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小學概覽》的虛偽

網上圖片 日前教育局上載一份新的《小學概覽》協助家長選校,今年新增了欄目,要學校列明為非華語生提供什麼支援,但逾半學校卻隻字不提,有報章以「留白」這繪畫術語形容,真是妙到毫巔。中國畫的「留白」是一大學問,推而廣之,一冊《小學概覽》竟也留白,可知這一留白影響學校的程度。 簡介非華語生支援?留白! 學校故意不在《概覽》填上非華語生資料,即係話一般家長不希望子女與非華語學生同校。有些校長甚至說取錄一個非華語生,會趕走三名本地生,不是學校不願取錄,而是改變家長偏見不易,所以在《概覽》留白,側側膊,博人唔多覺。 今天的所謂非華語生,大致上以南亞、東南亞裔為主: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菲律賓、印尼、越南等都是。以前是印度為主,港島的嘉道理學校便集中收印度學生。現在非華語學生和本地學生一樣,經統一派位,因此所有資助學校都可能有非華語學生。 非華語學生在學習中文方面確有困難,口語方面困難較少,因為同學之間對話多用粵語,有些人說得字正腔圓,但文字就唔多掂。不能說政府完全忽視這類學生,因為已額外撥款給收錄了10個或以上非華語生的學校,讓學校推行各種輔助措施。撥款當然有幫助,但好多問題不是錢可解決。如果學校只收得7個或8個非華語學生就半天吊,既無額外支援,因非華語而產生的一籮籮問題接踵而來。唔使多,一班有三兩個非華語學生,上課時根本唔知阿sir噏乜,阿sir在黑板寫字,佢哋以為阿sir畫符,去到升中,中文仍停留在小二程度,唔使問阿貴,梗係派入啲一般人眼中的Band 3學校喇。 教育制度 逼出非華語「曳」仔 非華語學生只有極少數人過完一關又一關,大多數淪為一般家長眼中讀書不成,惹是生非的「曳」仔,家長避之則吉,學校有咁密收咁密。最無辜係呢啲學生,本來聰明伶俐,在健全的教育制度下一樣可以成才,就因為被迫以非母語學習,過關條件又是好難學的中文。 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國際學校的非華語生完全無問題,點解?答案是他們唔使考中文。 所謂「留白」只是掩耳盜鈴 回頭講番《概覽》,王師奶認為學校資料似賣廣告,家長信晒就自己搵自己笨。所有學校都係話自己點威點好,如果你搵到一句學校自揭瘡疤認敝鄉的文字,王師奶請你食足一個月麥記魚柳包。看,校長們唔理教育局要填寫非華語生資料支笛,寧願學人「留白」。不是小婦人小看校長們,他們當中有幾多個識畫畫吖,王師奶水水哋都係嶺南派弟子,他們在《概覽》的留白是虛偽,是掩耳盜鈴,沾辱了「留白」的清譽。 全港共五百多間小學,有267間沒有填寫新增的「非華語生的教育支援」欄目,既然可填可唔填,設此欄是多此一舉。填與不填的學校是48%對52%,叫家長點揀?如果家長認為48%忠實地填了非華語生的學校是「黑店」,轉而選擇52%留白的學校,那是鼓勵人「走精面」。最後發覺,原來52%都有南亞裔學生。 「虛偽」萬歲,「留白」萬歲。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統會的今昔

教統會在香港教育界原本有崇高地位,它的報告書是本港教育的指標,港英時代的教育署切實執行報告書的方向不遺餘力;回歸祖國後,教統會已非昔日。李國章任教統局長時,教統會主席是王䓪鳴,在李國章強勢主政下,教統會已淪落風塵,王䓪鳴亦意興闌珊,教育界幾乎已忘記教統會的存在,聊備一格而已。 從教育明燈淪為無名組織 翻閱前任主席,都是名聲響亮的知名人士;現任主席是雷添良,大致上甚少人知道佢係乜水。 教統會報告書曾經好有power,第三號報告書建議成立直資學校;第五號報告書建議五所師訓學院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又建議成立「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建議成立「優質教育基金」。翻閱前任主席,都是名聲響亮的知名人士,如利國偉、范徐麗泰、楊紫芝、梁錦松、王䓪鳴、林李翹如、鄭慕智。現任主席是雷添良,大致上甚少人知道佢係乜水。 高層次組織搞濕碎運動 論理,鄭慕智對教育最有認識,他曾任教育委員會主席,亦曾在推行母語教學時肩負重任,可是6年教統會主席期間亦無所作為。現任的雷添良,更給人天外來客的印象。 經過3年沉默,雷主席終於有動作了。他說會制訂家長教育課程,全城參與,為期至少2至3年的「快樂孩子運動」,目標是扭轉家長「贏在起跑線」和「學業成績是一切」等固有觀念。