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莫忘初衷,重新起步

距離開學還有數天,學生們、家長們,以及老師們,你們準備好嗎? 在這個暑假,香港真是「精彩」非常,尤其在學界。由校長至學生,天天新聞上報。筆者敢相信:屯門興德學校的混亂校政確實前所未聞,最難得的是這混沌的局面維持了六年之久,直至今年才有老師向教協投訴,因此教育局才開始「插手」調查。 文:鄧依萍 調查中所發現的種種,令教育前線人士皆「驚嚇」異常,一連串的「現象」:影子學生、餅卡銷假、疑似偽造面試文件、睇樓專業進修及三年晉升三級等等荒謬的事件,傳媒連日來的揭露,描繪出一間被一位隻手遮天掌權的校長及一個「極度信任校長」的校董會管理下的學校。 筆者反覆思考:現今當校長的,真有這麼大的權力嗎? 我們正在身處電子通訊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只要握着手機,就已經可以即時爆料報道。且港人的投訴已成習慣,動不動就會向不同部門、機構及傳媒投訴,並往往鍥而不捨,誓要爭取到底。基於以上種種,興德事件根本不能醞釀這麼久才被揭發? 當教師應以學生利益為首 筆者相信教育界是最能容忍的地方,從每年能承受教育新政策便可見一斑。決定當老師,肯定有着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感和關心,若不然,早已投身其他行業,賺錢至上。因此,當老師應該以學生的利益為首,絕對不可以私利來影響學生的學習。再者,教育同工需要團結起來,本着教育的崇高理想,合力做好學校,最終也是為了學生的福祉。 當領導的要以身作則 莫忘初衷,重新起步。筆者明白辦學不容易:經營學校、組織教師、發展學生所長、連繫家長校友之力、獲取地方社區的支持等等,都令校長們煩惱非常,但深信當領導的要以身作則,本着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持守信仰信念,感染身邊的同路人,令孩子的生命不一樣,改變現,改變世界。 親愛的同學,雖然身處在困難或艱苦中,但深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確,無悔無怨,那可懼之有呢?默默承受,靜靜思考,終有一天,重新起步,蓄勢待發。 讓學校及學生在新學年能夠蛻變、重生、成長,最終果子纍纍,勝利凱旋!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芬蘭之旅

每年的暑假都和教會的兒童合唱團去海外獻唱,這已成為我這二十幾年來不能缺少的活動,我們幾乎走遍了世界各地,內地的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瀋陽,還有杭州,其他的地區像台灣、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越南、日本,有的不止到訪了一次,更有歐洲的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還有美國和澳洲,到處都留下了我們的足,當然還有我們歡樂的歌聲,願意為各地帶來平安和祝禱,今年我們到北歐的芬蘭和丹麥去。 領孩子世界獻唱20年 以前我只帶小朋友去,希望他們透過音樂之旅也學會獨立和照顧別人,最近的十年八年家長們都隨團出發了,因為外遊已漸漸成為香港人假日必備的節目,所以現在全團是以多少個家庭去計算的。 我們在七月尾浩浩蕩蕩的出發,踏上直飛芬蘭的夜機,經過十小時左右的航班,清晨抵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晨早氣溫清涼,大家都連忙穿上外套,可能是大清早,芬蘭首先給我的印象是寧靜安穩,芬蘭人沒有很燦爛的笑容,像不大習慣這一批批不知從哪裏鑽出來的東方面孔呢! 參觀了有名的岩石教堂,只見四面都是原始石塊堆砌的牆壁,遊人像都是為了拍照而來,不理角度,不計光線,就是拍個不停,擴音器不時提醒大家要安靜,也能收效一兩分鐘,我想起了課堂上頑皮的孩子們。 