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音樂教育的力量:開發孩子語言及認知潛能

很多學童從小就開始學習樂器,除了訓練他們的音樂感,亦希望能提升語言能力。近年來,音樂訓練對語言能力在認知和神經層面上的影響愈來愈受關注。究竟音樂教育與語言認知發展有什麼關係?學童應該怎樣學習音樂才能改善語言能力? 要了解音樂與語言認知發展的關係,我們先要認識大腦的構造。大腦內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和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是處理語法和詞彙相關的區域,並在某些情况下處理語言相關的表演能力。由於語言學習和音樂訓練是有共同性質,例如,當我們朗讀和唱歌時,大腦內的活動是十分相似的。因此,通過特別設計的音樂活動可以有效加強語言發展。 有效練習 音樂語言相互增強 另一方面,人們在處理音樂或語言上的方式都十分類似,甚至是以相同的方式來學習音樂結構和理解語言規則。研究表明,已接受音樂訓練的兒童更能在音樂和語言領域中發現聲音和語調的差異,這種音韻意識能力能夠幫助他們識別不同的語音,掌握語言的音節、音素等,在語文發展上至關重要。所以,音樂和語言學習是可以透過有效的練習,相互增強效果。 聆聽代閱譜 提升專注力 須注意的是,要有有效的音樂練習才能提升語言能力。基於語言和音樂學習的共通,當家長和子女在家中作音樂活動時,可以留意以下3點﹕ 1. 學習音樂不應由閱譜及樂理開始。家長可以嘗試通過聆聽音樂來培養幼兒對聲音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並且鼓勵幼兒在聆聽過程中參與唱歌或用敲擊樂器打拍子,讓他們通過主動參與來提升專注力。 2. 音調是音樂和語言的基礎,訓練幼兒的音調感知能力對於他們的音樂和語言發展都非常重要。家長可以通過聆聽音階、用律動模仿樂句的走向等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不同的音調。 3. 可以為幼兒選擇不同風格和類型的音樂,讓他們接觸不同的節奏、旋律和音色,從而豐富他們的音樂體驗。 文:江肇衡(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莊浩琛(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助理)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關注家庭關係 應對幼兒學前焦慮

幼稚園裏,有些幼兒蹦蹦跳跳,主動開朗,有些則內斂含蓄,較為慢熱。在一般情况下,教師只要與幼兒建立關係後,就能促進幼兒間的互動,協助其融入校園生活。可是,有些幼兒表現被動,或會同時表現出不安、頭痛、肚痛,很多時獨個兒坐在一旁,甚至出現缺課情况。如幼兒出現上述狀况 ,教師便需多加留意,因為他們可能已出現了學前焦慮的問題。如幼兒未有得到適切幫助,學前焦慮可持續到成年階段,引致不同的發展挑戰和問題。 焦慮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 據研究,學前焦慮的全球普遍率為9.4%,而在華人地區的普遍率為9.1%至15.2%,即大概每10個學前幼兒中有1人會出現焦慮症狀。當幼兒出現焦慮問題,學校社工或輔導教師一般都會提供改善幼兒情緒社交能力的輔導服務,例如鼓勵幼兒參與社交活動,以及了解幼兒是否有特殊學習需要等。有些幼兒透過特殊教育的安排,以及在教師、同學的鼓勵下,慢慢能夠對學校建立安全感,投入學習。然而,倘若改善了學校環境亦未能有效協助幼兒適應,學校輔導人員便應深入了解幼兒持續焦慮的表現會否與其家庭成長環境有關。 過去研究指出,學前焦慮與幼兒的家庭環境息息相關。融洽的家庭氣氛,互相支持的家庭關係,可開放討論的家庭相處模式能帶給幼兒安穩的生活環境,讓他能自信地向外探索學習。反之,終日處於緊張的家庭氣氛對幼兒來說是無形的壓力,幼兒未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理解家中的情况,心中未能排解的不安便通過退縮行為呈現出來。 了解照顧者有否焦慮 不少中外研究皆發現親職焦慮,特別是母親親職焦慮,與學前焦慮呈正相關。要協助出現焦慮情况的幼兒,學校輔導人員可了解其主要照顧者是否同樣出現焦慮症狀,影響其照顧孩子及回應孩子需要。母親親職焦慮很多時與其高親職壓力有關。研究顯示父親積極參與育兒工作,提升幼兒與父母的優質相處時間,以及擴闊家長間的同儕支持網絡,對減低母親親職壓力和焦慮是十分重要的。 本港現時的幼稚園輔導服務主要是針對幼兒個人訓練及家長教育,較少以整個家庭的需要提供輔導服務。學校輔導人員能在幼兒開始出現焦慮等情緒問題時,及早介入提供校本家庭輔導服務,服務的重點亦不止着眼於幼兒的情况,而是同時關顧家長的狀况,這將有助鞏固家庭成為幼兒最安全的避風港,協助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探索和學習。 文:羅頴嘉(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教語文形式勿忘意義

