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為何偏愛看BL?

我是一個資深腐女,很久以前便愛上了BL(Boys' love),但我一直沒有太沉迷。可能近來第五波疫情,多了在家工作,最近我煲BL的情况已達上癮狀態。由於近年我全心追求學習善養,探究內在小孩,亦正修讀佛學輔導,於是嘗試用有關技巧去探索自己看BL背後的感受和想法。 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陶醉於BL男主角被重視、支持和保護的那份感覺,當我意識到在這份渴望的背後,是一份強烈的孤獨感和無助感時,我馬上泣不成聲。我找生命教練Winston幫我梳理,過程中發現了很大的怨恨和不甘心: 「為何從小到大都沒有人接納我?只會挑我的不足?」 「為何小時候我哭到喘不過氣也沒有人來看我一眼?」 「為何我遇到挫折時得到的是奚落而不是支持?」 「為何我被冷待和羞辱時沒有人出來保護我?」 「我是否就這麼不值得被珍惜?」 小時候,我家管教很嚴,雖然我現在明白家人是出於愛,但小時候的我就只感到被要求和嫌棄。在社會化教養下,我自小要禮讓,其他人不要,我才可以要;別人問我要的,就算不情願,也得分享。那種被接納、被滿足、被珍惜的渴望,唯有到戀愛漫畫裏追求,但為何我就偏愛BL呢? 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家裏重男輕女。我的爺爺有兩個太太,我們是大房卻沒有一個男孫。爸爸很渴望我會是一個男孩,小時候也只是買男孩子的玩具給我。我從小就覺得不可輸給男生,以至我大學選科也是選工程系。由於我好強,所以一般傻白甜女主角的柔弱和矜持都令我受不了。而BL中不服輸、不妥協,而且會主動爭取的男角色,我才會代入得到。由於我一直表現得很強勢,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很少受到照顧和保護。但在BL的世界裏,就算男主角「無論多強也被寵着」,並「被看出強悍背後的傷痛而被心痛着」,像我這樣外強中乾的人或許都有這般渴望吧! 長久被漠視 自覺不值得被愛 從小到大我都很容易發怒,家裏一般以責罰來壓抑我的情緒。由於妹妹乖巧文靜,所以家裏被責罰的大多是我,被誇讚的都是妹妹。於是我潛意識形成了「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我像是一個詛咒,只會令大家痛苦。我甚至曾經認為,我男朋友愛上我絕對是一個錯誤!有這麼一個信念,難怪我這麼易生氣。其實,每個人也有影響着自己生命的核心信念,只是很多時我們都不察覺。這些發現讓我明白到,從原生家庭裏得不到的,孩子會窮一生去追求;但無論如何努力向外求,也不會感到滿足。當我從不斷學習、反思及療癒中認清自己有這個「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時,我明白BL主角們那義無反顧地打破世俗枷鎖,堅守本心地去愛,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理解到自己有這份需要後,我現正努力學習把自己,也把孩子「捧在手心裏愛惜」,希望他們長大後不需要到處追求那份他們本身就值得擁有的愛。這是我的故事。作為兩孩之母,在疫情下望與各父母共勉:善養孩子,不在乎孩子達到我們的期望,而在看清孩子的需要加以善待。 教育大同及教育大同社企於3、4月間推出一系列「陪你抗疫善養作坊」,並開放5本善養繪本「芊芊和比比」系列讓公眾免費任讀,詳情︰https://bit.ly/3xOhDun。本會並感謝陳廷驊基金會捐助200套繪本及部分工作坊予有需要家庭。 文:周芷欣(教育大同善養團隊及善養村成員)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兒時受創 情商「凍齡」

10年前我從生命課程中認識到父母的童年經驗會大大影響他們教養子女的方式,縱使他們努力學習不同的教養技巧,但童年經歷仍有可能讓他們無法把這些技巧發揮出來。 我想起一個媽媽,她10歲時因為英文水平落後於人被羞辱,這件事對她造成的情緒傷害一直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痛點埋藏在身體記憶內。現在每當她認為9歲兒子學習英文不夠努力時,就會氣得暴跳如雷,對他咆哮。兒子的狀况,喚起了她被羞辱的傷痛記憶,心底隱藏的氾濫情緒讓她失控!她突然間喪失了一個成熟母親能溫柔淡定地溝通表達的能力,此時的她雖是母親之齡,但情緒智商就只有10歲! 