做下嘢當然好過乜都唔做,起碼讓人知道「教育統籌委員會」尚未人間蒸發。 是教統會自貶身價,抑覺得大事不可為,唯有做小事? 不是王師奶有偏見,教統會應是做大事,提大方向的組織,今天竟濕碎到提供「快樂孩子運動」2至3年課程給父母甚至祖父母,希望扭轉「贏在起跑線」和「學業成績是一切」的固有觀念。是教統會自貶身價,抑覺得大事不可為,唯有做小事?王師奶遺憾今天香港教育缺乏方向感,幾乎所有措施都是細眉細眼,小修小補。小婦人不是認同家長競相要子女「贏在起跑線」,也並非支持「學業成績是一切」的歪理,只是覺得這些培訓不應由教統會這高層次組織來做,至於全城參與簡直是夢想。計劃出發點是好,王師奶樂觀其成,但希望不流於空言。 外傭育兒培訓 非健康做法 報道說第二場公眾諮詢會出席人數不足20人,當中大多數是社工,有些社工也可能是父母,但以出席人數而論絕對令人失望。有出席者提議應為外傭提供育兒課程,因為他們照顧兒童的時間多。王師奶只知外傭是以家務為主,不知是否也包括教育幼主?一般家長如果將教育子女的責任也交由外傭負責,那是不健康的,外傭怎可取代父母的位置?又有人建議半日的「職員發展日」(Staff development leave),由政府帶頭,鼓勵其他公司效法。如果半日就可以成功推動「快樂孩子運動」,香港不會有「不快樂」的孩子。 最後,雷主席說了一句官腔:「小組持開放態度」,又說明年首季向教育局提交意見(世界輪流轉,以前是教育當局執行教統會的建議),王師奶拭目以待,更期望教統會委員諸公以長遠視野為香港辦大事。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跨境學生減少是喜訊

據報道今年跨境學生減少,青衣的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獲派24名跨境學生,只有一人註冊;同區的荃灣商會學校原獲派224名小一生,預料只有100人入學;葵涌中華傳道會許大同學校獲派10名跨境學生,辦入學手續的一個都無。 本港居民被呢班蝗蟲客家佔地主,雖然一肚氣,但無可奈何! 曾經困擾香港家長的跨境學童問題,似乎已近尾聲,由於深圳容許香港學生入讀公立學校,如果派不到最近的北區或心儀學校,他們寧願放棄跨境。想當年,跨境學童從天而降,香港人以蝗蟲喻之,搶奶粉,搶醫院牀位生仔,搞到怨聲震天。搶學位搶到北區學校大爆棚,有學校開到10班小一,設7個跨境學童專屬校網,擴展到青衣、黃大仙、荃灣,原北區居民子弟被迫遷讀大埔、沙田。本港居民被呢班蝗蟲客家佔地主,雖然一肚氣,但無可奈何! 摧殘小心靈的教育制度 蓋少一個跨境學童,即係少一個幼小心靈受摧殘。 雖然好多人責備政府唔做嘢,王師奶講句公道話,事實都做咗啲嘢,壓制了走私奶粉潮,禁止雙非人士來港生仔都算是功績。王師奶好替小學生辛苦,天未光就要經出入境兩處關卡,上水火車站附近全是等候跨境學童的校車,熙熙攘攘,人頭湧湧,有校車保母高聲尋「仔」,有四五歲的幼稚園生驚惶搵校車,此情此景,王師奶內心充滿悲情,稚子何辜,受此折磨?孰令致之?是忍心的家長,是不平衡的教育制度?試想想,一個六歲小一學生,從深圳跋涉到青衣、黃大仙,車程不少於兩個鐘,放學又兩個鐘,鐵打都頂唔順喇。小婦人聽見話跨境學童減少,立刻喜上眉梢,內心拍掌稱慶,蓋少一個跨境學童,即係少一個幼小心靈受摧殘。 趁學童減少推小班教學 唔明特首話公營學校今年整體班數增加,但某些校長又話學生報到情況好差。 學童減少,學校收唔到學生,王師奶又好關心老師們的飯碗,尤其是合約教師,因為好多合約教師逐年計,多數是一年合約。好彩林鄭特首拍心口話會保留縮班教師教席,故縮班不影響教師職位。與此同時,小婦人又擔心這「保留」是否也包括合約教師?有教師連續七年都停留合約階段,唉!叫人怎安心工作?王師奶只識去街市計婆仔數,唔明特首話公營學校今年整體班數增加,但某些校長又話學生報到情況好差。費事傷神計數,今年又話推行一校一社工,何不開班教合約教師轉做教師社工;又訓練合約教師做特殊教育統籌主任;調整每班人數,實行名副其實的小班教學,每班人數不超過25人。 針無兩頭利,一個行業的興衰,會牽連另一個行業的存亡,接載跨境學童的巴士生意大受打擊,有大規模跨境校巴營運商,往年每日接載700至800名學生往返內地及屯門天水圍等地,今年銳減至500名,更不敢想像明年的黑暗日子。小婦人雖寄予同情,但首要關心的是學生的利益,跨境上學終究不是正常運作,也窒礙了小孩子的身心成長。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7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你是哪類型的家長?