再參觀了幾個教堂和紀念碑,最特別的是一座叫靜默教堂chapel of Silence,整個外形像個大浴缸,封閉無窗,從側門入內的人群都真能自然的閉起嘴來,我不敢讓孩子們逗留太久,怕他們突然爆發的笑聲會劃破難得的寧靜。 第二天更是孩子的世界,到坦佩利樂園去,孩子早就在網上查悉樂園裏各種刺激的機動遊戲,因為遊人不太擁擠,輪候的隊伍不太長,他們都來回玩上多次,爸媽們也勇於嘗試,少男少女們更樂而忘返,可憐只有我靜坐咖啡店,悔恨沒有帶上一本書,或是一本簿,又不習慣用手機寫作,只好呆坐等他們經過時慷慨地給我送上一個匆匆的笑容。 第三天是我們主要到訪的目的,午飯後司機把我們送到Hyvinkää Church去,牧師已在等候,好美的教堂啊,三角形的玻璃屋頂,像一個現代化的金字塔,教堂裏的自然光線充足,更令人驚訝的是它的音響效果,不用任何擴音器,聲音的傳遞美妙極了。我們綵排後,音樂會在五時就開始了,客人陸續到來,難得的芬蘭聽眾,看上去多是上了年紀的朋友,因為今天不是假日,他們到來捧場已十分難得,孩子們比平時用心得多,發自內心的歌唱是多麼的動人啊! 熱烈的掌聲使我感動,如果孩子們平日也這樣專注地練習,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音樂會後他們把我們送到沙灘去,先為我們準備了晚餐,芬蘭式的pizza,料可真多呢,厚厚的肉碎,也有三文魚的,十分美味,飯後我們就在沙灘上為他們歌唱,歌聲一停,孩子們都一窩蜂地衝到海邊去,在沙灘上狂奔,香港的孩子就是沒有跑步的地方和時間嗎?一時間歡呼聲,笑聲夾雜着海浪聲,奏出了更動人的樂章。之後的丹麥之旅,日後再談。 文:劉筱玲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讓我可以依靠你

坪洲 (資料圖片) 親愛的Alex﹕ 由思語入讀幼稚園開始,認識你們一家已經六年。雖然,你和Phoenix是我們學校的家長,但是,亦因為小朋友的緣故,我們已經成為朋友,也是教育工作上的同行者。還記得每次當你們送兩個小朋友返學,我們會在校園內分享對香港學生成長的看法,你也會跟我分享不同國家的經驗。後來更因為家長學堂、飛翔教室等活動,我們的分享就更豐富了! 另類親子郊遊 教師也參與 今年暑假,我們更開始了「香港遊樂團」這活動,希望藉着家長、小朋友、老師和校長一起,透過行山及郊遊等有益身心的活動,鼓勵更多家長帶同小朋友參與,增加另類的親子活動。起初都不確定這想法是否可行,只是隨意跟你和幾位老師分享這念頭,誰料我們一拍即合,昨天就已經成團,開始了我們首次的行程——坪洲一天遊。 出發前,我們還以為坪洲這小島不足以令我們耗費一天的時間。怎料小小的昆蟲、平平無奇的海浪、一個又一個其貌不揚的果實,都刺激了我們的好奇心,打開了我們心窗,去接觸、去感受、去體會。平日習慣了置身石屎森林當中,有機會再次感受一陣又一陣的自然風;平日習慣了忙碌且催逼的時間中生活,有機會再次悠閒地坐在沙灘、觀望着孩子們跟海浪追逐的美境,實在令人心往。 在行程當中,我們上了坪洲一個著名的景點——五指山,走上了355級梯級,經過了幾個大大小小的斜坡。沒想到準備升小二的小樹楠竟然能夠一直緊貼運動健將王老師的腳步,而且,還領先在我們一行九人之前。他不但領先,還一直自己背着自己的背包,即使汗已經濕透全身,甚至每根頭髮也掛着汗珠,他仍然自己背着背包一直走下去。 孩子們的小宇宙的確不容小看! 還記得有一位校友跟我分享她與孩子的生活片段。今年書展,這位校友買了一些書送給公司的同事,翌日,她帶同準備升中一的小兒子回來,孩子主動替媽媽拿着一包又一包重疊疊的書籍,這位校友一副內心滿足的樣子告訴我,當時對着兒子說﹕「我好希望可以依靠你(孩子)更多!」 孩子吃苦是成長 想起小樹楠,想起這位校友跟我分享的神情,想像她小兒子當時一臉男子氣概的模樣,的確,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他們會有汗流浹背,甚至要吃苦頭的時候,但這本來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也許,只要我們多看孩子「能夠」的一面,多想到我們可以依靠他們的甘甜,我們就有能力為着孩子而「放手」。 Alex,多謝你和Phoenix、思語、樹楠的支持,全家四口子一同參與了「香港遊樂團」。最後,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昨天,我將相片上載Facebook之後,已經有家長回應要參加了!盼望在未來的旅程當中,我們不但發掘更多香港適合親子的好去處,更讓我們對孩子有更多寶貴的發現。 Mandy校長 文:陳敏儀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讀書不是為「搵工」

