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DadDad:打開寶盒說故事 創意無限

在孩子的世界裏,想像力是最珍貴的寶藏之一。透過創意和故事,他們不僅能夠表達自我,還能探索無限的可能。而對於家長和教育者來說,如何讓孩子發揮想像力,並在過程中學會創造、溝通和思考,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構建屬於自己故事王國 東華三院朗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愛.妙想」劇場寶盒,為2至6歲的小童及家長設計,並提供了一個豐富的互動遊戲體驗。這是一個集創意、互動和學習於一體的工具。它包含故事角色及道具磁石貼,鼓勵孩子創作故事並親自演繹。無論是搭建屬於自己的劇場,還是創造角色、設定情節,這個寶盒讓孩子可以發揮創造力,從簡單的元素開始,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王國。 劇場寶盒包含多種玩法: 1. 自由創作:讓孩子選擇不同的故事元素,自由創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2. 角色扮演:用寶盒裏的角色道具磁石貼,讓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親身演繹劇情。 3. 劇場導演:孩子可以扮演導演,指揮其他人參與故事表演,體驗劇場創作的樂趣。 4. 即興故事:讓孩子隨機抽取磁石貼,即興創作故事,這能夠提高孩子的即時反應能力和創意發揮。 提升表達解難能力 促進親子關係 家長透過故事劇場寶盒,可以為孩子帶來以下的好處: 1. 啟發無限創意:劇場寶盒提供故事角色及道具磁石貼,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創作,無論是變幻的場景、獨特的角色,還是戲劇式故事情節,一切都由孩子來決定。這不僅激發孩子的創意,還讓他們在每次的遊戲中都有不同的故事體驗。 2. 培養表達能力:透過創作和演繹故事,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當他們設計角色對話、構建故事邏輯時,無形中也在強化思考和表達的技巧。 3. 促進親子互動:家長也可以參與其中,和孩子一起創造、編排故事,共同享受這段創作過程。這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情感聯繫,還為家庭提供了一個愉快、充滿創意的互動方式。 4. 鍛煉問題解決能力:在劇場的創作過程中,孩子會面對各種挑戰,比如如何讓故事合理地發展,如何解決角色之間的矛盾等。這些問題都能幫助孩子發展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家都可以透過不同的故事劇場,為孩子開啟充滿創意的劇場冒險之旅。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2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與子女談夢想

與子女談論夢想是一個美妙的時光,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了解,還能幫助孩子思考未來,培養自信和目標感。作為家長的我也會跟一對子女談夢想,現時5歲的女兒Hayley會跟我們說,長大後希望可以成為一個畫家,當然作為父親的我,亦希望她可以夢想成真,如果各位父母,不知道如何與子女開展這個話題,以下有一些建議: 深入溝通 支持追夢 1. 營造輕鬆氛圍 選擇一個放鬆的時間和場所,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適。這樣,他們更容易打開心扉,分享內心的想法。 2. 積極傾聽 在與孩子談話時,保持專注和耐心,並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表達。避免打斷或批評,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的夢想充滿興趣。 3. 鼓勵探索 孩子的夢想可能會隨着年齡和經驗的增長而改變,因此鼓勵他們探索不同的興趣和可能。告訴他們,不論夢想多麼天馬行空,都值得被認真對待,就好像我的女兒Hayley一樣,曾告訴我想做科學家,但最後又想做畫家,所以作為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不斷探索。 4. 提供現實支持 幫助孩子將夢想具體化,討論他們可以採取的實際步驟來實現夢想。這可以包括學習某些技能、參加課外活動或認識行業中的專業人士。例如Hayley喜歡接觸藝術或繪畫,我們將來亦會提供機會給她,讓她可以好好學習。 5. 分享你自己的夢想 與孩子分享你年輕時的夢想,以及這些夢想如何影響你的人生道路。這可以讓孩子看到夢想的重要,以及追逐夢想的可能,這是非常重要的,現在Hayley和兒子Hanson,每次翻閱我的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時,也知道爸爸是一名繪本作家,而且是可以夢想成真的。 6. 強調過程而非結果 提醒孩子,夢想的追求是值得的,不論最終是否達成。過程中學到的經驗和技能才是最寶貴的。 7. 保持持續的對話 夢想不止是一次對話的主題,定期與孩子回顧他們的夢想,看看有什麼新的變化或需要調整的地方,並繼續給予支持和鼓勵。 通過這樣的交流,父母不僅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還能與他們一起構建一個充滿希望和可能的未來。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8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孩子行為令家長發怒 如何應對?

