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航道:「感.創.做」承傳新篇

過往6年,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LBD)在各種挑戰下,終於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教育大同和教師們一起共學,打破常識科既有框架,重整課程,在小學的第一個學習階段建立出一個相對自主的空間,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化情景下學習,建立21世紀需要的態度、技能和知識。同樣重要的,是讓教師們衝破固有教學框框,實踐學生為本的教學法。 正如一個孩子離開小學步入中學,我們畢業了!下一個階段,我們將過往的學與教經驗進一步扎根學校,開展「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在15所學校的正規課程之中,加強以學生為本的學與教,讓弱勢學生盡早建構價值觀、態度、社交、情感技能,以及21世紀的生活技能,緩解因新冠疫情而加劇的跨代貧困和教育不平等。 將價值教育落實於常識科 透過課外活動讓學生建立價值和態度,力度非常有限,畢竟時間不多。所以,我們會將價值教育落實於常識科的課程之中。疫情肆虐下,教師也為與學生重新建立日常師生及生生互動而頭痛。這幾年的學生尤其需要更有效的社會情感學習,才能追回疫下令人與人拉開的距離。以每周5堂、每堂35分鐘的常識課來計算,一年便有100小時的時間,更深入地為小朋友建構這些重要的價值和能力。3年下來,便有300小時的扎根了。 建立教師共學平台 互相分享 教師們基本上從5月至今都馬不停蹄為孩子奔波,還未好好休息過,新的學年已開始了。我們明白教師們的困難,所以學校同行者會繼續全力支援,提供重視實踐的培訓,同時建立教師的共學平台。過往,我們觀察到教師們從開放課堂中互相分享、觀摩、扶持、鼓勵,一起見證「相信孩子」所帶來的成功經驗。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的滿足感強化了,自然地將正能量傳遞開去,給嘗試改變的新教師們打了一支強心針。建立開心和有意義的學習環境,不是幾名教師或幾間學校的事,而是需要整個學校社群去改變香港的教育文化。當教師們看到自己的改變,能為孩子帶來那麼不一樣的成長,定會更願意豐富這個教師共學平台。 不要遺漏家庭對孩子成長和教育的重要角色啊!在未來3年的新計劃下,家長將通過更多課堂參與和親子家庭活動,去了解孩子的發展,與孩子有更積極的溝通和互動。我們相信,除了一貫單方向的講座及家長興趣班外,學校可以有更促進溝通及互信的家校協作模式。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大人們都是輔助者!期望在延伸的「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中,更多學生會發現學習的樂趣,​​會更了解自己,欣賞自己的長處,更有信心提出問題和表達自己,更願意與同齡人、家人和教師合作和協作。讓我們與15所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家長,一起建立本地教育的新里程! 文:朱鳳翎(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教育旅途上的同路人

由教育大同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教師共學營已於6月30日至7月2日舉行。是次共學營一共有超過30名教師及校長參與,包括7間參與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Learning by Doing(LBD)的學校。共學營以「看見自己.看見彼此」為主題,讓參與的教師在這個夏天藉着共學營的身、心、靈體驗活動,一起放鬆,一同碰撞,以開展一個發掘自我、重新接近自己教學初心的短途旅程。此外,教師亦透過跨校及網上海外教育同工交流活動,一同反思教學,拓闊教學想像,而教師亦可連結同儕,凝聚校內力量,從自己和彼此中獲得力量,繼續前行! 共學營有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包括流體畫創作。(作者提供) 體驗活動反思教學文化 參與共學營的教師都表示,由於疫情影響,暑假提前放,課程需調整及調動,加上本年度學期將要完結,大家最近的教學生活都恍如衝鋒陷陣,這幾天能夠參與共學營,而舉行的地點亦不在學校,讓大家得以放下教學工作,全情投入共學,有教師認為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體會。共學營以「我是……」展開個人探索之旅,教師各選一張人物卡代表自己,思考自己的個性,並作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包括流體畫創作、戲劇及歷奇遊蹤任務等。