情景題﹕在以下情况,你估計家長們會對孩子說什麼? 1、當看見路邊有個老婆婆推着手推車在拾紙皮; 2、當孩子在考試溫習時不合作,並質問為什麼要這麼辛苦抄寫、溫書及考試。 大概你也會估,第一題的標準答案,家長當然會把握說教的好時機:「你不讀書,長大後便要像婆婆這樣拾紙皮」。第二道標準說法,當然由小學「無間做」開始說起﹕「考好呈分試便可以升好的中學,之後考好DSE,便可以入大學,出來工作可以靠支筆,不用做擔擔抬抬的工作,掙多點錢才可以買樓。」 家長總是為孩子的前途着想,認為讀好書便能搵好工。當然,如果孩子對文字掌握及理解力強,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家庭幸福得令人羨慕。 可惜現實上孩子的能力發展都不一樣,每班只有10個學生可以考頭10名,每次考試、測驗和默書,學校這個系統只會創造更大的競爭、更大量的「失敗者」。 落後的「貧窮觀」教育方式 說到尾,這歸因於我們常常把「教育改變命運」、「書中自有黃金屋」掛在嘴邊,當然大家也可以套用前任特首的思維﹕「土地問題」,把讀書壓力推到高樓價上。作為教育工作者,還是討論回「教育」的課題吧。香港人把「教育」與「個人經濟能力」拉上關係,有迹可尋,遠可追溯至中國歷代的科舉制度,近的可以說回香港1960年代由輕工業發展到知識型產業的經濟體,粵語長片告訴你「識英文可以脫貧」的人生哲理;再加上近二十年香港電視劇塑造出醫生、飛機師、律師、會計師等中產階級高品味生活及超時尚的造型,讓香港人打從心底中相信讀書入大學,便可以擁有如此優質的生活。 這種「貧窮觀」的教育方式,已發展到與父母貧富沒有直接關係。無論父母貧或富,已經不需要像上一代,以教育來脫貧了,但奇怪的是大家都仍然使用這種「貧窮觀」塞給孩子。寒窗苦讀、背誦課文到地板也踩破、通頂溫習到用刀插大腿、輕工業、穿膠花、獅子山下的廉租屋,這再也不是新一代長大後要面對的社會意識形態。 僱主更着重軟技能 今天科技發展之快,不再是要人腦背誦多少的經書,也不是着重孩子的抄寫能力,要學習的可能不再是今天學校所教授的課程內容。今天很多僱主招聘新員工時(至少我是這樣),已不再只看學歷,卻更着重應徵者的「軟技能」(Soft Skills)如應變力、創意、溝通、領導才能等。 難道你期望你的孩子在2037年「搵工」時,會告訴僱主自己的長處,是背誦書本了得,是抄四字詞語很快嗎? 如果讀書不是為「搵工」,那是為了什麼呢?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留白讓大家思考一下。 下次看見拾荒老人,不要說「讀不成書便要露宿街頭」,試着說﹕「孩子,因為我們這一代未有方法幫助像她一樣有需要的人,你要用功讀書,裝備好自己,長大以後用你的力量來解決我們這一代未處理好的問題。」 文:朱子穎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國民教育及普世價值

《鄧寇克大行動》電影劇照 剛剛踏入暑假,教師們終可以暫時放下既沉重又繁忙的校務,停下來休息一下,與家人好好享受生活。偷得浮生半日閒,適逢家居附近的戲院開幕,即時買張戲票,去娛樂一番!最終挑選了近期上映的一齣外語戰爭片,故事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法聯軍被德軍圍剿,逃至法國北部鄧寇克。當日英國首相邱吉爾徵召民間小船,急速前往鄧寇克營救滯留的英軍。 看《鄧寇克》體會家長身教 整齣電影當然洋溢着軍令如山的偉大情懷,當然可以是國民教育的材料。筆者認為戲中值得深思的地方,可算是國民如何回應國家的徵召。