觸及「凍齡」傷口 情緒大爆發 這個媽媽如果一直沒有機會處理好兒時那次被羞辱的傷口,跟這件事有關的情商就會一直「凍齡」於10歲,每當有事情觸及這個傷口,那些情緒記憶就會突然以傷痛和憤怒的形式湧現。 提早放暑假,大人孩子又要困在家,父母還要做家裏的定海神針,假如類似的情緒爆發狀况重複出現,可以怎樣做呢?以上述母親為例,可試試以下3個建議: 情緒解凍:為當年10歲受傷的小女孩發聲,代「她」寫一封不用寄出的信,或向可靠的親友訴說心底話,請「她」將憤怒或悲傷說出來、哭出來,並表達「她」的需要。接着,以成熟可靠的成年人身分和角度向小女孩回信,憐憫和安撫「她」,給「她」無條件的接納和由衷的支持,也可以邀請不帶批判和充滿慈悲心的聆聽者對女孩表達愛和支持。 運用想像:在感覺安全的環境或有可信任的人陪同之下,合上眼睛,回想10歲女孩受到羞辱時的情景,在腦海讓「她」講出當時真實的感受,容許「她」發怒或哭泣,然後邀請「她」想像一個讓自己心滿意足的全新結局,可以是天馬行空的,只要是小女孩真心喜歡和相信、讓「她」釋懷的結局就可以了。 內在對談:合上眼睛,想像成熟慈悲和不帶批判的自己內在有一個「擔心英文水平落後」的部分,將它形象化,在腦海邀請它出來對話,關心它為何擔心,聆聽它的苦衷和感受,查問如何可以讓它安心,告訴它現在成熟的自己有能力應付這個問題,並感謝它一直以來善意的保護和付出。 釋放心底委屈 更體諒身邊人 完成這些練習後,那個母親釋放了壓抑多年的委屈情緒。她得到接納和關懷之後,對「英文落後」的10歲小女孩增添了體諒和同理,並能夠重新看待兒子學習英文這回事。她從此不再難以自拔地盯緊兒子,也不再為兒子看似沒有盡力而憤怒,反而開始信任他的步伐,給予愛和支持。 以上建議參考自心理治療師Robert Jackman、Robin Grille和Richard Schwartz。我親身體驗過這些方法的效力,成功破解了「情商凍齡」的緊箍咒,明顯改善了親子關係,在此我衷心祝福讀者會從中得到幫助!另外,教育大同於3至4月間推出「善養工作坊」,陪伴家長及孩子在家情緒抗疫,並與其他9個機構協辦由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慈善基金主辦的Mindcare平台,一起推出更多網上支援服務,在這非常時期為孩子及家長打打氣,減減壓。 詳情可瀏覽www.mindcarehk.org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9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真誠地和孩子連繫

很久之前讀教養文章時,常常讀到類似「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誠懇地表達情緒」、「同理孩子」的話語。老實說,每次讀到都覺得很有道理,可是一嘗試做就覺得「冇feel」。次次說 「我𠵱家覺得煩躁」或「我知道你好嬲」時,都像在念書──自己嘴裏說出來的句子乾巴巴的,孩子一點都沒有聽到,依然嚎哭尖叫。面對這樣的情景,我沮喪又焦躁,最後連背念這些句子的動力都沒有了。 我一直期望文章所描述的「神蹟」出現︰在孩子的情緒風暴中,我一句同理的說話讓他得到安慰,然後孩子慢慢靜下來,母子相擁。哈,事實卻像山寨版韓劇般一地雞毛。好不容易捱過一個鐘的情緒風暴,只換得自己谷了一肚氣,連胃都痛起來。 藉傾訴累積同理力量 多次絕望後我打了一通電話給一名善養媽媽。我原想徵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方聽完後由衷地說︰「嘩,好辛苦啊!」然後開始仔細詢問我當時的感受。一下子,委屈、憤怒、沮喪、挫敗……這樣的字眼排山倒海地湧現,說着說着,只是聽着她「係啊……係啊……」的回應,我已不停哭起來。本以為這通電話我們會理性討論育兒的方法,結果卻是為自己求助。 掛了電話,我舒服了許多。我沒有得到想要的建議,卻感覺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因為似乎我又有了些力氣面對孩子。 之後每次我感到無助,就打電話和朋友傾訴,每次都令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被壓抑的感受。慢慢我發現,原來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常用「道理」去處理我和他們的衝突,所以我和父母的互動,一直沒有表達情緒的環境。在30幾年的親子關係中,我們的感受都被「道理」、「合理」、「正確」的概念壓抑了。(譬如:你不能買這個玩具,因為你只是「想要」而不是「需要」。)