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被喜愛」的需要

我很喜歡寫作,很喜歡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信念和經歷,所以開設了facebook專頁寫文章。讀者的按讚、回應和私訊也給了我很大的滋養,但我留意到自己蠻介意有多少人看我的帖子,有多少人按讚,也會跟其他專頁比較,很羡慕別人有那麼多追蹤者和留言。 探索「追Like」心態 終於有一天我沉澱下來,好好去探索我這個「追Like」的心態,發現背後原來是「被喜愛」的需要。我很希望我的文章被喜愛,希望我自己被喜愛,很羡慕其他人有這麼多人喜愛。 我小時候爸爸便離世了,媽媽母兼父職壓力很大。媽媽很愛我,但管教得很嚴,生怕我學壞,所以對我是批評多,肯定少。我印象中媽媽是不苟言笑的,我經常感受到媽媽對我的要求,但不太感受到她對我的喜愛,我總是不能讓媽媽稱心滿意似的。上了小學後,同學都不喜歡跟我玩,就算偶爾有人願意跟我一起,也很快會被我惹得不高興而離去。(大了才發現我應該是有認知或感統問題,導致常常弄痛同學而不自知。) 這情况維持到中三左右,我終於能好好地壓抑情緒和隱藏自己的想法,學會迎合和取悅別人,情况才慢慢改善。但當我隱藏起自己真實的一面,便更覺得沒有人會喜歡真實的自己。 就這樣,這「被喜愛」的人性基本需要,從小到大從來都沒有被滿足過。現在更透過「追Like」呈現出來。 寫作為討好別人? 我早期的寫作會很小心用詞,因為想要吸引多點讀者,想要「被喜愛」;同時也怕文字會觸發到別人,或怕一些前衛的想法會嚇走讀者甚至導致被攻擊。在寫作上我是處於「討好別人」和「保護自己」的模式。但我近年的學習讓我明白,真正喜歡我的人,無論我如何,他一樣會喜歡我;而如果我不呈現自己真實的一面,別人便沒機會喜歡真正的我。這要很感激一班善養伙伴,他們總是說喜歡跟我相處,會接納甚至欣賞我的陰暗面,鼓勵我做自己,但也會直接說出我讓他們不舒服的地方。這種包容但坦誠的關係,讓我不用提心吊膽地猜他們是否口說喜歡但內心討厭我,也讓我慢慢相信就算我讓對方不舒服,對方也不會離棄我。(有療癒的伙伴真的很重要!) 重拾初心 忠於自己 我現在嘗試更忠於自己的寫作,也會提醒自己,我寫作是因為我真的喜歡分享,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不是為了要有很多訂閱或回應。重拾寫作的初心,讓我可以繼續享受寫作。 同時我也很想滿足我孩子「被喜愛」的需要,所以很多時當孩子找我時,我都張開雙臂以溫暖的微笑迎接和擁抱他們。我女兒不止一次主動跟我說:「媽媽,謝謝你常對我笑,謝謝你那麼喜歡我。」 在推廣善養時,不少家長向我反映說不知具體要如何做,那時候我就會對他們說:「那你就多對你的孩子笑吧,每天都對他們笑,擁抱他們,讓他們感到你很喜歡他們,那已經很好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5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讓「打罵教育」止於這一代吧!