家長因孩子的行為而發怒,這其實是一個複雜的情緒反應。理解這些情緒並找到適當的方法來解釋和處理它們,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議: 1. 理解情緒源頭 .自我反思: 家長應該先作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情緒源頭。例如,這種憤怒是因為孩子的行為本身,還是因為其他壓力(如工作壓力、個人情感問題等)加劇了對孩子行為的反應? .行為背後: 我們需要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例如,孩子可能只是想引起注意,或者他們的行為只是因為年齡和發展階段所致。 2. 溝通與解釋 .冷靜對話: 在冷靜下來後與孩子對話,讓孩子知道他們的行為是如何影響你的情緒,但避免使用指摘語言。 .具體描述: 具體描述孩子的行為,避免籠統地批評。比如,「當你在家中大聲說話時,我覺得很煩躁,因為這讓我們無法好好交流」。 .建立規則與界限: 與孩子一起制訂家庭規則,讓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以及這些行為會帶來怎麼樣的後果。 3. 情緒管理技巧 .深呼吸放鬆: 當感到憤怒時,先深呼吸幾次,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下來。這樣可以避免在情緒高漲時做出不理智的反應。 .尋求支持: 和其他家長或專業人士交流,尋求支持和建議。這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挑戰。 .自我照顧: 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放鬆。當家長本身處於壓力狀態時,更容易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負面反應。 4. 教育與引導 .正面強化: 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有助於強化積極行為,減少令家長憤怒的行為出現。 .情緒教育: 教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通過講故事、玩遊戲或日常對話來實現。 通過這些方法,家長可以更有效地應對孩子令他們發怒的情况,並且在過程中教育孩子表現出更好行為的方式和情緒管理的技能。 文:陳顯庭(Rio Chan) (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3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親子共讀6大技巧

親子共讀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和認知發展,還能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以下有一些技巧,能幫助父母和孩子在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樂趣和效益: 1. 選擇合適的書籍 年齡適宜:選擇符合孩子年齡和發展階段的書籍。比如,年紀較小的可以選擇色彩鮮艷、有簡單故事情節或韻律的書籍。家長亦可以參考出版社推介的年齡來挑選。 興趣驅動:根據孩子興趣選書,更容易吸引他們注意力。家長可以選擇孩子將遇到的生活相關類型,例如上學、看醫生等,讓孩子想像。 題材多樣:提供各種類型的書籍,包括繪本、兒歌書等,讓孩子接觸不同題材。 2. 互動式閱讀 提問和對話: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孩子提問,或者自己向孩子提問,幫助他們理解故事內容。例如:「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主角會遇到什麼人或動物呢?」 眼神交流:家長在閱讀的過程中記得與孩子有眼神交流,觀察孩子的反應和回應提問。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全心全意的陪伴和關愛。 角色扮演:用不同聲音和表情來扮演書中角色,讓故事更生動有趣。 鼓勵預測:讓孩子猜測故事的發展,能促進思維和創造力。 3. 創造愉快閱讀環境 固定時間和場所:每天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和舒適的地點來共讀,形成習慣。比如,睡前是一個很好的共讀時間。 減少干擾:確保在共讀時盡量減少外界干擾,如關掉電視和手機。 保持輕鬆愉快:營造一個放鬆的氛圍,讓孩子感到這是他們可以享受和期待的時刻。 4. 鼓勵孩子參與 讓孩子選擇書籍:讓孩子有機會看想要的書,增加參與感和興趣。 翻頁和指認:讓孩子動手翻頁或指認圖片,這些小動作可以讓他們感到參與其中。 重複閱讀:如果孩子喜歡某本書,重複閱讀也很有益,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和詞彙。 5. 建立閱讀和理解技能 指讀法:用手指跟隨每個字,有助孩子理解文字和圖像的關係。 擴展詞彙:閱讀時解釋新詞的意思,並在日常對話中使用。 鼓勵回憶和總結:閱讀結束後,讓孩子簡要總結故事或談談他們最喜歡的部分,這有助於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 6. 對孩子表現讚美和鼓勵 讚美他們的參與和努力:即使只是簡單的回答問題或翻頁,也要給予積極的反饋。 鼓勵閱讀的習慣:讓孩子感到閱讀是一種樂趣和獎勵,而不是任務。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0至3歲親子閱讀策略(下)