當時一艘又一艘民間小船響應國家的號召,奮勇地朝向戰地進發,其中一名小男孩更以效力國家為榮,決意參與;雖然他最終枉死,但臨終時亦深深感到自己的決定沒有錯,而且為自己在生時完成了一件大事而高興。這樣的情懷是怎樣培育出來的呢?是否藉一兩個課程就可以被「教導」出來?當然不是。故事中,小船Moonstone船長的兒子是一名英國空軍,但上戰場不到三周就戰死沙場。船長沒有因此而埋怨國家,也沒有逃避徵召,反而帶小兒子一同踏上營救之旅。 這是什麼?這就是家長的身教,身體力行。如果家長是愛國,他們的孩子就是愛國;基於此,國民的質素取決於家庭的價值觀。 危難中仍可彼此扶持嗎? 故事中有兩個角色令筆者有深刻的印象,他們是一名法國軍人和一名英國軍官。那名法兵在整齣電影只得兩三句對白。起初筆者還以為他是啞巴,原來,他為了生存,假扮英軍,賺取優先獲救的機會。最終當然在生死一刻被人識破。那場口的對白帶出了很多矛盾,族與族之間的不同,在危難、貪婪、自私的現實中,仍可以存在人性中彼此幫忙扶持的美德嗎?結果,英軍決定了自保,把法兵趕去送死;反觀,英軍官為了保存盟軍之間的承諾,縱使所有英軍撤離鄧寇克,他仍堅持留下來,為法軍的撤退打點,用自己的生命來履行兩國之間的承諾。人世間除了「愛」重要之外,誠信也同樣重要。如果彼此間沒有信任,試問大家怎樣可以合作下去、生活下去呢? 要「愛國」先要有信任 香港已回歸廿載,認祖歸宗多年,港人對港府、國家的愛和信任有多少呢?新政府上場剛好滿月,對教育先花費了36億,無形中給港人派了一顆「定心丸」;但同一時間、同一天空下,劉曉波先生的遭遇及結果,卻令人感到不舒服。往後的日子,如仍硬銷初中的中國歷史教育的話,倒不如以林特首所言﹕多溝通、多了解,以開放、包容的方針去辦事吧!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告別幼園

校監、校長、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小朋友,大家好! 首先要恭喜畢業的同學,完成了人生一個好重要的階段,就是幼稚園的學習階段。有人說「All I needed to learn,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我要學的在幼稚園已全部學會了。例如﹕對人要有禮貌,對同學對朋友要友愛,要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要幫助別人等等,全部在幼稚園學會了。這些都是人生最寶貴的知識和行為,原來在幼稚園全部學會了。 幼稚園是最寶貴的教育 在幼兒的階段,零至三歲是孩子成長最快速的時期,孩子是學習的天才,是學習的能手,特別是學習語言。兩歲的孩子是記憶專家,三歲的孩子是思想家,四歲的孩子是發明家,孩子都生來愛學,而且會學,只要我們不扼殺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的教育基礎在五歲前已奠定,所以說幼稚園的教育是最寶貴的教育。 如果我們太緊張,過分的保護或者過分的操控,孩子會失去學習的樂趣,失去學習的天分。 孩子的觀察力很強,好多我們沒有留意的地方,他們都觀察到,我們多給孩子觀察的機會,才能啟發思考,打開思考的大門。多和孩子交談,更要多聆聽,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太早練寫字開壞頭 幼童要發展的是口頭語言(Oral Language),這可以說是幼稚園的教學重點,口頭語言通過和別人交談,和家長、老師,更重要和同學,和小朋友的交談,是更能互相促進的。書寫不是幼兒教學的重點,聽和說的培訓才是最重要的。幼兒太早寫字,執筆錯誤的姿勢往往因為小手肌肉未發展好而難以修正,是很壞的開始,也導致孩子怕寫字,特別怕寫中文,就得不償失了。 大家都知道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有重要的影響。