自己需要自由和個人空間,卻沒想到居然是源自兩歲時的經驗。雖然我沒有當時的記憶,但我的身體和情緒都記得。有了這層覺察,我頓感輕鬆不少,因為我不再停留在兩歲的狀態,也不必再花力氣與父母拉扯,證明我不是他們的附屬品。現在我可以大方承認我們血脈相連,卻是不一樣的人。當我能認清並尊重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更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要,願意包容父母的不一樣,與他們溝通的態度就柔和多了。 我的內在小孩終於擺脫幼兒階段,長大了。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文:王廷怡(全職母親。每天努力做善養實驗,從中陪伴孩子成長,同時療癒自己)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1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探索LBD 向台北小學取經

教育大同早前舉辦了台灣交流團,目的是讓參與的教育同工透過參觀3間台北實驗小學,探索發展LBD(learning by doing)的可能,達至「從心體驗,共學啟航」。 「台北市小實光實驗教育機構(小學部)」(簡稱小實光)、「台北市大安區和平實驗國民小學」(和平實小)與「台北市指南實驗國民小學」(指南實小)均位於台北,其中小實光屬私校,而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和平實小,以及受大自然包圍的指南實小則為官校。由於學生背景、家長期望、獲得的資源等都不同,在推行LBD都各具特色。 官方推動實驗教育 台灣實驗學校能「名正言順」存在,是基於台灣教育部「為鼓勵教育創新,實施學校形態實驗教育,以保障人民學習及受教育權利,增加人民選擇教育方式與內容之機會,促進教育多元化發展」,於2014年教育部制訂「實驗教育三法」,「以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之精神」,不同性質的實驗學校獲官方認可及支持由上而下推動LBD課程。 儘管香港教育政策有別於台灣,但早於10多年前校本課程已盛行於小學,甚至有學校放棄教科書而自編教材,可見創新教學的發展空間。若真誠地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被「看見」,學校願意按學生需要,以合適的步伐「雙向行車」,包括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並行;甚至學校互相交流「多線行車」推動LBD,應該還是可行的。 上課准自由走動 混齡課程學自主 小實光是私立教育機構,而和平實小作為實驗國小的始祖,沒太多傳統包袱,以主題式跨科課程實踐LBD,簡直是海闊天空任創新;指南實小則因應社會變遷尋求轉危為機,於是善用校本特色,設計大自然學習主題,同時平衡語文數理的學習,於早上課堂以分級分科模式上課,下午則作混齡跨科主題教學。 無論是教學環境,或分組安排等,3校均是為了協助學生多元成長,如和平實小同一課室兩班五年級分別上中文及數學堂,而沒影響彼此專注學習;小實光學生上課時坐姿自由,甚至獲准在課室自由行走,學生仍能把教師的話「聽入耳」;指南實小的混齡課程把全校學生分為「八大家族」,觀課那天就是由學長按能力為「家族後輩」安排當天的「闖關任務」,以增進「家人」感情。無論是學長製作或後輩參與,都是自我挑戰的學習。就觀察所見,活動期間,學長會即時檢討及自主解難,長幼之間亦彼此學習、相處融洽。 至於評估方面,以多元化質性評估為主,包括:觀察學習表現、學生口頭匯報與文字紀錄、過程中的嘗試與修訂紀錄等;教師常伴學生按情况給予支援,最後亦以文字回饋,讓不同潛質的學生都能被理解,跟隨自己的步伐及選擇學習,減低與人比較競爭意識。 如何推行LBD的彈性很大,最關鍵的還是教師的特質。誠如在分享中有台灣校長提出:「教師本身是一位享受學習的人嗎?他們能放手讓天生愛學習的孩子探索自己的喜好,給孩子多一點機會及空間嗎?」這些都值得同工反思。 文:范伊雯(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0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先救自己(下)

