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起跑線:沒有天份的孩子

禧仔的故事是我在音樂兒童基金會常分享的,不是他的家庭環境比其他人差,也不是他的能力比其他人強,相反,他是一個有痙攣的小孩子,沒有人會相信他可以學音樂。 禧仔8歲時來中心報名學音樂,當同事見到他時,也在報名表寫上他的情形:「行動不便」。 我們每年接受申請,每個申請也會謹慎處理,除了審查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學習意願,我們會安排與家長和小朋友單獨會面,這個會面過程最少也要兩個整天。每一個個案都令我們聽得心情沉重,有時會忍不住流淚。原本把手上的檔案放在「接受」的箱內,怎料下一個比這個更慘,無奈地把之前那申請人由「接受」放在「後備」的一行。由於可接受的小孩數量有限,我們往往在最後的1小時,當所有申請人離開後,把所有檔案再一次翻閱,立刻進行辯論。 懷孕時遭丈夫毒打,胎兒缺氧從此傷殘。 見到禧仔的媽媽,她的遭遇可算是坎坷,丈夫的毒打令她精神受創,在準備離婚之際又發現再次懷孕,本以為可以讓丈夫停止施暴,怎料在懷孕最後階段又遭受重創,去醫院途中已經留血不止,要立刻割掉子宮,胎兒也因此腦部缺氧,從此傷殘。聽到這裏,我立刻去見見禧仔,他是一個溫文安靜的孩子,不能相信他在媽媽肚子裏是飽受驚嚇和不安。他10隻手指都不能伸直,頸部和上半身不能控制自如,走路也是拐拐的,看起來令人心酸。 每一次的面試也會很緊迫,整個中心也塞滿申請人,我們會安排小食讓家長享用,放鬆心情。(龐倩渝提供圖片) 我問他喜歡音樂嗎?他慢慢一個一個字說:「好鐘意!」我再問為什麼?他說:「好舒服!」 我立刻意會到他平常身體一定有很多痛楚卻不能說出來,音樂也許是能夠讓他放鬆的工具。我們成立「音樂兒童基金會」的目的就是讓沒有條件學音樂的孩子也有機會學習,而且可以享受它和使用它,禧仔的情況和意願正正達到我們的目的。 他不是有天份的孩子,但他是一個堅持的孩子。 我和他做了小測驗,音感和節奏感都不理想,而且身體的障礙令他無法拿起小提琴或吹奏任何樂器。最後,我和老師商量後,決定讓他試敲擊樂,因為他手指雖然不能伸直,但也算有力。老師用了3個月時間教他握緊鼓棍,和他說只要他能維持不讓鼓棍跌下來,就可以開始打鼓板。 就是這樣,禧仔今年是第四年學音樂,期間除了身體不適,都不會缺課。在家中經常用筷子練習,現在不但不會跌鼓棍,還是我們敲擊樂團的成員。他不是有天份的孩子,但他是一個堅持的孩子。我們身邊有幾多有天份的,卻偏偏不懂得珍惜,也許是得來太易。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羅乃新寶貝

在演藝畢業那年的合照(照片提供: 龐倩渝) Ms Loo 早前與可愛的孫女一起為音樂兒童基金會擔任旁白(照片提供:音樂兒童基金會) 羅乃新老師這個名字,對學音樂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就連不學音樂的人也對她熟悉,都聽過她的名字,因為在不同的媒體報導、音樂會、演講,甚至戲劇、電台節目主持人、教會見證等等,大大小小的場合也有她的足跡。這十幾年,她更踏入監獄,每星期風雨不改地義務教授在囚人士音樂,用心也用力去教,更用著自己的網絡和人脈,邀請不同名人去做嘉賓,香港這個金錢世界,常常要說回報的社會,好像有點格格不入。 她能夠記得每一張CD在那裡買,為何買,每一個故事好笑得來又意義深遠,當中啟發我們不少…… 雖然Ms Loo不是我在演藝學院的鋼琴老師,她只教過我一個科目-世界音樂,一個星期只有一小時,卻是我們每個學生每星期最期待的堂,Ms Loo每次也挑著一大袋重重的CD,所有都是她多年來的珍藏,她能夠記得每一張CD在那裡買,為何買,每一個故事好笑得來又意義深遠,當中啟發我們不少。 