大概在數個月前,有台灣兒科醫生在社交平台發表文章說自己會體罰孩子,引起當地討論,我意外發現很多家長主張「教不聽就該打」。 我明白的。當孩子不受控,內心就會有衝動一巴打下去。那份衝動看似來自憤怒,其實源自無力感。打下去後,彷彿搶回主權,無力感消失了。當下孩子不再吭聲,那表面的「聽話」並不代表他真的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是只能屈服於家長權威之下的求生之道。 我真的明白。天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教好,將來才不會行差踏錯,有機會出人頭地;打罵是因為在乎,是用心良苦,背後都帶着一份好意。 我明白,因為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我想起童年一幕:眼前母親露出憤怒、失望的表情,拿着拖鞋打在我身上啪啪作響。我仍然記得當時的心情:「母親不要我了」、「我要挽回母親對我的愛」,於是我跪地大哭說:「我知錯了。」 兒時跪地認錯 「挽回母親的愛」 我做錯什麼事呢?我小時候常在紙張上亂畫,邊畫邊喃喃自語說故事。我樂在其中,但在母親眼中只是一堆鬼畫符。惜物的她討厭我浪費紙張,所以若發現我亂畫,多半會出動拖鞋侍候。而我明知母親討厭,明知會捱罵捱打,仍然一次又一次亂畫。我有因為母親打我而學會惜物嗎?我學會的是偷偷摸摸地畫,還有把亂畫的紙張帶到學校收起來。到頭來我好像浪費更多紙張。 多年前我曾經在心理劇中重演這一幕,我朝飾演我母親的女士破口大罵,怒火之猛烈嚇了我自己一跳。當時我只看見了自己的憤怒,卻沒有留意到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悲傷。現在我重新寫出這段回憶,怒火已經完全消失了,但當我寫到「我要挽回母親對我的愛」,眼淚竟然忍不住奪眶而出。母親給我的明明是無條件的愛,我卻打從骨子裏覺得,我必須符合「聽話」這個條件才配得上母親的愛。我與母親之間隔了一堵名為「打罵教育」的金屬圍牆:她給我的愛我接收不到,而我內在對愛的渴求碰上冷冰冰的金屬,讓我漸漸變得麻木。 情緒是大火 火來了快跑 上一代的限制實在太多了。經過多年學習和沉澱,此時此刻我內心對父母充滿無盡感激。但我希望我的兒子有不一樣的體驗,不必兜兜轉轉才發現父母的愛。這一代父母生活不比上一代容易,很多人身心俱疲,無力花更多時間在孩子和自己身上。那份無力感會讓我們想要掌控更多,控制不了的時候操之過急,就容易出手或出口傷人。 我分享一個小方法,是看台灣薩提爾教養專家李儀婷老師的著作《一句教養》學的。口訣是「情緒是大火,火來了快跑」,在感覺到情緒快要爆發時離開現場,或是在心裏觀想自己與情緒拉開一段距離,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也許那巴掌你就不用打下去,那句罵人的話就不用說出口了。我感恩身邊有很多資源,讓我努力學習陪伴、梳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我還做不好,但我知道透過一次次面對和調整,會愈來愈接近我心中理想的狀態。 就讓打罵教育止於我們這一代吧!孩子是世界的未來,只有帶着愛與覺知去教養下一代,世界才有可能朝美好的方向前進。願天下的家長都踏出善養的一小步,合力成就大同世界的一大步。 文:王廷怡(全職母親。每天努力進行善養實驗,從中陪伴孩子成長,同時療癒自己)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我們都太盡力了嗎?

「盡咗力就得啦!」父母及老師經常說的。 小時候,不知道怎樣回應這說話,因為聽起來似乎是在鼓勵我不要太辛苦,或安慰我已經過去了就不要想吧! 其實,童年的我內心所有空間都被「恐懼」佔據了!大人所說的話沒有單一確定的意思,即是大人可以說「盡咗力就好」,但當成績未如大人心水,就會變臉責備我。這令我經常懷疑自己總是未盡力,因而在內心建構了一個「嚴厲審核自己的系統」,金句是: 「你未夠好、你可以更好、你未盡力、可以再加油多啲、可以再堅強啲、再努力啲一定得㗎、忍多陣就會成功……」 習慣抹殺自己所有努力 不知不覺間,我完全抹殺自己所有的努力,也漸漸習慣一直去忽視自己身心的真實需要及反應,開始了「只為別人而活」的人生。 其實從小到大,我一直都不知道什麼是盡力。因為事實上,無論怎樣做,都達不到母親、老師、上司、社會眼中的「盡了力」。 我是長女,母親從小就把我當成大人去養育。幼小的我,便需要有成人能展現的自信、勤奮、堅持、堅強、毅力、準繩、不哭、開心、活躍、成熟、有禮、社交、冷靜、自律、整潔、條理、優雅、獨立等;同時,又需要做到孩子應有的本分,如服從、好成績、乖巧、順應父母要求等。