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排練音樂劇的「十萬個為什麼」

這個暑假我極其罕有地沒有出外旅遊,而是天天跟一大群年輕人排練九月上演的大型聯校音樂劇《奮青樂與路》。隨着天氣愈來愈熱,我們的排練亦愈來愈吃力,鬥志亦愈來愈旺盛。 為了讓演員更熟悉在舞台和布景上的穿梭走動,我們特別把學校禮堂的座位位置清空,搭建了一座臨時布景,好讓學生在跟葵青劇院一樣大的舞台上排練。 我每天看着數十個小伙子在唱歌、排戲、跳舞,還有幕後同學在學習化妝、縫紉、製作道具、控制音響設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不禁在思海浮現: 1. 為什麼一大群年輕人願意花幾個月時間排練音樂劇,而不選擇跟朋友去吃喝玩樂? 2. 為什麼同一場戲、同一支舞、同一首歌,要反反覆覆排練那麼多次?什麼叫「在藝術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3. 為什麼音樂劇團隊特別講求紀律——不准遲到,不准隨便缺席,不准「是是但但求求其其」? 4. 為什麼我會一而再、再而三與年輕人搞音樂劇?都已經第九齣了,還要繼續搞下去嗎? 5. 為什麼那些少數族裔演員不諳中文但仍逐字逐句記下拼音,拚命講好廣東話?為什麼他們明明在香港出生卻不懂中文? 6. 為什麼團隊中背景完全不同的學生,可以一起和諧共處,彼此扶持,共同奮鬥? 7. 為什麼心光學校的同學看不見但仍認真做好每個動作?他們除了看不見,與其他人又有什麼分別? 8. 為什麼視障人士畢業後找工作那麼困難? 9. 為什麼有慈善基金、善心人、贊助商,那麼熱心慷慨支持一班年輕人的成長? 10. 為什麼這次團隊中的創作人那麼無私,樂意把自己的作品、知識產權無償跟學界分享? 11. 為什麼有這麼多觀眾願意購票入場,看一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演出? 12. 為什麼我們在音樂劇中會更認識了解自己? 13. 為什麼藝術訓練可磨練意志力、默默地改變年輕人的生命? 14. 為什麼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在課本裏學到? 15. 為什麼很多父母把藝術看得那麼功利?一旦達到目的便把藝術棄如敝屣,甚至覺得它是學業的敵人? 16. 為什麼在香港搞藝術注定荊棘滿途、焦頭爛額? 17. 為什麼這些學生不是專業演員,但工作態度同樣要專業?到底什麼是專業? 18. 為什麼藝術教育在香港學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為什麼藝術課不是必修課? 19. 為什麼愈來愈多學校要搞音樂劇?所為何事? 20. 為什麼參與課外活動一定要自願?勉強一定無幸福? 21. 為什麼DSE課程沒有給學生釋放更多空間,反而愈來愈忙? 22. 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沒有夢想、沒有方向、沒有動力、沒有熱情? 23. 為什麼很多老師鼓勵學生追尋夢想,自己卻沒有追夢的勇氣? 24. 為什麼人愈大生活愈枯燥乏味、愈不快樂? (下刪九萬九千多個為什麼) 文:何力高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品格×藝術」之旅再啟航

不時有人問我,什麼時候再搞音樂劇?我往往笑着答不知道。我並非敷衍虛應,而是真的不知道,因為搞音樂劇涉及很多不同因素,視乎有否合適的時機、學生、製作團隊、場地及資金,倘若沒有天時地利人和,貿然出師,「為搞而搞」,最終可能搞得焦頭爛額。是故即使我熱愛音樂劇,卻未敢年年製作,只會靜候時機成熟。 團隊合作見多元共融 今年九月初,我將炮製全新一齣聯校音樂劇《奮青樂與路》,於葵青劇院上演。是次四間中學分別是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香港培正中學、佛教正覺中學及心光盲人院暨學校。這些學生的種族、成長背景、能力各有不同,但為了同一目標走在一起,在音樂劇的催化下,由素未謀面到混熟,再到互相支持鼓勵,漸漸形成了堅實的團隊。我看見南亞裔的同學即使不諳中文,但一絲不苟地在歌詞旁記下拼音,然後以標準的廣東話唱出;我又看見視障的同學雖視力模糊,但很努力學習動作,跟大家跳出一致的舞步。我們期望觀眾除了欣賞演出,還瞥見台上那股共融的精神。 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多元的城市,不同種族、信念、能力的人理應和衷共濟,得到平等機會,而非彼此猜疑、攻訐、拒絕。 專業陣容 為青春喝彩 音樂劇的三十多名演員其實已排練了兩個半月,自踏入暑假更每星期排練五天,從早到晚,密鑼緊鼓,儼如職業劇團。再加上幕後約四十名同學,還有十多位劇場工作者和教師,整個團隊近百人,陣容龐大。今次的創作班底更是夢幻組合,包括作曲和音樂總監高世章、作詞岑偉宗、編劇莊梅岩及導演方俊杰,位位在劇壇炙手可熱,功力非凡,由他們領軍,實在是學生之福。 