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教你三個小貼士 孩子玩到又學到

家長對於子女使用平板電腦的態度大致上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家長會常說:「日日喺屋企打機,第日考試實包尾!」、「玩玩玩成日掛住玩!唔做完功課唔好食飯!」在他們眼中遊戲與學習是水火不容、誓不兩立。 第二類家長則視平板電腦作為安撫子女的工具:「你乖啦,做埋呢題功課就畀你睇10分鐘影片。」、「唔好嘈住先,我好忙,你拎去玩啦(隨即遞出平板電腦予子女)。」平板電腦遊戲程式、網上影片幾乎主宰了這類家長的孩子。 縱使時代改變,遊戲是否就與平板電腦畫上等號?遊戲與學習又有否共存互助的空間?關鍵在於以下三個原則: 互動遊戲學合作溝通 第一:互動 透過遊戲與他人互動,孩子能從中學習表達自己、改善溝通與社交技巧。 不論是大風吹、捉迷藏等經典集體遊戲,還是大富翁等桌上遊戲,甚至近年新興的電子競技,都會涉及規矩和秩序,講求合作與溝通。家長與孩子下棋時,不用刻意讓賽,讓他們體驗失敗的滋味,明白遊戲是有贏有輸的。兄弟姊妹間總會爭奪玩具,家長很多時認為要「大讓小」,事實上,這是個好機會讓他們學習分享和協商,明白尊重和等待,有了這些互動,這件玩具就化成了他們的祝福。 公園跑跳 改善手眼協調 第二:走動 早前有位媽媽帶同兒子來到教大的心理評估及臨牀研究部,她說兒子精於玩平板電腦遊戲,智力發展應屬正常,但上落樓梯時卻很易跌倒。筆者為他的兒子作評估後,發現他連拋球等簡單的動作也應付不了,語言及大小肌肉發展均滯後於同齡,建議他放下平板電腦,多到公園去玩上下攀爬、跑跳等遊戲,鍛煉肌肉,手眼協調就能大大改善。偶遇下雨不能外出,在家中仍可動手砌模型或積木。 第三:應用 遊戲時心情放鬆,較易學習新知識並實踐出來。玩紙板遊戲要勝出,自然就要多計數,不知不覺間練習了數學運算,甚至初步建立投資概念。玩扭計骰和積木能鍛煉孩子的視覺空間感,對識別和書寫中文字是很有幫助的。打籃球要勝出,需要學習各種投籃與傳球的方法,並從經驗中領悟團隊合作的致勝之道,有利改善人際關係。 家長從旁指導 挑合適遊戲 總結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到底無益還是有功,關鍵在於家長的從旁引導,按着互動、走動和應用的三大原則,為子女挑選合適遊戲。 只要孩子感到興趣,又符合這三項原則,就是好遊戲,遊戲與學習絕對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在遊戲的過程中,如家長對子女的認知或語言等方面發展有懷疑,希望接受評估和獲取專業意見,可向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查詢。 香港教育大學心理評估及臨床研究部 查詢電話:2948 8725  

