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雞媽媽:局長的夢想

教育局長楊潤雄上NOW的直播節目,談直資學校資源分配時說制度難改變、談國民教育強調不洗腦不評核、被問及課程會否涵蓋六四事件時反問幾多人有從國家角度思考……彈的是老調,答法也官樣,倒是小朋友互動環節令人精神稍稍一振。當中一隻小學雞拿起咪高峰,童稚但慎重地問﹕「請問局長,你有冇夢想?」 文﹕蘇美智 掃孩子興 只求「打好呢份工」 應該是最好發揮的題目了,但局長笑笑回答﹕「細個時候多,那時夢想係好神奇的,很多都不切實際……到大個時,有一段時間被生活折磨……為生活而努力……這幾年希望可以在現在的崗位上,為香港為教育界做嘢。」 想起2015年文憑試作文卷的一條題目,它最堪玩味之處是可以一題兩答,在「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和「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中,作出選擇。楊局長的答案大概傾向後者。 新聞裏,看到孩子在另一組鏡頭前茫然抿嘴,我猜想他大概聽不明白這個大人。如果真的聽不明白,我為他感到慶幸。 滿眼星光的孩子向「大人物」叩問夢想,你可以回憶小時候有關夢想的傻瓜二三事、可以分享夢想曾經帶來的動力、可以緬懷追夢時揮過汗水、可以訴說自己嘗過的失敗……然而,即使那些經歷多痛,都不必窒礙你鼓勵孩子追尋夢想。因為童年好夢正美,也因為堅持夢想也是堅持對人生的熱情,而缺乏熱情不知自己喜歡什麼差不多已成為世代年輕人的「風土病」。偏生為本港莘莘學子制定教育政策的局長,選擇用一盆冷水澆熄小小星光﹕夢想不切實際,現在最重要是「打好呢份工」。 夢想珍貴在尋覓過程 有些夢想無疑設定太高,有些注定無法實現。但,夢想的珍貴還在於尋覓的過程,它始終連接着人們心頭最柔軟的一塊,提醒最初的自己和最純粹的願望。它也是一支標竿,讓人們仰望高處,甚至啟發一代代的人,堅持走在朝往夢想的路途上,經典有如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曾經有教育局長把愛書看成比併讀書/雜誌數量,現在有「夢想不切實際」的局長。難怪不擅考試的學生形同隱形,社會上人人用數字評核自己。如此實際,令人禁不住為香港的小朋友悲哀。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活着,與所有的美好相遇

剛過去的十二日,新聞都是不好的新聞,好像害抑鬱的不單單是個人,而是一整個城市。我翻開繪本《活著》,讀一首詩。 文﹕蘇美智 「活著 現在,我活著 所以,會覺得口渴 感覺葉縫間的陽光耀眼 或是不經意想起某段旋律 或是突然打了個噴嚏 或是牽著你的手」 新詩脫陳腐 演繹「活多好」 詩是谷川俊太郎的詩,畫是岡本義朗的畫。谷川俊太郎今年八十開外了,寫詩時他好年輕,「那是剛剛流行『迷你裙』的時代,看到時尚雜誌上穿迷你裙的模特兒,會令人精神一振」。那種精神一振,也許就是我們說的生命力。詩中內容都很日常,就像在街頭巷尾隨手抓住的幾個片段,卻叫人讀得心頭滿滿。「活多好」這個常常被演繹得氾濫的主題,在直白的文字下脫去陳腐味,彷彿嗅得出猛烈的陽光和汗水,真實而生動,簡單又深刻。 「活著 現在,我活著 迷你裙 天象儀 小約翰‧史特勞斯 畢加索 阿爾卑斯山 所以,可以與所有的美好相遇 並且 可以謹慎拒絕潛藏的邪惡」 岡本義郎的畫也太神了,一首講述生之活力的詩,他卻從死亡開筆。翻開繪本第一個內頁,書名旁是一隻攀在樹幹上的蟬,眼睛閃閃,毛茸茸的小腿用力抓住樹皮。可是才翻一頁,那蟬已變成死咕咕的蟬屍,肚子朝上躺地上。活是旁邊蹲着觀察的小屁孩,活是在生和死之間的短暫時刻,活是明知死亡之不可避免,更要活好每一天,即使多平凡。 細節有着小故事 畫者沒拘泥文字框架,畫的是氛圍,而非複製文字。