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與別不同的「六育」

在香港,說到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大家並不陌生。在幼稚園裏,不少教師均懂得為幼兒設計適切又有趣的活動。而在基督教幼稚園,還會加入「靈育」發展。 靈育有益全人發展 談起基督教靈育,我們必先以主耶穌的成長例子說起。聖經描述耶穌的成長是全人(holistic)的。路加福音2:52記載「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學者Nason,Patricia L.指出,耶穌的4項發展,包括智慧(智能發展)、身量(體能發展)、神喜愛祂的心(靈性發展)及人喜愛祂的心(社交發展),都是同步的。可見,靈育是全人發展的一環,不可或缺。 既然如此,靈育的目標是什麼?答案很明顯:培育「基督徒」——一個改變一生的身分。學者Cox & Peck指出,聖經中基督徒(Christian)一詞的意思是「基督的跟隨者」(follower of Christ)。既是跟隨者,基督徒的生活表現理應流露出主耶穌的性情與教導。為此,靈育不單是學科知識的傳遞,更是門徒訓練(discipleship)。再者,與其他學科不同,成功的靈育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性情、價值觀,以至對生命的看法,對來生的盼望,其影響力尤其浩大。因此,靈育更應是全人發展的核心,以培訓門徒為首要目標。 「認識神」與「經歷神」 學者Helm, Judy Harris等人指出,教師宜為幼兒提供「認識神」與「經歷神」的機會,不宜只偏重信仰知識傳授。針對香港幼稚園靈育課程的推行現况,筆者應用學者Myers, Joyce Eady的觀點,為教師提供兩項建議: 1. 聖經故事結合生活實踐: 聖經故事不單是知識。學者Wangerin, W.指出,教師須讓幼兒把真理與個人生命連上關係。筆者建議,教師在講述聖經故事(例如彼此相愛的故事)之後,可設計延伸活動/家居小任務,讓幼兒學習服侍他人,藉行動實踐相愛,並於下一課回顧及分享經驗。 2. 唱詩禱告從「靈」投入: 學者Buechner, F.提出,唱詩及祈禱是與神相遇的方法。可惜的是,幼兒有時只當唱詩是唱兒歌,祈禱是念禱文(特別是謝飯祈禱)。筆者建議,教師教唱詩歌時宜請幼兒留意歌詞內容,從心感受當中意境,並鼓勵他們想像神就在他們面前聆聽着歌聲,使幼兒知道唱詩的對象,心生敬畏與感謝的心。 此外,教師宜投放更多時間教導幼兒祈禱。透過教師示範,幼兒在課堂上學習禱告的內容與正確態度,從而慢慢養成自行禱告的能力與習慣;並按不同的分類(例如為自己、為同學、為家人、為社會),每天與上帝傾訴心聲。   文:黎諾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課程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在家中的大自然教育

大自然教育和其他課程一樣,主要為幼兒提供探究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大自然連結他們的生活經驗,明白彼此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並從中了解到生命的成長。所以,在暫停面授課期間,家長不妨跟孩子多觀察水、風、新能源、生態環境等,過程中可培養他們的好奇心。 記錄天氣 栽種植物 感受神奇生命力 活動設計可包括每天記錄天氣,例如溫度,觀察陽光和雲,也可感受當日的風向;亦可加入天氣預報,了解本地及世界各地的氣溫。反覆嘗試後,幼兒會有一個記錄的經歷,並初步明白統計的概念,包括日期、溫度、降雨和濕度的變化。許多幼兒因而對風向、潮汐,以及天氣預測等概念產生探索的興趣。 植物也可以探索。家長可在家種植容易發芽的綠豆,並使用手機或者相機記錄植物的生長,透過觀察種子發芽,讓幼兒體驗和經歷生命成長的過程;也可栽種一些相對容易打理的水耕植物,讓幼兒參與照顧植物的成長,感受神奇的生命力。 受疫情影響,我們未必能親身到各地參觀,但觀看一些高質素的大自然紀錄片或頻道,如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BBC的《藍色星球》(The Blue Planet)系列,一樣可從鏡頭中感受到浩瀚美妙的大自然世界,對年幼學習者而言,不單是很好的素材,而且通過視覺學習,可增強他們的興趣。 親子同看自然類節目 了解生命現象 最近暫停面授課期間,筆者也推薦幼兒觀看一些高質素的自然類節目,例如介紹動植物、世界不同地區的大自然探險等,每次約20至30分鐘。筆者發現幼兒在觀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趣的提問,會有更多發現和理解,與家長的互動亦增強不少。另外,這類視頻的語言限制較少,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種很容易令幼兒理解的語言,幼兒可透過各種動物的聲音、鳥叫聲、風聲、流水聲等去明白大自然與自身的關係。