直到乞丐開始想利用她的善心,她也耐心的傳播愛心見證,最後連乞丐也不好意思便消失了。 Ms Loo應該是最多音樂人的「契媽」,她和學生就像朋友一樣,也當每一個是自己子女來對待,上課常常把雙手按在學生手上去彈奏,一起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情感,又會與學生忽然起舞,大笑大哭,一小時的課就像10分鐘那樣快過。我們很多時候會與Ms Loo 吃宵夜,看電影,談心事。她把別人的事情當作是自己的事情,會為之流淚,為之歡笑。街上遇到乞丐,不單投錢給他,買吃的給他,更多次探訪,直到乞丐開始想利用她的善心,她也耐心的傳播愛心見證,最後連乞丐也不好意思便消失了。 我第一年成立音樂兒童基金會的時候,最初幾個月很迷茫,放棄了不錯的收入,去到深水埗這個全港最貧困的地區工作,當中是有軟弱的體會。就在最無助的時候,一個星期天早上,偶然看到Ms Loo 在電視的訪問,她演說音樂如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鋼琴前彈奏一首舒伯特的即興曲,我心中的結也隨即解開,我那種堅定的心再次重燃,音樂實在太美好,每個孩子也應該去聽去感受。 Ms Loo 今年70歲(希望她不要介意我透露),她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又到處出國演奏,她的精力彷彿是30歲那樣充沛,生活過得那樣充實,我每次見到她,也不禁叫她一聲「寶貝!」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銳變的東仔

音樂兒童第一年在深水埗福華街成立,我們得到善心人的捐款可以幫助 36位小朋友學音樂,他們大部分是8至10歲,全部都住在劏房。這36個小朋友有36個不同的故事,每一個都很難忘。 我們在演藝學院舉行第一場的學生音樂會,所有父母見證這個難忘時刻,由責罵變成欣賞,由抱怨變成感恩 東仔來的時候是11歲,個子高大的他選了大提琴來學習,最初拉琴真的好像拉牛上樹那樣,進度很慢,差不多每次上課前都要打電話去提醒,另一方面,母親常抱怨說他讀書成績很差,常和一班壞份子到處流連,好幾次要到警察局接東仔回家,非常擔心。10個月後,我們在演藝學院舉行第一場的學生音樂會,所有父母見證這個難忘時刻,由責罵變成欣賞,由抱怨變成感恩。自從那天,東仔彷彿變了另一個人,開始積極練習,差不多每天也來中心。 由於6年級呈分試考得差,派了去深水埗比較差的中學,我安慰東仔,無論如何,千萬不要放棄學大提琴,因為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東仔很雀躍拿成績表給我,說他今年全級考第二,希望也來申請,我聽到後,差不多跳了起來 一年聖誕節,我們為了鼓勵學生,如果校內成績或音樂成績有優異,將會獲得50元超市禮券以作獎品,東仔很雀躍拿成績表給我,說他今年全級考第二,希望也來申請,我聽到後,差不多跳了起來,立即打開他成績表來看,可是,看過後,我的笑容立即收起,因為看不明白,為何總分是58分?但名次確是第二,再看他的主科成績,分數也是50多分,還有些是紅色字,不合格。我想了一會,終於明白,其實是這間學校所有同學的分數也偏低,拿到50多分等於我們的90多分,所以東仔在學校已經算是優異生,我轉過頭來,大讚他叻仔,還問他會不會想轉去另一間較好的學校,他立刻搖頭,說在這裡只有他一個人懂拉大提琴,而且又是班長又是優異生,去到其他學校,這些得來不易的機會便消失了。 他滿面稚氣說:「以後想做社工!可以幫人!」 今年,東仔已經完成4年在中心的免費音樂課程,很幸運得到善心人繼續讓他學習音樂,而且更資助他考皇家音樂試的一切費用,最近還到其他地區去幫助一些初學的小朋友。上星期,和他一起去電台錄音,在等候期間,我和他聊天,問他以後有什麼時打算,他很堅定和我說:「我應該可以讀大學!」,我內心非常激動,他一直沒有轉校,也沒錢去外面補習,有這個目標實在令人感動,再問下去:「如果入到大學想讀什麼科目呢?」他滿面稚氣說:「以後想做社工!可以幫人!」我想我不可以再問下去了,要跑到廁所擦眼淚。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難為了音樂