語文教學有兩個取向,分別着重語文表現的形式,以及語文表情達意的功能。形式與意義,兩者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然而,當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時,有時會顧此失彼,過分注重形式,而忽略意義。就如一些我們選用的句子,雖然符合語文規則,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幾乎從來都不會這樣用。以下舉例說明之。 「陳大文有口」 不切合生活用語 有幼稚園低班的主題是「我愛我的家」,教師設計了以下「姓名練習」: 請寫上自己的姓名 ____有口 ____有手 ____有眼睛 ____有耳朵 這份練習的目的,明顯是讓幼兒重複書寫自己姓名。不過,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否說出句子「陳大文有口」?在什麼時候會這樣說?是否別人不知道陳大文有口,因而我們需要澄清誤會,指出「他其實是有口的」?語文的功能是傳達意思,這句子又表達了什麼? 另一例子,是小學一年級英文科的,男生與女生在對話: What are the children saying? Write. Girl: I am a girl. Boy: I am a boy. 為什麼我們要告知別人「我是男生/女生」?莫非別人看不出來?我們的性別很難辨別嗎? 此外,教師經常會使用命名練習,要求學生說出/寫出不同物品的名稱。例如:在小一英文科課題「Things I bring to school」,有練習展示桌子上各式各樣的文具: What are they? Write. a pen, a pencil, a book, an eraser, a pencil case, a school bag, a ruler 這練習的確有助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彙。然而,命名本身是否我們平日會做的行為?假如讀者走進文具店,會否看到每樣文具都會說出它的名稱?這行為是否符合日常生活經驗? 眼耳口鼻到處走? 筆者在小一普通話科的教材中,找到以下兒歌: 你的眼睛在哪裏?在哪裏?我的眼睛在這裏,在這裏。 你的耳朵在哪裏?在哪裏?我的耳朵在這裏,在這裏。 你的鼻子在哪裏?在哪裏?我的鼻子在這裏,在這裏。 你的嘴巴在哪裏?在哪裏?我的嘴巴在這裏,在這裏。 為什麼眼耳口鼻會到處走?掉到不同的地方,不知所終? 最後的例子,是小二普通話科的,練習展現4名學生圍坐交談: 第一名學生說:「我有一雙手,你呢?」 這學生為何需要告訴同學「我有一雙手」?還要反問「你呢?」難道同學們都有不同數量的手? 其實,以上練習的教學目的是闡釋普通話的變調,讓學生明白「一」的不同說法。在「我有一雙手」中,「一」是用第四聲;但「我有一個書包」中,「一」卻是用第二聲。因此,活動強調的是普通話的形式,不是意義。 語文的形式與意義,兩者都同樣重要,不可偏廢。教師設計活動時,宜同時考慮兩者。當教師選用句子時,可嘗試思考一下:自己平日在什麼情况下會說出這句子?這樣分析過後,就可避免出現上述偏重形式而遺忘意義的情况。 文:林浩昌(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培育幼兒關鍵能力 應對未來社會需要

人工智能(AI)的發展,近年引起學術界及教育界的關注,討論主要集中在如何優化課程及教學法等,以應對未來社會的需要。Google在2022年發布了《未來教育》報告,主要探討全球一體化衍生的共同問題,以及AI改變工作環境的趨勢,並提出3項教育方向:「培育解決全球問題能力」、「培育高需求的工作技能」、「培育不斷學習的態度」。那麼,我們可以如何為幼兒裝備這3方面的能力呢? 培育5大解難思維能力 Google倡議的教育方向,主要涉及培育多元的能力,包括思維、創新、解難、學習和合作能力。而幼兒STEM教育所培育的解難思維能力,亦涵蓋了這方面的特性。 