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用同理心回應「想死啊」

「我好想死啊!」在輔導室中,筆者常聽家長訴說孩子講過類似的話,家長都感到很擔心。為何孩子會這樣說呢?要疏導他們的情緒,先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正感受。 解讀背後真實感覺 6歲男孩焯明,情緒很容易被牽動,只要生活上遇到些微改變或不如意,便會變得十分激動,更經常把「死」字掛在嘴邊。有一次上網課時,焯明誤以為教師罵他,當晚便向父母哭訴並說他想死。 事實上,初小學生對死亡尚未有很具體的概念,所以有時會用「想死」去形容心裏負面的感覺。焯明真實的感覺相信是受委屈、被誤會,亦害怕再被責罵。當父母回應時,可先照顧他的感受,例如說:「我明白你覺得教師不公平,又怕教師再責備你。」父母能夠講出孩子的感覺,才能開啟他們內心的第一扇窗,學習以更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 建立好關係是管教關鍵 小五男生梓淳,從小三開始沉迷手機遊戲。每次當他被要求停止打機時便會大發脾氣,試過打破家中的物品發泄,亦曾說若不讓他打機便去跳樓,令父母束手無策,非常擔心。 梓淳表面的感受是憤怒,但聽過他的想法後,原來他是不滿父母經常更改規則。有一次父母原本承諾他有1小時玩手機的時間,但後來卻突然提早完結,並沒收手機,更試過鎖起他的手機一星期;但當他苦苦哀求時,父母又會給他額外玩手機的時間。父母的處事方法令他無所適從,也養成每逢被沒收手機就會情緒激動的慣性。我建議梓淳的家長先了解孩子的期望,與他訂立玩手機的時間及條件,並按照共識執行,切忌朝令夕改。此外,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是有效管教的關鍵,所以在處理打機問題的同時,亦應進行其他促進親子關係的活動,增加相處時間。 中五女生忻善,讀書勤奮,時常通宵溫習。每逢考試前一星期,忻善就會異常精神緊張,經常肚痛,父母勸她休息都不成功。可惜的是,忻善的成績卻未如理想。她其後向相熟的教師透露有想死的念頭,反問為何「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控訴「世界不公平」,心靈被挫敗帶來的失望籠罩着。 表達理解 忌立刻提出建議 身邊的人都發現忻善對自己期望甚高,一句「不如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吧!」並無法紓解她的壓力。這時候,我們需要先聆聽她的感受,體會她的失望和挫敗,並表達理解,協助她疏導積壓的情緒;但當刻忌立即提出建議,只需以接納和諒解來陪伴她渡過情緒低谷。此外我們應留意對方有無出現其他抑鬱或焦慮的狀况,如失眠、食慾不振、常常疲倦、脾氣暴躁、易哭等,甚或有具體傷害自己的想法或計劃。如遇到類似情况,應盡快尋求專業的協助。 若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余欣泉(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臨牀心理學家)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0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孩子說「我好無用」點回應?