因此即使成年了,我以為自己掌握了情緒詞彙,但原來我內在的感受並未和它們連結。在表達情緒這個領域,我還是個初生嬰兒! 但隨着和朋友愈傾訴得多,我就愈聆聽到自己的感覺,慢慢面對孩子的情緒時也愈自如,感到自己開始準備好「同理孩子」。終於有一次,孩子又突然情緒爆炸,我忽然可以感受到那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對他的衝擊。於是我自然地想靠近他,撫摸他的背脊,沒有說一句話。孩子仍在哭叫,但我覺得不再是難捱的時間。最後他問我要了一杯雪糕,安靜下來了。那次我沒有期望孩子因我的作為放棄發泄,而是純粹想他感受到自己被理解。 藏在「真誠連結」裏的啟示 這個經驗給我極大的震撼。一是,原來連結沒有公式,你是否用言語幫自己和孩子表達也不是重點,「真誠」才是關鍵,身體會為你說話;二是,原來找到傾訴的渠道,才是同理他人的基礎。善待自己其實就是在善養孩子。 雖然表達感受可以幫助孩子同理他人,卻不代表我們應期待孩子在當下就學會同理,否則「表達」只成為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手段。 當然,我們有時會累會煩躁,不可能每次都愛心滿溢地面對孩子的脾氣。這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童年,都沒有機會自如地表達情緒。但只要知道我們在善養的路上,在跟孩子一起學習真誠,放鬆時表達愛,疲憊時找支援,就是給孩子、自己及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   文:舒天楚(全職媽媽/前教育工作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5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過度社會化教養的缺點

現今大部分家庭已明白體罰對孩子的傷害,於是教養模式已進化至「社會化模式」,意思是不會痛打小孩,但以較溫和的方式要求孩子遵從紀律。父母帶着強烈的道德標準,定下好與壞的行為準則,目標是訓練孩子服從社會規範,塑造他們成為符合父母期望的人。這模式重視教出服從權威的「乖」孩子,孩子愈順從、行為愈「好」,就代表父母教養愈成功。 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大人期望,社會化教養模式的自動反應就是控制孩子的行為。最常見的方法是運用輕微體罰、言語懲罰(例如羞辱)、教誨,以及用獎勵和讚美來令孩子順從。比起虐打孩子,社會化教養模式在育兒歷史上已是一大進步。然而,這模式又衍生另一些問題︰ 1. 壓抑 社會化教養模式的焦點在於改變孩子,而非理解孩子的情緒,普遍觀念是不鼓勵孩子真情流露,認為孩子不哭不生氣、沒有「負面」情緒才是 「乖」。小孩哭鬧時父母雖然未必會打罵,卻會羞辱他們,例如說:「哪有男孩子哭成這樣,那麼懦弱丟臉!」「這麼小事就生氣,太情緒化太煩人了!」「再生氣就不是乖孩子囉!」 這種壓制情感流露的氛圍,讓孩子從小對於自己的情緒羞愧,於是盡力壓抑「負面」情緒。這種教養下的典型產物,就是情感抽離的成年人。我聽許多太太都訴說丈夫太理性、逃避情感、抽離冷漠、不懂表達,而跟這些男人談起童年時,全都說小時候哭鬧必然會被羞辱。他們都不是故意抽離,只是感受情緒的機制早就封閉了。 2. 自我批判 有些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愧,但又按捺不住哭鬧起來時,潛意識往往會很自責,認為自己如此「情緒化」並不好。 除了忽略梳理情緒,社會化教養模式亦推崇孩子必須表現出良好行為,當中有禮、禮讓、勇敢、服從等,是常見的要求。這些品格本是美事,然而當孩子內心感到受傷或困難的情况下,仍不斷被要求表現出「好行為」時,他們就很容易因為做不到而認定自己不好。 我近年做家長教育時,發現不少德育標準嚴謹的人,內裏的自我批判都非常強烈。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卻彷彿無法接納自己真實而稍有「不好」的一面,要靠不斷做「好」事來證明自己。這自我批判的聲音深深折磨着他們。 3. 壓抑後的反彈 不少人認為「過度的」同理心會寵壞孩子。大眾常常會列舉一些過火行為,證明若不壓制孩子就會釀成惡果。例如看到大發脾氣打人的孩子,就會認為他是被大人「過分同理」。然而我當教師時,在學校裏遇過不少大發脾氣的孩子,其實以往他們的情緒一直不被接納、長久被壓抑。他們難過時哭不出來,也不懂用言語表達內心感受,嚴重的甚至會以笑來掩飾,但當情緒累積至臨界點時,就瞬間反彈變成暴怒,失控地打人。 