因為這就是當時母親心中可給我「最大的愛」,她的言行令我深信她的育兒信念就是:「只有嚴厲、體罰、言語羞辱才能令我『成才』!我比任何人都愛我女兒,只有這樣不停的鞭策她,她才能獨當一面及成為幸福的人!要是我不看緊她,好像我這個母親荒廢了女兒的本有能力,所以我絕對不能心軟及掉以輕心,我只想我女兒永遠幸福!我非常愛她!」 於是,在母親的教導下,我對「盡力」的理解,就是在「未斷氣/倒下/生病/情緒爆煲」前都要一直開行turbo努力的意思。於是,我一直運用200%自我犧牲模式作為日常生活的自動模式。但當200%的付出也換不到別人眼中的10%至50%,就算放棄滿足自己也從來都沒法滿足到別人時,「盡力」便成了無底深潭——「我的努力」似乎別人/父母一直沒法感受到,也不被重視,他們只覺我還未盡力,一直用批評及羞辱來「激勵及愛」我!這讓我感到相當痛苦,但又不允許自己離開這種「痛苦」,所以,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其實是: 「我每分每秒都在地獄生活,一直想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取自由與快樂!但又害怕停下來會被別人嫌棄遺棄,每天都充滿內在矛盾及自我衝突,形成了『自己打自己』及『自我摧毁』的慣常模式。心中不剩半點自愛,活着生不如死!」 做好能力範圍所及的事 最後,我那個被評為自閉症及輕中度智障的女兒,在過去十多年間用生命與行動去告訴我:什麼是自愛、尊重、欣賞、做自己、盡力。原來「盡力」就是……「不費力/輕易的」只做自己需要、喜愛、開心、平安、舒適、自在、幸福的事情,是非常個人的感受,也會一直變化,所以沒有固定標準的盡力。 所以,任何違背以上的「盡力」就代表「過分盡力」了!現在,如果別人要求我做「過分盡力的事」,我便需要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盡量商討可以滿足雙方需要的方法,而不再因滿足別人眼中盡力的意思而無止境地消耗自己的內在力量,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本質。其實,每個人做「當下」自己能力範圍內承受到的事情,就已經是夠盡力了! 文:黃可欣(育有一名自閉症女兒。以「善養」培育愛女,同時療癒自己)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六旬婆婆的醒悟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已是年屆六旬的婆婆了!回顧昔日的我,用錯了方法去教和愛我的女兒,令我有很多遺憾!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讀者得到啟發,明白善待自己和善養小孩的重要。 我的父親是一個沉默寡言又不理家事的人,而我的母親脾氣極之暴躁,管教孩子的方式只有痛打和責罵。 我剛小學畢業後,父親便因病去世,因此我要輟學去工廠工作幫補家計,但因年紀小而經常被人欺負,受了委屈也不敢向人傾訴。多年來對生活的不滿和情緒壓抑,我已變得不苟言笑和內斂。 過分操控致女兒反叛 自小缺乏愛和關懷的我,渴望能夠有一個愛護我的男朋友,很幸運地終於給我遇上了。因為想早日脫離沒有溫暖的家,所以我很快便結婚了。但天意弄人,5年後丈夫因在工作上和同事不和,最終患上抑鬱症而選擇了不歸路,我也因此要出外工作來掙取生活費。因為兩個女兒需要有人幫忙照料,所以我又要和母親同住了! 為了兩個女兒的前途及擔心她們交上損友,她們在生活上的大小事情都由我安排,她們也只能聽從而不能多加意見。我將所有空餘時間都陪伴女兒和幫她們溫習功課。雖然兩個女兒在我鞭策之下都能夠考取好成績,過程之中卻使女兒承受了不少壓力和痛苦,也造成了日後她們的反叛。 上了中學之後,妹妹開始用沉默來對抗。她除了吃飯和看電視會走出自己房間,其餘時間都是關在房內做自己的事。考上大學之後,她就馬上申請宿舍過自由的生活。後來,她更自己申請去美國做交流生,申請成功後才通知我代她交學費。我當時只感到失落和被女兒離棄,沒想到這就是多年來我一直操控女兒的後果。 我的大女兒自小脾氣就很大和野蠻,所以我對她管教得較為嚴厲,她發脾氣時我只會責罵和漠視她,不准她再繼續哭鬧,但我從來沒有關心她發脾氣背後的原因。很多年後我才知道,原來我這樣做只會壓抑她的負面情緒,讓她的心靈留下創傷! 積極處理情緒問題 在長期的負面情緒壓抑下,大女兒終於患上了產後抑鬱,她經常大發脾氣和哭鬧,也會打罵小孩,弄得家無寧日。經過兩年多的地獄式生活,大女兒開始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問題,剛巧她遇上一名心靈導師,她對導師吐出多年來壓抑在內心的不滿和悲鬱,經過多次療癒的對話之後,她的負面情緒已大有改善。