詳細內容

教大GPS:玩得出色 學得招積

「勤有功,戲無益」這句諺語在現今社會來說,已經不合時宜;筆者則認為「勤玩有功,多戲有益」。尤其在幼兒階段,「玩」才是王道;不論作為老師或是家長,應改變對「玩」固有的負面想法。 在偏重學業成績取向的香港,家長們均渴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十八般武藝。除了正規課程外,家長亦會安排孩子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學習跆拳道目的不止是鍛煉身體,彈琴的首要目的也不是陶冶性情,藝術班更不是講求發揮創意了。綜合2016年11月的《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最終報告》,中小學生自殺個案漸趨上升,當中輕生者年齡最低為10歲的小六生,適應學習上的問題是導致自殺個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如何協助兒童處理壓力,實在是不容忽視。 真正的「玩」 幼兒自行決定 不少古今學者均指出,「玩」是兒童的本能,兒童是從遊戲中成長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亦提倡兒童享有遊戲的權利,每天最少要有1小時自由遊戲時間。而學者Doris Bergen將遊戲歸類為5種,分別由兒童主導漸至成人主導的自由遊戲、引導遊戲、指導遊戲、疑似遊戲工作及工作。當中自由遊戲是最符合「玩」的本質。真正的「玩」,應是讓幼兒全情投入、享受,完全沒有壓力,亦沒有成人的介入及特定的學習目標。當所有玩意均由幼兒自行決定、發起及進行,便最能誘發幼兒的內在控制及動機。 原始物料比智能玩具好玩 課程發展議會於2017年更新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強調幼稚園課程應讓幼兒「從遊戲中學習」,提議半日制幼稚園,應每天安排不少於30分鐘時間讓幼兒參與自由遊戲。然而,根據筆者的觀察,仍有幼稚園需要幼兒完成特定的課業或美勞作品後才能遊戲,變相把遊戲改為一種學業的獎賞。教師們似乎仍把「遊戲中學習」的重點放在「學習」,並非「遊戲」。 為配合社會主流的風氣、文化和價值觀,以及幼、小、中的教育體系,部分幼稚園無奈地偏重學術元素。因此,給幼兒「玩」的重任,鼓勵從家長入手。家長可減少購買像真及高智能的玩具,從生活中尋找不同類型的原始物料,如:廢紙、雜物、紙皮等,鼓勵子女發揮創意點子。你慢慢便會發現,這些簡單的小玩意才是在幼兒的玩具排行榜中最受歡迎、排行最久的;當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幼兒的解難力、自信心及創造力會隨之提升,這些能力不是透過學術操練而培養的。當然,家長們要學會「忍口」及「忍手」,減少給予孩子意見、阻止及責備,更不應設立特定目標,放手讓孩子自主。當家長能配合減少給予幼兒在學術上的壓力,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對事物充滿好奇心,便會主動學習,真正讓幼兒做到玩得出色,學得招積。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馮詩韻(教大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0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學以致用與香港教育(下)

上回(刊於1月22日)談到,特區政府在2015年將職業教育及培訓重塑為「職業專才教育」,涵蓋達至學位程度。從政府的定義中,「職業專才教育」旨在培養學員的專業知識、實用技能和應有態度,能在廣泛的職業專才教育相關職業/行業履行職務。 相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定義,「職業專才教育」集中於職業教育專業化的過程,惟一般而言專業化的目的是加強對特定專業的認同,提升相關職業的社會地位。顯然,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並非加強職業教育的應用層面,而是期望提升職業教育次一等的社會地位。 修改落伍法例 容許學徒跨過界 香港職業教育的認受性不足,除了因為工業式微,更由於職業教育內容及規劃追不上時代發展。因此,參考杜威的「從實踐中學習」原則,學生在完成整個學業生涯前,他們需要不同的實習機會,從真實場景中累積到與實用技能和工作態度相關的經驗。 去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將撥款予職業訓練局,提供每年1200個學額,讓學員以「邊學邊掙」的模式投身專業技能行業。有關做法不但確立恆常的實習制度,也有助推動學徒制改革。現時學徒制受《學徒制度條例》約束,負責監管學徒訓練計劃與指定行業內的學徒僱傭關係,惟條例已立法超過40年,未曾作任何檢討。環顧現時新興職業大行其道,對青年人的吸引力往往遠大於傳統行業,若要真正達至「從實踐中學習」,可以考慮在新興行業設立學徒制度。 全新的師徒制,應該容許學員同時跟從多於一位導師學藝,以獲得更多導師教授技巧的機會,並兼顧青少年的多元職業興趣。另外,基於傳統行業大多工時長,工作環境並不舒適,不少都陸續式微,若新的學徒制能夠增加彈性,讓學員同一時間於不同行業學藝,不但有助吸引青年人入行,更能傳承相關的工藝。這種不問工種的「職業專才教育」,相信有助確保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學以致用。 學術學位較優越看法普遍 教育政策推行的同時,社會文化的接受也很重要。根據筆者所參與,智經研究中心於2017年一項有關職業專才教育的研究發現,對於「職業教育」的觀感,家長一般認為是「較次一等」的選擇,並認為相關畢業生難以擁有專業形象。研究進一步發現,推行「職業專才教育」對社經地位較低的家長較有吸引力,但學歷與月入較高的家長,對職業教育的印象仍然較負面。可見社會分層對於職業教育的看法迥異,依然隱藏學術學位較優越的觀感。 教育應擁有社教化功能 杜威認為教育是生活、成長和經驗改造的過程,因此教育必須擁有社教化的實用功能,培養青年人成為社會公民。此外,更不應以階級的關係劃分博雅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壁壘,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以促進年輕人全人發展為目標。結合香港的實際情況,「職業專才教育」無疑重新確立學以致用在整個教育系統中的定位,但其功能及應用性仍有待釐清。如要實現政府近年的教育政策目標,讓青年人學有所成並學以致用,相信還需多加研究和分析。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鄧希恒(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秦偉燊(高級研究助理)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8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學以致用與香港教育(上)