過程中教師有許多體會,例如在戲劇體驗活動中,講者帶領教師以聲音、動作、表情等表達內在想法,透過扮演讓教師釋出內心世界,過程中反思教育現象、教學文化。經過一整天的「碰撞」後,大家再沉澱回憶體驗活動的感受和經驗,除了發覺自己不同特質和面向,教師更驚覺在教育旅途上原來仍有好多信念相近的同路人,重拾教育下一代的那一團火。 共學營旅程的另一天以「開啟想像:教育再出發」開展,讓教師從觀看台灣、芬蘭教育的點子得到啟發,想像理想的香港學校教育,隨後即與「台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黃志順校長、陳曉雯老師及芬蘭赫爾辛基教師培訓者——羅佩瑩女士舉行網上實時分享會,反思體制內的教育變革,從台灣學校及「芬蘭式教育」看見更多可能。帶着與兩地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回饋,教師們開啟「夢想All-in」的資源遊戲,並對比遊戲結果,讓學校不同層級的同工看到對方的價值和想法,彼此之間誠心聆聽彼此的分享,尊重彼此的想法和選擇。 3日2夜的共學營教師及校長們都經歷了不一樣的共學旅程,願教師們不要忘記多謝自己,欣賞自己的努力,就算有一日熱情冷卻,只要想起學生的笑臉,看見身邊有一群滿腔教育熱誠、選擇不一樣教育的人仍在堅持,相信必會成為再出發的動力。盼望日後在追尋教育夢的旅途上,我們能遇到更多的同路人,共同探索和開發新的路向。 文﹕李綺雯(教育大同 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繪本融入LBD教學

學校近年大力推動課外閱讀文化,圖書館主任亦加藏了不少繪本來吸引孩子,還不時舉辦親子繪本共讀工作坊,教導爸媽如何欣賞繪本,以及學習共讀技巧。如果問教師,除了中文課和圖書課外,你會採用繪本作為教材嗎?不少教師第一個反應是:「會否很浪費時間?要先完成教科書啊!」 我們發現不少教師對於繪本都存在一些誤會,例如覺得繪本字數太少、繪本很難與科本課程扣連等。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的Learning by Doing(LBD)課堂中,一直使用繪本作為教學媒介,教師借助繪本教學,並得到非常正面回饋。 以繪本作引子 孩子更投入 LBD常識課着重學生與主題的連結,相比起在課堂開始時直接指出學習主題,與他們一同閱讀一本繪本帶他們進入主題,學生的投入感來得更強,往往很快便能連結到自身的經驗,打開他們好奇的小腦袋。例如在小學二年級「健康的我」課題中,我們便使用日本兒科醫生毛利子的繪本《著涼》作為引入,故事中的主角因為晚上踢被子而生病了。閱讀故事後,教師提問:「為什麼那個小朋友會生病?」同學便熱切地討論起來,也分享自身的經驗,繼而探討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對於一些更抽象的主題,繪本教學的效果更好。例如在「認識社區」單元中,提及傷健共融的概念,「共融」這個概念對孩子而言比較深,我們便透過繪本《每一個都要到》讓他們明白。繪本的主角是一個需要使用輪椅的孩子,她在學校旅行中因為行動不便而未能參與,她的同學便紛紛想辦法讓她也能參與。透過故事,學生能很快理解到傷健人士的需要,引伸下去,更能舉一反三地指出社區內有什麼地方可以改善,增設什麼設施來照顧每一個人的需要。 活用提問技巧 延伸教學 在LBD的課程中,繪本不是「課本」,這些書並不是用來「教」的。參與了我們的繪本教學工作坊後,教師會仿效台灣宋慧慈老師建議的「四層次提問」︰記憶性問題、覺受性問題、詮釋性問題和創造性問題,讓小朋友思考問題的核心,展開學生自己的探究和發掘。 此外,繪本亦能吸引學生在課外時間主動深化課題。例如「獨特的我」主題中,我們與學生一起認識情緒,在課堂上使用了不同繪本,課後亦設有延伸閱讀的繪本書單,讓他們回家閱讀,與家人一起更深入地發掘主題。 上個月,LBD團隊在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舉行了全校教師繪本工作坊,旨在讓教師拋開繪本的一切「功能」,全心全意感受繪本的美。活動當天,校長教師聚首禮堂,慢慢欣賞展示的過百本繪本,輕鬆地享受閱讀繪本的樂趣,並討論他們所喜歡繪本與學科的關係,共度了一個美好的下午。教師的回饋也十分正面,有教師分享道:「從前以為繪本很少字,擔心會不適合高年班,但原來好的繪本意味深遠,大人和小朋友看也會有不同的得着。」LBD團隊也樂見這幅美麗的畫面,期望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把這股愉快氣氛帶進課室,與學生一同分享繪本之美。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朱鳳翎(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4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學校面對挑戰的決心和毅力