王師奶累積廿多年做家長的經驗,冷眼旁觀家長眾生相,雖是千奇百怪,卻可簡化為以下四大類: 放任型:有飯畀佢食,有瓦畀佢遮頭,有書畀佢讀,自覺已盡家長責任。成績好壞無乜所謂,深信天生天養,係龍就會飛上天,係蟲就會搵窿捐。做這類型家長的兒女禍福參半,禍是無父母扶持,一切靠自己;福是無壓力,可自由發揮潛能。世界就係咁奇妙,你以為呢啲仔女一定輸在起跑線,跌倒自己起番身,有血自己抹,做父母的盲字唔識多個。王師奶見過不少這類家長,兒女長進成才,靠獎學金入大學,長春藤大學搶住收。當然,比例不會太高,例子卻也不少。 開明父母與子女做拍檔 Partner型:這類父母最開明,深知強拗的瓜不甜,與其做冤家,不如做拍檔。做父母的當然希望子女成才,和子女有商有量,大家講明:我做好父母,你做好兒女,各司其職。凡事盡力就好,不強求,父母有要求,子女有目標,是父母兒女,也是彼此的partner。兒女在父母心中有期望,但不會給予他們成長的壓力。 教練有不同模式 如果你是教練型的家長,請你考慮兒女的承受能力,也請你檢討你的教練模式。 教練型:教練有好多種不同模式:泰山壓頂式、地獄魔鬼式、不見天日式、雞啄唔斷式、釀豬大腸式,以上所舉,僅是其中一二而已。凡教練都用心良苦,何况教而練之的是你心肝寶貝兒女。你期望他聞一知十,舉一反三,通常十之八九都事與願違,你愈心急,語氣就不自覺重了幾十磅。王師奶老爹是正牌教育學院出身,教學法滾瓜爛熟,教書時好心機,有耐性,一次唔識,可以教多十次八次,真可說是誨人不倦,但在家教王師奶時,嚴過閻羅王。小時候真係嚇到腳軟,古人易子而教,有道理兼明智。如果你是教練型的家長,請你考慮兒女的承受能力,也請你檢討你的教練模式。習作做完一個又一個,疊起來真係好似泰山咁重;方程式念完一遍又一遍,稍一猶豫,老爹塊面黑過包拯;不要以為假期可以鬆一鬆,由朝到晚念念念、讀讀讀、寫寫寫,不見天日。即使你是教練型,也希望你是一個了解球員極限的好教練。王師奶學而無術,讀書半桶水,有時私底下會埋怨老爹,要不是他的雞啄唔斷式衝擊我的學習興趣,今日可能不只會寫這些三腳貓草根文字。 24小時全天候保母 細時驚佢養唔大,大了又驚佢唔夠醒;十歲八歲仲幫佢冲涼、綁鞋帶…… 保母型:這是家長群中最多人數的一種,生仔時興一個起,兩個止,做爸爸媽媽的不單是父母,而且仲係24小時全天候保母。王師奶好鍾意睇《國家地理雜誌》的動物片,看到大象帶小象,袋鼠媽媽袋住袋鼠仔東奔西跑,或者大猩猩替小猩猩抓虱,更加明白萬物之靈的人類對子女無止境的照顧。細時驚佢養唔大,大了又驚佢唔夠醒;十歲八歲仲幫佢冲涼、綁鞋帶;返學前又同佢執書包;飲食就更加唔使講,維他命都用計數機計過,少咗怕佢唔夠營養,多咗又驚佢超標。派位唔理想就隔夜排隊去叩門,叩完一間又一間,又鞠躬又?起棚牙陪笑臉。DSE放榜後仲徬徨,送佢去外國又驚佢唔識煮食,天氣涼了又唔識加衣。 各位家長,請對號入座;各位學生哥學生妹,你的家長是哪類型?勇敢地告訴他們,你們的感受吧!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家長點解咁緊張子女讀大學?