要談學以致用,從來都是口不對心的事情。社會一方面看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大學畢業生不能夠一受聘便各就各位,「學用落差」是近年新興的用語。但另一邊廂,社會又是否真心追求學以致用呢?這死結一直纏繞着學術至上的文化,包括亞洲儒家體制的高效教育制度(high performing education systems)。 職業教育 符合學以致用政策 二戰後香港人口膨脹,但當時普及教育還未正式推行,不少學童未能接受教育。然而,隨着香港從轉口貿易港發展為工業城市,六十年代的工業化推動職業教育開始扮演重要角色。有見及此,當時港英政府於六十年代開設工業中學與職業先修學校,協助這些學生成為學徒或半熟練技工(semi-skilled workers),在接受在職培訓後成為專業技工。由於在未推行普及教育前,接受教育並非必然,故入讀這兩類型學校有助培養青年人的「一技之長」,提升就業能力,故深受當時家長及社會歡迎,屬職業教育在香港光輝的時刻。八十年代香港工業開始北移,香港經濟需要轉型邁向知識型經濟,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渴求有增無減,形成社會興起「大學至上」的風氣。加上中國人社會「工字不出頭」的文化基因,以及高等教育的擴張,導致職業教育的升學階梯被視為「次等」選擇。不過,前任特首梁振英任內致力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2015年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建議職業教育及培訓重塑為「職業專才教育」,涵蓋達至學位程度,而當中有很大比重為職業技能或專業知識的專門內容的課程。職業專才教育能培養學員的專業知識、實用技能和應有態度,讓他們在廣泛的職業專才教育相關職業或行業有效地履行職務,成為具價值的升學及進修選擇。 由此推斷,「職業專才教育」是香港社會推崇學以致用的一個政策面向。 美國著名教育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在《民主與教育》一書中闡述,事業導向乃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教育過程應當幫助年輕人尋找自己獨特的志業召喚(vocational calling),他強調召喚是初步而非單一的,通識教育和主修科的相互配合,能夠準備年輕人將來在自己的社會崗位中,作積極參與的公民。 「從實踐中學習」 在杜威的哲學中,教育必須與社會生活經驗有密切關聯,非囿於被動地接收、累積或重組課堂的知識,所以他提倡「從實踐中學習」原則,學生才能在回應自己志業召喚的動機下,通過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學習,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與重點。為此,杜威建立了實用主義的教育學說,開拓了「體驗式學習」先河,亦成為專業教育(如醫生、教師培訓)的主要學習方法。實際上,如何將「職業專才教育」學到的知識有效運用到社會方為理想?下回再分解。