與幼兒共讀,可結合繪本內的圖像和爸媽的聲音,令孩子建立對圖畫和詞彙的理解,從而擴展他們對語音的知覺及故事情節的理解。上回介紹了0至9個月的親子閱讀方法,今回再續。 孩子主動溝通 用肢體動作表示滿意 9至12個月: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可以聆聽大人說的故事內容,而且亦開始熟悉書中的人和物。孩子的主動度開始增強,他們願意和爸媽溝通,而且對熟悉的情景會有明顯的反應。他們可以自行爬到喜歡的書的旁邊,並且可以用手拿書,大約可持續5分鐘,反覆來回翻看。當親子共讀完成時,孩子會用肢體動作表示滿意,例如拍手或者擁抱、微笑等。家長可以安排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並且重複閱讀已經看過的書。這個時候,孩子會咬書、撕書,家長需要不停地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並且示範給他們看。他們有固定的睡前閱讀習慣,爸媽亦可以告訴孩子,隨時選擇自己喜愛的書閱讀,而繪本亦可以放置在家中容易看到和拿到的地方。 讓孩子選擇喜歡的書 延伸活動助表達 1至2歲:孩子進入學行的時期,並且已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爸爸媽媽說出書名,孩子可以從書櫃中找出這本書,讓爸媽陪伴閱讀;他們亦可以自行挑選喜歡的書。這個時候,孩子會對新的故事較為留心及專注聆聽,並且會關注繪本的內容。而對於熟悉的故事,孩子可以主動用詞彙及動作表示書中的內容,並會打斷父母講述故事。孩子這個時候已有特別喜歡及熟悉的書,他們喜歡重重複複閱讀。孩子會將繪本當成玩具的一部分,爸媽可以將閱讀及其他動態遊戲活動交替進行;另外,孩子亦樂於將書中的內容及生活中的場景結合。家長繼續設固定的閱讀時間,例如早上或睡前閱讀,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鼓勵他們用言語或身體語言來表達,以擴充繪本的內容。關注孩子最近的愛好,例如:車、動物,或者生活情景等,利用他們比較感興趣的繪本,引導他們自行演繹。爸媽亦可以提供一個小書架及小書櫃,讓孩子取閱繪本,看完繪本後,可結合塗鴉遊戲,或者作一些延伸活動。 2至3歲:這個時候是孩子語言爆發的階段,孩子會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彙,並能運用句子主動表達意願。孩子閱讀經驗大多是與成人共讀中取得,因此,這個階段可以幫助孩子加強對閱讀的興趣,爸媽可親自示範,引發孩子模仿;另外,在閱讀中可以有更多交流,爸媽可以多些提問,從交流中豐富繪本的內容。另外,要堅持規律的親子閱讀習慣,並且安排更多空間去幫助孩子表達,包括律動、兒歌及手指謠等。 總括而言,0至3歲的孩子,成長有着不同的軌迹,只要爸媽有耐性、愛心,持續地親子閱讀,相信你們的孩子也會愛上閱讀。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4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0至3歲親子閱讀策略(上)