這繪本的所有圖畫加起來,可以是一對小姊弟暑假的一天,裏頭除了死去的蟬,也有被陽光蒸得火熱的遊樂場、有甜美的西瓜、有懂得用花灑做小彩虹的爺爺、有西裝筆挺不斷抹汗的趕路人、有聊天聊不停的老婦……用心的話,你還可以看到更多,像我家兩小,不斷從細節中揪出不同的小故事,細細玩味。因為圖畫是開放的圖畫,活的人都是主角,沒有唯一。重要的是—— 「活著 現在,我活著 所以,可以哭泣 可以大笑 也可以生氣 我是自由的」 剛過去的十二日是令人難過的日子,一日間七個人選擇不再活着,當中兩人是學生,人生舞台的幔幕才要掀開,便告謝幕。害抑鬱的好像不單單是個人,而是一整個城市。可是官員的回應彷彿置身平行時空,制度之惡依然擠壓人性。 願逝者到了另一個地方後,可以放聲哭泣、大笑和生氣,他們是自由的。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催熟的資訊科技

友儕間聊起,朋友女兒就讀的學校,揭發有小學生用智能電話互傳不雅的自拍照——說的是高小,也似乎不涉及壞蛋大人,只在小朋友之間。原來,當大家還在討論買不買手機給小學雞、每天容許打機打多久的時候,有些小學雞已經悄悄升級,為家長帶來新挑戰了。 文:蘇美智 高小生情慾信息 為求愛表忠誠 外國叫這做「sexting」,即是把「text」和「sex」組合一起,而「teens」又特別容易跟「sexting」扣連。Statistic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調查顯示,近四成美國青少年(13至19歲)曾經發出情慾信息,至於接收過信息的則有五成。曾發信息的青少年中,七成表示只曾向男朋友/女朋友發放,有些為了回應對方要求,有些為了表達愛意,有些為了展現信任和忠誠;也有兩成少女和四成少男說是為了求愛。 學駕馭網絡 更要學習愛 這些青少年大概都不曾想過,他們以為從愛(或求愛)出發的、向特定對象分享的私密,最後竟會落入資訊大海,覆水難收。 調查的訪問對象不包括12歲或以下的孩子;正如我們一直以為,sexting不可能在小學雞的生活出現那樣。可是孩子早熟,科技資訊也在催人熟。大人不得不自問:是否該延後提供智能手機?小學雞的心智夠成熟駕馭現今的傳訊科技嗎?現有的資訊素養教育,與小學雞的生活需要之間,究竟有多遠距離?孩子如何學習在網上保護自己,同時不傷害別人,即使只是出於好奇的分享?還有,可曾與孩子討論愛?用不雅自拍照來求愛,無疑是錯重點了;至於要在愛情關係裏表達信任和忠誠,也應該有更正面的做法。把不雅照片交給別人,說穿了其實是測試人性醜惡,這些傻傻的事情,從來可免則免。 開放心靈 面對禁忌與好奇 跟孩子提及那間學校發生的事,念高小的哥哥笑謂:「一涉及這些東西,同學的智商會忽然降幾級﹗」描述精準。說穿了,大人何嘗不是?一如初小孩子對「屎尿屁」題材趨之若鶩那樣,升上高小的孩子,對性的相關題材也愈來愈有興趣了。禁忌和好奇心,常常是好朋友。 家長似乎只有一個選擇:加緊追上孩子的進度,好好了解好好準備。只是追趕時,別忘了順道訓練自己的開放心靈,學習處變不驚,才能應對挑戰。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香港大學遺體捐贈計劃,播放來自台灣的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主角是太太成為「大體老師」的鰥夫。之前曾經訪問有關大體老師的種種,這回看片子娓娓道來家屬的歷程,再添一分沉重的敬意。真是,好不容易。 文:蘇美智    圖:網上圖片 每月到解剖學系探「大體」妻子 這個案子教導演陳志漢拍下三百多個小時的錄像,但他挑了一個聰明的時間點來切入故事。太太過身一年,時間多多少少撫平了離別傷痛,可是逝者在丈夫林惠宗的生活中,凝成一種奇異的存在——既已死去,遺體卻泡浸在解剖學系的藥水中,一直預備着;只要一通電話,便可以預約探望。 這已經成為林惠宗的習慣﹕每月跑一趟大學,隔着膠袋撫摸曾經溫暖的身體,跟不再答話的妻子「閒話家常」。「其實我知道你不在這裏了……我像在自言自語……」他對遺體縷述自己的矛盾。淡淡地。 生與死之間 未完的狀態 那是一種「未完」的狀態,像卡在生與死之間,但它畢竟面臨終結了,因為遺體終於要在新學年啟用。