聽古典音樂可以是一種享受,同時也可以變成一種難受。 我有一位朋友,是3個孩子的媽媽,每天盡心盡力去照顧好孩子們的起居飲食,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可是她得了憂鬱症,每星期也得去見醫生,我和她最近多見面,漸漸了解她多一點,原來她的煩惱是來自她丈夫。 如果回來沒有聽到孩子們練好樂器,便會大發脾氣,動肝火 她丈夫曾經看了一篇文章,是有關學古典音樂對小孩的學習環境有極大幫助,特別在他們小時候開始「洗腦」,效果更顯著,於是安排3個孩子全部學鋼琴和小提琴,每天規定每人練習最少一小時,兩樣樂器加起來便是2小時,由於丈夫每天工作至晚上,這個重擔便落在太太身上,如果回來沒有聽到孩子們練好樂器,便會大發脾氣,動肝火。幸好他們是就讀國際學校,功課不算多,但對於我朋友來說,每天要聽着孩子練琴,在房間內,在客廳內,又要看功課,星期一至星期天沒有休息。她開始很怕聽音樂,很怕回家,更怕丈夫回家。 孩子們在強迫的環境中學音樂,從一開始沒有選擇樂器的機會,不明白為何要這樣辛苦,其中老二是天生一名運動員,經過多番「游說」和 「爭取」,再加上學校實在太多訓練,才可以「申請」不再學小提琴。 有一天,朋友很忐忑不安地邀請我和先生到她們家吃晚飯,我立刻接受這個邀請,很想籍這個機會來幫我這位溫柔的賢妻朋友發聲。可是她呑吞吐吐地說,要我千萬不要批評她丈夫,他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是家中的一家之主,從來沒有人可以反對他,我不作一言,只替我朋友不值,他的邀請是因為想認識多一個懂音樂的人,同時想我介紹一些音樂老師給他認識。 晚飯當天,甫入屋已經聽到古典音樂響起,一家人很和藹可親地迎接我倆,朋友的丈夫身材高大有6 尺多高,聲音雄厚,像一個男高音一樣,我朋友在他身旁就像美女與野獸一樣,可以想像平時她和孩子們一聽到震盪的聲音是如何驚嚇。 一邊吃着紅燒豆腐,蒸排骨等,一邊聽着貝多芬多首著名樂曲 來到桌上準備起筷,突然奏起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那重錘般的4個音好像叫我「不准吃飯」那樣,心情沉重起來。我不禁問:「你們吃飯時也聽古典音樂?」朋友丈夫很自豪說:「當然!聽音樂對孩子好!」我看看3位孩子的表情,可以知道他們很為難。之後我們只寒喧幾句,一邊吃着紅燒豆腐,蒸排骨等,一邊聽着貝多芬多首著名樂曲,我本來想說的話,好像有什麼東西咔着而說不出來。 臨走時,他客氣地問我們:「你們吃飯時一般是聽什麼樂曲?」我說:「沒有!因為我們一家吃飯時都一邊聊天,很吵的!」他歡喜的表情立刻收起。我沒繼續說,是因為我家連一部音響組合也沒有,最經常聽的只是一個買電池附贈的收音機。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阿美城