每個嬰孩天生也喜歡爸爸媽媽的聲音,爸媽為孩子作親子共讀,即使他們還未能完全了解故事的內容,但也很喜歡爸爸媽媽說故事,他們會開始關注繪本內的圖畫,而且有一些繪本的場景與生活的場景很接近,所以,孩子可以結合繪本內的圖像和爸爸媽媽的聲音,建立對圖畫和詞彙的理解,從而擴展他們對語音的知覺及故事情節的理解,透過繪本可以初步接觸書面語。 用聲音變化吸引孩子 0至3個月:這個階段的幼兒,只能短暫地觀看繪本的某一些畫面,如果他們感到開心,會握着爸爸媽媽的手;如失去興趣,他們會以哭聲表達自己的煩躁。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或聲音吸引,將視線移開。要與孩子繪本共讀,首先要找一個舒適、安靜及光線充足的地方,選擇的繪本,可以多些圖畫,爸爸媽媽可以用溫柔的聲音,將繪本的內容讀給孩子聽。通過爸媽聲音的變化,吸引孩子,並且透過一些小玩具,如布偶娃娃,讓寶寶覺得更有趣。 讓孩子注意圖畫 家長口述故事 3至6個月:這段時期,孩子的視線能夠跟隨爸爸媽媽在書中所指出的圖案,有短暫觀察的時間。他們的肢體靈活程度增強,喜歡觸摸圖書,會用手抓圖書。當孩子不願意繼續的時候,會以哭的形式提出抗議,又或者將整個身體挺直,要求停止閱讀。家長可以每次為孩子作3至5分鐘親子共讀,並且盡量安排在孩子熟悉的地方閱讀。每次閱讀,可以從孩子熟悉或者喜歡的繪本開始,可繼續使用第一個階段讀過的書。盡量讓孩子注意圖畫,家長口述故事內容,用聲音吸引孩子,爸爸媽媽可以握着孩子的手一起翻書。家長亦可選擇玩具書,例如絨布書,或者有各種動物或人物的繪本。 將書放在玩的地方 6至9個月:這個時候,孩子看到的視覺畫面已經很清晰,他們有接近成人的視覺能力,而且專注的時間亦增加,不過這個時間稍有不留神,他們就會將書放入口中,他們亦喜歡將書翻來翻去,或者拍打書本,甚至將書掉到地上,這個階段各種書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孩子遇到喜歡或者熟悉的畫面會有反應,例如露出笑容,發出「𠵱𠵱呀呀」的聲音,家長可以每次為孩子作5分鐘親子共讀,每次可閱讀2本書,並且有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爸媽亦可以安排自由閱讀時間,將書放在固定的地方,讓孩子可以爬去拿取繪本,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自己熟悉及喜愛的繪本,家長可以引導和鼓勵孩子自行閱讀,同時亦可以將書和玩具放在孩子玩的地方,讓閱讀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他階段的親子閱讀策略,下回待續。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0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讓ADHD孩子多做運動

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孩子,總是有無限精力,平日常常忍不住搖晃身體、跑來跑去,上課時甚至可能會觸碰同學或玩弄同學的東西。作為家長,首先要調節心態,才能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我們要給予更多耐性,去了解孩子的需要,他們並非存心對抗,只是ADHD的徵狀讓他不容易控制自己。 減少衝動 更願意學習 普遍來說,家長會安排ADHD孩子接受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其中在非藥物治療方面,除了跟隨治療師或教師接受個別訓練之外,有些家長也嘗試給孩子食魚油和做運動。 我建議家長讓ADHD孩子多做運動,不單止可以提升孩子短時間的專注力,也可以讓他們釋放過動的能量,改善協調的問題。有報道指,步行、慢跑、跳躍時,大腦會釋放出幾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包括安多酚,可有效減壓,激發愉悅感。同時,運動亦能提升大腦的多巴胺、腎上腺素和血清素濃度,這些都是ADHD孩子所需要的。 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副臨牀教授John Ratey表示,「運動能夠開啟注意力的系統,即是執行功能區,當中包含工作記憶、規劃組織、優先順序、注意力的持續等。在實際層面上,它可以使孩子不那麼衝動,讓孩子更願意學習」。如果孩子多參與講求合作的團體運動,甚至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改善人際問題。 挑戰團體運動 學習溝通合作 當然亦有人說,ADHD孩子不適合參與團體運動,因為比較容易與人發生衝突;但是,團隊運動亦可以製造多些機會,讓ADHD孩子學習與別人合作及溝通。當然如果遇到一個作風包容、懂得協調的教練或導師,一定會事半功倍。若真的不能參與團體運動,家長亦可以讓孩子專注在個人競賽的運動項目上,例如游泳、跆拳道等。除此之外,每周步行4次,每次30分鐘亦有效果。 有研究顯示,武術、芭蕾舞、溜冰、體操、攀石等都對ADHD的孩子有好處。許多ADHD孩子常常認為自己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失敗,但運動可以減少無助感。事實上,如果孩子多做運動,在學習時感到無助的機率也會較小。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7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執玩具學組織管理能力