開課後,家屬將不可以再探望「大體老師」,意味着林惠宗必須再次經歷別離。於是鏡頭下的憨厚大叔,愈來愈不能自已。他故作輕鬆的接受學生們的錄影訪問,最後卻哭得不能自已;在告別遺體的儀式上,人家還在準備,他已經到了,在沉默中不知所措。 「告訴朋友,太太當上老師!」 他說︰「以後要見你,只能看相片了……」聽者椎心。如果太太不是當上「大體老師」,這句話早該在一年前已經說了。 影片差不多尾聲時,林惠宗見朋友。「他都告訴朋友太太當上老師!」朋友笑說,林惠宗也憨憨的笑着。 老師是令人尊敬的老師,老師家屬是令人尊敬的家屬。 按本心行業 跨越生命界限 遺體捐贈計劃文字介紹這樣寫道﹕「『大體老師』這名字有雙重意義。他們以自己的身體,去教授他人肉眼能觀察到的人體結構,亦即大體解剖學,所以我們專稱他們為大體老師。另一方面,他們按本心行業,成為孟子所說的大人︰『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大體老師就是跨越生命界限,成就醫學奇蹟的大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自己通告自己填

新學年伊始,爸爸媽媽循例扮演日理萬機的「董事長」,大量文件、通告和費用排着隊似的等候發落。猶幸兩小漸漸長大,都學會在送件給「董事長」前,先填好自己能處理的部分,包括姓名、班別和班號等,待懶媽媽看完通告後,大筆一揮,簽個名就成,省事很多。 文:蘇美智 兩小搶先填通告選項 這要求實施幾年了,開始時,兩小意見不一:懶哥哥嫌煩(只能說深得媽媽遺傳),妹妹倒挺樂意,很重要的原因是,她從來就看不順眼媽媽的「草書」。猶記得小一學期尾的時候,小妮子把用不完的copy book送我,好心建議媽媽練字。不過「自己通告自己填」實施後不久,兩小發現了一個意外好處:就是能搶先一步,在媽媽之前,對通告上的選項表達意見。 尊重、聆聽和討論是大原則 如是者,只要是有選項的通告——譬如有關老師提名參與的活動和比賽、各種少年團要不要申請加入、某個活動要不要報名、要不要訂購哪份雜誌——來到媽媽手上時,小小方格都用鉛筆畫了剔。有時候,我會回頭詢問孩子的選擇,了解他們背後的想法;有時候,我會「落嘴頭」游說他們轉軚,轉剔另外那個落空的方格……有時成功,有時失敗。當然,這也視乎大人覺得事情有多重要,是否適合由孩子做主。要求不一定如願,但尊重、聆聽,和真心討論,應該是重要原則。 女兒想自立 媽媽不放心 九月一日放學回家,剛脫離初小階段的女兒遞上新學年手冊,要填寫的部分大致填妥,字體也果然比媽媽的整齊(雖然媽媽一直堅稱自己的字「不醜只是有氣勢」),媽媽正滿意中,翻到「家長簽署放學方式」那頁時,卻忍不住失笑。 小手正確地點選了「家長接送」,卻在「更改放學方式」備用欄目的橫線上,事先張揚用原子筆填寫「由明年起,轉為自行放學」,媽媽只留下一個選項,To sign or not to sign…… 說起來,哥哥自行放學第三年了,妹妹也就羨慕了三年。我們不止一次討論過什麼時候輪到妹妹,可是不了了之。顧慮很多,但最重要並非懷疑她的能力,而是擔心回家的路對小女孩來說,比小男孩兇險——因為媽媽也曾經是小女生。於是年復一年,一直推說「遲些再算」。 但手冊上的稚嫩筆,展現了教人不容忽視的決心。我看到一隻小學雞心急人,滿心期待實踐更大的自由,肯定自己的能力。 怎樣做才能養成一個勇敢的女兒?怎樣做會把她陷入過大的風險?放手真是挑戰,媽媽有時也想不通。來來來,小妮子,我們先聊一聊……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神奇」膠擦