「特別暑假」完結後,已回歸校園的師生正面對什麼挑戰?學校恢復的「常態」,是學生熟悉的嗎?疫情期間,面對不同的變化,成人比兒童更有認知能力去吸收和消化資訊,更能調適自己去面對改變。面對這班缺乏能力的兒童,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視後疫情兒童的身、心、靈健康。 是危是機? 「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簡稱LBD)課程是素養導向的,致力培養孩子各項共通能力,促進自主學習及全人發展,以面對未來的挑戰。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其中一項核心服務是教師培訓,我們期望教師能掌握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以更有彈性的策略去調適教學內容,回應學生和社會的需要。我們喜見伙伴學校的成長,他們展示出更大的決心和毅力去展開更多的延伸學習,以回應後疫情所帶來的挑戰和影響。 循理會美林小學是計劃的伙伴學校之一,小一及小二常識科均採用由教育大同設計的LBD課程。這兩年與他們同行深深感受到學校致力培育孩子成為有情、有愛、有同理心的人。他們將LBD的理念和精神延伸至整個校園,全面推行正向教育,讓校園成為學生的安全網,關愛孩子的身、心、靈健康。以下是鍾日榮副校長和大家分享正在推行的活動內容和理念,我們可以藉此了解他們如何延伸LBD課堂的精神,推展正向的學習氛圍,強化學生的抗逆力。 創意正向小故事 與創意課堂結合的LBD,主題是「LBD創意正向小故事」,內容大致是讓學生初步認識24個性格強項,了解其特質,然後和組員分享自己擁有的性格強項,並為其中一個性格強項創作故事,或以自身的經驗寫成小故事,最後拍攝成小劇場與同學分享。 LBD自3年前在一年級的常識科開始推行,來年將發展至三年級的常識科,其理念已由單一學科發展至學校其他科目,以及不同類型的活動,我們明白LBD為學生帶來具體、真實的體驗,讓他們親身接觸、以參與取代傳統的聽講,令學習更立體和深刻,學習動機亦隨之提升。 我有選擇 是次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從眾多的性格強項中自由選擇喜歡創作的一個,或是獨腳戲,或是二人對話的短劇,都由他們和組員自行計劃和創作。有英雄故事,有家庭故事,題材十分廣泛,在不設規限、尊重意向的氣氛下,不論故事屬長或短,學生都樂在其中。 我有伙伴 LBD重視學生協作能力,尋求共識、妥協和互讓是可貴的態度。共同創作背後,學生需要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需要學會聆聽對方,活動中教師適時提醒勿忘合作,為的要讓學生懂得放慢,學會協力攜手的重要。 學習之根本 是次的正向活動結合LBD精神,教師沒有預設的講解內容或答案,教師角色需要順隨學生的反應隨時回應和調整,學生協作的創作故事才是今次學習的主角,因此各班所探討的性格強項各有不同,這故事是屬於各班,是獨特的,這恍如他們自己發掘的寶藏,是全班共同擁有和分享的,彼此都成為學習的主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洪美芝(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鍾日榮(循理會美林小學副校長)--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0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正向學習環境

近年,「正向思維」這4個字不絕於耳。聽到正向的學習環境,家長自然聯想到愉快學習、「開心學校」等。愈來愈多家長追求愉快學習,但與此同時又擔心開心學校「太開心」,學生態度鬆散而忘記學習。什麼是開心學校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亞太區教育的UNESCO Bangkok,在2016年發表研究報告,列出開心學校的5大元素,包括「校內友誼與關係」、「溫暖友善學習環境」、「學者自由度、創意與投入度」、「團隊及協作精神」、「教師正面態度與正向屬性」。而非開心學校的特徵正好相反,更強調「學生工作量高,由考試及分數所致的壓力」這個特點,相信這點正是大部分香港學生「不開心」的來源。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感 . 創. 做」大本營,其Learning by Doing(LBD)課堂強調不用課本,讓孩子自主學習,由尊重孩子的角度出發,改變了教師的教學心態。正向的學習環境由整所學校組成,學生與教師的正向互動,也會不斷加強大家的內在動力。有參與計劃的教師和我們分享,他們如何被學生的學習熱情所感染。 課堂動手學習 成敗皆有得着 例如在一個「救救小鼠國」的課堂之中,同學們要發揮創意,分組設計出投射器去擊退青蛙。有些組別失敗了,但同學們並沒有就此坐着等落堂,而是去分享自己設計不成功的原因,讓其他組別參考學習,鼓勵其他學生完成。