當孩子漸漸長大,我們便需要有效地訓練孩子做好每件事情,表現出組織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去應付日常生活的大小任務,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事情。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為自己想做的事情訂立「目標」,並好好「計劃」,落實「執行」,「檢查」每個部分是否妥善地完成。在教導孩子的時候,可以分為以下3個步驟: 1.引導孩子訂立目標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訂立明確及具體的目標,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要完成什麼事情。當然,我們亦要按照孩子的能力調適,訂立可達到的目標。 2.按任務難度計劃步驟 第二個步驟,就是要孩子把自己訂立的目標及任務列舉出來,然後考慮及決定用什麼方法去完成,並且將每項任務分先後次序,按着任務的難度,和孩子一起計劃完成任務的每一個步驟。 3.執行及檢查錯漏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要按着計劃去執行及檢查任務,讓孩子知道自己有沒有完成每一個步驟,並檢查有沒有遺漏或錯誤;若有,可以從旁協助及讓孩子自行修正。 在此,我們嘗試運用一下日常生活中其中一樣很常見的任務作為例子——收拾玩具。 當孩子訂立了「目標」為「收拾玩具」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計劃」這件任務如何「執行」及完成。例如,孩子先要按照適當的方法去分類玩具,例如是依照玩具的種類,或玩具的大小去分類。之後再按照分類,把不同玩具放入玩具箱或玩具櫃內,再把玩具箱擺放至指定的地方。按着目標及步驟,逐一執拾好每件玩具。最後,父母便可以「檢查」孩子的玩具,是否已經全部收拾好?是否達到目標?有沒有遺留?玩具有沒有擺錯地方等。 當孩子能夠好好計劃自己的事情,並且去實踐、執行及檢查,家長應該好好讚賞孩子的努力及付出。過程中,家長可給予適當的協助,例如運用圖片去提示玩具擺放的地方,又或者教導孩子如何有效地分類及收拾玩具。當孩子努力嘗試過,我們可以給予獎勵,讓他建立良好習慣,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4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親子共讀好處多