閱讀是終身的學習,如何開展孩子的閱讀,其實可以從嬰孩時期開始,從觀察和模仿成人開始,嬰兒都會逐頁翻書,假裝閱讀,更會根據圖畫線索逐頁講故事,然後才開始認識文字,先讀後認字,從小就能培養起閱讀的習慣,愛閱讀的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較強,家長和老師如能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閱讀就能成為孩子生活的習慣,特別在今天這資訊和科技爆炸的年代,更顯得閱讀的價值和意義。 先讀後認字 培養閱讀習慣 今天孩子畢業了,告別幼兒學習的階段,踏上更豐富更多姿多采的小學,祝福家長和孩子們一同成長,一同享受學習的樂趣,陪伴孩子同唱歌,同遊戲,一齊來創造愉快的學習天地,讓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家長也閃耀

家長是孩子成長中十分重要的同伴。在過去二十多年教學生涯中,曾經遇過不少難於處理的學生,但是,當家長與學校同心攜手,再難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多年前,我曾遇過一個對英文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每次默書、測驗都會遭遇滑鐵盧。爸爸、媽媽跟他也十分盡力,每天、每星期都會花上許多倍的時間來溫習英文,但是,每次結果都叫人失望。我實在十分佩服他們一家不屈不撓的精神,然而,如此下去,再堅毅的意志都會叫人消磨掉。所以,我鼓勵他的父母,改變一下看孩子的角度,多看孩子在其他科目上做到的,英文科就交由我跟孩子處理。這份功課對父母來說並不容易,然而,父母因為愛孩子,再難的也願意嘗試。當爸爸、媽媽開始轉移視線,他們與孩子之間的張力就減少了,換來了從其他學科上感受到孩子的成功經驗。孩子開始不甘心於英文科的表現,我們就開始嘗試其他方法,希望改變他在英文科的狀態。 學習中加入「可能」元素 還記得他獲取第一次英文默書及格時的雀躍,實在令我也被感動。就因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每次默書、測驗之後,他總是第一個找我,要「催促」我快點完成批改的學生。縱然,「不及格」並沒有因此而離開他,但是,在他的學習與人生中,就加入了「可能」這個重要的元素。或者,我應該說,這一份「可能」的元素亦注入了父母的生命當中。 「家長學堂」帶來積極影響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生命導師,當孩子呱呱落地,他就在感受、感覺、觀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 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學習,其實父母親也在終身學習中。孩子需要有良朋知己,父母親也需要有知心者同行。在過去幾年,本校與鄰近教會共同協辦了「家長學堂」,定期為家長提供不同講座、工作坊及不同類型活動。看見家長們在學堂中有所得着,固然值得高興,但更令人興奮的事,就是見到家長們的個人成長,見到爸爸、媽媽婚姻關係大躍進,見到家長與家長之間建立了正面和健康的支援,見到這些改變為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父母同心同行同成長 在家長學堂當中,實在記錄了不少令人感動的故事。其中,讓我與大家分享其中一個令我印象難忘的片段。在家長學堂成立初期,有位媽媽經常獨自一人出席課堂,但日子久了,連爸爸都開始出席了。起初,他們兩人交流不多。經過一年多的學堂生活,一天放學的時候,我見到爸爸牽着媽媽的手到學校來接孩子放學。見到這情景,我實在雀躍萬分。這對爸爸、媽媽告訴我,因為學堂的生活,讓他們多明白了對方,亦增加了彼此的溝通。昔日,他們外出時,總是一個在街頭,一個就在街尾。現在情况改變了,孩子與他們兩人的相處也改變了。雖然,我們已經長大了,但是,成長這個元素在我們的生命中,仍然可以讓我們發出閃亮光芒!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假如沒有小一叩門