在大學教書,薪金不薄,又有宿舍,何須折腰曲背,向不知何謂問責的局長叩頭? 王師奶一對小淘氣B仔和C女無驚無險讀完大學,親戚朋友見面時最經常的開場白是:「妳就好喇,仔大女大,讀完大學,又搵到嘢做,甩難啦。」回首前塵,恍如一夢,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箇中苦况,有不足為外人道者。小婦人筆下時有過火之語,對教育烏哩單刀措施責難不留餘地,本家王先生常說:「咁勞氣,因住爆血管吖。」無他,深知社會進步,國富民強,成敗繫於教育,即使芝麻小事,亦耿耿於懷。見到有啲教育官員hea住過日子,大事唔理,小事唔郁,成日帶人遊花園,無名火就會上腦;見到有啲所謂學者,趨炎附勢,帶住成桶鞋油,專擦署長局長鞋,就會懷疑古人話「衣食足而後知榮辱」這話是吹水。在大學教書,薪金不薄,又有宿舍,何須折腰曲背,向不知何謂問責的局長叩頭?有時見到一些社會知名人士,放言「低」論,滿口胡言,真係好想幫襯鵝頸橋底打小人的三姑。記得有一個工程界人士,佢話現在年輕人滿肚牢騷,呢度唔滿意,嗰度唔順超,皆因買唔到樓,說時仲一臉輕蔑之態。嗱!呢啲就叫做名人,又叫社會賢達啦。 今時今日 仲行行出狀元? 王師奶雖然口沒遮攔,但自問心地善良,好替年輕一輩擔心,又好替家長辛苦。小婦人的嫲嫲見到王師奶為B仔C女讀書左思量、右思量,半教訓半譏諷地說:「行行出狀元,唔一定要讀大學嘅,你睇李嘉誠夠無讀大學,邊個唔知佢係香港首富。人人都知饒宗頤係大學問家,佢都無讀大學;北大教授,名重士林的季羨林,與饒宗頤一時瑜亮,人稱南饒北季,佢都無讀大學;更早的還有王雲五,是無四方帽的大學者,使乜咁緊張一定要讀大學吖!Bill Gates讀讀吓都較腳唔讀喇。」嫲嫲說的都是事實,但她的觀點停在五六十年前,今時今日,無呢支歌仔唱了。 為子女入大學如長征 但唔好睇小呢頂四方帽,填寫求職申請表時發揮作用,作用就是敲門磚。 王師奶認識好多有學歷,無能力的人,有時真係懷疑他們的學位係點攞番來,但唔好睇小呢頂四方帽,填寫求職申請表時發揮作用,作用就是敲門磚。如果連敲門磚都欠奉,第一輪不是給電腦踢了你出去,就是給人事部那位阿姐投入字紙籮。有無例外?有,因為你係某部門主管的舅仔或世侄女,天地線早就搭通。小婦人雖然唔認同有些家長為兒女入學的一些出位行為,例如日日寫一封信去求名校校長,天未光就站在校門口等校長座駕回來,站足一個月表示誠意,等校長的慈悲一念施捨一個學位(唔好以為小婦人吹水,真係有家長以電郵向王師奶訴苦)。入小學名校為求入好中學,入了好中學為求入大學,這過程漫長過十萬九千里長征,天下父母心大抵如是。過程中經歷好多在第三者看來荒誕不智行為,王師奶實在不忍心以「愚夫愚婦」去形容,在畸形的教育制度下,只能以其情可憫的心態去看一般家長的無可奈何! 社會是百態的,人心也是多端的,事物也隨環境遷移,嫲嫲成功不靠學位理論無錯,但今時今日,700多萬香港人中有幾多個李嘉誠?全世界70多億人,有幾多個Bill Gates?有幾多間商業機構專請無學位的人?一個學位不代表一定有能力,小婦人眼中它是一塊世俗認同的敲門磚,這也是家長們咁緊張子女讀大學的原因。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5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多此一舉的基準試改名