幼兒的解難思維能力分別為: 好奇:察覺問題,在構思及解決問題時抱有好奇 持續:持續構思及解決問題方案 變通:改變及創新方案,並因應情况辨識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反思:持續回顧、檢視及反思方案 協同:解難時運用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包括溝通、接納、共識、了解對方需要等 從上述可見,解難思維能力除了是個人處事能力外,還涉及察覺人、事、物的需要及問題,也需要與他人合作,保持專注、堅持的學習態度,並具有變通及反思能力。在幼兒階段,培育幼兒解難思維能力,這亦能回應未來社會所需。 思辨能力 分析資料真偽 AI世代下的學習模式,由過往以教師主導轉變為自主學習,因而更需要培育思辨資料真偽的能力,以及誠實運用資料的素質。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提供多種學習途徑,包括閱讀資料、觀看影片、訪問他人等,幫助幼兒從中分析資訊的共通點,建立建基於正確價值觀的思辨能力,以及尋找多元資料的才能。此外,故事繪本可讓幼兒從不同角度,討論故事人物的想法及言行,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筆者過往到校支援時,發現幼兒能夠運用解難思維及思辨能力,構思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只要幫助幼稚園教師掌握關鍵的教學策略,包括引導幼兒觀察人、事、物的需要,鼓勵幼兒合作及持續構思解決問題方案,共同尋找及檢視資料等,便能促進幼兒發揮解難與思辨能力。以下是一些幼兒關鍵能力的學習成果: 「超級市場不方便視障人士,我想製作這個會發出聲音的裝置,提示此層架擺放什麼貨品。」K3幼兒介紹他的繪圖作品。 「婆婆經常要彎腰收拾狗大便,我們用伸縮棒製作這個能伸縮的鏟子,方便婆婆收拾狗大便。」K2幼兒分享他們製作的「拾狗大便」工具。 筆者認為在幼兒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學習階段,培養解難及思辨能力,能為幼兒於未來社會立足建立穩固基礎,希望上述觀點可為教師提供參考。 文:羅傑瑩(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培養孩子早期數學能力及興趣

提起早期數學,你會聯想到什麼?認識數字1至10及其代表數量?比較長短、高矮及大小?辨認圓形、三角形及正方形?這些早期數學課題,雖然看似簡單,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充分掌握。不少研究指出,孩子的早期數學能力及興趣,與日後數學成就有莫大關連。那麼,家長可以做什麼來培養? 日常生活中發掘數學 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家長可把握機會在不同日常情境中與孩子談論數學。例如,準備用餐時,可以請孩子數算不同餐具所需的數量;整理衣物時,可要求孩子幫忙做一些簡單的配對及分類;乘車時,與孩子辨認所見標誌的形狀;購物時,鼓勵孩子運用上、下、左、右等空間詞,描述不同貨品所在的位置。家長亦可與幼兒一邊看月曆,一邊討論日期。筆者的研究發現,當家長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談論數學,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會更濃厚。 除了「數數書」外,不少圖書都蘊含數學元素。與孩子閱讀圖書時,除了敘述故事情節外,亦可就書中的圖畫向孩子發問一些有關數學的問題,以加強孩子對數學語言的認識及運用。如當書中出現兩碗裝有不同分量的白飯時,家長可以請孩子指出哪一碗的白飯較多;當出現3碟載着不同數量的朱古力時,可以問孩子哪一碟的朱古力數量最少;當出現小狗及其他小動物在排隊玩滑梯時,可以請孩子指出哪一隻小動物站在小狗的前方。 從遊戲中學習數學 筆者的研究又發現,當家長經常與孩子玩一些數字紙牌及棋盤遊戲,孩子會展示較高的數學能力。除了購買坊間的遊戲外,家長亦可與孩子一起製作數字卡牌,以及畫有不同數量物件的卡牌,然後以遊戲形式練習數字及數量配對、數字排序和大小比較等。另外,家長亦可與孩子一起製作數字棋盤(如在白紙上畫30個方格,並順序寫上1至30的數字),然後輪流擲骰決定棋子可移動的步數,看看誰先到達終點。遊戲時,家長可按孩子能力發問。例如,面對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請孩子指出棋子在移動時經過的數字;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可叫孩子在擲骰子後先自己簡單計算,才把棋子移動到應該停留的格子。 家長多與孩子參與數學活動固然重要,但活動品質亦不容忽視。當家長與孩子一起活動時,可多運用持續分享思維的互動策略,即時常互相分享所思所想。家長可鼓勵孩子分享他們如何找到數學問題的答案。另外,家長可向幼兒分享解決不同數學問題時要注意的地方,有需要時向孩子示範解決問題的步驟。最後,家長須在過程中時刻留意孩子的反應,調節活動及對話內容,才能有效培養孩子的早期數學能力及興趣。 文:張森烱(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何佩霖(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助理)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有品原動力