大女兒終於明白自我療癒和善養小孩的重要,她積極地報讀了很多關於心靈療癒和善養小孩的課程,將所學到的應用在生活上,將地獄似的家變成了充滿和諧與愛的天堂。 大女兒現正參與教育大同的工作,她還致力於推廣心靈療癒和善養,希望幫助更多人解除心靈上的痛苦和改善親子關係。 受到了女兒的啟發,我才醒悟小孩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納、支持和關愛,還要讓他們在自由自主的環境下學習,小孩才得以心靈健康地快樂成長,也能和父母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我現在已懂得看開和放下,懂得去欣賞身邊的人和事,重拾人生的樂趣。願我的經歷與體會,也能讓你們得到啟發。 文:何物 作者簡介:一個被傳統思想束縛了60多年,長期活在憂慮和抱怨之中的婆婆。因受到女兒的啟發,終能解脫枷鎖,活出心中的彩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懶爸的願望

在挫敗中與女兒一起成長,成為幸福懶爸。 大家試想想:你突然獲告知在海外留學的子女因成績不達標而被要求離校,當下會有什麼感覺?會對他們說什麼?部分家長也許感到憤怒,因為安排孩子負笈所費不菲;其他父母也會擔憂子女日後的出路。 回想當日筆者接到女兒的電話,的確有點不知所措。靜默兩秒後,我輕輕地說:「就回家吧。」後來女兒問,為何我當時沒有生氣,我心裏想,事件中她才是最難過的,因為回港後還要面對各樣的壓力;最理想的是,回到家裏她感到安全,可以好好休息,安靜地想想下一步的方向。 做好子女的避風港 以往的我,遇到類似情况往往會按捺不住負面情緒,也愛不停說道理,甚至教訓一番,彷彿這就是爸爸應有的「教育任務」。幸好過去10年遇到的良師好友,讓我明白了「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道理;我慢慢理解到教養不必着急,也急不來。心靜下來時,父母會較容易察覺事情的正面和值得學習的地方。有些時候,當自己冷靜下來後便會發現,已經沒事情需要特別處理。個人認為,爸爸媽媽要嘗試「練精學懶」:孩子自有方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我們對子女有信心,自然就能輕鬆放手,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安而奪去他們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回望上一代社會環境欠佳,讀書升學是為了「搵食」,畢業後根據薪酬福利找工作,其他因素包括個人興趣特質、工作意義都不被重視。現今環境改善,沒有「養家」包袱的年輕一代,可以根據個人的價值觀、優勢強項和熱誠所在去選擇前路,甚至為自己創出新天地。創意、抗逆力、社交智慧、解難能力……相比一個學位,看來更加重要。 筆者女兒雖然未能完成課程,但幾年來在外地生活的鍛煉,讓她懂得照顧自己;生活上一切大小事,就連租約問題,也難不倒她。現在每逢一家出外旅遊,我都可以放下「領隊」的身分,安心做個「跟團」的懶爸,享受被照顧的幸福。回港一段時間後,女兒受聘於一間社福機構,獲聘靠的不是學位,估計除了因為她懂得與人溝通外,曾於該機構當義工也為她加了分。新工作職責範圍廣,要面對各樣的挑戰和壓力,卻富意義和成就感,也讓她開闊了眼界,還有一班充滿熱誠的伙伴與她一起合作拼搏。 錯誤中學習 笑着一起成長 澳洲國立大學最近的一個心理學研究提到,好奇心能夠淡化焦慮。筆者推論,當子女遇到挫折,父母若懂得以好奇的眼光去觀察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挑戰中的學習,想像子女「上了一課」後對未來的幫助,也許能夠減低父母作為「教導者」的困惑和憂慮,從而慢慢轉化負面情緒,倒過來為戰勝失敗的經驗喝彩,然後好好享受身為父母的福氣,笑着與子女一起成長。 孩子都在跌跌碰碰中長大,父母往往也是在錯誤中學習和修正自己。在教養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有智慧地「學懶」,放下憂慮,信任子女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計劃自己的人生。筆者女兒雖然未擁有讓人羨慕的收入,但我相信她有追尋幸福的能力,將來會過着心靈富足的生活。我們當初的願望,不就是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嗎? 願望達成後,這個懶爸要做的就只是好好過日子,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那麼,下一代便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去追夢了。 文:Eric Tong(家長教育工作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0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雙相特質」 應對生活難關