連續做了三場兒童音樂劇「阿美城」,今天終於完成了! 看了總綵排的演出,很驚訝自己小朋友好像變了另一個人  20多位演員,最少年紀的是五歲而最大的也只有九歲,他們今天看着台上面的佈景一塊一塊拆下來,他們的眼涙也一滴一滴流下來,其中有小朋友問:「明天放學還有排練嗎?」另一個說:「我不會忘記這裏的,我會記得阿美城的!」小朋友天真爛漫,非常可愛,由開始面試到演出前一天,他們都以為來沙田大會堂是參加興趣班,有些家長沒有來探班的,會有一些抱怨,因為最後一星期的排練要到晚上八點半,打亂了他們的時間,直至來到現場看到一個舞台,又有一班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心情馬上緊張起來,看了總綵排的演出,很驚訝自己小朋友好像變了另一個人,又懂得唱歌跳舞,又懂得做戲。  一連3場的音樂劇「阿美城」終於完成。(「花火光映」提供圖片)   這些小朋友都是來自深水埗的基層家庭,平時放了學最多也只是在公園玩耍,週末和爸爸媽媽去一趟西九龍中心已經算是一個相當好的節目,難得有機會在外面吃一頓晚飯,想必是有事情慶祝才可以。這次的演出給了家長們一個新的思維,到底孩子除了讀書要拿取好成績,還有其他東西可以做嗎? 還有其他目標嗎?和孩子的相處要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需要很多時間來投資的,這不只是基層家庭要做,而是每位父母也應該做,既然下定決心把孩子養育成材,必須習慣和孩子相處融洽。   可是不是每位家長願意參與,他們難得的一天放假,總想留在家中休息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是每個會注重親子關係 很高興能夠用音樂把大家連起來,小孩子學會了一首歌,在家中必定忍不住哼起來,做父母的聽見,一天的煩惱立刻拋諸腦後,如果我們能夠提供更多機會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對整個社會氣氛也有正面影響,可是不是每位家長願意參與,他們難得的一天放假,總想留在家中休息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是每個會注重親子關係,特別是基層父母,認為孩子漸漸長大後便成了包袱,開始有抱怨。我們讓孩子有音樂學習,透過表演這個平台來邀請家長來觀看,讓他們為孩子而感到驕傲,不但有多點話題,最緊要是一起留下美好回憶。   阿美城的孩子不須為分數去讀書,成績不是一切,父母和老師較注重小朋友的平時表現,也尊重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優點,不會用分數來標籤某個同學。散場時,有孩子立刻問媽媽,阿美城其實在那裡呢?媽媽回心微笑,不知怎回答。是的,我們的阿美城在那裡呢?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神奇的音樂

音樂是一份奇妙的禮物,它可以讓人忘記煩惱,也可以讓人懷念過去;它可以帶你去無限的空間,也可以帶你去轉「牛角尖」;它可以讓孩子打開心屝;也可以作一個溝通的橋樑。 曾經在一個舊同學聚會的場合,大家不約而同說起管教孩子的問題。其中一位同學,她面帶憔悴,說了很多大家也感到無奈的心事,都是圍繞着正直反叛期的兒子。她兒子14歲,每天起碼用2至3小時打遊戲機,手機、電腦都不離手,成績一落千丈,午餐錢均用來買那些「課金」卡,又問同學借錢,媽媽沒收東西,他竟然偷家裏的錢去買另一個電話,還懂得買儲值卡來用。另一邊廂,學校常常打來投訴兒子上課的情況:欠交功課、上課不留心、測驗考試不合格、還說髒話來罵同學等等,好像所有最差的東西都在一年內發生。她留着淚說,兒子小時候很聽話,很可愛,為何上了中學就變了另一個人?不能溝通,不能明白他的心,每天都在爭吵聲中度過,弄到和丈夫的關係也差了。兒子有時候發脾氣,連家裏東西也踢爛,甚至用不吃飯來做威脅。 我向她提議做一些令自己快樂的事,每天留一些時間給自己,最好是不要和孩子有關的。 我們幾個媽媽也覺得痛心,家中也有一個或兩個青春期的孩子,有些嚴重情況沒有那樣差,真是鬆了口氣,但大家也一致認為親子關係一定要維持良好的關係,因為孩子在這幾年是非常關鍵時期,一定要多陪伴。 