培養孩子的好品格是教師和家長的期望。在學校裏,教師採用不同策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例如以英文字母組成品格教育框架,讓孩子學習英文生詞之餘,又能突顯不同類型的品格及品格教育策略。部分學校亦會推行品格計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實踐好行為的習慣。家庭方面,不少父母亦會以言語(口頭教導)及身教(以身作則)幫助子女養成好品格。既然養成好品格如此重要,到底孩子實踐好品格的原動力是什麼?筆者試從心理學及信仰角度剖析「有品原動力」,為品格教養的策略提供參考。 1.外在動力(外力) 在心理學上,行為學派的「獎勵/增強」廣為教育界應用。當希望孩子出現正面行為時,我們可以採用「正增強」或「負增強」來推動他們,前者為給予孩子喜歡的東西(例如貼紙),後者為除去孩子不喜歡的東西(例如額外的補充練習)。 以「正增強」為例,我們希望培養孩子做事要有恆心,並鼓勵他完成所有功課後才去玩玩具;若孩子不半途而廢,便獎勵他晚上可以選一間自己喜愛的餐廳用餐。在建立孩子好品格的初期階段,使用適當的獎勵作為「外力」尤其有效。 2.內在動力(內力) 實踐好品格是一生的素養,然而我們總不能永遠給予孩子獎勵,若孩子單因「外力」而做好行為,一旦失去獎勵,他們便有可能故態復萌。因此,教導孩子內化好品格為個人素養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我們看見鄰居要打招呼,下車時對司機道謝。雖然對方未必會主動「回禮」,但我們仍應待人有禮,展現出有禮貌的品格。這些行為的目的並非因別人的回謝,而是因我們擁有品格素養,這種「內在動力」便成為我們持之以恆實踐品格生活的推動力。 3.宗教信仰 除了以獎勵及個人修養作為原動力,有宗教背景的學校及家庭亦會透過信仰價值來推行品格教育。以基督教為例,學校會透過耶穌的行為與教訓來闡釋良好品格的特質。如在建立人際關係方面,教師會藉着耶穌對愛仇敵的教導,引發學生學習對人的寬恕和包容。不少學校亦會將宗教元素融入品格教育,如「聖靈果子」包括仁愛、喜樂、和平等品德,從而鼓勵孩子內化正面價值,以行為實踐出來。 無論運用哪一種策略來作品格教育,家長及學校都需要緊密合作、言傳身教,讓孩子不單實踐正面的品德行為,更明白培養品德背後的意義。 文:黎諾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課程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學童自我管理

3年疫情,學童的身心,由身體至人際社交,無一不受負面影響。筆者從事教育,亦為人父母,趁社會現在真正復常,分享一下自己在幫助學童管理自我、建立健康生活方面的心得。 控制體重 訂上網時間表 就體重管理方面,多喝水、少吃多餐、少零食、少油鹽糖、多菜少肉,已經是老生常談,但也是知易行難的事。特別是疫情期間,小朋友賦閒在家缺乏運動,習慣以零食打發時間,導致體重一發不可收拾。筆者建議家長先減少家中零食儲存,然後由減少甜食、汽水入手,每天定時量度體重,以「不再增磅」為首要實踐目標,再配以運動,培養健康體魄的效果應該比較顯著。 其次是建立生活規律,適當地使用電子用品。家長宜與學童一起制訂上網時間表,規定每節上網時間,包括網上遊戲或學習的時間。若環境許可,更應同時設計「可替代網上活動」的安排(例如看書),提供上網以外的活動選擇,避免計劃最終徒勞無功。 要達成上述兩項,就不得不提時間管理。一般來說,讓學生理解並使用時間表,以及按「緩急輕重法」去行事,應該是可行的。然而,學童能否落實執行時間表,家長的身教特別重要。生活有條理、凡事有妥善安排及處事從容的家長,應該是學童最重要的學習對象。 跟學童制訂年度目標及實踐方案,筆者建議由小學三、四年級做起。目標可以是多元及多方面的,並要有完成的指標及時限。不同目標之間,最好存在一些連繫;目標帶有一定難度之餘,也應讓學童明白背後的意義。 學理財概念、人際社交 其後,是讓學童有基本金錢概念,學習最基本的理財和資源管理。