過程中,不論他們設計出的投射器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夠反思原因,對學習更加深刻。更難得的是,全班團結合作的氣氛十分良好,讓教師也十分投入和愉快。 帶領課堂的教師分享道,曾經他們很着重給予學生明確的指示,務求他們跟足指示,最好每個學生都「成功」完成該堂的目標,而那些「不成功」的學生,少不免會感受到不達期許的壓力。但參與LBD課堂後,教師發現原來少一點指示,很多學生還是做得到,就算未做到的學生,他們也感受到被真正的接納,更能從經驗中反思,重要的是給予大家選擇和反思的機會。實踐開心學校的概念並非不可能任務,這個例子也呈現了開心學校的各種元素。 在家建立正向學習環境 LBD課堂很重視課題與生活的連結。從我們的經驗發現,每當教師問及學生們的親身經歷時,他們便會很踴躍回答和分享。而學生們的親身經歷,很多時來自家庭生活。參與LBD課程的學生家長表示,子女回家後與父母的話題多了,因為他們的學習經歷有趣又深刻,因此會開心地和家長分享經歷,讓親子關係更親密。有家長說,兒子總是說不出自己在學校聽了什麼書,卻能很完整地講述自己做了什麼,感覺到小朋友「落手落腳」後真的很深刻。 事實上,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參考「動手做」的概念,不論是炮製一味菜式,還是去公園遊玩,都可讓子女多觀察、多選擇、多反思,在嘗試中學習。就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家、社區或任何地方,都化成孩子絕佳的學習場所。 文:朱鳳翎(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5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上網課 勇闖社區

「同學仔早晨,現在我們出發了!」1月20日,林穎謙老師身穿薄風褸,手持黑色自拍棍和手機,由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門口出發,帶領在家中上網課的同學認識社區的無障礙設施,以及了解街坊對石籬社區的印象。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是計劃的伙伴學校之一,小一至小三常識科採用由教育大同設計的課程。去年疫情放緩時,小二學生有機會跟隨教師跳出課室,接受「勇闖社區」的任務,走進社區考察;無奈今年疫情嚴峻,「勇闖社區」也只能夠以網課形式進行。 甫踏出校門,前方是一個十字路口。「向前行就是公園,左方就是圖書館及街市,大家可以投票決定路線。」教師此舉是希望學生有表達和選擇的空間(voice and choice)。同學們最終投票決定先「勇闖」學校對面的安捷街遊樂場,再沿斜路走去街市,最後一站是石蔭梨木道公園,跟街坊做訪問。 「同學仔可以講出這裏有什麼輔助失明人士的設施嗎?」林老師走到一個行人過路處,先用鏡頭特寫地上的導盲磚及燈柱上的黃色盒子,然後再將手機舉高,靠近發聲裝置,讓同學分辨裝置在紅燈與綠燈時,發出的聲音有何不同。即使在網課,林老師亦希望同學運用不同感官感受社區上不同事物。他想起有一次帶學生到噴水池,叫他們感受水點打在臉上的感覺,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體驗。「有人覺得清涼,因為他站在樹蔭下;有人站在陽光下,覺得水是熱的,讓他出汗。這個體驗其實很豐富,這樣的觀察讓學習立體得多。」 教師走到街道講課 相比於實體課堂,網課有不少限制。譬如學生容易失去專注力,也難以做到協作及多感官體驗,但同時亦有一些優勢。「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鼓勵教師跳出網課框框,在疫下「教學新常態」中嘗試更多可能。講課不一定只能坐在電腦前面,而是可以走到哪裏,教到哪裏,將社區帶入課堂。以是次為例,網課可以讓教師適時停在街道上,加以多方面描述,這是實體課堂難以做到;另外,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比去年更好,林老師認為家中環境讓小朋友有安全感,有助他們主動發問。「我見同學都好放鬆,有些同學未必坐得好端正,但眼睛一直望鏡頭,望鏡頭的耐性好了,這讓我喜出望外!」 位於大圍的循理會美林小學也是「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的伙伴學校。他們在2月也有「勇闖社區」的單元,老師預先拍攝游走社區的短片,然後在課上播放。同學反應都十分積極,任教二年級「動手學」(LBD)課程的侯老師說:「有同學甚至大聲說:『我到過這裏!』」先前有教師透過繪本介紹社區設施,當同學觀看影片時,就能瞬間連繫過往所學,也漸漸與社區產生有情的連結,「譬如有同學話:這裏有好多樓梯,但不夠電梯;又譬如一些柱會成為輪椅人士的阻礙,雖然柱不是影片的主角,但同學會留意得到」。 相比傳統課堂,LBD課更着重「真實」、「探究」、「表達與選擇」及同學的「投入」。