因此對於多了時間在家的幼兒而言,家長若能給他們多播放大自然影片或音樂,一方面能增強自然科學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有助放鬆情緒。 無可否認,疫情期間,幼兒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或許減少,但並不代表幼兒完全不能與大自然連結,只要師長和家長抱着開放的心靈,其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信手拈來,發掘出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探索材料,讓幼兒感受當中各種生命和現象。 文: 胡馨允(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高級講師) 鄭婉玲(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在家訓練「小司儀」

為人父母,無不掛心子女成長,憂心其前途。從街上琳瑯滿目的幼兒興趣班、補習班,可見本地父母望子成龍之心切。筆者最近發現友人正積極為子女報讀「小司儀訓練課程」,好奇友人何以突然有志讓子女從事司儀行業,一問之下原來是希望藉此提升小朋友的語言發展及表達技巧。有見及此,筆者嘗試於本篇章淺淡幼兒語文發展簡論,讓父母了解,其實除替子女報讀興趣班,也有其他方法有助提升小朋友的語言能力。 聽說能力影響成長 一般來說,語文能力的基本要素可分為「聽、說、讀、寫」4大範疇,因此大部分的語言測考也是從這4方面來評價學習者的語文能力。我們不難觀察到,幼兒的語文發展大致先從聽說開展,然後在聽說基礎上萌發出其讀寫之能力。不少研究已證實,早期的聽說能力與日後讀寫成績關係密切。 此外,早期口語發展亦同時與多項幼兒發展息息相關,不但能促進幼兒認知發展(試想想,所有認知概念也需要透過語言來理解、表達),而且對幼兒的情緒和社交發展亦有直接的影響(沒有語言,難以表達個人情感,更難與人溝通互動)。由此看來,早期語言能力在幼兒成長階段的確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 飯桌上收起手機 既然確知語言發展對幼兒的重要,作為父母,除報讀興趣班外,還有什麼方法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從自身出發!不要忘記,父母是小朋友的第一個教師。從初生起,小寶寶就已經開始努力接收外界聲音,探索語言的奧秘,照顧者的語言使用成為了最直接的語言示範。提升幼兒語言發展之最佳方法其實十分簡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多與小朋友保持着真實有意義的語言互動。 近年筆者經常看到一家大小外出用餐時,小朋友的飯碗前放着手機,一邊看影片一邊用膳。結果一頓飯下來,與照顧者幾乎沒有任何語言互動。試想想,久而久之,兒童在缺少說話的動機與需要下,又如何好好發展其語言及溝通能力?其實,成人只要多些讓小朋友參與「傾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例如:你覺得今天的飯菜好吃嗎?你最喜歡吃什麼?有沒有注意到餐廳環境中有哪些特別的裝飾品?一會兒吃飽後我們有哪些節目?這些生活中每一次最微不足道的閒聊,不單為小朋友的語言發展提供了最肥沃的養分,更是在不經不覺間滋養着你和孩子們獨一無二的親子連繫。 文:李仙仙(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生活中欣賞非華語文化

教育局課程要求教師讓學生了解、接納和欣賞非華語文化和習俗,教師均表示尊重非華語學生的文化。然而,假如我們連自己班上的學生是印度裔還是巴基斯坦裔也弄不清楚,又如何衷心欣賞他們的文化? 從前英國殖民統治的英屬印度,包括現今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版圖。直到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才各自獨立,前者以印度教教徒為主,後者國民篤信伊斯蘭教,所以兩國文化既相近但又不同。這些歷史背景,感興趣的話不難找到閱讀材料。 文學方面,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Ramayana),有一猴國神猴叫哈奴曼(Hanuman),能跳越大海,又能變身,神通廣大。胡適考證《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結論是:「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 看英語印度文學 了解飲食起居 近代印度有不少英文作家,例如兒童文學家Ruskin Bond,其著名作品The Blue Umbrella,細膩描述一個印度鄉村女孩的生活故事,曾拍成電影。如果喜歡看英文小說,我們也可從這些英語印度文學中,明白印度人飲食起居的習慣。 咖喱牛腩是香港主要連鎖快餐店的招牌菜式,但如果我們常到印度餐廳,就會知道港式咖喱與印度菜迥然不同,最明顯的是用了牛肉。