社會上確是有孩子因為成人沒有設定健康界線而被寵壞,可是,我看到更多的激烈行為,根本是源於社會化教養模式裏嚴格要求孩子服從和打壓情緒後的一種反彈。人類經歷千百年進化而發展至社會化教養模式,確是有價值的。只是,這模式距離讓孩子情緒健康發展、做真實的自己、發揮內在原有的良好特質,仍有一段路。感恩是,我們已開始有這方面的認知,可以互相扶持,一起改善。 文:黃斯薇(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香港瑟谷教育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古人對待孩子的方式

記得懷着孩子的時候,佈置BB房、買BB衫……想到的,都是一家人幸福溫馨的圖畫。為人母廿多年,儘管總的來說都是這麼一幅圖畫,但8000多天的日子裏面,確實有不少令人非常沮喪的時候,特別是孩子年幼或青春期那些「為何你不聽話」的惱火時刻。所以當第一次讀到教養史時(對!教養也有歷史),說愛護孩子並非人類的天性,是一個近代的現象,我感到很震撼,亦恍然大悟為何有這麼多的親子矛盾與角力。 6個模式反映教養文化轉變 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發現幾千年來,全世界的教養文化傾向透過6個獨特模式演變,隨時代更替,某個模式會成為當時主流。 殺嬰模式:古時,許多地方都不視嬰兒為人,嬰身被殘割,當作祭品,或孩子被虐待、當作奴隸。直至中世紀,部分教會才明確禁止殺嬰。 遺棄模式:雖然社會上有更多人不認同殺嬰,但遺棄嬰孩成了新趨勢。那時孩童也常被當作奴隸,性虐待極之常見。 矛盾模式:14世紀開始,西方愈來愈多人不接受遺棄孩子,但因他們相信兒童是邪惡的,故要訓練他們絕對服從,當時流行方法是毆打和嚴厲懲罰。工業革命初期,兒童被迫當童工,在極不人道的環境下工作,導致不少出現身心殘障。後來,雖然兒童接受教育,但教師會用刺棒和鞭子毒打孩子,上課時會把孩子綁起來,扣上鐵頸圈,防止他們移動。當時教育理念是必須令兒童恐懼,才能令他們學習。 侵擾模式:到了18世紀中期,終於有人提倡孩童可以玩樂,大眾開始對兒童有少許同理心,也有人反對體罰,但情感上仍然跟孩子疏離。再過一個世紀,法國禁止學校鞭打孩子,但英國及美國的學校仍持續體罰。大部分國家都嚴格控制孩童紀律,打壓他們的情緒,並流行用鬼怪嚇孩子,使他們服從。英國在1874年才立法禁止童工,美國要到1938年才禁止。19世紀末,兒童享樂和受教育的權利普及。直至1885年,世上才出現第一個兒童遊樂場。 社會化模式:時至19世紀末至20世紀,許多文明國家立法保護兒童不受虐待,也愈來愈多人反對體罰。社會化模式教養着重孩子紀律,好與壞行為標準分明,重視教出有生產力和服從權威的「乖」孩子。孩子行為愈「好」,就愈代表父母教養成功。為令孩子行為符合大人期望,社會化模式的自動反應是控制孩子行為;常見方法是輕微體罰、言語懲罰(例如羞辱),以及用獎勵和讚美來令孩子順從。 踏入21世紀,不打罵的教養法逐漸普遍,這是育兒歷史上非常大的進步。 縱然如此,這些溫柔教養法背後的信念,大部分仍建基於社會化模式,焦點在於改變孩子多於理解孩子情緒發展,普遍觀念是認為孩子不哭不生氣、沒「負面」情緒才是好,「過度的」同理心會寵壞孩子。 輔助模式(善養):父母能分辨自己與孩子的需要,並以最大同理心支持孩子活出真我。我們的教育從沒提到有關教養或童年的歷史,但當首次從《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的原著了解育兒歷史後,我們更明白今天學童情緒、家庭及人際關係問題的來源,亦對所有父母多了一份體諒。畢竟我們都是這教養進化歷程的一員,一代一代地集體承受了重大的創傷。我們推動善養(輔助模式教養),也是因為看到社會化模式在同理心上的缺乏。善養精神並不在於沒有打罵,或是一個表面和平的親子關係,而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心靈連結,能否接納自己和孩子的真實情緒,能否自我實現、療癒和成長。 教育大同推出「感謝告示」行動支持我們籌募經費進一步推動善養文化,以最大的同理心支持孩子成長。詳情請瀏覽www.ediversity.org 文:黃斯薇(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張惠侶(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7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何謂放手?