起初我曾擔心學生是初生之犢,恐力有不逮,但高世章很早就明言不打算一開始就降低要求,他會視這些學生如專業演員,給他們寫同樣難度的歌,看看他們有多少能耐。小伙子們不負所望,經過導師們密集而嚴謹的訓練,很快便唱得有板有眼,絕不失禮。 除了悅耳動人的歌曲,大型歌舞場面在音樂劇同樣不可或缺,今次演出規模不小,幾場群舞是亮點,慶幸學生的跳舞水準令編舞和導演喜出望外。一眾導師都不禁讚歎一句:年輕多好!中學生有青春有活力,耳聰目明,只要專注、認真、努力,沒有不成器之理。這正是我一向的信念,年輕人就是要心裏有火! 曲詞劇本免費與學界分享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推廣糅合品格塑造的藝術訓練,讓更多學生藉音樂劇成長,幾位創作人更答應把曲詞和劇本無償與學界分享,不收取版權費,教師只要接受過培訓,便可在校內自家製作《奮青樂與路》,我在此衷心感激他們的慷慨和大愛!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成功的關鍵是恆毅力

「為什麼最聰明卻不見得最優秀?最有才華不見得最成功?如果不是天賦,不是智商,什麼才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關鍵要素?」這是《恆毅力》(Grit)一書開宗明義要探討的問題。作者達克沃斯博士的研究也許老生常談,正如李白被「鐵杵磨成針」所感的故事小孩子早已知道,愛迪生的名言「Genius is 1% inspiration, 99% perspiration」大家也耳熟能詳。然而愈寶貴的真理,愈容易因為流傳久了而被棄如敝屣,所以這位哈佛大學畢業的心理學家特別進行多番研究,要證實人生成功的關鍵不是智商,而是對長遠目標的持久熱情和毅力,而且這種恆毅力是可以培養的。 世上沒學不好的東西 我自知不是特別聰明的人,所以成長中和在社會工作時常常鞭策自己要悉力以赴,尤其對於很想得到的東西,一定要憑努力毅力換取,絕不心存僥倖,守株待兔;而上蒼也待我不薄,往往讓我苦盡甘來。 猶記得預科時,因為心儀的大學學系很看重語文成績,於是我下決心要投資時間在英文上:每天放學回家先用一小時讀英文報紙或看明珠台,然後查字典默寫生字,藉以提高閱讀和聆聽能力。我又主動向班主任要求用英文寫周記,增加寫作機會。公開試前自修的日子,那時家中無電腦,在家作文後只好放進信封寄回學校給老師批改。那年我的英文能力進步不少,最終在公開試考得滿意成績。 在學業上,我一直相信「盡其在我」。 大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到了電視台當實習記者。那時最嚴峻的工作困難不是採訪和報道,而是新聞部規定用電腦寫稿,而我卻未嘗接觸過中文輸入法。上司只給了我們一張編碼表,簡單交代兩句,便着我們要盡快練好。電視新聞工作分秒必爭,打稿慢一點都有罪,我唯有硬着頭皮,一有空便拿着編碼表念念有詞,強迫自己死記硬背。那時我們做實習記者沒有自己的電腦,只有待同事下班離去後才可練習打字。所謂工多藝熟,經過一兩星期苦練,我終於駕馭了中文輸入法。 歐陽修筆下的賣油翁早已說過「惟手熟爾」,其實只要有鬥志不認輸,世上沒有學不好的東西。但今天我見許多學生都不懂中文輸入法,寫通識科幾千字的報告時,打字像繡花一樣,有的更用手機先錄音再轉成文字,廢時失事,總之就是不肯正正經經學懂中文輸入法,正是好逸惡勞的典範! 竭盡所能 總有漂亮成績 最近我又跟幾間學校排練全新一齣音樂劇,準備九月公演。我常跟學生說,大家雖不是專業演員,但同樣要有專業態度,要認真,全情投入,竭盡所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無論多麼老掉牙,但它仍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面對自己喜歡的事,哪怕它有多困難,只要充滿熱情,咬緊牙關,絕沒有幹不出漂亮成績之理。愛因斯坦說過 「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準不會錯吧!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很多人對教師工作有刻板印象,說它重複沉悶,故不想投身,但我絕不同意。教師天天與年輕人相處,肯定比很多行業更刺激更有趣。不過,畢竟學校環境相對穩定和封閉,接觸其他行業的人和事較少,若長期埋首學校工作,視野和生活經驗難免狹窄。因此我經常鼓勵教師有機會要到校園外走走。如果條件許可,在漫長的工作生涯中畫個休止符,申請停薪留職出國其實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當教師差不多十年的時候,有一天偶然在電台節目中知道有一個國際機構推廣學生和教師交流活動。「交流生」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交流教師」倒是第一次聽到。