雖然網課不利協作及真實體驗,但教師依然可以利用多元方式,加上提問及展示,讓學生探究及反思。「勇闖社區」單元是一次相當寶貴的經驗,同時讓教學的意義與想像變得更闊。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1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音樂科都可結合動手學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聖公會靈愛小學是該計劃的參與學校之一,作為其中一名「動手學」(LBD)團隊的教師,現把LBD課與音樂科結合的經驗在這裏分享。 運用生活材料 學生自製樂器 與音樂科結合的LBD課堂單元是「LBD樂團」,內容大致是透過課上介紹不同樂器,學生認識樂器發聲的原理後,便利用這些知識,加上創意,運用生活上找到的材料,創作一款屬於他們的樂器。最後把樂器介紹給同學,並以班際的形式大合奏。 「LBD樂團」在去年已經在二年級LBD課開始推行,當時它是筆者第一次設計的單元,並未跟音樂科結合,只是一個實驗性質的課堂,推行時遇上不少沙石。經過一年溝通,今年很開心得到音樂科同工們正面的回饋,於是我們決定把LBD課與音樂科結合。 (作者提供) 是次LBD課有音樂科教師協作,加上運用部分音樂科的課堂時間來進行,結合的效果十分顯著。例如在製作樂器的階段,學生要先構思設計圖,再從日常生活中找出製作材料。針對去年推行時遇到的問題——遇上學生提問,例如樂器怎樣發聲、什麼是樂器、樂器的種類等,今年有音樂科教師即時解答,LBD教師隨後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何會出現這些問題,問題當中有無自己可以解決的部分,如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問題時我們可以怎辦,從而讓學生在自己發出的提問中,再延伸更多思考、解決方法,還有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和欣賞。 在大合奏階段,學生在表演前的練習、綵排和表演時的排位,都是一人難以完成的項目,但在音樂科教師協助下都順利進行。由於我們希望學生真正地享受成果,所以我們並不要求絕對的音準和拍子,而是希望每個學生都帶?努力的成果(自製樂器)和享受音樂的笑臉,來一次大合唱。 與音樂科結合後的LBD樂團,在課堂的內容設計和討論中,無論是知識、技能和態度上都更完整和全面。在知識上,我們透過音樂教師教授樂器種類和發聲原理;在技能上,音樂教師在學生選擇製作樂器材料時可以提出意見,讓學生在嘗試過程中得到更貼切的引導和回饋;加上教師適時加入反思環節,讓學生消化自己所學的知識,思考如何將之應用。 這次結合是由一次不經意的討論而引發出來,這對我有很深的體會。開展LBD課程初期,只由數名同工組成教學小隊,在教育大同的團隊支援下慢慢建立出屬於靈愛小學的LBD課程架構。數年間,同工對LBD的認識逐漸增加,才能促成這次LBD和音樂科的結合。相信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同工之間會有更多不同形式的討論和分享,造就更多結合,讓LBD這棵幼苗茁壯成長。 文:甘珊圖(聖公會靈愛小學教師)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7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培養思考由提問開始

「今天在課堂上你問了學生什麼問題?」我總愛在開會時這樣問教師。 提問是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每個教師的教學都必不可少。提問有什麼用途呢?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檢視學生能否掌握知識?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思考,讓學生把思考變成習慣,建立批判思考、解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問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除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外,亦能啟動思考。而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的提問,亦讓自己思考問題與教學的關聯,日後會更有意識地提問。 安心的學習環境 分享一個小二課堂的例子,教師問:「今天學種葱,誰沒有帶葱頭?」有幾個學生舉手表示沒帶,教師追問:「為什麼沒有帶葱頭回來?」我心想:「可憐的學生啊,看來你們逃不過責備了。」學生回答:「因為我試過種植失敗,最後植物死了,令我不敢再種,所以沒有帶葱頭回來。」另一人回答:「我不知道在哪裏買葱頭。」