印度有不少人由於不想殺生是吃素,再者在印度教傳說中,三大主神之一濕婆(Shiva)的最忠實信徒南迪(Nandin)就是一頭牛,牛是神聖的。 香港某牌子的紙包檸檬茶,賣點是三重茶底,包含錫蘭紅茶、阿薩姆紅茶、伯爵茶。我們了解印度次大陸地理,就會知道錫蘭即是在次大陸東南方的島國——斯里蘭卡;阿薩姆則是位於印度東北、盛產紅茶的一個邦。 我們接受美式咖啡,喝咖啡已是很多人的習慣。不過視喝印度 Masala Chai(加入香料調味的奶茶)為一種品味的人卻很少遇到。 文化雙向學習 不是單向同化 節日期間,我們用手機互通祝福信息,"Merry Christmas"、"Happy Easter",西方節日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同理,每年介乎10至11月的Diwali(印度的排燈節),我們有否發給朋友一個"Happy Diwali"的信息,添加節日氣氛?齋戒月之後,有否給伊斯蘭教朋友送上"Eid Mubarak"的節日祝福?我們學韓語、日本語很普遍,近年有教師開始學習巴基斯坦的烏爾都語(Urdu),他們說:「想感受下學習二語的困難。」(二語即學習母語之外的語言,例如非華語小朋友學中文。) 文化是在生活中實踐出來的,所以學習非華語文化,不止是歷史、地理、語言等資訊的掌握,更重要是態度的轉變。出自內心的欣賞,使得我們對非華語文化覺得好奇,以喜愛的心情去學習,從而豐富生活的趣味。文化學習是雙向的,不是單向同化,是香港多元族裔融洽相處的必備條件。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快樂的追尋

過去10年,筆者先後在大學裏講授「生共死」、「故事人生」及「工作、消閒與人生意義」等有關生命教育的通識課程,今年則接手「快樂的追尋」一科。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尋找到自己快樂的人生呢? 快樂,從來都在很容易與很困難之間。還記得兒子在3歲左右,有一回在街頭對我說:「爸爸,為什麼街上的哥哥、姐姐,個個都好像很不開心似的呢?」也不記得當時是怎樣回應他了。但知道,只要有充分的愛,小孩子本質上大抵都是傾向愉悅的。雖有用不完的精力,有問不完的問題,有玩不完的遊戲,有數不完的學習,有無止境的挫折,但整天也總是笑嘻嘻的。只是當人慢慢長大,漸懂世情,在遇上了各式學業及社會挑戰後,笑容才不見了,反而要去追尋與生俱來的快樂! 分享人生視野 發掘快樂之道 課程由定義快樂入手,先檢視一般人心目中的快樂究竟是什麼?這裏會借用幾種心理學理論及社會研究的成果,也會運用東西方多位前賢大哲對這方面的說法,即如:心理學家怎樣研究快樂、社會研究怎樣說、佛教怎樣拆解快樂等,去給學生參考。然後,是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之後,是透過近20年於西方幾套大熱的性格類型理論,包括:5大性格特質、9型人格等,去給學生玩些「自我認識」的遊戲,讓他們「從森林去看見樹木」、「從類型去發現自己」。換句話說,就是讓他們從性格類型的角度去再次發現自己的「強弱機危」,繼而思考怎樣才能「揚長護短」,去發掘自己的天賦,承認與面對自己的內在需要與恐懼,好好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與事業。 計劃中,會邀請一個曾在「學苑」修讀的長者,去分享他退休後的慢活養生之道;一個曾任職社企高層的背包旅行作家,分享他的獨特人生追求;一個於40歲左右就退休的投資生意人,分享他的金錢觀;一個舊同事兼玩具收藏家,分享他的玩樂眼界;一個幾乎全盲的學者,分享他的尋找知識之路;以及一個曾經艱苦經營的爬蟲店東主,分享他與動物之間的有趣故事! 最後,筆者會談談快樂與家庭、伴侶、人際與工作之間的關係,也會分享我的人生視野及對快樂的看法。希望透過與學生一起思考、一起學習,讓他們尋回與生俱來的快樂。 文:黃偉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如何減少孩子抑鬱徵狀

長時期以來,中國兒童的高抑鬱徵狀比率,一直是心理健康專家關注的問題。幼兒期的抑鬱徵狀包括:孩子會為很小的事情而不開心;即使有家人或朋友在旁幫助,孩子仍然感到不快樂和無法集中精神做事等。綜合27項兒童抑鬱症徵狀的研究,2000至2010年間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兒童患有抑鬱症的比率為15.3%,到2011至2016年間則增加至18.5%。比率與韓國(17.3%)和新加坡(16.9%)相近,但遠高於西方國家(意大利、希臘、瑞典和英國)。在西方國家的同類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患抑鬱症的比率是8.3%到10.6%。 中國兒童抑鬱比率遠超西方 中國小學生在兒童抑鬱問卷調查中,超過臨牀臨界值的比例為17.2%。這些高比率的抑鬱徵狀,部分可能與教育體系的競爭、父母過分強調學業成績有關。抑鬱症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學習表現和社會/心理健康都有負面影響,患抑鬱症的兒童會有較多攻擊和破壞行為,也增加自殺的傾向,情况令人關注。