我身邊有些父母不約而同地表達過以下情况:孩子已經上小學一段時間了,仍然毫無自理能力,連每朝梳洗和穿校服這些簡單任務也做不來;放學後洗澡、做功課、上牀睡覺等,更成為沒完沒了的吵鬧源頭。父母們開始躊躇着應否放手,不再協助孩子完成這些生活事務,讓他們盡早學好自理;但又擔心假如放手不理,孩子或遲遲無法做完功課上牀睡覺,翌日上學拖拖拉拉又趕不上校車,最終都是麻煩到自己,為自己帶來壓力。這樣看來,放手和不放手都好像不可行,究竟如何是好? 强行放手只是漠視需要 事實上,有些年幼孩子,因為自由探索的機會和自主意識發展不足,導致自信心和能力感薄弱。他們即使動作協調能力和智力發展正常,也有機會在心理上覺得自己仍然是個嬰幼兒,無力自理。這些孩子由於未有充足的安全感,此刻確實很可能仍需要父母的貼心照顧,因此若父母突然「放手」,孩子或許會覺得更孤立無援,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會進一步受損,因而變得更依賴,形成惡性循環。這一種「放手」只是「漠視需要」! 最能幫助這類孩子的,不是強行放手,逼迫他們在表面行徑上長大;反而是接納他們需要貼心的照顧和保護,尊重他們覺得自己仍然是個嬰幼兒,但同時提供大量讓孩子自行作主的機會,讓他們逐步相信自己有能力,以至心智上可以健康發展,內在真正的長大。當他們最底層需要的安全感,以及建基於此的自主意識和能力感都建構穩紮後,便自然會主動要求自己照顧自己,不想成人插手。 另一方面,一些安全感充足但自主意識發展不足,以及能力感低的孩子,也有可能不自覺地透過日常的不合作或拖延來表達未能好好發展自主的控訴。他們也許渴望父母可以放手、多予信任,給他們更多自主空間。對孩子而言,父母不再為他們梳洗更衣,可能是一大喜訊。當然,他們還需要在其他時候,得到大量自行作主的機會,以建構穩健的自我價值和自信心。 那麼,有沒有孩子雖然安全感高,但是在自理層面卻表現依賴呢?也有的。有些孩子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害怕被老師和同學批評或嘲笑自己遲到或不整潔等,因此不想父母放手不幫忙自己。 多詢問子女需要 彈性處理 其實孩子有時內心也充滿矛盾,既渴望被父母呵護、不想長大,卻又對自己未表現出一些能力而感到羞恥和自責。那麼父母究竟是要放手還是不放手?究竟應該漠視需要還是繼續貼身照顧? 請詢問孩子吧!他們才是自己人生的掌舵人,內在真正的需要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需要父母(過渡性質的)不放手,還是盡早放手,甚或因應不同情况而彈性處理,孩子才是我們的終極顧問。作為父母可以做的,是努力學習無條件接納、不批判、更彈性、更開放,這樣孩子才能夠放心、坦白地向我們表達他們內心真正的需要。 為進一步推動善養文化,教育大同在感恩節前後舉行「感謝告示」行動,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創作感謝卡送贈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並同時為教育大同籌募經費。感謝卡將於明年1月中旬在銅鑼灣大型電子告示牌及耀華街Beyond Coffee & Bar展出,詳情可瀏覽www.ediversity.org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減考試 增遊戲 助小一生適應

香港教育大學今年以問卷訪問了825名K3家長,了解幼兒面對升小的準備及焦慮程度。調查發現92.8%家長對子女升小一感壓力,53.5%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超過35%的學童曾出現過分擔心及煩躁不安等焦慮徵狀。超過九成家長希望得到更多支援,例如有機會觀課、多了解小學課程等。校方可以怎樣針對小一學生需要,協助他們適應? 玩「老師話」提升學生專注力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教育大同開展「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旨在營造以學生為本、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該計劃的伙伴學校、位於大圍的循理會美林小學就承接去年政策,取消小一入學後第一次考試,副校長鍾日榮解釋,小一生既要適應新的校園環境,功課也比幼稚園時多,假如再加上考試,學生的壓力會很大,加上去年疫情肆虐,同學之間相處時間並不多,倒不如將測考、溫習、核對試卷前後所花的兩星期時間改為與他們上課,協助他們適應校園生活,「我覺得這些措施都很好,起碼令(小一)學生不會手忙腳亂」。 