於是我搜索資料,原來我可透過此計劃到美國的中學作訪問教師一年;雖沒有酬勞,但可得到當地家庭免費接待,換言之這是沒有利益關係的文化交流活動。我一直未有機會出國留學,又嚮往外國生活,於是我鼓起勇氣向校長申請停薪留職,校方慷慨批准。 停薪留職 赴美當交流教師 那年我去了紐約州首府奧本尼某私立中學工作,除了教學,我還在校內推廣中華文化,協助排練話劇及帶領學生活動。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二月一個寒風刺骨的半夜,我和另一位教師帶着二十多個學生,從紐約州坐通宵車到首都華盛頓,參加一年一度的反墮胎遊行集會,這讓我對美國的教育和社會有了獨特的體會。 另外,接待我的是一對和藹可親的中年夫婦,基本上他們怎樣生活我便怎樣生活,讓我親嘗地道的美國家庭文化。感恩節那天我們一早去了社區中心做義工分發食物給窮人,晚上則在家中享受了那頓一生難忘的豐富晚餐。假日我會跟家人遠足宿營,看棒球賽欖球賽,而我更不時到曼哈頓百老匯朝聖。在美國工作當然不太忙碌,我最享受每天放學後到處踏單車,逛圖書館,或到超市買菜回家做飯,這都是我在香港想也不敢想的奢侈享受。 老師自己也應該追夢 以上的記述只是浮光掠影,如果要認真分享恐怕可以寫成一本書。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因為去年我校有教師申請了停薪留職到外國進修一年,最近又有同事申請,我舉腳贊成。 教師在同一位置環境工作久了,難免有枯乾窒息之感,於是因循地施教,老調重彈,對自己和學生都不是好事。 我很喜歡用五月天的《第二人生》勉勵學生和自己,歌詞很有意思:「期待一趟旅程,精采萬分,你不該再等。別到荒廢青春,用盡體溫,才開始悔恨。」我們當教師的經常幫學生做生涯規劃,鼓勵他們去追夢,但往往最沒有勇氣和動力去追夢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教師們,如你覺得疲累困乏,而經濟又許可,何不停薪留職一年出國去?交流也好,進修也好,在異地重整思緒和人生方向,休息過後往往可走更遠的路。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到底該放多少鹽才對?

最近偷得浮生半日閒,無意中看到一齣台劇﹕男演員在廚房學包餃子,戰戰兢兢,然後叫老師傅嘗味品評。老師傅還沒作聲,男演員便搶着說要多放點鹽,老師傅問其故,他隨口說﹕「不夠鹹。」老師傅道﹕「你做餃子給自己吃還是給客人吃?到底是你覺得不夠鹹還是客人自己覺得不夠鹹? 客人吃的時候會蘸醬油、醋、辣椒醬……各有各的口味喜好,你再加鹽,豈不把味道都鎖死了?」這段無關宏旨的戲很快就過去了,鏡頭又回到本來的愛情線,但我卻沉思在剛才的對白中,久久未回過神來。 這段對白給我當頭棒喝,我跟男演員不是面對同樣的問題嗎? 我常常感恩我每天工作面對的不是死物,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但正因為學生都是有靈魂的個體,所以教育在他們身上產生的果效都不一樣,沒有保證成功的方程式,而我極不願只用一套方法標準去要求所有人。可惜在香港,我們都用市場價值去衡量人﹕大學為勞力市場提供人才,中學為大學提供優質學生,小學又為中學打好基礎,幼稚園就……整條食物鏈都在為市場經濟服務,有市場的就有價值,沒有市場的就一文不值。 為社會要求 不理學生意志 香港產業單一化,所以對能力的要求也極其單一化,掙錢就是硬道理,學業的終極目標也為此。 於是我們不停放鹽放鹽放鹽,滿足社會要求的味道,而忘了學生有其自由意志,可按自己的口味蘸上不同的調味料,走自己的路。 如果我們都把肉弄得太鹹,就像老師傅說,把餃子的味道都鎖死了,日後再蘸什麼都徒然。 師長迫壓 東野圭吾曾厭書 最近讀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我的晃盪的青春》,書中他娓娓道來自己的成長故事,其中一篇叫〈讓人讀書的快樂和被迫讀書的痛苦〉。這位鼎鼎大名的作家劈頭就說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非常討厭讀書,看見姊姊們閱讀覺得是一件很蠢的事。 他的母親和老師也一直催逼他讀書,選一些名著要他看,但愈逼他就愈討厭,甚至拒絕閱讀。直至某天,他看見姊姊讀《阿基米德借刀殺人》,開始接觸了推理小說,花了一星期才讀完,但對於以前讀什麼書都只看一兩頁的他來說,已稱得上是個意外。之後他又從二姊的書架上拿了松本清張的《高中生殺人事件》來看,結果三天就一氣呵成讀完,接着再讀《點與線》、《零的焦點》,之後就買筆記本開始寫他的推理小說。那時他念高中一年級,一個出色的作家就這樣誕生了。 我不敢說東野圭吾的媽媽和老師做錯了,哪個師長不望子成龍、不想作育英才? 但「期望」和「強迫」只是一銀兩面,力度控制不好,可能扼殺了生命的可能性。教育下一代恍似做餃子,鹽放太少,肉的鮮味不出來;鹽放太多,味道又給鎖死了。唉!真教人苦惱!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