許多研究發現兒童抑鬱徵狀的形成與家長養育方式有關。常常被父母否定和體罰的兒童,較容易患有抑鬱徵狀。 筆者和美國學者Professor Thomas Power的一項研究顯示,家長幫助香港孩子處理升學壓力的方式主要有3種: 1. 積極支援(幫助孩子了解小學生活,處理孩子情緒,一起 積極解決問題,同時鼓勵孩子為未來創造積極的期望) 2. 淡化問題的嚴重程度,或將情况歸咎於孩子與其他人 3. 讓孩子迴避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家長積極支援,有效減少孩子抑鬱徵狀;相反家長在孩子入學初淡化問題的嚴重程度,或將情况歸咎於孩子與其他人,孩子於一年班的學期末,較學期初出現較多抑鬱徵狀。 正面回應 有助調適負面情緒 總結多項研究發現,父母正面回應兒童的負面情緒,鼓勵他們積極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有助兒童學會調適負面情緒,減少內化的情緒問題、抑鬱徵狀和外顯的行為問題。家長負面的情緒反應或忽視孩子的情緒及需要,則會增加兒童的情緒及行為問題。要幫助孩子處理升學壓力,適應小一生活,家長需幫助他們了解學校的新生活,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協助他們解決問題,以及幫助孩子理解他們可以從困難中學到的事情。 文:黃敏(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支援讀寫困難學生學英語

作為中西薈萃的國際大都會,本港的語文教育政策向來以「兩文三語」為目標,期望學生能中文(第一語言)與英文(第二語言)兼擅。然而,對於有讀寫困難的學生來說,學習中、英文絕不容易。教育界過去10年在學習中文方面給予這類學生的支援漸趨成熟,但對於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相關研究目前還是寥寥可數,令教育工作者在提供支援上極具挑戰。 結合兒歌或遊戲 擴充口語詞彙 要有效認讀及默寫生字,必須從形、音、義三方面入手。學習新詞彙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從互動溝通中,透過快速連配,掌握不同的名稱(音)與指稱物(義)。到了學齡階段,學生大量接觸文字,就開始逐步將文字的字形與其音及義連繫起來。例如當教師指着並讀出「大」字時,學生便會聯想起「大」這個畫面,從而將「大」的形、音、義連結。一般的學生透過反覆抄寫和朗讀,或許能輕易記得。但有讀寫困難的學生,需要更有效的方法去將三者連繫,才能成功記住字形、字音和字義。例如﹕學生可以邊讀出「大」(音),邊用手指在空氣中寫出「大」字(形),並同時用手比擬出大的動作(義)。 然而,在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時,學生們遇上多一重障礙,就是他們的英文詞庫非常不足。換句話說,當教師用英文說出「big」這字時,因為學生在口語運用上較少接觸這個字,其發音並不能作出與「大」相關的聯想。因此,要掌握新的英文生字,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唱兒歌或遊戲等方式,先擴充口語詞彙、理解詞彙意思並正確發音。例如:教師可以先配合圖片介紹不同水果的英文名稱,然後透過「抽水果」的遊戲,讓學生在聽到教師說出某水果的英文名稱後,從袋中抽出對應的水果;當學生初步掌握後,便可改由學生甲說出水果名稱,學生乙抽出水果,然後由學生甲核正。當學生能理解並在口語運用目標詞彙後,我們便可進一步利用多感官的方式,例如:泥膠、Wikki Stix砌字、在砂紙上寫字及觸摸筆順、利用字形框配對及辨認字形等。 設計輔助課程 配合多感官教學 為了了解本港初小讀寫困難學生的英語能力概况,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開展賽馬會「童步向前」英語學習計劃。這項計劃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團隊會設計以實證為本的英語讀寫輔助課程及教材套,課程配合英語教科書的主題,由淺入深地教授英語詞彙、句式,並利用上述舉隅的多感官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改善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我們深信透過適當的選材、課程設計及教學策略,加上提升學習動機的方法,學生能逐步掌握學習英文的方法,有效吸收課堂知識及內容。如想了解更多,可瀏覽計劃網址: www.eduhk.hk/jcrise。   文:葉杏泠(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助理項目經理)、鍾杰華教授(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教大GPS:VUCA世代的學習能力