臨走時,我和同學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大家也在學習中。我向她提議做一些令自己快樂的事,每天留一些時間給自己,最好是不要和孩子有關的,她立刻和我說想學鋼琴,問我還可以嗎?我說當然可以,非常支持。她說學鋼琴是她由小到大的夢想,以前常常陪兒子練習,也略懂少少,現在一座鋼琴放在家中,已經擺滿雜物,很浪費。於是我建議她在家附近的音樂中心學習便可以,看看自己的能力和時間再來找我。 神奇是她兒子看到媽媽那麼堅持,反而大家關係轉好,不但話題多了,各自也說出心底話。她說原來音樂可以找回自己,更可以找回兒子。 最近真的接到她的電話,她想我介紹一位鋼琴老師給她,想去另一個層次,因為她已準備考5級鋼琴,而且上個月剛拿到5級樂理的證書。我非常驚訝但又高興,原來她真的在幾年前開始學鋼琴,而且堅持到底,每天練習15-20 分鐘,她要為自己做一些事,一些令她放下煩惱的事。神奇是她兒子看到媽媽那麼堅持,每天也練琴,注意力沒有那麼集中在他身上,反而大家關係轉好,大家不但話題多了,各自也有說出心底話。她說,原來音樂可以找回自己,更可以找回兒子。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看得見的音樂

基金會成立至今,我們一直為基層的小朋友提供免費的音樂課程,現在服務已由深水埗擴展至九龍東地區,這是一個大躍步,受惠的家庭人數不斷增加,工作雖然很多,但各同事很努力,從不計較。 音樂沒有貧富之分,沒有能力之分,有些孩子雖然學得較慢,但堅持不懈,態度非常正確,連家人也改變不少,由不斷潑冷水到現在默默支持,由覺得厭煩到現在成為聆聽者,我們見證了不少感人故事。 一顆單純的心和共同目標,就是可以享受音樂為他們帶來的美好時光 最近有電視台訪問了我們幾個家庭,每個故事也很勾心,看見他們的居住環境惡劣,但一顆單純的心和共同目標,就是可以享受音樂為他們帶來的美好時光。 其中我姐姐龐秋雁帶了電視台探訪卓玲一家,他們帶著笨重的儀器,走上5層樓梯,很費力才把攝影機放在適合的位置,由於只有100尺大,要讓主持人入內坐好,又要拖著長長的電線,放好大燈再伸出高高的咪克風。當一切也安排好之後,邀請主持人訪問卓玲和她的父母,才發現卓玲媽媽原來是一位聾啞人士,工作人員也深感同情和感動。 卓玲原來幾年前已經從同學那裡知道有我們基金會的課程,看到身邊的同學都有機會免費學習樂器,很是羨慕,但因為媽媽的問題,遲遲沒有報名,一年一年過去,去年六年級終於鼓起勇氣來中心報名。 音樂其實是可以看得見 卓玲是吹奏長笛的學生,長笛聲音清脆甜美,很多孩子也喜歡,但媽媽偏偏就是聽不見,永遠也不能和她一起分享。訪問當天,姐姐握著她的手,鼓勵她不要因為媽媽的問題而影響自己的學習,因為音樂其實是可以看得見,讓媽媽坐下來,看著你快樂地學習,看著你的手指在跳動,她會知道你有多珍惜這個機會。 幾天後,所有小朋友參加學生週年音樂會,每位同學都有機會上台表演,台下坐的都是家長,卓玲媽媽也有來觀看,我遠遠看見卓玲媽媽跟隨其他街坊入場,安靜地等候女兒出場,她那時心情一定很緊張,雙手合十,一見到卓玲出場,立刻拿出手機來拍照,,卓玲在台上一看到媽媽,也露出可愛的笑容和向媽媽揮揮手,她們母女四目相對,那一刻媽媽的眼淚開始湧出來,但笑容依然燦爛, 我相信,音樂真的可以看得見。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當胡太遇上呂校長

