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很多人對教師工作有刻板印象,說它重複沉悶,故不想投身,但我絕不同意。教師天天與年輕人相處,肯定比很多行業更刺激更有趣。不過,畢竟學校環境相對穩定和封閉,接觸其他行業的人和事較少,若長期埋首學校工作,視野和生活經驗難免狹窄。因此我經常鼓勵教師有機會要到校園外走走。如果條件許可,在漫長的工作生涯中畫個休止符,申請停薪留職出國其實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當教師差不多十年的時候,有一天偶然在電台節目中知道有一個國際機構推廣學生和教師交流活動。「交流生」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交流教師」倒是第一次聽到。於是我搜索資料,原來我可透過此計劃到美國的中學作訪問教師一年;雖沒有酬勞,但可得到當地家庭免費接待,換言之這是沒有利益關係的文化交流活動。我一直未有機會出國留學,又嚮往外國生活,於是我鼓起勇氣向校長申請停薪留職,校方慷慨批准。

停薪留職 赴美當交流教師

那年我去了紐約州首府奧本尼某私立中學工作,除了教學,我還在校內推廣中華文化,協助排練話劇及帶領學生活動。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二月一個寒風刺骨的半夜,我和另一位教師帶着二十多個學生,從紐約州坐通宵車到首都華盛頓,參加一年一度的反墮胎遊行集會,這讓我對美國的教育和社會有了獨特的體會。

另外,接待我的是一對和藹可親的中年夫婦,基本上他們怎樣生活我便怎樣生活,讓我親嘗地道的美國家庭文化。感恩節那天我們一早去了社區中心做義工分發食物給窮人,晚上則在家中享受了那頓一生難忘的豐富晚餐。假日我會跟家人遠足宿營,看棒球賽欖球賽,而我更不時到曼哈頓百老匯朝聖。在美國工作當然不太忙碌,我最享受每天放學後到處踏單車,逛圖書館,或到超市買菜回家做飯,這都是我在香港想也不敢想的奢侈享受。

老師自己也應該追夢

以上的記述只是浮光掠影,如果要認真分享恐怕可以寫成一本書。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因為去年我校有教師申請了停薪留職到外國進修一年,最近又有同事申請,我舉腳贊成。

教師在同一位置環境工作久了,難免有枯乾窒息之感,於是因循地施教,老調重彈,對自己和學生都不是好事。

我很喜歡用五月天的《第二人生》勉勵學生和自己,歌詞很有意思:「期待一趟旅程,精采萬分,你不該再等。別到荒廢青春,用盡體溫,才開始悔恨。」我們當教師的經常幫學生做生涯規劃,鼓勵他們去追夢,但往往最沒有勇氣和動力去追夢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教師們,如你覺得疲累困乏,而經濟又許可,何不停薪留職一年出國去?交流也好,進修也好,在異地重整思緒和人生方向,休息過後往往可走更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