有一種「神奇」膠擦,色彩鮮艷,造型可愛,通常很小巧,一堆堆的送來,感覺繽紛——從老師手上接過獎勵的小學雞,眼裏閃出快樂又自豪的光芒。 文:蘇美智 可是這膠擦的「神奇」,卻在於它們根本擦不到字。小學雞都知道,把「神奇」膠擦擦到紙上,鉛筆痕就是不脫,有時甚至愈擦愈髒,化成詞語簿上的一塊烏雲。於是他們慢慢習慣,收禮物依然開心,但回來把玩一會,便可以丟到一旁,待下次心血來潮時再清理,因為根本不能用。 開學前,和孩子一起收拾書桌,找到滿滿一盒的「神奇」膠擦;而這似乎不止是我家我校的問題。有媽媽級老友說她超憎這種「神奇」膠擦;年輕朋友分享,自己小時候收到不少,從不明白它們為什麼要存在。後者還曾經努力地為它們賦予新意義——存進小盒子,複習時拿來遮掩做過的填充題,答完一題,就挪開擦膠看答案。 造型可愛,但愈擦愈髒 「現在回想都覺得傻,但那顯然是一個『尋找最適合擦膠形狀來遮住答案』的遊戲,多過真係想溫書。因為較長的填充題,要用幾嚿擦膠;擦膠太大,又會遮住本身條問題的字眼,揀擦膠都很花時間,很複雜的……」 我想像小手把擦膠逐粒比對大小形狀,輕輕地用心地放到答案上,實在可愛到不得了。 沒價值文具 比濫用膠袋更壞 認真想,送出這堆膠的大人,比起濫用膠袋,其實沒差很遠——甚至更壞。至少膠袋有使用價值,而且可以重複再用;「神奇」膠擦卻只在扮演文具,根本有辱使命,博完孩子一笑,下一站便是垃圾桶。 同樣「神奇」的文具小禮物,還有一刨就斷的劣質鉛筆和各種公仔形狀的間尺……我家各有一大堆,令人非常頭痛。 這樣說,像個不知福的受禮人,諸多挑剔。其實我明白老師用心,也明白孩子需要鼓勵,只是用心可以多走一步,鼓勵還有各種方式。不要習慣了看起來最便捷的方法,改不過來。 貪方便的教師鼓勵 畢竟,太多物質只會好心做壞事;而且說到底,現代孩子最缺的,其實是沒垃圾飄蕩的海灘,和健康美麗的郊野。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惱人的小動作

曾經為孩子的小動作嘔氣。都是千篇一律的戲碼:孩子遇功課難題,跑來問媽媽,媽媽認真解說,他卻百般無聊地做出種種小動作,有時用指骨敲桌面,有時把玩文具,然後「啪啪」聲不斷/推跌書本/不小心把文具丟到老遠要拾回來。如此打斷了一次、兩次、三次⋯⋯ 結局總是,媽媽氣上心頭,一頓訓話,好不容易才收拾心情回頭說功課。 文:蘇美智 專心就不該有小動作,有小動作即是不專心——我們從小都是這樣被教訓的。 可是我們慢慢發現,這對孩子沒幫助。雖然被禁制,但小子的小動作依然不斷;勉強按捺下來,他反而顯得不安,更難集中了。我只能理解,那是一種無法自制的狀况,於是試着收起教訓,開始時安靜地握着他的小手,後來索性拿一件不易發出聲響的小物,讓小子需要時揑着,務求滿足他的心理需求之餘,也較少干擾。孩子看到大人努力,自己也學習配合,現在雖然偶有小動作,但至少沒那麼擾人。 小動作為維持專注力 後來訪問物理治療師,聊起兒童的感官發展,竟然說到我家小子的痛處,「有感統問題的小孩難以安坐,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無法正確接收來自環境和身體之內的信息,於是不自覺地扭動、搖腿,或把玩觸感強烈的物件,為的是維持專注力。」 「無時停」其實在擊退分心 近日也讀到一則相關報道:密西西比大學的Dustin E. Sarver專門研究AD/HD,曾經和幾位學者在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發表「AD/HD:障礙抑或補償行為?」的研究,他這樣描述過動兒的「無時停」:那些小動作其實是神經系統自我喚醒的小法門,如果我們告訴這些孩子別動,他們反而會把力氣都用來遵守規則,更不能專心學習。 換句話說,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有小動作並非不專心,也跟挑戰權威無關——那其實是他們努力在擊退分心。 尊重每個獨特的小腦袋 如此說來,有關孩子的學習,大人該做的不是一廂情願地打造一尊尊安靜的小石像,而是了解每一個獨特的小腦袋,相信、並且尊重他們。 當然,說易行難,挑戰很多。 最近輪到小學雞女兒。明明做中文功課,偏在播英文歌,據說因為播着音樂更專注。她的小小腦瓜子,和媽媽頸上扛着的那個,大概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來運作。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回到宗教的善良起點