本人熱愛繪本,更創作了《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的故事;而我家的孩子也非常熱愛繪本,他們從小就培養了閱讀繪本的習慣,當然爸爸、媽媽的陪伴最重要,我和太太,從小就會與孩子共讀,2歲的兒子Hasnon及5歲的女兒Hayley,也非常喜歡爸爸、媽媽講故事。 子女更有安全感 家長壓力減 親子共讀的重要及好處有很多,例如有助孩子智力、想像力及創造力的發展,且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能夠擁抱着孩子說故事,他們一定會感受到父母的愛及安全感,而這亦有助孩子未來的各種發展。根據2020年美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學者招募了293組低收入戶母親與其子女,在孩童6個月與18個月時作共讀、育兒壓力等評估測試。觀察顯示,長期維持親子共讀習慣的家庭,家長對於孩子的需求更加敏感,孩子更有安全感,而家長的育兒壓力值亦會減少。親子互動是一種雙向溝通,當父母情緒穩定,孩子也更有安穩的幸福感,而共讀便能對親子關係帶來健康的影響。 在此,本人選擇了其中幾套繪本,我家小朋友非常喜歡,推介給大家,適合0至5歲幼兒。 1.《小金魚逃走了》 作者、繪者:五味太郎 這是一本很神奇的書,家長只要耐心地對孩子讀多幾次,會發現孩子很快就會找到小金魚在哪裏。當我與2歲的Hanson再次閱讀的時侯,便發現他已經把全部的小金魚找到了,而且還很興奮。 2.Guji Guji 作者、繪者:陳致元 Guji Guji一書是有關成長及身分認同,比較適合年紀較大的幼兒。書中Guji Guji對於自己的身分感到迷失,最後認定自己不是鴨子,也不是鱷魚,而是一隻「鱷魚鴨」!作為家長,我們總希望孩子能夠「做自己」,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自己是誰,並且有自信地認同自己。 3.《探索100層樓的家》 作者、繪者:岩井俊雄 這套繪本合共有4冊,包括《100層樓的家》、《地下100層樓的家》、《海底100層樓的家》及《天空100層樓的家》,父母與孩子共讀的時候,孩子會發現,每層樓都有不同的佈置、不同的主人,他們在做不同的事情,孩子會很好奇,他們正在做什麼?那……住在第100層樓的,到底是誰呢? 4.《老虎到底吃不吃草?》 作者:安賢情 繪者:鄭歲曣 大自然裏有不同的動植物,要維持生態平衡,物種之間會形成一條食物鏈,環環緊扣,而每種物種也有各自的天敵,才能達到平衡,與孩子閱讀這個故事時,可以讓他們明白生態平衡的重要。 5.《十二生肖的故事》 作者、繪者:賴馬 故事改編自民間傳說12生肖,故事以「渡河比賽」為主線,生動幽默地描繪了選拔出12生肖的過程,與孩子共讀的同時,還可對照家人、朋友的生肖,非常有趣。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8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孩子交友小錦囊

當我們的孩子慢慢長大,便需要學習社交,與不同的人相處,結識新朋友。不論在育兒過程,甚或乎過往在工作上接觸的小朋友,總會看到孩子很想向別人示好,又或者很想跟別人一起玩,但用錯方法表達,有時他們更會以暴力或哭鬧的方式處理關係,並不懂得表達合宜的社交禮儀,以致遭受拒絕。 以下有一些交友小錦囊,可以讓家長協助孩子與別人建立正面的友誼: 1. 學習社交禮儀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示範如何與他人打招呼,讓孩子將基本社交禮儀自然內化。 同時也可以透過遊戲,在互動中加入能夠表達情緒的字眼,讓孩子學習覺察與表達情緒,不用暴力或哭鬧處理問題,學習善待身邊的朋友。 2. 學習助人行為 人與人的相處,總是需要互相幫忙,當家長觀察到其他小朋友有助人行為,向他人提供協助時,可以教導孩子多些留意,以及學習別人的助人行為,讓孩子明白,當別人有需要時,如果自己有能力提供協助,是可以伸出援手,這樣除了可以為他人解決問題,分擔煩憂之外,亦可以讓別人對自己有良好的感覺。 3. 學習欣賞及讚美別人 我們總是喜歡和帶給我們舒適及良好感覺的人在一起,因為這些朋友能給我們有正面的感覺。但是,未必每個孩子都明白,向別人說正面的說話,能帶給別人良好感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多些以具體事例讚賞孩子,例如說「你今次做得好好,願意主動幫助別人,願意與別人分享」等。家長亦可以教導孩子如何稱讚別人,讓孩子明白,讚賞亦會令人感到愉悅,更能帶給別人正面的感覺。 4. 學習與朋友一同遊戲及分享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邀請不同的朋友一同參加有互動元素的遊戲,並向孩子示範如何收拾玩具或分發零食給朋友,鼓勵他們跟着做,每當孩子能夠做到的時侯,可以讚賞他們,並告訴孩子,你對他的行為感到驕傲。 除了以上錦囊之外,當孩子在交友上遇到困難,家長亦可以多關心孩子的需要,聆聽他們的感受,並與孩子分享正確的表達方法及教導孩子如何改善社交技巧。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3期]

詳細內容