上星期六,我參加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我們深水埗的小朋友去到元朗元崗幼稚園探訪,很多小朋友和家長是第一次踏足元朗,他們都感到很新鮮,沿途由城市出發慢慢見到多條公路,包括青馬大橋,大欖隧道,再去到郊外的自然環境,大家都開心。到達後,我們首先表演了一首歌,然後與元崗幼稚園幾十個孩子一起合唱,場面很溫馨。 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見到呂校長,我一早已經從各大媒體認識她的故事,每次也細讀她的文章和分享,當天能夠見她真人,大家甫見面,已經有種很親切的感覺,她竟然説出《音樂起跑線》。我沒想到原來她也留意我的文章,真的感謝。 教育的工作不容易,當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有着共鳴 呂校長放棄自己原來的工作,成就了5個小朋友的夢,發展到現在不但多了很多孩子,而且更請到幾位優秀的老師來指導,受益的小孩更多。我們地點雖然相隔很遠,但理念很近,教育的工作不容易,當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有着共鳴,份外高興。 那天探訪過呂校長,我們帶了小朋友去對面的蜜蜂農場玩耍,又燒烤又去餵小動物,上完山再下山,所有人都過了一個很充實的一天。 要改善關係一定要相方一起努力,漫漫長路,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人 昨天經過楓樹街遊樂場,遇到其中一個小朋友,他立刻跳入我懷中,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再去元朗,他還説很想去元崗幼稚園讀書,我和他説:「明年你要上小學一年級,不可以讀幼稚園了。」他説:「屋企好熱好細,冇地方玩,唔想返屋企。」我無奈地向他苦笑,他媽媽立刻抱怨告訴我,已經排了公屋6年了,本來想離婚,但因為不想重新再排隊,每天也勉強和丈夫一起,孩子便成了他們之間的磨心。我安排她來中心見輔導,希望也邀請丈夫來,要改善關係一定要相方一起努力,漫漫長路,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人。 呂校長甜美的笑容,大人小孩也很喜歡!(龐倩渝提供圖片) 本來只是提供音樂訓練的計劃,現在已經包括家庭教育,家長講座和親子活動等等。呂校長的學生和家長面對的問題相信不比深水埗的家庭簡單,他們有些住在鐵皮屋、劏房,甚至無固定居所。 我們要在惡劣環境中給我們孩子最好的東西,真的要過關斬將,首先要面對很多政策的限制,再要面對各種持份者的要求,最後是圍繞著孩子的問題、空間問題、地理問題⋯⋯當孩子的笑容和家長的分享是那麼真摯,那些問題彷佛已經不再是問題,疲憊的身軀又再一次充滿活力,滿滿的祝福一串串留在我們的心中,願呂校長和團隊繼續努力,下次一定要請他們來我們深水埗分享。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二手樂器

有時候收到一些樂器真的令人很沮喪,我們感覺這些捐贈者只是不想把樂器掉到垃圾站或堆田區 上次提到基金會收到很多善心人的捐贈,我們深表感激,當中除了有物資外,也收到很多二手樂器。我們每次收一件樂器,會小心觀察樂器的外表和配件,然後再交給樂器修理師傅作全面的檢查和保養,有時收到一些樂器是名牌子,大家會興高采烈,好像中了彩票一樣。可是,有時候收到一些樂器真的令人很沮喪,我們感覺這些捐贈者只是不想把樂器掉到垃圾站或堆田區,所以才交到基金會,可能感覺會好過些。 想一想,為何給基層的小朋友,就不能用一些較好的樂器呢? 當中試過一把小提琴只有一條弦線;一支單簧管內藏有蟑螂;一支小號的按鍵用了膠水黏實;一支蕯克管竟然只有管身而沒有吹咀的。其實,要修理一支破損的樂器比買一支新的還要貴,基金會並沒有這個金錢來修理,而修理師傅每次看到這些樂器也是垂頭喪氣,因為每次盡力修理好,學生用了一兩個月,已經不能再用了。想一想,為何給基層的小朋友,就不能用一些較好的樂器呢?