網上圖片 近日和孩子讀繪本《歡迎光臨我的穆斯林生活》(松原直美文,佐竹美保圖,林佳慧譯),小主角是十歲的男孩艾哈邁德。他帶領我們回到阿拉伯半島上的家,介紹一家人的日常,包括自己上課時穿的白色長袍、進清真寺前要梳洗手腳和臉、孝順父母(尤其是母親)很重要、齋戒月禁食是為了理解吃不飽的人…… 文:蘇美智 兩小讀得津津有味 故事沒有驚濤駭浪,也沒有令人激動的英雄,想不到兩小依然讀得津津有味。說穿了,對於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背後的種種想法,孩子都好奇。譬如說,齋戒月禁食的實踐方式,是在整整一個月的每天日出後日落前,完全不吃不喝,穆斯林小孩不一定要遵守,但可以自行挑戰減少食量,恪守「脾氣不能比平常暴躁,也不能羨慕別人」的規條。我家兩小聽罷,下巴都快要掉下來。對於食物,他們依然由動物本能主導,要是稍欠分量,差不多便要喊抗議口號了。 對穆斯林女孩添理解 繪本也讓孩子對穆斯林女孩的生活,添了理解——先不說認同不認同。主角的姊姊阿伊莎每天上學都要遮掩頭髮和身體曲線,據說是為了保護女生遠離男性目光,也保護男生遠離誘惑。我們很容易視之為歧視女性的教條,但《古蘭經》有關女性地位的內容,不止於此。 譬如說,經文申明「無論男女都有求知的權利」,所以阿伊莎也是自豪的女生,目標是進大學念書,長大後研發醫藥;而穆斯林也非常尊重母親,「有人問穆罕默德最重要的人是誰?他回答是母親。他再被問第二個重要的人是誰?他仍然回答是母親。第三重要的人呢?他還是回答是母親。第四重要的人呢?他終於回答是父親。」聽罷,我們的爸爸們或許會氣得跳腳。至於「男性穆斯林能有四位妻子」這教條,卻原來有特定的時代背景:伊斯蘭出現前,阿拉伯男性要和多少人結婚都可以,讓很多女性感到痛苦,所以「四位妻子」原來曾經是限制。伊斯蘭也奉勸信徒,倘若男性不能公平對待太太們,只能娶一人。 從小脫掉有色眼鏡 我家孩子念基督教學校,但家中書架上的繪本,有關於不同的宗教。有意識地找它們回來,可不是為了引導兩小成為某教信徒。我們相信,大部分宗教的原意都是善良的,但過去的歷史和今日的新聞都在告訴我們,宗教的實踐卻不一定如此。 也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小脫掉有色眼鏡,回到善良的起點,互相看得見對方,以及所有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神秘的垃圾桶

好幾趟,到訪家中的朋友,拿着垃圾一臉茫然,不知往哪裏丟。其實,我們家中的垃圾桶半點不神秘,只不過比較袖珍,也比較難找。那是直徑五吋高六吋的小圓膠桶,曾經是某隻牌子的家庭裝飲料,套上用過的小膠袋,便變成垃圾的歸宿,放在廚房已經好多年了。我們鮮少外吃,尋常日子多集合家中「整整齊齊」吃早晚兩餐,有剩餸就放入冰箱,不會隨便放棄食物。日常沒入小膠桶的,主要是煮食相關的濕垃圾,如骨頭和果皮,只須每日清空一次,只有煲老火湯的日子,小膠桶要清空兩回,因為骨頭特別多。 至於乾垃圾,包括兩面用過的廢紙,以及常常是塑膠的產品包裝,我們分別放進兩個籃子裏,再藏進廚房內較難運用的小空間中,如洗手盆下的喉管旁。家有兩隻小學雞,廢紙特別多,通告啊、練習簿啊、塗鴉啊天天生產,但是孩子都知道,只用了一面的紙張不能丟,即使看起來有點皺,依然可以裁成兩半,疊起來用魚尾夾夾上硬卡紙,便成為拍紙簿。我採訪時都用它。 廢紙塑膠送到回收站 這兩個籃子內的可回收物資,逢周五會送到社區內的慈濟回收站。在義工幫忙下,街坊把它們細細分成不同類別,即使低價雜膠也不放過。 坦白說,我們不算嚴格的綠色生活實踐者,要是把日常習慣攤開來認真檢視,也許還會被深綠朋友唾棄。 家中大大小小都習慣自備水樽,不隨便買即棄膠樽水,但是因為不常叫凍飲沒有自備飲管,偶爾心血來潮想涼快涼快,一根膠管還是免不了。我們不介意二手衣,會跟朋友互相轉贈,但是看到喜歡的新衣,有時還是禁不住把它添進衣櫃。 