最簡單的做法是鼓勵學童自行購物及找贖,上車自己負責支付車資,養成儲蓄習慣,也要建立捐款行善的習慣。若能令學童主動分配自己的資源,甚至掌握「犧牲眼前以換取將來」的投資理念,就更理想。至於金錢以外的資源管理,執拾及處理舊玩具,其實可以是一個起點。鼓勵學童定時決定保留、出讓、轉贈或棄掉它們,以騰出空間及換取其他資源,已經是一種訓練。 最後是學習人際社交,家長應透過不同活動,讓學童了解自己的情緒特性,並加以指導,令他們懂得如何跟別人相處。家長宜多帶他們接觸不同的人,在旁示範打開話題的方法與溝通技巧,讓學童開拓出自己的社交新天地。 以上的自我管理技巧都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相信若家長能成為孩童的生活典範,就不用為孩子以後的成長操心了。 文:黃偉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繪本與幼兒STEAM教育

STEAM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教育內容,其核心是透過設計、製作與改良的工程(Engineering)活動,學生在過程中自主探究及運用科學(Science)、數學(Mathematics)與技術(Technology) 等,再加入人文藝術(Arts)元素,創造出製作物,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雖然STEAM是跨學科課題,但不代表小學甚至中學生才能掌握。幼兒階段是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孩童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在此階段實施STEAM教育,能發展幼兒對這方面的興趣與探究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筆者的研究團隊在過去3年,透過「幼兒STEAM:探究式學習」研究計劃觀察了12間幼稚園的學生及採訪了24名幼教教師,發現大部分幼兒在教師的帶領和鷹架下,能自主探究STEAM活動,製作具創意的製作物,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表示只要編排適合幼兒能力的STEAM活動,他們就可以自主完成活動。 教師主導轉變成幼兒主導 不過,幼教教師一般在師訓中未接受過STEAM培訓,缺少相關知識、資源和教學策略。筆者在幼兒STEAM教育的研究中發現,如何配合幼兒的年紀和能力,將合適的STEAM學習內容與教學策略融入校本課程中,是幼師在STEAM教育的新挑戰。幼兒階段實行STEAM教育,需要有效的專業發展培訓計劃,以裝備幼師STEAM教育的內容和知識,共同開發統整的STEAM課程。另外,教學活動需要從教師主導轉變成幼兒主導,讓幼兒在真實且適切的STEAM教育環境中,自主獲得有意義的學習。 從繪本有趣和生活化情節 提取STEAM概念 筆者的研究團隊通過上述計劃,在多間幼稚園制定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內容包括結合繪本設計STEAM探究方案。優質的繪本是幼兒學習STEAM的良好媒介,透過教師的專業課程規劃,可以在繪本具生活化的情節中有效地整合STEAM教育及幼兒階段的六大學習範疇。善用兒童喜愛的繪本,可以幫助教師預先規劃相關的STEAM概念和課程中所需的教學資源,從而減少教師課前準備的焦慮。教師能夠從繪本有趣和生活化的情節中提取相關的STEAM概念,發展成探究活動和方案,讓幼兒學習STEAM知識和技能,從而解決繪本中或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結合繪本教學設計STEAM探究方案,能讓幼師將STEAM自然地結合學習主題、選取教材,更容易掌握讓幼兒探究的教學技巧,有助STEAM教育在幼教界普及,亦有助幼兒更容易過渡至小學的STEM課程。 幼兒創作作品「紅公雞雞舍」(作者提供) 文:梁衛文(​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親子探索社區 利身心發展