於該校第二年任教「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 的區飛燕老師觀察到,今年學生協作能力較弱,同時也不太肯聆聽老師的說話,所以她原本為學生設計的課堂活動亦要中斷,改為遊戲時間,訓練學生聆聽及協作能力。「我會跟他們玩『老師話』,如果你不聆聽別人的話便會輸。我跟他們玩了一堂,下一堂課的時候,他們真的比較專注望老師。」 「小一適應」由建立安全感開始 坊間一般把小一新生適應的着眼點放於讓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的操作模式,例如校規、上課時間表等,希望學生可以盡快跟上小學的步伐;而我們為學校提供的動手學開展教材套,就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照顧學生身心需要,令他們享受學習過程,明白課堂中需要彼此尊重,並學習建立課堂常規。適應課程共17個單元,首12個單元會以認識學校及建立安全感為主,譬如老師會與學生共訂規則,也會讓學生來個「校園大尋寶」,認識校園的人和設施,過程中也能訓練學生的提問、協作和反思能力。 在建立安全感後,後續的單元會循序漸進,讓學生慢慢建立自理、溝通、創意及協作能力。祖堯天主教小學今年成為了「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的伙伴學校,有教師表示過往常識科也有遊覽校園活動,但今年在該計劃的支援下,他們設計的小一新生適應課程增加了訪問環節,老師觀察到學生都變得很主動,認為適應課程既可以增加學生對校園認識,也可以訓練其溝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小一適應」不局限於開學初期,事實上,學生需要更多時間過渡至新的學習模式,因此學校仍然需要在課程和教學法上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和能力。新學年開始,老師、家長,我們一起加油吧!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8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善養救未來:讓學習與生活連結

上網一按搜尋鍵就找到海量知識的年代,傳遞知識仍是否學校最重要的價值?這個世代的孩子需要什麼技能,才能面對現在和將來?「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程是素養導向,期望教育不再局限於知識,更涵蓋價值及能力,讓孩子學到的能在生活中實踐,可面對未來的挑戰。 當我們決定摒棄教科書,在小一開始實踐LBD課程時,教師第一時間所思考的,不再是「知識」,而是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之處,察覺自己及身邊的人的情緒……我們從孩子的需要出發,正向教育的氛圍、脈絡化的教學隨之而產生。 在家種葱 觀察社區 教學不止「知識」 在LBD下如何學習呢?好像二年級「健康的我」這主題,教師與孩子完成各種跟身心靈有關的小任務︰閱讀繪本《神奇的便便工廠》,實驗食物變大便的過程,認識消化系統內的器官及功用;學生透過觀察自己的大便及訪問家人,檢視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况;我們與孩子一起做大笑瑜伽,一起品嘗花茶,又去訪問農夫了解種植的基礎知識、困難與樂趣,從而嘗試於家中種葱,用來烹調美食。最後,孩子為自己的家庭設計「家庭健康手記」,把所學習到的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並與家人、同學分享及交流。 又好像一年級「勇闖社區」這主題,讓孩子拿着「欣賞放大鏡」觀察石籬區美好的人和事,認識區內街道、設施、為我們服務的人;又透過分享「我和石籬區的小故事」,一步步製作出屬於孩子的「社區地圖」。孩子設計出各式各樣充滿童趣的創意標誌,例如:在水果店貼上「小心榴槤有刺」,在薄餅店貼上「不要流口水」,繼而思考自己如何成為社區的小幫手。不同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對「如何保持健康的身體?」