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從貧窮數字看見為官者的傲慢

根據政府最新公布2017年的統計數字,本港的貧窮人口已經增加到138萬,是政府扶貧委員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的新高。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長張建宗在網頁指出:「扶貧是政府的施政重點。我們的扶貧理念是鼓勵青壯年人通過就業自力更生……除向政府提供具建設性的意見外,亦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並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以失業率掩飾貧窮真相 筆者不太確定張司長所說的「階段性的成果」是什麼意思,就目前的本港貧窮率達到20.1%來說,也許是這5年來扶貧委員會「向政府提供具建設性的意見」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大副教授黃洪發現,政府所公布的貧窮率雖已是9年來的新高,但在計算時,竟然把2018年才發放給貧窮家庭的現金津貼算入2017年的補助中,目的就是要把貧窮率的「數字」降至最低。眼裏只有數字,看不見人,這種粗暴的計算方式,反映的不是貧窮人的實况,而是為官者的一種傲慢。 假如政府的扶貧理念只在於「鼓勵青壯年人通過就業自力更生」,這其實是一種視線轉移,把原本要關注的貧窮問題,說成為就業問題。當大家關注貧窮情况在惡化時,就搬出「低失業率」來證明扶貧政策的成功;情况就好像學生成績欠佳,老師就以低缺席率來說明教學策略的成功,事實上,卻無視真正要處理的問題。在扶貧委員會成立時,本港的失業率大概是3.3%,而今年公布的數字是3.1%,政府常強調「低失業率」,就是以近乎全民就業的事實來掩飾貧窮的真相。也許,這亦是司長心目中的「階段性成果」。 貧窮所要關注的從來都不是數字,而是活在貧窮狀態中的人。 政府帶頭外判 剝削基層 政府高舉低失業率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斷製造、深化,甚至鼓勵制度中的「惡」。今天本港的貧窮家庭數目已接近60萬,大部分都是從事基層工作的低收入家庭。由於人工持續偏低,即使有工作,也無法應付生活的基本需要,造成了「在職貧窮」的問題。無論如何努力工作,仍然被囚在困乏之中,他們看不見出路,也想不到將來。「大市場、小政府」、「自由市場經濟」等,都是合理化低工資的原因,看似責任不在政府,其實根源是來自政府帶頭的外判制度。  政府要削減人力成本,外判商也要保持合理利潤,外判制度就生出了只看成本、價低者得的投標制度,無權勢、無人脈、無身分的基層工人,便成為了制度中被欺侮、被剝削、「被貧窮」的一群。今天的外判工人,大部分所領取的只是政府所定每小時34.5元的最低工資,每月收入不足8000元,以目前香港生活成本來看,怎樣節衣縮食也生活不了。在這制度下,官商都得到最大的利益,也保障了他們合法地剝削貧窮人的權利和自由。  一味的美化、搬弄貧窮的數字,卻沒有認識、關心貧窮人的處境和原因,按這個思路的扶貧政策是不可能對焦的。目前138萬的貧窮人口,在失業率只有3.1%的映襯下,更突顯了制度的不公。假如扶貧政策只限於公屋及生活津貼等的資助派發,而不去正視真正造成貧窮的原因,繼續深化、鼓勵制度中的「惡」,我城的貧窮人口只會屢創新高。但願從政者可以重新檢討、帶頭改變現行不公義、欺壓弱勢的外判、最低工資等制度,還給他們應得的尊嚴與財富。

詳細內容

五個小孩的校長:校長的暑假(下)