塔利班極速重奪阿富汗控制權,中亞局勢瞬間變天;各國角力令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新冠病毒變種迅速,疫苗效用未明;資訊爆炸,假新聞湧現,價值變得糢糊……我們身處VUCA世代——動盪(volatile)、不明確(uncertain)、複雜(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孩子在如此的21世紀舞台成長,如何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該學什麼?如何學?家長和學校應如何成就孩子? 學什麼? 「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是教養孩子的3個維度。然而在資訊爆炸年代,知識的有效期短,學生也能輕易從互聯網獲取資訊,故教師不應再像以往般傳遞知識,反而着重培育能力、態度和價值觀,是環球教育趨勢。學生需要什麼技能和價值觀?各地政府在本世紀初教育改革中所勾勒的大同小異,比如美國「21世紀關鍵能力聯盟」提倡4C(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本港則推廣9種共通能力:溝通、協作、創造、批判思維、運用資訊科技、運算、解決問題、自我管理和研習能力,首4項即4C。另外,本地學校重視的價值觀也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分認同、承擔、誠信、關愛;及至社會事件後,加入守法和同理心。 如何學? 到底學生如何學到這些能力和價值觀?墨爾本大學「21世紀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的新技能」白皮書提出的框架,包括思考模式、工作能力和工具、生活態度。先談思考模式,要訓練高階思維,就得提升其元認知學習能力(元認知metacognition,指人對自己思維和學習活動的認知和監控),這與自主學習息息相關,着重自我計劃、監控和評估。針對工作能力和工具,學生須掌握創新科技和人工智能,故學校加強STEM教育,助他們迎向未來職場。最後是生活態度,正向價值教育常用方法,包括跨學科協作、全校或家校合作,乃至透過全方位學習,讓學生藉真實場景(如服務學習)模塑正向價值觀。 家長、學校如何成就孩子? 家長方面,哈佛大學教授Ronald Ferguson訪問過200名成就非凡的人,在其著作《高成就孩子的教養法則》綜合分析出成功父母的8個角色,包括早期學習伙伴(如在學前陪伴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和解難)、飛行工程師(在學期間適時協助,修正航道)、修復者、啟發者、哲學家、榜樣、談判員、全球定位系統(給予方向,讓孩子勇闖世界)。 學校方面,除上述課程安排外,更可參加由大學舉辦的協作計劃,以獲得額外資源和專業意見。以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舉辦的「促進21世紀的學習:共建未來伙伴合作」計劃為例,旨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知識和態度,以應對第4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社經劇變。發展範疇包括人工智能與教育、元認知教學法、全方位學習(價值教育)。相信這種協作能有效提升學生在VUCA世代的學習能力。 文:廖凱怡(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0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幼園結合STEM和大自然教育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心,讓他們探索大自然和科學,成為幼稚園重要的課程內容。過去的研究顯示,透過多感官的探索和真實的學習經驗,能增強學習的趣味和意義,並鞏固所學的知識。幼教界近年積極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然而怎樣將STEM和大自然教育結合,是教師常見的難題。本文透過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的經驗,分享幼師如何在教大學者的指導下,從生活中取材,結合學習主題,提升教學效能。 多元感官生態探索區 鼓勵幼兒自主探索 很多人以為STEM教育需要使用很多高科技教材,其實,在幼稚園推行STEM的重點,不是在科技本身,而是怎樣讓幼兒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科學、探索知識、建構所學。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育嬰部及幼稚園部)在校園內設置「多元感官生態探索區」,添置多元化的自然科學探索工具,如放大鏡、溫度計和兒童顯微鏡等,並設置不同的生態系統,如生物養育系統和沙水生態系統等,鼓勵幼兒自主探索,享受學習的過程。 