詳細內容

教大GPS:父母與孩子一同抗逆

現在正值測驗和考試季節,相信很多莘莘學子與父母都忙於為學業拼搏。在最近一次測驗中,女兒的成績較往年退步,她感到有點氣餒,作為媽媽的我,看在眼裏當然不是味兒。我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大吵大鬧;相反,用平心靜氣的態度與女兒作賽後檢討,討論期間,我表達了欣賞她的努力,並強化她的自信。在這個過程中,我衷心感受到在遇到挫折時,不單孩子要抗逆,做父母的亦然。 如何培養子女抗逆力 需知道每一次的學業成績只代表人生的一小步,失敗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子女的抗逆力(resilience),即遇挫而不折,有承擔失敗的勇氣,不懼怕挑戰,繼續勇往直前,追求進步。要建立孩子的抗逆力,必須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是指孩子可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及控制結果(sense of control)。面對女兒成績不理想,我會與她檢討,引導她反思做得不足的地方,例如她是否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偏差,答題時間是否分配得不夠好,還是平日的練習不足等。把失敗歸因於自身可改變的因素,讓女兒明白要為失敗負責,亦令她知道只要肯努力改變這些因素,便能有所進步 。 把失敗原因轉化成學習動機 有時女兒會把失敗歸咎於外在因素,例如老師批改試卷很嚴格。這時,我會引導女兒把這些外在因素轉化成推動學習的內在動機。老師批卷嚴格的目的,是為提醒同學答題更專注及謹慎,而這些能力是可培養的。我與女兒討論時,重點是要賦予她可作出改善的能力及信心,例如我會對女兒說:「只要你下次做題目時小心一點,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到!」「只要你早一點開始温習,掌握學習重點,我相信你一定有進步!」「只要你分配好答題時間,你一定可以完成所有試題,我對你有信心!」當女兒的自我效能感很強,她便有勇氣面對並跨越失敗,視每一次失敗為寶貴的學習經驗。 當女兒經過努力而得到進步,即使是一小步,我都會給予讚賞,讓她感到付出是會得到認同。我會告訴女兒:「你今次有進步,一定是你很早便開始溫習,對嗎?我都說你一定能做到!」女兒對我的鼓勵點頭微笑,對自己的進步感到滿足。從她的回應,我知道她克服了失敗。當女兒慢慢進步,我會按她的學習進度,逐步提升對她的期望,給她機會從失敗中學習。 一次失敗不算得什麼,重要的是讓孩子從中汲取經驗,繼續裝備更好的自己,迎接未來的挑戰。抗逆力應從小培養,在培養孩子抗逆力的同時,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在教養的道路屢敗屢戰,絕不氣餒,以感染孩子。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鄭穎怡(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首席講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4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在職媽媽 肯定不利教養?

「在職媽媽」屬兒童及家庭研究中一個重要的課題,然而,各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有的研究指媽媽在產後繼續工作,缺少與孩子相處時間,以致未能積極回應孩子的需要,或會令孩子缺乏安全感,對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但同時亦有研究指出,母親工作能增加家庭收入,並擴闊媽媽的世界及視野,對孩子、家庭的發展反而更有裨益。事實上,探討「在職媽媽」這個課題,不能單看工作狀况一概而論,畢竟母子相處的「質」和「量」同樣重要,而教養模式與管教方法亦對孩子有重要影響。 媽媽上班有利有弊 根據政府數字,本港有逾半的母親正在職場工作。筆者曾有一項研究,對6名育有幼童的在職媽媽及其丈夫分別個人訪談,並對另外193個家庭作問卷調查,探討幾個與香港「在職媽媽」教養相關的問題。是次研究有幾點重要發現: 1、母親基於不同原因選擇在職。除家庭經濟考慮外,個人與社會接軌、孩子年紀及其發展階段亦是重要考慮因素 2、在職母親認為,雖然投入職場令親子時間減少,但她們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管教及親子關係 3、基於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加上本地雙職家庭依賴家傭及/或祖父母照顧子女等因素,以致父親並沒有因母親投身職場而提高了在家庭內的參與度。爸爸的參與比較受自身工作壓力及時間所影響 4、母親的心理健康、父親的參與度,以及母親在工作上所獲得的支持,均影響母親使用較高程度的有效教養與管教模式 爸爸參與是關鍵 以往女性被視為主要料理家務者。時移世易,雖然今時今日,出門掙錢的並不只有爸爸,但有受訪爸爸不諱言,受原生家庭觀念所影響,料理家務或日常照顧孩子的責任,依然集中在媽媽身上。長遠來說,有可能令夫妻矛盾增加,令在職母親身心蒙受壓力,對夫妻關係及家庭健康構成影響。雖然外傭替不少香港家庭提供了家務上的協助,但教養孩子,畢竟需要父母共同努力,並不宜外判。筆者建議社會應大力鼓勵父親在家庭的參與,扭轉傳統但不合時宜的家庭崗位及性別定型前設,促進媽媽爸爸的共親職(Co-parenting)關係。 此外,社會應多關注在職媽媽面對育兒及工作所帶來的雙重壓力,並對她們提供更多支持。例如:在職場推動更多家庭友善措施,幫助在職母親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家庭友善的公司政策及文化,有助雙職母親在時間及安排上作出配合,並能減低媽媽們的心理負擔,對家庭健康、母親教養及孩子成長發展也能帶來正面影響。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吳凱霖(碩士課程畢業生)、劉怡虹(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教育課程主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2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一條村教養,路上不孤單