回想「基準試」(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推行初期,教育界罵聲四起,認為損害教師尊嚴,教了幾十年英文,忽然要再考,有些接近退休年齡的教師以罷考抗議。呢一辣招是由當時語常會主席田北辰提出,佢擔任主席期間,外行領導內行,意見多,實用少,好多時佢當教育係縫製牛仔褲,教師係車褲女工。一排排無煙大炮中,教師基準試這舉措算是例外的例外。 基準試確實傷了不少當時英文科教師的心,但淘汰了一批英文水平不夠的教師,也算是對英語教育的貢獻。良師未必出高徒,但一個只懂三腳貓功夫的師父,徒弟肯定不堪一擊。同期推行基準試的還有普通話科,決不是將廣東話讀歪少少就可以教人的。如果田北辰回顧昔日教育足迹,一定慶幸還有些微鴻爪可堪記憶。 港島東某校校監邀請曾在教育局主管英文科的高官,考核校內12名英文科教師,結果只得兩人及格,頗令小婦人嚇了一驚…… 今日仍然有基準試,但性質與當年完全不同。以普通話基準試為例,考生多是中文科教師,希望通過基準試及格而用普通話教中文;考英文基準試的多非英文教師,而是想轉教英文科而又未修讀豁免課程的畢業生。現任的英文教師多是大學選修英文,或曾接受師資培訓,或打真軍通過基準試。所以日前港島東某校校監邀請曾在教育局主管英文科的高官,考核校內12名英文科教師,結果只得兩人及格,頗令小婦人嚇了一驚。一係考官要求過高,一係教育局把關不嚴,水蟹當膏蟹。 咪懶理大事而搞名字之爭 言歸正傳,立法會教育界葉建源議員質疑「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名稱,使外界以為教師語文水平不濟,要求當局改名。他認為應取消「教師」二字,或改名以符合政策原意。王師奶雖然覺得司徒華逝世及張文光退下火線後有點將軍一去,大樹飄零之感,但對葉建源仍心存尊敬。只不過他今次的提議,說得斯文些是「多此一舉」,粗俗些是「除褲放屁」。身為立法會教育界代表,為業界或教師爭取權益責無旁貸,但不去落力、努力、奮力、戮力爭取擴充大學學額和保護資助學校的生存條件,卻為這微絲細眼的一個名稱「深入探討」,確令小婦人好失望。 當年教師的語文水準確實參差得很,有必要評核一下,優良的過關,稍差的去進修,裝備好自己再去作育英才…… 不是小婦人專拗頸,葉議員質疑「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會使外界以為教師語文水平不濟,這話從何說起?評核的結果可能是優,可能是良,當然也可能是劣,但不能武斷是「不濟」。進一步說,這個名稱不自今日始,當年教師的語文水準確實參差得很,有必要評核一下,優良的過關,稍差的去進修,裝備好自己再去作育英才,好過三斤孭兩斤,自己吃力,教得辛苦。 刪教師兩字反脫離原意 這「能力評估」專為教師而設,刪去「教師」兩字反而脫離原意。 保守的教師覺得不舒服、尊嚴受損,可以理解,但畢竟時代在變,破舊才可立新。名稱上有沒有「教師」這兩個字,根本與「濟」或「不濟」無關,葉議員太體貼才會作憂天的杞人。葉議員認為應直接取消「教師」兩字以符合政策原意,如果講原意,小婦人鄭重告訴你,這「能力評估」專為教師而設,刪去「教師」兩字反而脫離原意。 王師奶一向敬重斯文,敬重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們,包括葉議員。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4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論粵教中

又一隻粵教中的迷途羔羊歸隊,玫瑰崗學校小學部實行七年普教中後,宣布四年級開始回復粵教中。經過七年實踐再重回粵教中,絕對不是倉卒的決定。 教中文和教普通話是兩回事,可惜為數頗多的學校總是糾纏不清,將學普通話和學中文混為一談。 玫瑰崗學校認為,香港大部分中學都以廣東話教中文,若繼續普教中會令學生升中後適應有困難,與中文科教師商討後,決定由2018學年開始,小四至小六以廣東話教中文,並輔以一節普通話課,小一至小三則維持普教中。通告指出,小四至小六粵教中能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更能掌握中文的聽說讀寫,還可提升中文修辭手法、閱讀理解及寫作能力。王師奶是粵教中的支持者,同時認同學校要教普通話,三番四次強調教中文和教普通話是兩回事,可惜為數頗多的學校總是糾纏不清,將學普通話和學中文混為一談。 