遊覽生態園 認識生物多樣性 另外,配合「地球的資源」課題,學校會安排幼兒遊覽教大生態園,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學習欣賞世界萬物、尊重大自然和保護環境,了解生命教育。幼兒亦會參與有機耕作、水實驗等體驗活動,加深他們的學習過程和科學知識,促進認知發展。同時,幼兒亦會學習製作生態瓶,認識植物如何在密封環境下生長,並了解地球資源和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模式。教師會安排幼兒用不同的肥料做實驗,探索「魚菜共生」原理,幼兒更會小組合作製成魚菜共生裝置,並舉行展覽會向同學展示學習成果。透過這些活動,不單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們還需要運用無比的創意和堅毅的解難能力,不斷反思學習及互相欣賞。 STEM和大自然教育是幼教界近年重要的發展方向,如能結合兩者在課程之中,將有效提升學教效能。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我們要持續啟發孩子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加強他們的創造力、表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文:鄭穎怡(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首席講師、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校監)、楊嘉儀(香港教育大學幼兒發展中心校長)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教大GPS:從生活入手 鼓勵孩子多活動

在疫情中,孩子們經歷了長時間的停課,在線學習成為了一種新常態,導致他們的學習及作息時間有所改變。此外,孩子的活動機會也因部分遊樂設施仍然關閉而相應減少。 使用屏幕不應超過1小時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有關幼兒體育活動、使用屏幕及睡眠的指引,而香港衛生防護中心也表示支持。指引對K1至K3的孩子有以下建議: 1. 孩子應每天花至少3小時作各種強度的體育活動,當中至少有1小時由中至強度的運動組成,如跑步、球類運動或游泳等; 2. 兒童使用屏幕(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 3. 兒童應有10至13小時的優質而有規律的睡眠時間。 根據我們最近的研究,大部分香港兒童都未能達至體育活動指引中的目標,亦有一半的兒童每天花超過1小時在屏幕上。幸好,多數的香港兒童都能獲得充足而規律的睡眠。但幼兒應該滿足上述的所有建議,才能獲得最大的好處。 運動調節情緒 助建社交關係 有足夠活動的兒童除了能發展強壯的骨骼和肌肉外,還能幫助他們在幼年及長大後保持適中的體重,而且可培養出良好的平衡和運動協調能力,可防止他們跌倒或受傷。除此之外,運動能調節情緒,幫助孩子與他人建立友誼和社交關係。在學習上,亦能提高小朋友的專注力,幫助他們處理好學業。簡而言之,活躍的孩子會更健康、更強壯、更快樂和更聰明。 每天做數分鐘活動 「有總比沒有好」 父母可能會認為要滿足這三項指引就像天方夜譚。但其實並不困難,記得「有總比沒有好」,即每天只花數分鐘做活動,對孩子也有一定的幫助。父母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入手,以下是給大家參考的點子: 自理中增加活動時間——讓孩子自己準備書包,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為自己準備衣服。 充滿活力地上學——讓孩子步行、騎單車或使用踏板車上學。 成為家庭活動——親子時間也可以是活動時間,如周末遠足、一起騎單車或看網上影片並一同跳舞! 限制屏幕使用時間——與孩子達成使用屏幕時間的協議,以減少他們的使用時間。 成為榜樣——想孩子遵守屏幕使用協議,父母需要成為他們的榜樣,也需要把手機放在一旁。 建立睡眠規律——為孩子設定每天一致的上牀睡眠時間;還要讓手機和平板電腦遠離睡牀。 為了下一代,我們需要盡力協助孩子跟從世衛的指引,因為在年幼時建立的習慣,會對他們成年後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疫情仍然持續,學校仍有可能停課,因此,父母更加需要認識如何為孩子帶出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筆者的研究團隊正在為幼師和家長舉辦工作坊,讓他們找出幫助兒童遵循運動指引的方法。歡迎瀏覽網頁www.hkidsmove.info,以了解更多有關促進兒童健康運動的信息。 文:Capio Catherine Mamaid(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何卓銘(香港教育大學哲學博士學生)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