垃圾成本 要負責找數 曾經參與家居廢物的試驗計劃,改用有量度的專用垃圾袋,統計一旦政府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話,要付多少額外開支。一個月下來,五個人合共多付十八元,即是每天六角,以一個中產底層的家庭來說,不算很大負擔,而且是對環境應有之義。而像我們這樣的生活方式,實踐起來並不痛苦,只須稍稍調整,很快便成為習慣。重要是,我們必須明白,處理垃圾是有成本的,丟棄的人要負責找數,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浪費,同時做好回收。環顧四周,垃圾收費計劃很多國家和城市已實施多年,偏偏香港歎慢板,堆填區都要爆滿了。 為孩子着想 更珍愛地球 早陣子,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指出,住在發達國家的人倘能節育,節能效果比任何措施都強;簡言之,生養孩子跟節能對着幹。這說法不是新聞。但請從另一個角度看:添了孩子,等於為爸爸媽媽添一個更急切的理由,更珍愛自己身處的這個美麗星球,讓孩子和孩子以後的孩子都活得好,不必住在爸爸媽媽有份造成的垃圾崗裏。 文:蘇美智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妳,就是妳的初經?

網上圖片 認識的幾個小女孩都逐漸邁進青春期,也開始來月經,有人不知所措,有人坦蕩蕩嚇壞阿媽。我這阿姨在旁邊看着,只覺奇妙,她們都曾經是白白胖胖的小嬰兒啊! 女孩初經如歷險 想起幾年前讀過《我的小紅書》。這本小書專心一致記錄女孩的初經,那些經驗來自92個國家和地區,背景和年齡層橫跨很大的光譜,讓我們一窺不同時空的少女,究竟是怎樣在初經的震盪中長成女人的。 書的介紹文案這樣說︰「妳,就是妳的初經」,頗有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意味,但細讀會發現確有幾分道理。不同性格,往往主導我們如何應對全新經驗——初經對女孩來說,正正是一趟歷險。 「我的裙子上出現了五毛錢大的污漬!我迅速將裙子轉到正面,用原子筆在那個點上塗色。」這是一位藝術家的起點。 「(我)曾經偷偷摸摸將朋友父母親洗手間水槽下方衛生棉條紙盒中的說明書抽走;曾經鑽研媽媽的《女士》雜誌中的衛生棉條與衛生棉墊廣告;曾經常常出沒於藥局『女性用品』陳列區,利用存下來的零用錢,把每一種產品都買一組來研究……等我的初經到來時,已經沒什麼值得大肆宣揚的,感覺起來也不如先前採購時那樣興奮。」這少女後來長成青少年小說作家。 解放不能談論的禁忌 還有:有人為守住初潮的秘密,不惜燒掉12條內褲;有心急人偷吃媽媽的避孕藥催熟月經;有人的初潮竟在她站到黑板前答題時殺到,背後響起的哄笑聲永誌難忘(而我一直覺得設計白色校裙的人,非常殘忍)……書中也記錄了戰亂中的初經:一九四二年德國,十三歲的猶太女孩逃出波蘭時,與同伴在邊境被命令脫光光檢查,初經為她守住了身體最私密的部位。 另外有幾個故事不約而同地敘述女孩因談論月經,而受到掌摑,可見禁忌根深柢固。編者說,這也是此書的起點,把月經從羞恥感中解放出來,「如果男性也有月事,他們絕對會大肆慶祝,這就是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在她的經典論述『如果男人有月經』中的觀點……」 誠然,月經是一條分界線,也是身體的宣言,說明女孩不再只是一個女孩,她還具備了孕育另一條生命的能力。認真想,這種能力真強大!當然,能力愈大,責任也就愈大。 對於如何用好這能力——更重要是,如何不隨便用它來導致小生命的痛苦(此時腦海中冒出幾宗新聞,當中有令人心痛的受虐兒童)——女孩除了要準備身體,更要準備好心靈和腦袋。 月經是女人的特權和麻煩根源,讓我們大剌剌的談論它。 文:蘇美智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