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維特:愛會怎麼說

我愈來愈覺得,歸根究柢,驅動人們在生命中前進的深層力量只有兩種——愛或懼。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也在在可見這兩種意識的互動。

香港是這麼一個滿是壓力的社會,生活中充斥焦慮或害怕。每個父母的初心,大概都是但求孩子快樂成長吧?無奈一旦考慮到教育、考慮到將來,很易就會自動進入焦慮模式,從學前到中小學以至大學,一重重的費煞心思,只為保證孩子在社會上的生存。

「義務教育」變「強迫教育」

在這樣的集體氛圍中,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人,面對課業時都是帶着一份適者生存的恐懼,而不是對知識或學問的喜悅和熱愛。理論上造福孩子的「義務教育」,實際上成為了摧毁孩子內在動力的「強迫教育」。

帶着熱愛、帶着一份滿足自己的喜悅上學,跟帶着厭倦和恐懼、帶着只為應付別人期望的鞭策上學,是如何差天共地的一件事。我老公幼時,母親對他期待甚殷、管束很嚴,為滿足大人的期望,他形容自己像是不斷地追電兔,雖然訓練成功了,卻絕非愉悅的經驗。相比下我十分幸運,童年關顧匱乏,卻擁有極大的自主,得以發現學習的喜悅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動力。

當然,現實並非完全的兩極二分。也有人會在追電兔的過程中,被誘發出對學問的興趣。而即使熱愛上學的人,也會在課業壓力中遇上恐懼這個老朋友。是的,恐懼也有它的重要價值,它帶來適時的提醒,叫我們小心行事。我覺得,關鍵是我們能否帶着清醒的意識,只是善用恐懼的提示,而謝絕它的支配。

家長的集體恐懼

我知道,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我說的「帶着自發的愛和喜悅求學」是個不真實的童話,這童話難以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的朋友大都是不得不以某種不容有失的心態為子女籌謀。昔日為學業苦苦掙扎的,固然擔心孩子重蹈自己覆轍;本身是優秀精英的,也往往會渴望孩子延續自己的成功。日前我才聽過一個當管理層的朋友說:「身體最誠實,誰不想子女讀更好的學校、力爭上游呢?」總之,就是確保孩子起碼不會淪為弱者——精英主義的背後,是一份根深柢固的集體恐懼,它像巨爪一樣緊緊支配着我們。

但我不禁問,這都是必然的嗎?即使在刻下現實中,受恐懼支配的人是多數,我們不是仍可以選擇不同的路嗎?我相信,不必將一切推倒重來,只需從這一刻開始,告訴自己,不再受恐懼的支配、不以恐懼為鞭策,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我們只需常常問——如果從愛出發,愛會怎麼說呢?我可以給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給孩子更多的溫柔和信任嗎?我可以信任孩子有能力存活,儘管未必按我們的預期嗎?我可以信任即使看似前路不理想,孩子也有能力活得快樂嗎?我可以不用「恨鐵不成鋼」的眼光看孩子,而是信任他內心也有一份熱情,只待在適當的時機,碰上適當的種子嗎?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