當孩子凝重地向父母說:「我好無用!」你第一句回應會是什麼呢? 會否反應不及的表露出愕然的神情,然後無言。 還是敷衍了事地說:「唔係呀,你幾好啊!」 或是語帶不滿地說:「你又想講乜!」 又或是好像好有「同理心」的說:「我覺得你好有用!」 其實,聆聽者所接收的第一句回應,將為對方帶來重要的影響,會對親子間的關係發展產生漣漪效應。孩子無助時表達的心底話,內心盼望着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場,體會自己的想法和處境。那麼你的孩子其實希望得到你什麼回應呢? 孩子想:「被安慰」──想父母放下手上的事務,集中在自己身上。然後簡單直接地表示願意聆聽自己的心聲。他們希望聽到的第一句說話:「聽到你的語氣,我感受到你不開心」、「你覺得自己無用而感到失落、無助」,這些說話使孩子感受到被聆聽、肯定。父母應盡量避免長篇大論發表意見,自己的人生閱歷豐富,無可厚非,但孩子那刻未必在意地聆聽,也未能收到安慰的信息。 孩子想:「被了解」──父母可以像剝洋葱般逐層了解孩子:「什麼時候、地方、人物、事件」引致這種感覺;又或嘗試邀請或引導孩子回應:「什麼壓力或挫敗令你覺得無助?」 避免第一時間問「點解……」 但要留意,父母盡可能避免第一時間問「點解……」,或一次過向孩子發問全部自己想知的問題,令孩子沒有空間回應。有時,父母未待孩子說完便急不及待回應,這不是溝通,只會慢慢演變成言語戰鬥。家長想避免這種自然反射動作的話,就要學習放慢腳步,用一些時間思考孩子話裏的深層意思。 家長應耐心聆聽,以溫和眼神、友善姿態及溫文語氣,先肯定孩子願意表達的勇氣:「感謝你的信任,願意和我講出內心的痛苦,我欣賞你有勇氣講出自己的需要。」從而引導孩子「可否講是什麼事情令你有這種感覺呢?」如孩子未能第一時間分享,父母請給予空間讓其梳理情緒。家長與孩子共同了解無助的來源,就是克服無助的開始。 孩子想:「被鼓勵」──無助的感覺源於對自我能力的過度批判和否定,使人喪失信心而陷入不斷懷疑自己的心理狀態。家長適當和「正確」的讚賞,有助提升孩子的自信。多着重稱讚孩子可藉後天努力而改變的事情,例如細心、堅持及創意。大家知道蝸牛被襲擊時會不斷地將身體縮回殼內,這是保護自己的天性驅使。孩子也一樣,嘗試引導孩子找回以往的成功經驗,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缺失,同時給予機會累積成功的經驗,增加自信。 孩子想:「與父母同行」──傳統的親子關係較講求集體式的親密,意謂這一種親密是多人參與,使家長難以放鬆看待孩子的成長。現代的孩子擁有的資源比以前的孩子多,但要做的事也多,當面對時間不足、學業困擾等壓力時,會常因困倦受壓,難免會感覺力不從心。 父母可以嘗試代入孩子的角色,平時多聚焦觀察了解其情緒狀態,真誠關心他們心靈,多了解他們今日過得好嗎?感覺如何?而不是整天將孩子的失敗、失手貼上標籤,那麼孩子在人生歷練中,便會只感到孤單無助。父母如與孩子同行,共同建立信心,孩子能應付到難關,也能使他們區分什麼是必要做、應該做,以及不能應付的事情。 若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聯絡。 參考書目: 班艾倫、 包德愛著《力不從心時》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4年,初版) 文:施真真(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6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青少年自殘 是想引人注意?

?手是眾多自殘行為的其中一種,簡單來說,是透過自傷身體發泄內心的痛楚或憤怒。根據調查,自殘青少年有近八成會選擇用利器割損身體。自殘行為在青少年階段發生的機率比其他階段為高,美國精神健康協會調查指出,有近15%青少年會以自殘來處理情緒危機。在香港,青少年因不開心而?手亦很常見,漸漸發展成現代一種次文化,值得關注。 有苦說不出 自殘成發泄渠道 曾經有一名中二女學生,自小六從網上認識鎅手行為後,每遇上不開心的事情,或當受了父母氣,便以鎅手發泄。久而久之,整條手臂佈滿了一條條大小深淺不一的傷痕。她形容自己鎅手後恍似得到釋放一樣,讓難堪的心情好過一點。後來了解多了,便知道女學生背後受了不少委屈。她內心渴望得到父母關愛,但因為父母經常吵架,母親會將情緒發泄到她身上,不時冷言冷語,甚至吐出難於入耳的辱罵說話。現實與渴望的落差,令女兒內心極其難受。她需要透過一種即時的方法,紓緩強烈的心痛感覺,鎅手便成為她最常用的方法,亦成為她處理痛苦情緒的一種習慣。 當然,不排除有青少年有樣學樣。但究其原因,青少年鎅手是源於經歷傷痛,內心有說不出的痛苦、不忿或委屈。當想不通及沒辦法疏導情緒時,便會選擇自殘,將內在掙扎及痛苦發泄出來,藉身體的痛楚紓緩內心的傷痛或憤怒。 5招幫助自殘青少年 不少人認為青少年?手是為了引人注意,但試問正常會有多少人真的以自殘去引人注意呢?鎅手是問題的表徵,如果我們多加了解,或許反而看到?手是一個求助的信號。當事人存在很大的無助感,正是因為有說不出的「痛」,鎅手才成為他們別無選擇的出路。