「牌品好,人品自然好」,但如果可以有機會「無品」,你想嘗試一下嗎? 曾與舊同事打牌,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則,就是四圈內,每人有權在開局時推一次牌。我以前從不推牌,因為是「無品」;但能夠名正言順地「推牌」,感覺真的很爽。 在「善養救未來」專欄下說「打麻將」,會否不對勁?不會啊!因為今次想要分享的概念叫「雙相特質」,一個讓我們更有彈性面對生活的困難、危機,甚至災難的寶庫。 從事倖存者研究40年的Dr Lawrence Albert Siebert,在研究中歸納倖存者的特性,他發現倖存者一個重要的特質就是「抗逆力」,而一個人擁有愈多雙相特質就愈有「抗逆力」,愈能應對生活的難關。 誠實又狡猾 同時具備相反特質 簡單來說,「雙相特質」指人同時具備兩種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特質,例如既誠實又狡猾、既固執又靈活等。這可能嗎?可能啊!既「有品」又「無品」,四圈之內,可推牌一次,不是這個道理嗎? 大多時,我們會持守一些普遍認為「較好」的特質,例如「誠實」,但有些情况下,「說謊」比「誠實」來得要好。納粹集中營倖存者Eva Schloss的媽媽被納粹黨選中要去毒氣室,她便以「謊言」讓自己得以存活。我們可以說這叫「狡猾」,但同時這也可以是「機靈」。 這不是在說持守「誠實」是不好的事,也不是主張任何時候都要隨意「說謊」,發展「雙相特質」其實是讓我們檢視固有的信念,如「說謊是不應該的!」有轉化的可能。 固有的信念,單說與上學有關的,例如:守時、不應缺席等,便不知讓多少爸媽叫苦連天;要不是發高燒至不能起牀,大部分孩子都迫着放下自己需要,帶病上學。 生理上的病尚且如此,心理上的需要又如何?台灣多間大學開始推行「心理假期」制度,學生有需要時可以請假自行調整情緒狀態,這是要讓學生及社會都知道,出席率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人的健康才是。 「雙相特質」的修煉,其實在發掘面對同一處境的不同可能,可能性愈多,面對不同景况便愈能夠彈性應對。試想像還有15分鐘便要送子女上學,還有什麼可能性?若只有「守時」的選擇,我們只能選擇如何催逼子女準備好,選擇不同的語氣、態度,或者選擇是否動手為他們預備上學所需的東西。 但若「遲到」是一個選擇,可能性會增多嗎?有可能慢慢享受早餐嗎?又甚或連「請假」也可能的話,那天的行程會有什麼變化?心情又會否不一樣?若以一家人的健康或快樂為優先考慮的話,你會怎麼選? 其實「守時」還有很多可能,若時間不是只有15分鐘,而是有1小時甚至2小時,情况會完全不一樣。在這裏,「匆忙」與「悠然」,可以是另一個可發展學習的「雙相特質」組合。「匆忙」可以是「高效率」,「悠然」也可以是「懶洋洋」。「雙相特質」的可愛之處在於我們不用被固有信念限制,生命多了不同的可能。 說到這裏,你們有想發展的「雙相特質」組合嗎?下次催逼子女上學時,可有「推牌」的可能?可以「推一下牌」(或是單純想像一下),有怎樣的感受?又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在協助自己及孩子發展「雙相特質」,以準備面對生活的挑戰及難關,偶爾「推一下牌」,是否更有因由? 文:Aki 作者簡介:兩孩之父,「奇爸吧」創辦人,希望可以同時過有意義及無意義的人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了解「無理」要求背後原因