非洲古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即動用一條村莊的力量教養孩子的觀點,大家或許都聽過。但在鄰里關係日趨淡薄的香港社會,要家長在教養上互助和補足,談何容易?各家孩子各自有本難念的經,我的難處有人明白嗎?他山之石真的有用嗎?特別是居住環境稍遜的基層家庭,孩子有學習或其他發展障礙(SEN)或單親家庭,教養路上孤單又無力的感覺尤甚。 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為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賽馬會「兒家同行」計劃,進行長時間的追蹤研究。「兒家同行」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招募了共129名幼兒、122名家長,由2015年起參與為期3年的活動和訓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單親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為對象的言語治療、感覺統合、情緒社交的訓練,家長們也參加專為成人度身訂做的教養增潤訓練。在專業社工和輔導員的帶領下,為人父母者從愛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到定期的朋輩茶敘,互相支援,學習「切身育兒技巧」。 來自低收入家庭和育有SEN兒童的家長,在計劃初期表示親子關係好像斷了纜,例如「我的孩子與我玩時並不經常笑」,或感嘆「孩子好像不太喜歡我」。 而為人父母的角色上,家長亦多表達「愈來愈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孩子「令我和配偶之間出現更多摩擦」,甚至「感覺很孤單」。親子互動失效失能,與家長自己的能力感、精神是否健康,息息相關。 自我覺察 接納限制 追蹤研究發現,參與家長技巧增潤課程的家長在計劃完結時,多表示要先照顧好自己情緒,才可以更適切回應孩子的需要和問題。覺察自己,當然有好的一面,也要接納自己有限制的一面,例如有家長留意到自身情緒的盲點,在教孩子紓緩失控情緒時,也更有力量! 對於參與計劃的單親家庭而言,社區支援讓家長有一個放鬆的渠道。有媽媽還記得,在一個小時多的課程中,雖然家長們有時傾談之間會偏離主題,但當下也能令她紓緩及放鬆情緒。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懂教養孩子,我們都需要彼此聆聽,需要同路人彼此安慰。擴闊同路人的網絡,亦是計劃另一個亮點。家長們的互助、情緒支援,能持續並延展至課堂以外。 擴闊同路人網絡 共同成長 從家長的精神健康和自我覺察入手,為家長增強能力、凝聚智慧,同時針對低收入和SEN孩子的個別學習和成長需要,實在是整全治療和訓練的新方向。而家長增潤工作愈早從幼兒階段就開始,成效愈持久,家長的教養信心會更紮實。再進一步,我們應該探討如何讓家長互助轉化成持久的互助網絡,以「一條村合力育兒」的信念,令家長在與孩子同行的不同階段,也有同路人一同成長。 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賽馬會「兒家同行」計劃,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性教育——領養孩子如何理解家庭觀?

香港社會很少關注領養孩子的教育。我曾擔任領養社工,訪問過長大成人的領養孩子,觀察到他們對家庭尋根的需求很強,渴求真實面對自己的身分。我來自哪裏?誰才是我的父母?什麼才是家庭呢?身邊朋友有領養孩子,對於如何向孩子告知身世,都覺得是一個難題。 聯合國2018年最新出版的國際性教育指導文件及學術期刊中,討論的「性教育」是多面向。除了關注性健康外,另一個面向是教育孩子「什麼是家庭關係和價值觀」。 要擴闊「一父一母」家庭定義 我的家庭在哪裏?家庭成員有哪些?有什麼角色?是幼兒園至小學的性教育課程。我的兩個孩子在念幼稚園和初小時,已經開始在學校的性教育成長課中學習家庭是什麼,成員有哪些等課題。我曾在政府領養課工作一段長時間,家中也有一名領養孩子。作為領養媽媽,我觀察到學校性教育「一父一母血緣關係」定義的限制,我們要擴闊家庭定義,才能包容領養孩子的成長需要。 從孩子懂得談天,兩歲上幼兒班開始,我和家人已經透過故事或談天告訴孩子,我是你媽媽,但你有另一個生母。你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我們都愛你。因此,孩子在班上畫家庭圖功課時,會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有時會有兩個婆婆和公公呢!再長大一些,孩子說,媽媽,我的生母長得比你漂亮,又不會催我做功課,我掛念她,昨晚我夢見她。我說,是啊,孩子,你那麽漂亮,可以想像你生母也是漂亮的啊! 作為領養媽媽,我的原則是如實坦誠地接納孩子;也希望在愛及鼓勵下,孩子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可以真誠坦然地接納自己,不因自己的不同,或者主流社會對家庭的狹窄定義,而認為自己不足。 最重要讓孩子接納自己 有一次學校老師問道,你告訴孩子身世,不怕孩子自卑嗎?我說人生最重要是接納自己,得到師長的理解和接納,包括不用找口來迎合其他人對家庭的定義,令孩子肯定自己。坦然和尊重自己,令孩子更具自信。孩子的老師朋友都知道孩子有兩個媽媽。孩子不用花力氣去隱藏自己,也不用刻意去告訴人家。孩子在生活中已經打破了一父一母血緣關係的定義。孩子的老師朋友也在跟孩子的相處中,理解到更廣闊的家庭定義。領養文獻中談到,如何接納孩子的領養身分很重要,告知孩子身世愈早開始、愈坦然愈好。 性教育中的家庭定義,要擴闊至可以包容來自不同家庭組合的孩子或成員。當中我們也帶出尊重自己,不排斥他人,包容多元的關愛價值觀。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8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運用「停止信號」節制玩手機