在幫助有自殘行為青少年的時候,有幾點我們可以多加留意: 1. 接觸者會因為青少年鎅手/自殘,感到心痛、難過、不安,但要保持冷靜,以免反應過大,令他們將想法收藏起來。 2. 人在受傷時,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關懷,鎅手青少年亦不例外。在他們脆弱而無助的時候,需要的是聆聽,不要批判或急於給予意見,以關懷及接納的態度,讓他們有足夠的喘息空間,亦能讓你更了解他們為何自殘。 3. 如果自殘行為沒有性命危險,也可給予適當的發泄空間,立時喝止會使他們頓時感到失去自主,或感覺不安而逃避。 4. 嘗試以引導思考的方式,探討及尋找鎅手以外的情感表達方法,幫助他們建立對未來的盼望,漸漸走出困境。 5. 評估自殘事件的嚴重程度和需要,尋求社工、心理輔導員或其他專業人士協助。 青少年?手的原因各有不同,但背後都藏着一個個傷痛的故事。他們都在等待願意聆聽他們故事的人,讓他們不用在自殘的路上徘徊,你願意冷靜下來,細聽他們的故事嗎? 若是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符永慧(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22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身不由己網中人 考驗平衡力

在巴士和港鐵內,低頭族比比皆是,大家均忙於閱讀滿滿的facebook及WhatsApp資訊,又或是沉醉於各種各樣的遊戲程式。近年網絡世界在網速提升、軟硬件開發成熟等因素影響下,變得愈來愈多姿多采。網絡科技給予網民在娛樂、消閒、學習以至工作等方面,有更便捷及多元的選擇,令人流連忘返。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更令大家全情投入網絡世界,不論在職或在學的,都需要在家線上工作或上課,身不由己地成為「網中人」,亦因此再次喚起公眾對過量使用網絡而引發的問題的關注。 隨着Web 3.0來臨,「無處不聯接」(network everywhere)對網絡用家影響至深,網民只要一「機」(手提電話)在手,配合本港近年全面推動社區流動網絡熱點(Wi-Fi Hotspot),便可隨時隨地成為「網中人」,連接世界及遊戲網絡。世界衛生組織(WHO)亦已把「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當中症狀包括: 1. 無節制沉溺於網絡遊戲 2. 將電玩放於其他生活興趣及愛好之前 3. 即使有負面效果也持續遊玩 因為網絡成癮行為而需要求助的個案,不少都出現「打機搞到無晒心機」、「掛住上網而忽略學業或人際網絡」及「打機令到情緒變得異常」等情况。不論海外及本地研究均指出,過量使用網絡會影響個人心理及行為,包括社交障礙、學習或工作能力減退等。然而,上述研究乃依據Web 1.0模式去量度及評估的,當年Web 1.0模式,大家仍相對被動地接收網絡資訊,會視之為「洪水猛獸」;可是,現代互聯網已進入Web 3.0模式,網民不論何時何地都置身「網上」(online),娛樂、消費、社交及學習均可於網上處理,網絡平台對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由此可見,依照Web 3.0模式去評估及分析網絡使用行為,將會完全顛覆過往對沉迷網絡的定義及影響的說法和分析。 開放態度面對「無處不網」 Web 3.0模式把數碼世界融入於日常生活,網絡行為不單反映個人的生活模式,網民更一直與現實世界保持聯繫,因此亦難再以「傳統」定義去界定何謂沉迷或過量使用網絡,更遑論對個人的影響。因此,如何處理網絡沉迷者,是輔導人員、教師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筆者嘗試以Web 3.0理念融入輔導工作,深信網絡多元及應用性,不會只着重減用或控制網絡行為,反之如何把O2O(Online to Offline)理念與個案同行,一方面提升個案使用網絡的抗逆力,預防因數碼網絡迷思而失去自我,繼而影響學業、個人情緒及人際關係,但同時也強調使用網絡的「互動、互信、互助」,說明網絡活動帶來的優勢與無可或缺的經驗,讓個案學習如何於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取得生活及社交平衡。 總括而言,我們應抱着開放的態度面對「無處不網」的Web 3.0時代所帶來的轉變,擁抱科技給予我們的便捷,積極投入網絡活動,收窄與新世代網絡文化的鴻溝,並一同游走於O2O的生活模式,成為一位3.0網民。 若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與你聯絡。 文:溫振鵬(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兼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8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拒學少年,都是不思進取嗎?