、「石籬區如何美好?」產生好奇,整個學習歷程環環緊扣,學生的笑臉、樂於分享的態度包圍着整個課室,他們處處流露出對家人健康的關顧、對社區的愛護,關愛這價值得以實踐。 讓教師按強項發揮獨特角色 課程改革工程浩大,有賴一整個團隊一同前行。感謝「教育大同」的協助,開展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這個計劃,藉着不同團隊建立的活動,讓教師彼此了解各人的感受、想法及獨特之處,使我們明白每人都是團隊的「資源」,各人可就着自己的強項發揮不同的角色。在備課會議中,學校同行者(walker)總是提出「學生為什麼要學習這些內容?與生活有何關係?」、「學習內容是否由學生自己探索所得?」、「學生有機會發聲嗎?」、「如何知道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等問題,讓我們不斷反思課程內容、教學及評估模式是否以學生為中心。在舉辦教師及家長工作坊時,「教育大同」總是先與我們一同檢視學校的現况及需要,才擬定工作坊的目標與內容。在這3年多的合作中,「教育大同」經常提醒我們要聆聽教師的聲音,給予教師選擇的機會,班與班之間不要比較,因為「學生不一樣,教師也是不一樣」。 註︰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教育大同」開展,旨在營造以學生為本、全人發展的學習環境 文:劉秀雯(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課程發展主任)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3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改變教與學 由重塑課程開始

課程是教與學的靈魂,主導着教師教什麼、怎樣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知識導向的課堂已經過時,究竟孩子要經歷怎樣的學習,才能發展出素養?相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想找出答案。 重塑孩子的學習經驗,由重塑課程開始。幾名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的常識科教師,3年前決定放下教科書,按着學生的學習需要,重新設計一年級常識科的學習內容(範例可見於《Happy Pama教得樂》第355期bit.ly/3mdnd3I)。 「第一年(加入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前)我們自己砌教材,是『餐搵餐食,餐餐清』,完了一堂課,立刻檢視,準備下一堂。」提起那一年的經驗,教師們也百般滋味在心頭。這個「熱血團隊」每星期於課後舉行最少兩次、每次動輒2、3小時的備課會議。他們憑着無比意志,堅持了一整個學年。 教師是變革的推動者,若他們都燃燒殆盡了,這條變革路亦走不下去。作為學校的同行者,為教師創造空間,把課程準備好是最核心的一步,讓更多學校有信心嘗試不一樣的課程。我們陪伴教師走出教科書的框框,由過往的「跟書教」,變成「孩子學習經驗的設計師」,把教學的主導權重歸教師手上。 不跟書教 思考孩子為什麼要學? 當我們把孩子放進課程裏去思考,便會時刻問:「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只是讓學生在課堂裏多參與富趣味的活動?還是真正擁有探究歷程,從不斷的嘗試與反思中歸納所學呢? 回到教學現場,教師們難免會問:「太多內容要教,怎會夠時間讓學生慢慢地探索和發現?」或許,我們先要解答的是:這些內容學生為什麼要學? 「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程是一套素養導向的課程,抱着「以終為始」的原則,將學習內容區分成不同層次,以騰出空間培育孩子的態度與能力,讓教學不會被活動牽着走:哪些是需要認識的基礎認知?哪些是值得較深入了解的?哪些是期望在單元結束後,仍能長遠應用的? 當中,「期望在單元結束後,仍能長遠應用的」才是最重要,亦最具挑戰。教師需要透過「脈絡化」的課程設計,鋪陳各項學習任務來建構: 1. 由「核心問題」開始,引發學生對主題的想像與好奇 2. 以各項「小任務」來建構學生進入高階探究所需的基礎認知,並累積核心能力 3. 