愈來愈多研究調查發現,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不斷增多,兒童開始接觸視頻產品的時間提早,很多在一歲以前已經開始和家人一起接觸手機或平板電腦。新科技的變革,使用更方便,只要指頭滑動就可以獲得資訊,好看的節目可以在網絡無限重溫。在兒童眼中,每天都觀察到周圍人群使用手機或平板的情形,包括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美國心理學教授Adam Alter在2017年的研究發現,十年前和現在相比,人們日常時間安排變化不大。例如,睡眠時間都是七個半小時,工作八個小時;然而變化最大的是工作和睡覺以外,約三個小時的個人時間。研究發現,讓人們感到有意義的媒體是「放鬆,天氣,運動,閱讀,教育和健康」,這些每天花的平均時間是9分鐘。讓人感到不快樂的是「約會,社交媒體,遊戲,娛樂,新聞,網絡瀏覽」,然而花在這方面卻有27分鐘。 為什麼人們對不快樂的活動反會投入更多時間呢?人們能夠停下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信息——停止信號(Stopping Cues)。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在一個節目或文章完結後,都會有一個停止信號,代表結束,人們可以在這個環節轉換行為模式。 但是現在的媒體,特別是兒童常用的視頻網頁,設有自動播放(Auto play)功能,即播完自己所選擇的節目後,會自動播放其他相關視頻,而這些內容或許與家長和孩子所選的節目相差甚遠。 過去有研究了解兒童觀看視頻的影響。早在1963年心理學家班杜拉曾做過關於憤怒的實驗,讓孩子們觀看一個電視節目,其中有一個演員示範暴力對待一個氣球玩偶「波波」。試驗結果發現,觀看過暴力片段的兒童,明顯比沒有看過片段的小朋友有更多暴力行為,而沒有觀看片段的小朋友,在和「波波」相處時沒有出現攻擊行為。這是一個心理學實驗,然而我們在今日卻面對更多的挑戰,大量節目缺乏標籤和設限,兒童不宜的內容更容易出現在滾動播出的視頻或遊戲中。 例如2017年的艾莎門事件(Elsagate),調查發現自2014年YouTube平台逐漸多了偽裝動畫。這些視頻經過專門設計,偽裝成為兒童熟悉的節目內容,例如米奇老鼠、冰雪奇緣主角Elsa,兒童在查找關鍵詞時,很容易就揀選了類似的節目。在沒有任何警示下,這些偽裝動畫片傳遞了大量有可能傷害兒童的媒體信息。如果兒童長期暴露在不適切的媒體中,不成熟的大腦會逐漸習慣和默認這些信息,在成長過程中造成負面影響。此類現象後來受到媒體關注,視頻網站增添舉報功能,並且推出專門YouTube Kids(兒童頻道),無廣告播放幼兒視頻,並加強人工審核,但也很難保證所有視頻的質素。 關掉Auto play 父母陪子女上網 我們在面對大量視頻信息的時候,應陪伴孩子建立正確的態度和行為,值得在兒童年幼時就開始建立使用的習慣,讓孩子們可以有「停止信號」。第一、建議關閉自動播放(Auto play)選項;第二、建議父母和孩子有共同使用網絡的時間,以引導孩子選擇適合內容,即時討論和學習處理一些互聯網相關的問題;第三、建議幫助年幼孩子建立觀看清單,這些清單由父母幫助選擇可信的節目頻道,對觀看內容和時間加以管理;第四、應加入師資和家長培訓,讓教育者和照顧者能夠引導年幼的兒童善用資訊,以身示範,從小培養孩子們選擇平衡的生活,享受生活中不同的樂趣。