預期之外的是,是次遊行是我們從深圳灣出、入境的,這個口岸我曾經到過,我本以為家長們一定比我熟悉。因為在長假期裏,家長總是會帶着孩子回到鄉下生活,因為內地的生活指數始終比香港低,同樣的金錢,在內地消費,孩子有更多活動的機會。對家長來說,也好像能給予孩子更多,心裏也好過點。話說回來,原來深圳灣這個口岸,很多家庭都是第一次接觸,原因是深圳灣口岸與福田口岸的交通費,差不多是雙倍,所以,這口岸從來不是他們的選擇。有時候,生活就是一點一滴結集起來的,要有點生活智慧,才可以關關難過關關過。 就連兒子就讀哪間學校、什麼年級……女兒是蓄長髮或是短髮都不知道,這可以說是在大都會裏的悲歌吧?! 這次遊學團是愉快的。學生和家長對於能與校長一起去旅行也是從未想過的;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能夠增強學生家庭的凝聚力。香港地,人人為口奔馳,基層家庭更是必須付出更多。每天為生活努力打拼,有時候,就連兒子就讀哪間學校、什麼年級、喜歡吃雞蛋還是紅豆粥、女兒是蓄長髮或是短髮都不知道,這可以說是在大都會裏的悲歌吧?!所以,我與一位幫忙了學校好幾年的社工薛 Sir傾談下,忽萌奇想,希望讓這些家庭在悠長的暑假裏,輕輕鬆鬆去一次旅行。 兩天的旅程,確實讓孩子有不同的體驗,整天有深愛的親人陪伴着,已是幸福得不能言喻,父母親也聽了薛Sir 和校長的心底話,讓孩子盡情去玩,讓他們奔奔跑跑,真是樂得不可開交。 景點、美食當然少不了,經過一天的耍樂,回到酒店,大人已筋疲力倦,孩子們郤是興奮莫明,一點疲態也沒有。因為在同一樓層的房間,孩子們可以互相參觀房間,像是新年「拜訪」一樣,嘻嘻哈哈的,讓我這個校長也感到心滿意足,不枉此行。翌日早上,大家吃過酒店的早餐,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份自助形式早餐,但是小孩子一起床又得到家人陪伴和照料,還可以立刻與好同學見面,真是幸福的早上。 吃過早餐,小朋友竟然到我的房間敲門,我一一迎接小孩,原來我都是他們的好朋友。孩子們坐着、躺着在我的床上,大家說說笑笑、玩玩跳跳,不亦樂乎,這些都是我在學校難以得見的,非常珍惜。 回程時有一家庭寫了心意卡給我,單親媽媽說:「已經有好三年沒有跟兒子外出遊玩了……」更直言這次旅遊讓她們一家人很難忘。 雖然兩天一夜的旅費並不算多,但是生活逼人,家長總希望省着用,讓家庭更加安穩。所以,出外旅行可以說是不可能的活動。既然如此,就讓我這個校長一年一度好好安排,好好打算。家長們,就拋下生活壓力,放假兩天;孩子們好好享受兩天父母朝夕相伴,餐餐一起同枱吃飯,樂也融融。 各位同學、家長,下年度我們開開心心,再次瀟灑走一回!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二手樂器

有時候收到一些樂器真的令人很沮喪,我們感覺這些捐贈者只是不想把樂器掉到垃圾站或堆田區 上次提到基金會收到很多善心人的捐贈,我們深表感激,當中除了有物資外,也收到很多二手樂器。我們每次收一件樂器,會小心觀察樂器的外表和配件,然後再交給樂器修理師傅作全面的檢查和保養,有時收到一些樂器是名牌子,大家會興高采烈,好像中了彩票一樣。可是,有時候收到一些樂器真的令人很沮喪,我們感覺這些捐贈者只是不想把樂器掉到垃圾站或堆田區,所以才交到基金會,可能感覺會好過些。 想一想,為何給基層的小朋友,就不能用一些較好的樂器呢? 當中試過一把小提琴只有一條弦線;一支單簧管內藏有蟑螂;一支小號的按鍵用了膠水黏實;一支蕯克管竟然只有管身而沒有吹咀的。其實,要修理一支破損的樂器比買一支新的還要貴,基金會並沒有這個金錢來修理,而修理師傅每次看到這些樂器也是垂頭喪氣,因為每次盡力修理好,學生用了一兩個月,已經不能再用了。想一想,為何給基層的小朋友,就不能用一些較好的樂器呢?是否他們不配用一些專業的樂器嗎?他們的努力和用功有時比其他孩子還要多,用一個普通牌子,性能良好的樂器只是一個很基本的事。當他們學習到第二第三年的時候,我們會按需要給他們一支更好的樂器,但這個機會也要等到有更好的捐贈樂器才可以實現。 我以前在學校工作時,學生第一堂收到樂器,一定很開心,但熱情過後,加上學習的態度,往往對樂器會生厭,如果遇上一些大型樂器,有父母或工人搬運,學生對所有細節也是理所當然,不太在乎,有很多樂器放入樂器盒前也從來不抹乾淨,充滿口水,不久,樂器開始氧化甚至生銹,幾千幾萬元的樂器就這樣淪為我們收到的其中一件了。 有些善心人士捐贈衣服鞋物,他們也會先洗淨才捐來,而樂器卻是「原汁原味」,感覺無奈! 今年基金會終於可以買到一些新的小提琴,幾位學了幾年的學生收到樂器時,他們心情非常緊張,咀角隱藏微笑,熱切期待。我們特別不拆除包裝,讓他們自己拆開盒子和膠袋,看到他們的表情,我們也很感動,到開始拉奏時,發覺聲音很響亮,也不約而同停了下來,導師加以解釋和示範,才放膽去拉,上完課,把琴小心翼翼放進盒子內,還加了一句:「拜拜!明天見!」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