然後教師問全班學生:「你們有沒有一些建議,教教他們怎樣做呢?」從這個例子,我們不難想像,的確會有教師問學生為何沒有帶葱頭後,下一句便是訓斥他們。但這個教師真誠的提問,讓學生們能安心表達自己的困難和意見。所以建立開放且安心的學習環境,是教師提問前的首要任務。假如教師的提問有既定的答案,學生會累積答錯問題的失敗經驗,在害怕受挫下,會漸漸選擇不思考和不回答。 知識、技能、態度的提問 提問的內容和技巧千變萬化,最常見的是與認知領域有關,例如:植物生長需要什麼條件?植物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這類知識導向的問題對教師來說並不陌生。但怎樣提問可以建構學生的態度和技能?舉例:你做運動後有什麼感受?哪些運動適合你的家人?從這兩條問題可看到學生的思考是由經驗出發,整理個人的感受和想法,然後了解別人的需要,從而作出判斷和選擇,這不就是同理心的建立嗎?透過說教去灌輸學生的態度和技能並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反之透過提問,學生更能啟動思考,並於生活上實踐。從上述種葱的例子可看到,教師透過提問把學生遇到的困難展開,從而讓大家思考解決困難的方法,這樣除了能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外,更能建立同學間互相關懷和互相幫助的態度。 解構核心問題的能力 「感.創.做」(Learning By Doing)課程中每個主題均由「核心問題」開始,引發學生對主題的想像與好奇。在開展新主題時,我與教師一同解構核心問題,了解問題裏包含了哪些不同的概念;分析有哪些部分與學生的前置知識有關聯;分析哪些課堂任務能建構學生的基礎認知,來回應此核心問題。好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的想像、思考和討論,相反則令學生迷惘或帶來壓力。若教師多去解構自己的提問,便能梳理自己的想法,並設計出不同的問題,帶領學生思考和扣連教學目標。我們期望學生能成為一個願意思考及懂得提問的學習者,那麼教師率先成為這類的學習者吧!     文:洪美芝 (教育大同 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4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21世紀求生術

在科技一日千里的未來,需要怎樣的人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提出的《教育2030:學習指南》,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報告內容涵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3大層面,不難看出學生的態度與價值在未來社會日益重要,譬如承擔、同理心等。 正向態度助提高學習成績 傳統社會變化較慢,只要學一門手藝就不愁衣食;但來到21世紀,不少傳統行業逐漸變成「夕陽工業」,單靠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恐怕未能應付。因此現今教育更需要培養適應變化的能力,讓學生成為自主的終生學習者,以維持個人競爭力。態度與價值包含:信念、性格、倫理、道德等面向,遇到困難時,你願意迎難而上嗎?和別人合作時,你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嗎?在團隊之中,你願意承擔責任嗎?都與態度有關。研究發現正向的態度有助提高學習成績。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致力培養學生的態度、技能和知識。態度涉及價值觀層面,與情意有着延伸關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對事物形成情意反應,進而逐步建構價值觀。值得注意的是,態度是一種非認知學習,與知識和技能不同,需要親身體驗。因此,由課程設計到教學現場,一連串的體驗活動都旨在激發學生對周遭人、事、物的感受,從而建構正面態度。而要評估學生情意價值的發展,往往需要由學習過程着手。 走進社區 培養公德心、感恩 以一年級課程「勇闖社區」單元為例,在態度層面上,我們期望學生「明白自己是社區一分子,尊重別人需要,愛護社區中的人和物」(培養公德心),以及「感恩社區中有不同設施和服務我們的人,讓我們生活更舒適」(培養感恩態度)。在一般常識課,學生只透過書本的文字和圖片認識社區,而在我們設計教案中就加入製作社區地圖,走入社區認識服務我們的人,最後讓學生分享在社區中得到幫助的經驗。 經過一連串「感.創.做」體驗活動,教師確切地觀察到學生的轉變。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教師冼韻妍提到,「活動完結後,他們會想到原來麵包舖都是我們社區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欣賞、多謝麵包師傅的用心製作,或是賣麵包的姨姨也很有禮貌」。