我家有兩個孩子。因為女兒一次看似「無理」的要求,讓我對自己慣有的思維模式有了新的覺察,也叫我更深刻體會善養的珍貴,正正是要讓孩子由衷地相信,自己的需要,值得被聆聽、被滿足。以下是我家的一段小插曲:家姐小一時因為要上網課,我們便給她買了一部tablet。後來細佬也要上網課,也給他買了一部。怎料家姐看見細佬有新tablet,嚷着要一部新的。 我問:「為什麼你想要買呢?你已經有了啊!」 家姐:「我要一部新的。」 我問:「舊的有什麼做不到嗎?」 家姐:「沒有,我就是要新的。」 我問:「那買新的後,舊的這部還要嗎?」 家姐:「要的。」 我問:「但你不能同時用兩部啊,一部不夠嗎?」 家姐:「我要買!我用自己利市錢買!」 我內心出現很多反對聲音:「未識掙錢就這麼揮霍!」「人要你又要!細佬有什麼你都一定要!」「無緣無故多買一部幹嗎?反正你也不能同時用兩部!」「掙錢好辛苦!」「你的利市錢不也是我給的?你平時吃我的住我的都未跟你計!」「把錢儲起來,將來有用的。」 要求買新平板 原來想要直立保護套 我十分不認同家姐要多買一部tablet,但又不想強硬拒絕,深怕女兒覺得必須盲目服從權威。既然利市錢是她的,她那麼想要,我又想不到合理地拒絕的理由,便妥協說道:「好吧,雖然我覺得不值得,你就用你的利市錢買吧。」家姐興奮得躍動起來說:「好嘢!新的那部要跟細佬的一樣,有一個可以直立的保護套!」我馬上抓着重點問:「如果我給你買一個可直立的保護套,可以不買一部新tablet嗎?」家姐爽快說:「可以!」什麼? 原來女兒只是想要一個保護套!早說嘛!害我糾結這麼久!於是,我們便一起網購選保護套,收到保護套那天,家姐樂得心花怒放,抱着我說謝謝! 我反思事件,發現自己一開始不想家姐買多一部tablet,是因為在我的主觀角度,早就覺得沒有需要;但那不過是因為我並沒有了解她真正需要,以及不相信她有真正需要,我認為她只是妒忌,貪新鮮。而我否定她時的很多內在聲音,其實都跟我兒時被灌輸的思維模式有關——只要花錢就是不對的,沒有人會在乎我背後的想法與動機。 其實,在家姐的角度,她真正的需要是: 1.能夠安心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必被怪責浪費或奢侈 2.當表達需要後,媽媽願意聆聽並提供協助 3.體會自己的需要,是值得被尊重、被滿足的 4.有自主權去決定如何運用自己的利市錢 如果我一開始只是不斷說服她,甚至強硬拒絕她,那麼家姐真正的需要便無法被看見,她也只會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支持。如果孩子經常被拒絕,久而久之,他們再有需要也可能不會對父母說,只會自己想辦法,甚至會瞞着大人用不理想的方法去嘗試滿足自己,這都不是我們希望見到的。 另外,我也注意到,孩子有時候未能好好表達自己的需要。例如家姐其實只是想要一個保護套,但表達出來卻是堅持要買一部新平板。這確實需要成人很多的耐心和信任,才能引導孩子一步步去表達真正的需要。 下次孩子再提出「無理」要求時,我們都可以試着去相信他們背後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需要,試着去溝通了解。孩子感到被信任,也會更信任我們,長大後有難處就會更願意找我們商量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0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在社區系列:咖啡店老闆奇妙經歷

善養孩子,不限於在家中,也不止於血緣關係。善養本是一個推動大同社會的信念,我們是如此相信,也一直與不同社群的有心人一起,在自己可做的範圍內,耐心而堅定地一步步付諸實行。 位於銅鑼灣耀華街的「度 Beyond Coffee & Bar」,就是善養社群之中,共同栽種善養果實的社區伙伴之一。想當初,老闆Johnson開咖啡店的初衷,也正正是想創造一個超越咖啡與商品的交流平台,讓美麗的人與事,可以在這裏被盛載,被滋養,被善養。 ****** 我的咖啡店參加了「青年職場共融體驗」計劃,每次跟新學員相處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歸零的旅程:我不僅看到每個人的特質,更讓我重新學習和體驗教育是什麼一回事。 健仔(圖)斯文,聲線細小,不太愛說話,每一步工作總要回頭看請示,顯得特別沒有自信,活像童話《白雪公主》裏那個小矮人——害羞鬼。 跟健仔相處,對我最大的挑戰除了是需要時刻鼓勵他提高聲線回應,還要教他如何能自己穿好工作圍裙,對呀,就是獨立穿圍裙那麼簡單對他來說也非易事。 (作者提供) 努力向途人打招呼 終獲回報 一天下午,我對健仔的進度感到有點氣餒, 當下我約他坐在門外,了解他為何總「害怕」跟客人打招呼,他的答案讓我意外,原來他怕被人在街上認得他!我跟健仔分享了一次我和11歲的小女兒站在店門外跟途人打招呼的經驗,女兒不消10分鐘就告訴我她感到非常難受,因為感覺途人都當她像透明人一樣。 說罷,我邀請健仔跟我一起練習跟途人打招呼,健仔終於明白原來要人注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我跟他在門外一起足足站了個多鐘,我跟健仔說:「健仔,你知嗎?