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出手機的死線
我曾在〈拒絕手機的囚禁〉和〈等到十六歲〉中,提及電子產品對身心的禍害。為了守護孩子,我一直沒讓他用手機,我大仔亦明白當中理由和接受,只是暗暗渴望自己快點長大到可以擁有手機。 當然,眼見朋友人人手握一機,他還是會受影響。他小四時曾說,到16歲時才要手機。現在中一了,作為班上唯一沒有手機的人,他說希望可以提前在15歲出機。這也早在我預想之中。事實上,在現今世代不讓孩子用手機,就像在洪流中逆行一樣艱難。我們至今能夠一直持守,我內心已非常感恩。 這3年來,我也有為一旦孩子心思有變,又或現實必需要他使用手機而準備。所謂「現實必需」,一般人想的不外乎兩點,一是報平安(通話需要),二是同儕壓力(社交需要)。我的孩子個性很獨立,小五開始已自己返學和出行,但他懂得在適當時借電話找我,我也信任他能像我幼時一樣安分,所以沒想過為了方便搵仔而出機。至於社交需要,他會利用家中固網,至今仍常常與小學的老友記煲電話粥。的確,他在中一的班上還未有相熟朋友,但他和我都沒焦急,我相信時間會動工。 但我還是有準備。去年我留意到,市面上有一種「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功能勝於純粹通話和收短訊的舊式手機,可以照相片和上網,但也比智能手機「低端」,因為不能輕觸屏幕,上網並不方便,速度也不快。由於記憶有限,只能預載幾個最普及的應用程式,其中一個是WhatsApp。 帶iPad掃安心出行 毋須被迫出手機 知道有這種手機時,我真的為「有這麼一個好東西」而感恩。原來,在條件艱難的地區和國家,廉價兼耐用的功能手機是廣為使用的。因晶片記憶有限,它們搭載的操作系統並非iOS或Android,而是由香港公司開發的Kai OS。在印度,Kai OS佔手機市場第二位,比蘋果還要普及。我十分慶幸地以為已找到合適選擇,立即買了一部回家「守門口」,為那「可能提前來到的一天」準備,卻萬沒想到,「那一天」會以另一形式來臨。不是因為通話需要或社交壓力,而是因為政府下令由11月開始,凡滿12歲者出入政府場所,都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手機程式。即是說,沒手機的話,阿仔就不能再泡他喜歡的圖書館。 我曾為此寫過意見書給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說不想孩子被迫過早用手機,並希望「安心出行」能擴大至對應Kai OS。當局的答覆是會「不斷優化」程式。我當然知道,政策勢在必行,優化未知何期,也未必如人願,只能面對現實。但我還是想,會否有其他方法? 碰巧,孩子的中學推行電子教學,每個學生都要有一部裝有電子課本和程式的iPad,而剛好也在11月發機。這部機能上網學習,但不能插sim卡也不能下載遊戲或社交程式。我於是查問學校,可否為孩子裝「安心出行」。老師非常好,在了解我的關注後,就為孩子們安裝了。事實上,學校也不贊成學生帶手機回校,帶機者要在上課前把手機寄放到校務處,否則會受罰。但當政府變相要所有中學生帶手機才能去公共圖書館或體育館,理論上一間學校近900個學生,上課前怎可能有時間讓全部人都去校務處排隊放機呢? 現在,阿仔可以帶學習iPad去掃安心出行碼,被迫開手機一事總算暫緩。但他只是非常的少數。大多數孩子早已有手機,他們的父母也不會有我的掙扎。而在嚴令之下,12歲已儼如出手機的死線。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