基本上,每年六、七月的教育新聞,以及家長群組裏的討論議題,都離不開小一叩門。所謂「叩門」,其實是小一分配學位的機制以外,申請另一間學校小一備取生的過程。再簡單理解,「叩門」根本不是教育局的程序,沒有既定的指引,是各間小學自行制定的操作。教育局對小一叩門的唯一規定,就是在每年的指定日期後(今年是7月3日)才可以錄取叩門生。對於K3的家長來說,由六月頭失落了統一派位「大抽獎」,直等到七月心儀小學的叩門「大奇蹟日」放榜,心情的忐忑,實在非筆墨所形容。 本文嘗試大膽假設,假如教育局或全港津貼小學,停止甚至完全禁止小一叩門的安排,即每間小學按教育局的小一派位結果來取錄小一學生,香港幼稚園及小學教育的面貌會如何改變? 「贏在起跑線」不復在 先不談私校及直資學校這少數類別的收生方式,本來香港津貼學校的收生設計,是十分公平以及以學生為本。無論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以及統一派位階段,均以父母方便照顧多名子女(即大家所講的世襲制)、就近入學、隨機等方式來安排適齡學生入讀小學。在上述教育局設計的分配小一學位方法中,並不設面試、筆試或小朋友學了什麼樂器班、考了什麼證書等項目,政府的設計是按兒童發展需要,按部就班地讓學生體驗應有的愉快童年。更重要的是,按這個系統的設計,教育並不會偏重於社會上有資源的家庭。因為家長根本無法在小一學位分配過程中,填寫自己職業一欄,真正做到「有教無類」的公平教育。為什麼要花資源上面試班?為什麼有錢的家長可以花萬多元為子女考證書? 原因在於,全港津貼小學,明明運用的是全港納稅人的資源,卻可以控制小一叩門的自主權,可以用面試、筆試,甚至家庭經濟背景來篩選學生,無形中創造了「贏在起跑線」這個假象。 如果沒有了小一叩門,所有小一面試解構專家可以重回育人的專業,全港學童均以公平的方式,按自行分配或統一大抽獎的結果入學,小學再沒有區分「窮人小學」或「中產較受歡迎小學」,學生學習差異拉近,不就是共創了人人口中的理想教育模式嗎? 解決小學殺校縮班問題 說回TSA/BCA這家長、學校及教育局之間的角力,當中有人解說學校大力操練TSA,是因為怕教育局對學校的評分,甚至說到要縮班殺校。沒有了小一叩門,把全港的學額分配完全交由教育局的安排,其實可以解決全港小學殺校縮班的問題。根據統計,2018年小一適齡學童人數為67,500人,但到2019年,小一適齡將會下跌至58,700人,合共減少8800人。以小班教學25人一班來推算,一年內全港小學將縮減352班,以平均一級四班的小學推演,將會殺去88間小學。如果沒有小一叩門,只要全港小學按教育局分配並每班減至21人,全港小學合共起來,可以追回因人口減去的352班,結束了2019將面對的小學殺校縮班潮,沒有多花政府一分一毫,免去了學校的推銷活動,讓老師可以花所有心思在學與教之上。 說到這裏,你可能會問我:「朱校長,天虹今年有收小一叩門嗎?」對不起,本文只是一個「假設」而已。「假設」是「假」,但香港這個城巿啊,有誰可以把這個「假設」實踐出來呢?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給教育局長的信

局長先生,你好! 經過一輪風風雨雨、兜兜轉轉後,你終於「誕生」了。全港市民,特別是老師、學生及家長都對你抱有很大的期望,視你是生神仙、活菩薩及救世主!希望你能消滅上屆政府在教育界留下的「病毒」,尤其是師生比例不足、專業人手不足、校舍設備不足、總言之,把全部「不足」變成豐足。筆者個人明白局長也是血肉之軀,絕對不是天賦神力的異士,所以只祈求局長能顧及學生的福祉、教師的利益及社會的優勢來治世,這已經是教育界的萬幸。 外訪完 何不跟前線分享? 綜合過去五年,特區政府就教育界推行了不少令業內人士,甚至普羅大眾都難以理解的「業績」。其中不得不提,最具影響力莫過於處理跨境學童的學位分配政策。從港人角度來看,內地雙非學童來港入學,分薄了港童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相反,內地學童的家長亦不滿,更不明白為何孩子被編配到離島或觀塘或青衣等遠離東鐵沿線或深圳灣口岸的學校;本港教師更難以適應及處理時多時少的入學人數。結果,每年小一統一派位,傳媒不難找到兩地學童和家長對「賽果」的抱怨及憤怒,甚至導致中港矛盾的惡性問題。