只有在意你的人才會在意你打的招呼,而愛你的人會很渴望你熱情的回應。」健仔聽得很明白似的,接下來,他不斷努力向途經的人打招呼甚至揮手。看着他的努力,我默默在心中為他祈禱,希望真的會有人——縱使只有一個也好——能給健仔一個回應,一個點頭,一個微笑,讓健仔有成功的體驗!奇妙地,在他下班前的最後10分鐘,感恩迎來了一個客人。這是2023.04.27,下午4時50分, 我忘不了這奇妙的一刻! 自此健仔不再害怕跟人打招呼了。在最後一天的實習,健仔竟然用了10分鐘就自行穿好圍裙!當天健仔媽媽和哥哥來探班。健仔更主動為媽媽冲泡我家特飲!眼前我看見的是一輛啟動引擎的小車子! 人生的成長,其實就是需要那麼一次機會,一次成功感,即使只是微小到在圍裙上成功縛上一個小小的蝴蝶結!若我們不吝嗇給身邊任何人一丁點的友愛,縱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點頭微笑,奇蹟就是這樣出現在生命的每一刻! ****** Johnson這個故事,在於沒有以能力定義或責怪孩子,作為一個老闆,在感覺氣餒的時候,他選擇用最大的同感心聆聽,然後陪伴學員做到,並找回自信,他嘗試走相信孩子的善養之路,結果讓他也在作為人生導師上有了很大的成長。但願Beyond Cafe這社區小店能繼續成為滋養人家孩子的搖籃,一如孔子在《禮記.大同與小康》所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期待日後與大家分享更多善養在社區的故事。 文:Johnson 作者簡介:「度 Beyond Coffee & Bar」創辦人,致力結合藝術及咖啡,舉辦藝術分享及創作活動,以推廣正能量,將善養精神應用在社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6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從匙羮看進化

今天,8歲的女兒在家中邊吃豆腐花,邊跟弟弟打鬧,玩得興起——「啪」一聲,豆腐花的匙羹掉到地上。那一刻,我生氣又擔心地板被弄髒,腦裏立刻浮現:「都說了吃東西時不要玩!」我覺察到自己的憤怒,停下來,把話收回去,但語氣依然嚴厲:「馬上把匙羹拾起來,唔該!」 幸好,我一直以善養(輔助式教養法)教導孩子。女兒明白別人的情緒不等於自己的過失,沒有被嚇壞,仍平靜地問拾起匙羹後要如何,我請她把匙羹拿給工人,拿另一隻匙羹繼續吃豆腐花。 待心情回復平靜後,我便詢問女兒感受去修復關係,並分享兒時經歷: 「每當我弄髒地方,外婆會打,媽媽會罵。所以,現在我一看見地方髒了,便會十分生氣。」 「我討厭太婆和婆婆!」 「其實當年婆婆被打得更厲害,而太婆童年更慘。」 「啊!我討厭全部人!」 「太婆對婆婆,已比她的遭遇好;婆婆待我,又已比太婆待她好;我待你,又比婆婆待我好;我們都在進步呢!」 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發現幾千年來,全世界的教養文化傾向透過6個模式演變,隨時代更替,某個模式會成為當時主流: 一、殺嬰模式:古時嬰兒及孩子常被視作祭品殘殺。 二、遺棄模式:社會雖不認同殺嬰,遺棄嬰孩卻成了新趨勢。 三、矛盾模式:14世紀起西方漸漸否定遺棄孩子,卻相信兒童「性本惡」,透過毆打和嚴厲懲罰使他們絕對服從。 四、侵擾模式:18世紀大眾對兒童同理心提升了,但情感疏離,仍以懲罰和恐懼去控制孩子。 五、社會化模式:19世紀末至20世紀,兒童權益受法律保護,但社會重視紀律多於情感,常以輕微體罰、羞辱或獎勵、讚美來改變孩子。 六:輔助模式(善養):父母能覺察自己情感需要,善待自己,也容讓孩子可以無畏無懼地表達感受和需要,在安全感中成長。 傷害背後 看到進化 感受被愛 回看我的家族歷史,也是整個教養進化歷程的一員! 我外婆生於農村,父母沒時間關心和照顧孩子。外婆排行最小,小時候吃飯,餸菜都被年長兄姊搶光,她只吃白飯。天未光就背着很重的擔挑,摸黑到市裏賣菜,有幾次差點被山洪冲走。外婆雖有父母,卻在「遺棄模式」中成長,沒受到保護,也沒經驗過被珍惜和重視,十多歲就被盲婚嫁出去了。 我外婆對我媽,是矛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外婆很討厭孩子,我媽每幾天就被打一頓(矛盾模式),有時還會把我媽趕出屋外(遺棄模式)。我媽有時會被打至抽筋,要姨媽幫忙塗跌打酒。除了供食住外,我媽幾乎沒感受過外婆任何的關愛。 我媽對我則是侵擾模式混合遺棄模式。嚴格操控,要求規律作息,否定情緒(無論正面或負面),說話和表現都要符合要求,否則就換來懲罰(侵擾模式)。