是否他們不配用一些專業的樂器嗎?他們的努力和用功有時比其他孩子還要多,用一個普通牌子,性能良好的樂器只是一個很基本的事。當他們學習到第二第三年的時候,我們會按需要給他們一支更好的樂器,但這個機會也要等到有更好的捐贈樂器才可以實現。 我以前在學校工作時,學生第一堂收到樂器,一定很開心,但熱情過後,加上學習的態度,往往對樂器會生厭,如果遇上一些大型樂器,有父母或工人搬運,學生對所有細節也是理所當然,不太在乎,有很多樂器放入樂器盒前也從來不抹乾淨,充滿口水,不久,樂器開始氧化甚至生銹,幾千幾萬元的樂器就這樣淪為我們收到的其中一件了。 有些善心人士捐贈衣服鞋物,他們也會先洗淨才捐來,而樂器卻是「原汁原味」,感覺無奈! 今年基金會終於可以買到一些新的小提琴,幾位學了幾年的學生收到樂器時,他們心情非常緊張,咀角隱藏微笑,熱切期待。我們特別不拆除包裝,讓他們自己拆開盒子和膠袋,看到他們的表情,我們也很感動,到開始拉奏時,發覺聲音很響亮,也不約而同停了下來,導師加以解釋和示範,才放膽去拉,上完課,把琴小心翼翼放進盒子內,還加了一句:「拜拜!明天見!」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特殊需要的家長

早前我有提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小孩怎樣透過音樂來改善學習情況,很多家長和朋友也和我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我們如果遇到有問題的學生,首先會和家長溝通,看看怎樣可以幫助孩子,但如果是家長的問題,那麼就變得非常困難。 一個原本沒有問題的人,變成一個很多問題的人,也許這位媽媽自己也是一個「特殊」的媽媽。 有位老師接見了一位「奇人」家長和她的兒子,第一次見面通常會彈首歌曲和傾談一會。兒子彈得不錯,也看出有天份,可是老師問他所有問題,他每次也會回頭看着媽媽,然後媽媽便會代答。老師再問「每天練鋼琴多久?」,媽媽說不定期,有時長有時短,要視乎老師的安排。為何練琴也要老師安排?原來這位媽媽由兒子第一天學琴開始,都安排老師幫孩子練習的,即每次學琴時,也就是練琴。孩子從來沒有試過自己在家中打開琴來彈,要老師到家中,他才會練。老師是月薪的,所以會隨傳隨到,媽媽沒有一絲覺得不妥,認為孩子上課時需要「監督」(Supervision)——這英文字是出自媽媽的口,我認為再貼切些是「監控」,因為這孩子已經12 歲了! 這個孩子被媽媽變成了一個「特殊需要」的孩子,12歲不懂得答問題,不懂得自己練琴,我想他也會有其他的障礙。最可憐是一個原本沒有問題的人,變成一個很多問題的人,也許這位媽媽自己也是一個「特殊」的媽媽。 家長要先做一個「旁觀者」和「讚美者」,然後要做「聆聽者」。 很多家長會和孩子一起上課,有些會一邊抄筆記,更有些會錄音。沒想到這十年,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方式起了那麼大的變化。以前我教琴的時候,會教一些很年幼的學生,在初學階段,我會邀請家長進來,有時會讓家長試彈,目的是想他們在家中一起練習,多一個親子活動。但我一定會提醒家長,永遠要做一個 「旁觀者」和 「讚美者」,這是一個學習過程,不容易做到。等到孩子已經不是初學,我會邀請家長離開課室,做一個 「聆聽者 」,但偶爾會讓家長發表一下意見,讓孩子也得尊重父母的意見。 我們一直去幫助那些有自閉傾向和學習困難的孩子,另一邊廂,有父母將自己孩子變成有自閉傾向和學習困難的孩子,實在是太諷刺。太無奈。現在孩子越來越難教,也許是一些家長越來越「怪獸 」。孩子不是你的資產,不是你的月結單,不要再Supervise 吧!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