在「大任務」裏,經歷完整的探究歷程,運用在之前學到的概念與知識,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 4. 歸納學習所得,「展示與分享」學習歷程及成果 5. 最後以「總結評價」,回饋整個學習經驗 這幾年間,教師經常問:「我的課堂夠不夠LBD?」這正好反映他們在不斷反思:如何才能創造切合學生需要的學習經驗;當中又有什麼核心元素是必不可少?更令人鼓舞的是,教師開始把這種思維模式遷移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之中。 當教師重新掌握課程設計,時刻以學生的視角出發,學生便能有更多「我參與、我想學、我做到」的體會,整體的教學文化亦會慢慢地改變。 文:程頌琪(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助理項目經理)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善養救未來:從課程培育素養

有聽過這個小故事嗎?清晨的校門外不知何故躺着一條香蕉皮,沒多久這寸土地開始熱鬧起來。只見孩子們有的大步跨過,有的繞道而行,較大的孩子議論它的來歷。不久,一個小男孩路過便伸手把它丟進垃圾桶。這香蕉皮惹來的小風波就此謝幕。 小風波引來大反思:為什麼孩子的反應這麼不同?孩子如何理解公德心?這小小的一個舉動背後包含怎樣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知識:香蕉皮是垃圾而且踩着它會滑倒;技能:需要拾起它並丟進廢物箱;而行為的推動力是態度:一顆同理心,不想有人受傷或想保持校園清潔。驅使這小男孩丟香蕉皮的就是這顆同理心,於是他應用他的知識,運用他的能力完成了這小任務。態度、技能及知識不能獨立應用的,需要結合並行;否則不是知而不行,就是不知道怎樣行。面對未來的世代,孩子極需要這結合的教育。 素養教育,以培養在真實情境中善用知識,解決各種難題的能力。 態度是影響人去運用知識與能力的背後引擎。既然態度如此重要,那麼該如何培育之? 毫無疑問只有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讓孩子自己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才能建立態度。舉個例子:一年級常識科《我的家》,教科書的內容是認識家庭樹、恩親關係,或藉圖片教導如何與家人相處,最後帶出要珍惜與關愛家人。值得反思的是: 若孩子是單親家庭,完整的家庭樹與恩親關係對他有何意義? 孩子的家庭結構及生活情况不同,單是講授能回應孩子的需要嗎? 藉念課文能培育珍惜與關愛家人的態度嗎? 結合知識技能態度 「落地」實行 教科書難以回應學生的個別需要和生活經驗,也流於知識的灌輸,背誦和抄寫艱深的字詞成為學習常識科的日常;「感.創.做」(LBD)的常識科就是要改變這學與教的模式,讓學生的學習「落地」,在生活層面上掌握及運用所習得的態度、技能及知識。 就以《我的家》為例,單元的核心價值是:維繫家人間愛的關係。所以環繞目標,學生需要認識不同家庭的特色;分享自己家庭樹的結構;訪問家人的愛好與本領;討論家庭紛爭的解決方法;練習自理及做簡單家務。過程中不單獲得知識,溝通和表達等能力也得到建立。 單元中有兩個小任務需要在家做的,就是完成一星期的家務挑戰及製作「愛家小法寶」。後者是學生自製小玩意與家人一起玩,藉此表達對家人的愛。我們所說的「落地」,就是這個意思,孩子可以在真實的場景運用所學,而不流於知識層面。 曾經有一個家長分享:內向的女兒上完《家》這個課題後,多了和家人分享。有一次女兒更主動請求鋼琴老師教她彈生日歌,原來她想在婆婆生日當天送上這首歌。媽媽說時也很感動呢! 在這個單元的設計中包含了LBD的4個元素:除「真實性」,也有「探究」、「參與」及「意見與表達」。學生最後的大任務是為家人設計驚喜派對。學生帶着好奇探索,共同參與準備派對,踴躍表達想法。孩子在主動學習呢! 「動手學嘅課堂,充滿笑聲嘅課堂係咪學到嘢?」請先檢視單元的學習目標︰維繫家人間愛的關係。你認為在試卷中答對填充題:一家人要互助互愛,還是上文中提及主動學習彈鋼琴,為婆婆慶生的孩子更掌握所學? 不錯,後者能夠結合態度、技能與知識去回應生活的需要,更能把學習轉移且深化。這不是教育的臻境嗎?當然,要檢視這樣的學習成效,也就需要更多元的評估了。 文:黃翠霞(教育大同×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學校同行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