我媽常用冷待來懲罰我,而每次冷待,對兒時的我來說,都是一次遺棄,我總要花很多氣力來換取被母親重新的接納。 由遺棄到矛盾到侵擾,傷害背後,我看到進化;進化背後,就是我們曾感受過的愛。太婆的爸爸有時會給她說故事,公公在艱難中也曾買玩具給媽媽,媽媽則會給我買雪糕車的雪糕,肚痛時用驅風油給我搓肚。這些一點一滴,都化成讓世界更美好的動力!而我則努力從社會化模式進化到輔助模式。 女兒說:「如果我將來的孩子打翻了匙羹,我會很溫柔地叫他再拿一隻就好,不會像你這麼煩躁。」 對啊,教養一直在進步,我期待着輔助教養下的孩子,建立更有愛和包容的新世界。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善養建立抗逆力

《善養小童成大同》作者顧樂本(Robin Grille),近來在災難中活過來,他在澳洲遇上史無前例的大洪水,與太太幾日幾夜因為極度猛烈的暴雷豪雨而被困屋內,兩口子貼着對方都無法聽到說話聲線,唯一可以做的是緊擁在一起,聽天由命。雷雨過後,四周山泥傾瀉,滿目瘡痍,他們的居所幾乎毁掉,有鄰居失蹤了,社區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惶恐。 幸福童年 助跨過災難 顧樂本說災難對社區的孩子造成創傷,其中一個徵狀是往後變得異常懼怕下雨,但是受創孩子當中,有一些明顯徵狀較輕,他說這些孩子都是在生命早年得到很多的擁抱和愛!他更說,許多研究都顯示眾多災難後恢復得好的人,都在童年於家庭裏享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和備受寵愛。 同時,我從不少倖存者故事裏也發現,他們之所以較容易在災難中逃出生天,與擁有幸福的童年相關。例如一些納粹大屠殺生還者和脫北者都提及他們有幸福的童年,家裏充滿愛,父母提供巨大的安全保護網,甚至視他們為掌上明珠,高度滿足他們的欲望。他們未必在童年時掌握到很多生活技巧,但是自我價值感很高,在災難時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自信心、積極樂觀心態和生命力,讓他們能夠千方百計應變和存活過來。 讓我們看看這個故事,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埃爾弗里德.蓋林格(Elfriede Geiringer)的女兒伊娃.施洛斯(Eva Schloss)敘述她童年很幸福,父母和哥哥對她的關注與愛從來都不缺乏。她記得小時候爸爸鼓勵她在衣櫃頂跳下來,而他每次都會接緊她,她感到既興奮又安全。她又說自小以來都未見過媽媽煮飯,家務由傭人照料,但是戰爭開始後,家道中落,媽媽不單能夠應付家務,也擁有生命熱情去學習化妝技巧,以此謀生,她更能運用本來就擅長的人際技巧招徠生意,在很艱難的時期仍能生活下去。兩母女後來在集中營內以超凡的勇氣、毅力、積極心態和巧妙的計謀雙雙逃出生天,並在災後打理慈善業務數十載。 這些倖存者故事,也喚起我一些育兒往事。當年,我以為要刻意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讓她盡早獨立,並擁有良好的品德,才是最恰當的教養。可是,我做的一切忽略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包括讓她充分感到受保護和疼愛,以及可以放心做真實的自己。我沒有提供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卻處處要求她獨自面對困難和關愛別人,表現良好的品行。結果,她根本無法自在安心地做真實的自己,例如在脆弱又需要我陪伴時,會擔心我不滿意她依賴而在情緒上遺棄她。 盡情依附 儲滿安全感 我學習善養後,才明白到讓孩子先在早年滿足情感上的成長需要,容許他們盡情地依附照顧者,並在身心層面有很廣闊的探索空間,他們才能擁有滿滿的安全感、自我價值和生命掌控感,至於同感心和利他的特質,則是稍後階段才發展出來的。 從前,我將教養焦點放在培育顯而易見、容易贏得別人稱許的特質上,卻忽略了其實不易被看見和稱讚的特質——安全依附感和愛的儲備,這些才是一生面對所有逆境的承托力量,以及所有對生存有利的特質的泉源! 善養是用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它不止是倖存者的救命關鍵,也是讓孩子一生能夠應付困境、活得心滿意足的最重要地基。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生命教練)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