近年來,小朋友運動的機會愈來愈少,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疫情期間的社交限制及停課,令孩童外出的機會不多。另外,孩童沉迷網絡電子世界,不惜犧牲外出活動的時間。第三,不時出現的極端天氣令家長對戶外活動卻步。然而,坐着、困着,對小朋友身心發展,畢竟是弊大於利。 家長學導賞技巧 安排路線 筆者間中會帶領本地社區導賞,建議家長可因應自己家庭的情况,一家大小或邀約多一兩個家庭,共同於周末、周日設計一些幾小時內可完成的社區探索活動,刺激孩童的身心發展之餘,又能增進知識。 家長可先嘗試自行(或全家一起)參加一些本地遊,以累積經驗及掌握一些基本資料與導賞技巧。例如參加水務署主辦的「滴滴遊蹤深導行」或 「前深水埗配水庫」等免費導賞團,都是很好的選擇。之後,家長可以進而參加現時各區舉辦的「導賞員訓練班」,學習導賞知識和技巧。取得經驗及掌握路線設計的技巧後,就能在不同天氣下安排適宜的戶外和室內遊路線。 正式出發前,家長宜先與小朋友商量,決定地點及主題。設計路線時,可鼓勵小朋友自行上網搜尋資料,或由家長就小朋友的學習需要決定行程,最好把行程時間限制在3小時內,而重要景點則不超過7至8個。考慮行程時,建議同時安排返家時的交通,避免駕車,讓小朋友體驗生活。 配合學習或興趣制訂主題後,家長可以準備一系列問題,甚至是親子分享,總結探索成果。以家居所在的社區作首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途中可特別留意地名、街名、社區設施安排及相關的地區發展故事與種種傳說,亦可順道品嘗特色美食與購買手信。 尋孫中山足迹 看油尖旺演變 家長可能會問哪些社區適合親子探索?筆者有3個推介。第一,中上環區可展開中山先生足迹、金融地標或醫療之旅。第二,可閒逛油尖旺區,了解新舊社區的交接和演變,亦可走進平時路過卻不曾踏進的地方,在舊式街道攤檔流連與購物,或趁機與部分檔主聊天。最後,可以在深水埗區發掘南亞少數族裔的足迹,同時可遊歷玩具街及新亞書院舊址認識昔日香港,更可在幾代老店內歇息及閒聊。 現時在網上尋找社區相關資料及故事都很方便。只要家長事前做好篩選和整理,訂定行程時不要加插太多目標、具彈性,就可以設計一次或多次具知識趣味於一爐的親子活動。再進一步,更可以讓小朋友給長輩或其他小朋友策劃導賞團,令小朋友搖身一變成為「社區大使」,又可訓練他們領導及說話技巧,一舉多得! 文:黃偉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語文教學的形式與意義取向

語文教學的實踐有兩個取向,分別強調語文的兩個方面。一是語文有約定俗成的規則,教師教學時着重語文表現的形式;二是語文的功能是用來傳達意思的,教師把教學重點放於語文表達的意義。語文的形式與意義,兩者皆同樣重要。 先教漢字後教部首 舉例說,我們教小朋友漢字,一般會先教字,例如「河」、「洗」。小朋友學會了一定數量的字,我們才教部首,例如「三點水」。因為字有具體的意思,「城門河」、「洗手」,大抵是小朋友已有的生活經驗。而部首,以至「有『三點水』的字,意思與『水』有關」等規律,雖然可以幫助小朋友將來學習更多生字,卻很抽象,不易明白。因此,大部分學校採取的教學順序是,先教字、後教部首,由具體到抽象。教漢字的取向是,以語文的意義為主。 先教字母後教單字 然而,我們教英文又是怎樣的?有趣的是,次序正好與中文倒過來。一般先教a、b、c,小朋友學會字母後,教師才開始教apple、banana等單字。字母的表現形式簡單,小朋友容易掌握;而單字則由多個字母組成,相對複雜。學校的教學順序是,先教字母、後教單字,由簡單到複雜。教學取向是偏向語文的形式為主。可見,學校教漢字與英文單字,可以取向不同,取決於我們希望側重語文的哪一方面,是意義,還是形式。 口語說故事vs.書面語朗讀繪本 我們明白了這兩個教學取向的分別,就能解答一些日常遇到關於語文教學的疑惑。例如:我們與小朋友看繪本,究竟應該用口語,還是書面語?假設小朋友年紀很小,懂得的字不多,我們期望透過共同閱讀,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豐富生活常識。那麼,我們就會採用意義取向,用口語說故事給小朋友聽,讓他們樂在其中,亦能增廣見聞;然而,如果小朋友已懂得繪本中的部分字詞,而我們的目的是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那就應該採用形式取向,按照書面語來朗讀繪本。小朋友口頭學會書面語,作為橋樑,有助他們過渡到用文字來學習閱讀與寫作。 另一個例子是,小朋友剛開始學習書寫,我們應否糾正他們的書寫錯誤,例如:不依筆順、寫口語詞語等?同一道理,當目的是誘發小朋友興趣,讓他們愛上書寫,就應該選用意義取向,暫時不糾正小朋友的錯誤,甚至容許他們畫圖示意,以避免窒礙他們的表達意欲。然而,長遠而言,我們卻又必須轉換到形式取向,要求小朋友依照標準筆順,用書面語來寫作,方便將來與其他華語地區的人士溝通、交流。 語文教學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亦不可墨守成規。要因應小朋友的不同學習情况,靈活變通,適時採用意義與形式的教學取向,以全面發展小朋友對語文的興趣與能力。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