教普通話與中文是兩回事 據教育局公布,71.1%小學及36.9%中學實施普教中,當中16.4%小學及2.5%中學全面普教中,其餘則局部在部分級別或班別實施。王師奶早就指出普教中有好大discount,《學校指引》標榜的普教中數目是「篤數」,自抬身價,誤導家長以為普教中的學校高人一等,學校唔叻怎會有能力普教中?家長矇查查,學校博大霧。?家官方數字小學只有16.4%是全面普教中,中學更少得可憐只有2.5%。王師奶可以斬釘截鐵話畀公眾聽,呢個數字仲要大出血,再減五折都有少無多。 自從楊局長將TSA試卷縮水,又只臨時抽10%學生參加考試,不記名,不記學校,即使狗尾續貂又准學校自由全班參加,相信學校操練情况總會某程度減少。在TSA操練情况最失控時,小三小二固然又操又補課,有些學校連小一下學期就已開始為小三的TSA磨刀霍霍,仲邊度有閒情普教中吖。 普教中學校「篤數」 誤導家長 何以玫瑰崗小四開始回復粵教中,但小一至小三卻維持普教中,給人斷截禾蟲的感覺…… 但王師奶有啲唔明,何以玫瑰崗小四開始回復粵教中,但小一至小三卻維持普教中,給人斷截禾蟲的感覺。難道通告中指出小四開始粵教中的更能掌握「中文的聽說讀寫」和「閱讀理解及寫作能力」,小一至小三粵教中就完全辦不到?如果真要堅持兩段不同教法,相信小一至小三粵教中、小四至小六普教中的安排傷害較小。一個六歲的小孩子,除母語外,英語是外語,普通話也是外語,學習一定比母語困難。玫瑰崗學校因為香港中學普教中的僅佔少數,擔心普教中與中學銜接有困難,難道學校本身小三與小四、小五就沒有適應上的困難? 連續有中小學公開表態支持粵教中,證明學校實事求是,不再耍花招,切實為學生着想。王師奶好嚕囌,講完一次又一次,學普通話是一回事,學中文是另一回事。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2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港華與華小的悲劇

港華申轉直資失敗,不幸給王師奶烏鴉口講中。以小婦人輕浮性格,一定鬆毛鬆翼,自詡靈過廟街盲公陳。但今次港華失敗,心戚戚然,用黯然神傷去形容亦不為過。就本文命名,忐忑不定,曾想用《港華與華小的鬧劇》,鬧劇二字略嫌不敬,亦不能表達內心傷感,故以《港華與華小的悲劇》名之。 小婦人之所以黯然神傷,並非因港華轉直資失敗,而在港華、華小之間的爭執。同是耶穌會名下,又彼此直屬關係,雖云受直資不公平制度形勢所迫,亦不應淪為意氣之爭,兄弟鬩牆,家醜外揚。王師奶一來傷感於教育界中人全無君子相待氣度,二來傷感耶穌會辦學良好聲譽之受損。痛定思痛之餘,是否中、小學雙方謀求修補裂痕?唔係噃,「脫鈎」之說,甚囂塵上。 這些淺薄言行,見諸市井之徒已不可接受,今竟見諸化雨春風的黌宮學府中,何斯文掃地至此!王師奶不禁問:「香港真係淪落到這個地步?」這是教育界的悲劇。 中、小雙方各有立場,無所謂對錯,中學要擴闊收生層面,錄取成績較佳學生,何錯之有?小學要保障85%學生直上港華,依足遊戲規則,理直之至,但玩到以公開信揭對方瘡疤,還要祝對方校長「身體健康」,講得輕些,是牛頭角街市賣菜三姑的刻薄口吻;講得嚴重些,是鵝頸橋底打小人行為。這些淺薄言行,見諸市井之徒已不可接受,今竟見諸化雨春風的黌宮學府中,何斯文掃地至此!王師奶不禁問:「香港真係淪落到這個地步?」這是教育界的悲劇。 港華淪為華小「水泡」 華小最初反對港華轉直資,說港華專業誤判;但後來支持港華轉直資的理由,根本和專業誤判大纜扯唔埋,所不同者是協議9年過渡期中,讓79名華小畢業生憑直屬關係直入港華而已。講到底,入了華小,人人背脊孭住個救生圈,只要唔好考得低過85%,入港華定過抬炸彈。如果我是華小家長,自己個仔又好叻好叻,我會替個仔揀一間名聲好過港華的中學。經今次華小揭港華底牌後,此風更盛,港華此後變身為華小的大水泡。王師奶相信華小的老師都有職業操守,都會盡心盡力教好學生,不會因有水泡在旁而放軟手腳,但學生考試成績如果Band 2多過Band 1,港華要為維持全英語授課的顧慮並不多餘。 