善養真的可以救未來嗎?答案雖然無人知曉,然而在行善養的過程中,我們至少可以救自己、孩子和家庭。而首要是「救咗自己先」! 上篇提到救自己的第一步,是父母先學習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才可以加強同感心去支持孩子,讓他們帶着安全感和價值感去探索世界,在愛和支持下成長。 學習接納脆弱和陰暗面 「Helping mode parenting 」輔助教養模式的目標是協助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而善養救自己的第二步,就是家長需要先學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那樣才能做到全然接納孩子,真正支持他們成為真實的自己。 我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擁有一些不喜歡、不接納,甚至批判自己的部分,可能是嫌棄自己的外表和出身,討厭自己的拖延和笨拙,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稍遜覺得自卑,為自己的惡念劣行感到羞愧,為自己犯的過錯自責和內疚。而一般我們會選擇藏起這些脆弱和陰暗面,強裝成一個符合社會期望的外觀,不承認這些不接納自己的部分,然後都一一投射出去,成為對身邊各樣人和事的批判,這是心理學家榮格的陰影理論。 我們未能全然接納自己,是因為我們是被社會化模式教養大的,較早期的是被父母打大的,之後是指罵和羞辱、懲罰和恐嚇,稍進步的可能會有讚賞和獎勵,不同形式的對待其實都是要求、控制和誘導孩子成為父母和社會所期望的人。 結果我們這(不知幾多)代人都陷入了對錯、好壞、乖曳、高低、成敗這些二元價值的框架中,明明父母都想孩子乖,但我們聽得最多的是:「點解你要咁曳?」家長都想子女聰明,口中卻常說:「你有無腦㗎?咁都唔識!真係死蠢!」 一個自小被辱罵長大的媽媽分享說,自己會禁止孩子們用「蠢」這個字去互相指罵,因為她一聽到就覺得難受,結果愈禁就愈聽得多,更大的影響是她自己已經內化了這把聲音,經常覺得自己蠢、做錯決定、比別人差、價值感低。 「每個生命都有價值,值得被愛」 社會化模式透過競爭、比較、考核、達標等,「成功」地創造了無數失敗者,縱然是考第二和攞亞軍的也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們都會在意別人的目光,渴望得到外界肯定,將幸福感交託於人,結果萬千讚美下的一個負評,足以令自己信心頓挫,介懷不已。 家長需要學習的第一步是先照顧好童年時受到羞辱而受傷的內在小孩,第二步是要察覺內在來自成長經歷的批判部分,時而責罵孩子的頑劣行為,時而批評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父母,當我們察覺到這個部分是來自世代傳承之後,便可以選擇停止用對錯好壞這些二元價值去自我批判和教導孩子。 要改變自己幾十年的習性是非常不容易的,家長需要好好學習去建立新的信念,例如將過往以能力和成就高低、品格優劣來釐定個人價值的習性,改為相信「每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 練習對自己說:「我是很有價值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多跟孩子說:「你是很有價值的,你是值得被愛的!」 改寫這個基礎信念,突破二元價值的框架,從內在去確認自己的價值感只是一個開始,家長需要先救自己,持續地學習去全然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活現出表裏一致的自我。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需要滿足父母和社會的期望也是有價值和值得被愛的,可以安然地去探索和發展,成為真實的自己。 善養先救自己,支持孩子,惠及身邊所有人,當愈來愈多人加入,將會改變世界、拯救未來!邀請大家一起建立這個創造幸福的新信念。 文:Jeff Ong 作者簡介:血癌倖存者,回饋上天眷顧而投入生命工作,近年主力帶領善養及內在小孩工作坊,支持不少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走出苦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先救自己(上)

我是一個半職中學教師和全時的生命工作者,經歷過生死大關,現在與病共存,將生命的焦點集中於支持身邊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去處理生活上遇上的各種困難。 在2019年,我遇上了「善養」,從學習、參與推廣到支持家長實踐的工作,我投入其中是因為輔助教養模式跟我所相信的生命成長有一致的方向——家長需要面對自己的成長經歷,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在足夠的安全感和價值感下成長;家長也需要學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去活出表裏一致的自己,才能全然接納孩子,放下對錯好壞這些二元價值去批判和教導孩子——真正支持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 善養救未來,第一步是「救咗自己先」!就正如飛機上的逃難指引,要先為自己戴上氧氣罩才協助孩子戴上。 先利己再利他 雙方同獲滿足 我在工作坊給家長的第一個信息是:「請容許自己的自私」,我刻意用自私這個比較負面的字眼,因為我們自小都會被教導要付出、分享,不要做一個自私的人。而結果往往會令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和家人時忽略自己的需要,壓抑自己的委屈和辛苦,直至爆煲。 如果我們的自私不是損害和漠視他人,而是透過善待自己和好好學習,從而增加能量和容量,讓自己更有力量和耐性去照顧身邊的人,就是先利己再利他,父母和孩子雙方的需要都得到滿足,這樣才是健康平衡的教養模式。 首先要好好學習的是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簡單來說,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所牽動的情緒,往往是來自童年經歴,例如孩子嚷着要食零食,你已經放低零食無益的信念去滿足他的需要,到他食完又再要時,你會忽然無名火起,覺得他不知足、不自愛、不守信用,明明答應每日最多食一包,食完要食飯卻做不到,若你控制到怒火,尚可耐心教誨,但壓抑不住,便會破口大罵,甚至出手,事後反思道歉完,又可能跌入自責內疚的漩渦。結果好可能影響睡眠,翌日狀態欠佳,情緒會再被觸發。日復一日,永劫不休。 要打破這個循環,我們一般習慣先找方法去改變孩子的行為,但往往未見成效;行前幾步去學習教養,明白要聆聽孩子的感受和了解他的需要,若做得到,親子關係有正面成果,當然感覺良好;可是,一時被情緒主宰未能做到,卻會更自責,覺得「自己好差,學極都唔識」。 回溯童年經歷 安撫受傷內在小孩 這就是我們需要先照顧自己的時刻。找一個空間,睡房也好廁所也可,讓自己暫時離開孩子安靜下來,將焦點從外在的孩子行為轉向內在,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緒:憤怒、委屈,還是恐懼?嘗試沿着這些情緒去回溯童年時候的經歷,比如說,自己5歲時是否也和孩子一樣想吃零食,當時父母是不是更嚴厲地教訓自己?現在的自己是不是重複父母當年的說話和語氣去指摘孩子呢? 如果沒有好好處理童年傷口,我們會不自覺地傳承了自小所抗拒的父母管教模式。當我們覺察到這個狀况時,可以去學習如何以成人的自己,好好安撫內在小孩受傷的情緒,再用一個創意的方式去滿足他當時的需要。(詳細做法可參加工作坊學習,並持續在生活中反覆練習) 當我們用同感心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便可以發揮同樣的同感心去善待真實的孩子。這是善養先救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下次再談。 文:Jeff Ong 作者簡介:血癌倖存者,回饋上天眷顧而投入生命工作,近年主力帶領善養及內在小孩工作坊,支持不少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走出苦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