教師其後要求同學製作創意標誌,有同學想到設計一個請途人用心品嘗麵包的牌子,有同學則想到在水果豎立「小心被榴槤拮」的告示。由此可見,同學們都由心而發,希望社區居民生活得更好,他們的創意也帶來不少驚喜。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課程設計外,課堂內的正向氛圍亦是建構態度的重要因素。在一般課堂,同學往往因為害怕答錯而不敢舉手回答教師的問題,但在「動手學」(LBD)課堂就很不一樣,教師會提出開放式問題,並接受同學提出天馬行空的答案。這種正向氛圍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而態度就會漸漸在表達的過程中建構。 在未來社會,知識、技能、態度缺一不可,適逢教育局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強調學校應該「五育並舉」,也許這是一個好時機,讓教育工作者想想下一代需要培養怎樣的價值觀,學校又應該怎樣做。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9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LBD 四元素探析(下)

我們在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LBD「感創做」課程的其中兩項元素:「真實性」(Authenticity)和「探究」(Inquiry)。今期將會介紹其餘兩項元素:「表達和選擇」(Voice and Choice),以及投入(Engagement)。 表達和選擇:開拓學習可能 假如讀者從事教育行業,對「表達和選擇」這個概念應該不會陌生,它經常出現於不同文獻之中,至少有兩重涵義: 1. 學生對不同事物賦予自己的想法和意義,並會被尊重和接納。 2. 學生按需要和個人想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形式來表達自己。 一般課堂其實也有一些讓學生表達的機會,例如教師會叫學生舉手答問題,而功課就是常見用紙筆表達的形式,但較為單一,而且往往有預設答案,只有符合預設答案的才對。然而在以學生為中心的LBD 課堂中,教師會經常以開放式問題提問學生,讓他們講感受、講經驗及探索不同的可能。譬如在小二「日日運動身體好」單元就有以下問題:「你覺得做運動後的身體狀况如何?」「你想和家人一起做什麼運動?」設定這些問題是希望容讓有不同形式的答案,讓學生發揮創意。有學生可能會答:玩滑板、做瑜伽、打高爾夫球,教師也會尊重其想法,因為運動的形式是次要,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學生與家人一起做運動,增進感情,培養良好習慣。 不過,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擅長以說話表達,因此我們在設計任務時就要考慮如何容許多元表達方式。屯門仁德天主教小學的梁杏茹老師憶起去年舉行「我是學校的小主人」活動時,班上有一個自閉症男同學與其他同學沒有太多交流,於是教師便給他一張畫紙,讓他畫一幅設計圖,成品十分仔細,讓教師很驚喜,「老師要想方法讓每個同學有機會表達和參與課堂,這是我的反思」。 投入:讓不同需要的學生都能參與 雖然課堂上多了表達與選擇的機會,不過在某些班別,往往只有幾個學生主動答問題,如何可以提高投入程度?當然教師可以主動邀請不同的學生發言,而在課程設計上,我們也盡可能讓學生接觸多元學習素材及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包括視覺、聽覺、肢體),讓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而當學生參與合適難度的挑戰時,能運用自己的能力,從而感到充實和滿足。 多元學習策略更能有效照顧不同學習偏好的人,有人藝術觸覺強,有人彷彿天生擁有運動細胞。根據《學習地圖︰21世紀加速學習革命》作者柯林.羅斯(Colin Rose)的說法,人類擁有視覺型、聽覺型及動覺型三種學習型態,每人偏好各有不同。顧名思義,視覺型的人喜歡看影片、圖畫等學習,聽覺型則喜歡藉聽演講、參與討論的方式學習。至於動覺型則喜歡透過觸覺、肢體活動或親身經歷學習。 當學生參與度愈高,得着也自然愈大,這是仁德天主教小學鄭進輝老師的觀察,「錯不要緊,起碼讓他們參與過」。譬如最近學生需要製作隔熱傘,工序頗為複雜,需要同學合力完成,但有付出就必然有收穫,「即使同學只負責貼一張膠紙或錫紙,只要有參與便會有ownership,他對作品有歸屬感,這就已經好足夠」。他的課堂目標就是希望人人願意表達,嘗試動手做。 各位教師備課或反思時,也不妨想想如何將LBD四元素貫徹於日常課常之中吧! 文:周嘉俊(教育大同助理宣傳及推廣經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