「轉直資可以收錄更多貧苦學生」,這論點真係匪夷所思,呃鬼食豆腐 王師奶於本年1月2日在本欄《港華中小學的爭拗》中說過:「王師奶覺得兩位校長疏忽了一點,轉直資不是你們兩人的事,是要教育局批准的。前數年聖保祿中學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申請被拒,港華轉直資估計也非一帆風順。」小婦人的預測建基於此,加上過渡期9年,曠日持久,兵家大忌,有邊個局長有咁好耐性睇你9年吖!第二點港華話「轉直資可以收錄更多貧苦學生」,這論點真係匪夷所思,呃鬼食豆腐。資助學校唔使交一個仙學費,直資任你點秤法,一蚊就係一蚊,十蚊就係十蚊,怎會可以收錄多啲貧苦學生?第三點就最要命,港華老師支持及反對轉直資的各佔逾四成,即係話近半老師反對。想當年,羅范推直資時,反對最劇烈的是老師不同意,因學校轉了直資,性質上變了私校,教師職業安全失去保障,學校對人事任免有絕對權力。講得極端些,學校想炒你,補一個月人工就拜拜,所以常額教師或年資深的教師多數反對。 王師奶期望港華及華小以和為貴,重塑祥和氣氛,耶穌會神父施展辦學才華及豐富經驗,挽狂瀾於既倒。 小道消息,若申請直資成功,明年將有一位校長辭職(既云小道,信不信由你)。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1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中學校長會的2222

中學校長會提議,入讀本地大學的文憑試成績要求,由3322改為2222,據稱超過九成中學校長認為教育局應檢視有關要求。該會發出問卷125份,逾六成人贊成將最低入學要求,調整至所有科目成績最少達2級,當中37%(46間)認為應改為2222,另25%(31間)認為4科相加後不低於10分。 中學校長關心學生入大學的機會,值得欣賞。教育局資料顯示,本港現時中學數目有473間(不計國際學校),只有46間要求改2222制,數目略嫌偏低。王師奶不知中學校長會會員數目有多少?當然,數目偏低也不代表要求不合理。 王師奶一向敬重李雪英主席敢言,算是有心的教育工作者。她說得有理,過往有不少考生獲22分或以上,但因中文或英文只得2級,被大學遴選系統自動淘汰。即使其他科目都5**,只要中文或英文一科死火就玩完,實在過於殘忍。考生英雄淚滿襟,校長老師眼定定,愛莫能助,要求將語文科降低為2級出於衷心憐愛。 更令人憂慮的是很多學生為逃避考中文科,若家庭環境可負擔的,中三或最遲中四已往海外升學。 以小婦人之意,25%校長認為核心科目4科不應低於10分,嚴格少少較為合理,中英兩科亦應有一科不低於3級。語文是學習最重要的工具,如果中、英都唔掂,似乎講唔通。據王師奶所知,好些學校(包括部分直資)為免學生給號稱「死亡之卷」的中文科累死,已改考IB,若准語文科其中一科降為2級達標,也算是一種平衡。更令人憂慮的是很多學生為逃避考中文科,若家庭環境可負擔的,中三或最遲中四已往海外升學。 降大學門檻 學額推至65% 校長會有一個可取建議,就是提高公立大學的學額,由現時的38%升至50%。王師奶認為50%不應是終點,應該逐步提高至65%。政府當然不能供應100%學位,但每年近萬的及格考生(降低為2222後一定不止此數),放榜後左撲右撲,在副學士、自資院校、專科學校、毅進等氹氹轉,難道為政者願意見到十七八歲的青年如此徬徨?楊局長說要檢討副學士,張炳良說副學士不應取消,考生明知副學士是樽頸,仍希望在樽頸超生,博入公立大學。王師奶真不忍心看見一群原本英氣勃勃的年輕人像迷宮的白老鼠,左碰碰,右撞撞,不是頭崩額裂,就是面腫唇青,誰無子女,情何以堪!  即使升格為大學,徒得其名,家長只列副選,何況要取得企業信心不是朝夕之事…… 校長會又要求協助自資院校升格為大學,王師奶不反對,但即使升格為大學,徒得其名,家長只列副選,何況要取得企業信心不是朝夕之事。