詳細內容

教大GPS:靜觀之親子關係

著名的喬‧卡巴金教授(Jon Kabat-Zinn)提出,靜觀(Mindfulness)可以培養七個態度:初心(Beginner’s Mind)、不作判斷(Non-Judging)、接納現狀(Acceptance)、信任自己(Trust)、保持耐心(Patience)、不拼命強求/改變(Non-striving)、 放下(Let it go)。以下介紹使用靜觀的態度經營親子關係的一些做法。 用我們的初心、不作判斷地看到和聽到真實的孩子,而不是大人價值觀裏「應該」的孩子。 教育應該幫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用我們的初心、不作判斷地看到和聽到真實的孩子,而不是大人價值觀裏「應該」的孩子。人往往擅長做喜歡的事情,因做擅長的事情而獲得自信和成功。 吉莉安‧琳恩(Gillian Lynne)是Cats等大型音樂劇的編舞。她6歲時坐不定、成績差,媽媽以為是多動症,帶她去看醫生。醫生建議靜觀Gillian的情形,離開診室並播放音樂,發現她隨音樂翩翩起舞,如魚得水。醫生說,你的女兒沒有病,她是一名舞者。如果我們要求魚爬樹,不但埋沒魚的游泳天分,也可能窒息魚的成長。 家長要做孩子的「伯樂」,發掘孩子的天分、愛好和優點,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的人生。 透過問題看到孩子需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透過問題看到孩子的需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女兒3歲時很喜歡哭,一哭就是幾分鐘,哭聲很大,令我覺得心煩,忍不住推開她,等她哭完再睬她。但我愈推開她,她愈哭得淒涼。有一次我試探性地問她:「你哭的時候,希望我做什麼?」她說:「希望你攬着我。」於是我們達成君子協定,以後她哭,我會馬上攬着她,溫柔地說:「媽媽愛你,不要哭了。」然後開始倒數:10、9、8、7…1,因為她得到了她需要的關愛,十秒之內便停止哭泣,回復平靜。 任何強烈的情緒表達,多是因為孩子的需要和擔憂未被滿足。家長需要接納孩子們的情緒,將「不要嬲」變成「我看見你嬲,我們和你的『嬲嬲』朋友談談吧!」把情緒變成我們的朋友,才能更好安撫情緒,找到問題的根源。 安撫自身焦慮 及時充電 家長焦慮是在應試教育和競爭社會壓力下自然而然的產物,可能包含多種複雜情緒——惋惜自己過往的不如意、對孩子和自己表現失望、責怪孩子不合作、對孩子前途擔憂、對更好生活嚮往等等。如果焦慮處理不當,再加上因工作或家務疲憊不堪,很容易情緒失控,傷及孩子。父母需要一個「暫停掣」,及時休息充電,然後繼續投入生活和工作。每當我覺得自己快要失控時,會向孩子們請假:「我太累了,要立即睡覺充電。」他們總能體諒:「那你休息好了再陪我們玩吧。」 家長將自己的辛苦和壓力告訴孩子,他們能學到生活來之不易,體諒和感恩家長的辛勞,甚至轉換角色成為照顧者,用「愛的服務」回報父母。 家長充盈人生是孩子榜樣 孩子不應是家長的唯一,即使全職媽媽或爸爸,也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人生追求,用充盈的人生為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我曾因為常常要出差在外,沒有辦法陪孩子感到內疚。當我問女兒:「媽媽經常出差,你會不會怪我。」她說:「沒關係,視頻電話可以讓我看到很多地方,况且你又不是不回來。」沒想到她小小年紀便會開導我。我的出差變成孩子們看世界、欣賞媽媽勤勞拼搏的好機會。 曾在臉書看到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有個媽媽表示,如果女兒考不上某名校,「就把她掟落街,然後再自殺」。這種以「愛」為名義盲目拼命強求,將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賭在一間學校一條路的狹隘做法,只能是玉石俱焚。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吧! 但願天下的父母都好好愛自己、愛孩子,孩子們都能在愛中找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