局方真需要改善「好心做壞事」的處事方法,同時,亦需要多向不同持分者溝通,而且多持有可彈性、可開放、多包容的態度去接受不同的處理方向。 另外,就着局長外訪,這也是過去被人留意的一筆。 取他人之長絕對是學習者必備的態度,但是學以致用更是量度學習成效的一環。 基於此,祈望局長日後外訪後可以與教育界前線人員多分享所見所聞,甚至成團帶領校長、教師及學生,同吃同走,跑出香港,增廣見聞。筆者相信這個能做到皆大歡喜,一來表現出局長的親民優點;二來增加局方外訪的透明度。 盲目改革 前線難負荷 此外,不得不提五花八門的學科新改革、考試模式及增撥津貼,由STEM、WIFI100或900,還有英文科的課程及心理健康的好心情計劃等等,這一切一切總令教育前線工作者都忙到團團轉。究竟辦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誰?是為政府,還是我們的孩子呢?曾經與一位老師傾談,她做事能幹,教學認真,更是關心學生生命成長的老師,筆者十分欣賞她,曾多次鼓勵及邀請她申請學校職級的晉升,然而,她同樣多次拒絕筆者的好意,認為晉升後只會令她終日忙於寫計劃書、報告書及追趕計劃的成效,好像完全忘記了教育的真象。回想起,究竟由何時起本港的教育發展少了一點空間,而多了一份劃一性呢?事事要求指標,間間學校都要做齊教育局倡議的項目,而令學校缺乏了靈活性、獨特性的發展呢?這真值得局長多作思考和迫切地扭轉歪風。 最後預祝局長在未來五年事事順利,身心健康。祈望你強壯身體,好好保養,因為教育之路漫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而且經營教育,更是一項艱辛的工程,但筆者相信如果局長都是愛孩子的人,便會有更多的同路人與你為友。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探究的精神

今天有的孩子在學習的園地裏如魚得水,享受快樂,享受成功;亦有很多孩子迷失在學習的戰場上,信心和毅力被踐踏至支離破碎。是因為天資的聰穎或是生來愚拙,是因為父母的催谷有道或是管教無方,是因為老師的教法精明或是一成不變。 其實孩子生來愛學習,而且會學習,是什麼原因使有些孩子失却信心和鬥志,沒有了興趣和動力?怎樣才能使孩子投入學習,主動且積極,有探究知識學問的動機和毅力,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如何培養探究的精神? 我常常會走進課堂去,有的只需一兩分鐘就能感受到學習的熱情,互動的氣氛,師生間親切的關係;有的卻只聽到老師滔滔不絕的演辭,同學們埋頭埋腦的筆記抄寫,還有的就是課室裏凝結的沉默。 要推動自主積極的學習,探究的精神是必須培養的。 探究的學習是讓學生都參與學習的程序,教學經過提問、解難,運用思考的能力,讓學生了解整個學習過程,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然後才能投入其中。 最重要的關鍵是要了解學生或子女的能力、需要和喜好。清楚他們的能力,提出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習動機;了解他們的興趣,談話的內容才能產生共鳴。如果提出的問題過深或太淺,或者談話內容脫節,都難以創造活躍的學習氣氛。 以孩子為中心問問題 發問的技巧是帶動探究學習的重要條件。老師和家長的提問往往針對溫習內容,幫助記憶。如能稍作改變,以孩子為中心,例如問他們認為哪一部分最感興趣,哪裏有意外的驚喜,什麼是從未聽過、感覺新鮮、有什麼想知道的等等,提出這些較能引起思考、以他們為主導的問題,便能引發共鳴,讓學習更互動。 一般老師和家長都忽略了聆聽的重要,知識學問不在乎灌輸,而是要給孩子機會——給孩子觀察的機會,給孩子發現的機會,還有給他評量的機會。一切都從聆聽開始,要有耐心,不是單要求他聽你的,更要學習聆聽孩子的聲音。先聽才說,先聽然後問。不要事事以專家身分操控,要給予各種機會,孩子才能投入學習,才能引發寶貴的探究精神。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