當聽到子女說「我不想上學」,可以想像父母的面容及內心的憂戚。很多時候家長很直接的想法就是,這孩子一定是躲懶所以不想上學,或一定是逃避學習。但是筆者接觸的青年人中,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更多因素造成孩子「拒學」。 阿珊(化名)自小名列前茅,用心上學,深得小學教師及同學的愛戴,視之為重點栽培的學生。可是,當她上到中學後情况逐漸轉變。她失去了回校的動力,甚至連校門也不想踏進。問其原因,她亦表示不知情,只好用生病來逃避,她表示:「父母、老師及補習老師也很關心我,但我總是回不到學校。」最終,阿珊經心理評估後,發現她因「嚴厲的自我要求」及「過度追求完美」造成焦慮。原來問題不在學業成績或不思進取,而是這個好學的小孩覺得自己「不夠好」。 中學生追尋自我認同 「拒學」簡單而言是無法面對學校的學習,出現身心抗拒的症狀或行為。造成「拒學」的原因包括個人心理層面的焦慮、家庭層面的過度保護,以及學校層面的人際問題。而「拒學」行為並非只出現在成績差的學生身上。 青少年在中學正追尋自我認同(self-identity),自我認同包括自己對自我的認識,以及由他人而來的評價。青少年需全面地尋找理想、建構個人的價值觀及目標,若只依賴單一的讚賞及肯定(如學業成績),當遇到挫折時,便落入個人負面的評價。 在正規課堂以外的其他學習,亦是年輕人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青年需要放眼世界、擴闊胸襟及眼光,多嘗試不同的活動,增加個人不同的經驗,才能達至更全面的成長。 在家長心目中,阿珊仍然是他們舊日眼中的高材生,但忽略了她升上中學後的適應及改變,例如學習模式、教師、同學、語言及環境等的改變,從前熟悉的種種一下子有所不同,從前的支援系統亦需重新建立。因此家長需要對孩子的各樣變化有敏銳觸覺,多關懷及溝通。家長切記要適時調節對孩子的期望。你愈是放手,你的孩子飛得愈高。 拒學只是問題的表徵,背後往往包含着更深層的原因。青春期的階段,少年人的重心往往由家庭慢慢轉移至朋輩身上。而少年人在此階段,亦透過與人相處,建構個人的自我認同。如在學校找不到成功感、與教師或同學的相處出現問題(例如對方的評價、潛藏的欺凌問題等),亦是少年人拒學的一個很普遍的原因。因此家長除了要調校對子女成績的期望外,對子女在學校的其他校園生活,亦需要多加關心。 成長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過程有起有落,但我們深信有你同行,你將會成就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經驗。 最後,想藉此告訴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你其實並不孤單,家、校和社工的協作,會是你隨時的幫助。讓我們並肩與孩子一同成長! 若你希望就是次分享題材作進一步了解或尋求協助,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會將派員聯絡。 文:蔡偉聰(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荃灣會所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