王師奶認為擴充公立大學學額是首選,如果政府驚負擔太沉重,不妨在公立大學增設自資學額;如果一個大學生每年成本是30萬元(小婦人靠估咋),那就百分百收足,相信好多父母願意勒實褲頭,節衣縮食,日又做,夜又做,又借又當,都願供兒女完成大學,不可小覷中國父母的犧牲精神。 聽過好多自命愛國愛港的達官貴人,叫人返祖國讀三四流大學,自己的兒女就去英美,王師奶覺得呢啲人其心可誅。唉,喺祖國讀完三四流大學回港搵工,渺茫過跑馬射蚊鬚㗎!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email protected]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媽媽的真教育

韓國警察廳在社交網站發布一段影片,標題是「媽媽的真教育」。片中一名男童拿着一張紙走進警局,哽咽着說:「媽媽要我拿這張悔過書來給你們簽名才准回家。」 韓孩偷$70 母令到警署自首 原來這12歲男童偷走媽媽1萬韓圜(約70港元),媽媽罰他寫悔過書,並到警署自首,得警員原諒並簽字證明才准回家。男童向警員承認偷竊,並承諾:「我以後再也不會偷東西,真的很抱歉,以後再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警員正式告訴男童偷錢行為不對,並在悔過書簽了名,事後男童母親致電警局道謝。事件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留言讚這個媽媽偉大、有智慧,並指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媽媽固然做得好,但警員也做得好,互相配合才有這段溫馨動人的故事。如果發生在香港(假設啫,唔好勞氣),情況可能不一樣。一般家長發現兒子偷錢,最有可能是大吵大鬧,小則罵衰仔、死仔,大則藤條燜豬肉,點都唔會要兒子寫悔過書向警方自首,實行臭屎密冚,不讓家醜外揚,不了了之。講完阿媽或阿爸同個仔,講吓警員,如果個細路拿住悔過書向差館阿sir自首,仲要阿sir簽名,正常的情況是:「有無搞錯,阿sir好得閒吖?走、走、走。」故事不會發生,網上不會熱議。 香港也有「窮得有骨氣」祖母 百步之內,豈無芳草,多年前香港也曾發生類似的事,而且更動人,只是香港記者太忙碌,報道完不會再跟進。其時facebook未流行,警察先生亦沒有這樣閒情。這段真人真事,王師奶今世都不會忘懷:「一小童到商店高買,輕而易舉得了手,和他相依為命的祖母知道這件事,要他到警署自首,並曉以『窮得有骨氣』大義。」 窮得有骨氣談何容易,這句話不單犯了錯的孫子要聽,全港家長都要聽。 貧富人家 教仔大不同 什麼叫「骨氣」?「衣食足而後知榮辱」是常理,窮得朝不保夕仍保持是非之心,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那是非常人。孟子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骨氣。孫子聽從祖母的話,到警局自首,至於受到什麼懲罰,新聞再沒報道,但王師奶記掛這件事直到今時今日。 無論如何,這位祖母給了孫兒不是一般人有機會上的一課。孫兒他日成就如何是未知之數,但有一位品德如此高尚的祖母,相信他將是一位頂天立地的漢子。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祖母是「窮得有骨氣」的實踐者,她在酒樓做洗碗工人,收入微薄,供養兩個孫兒,不領綜援,是一個活得有尊嚴的老人家。 從上述一新一舊的報道,發覺貧富人家教仔好唔同。就在去年,一名富二代醉酒駕車失事撞傷途人,父母請城中著名大律師辯護,結果罰款幾千元了事。步出法庭時,這名醉駕者喜氣洋洋,滿臉得色,跟住踏上金色法拉利,在隆隆Engine聲中絕塵而去,那肥胖的雙親則在親友擁簇和恭喜聲中上了黑色名車。此情此景,小婦人心中說了一句不該說的咒語。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